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合同纠纷律师 >> 质押合同

应收账款出质后,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的,如何平衡质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利益

日期:2019-11-11 来源:网 作者:网 阅读:216次 [字体: ] 背景色:        

应收账款出质后,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的,如何平衡质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利益?

虽然《物权法》第228条有规定,应收账款出质后,未经质权人同意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问题是,出质人转让了应收账款债权,且未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如何平衡质权人和受让人的利益?

笔者认为,应当区分受让人是善意或者恶意两种情形。在受让人属于善意的情况下,会对应收账款质权的实现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同时严重影响应收账款融资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加剧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因此,应着力寻求两种利益的平衡。

在受让人属于善意的情况下,有观点认为,应确立应收账款出质后的债务人通知和异议期制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应收账款质权的实现可能。即应收账款出质后,由质权人和出质人共同通知应收账款债务人,并规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异议期间,债务人如对应收账款存在异议的,应在异议期内提出主张,否则产生失权效力。这样,既可增加应收账款质权实现的现实可能,也能衡平应收账款质权和债务人的法定抵销权、合同解除权等其他权利。这种观点无疑具有一定道理,但由于现行法律未作规定,在实务操作上恐怕陷于无法可依的境地。笔者认为,此种情形下可以参照《物权法》第106条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处理。

在受让人属于恶意的情况下,应当认定该转让无效。作为出质人,其虽为应收账款所有人,但由于该项债权已被出质,而且质权人已通过登记形式占有,成为债权的担保,因而出质人的权利已经受到限制,不得再对应收账款进行转让,否则即可损及质权人的权利。出质人未经质权人同意转让应收账款,且受让人不具善意的要素,可以认定符合《合同法》第52条第(二)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形,进而认定该转让无效。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