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经典案例选编 >> 民事诉讼案例

合同约定的“收货地”不宜当然视为“合同履行地”

日期:2024-08-05 来源:| 作者:| 阅读:63次 [字体: ] 背景色:        

人民法院案例库:合同约定的“收货地”不宜当然视为“合同履行地”

某机械公司诉某建设集团买卖合同纠纷案

——合同约定的“收货地”不宜当然视为“合同履行地”

裁判要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关于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应当是书面的、明确的约定。合同仅约定收货地,没有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地的,应视为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履行地的意义在于确定管辖法院,当事人约定合同履行地,表明双方对管辖有预期,故应尊重当事人约定。从实体法角度看,合同中仅约定“收货地”的,其目的在于指导合同当事人准确履行合同,该约定并不能当然反映当事人在管辖方面的意思表示,因而不能当然将“收货地”直接认定为诉讼法意义上的“合同履行地”,并进而据此确定管辖法院。

基本案情

原告某机械公司诉称,2022年3月31日,其与被告某建设集团签订买卖合同,约定被告从原告处购买机械设备,合同第五条约定收货地址为北京平谷。因被告未支付设备款,原告遂向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设备款和逾期利息等。

被告某建设集团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址为北京平谷,合同约定的交货地址应视为合同履行地,请求将本案移送至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审理。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于2023年9月26日作出(2023)鲁0881民初3739号民事裁定:驳回被告某建设集团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有书面、明确的约定;合同只约定“交货地”“交付地”“收货地”而未明确写明“合同履行地”的,视为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地。本案中,双方约定的是交货地点,并没有在合同中对合同履行地作出明确的约定,故某建设集团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不成立。

关联索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8条

一审: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2023)鲁0881民初3739号民事裁定(2023年9月26日)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