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企业法律顾问 >> 公司治理

“股东轮流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约定有效,股东可据此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日期:2021-04-06 来源:— 作者:— 阅读:49次 [字体: ] 背景色:        

 “股东轮流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约定有效,股东可据此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裁判要旨

公司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章即可视为形成公司决议,并不必须要召开形式上的股东会。而且系争合同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或损坏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该合同应为有效。

案情简介

甲公司共有赵某、钱某两名股东,各占50%股权。公司原执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均为赵某。

2015年2月9日,赵某、钱某签署新的公司章程,载明:执行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2015年5月8日,赵某、钱某签订合同,约定双方轮流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一年,钱某任法定代表人时间为2015年5月8日至2016年5月7日,赵某任法定代表人时间为2016年5月8日至2017年5月7日,依此类推,后续每人各担任法定代表人一年。

同日,赵某、钱某作出股东会决议:选举钱某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后甲公司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在钱某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期限届满后(按合同约定,至2016年5月7日届满),钱某拒绝将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赵某。赵某遂以甲公司为被告、钱某为第三人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将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赵某。

钱某抗辩称:按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执行董事担任,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钱某自2015年5月8日担任法定代表人任期不足3年,因此不应被解除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

区人民法院判决:甲公司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钱某变更登记为赵某。

裁判要点

依据我国《公司法》第十三的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被告公司章程规定,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现原告依据双方所签《合同》的约定,主张被告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为原告。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系争合同的性质,及原告是否有权根据该合同约定变更公司章程的规定。

本院分析如下:一、被告股东为原告与第三人两人,两人就系争合同所约定内容是被告经营有关的公司法定代表人选任事项,两人所达成合意具有被告股东会决议性质。公司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章即可视为形成公司决议,并不必须要召开形式上的股东会。而且系争合同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或损坏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该合同应为有效。再从被告股权结构来看,原告与第三人分别享有公司50%股权,均不能单独控制被告,两人作出轮流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决定符合常理;

二、被告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8日期间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为原告,因双方于2015年5月8日签订系争合同,又于同日作出被告股东会决议,变更被告法定代表人为第三人,并办理了变更登记。说明第三人对该合同效力是认可,并实际执行的。根据被告及第三人提供的《财务管理协议》记载,双方亦约定过轮流担任被告法定代表人,只是期限为两年;

三、系争合同形成于被告章程之后,因合同具有公司决议性质,且获得股东一致同意,可以变更章程规定事项。第三人辩称,按章程规定,公司执行董事三年任期届满之前,股东会不得解除其职务,但在第三人担任被告法定代表人之前原告为被告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原告三年任期亦未届满。可见作为被告股东的原告与第三人均同意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公司执行董事暨法定代表人,而不受公司章程的约束。

由上分析,本院裁断,原告有权依据具有公司决议性质的系争合同主张被告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原告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甲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公司变更登记,将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第三人钱某变更登记为原告赵某。

律师解析

第一、公司全体股东签订的合同等文件,虽在名义上不是股东会决议,但具有公司决议的性质,如没有无效、可撤销情形,该文件同样对于全体股东具有约束力。

第二、全体股东签订合同等文件时,应注意文件内容不要与公司章程的规定出现矛盾,如有矛盾之处,应同时修正公司章程,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如本案中,章程规定法定代表人的任期是三年,但股东签订的合同却约定每一年轮换一次法定代表人,致使合同签订后一方以合同约定违反公司章程为由拒绝履行。诉至法院,法院还要对合同与章程的关系问题加以解释,由此带来了不必要的争议和风险。

第三、公司创立之初,就不要设计50:50的股权结构。双方各占50%是世界上最差的股权结构,不仅将出现如本案双方在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等关键职位人选的扯皮,还将导致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作出有效的股东会决议,如果股东会机制长期失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司法解散。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添加并告知(微信号13691255677)处理。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