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刑事辩护律师 >> 量刑辩护

刑法中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具体策略

日期:2021-02-26 来源:律政网 作者:律政人 阅读:137次 [字体: ] 背景色:        

来源法制博览,作者遇驳,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在国家治理和公民行为约束中发挥了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正当防卫是法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国民触犯刑法的行为的界定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行为的界定,在社会范围内都有比较广泛的关注,是正当防卫相关制度的核心参考内容。正当防卫的限度与公民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刑法中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值得政法界相关从业人员关注和探究。基于此,本文从刑法对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意义着手,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家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相关概念,随后分析了当前阶段,司法判决中对防卫人正当防卫行为进行分析和认定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笔者根据当前状况探讨了刑法中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具体策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刑法; 正当防卫限度;

纵观我国刑法立法,在公民刑事诉讼中,对于防卫人的正当防卫行为的认定状况,由于刑法中对正当防卫的限度界定并不十分明确,加上防卫环境的判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约束效果和法律约束效果的非不协调性,导致司法机构难以准确、真实地对防卫人的正当防卫行为进行界定。当前阶段,社会公众对“正当防卫”关键词相关的案件关注度颇高,这是当前阶段国家刑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于刑法中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是现阶段政法界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国家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相关概念

在国家的刑法立法过程中,在条款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对于正当防卫的相关概念的阐述,主要包含以下两种主要状况:其一,对于一般正当防卫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当公民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公民为了保证自身或者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利益,采取行为制止不法侵害,从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伤的,防卫人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可免除刑事责任。其二,对于特殊正当防卫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当公民对正在进行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人采取行为时,对于不法侵害人造成伤亡时,防卫人的行为可以认定为不属于防卫过当,可免除刑事责任[1]。因此,在特殊正当防卫中,对于防卫过当的界定争议不存在。在一般正当防卫的界定过程中,需要考虑防卫限度,防卫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防卫过当。

二、当前阶段,司法判决中对于防卫人正当防卫行为进行分析和认定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一)利用唯结果论来认定正当防卫限度

在对具体案件进行司法认定的过程中,对于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部分相关司法机构对于防卫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既定结果和事实过于注重,当不法侵害人由于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而出现死亡,即认定防卫人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这种唯结果论的司法认定对于案件的审理结果有失偏颇,容易导致防卫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当前阶段,在导致重大伤亡结果的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部分司法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案件的产生原因问责不清,完全根据案件的既定结果对防卫人作出防卫限度认定,认定由于被害人的过错而引发的死亡者的不法侵害,是不正确的。

(二)理解不法侵害行为比较片面

只有当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时,正当防卫行为才有可能成立。而对于不法侵害行为的认定,即包含犯罪行为,同时也包含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中所罗列的各种违法行为。当前阶段,对于正当防卫相关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司法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于不法侵害行为的界定,与犯罪行为混为一谈,这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尤其是在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民事纠纷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对于被害人的防卫行为往往会忽略。

(三)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认定把握不够

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对于正当防卫的限度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必要限度有明确的条款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正当行为的必要限度的认定,社会业界内不同学说的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例如,折衷说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认定,要在行为限度和结果限度内同时考虑同一个客观因素的影响[3]。这种对于客观原因的重复考察和分析,会导致客观损害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在无形之中被不当的扩大,即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认定把握不够,将会导致司法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案件中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面临较大的困难。

(四)对于具有较大的舆论争议的敏感案件,司法机构的处理较为保守

在刑事案件中,由于被害人的防卫行为而导致不法侵害人死亡的情况,在审理过程中进行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往往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一类相关刑事案件属于敏感案件,在司法界以及社会舆论界往往都会存在较大的争议性,司法机构的处理结果会引发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热烈讨论。因此,在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司法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一般会保守处理,对于被害人的行为不会轻易认定为正当防卫。此类案件的审理结果也会与当时所受理的司法机构的法官的年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由于此类刑事案件影响较大,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后续的权责纠纷,司法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也会直接通过防卫人的防卫结果而认定防卫过当。

三、刑法中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具体策略

在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防卫人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司法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必要明确案件判决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防卫人如果对正当防卫限度的界定准则有所了解和认知,在案件发生的过程中,对不法侵害人采取防卫行为就能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协助司法机构对不法侵害人的行为更准确地作出相应的判决。

(一)对于不法侵害行为的强弱程度进行准确划分

对于刑事案件中需要对防卫人进行正当防卫限度认定时,司法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不法侵害行为可以分别从不法侵害人和防卫人的手段、是否利用工具以及工具类型、不法侵害人对防卫人的侵害位置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不法侵害人和防卫人双方的行为,对于其强弱程度划分需要充分结合当时客观因素和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够跳脱实际状况,对双方行为进行独立分析和界定。除此之外,对于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司法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社会现实状况的视角来分析和处理。

(二)对于不法侵害行为的缓急程度进行准确划分

在正当防卫行为的限度认定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不法侵害人和防卫人双方的行为强弱程度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不法侵害行为的缓急程度。不法侵害行为的缓急程度一般是指不法侵害人对防卫人实施暴力手段时的紧迫程度,不法侵害人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对于不法侵害行为的缓急程度进行准确划分,必须要根据不法侵害人对防卫人采取暴力手段的时间段才能界定。如果不法侵害人的不法行为还未发生,就无法确定其行为的紧迫程度,那么正当防卫限度认定的标准就无法确定。

(三)对于正当防卫必要限度认定进行司法实践

对刑事案件中防卫人的正当防卫行为进行限度认定时,由于防卫人采取行为时所利用的手段和设备往往具有多样性,即当防卫人的防卫行为发生时,所使用的设备有可能是就地获取的,也有可能是从不法侵害人手中夺取的,甚至有可能是在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前就已经准备好的。因此,防卫人需要对正当防卫行为所造成的事件后果有一个认识和预测。只有防卫人对自身的防卫行为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并且有意识地将防卫行为控制在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范围内,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实现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刑法的相关法律条款中,对于正当防卫限度的正确认定,是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当前阶段,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相关条款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业界内对于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正当防卫制度的应用还有较多争议之处。因此,在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防卫人正当防卫行为的限度的认定必须要有全局观,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对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对相关案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科学、严谨地得到司法结论,从而充分保证刑法的公正。

参考文献

[1] 周念九.正当防卫司法认定问题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2):30-31.

[2] 涂凯晗.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1):69-73.

[3] 吴云强.论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兼评山东于欢案[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06):135-137+141.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