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经典案例选编 >> 知识产权案例

化合物新颖性的证明规则

日期:2023-11-19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化合物新颖性的证明规则

——某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案

【案件基本信麒

1.裁判书字号

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知行终97号行政判决书

2.案由: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

3.当事人

原告(上诉人):某公司

被告(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

【基本案情】

某公司就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针对申请号为20108002xxxX、名称为“XXxx衍生物阻燃剂”的发明专利申请所作出的驳回决定向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针对该复审请求,原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复零请求审查决定,该决定认定:本申请权利要求1、4-6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新颖性,权利要求2、3、7、9、11-17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维持驳回决定。

某公司不服被诉决定,主张:本案应适用《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5.1节“化合物的新颖性”规定中的“但书”条款。即,对比文件1虽然提到了通式(1)中R是1,2-亚乙基的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但根据证据1,在三乙胺的存在下,按照对比文件1记载的制造方法无法制造出通式(1)中R是1,2-亚乙基的化合物。事实上,有机磷化学具有不可预测性,某一XXXx衍生物(比如本申请化合物)是否能够被成功制造,无法预先基于待使用的碱和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和溶剂)来进行判断,证据2及证据3可佐证。由此可见,在xxxx衍生物的制造反应中,并不存在某种统一的反应机理(比如简单地除去氯化氢),对比丈件1的公开不能破坏本申请权利要求1化合物的新颖性。此时,因原告已经证明了对比文件1的方法无法获得本申请的化合物,故举证责任应当转移给被告。

根据中央机构改革部署,原专利复审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行使。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被诉决定的意见。

对比文件1系公开日为1999年4月20日,公开号为特开平11-106619的公开特许公报(A)日本专利文献及其部分中文译文,具体公开了阻燃性聚酯及其制造方法。

证据1为发明人KimberlyWhite博士在2014年02月28日至03月03日进行的实验报告。

证据2为题为“xxxx,ED。Rea。tionswithVariousBases,。atalysts,SolventsM的实验结果表格。

证据3为Abrunhosa-lliomas等,“AlkylationofH-PhosphinateEstersunderBasi。。onditions",J.Org.。hem.,第72卷,第2851-2856页,2007年。

【案件焦点】

化合物新颖性的判断中,“在申请日之前无法获得该化合物”这一但书条款的证明规则。

【法院裁判要旨】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在申请日之前无法获得该化合物”作为消极事实,具有较高的证明难度。有鉴于此,在确定原告对此承担举证责任的基础上,不应对其课以过高的证明标准。因对比文件1提到了权利要求1中的化合物,故可以对比文件1为基础,结合现有技术,基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判断。需要指出的是,由《专利审査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2.4节“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规定可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申请口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O换言之,原告固然无须穷尽所有的现有技术方法,但其证明责任也绝非仅限于机械套用对比文件1提及的原料和方法。与之相反,原告的证明范围不应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比文件1公开的内容,在其合理认知范围之内的可能会选用的现有技术和原料。

首先,证据1釆用对比文件1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来尝试合成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然而,证据1所记载的制备方式仅涵盖了潜在能够合成本申请权利要求1限定的化合物制备方法范围中非常小的一个点值。在此情况下,该证据的证明力并不足以覆盖对比文件1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其次,证据1中仅采用三乙胺作为碱尝试合成本申请权利要求1限定的有机磷化合物。三乙胺作为众多有机碱中的…•种,碱性不强,该证据仅能证明在使用三乙胺作为碱这样特定的反应条件时无法合成本申请权利要求1限定的有机磷化合物。再次,证据2的实验结果表格表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如碱,溶剂等反应条件均系能够影响有机磷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因素,也会尝试改变上述条件来合成化合物。这间接证明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有可能尝试通过改变碱的类型来合成权利要求1限定的有机磷化合物。而证据3亦不能推导得出权利要求1中的化合物不能合成的结论。最后,如前所述,原告的举证责任尚未承担到位,故举证责任并未转移,被告无须就该问题举证。综上所述,证据1~3并不足以证明申请日之前无法获得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权利要求1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某公司的诉讼请求。

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同意一审法院的裁判意见。

【法官后语】

一、化合物新颖性的判断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复杂性导致化学发明能否实施往往难以预测。即使现有技术中巳记载了某一化合物的化学名称、分子式(或结构式)等结构信息,也并不意味着以当时的技术一定是可以制备的。故而,化合物新颖性的判断固然以结构异同的比较为主,但仍然不能排除因制备导致的特殊情况。

有鉴于此,《专利申查指南》中“化合物的新颖性”判断规则经过了多次修改,但书条款“在申请日之前无法获得该化合物”应运而生。化合物新颖性的判断规则也由“提到+能制造T破坏新颖性”(2001年)变为“提到T破坏新颖性,但不能获得除外”(2006年至今)。

上述規则的改变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举证责任的变化。在2001年的审查規则之下,专利行政部门在审查化合物新颖性时,不仅需要审查现有技术文件中是否.“提及”该化合物,还要进一步考虑由该文件的指导能否制造或者能分离出该化合物。而2006年以后的审查规则中,证明现有技术文件中所提及的化合物是否可获得的责任则转移至申请人。此时,申请人如主张现有技术文件中提及的化合物不能破坏其申请的新颖性,就需要面临但书条款“在申请日之前无法获得该化合物”这一消极事实的证明问题。

二、“但书条款"——消极事实的一般证明规则

积极事实为肯定之事实,也就是当事人主张存在某种事实;消极事实即否定事实,也就是当事人主张不存在某种事实。消极事实不能被直接证明,只能通过相关的积极事实间接予以证明。罗马法确立的上述原则和规则对后世法律规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一般认为,“消极事实”不含有任何物质形式,不能直接为人们所感知,只能通过思维认识的特殊的客观事实的存在状态。相对于积极事实具有排他性、唯一性,消极事实具有兼容性和无限多样性。

由于消极事实不具有任何物质形式,其不能直接被证明,只能通过与之相关的积极事实进行间接证明。而且由于消极事实具有兼容性和无限多样性,在某种情况下,其似乎不能被确切地予以证实,只能是无限程度地接近证明目的。

此时,对于申请人而言,证明一个消极事实无疑存在极高的难度。因此,在应用但书条款判断化合物新颖性时,显然不应对申请人课以太高的证明责任,要求其穷尽所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以证伪也违反基本的科研规律。但同时,证明标准仍应在合理范围内,即基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合现有技术进行判断。本案即阐明了该观点,认定申请人不应仅止步于机械套用所引用现有技术中提及的原料和方法,其证明范围应覆盖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合理认知范围内可能会采用的现有技术和原料。

本案中,某公司所提交证据的缺胳主要有:第一,实验所覆盖的反应物和点值范围过小,不足以涵盖对比文件1所涉及的主要制备方法;第二,其在实验中仅使用三乙胺这种非典型性的碱作为合成原料以合成有机磷,偏离了对比文件1的技术教导;第三,未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的可能影响有机琲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因素进行尝试和实验。

综上,申请人的努力尚不足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反证对比文件中所提及的化合物在申请日之前实际上无法制得,证明责任尚不能转移。

编写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宋晖王仲阳,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