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
【隐名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隐名投资人虽不是公司名义上的股东,但由于公司的成立起因于隐名投资人的出资,即隐名股东因出资而成为公司股东;在股东资格上,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享有同样的股东资格,也承担了最基础的股东义务:根据资本维持和不变的原则,隐名投资人不得抽回资金,逃避风险和责任。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约定不得违法法律,也不得对抗公司】
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的,其约定不得对抗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已经认可以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
【隐名股东的分红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一方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双方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实际出资人主张名义出资人转交股息和其他股份财产利益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隐名股东的出资:不承担投资风险的,是债权,而不是股权】
一方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双方未约定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且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以股东名义向公司主张过权利的,出资人仅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者享有债权;其起诉主张享有股权或者享有股东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实际案例中,遇到过双方约定,隐名股东不承担亏损风险,但却享有分红权。这种约定违法了股权投资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债权投资,因为债权投资一般被视为外部投资,债权人不承担债务人的经营风险,而股权投资是一种内部投资,投资人与公司的利益是共享的,同时,风险是共担的!)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一样,需承担公司出资瑕疵的法律责任】
因公司股东有出资不足、抽逃出资等行为,公司债权人向名义出资人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出资人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公司债权人将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列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冒用他人身份而被迫成为显名股东的,责任由隐名股东承担】
未经他人同意以该他人名义登记为股东的,申请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因此产生的后果;公司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被冒名登记为股东者承担股东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
【隐名股东可以转为显名股东】
双方约定一方实际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且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的,如实际出资人主张名义出资人转交股份财产利益,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没有约定为股权出资的,推定为债权出资】
一方实际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但双方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且实际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不应认定为隐名投资关系,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在上述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发生的纠纷中,可以列公司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隐名股东对显名股东的出资不实承担连带责任】
债权人向工商登记文件中的公司名义股东主张其承担出资不实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后,可按照约定向实际出资人追偿因此遭受的损失。
在上述纠纷中,公司债权人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列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判决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名义股东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系被他人冒名为股东的,不予承担责任。
【显名股东未经隐名股东同意,不得转让代持股权】
名义出资人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将股权转让的,实际出资人可以请求名义出资人赔偿因股权被转让所造成的损失。
实际出资人以其为实际权利人主张股权转让行为无效的,如不能证明受让人为非善意,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