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合同纠纷律师 >> 合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之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日期:2015-02-01 来源:北京合同律师 作者:合同纠纷律师 阅读:56次 [字体: ] 背景色:        

本章共十六条,是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合同的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
人之间产生的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也就是通常说的合同的法律效力。本章对合同的生效
时间、附条件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表见代理合同、无效合同、可撤
销合同等合同效力的主要问题作了规定。 

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释义】本条是对合同生效时间的规定。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合同的规定,
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当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对内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循
合同的规定,依诚实信用的原则正确、完全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违
反义务。在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当事人必须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对方的同意,才能变更
或解除合同。 

2.合同生效后产生的法律效果还表现在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产生一定的法律拘束
力。合同的这一效力表现,称为合同的对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
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同权利,不得非法阻挠当事人履行义务。 

3.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还表现在,当事人违反合同的,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必
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使当事人依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对另一
方当事人进行补救。对此本法第七章作了规定。 

什么样的合同才能生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
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
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合同什么时候产生效力?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
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条对合同何时生效作了两层规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也就是说,合同的生效,原则上是与合同的成
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产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时成立?根据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例如买卖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生效没有特别约定,
那么双方当事人就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也就是说,某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的生效要经过特别程序后才产生法律效力,这
是合同生效的特别要件。例如,我国的中外合资经营法、中外合作经营法规定,中外合
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
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
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释义】本条是对附条件合同效力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即附条件的合同。
所谓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以其将来发
生或者不发生作为合同生效或者不生效的限制条件的合同。 

所附条件是指合同当事人自己约定的、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用来限定合同效力的某
种合法事实。所附条件有以下特点: 

1.所附条件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并且作为合同的一个条款列入合同中。其与法
定条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由法律规定的,不由当事人的意思取合并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条件。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得以法定条件作为所附条件。 

2.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过去的、现存的事实或者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或者
必定不能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所附条件。此外,法律规定的事实也不能作为附条件,如
子女继承父亲遗产要等到父亲死亡,就不能作为条件。 

3.所附条件是当事人用来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属意思表示。它同当事人约定的所
谓供货条件、付款条件是不同的,后者是合同自身内容的一部分,而附条件合同的所附
条件只是合同的附属内容。 

4.所附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违法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如双方当事人不能约定
某人杀死某人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 

所附条件可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生效条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力发生或者不发生
的条件。在此条件出现之前,也即本条所说的条件成就之前,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
态,当此条件出现后,即条件成就后,合同生效;当条件没有出现(或成就),合同也
就不生效。例如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甲同意把房子卖给乙,但是条件是要在甲调到外
地工作过后。这个条件一旦出现后,则卖房的合同即生效。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
指对具有效力的合同,当合同约定的条件出现(即成就)时,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若
确定该条件不出现(不成就),则该合同仍确保其效力。 

附条件的合同中,所附条件的出现对该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本条的
规定,附条件合同在所附条件出现时分为两种情况:生效条件的出现使该合同产生法律
效力;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解除条件的出现使该合同失去效力。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附条件的合同虽然要在所附条件出现时生效或者失效,但
是对于当事人仍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不能随意变更或者解除。一旦符合所附
条件时,一方如果不履行,就要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所以,附条件的合同效力
可分为条件成就前的效力和条件成就后的效力。条件未出现前的效力对于附生效条件的
合同表现为当事人不得自行撤销、变更合同的拘束力和可基于条件出现时对该合同生效
的期待权;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当事人可期待条件出现时合同效力归于消灭
的期待权。条件出现后效力在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中表现为该合同生效,在附解除条件的
合同中则表现为条件出现后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 

由于附条件的合同的生效或者终止的效力取决于所附条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即出
现或不出现),并且所附条件事先是不确定的,因此,任何一方均不得以违反诚实信用
原则的方法恶意地促成条件的成就或者阻止条件的成就(出现)。因此,本条第二款规
定,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
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
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释义】本条是对附期限合同效力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附期限,即附期限的合同。
所谓附期限的合同,是指附有将来确定到来的期限作为合同的条款,并在该期限到来时
合同的效力发生或者终止的合同。所附的期限就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将来确定到来的某
个时间。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与附条件合同中的条件是相同的。但是二者
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附条件的合同中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当事人不能预见的,条件可能成
就(出现),也可能不成就(不出现),因此,条件是不确定的事实。但是在附期限的
合同中,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中规定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生效和失效的
根据,但期限的到来是当事人所预知的,所以期限是确定的事实。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
,对于确定的事实只能在合同中附期限,而不能附条件。 

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可分为生效期限和终止期限。生效期限又可称为始期,是指
以其到来使合同发生效力的期限。该期限的作用是延缓合同效力的发生,其作用与附条
件合同中的生效条件相当。合同在该期限到来之前,其效力处于停止状态,待期限到来
时,合同的效力才发生。终止期限是指以其到来使合同效力消灭的期限。附终止期限合
同中的终止期限与附条件合同中的附解除条件的作用相当,故其又称为解除期限。本条
规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一个期间
,如“合同成立之日起5个月”。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与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两
个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是否一致曾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
实质上就是合同中的履行期限,二者没有区别的必要;另一种意见为,附期限合同中的
期限与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我们认为。合同的履行期限仅仅是规
定债务人必须履行其义务的时间,法律除了特殊情况外,并没有绝对禁止债务人提前履
行,债权人接受履行的,也是正当权利。但是在附生效期限的合同中所附生效期限到来
之前,当事人根本没有债务,只有期限到来后合同的债务才产生。 

第四十七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
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
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释义】本条是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效力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
必备要件之一。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也必须要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
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从主体资格上讲是有暇疵的,因为当事人缺乏
完全的缔约能力、代签合同的资格和处分能力。以前的司法实践在处理此类合同时,基
本上是认定为无效合同。本条将此类合同列入了效力待定合同中,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l)此类合同与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不同,它并非因为当事人故意违反法律的强制
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也不是因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导致合同可撤销,主要是
因为当事人缺乏完全的缔约能力和处分能力而造成的。(2)这类合同可经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承认而生效,这种承认表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的合同是符
合权利人利益的。(3)有利于促成更多交易,也有利于维护相对人的利益。因为相对人
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的合同,总是希望合同有效,并且通过有效合同的履行使自己
获得期待的利益,因此,通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使效力待定合同生效,而不是简单地宣
告这种合同无效,是符合相对人利益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经过其法定
代理人的追认,这种合同一旦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就具有法律效力,在没有经过追认
前,该合同虽然成立,但是并没有实际生效。所谓追认,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确无误地表
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这种同意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须合
同的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应当以明示的方
式作出,并且应当为合同的相对人所了解,才能产生效力。特别指出的有两点:(1)法
定代理人以行动自愿履行合同的行为也可视为法定代理人对合同的追认;(2)法定代理
人的追认必须是无条件的,法定代理人不得对合同的追认附加任何条件,除非合同相对
人的同意。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并非所有的都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本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
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就具有法律效力。所谓“纯获利益”
在我国一般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某合同中只享有权利或者利益,不承担任何义务
,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对于这些纯获利益的合同,他人不
得以行为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该合同不具有效力。同时,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也可独立订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相适应的合同,这类合同一般是日常生活
方面的合同,如购买书本、乘坐交通工具等;对于不能完全辨认其行为的精神病人在其
健康状况允许时,可订立某些合同,而不经法定代理人追认。除此之外,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就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合同的相对人可以催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
在l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所谓“催告”就是指合同
的相对人要求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时间内明确答复是否承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
合同,法定代理人逾期不作表示的,视为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设立相对人的催告权,
可以避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维护相对人的利益
。但是相对人的催告应当用明示的方式作出,同时,相对人在催告中一般要设定一个期
限,本条规定1个月为限。超过这个期限,法定代理人不作答复的,则视为拒绝追认。 

本条第二款除了规定相对人有催告权外,还规定了相对人有撤销合同的权利。这里
的撤销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未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之
前,撤销自己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在此类合同中,仅有法定代理人
的追认权,而没有相对人的撤销权,那么,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作出追认前,就不能根
据自己的利益来进行选择,只能被动地依赖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或者否认,这对相对人是
很不公平的。设立相对人的撤销权,正是为了使相对人与法定代理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来
处理这类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但是相对人撤销这类合同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1.撤销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作出,对于法定代理人已经追认的
合同,相对人不得撤销。 

2.只有善意的相对人才可以作出撤销合同的行为。所谓“善意”,这里是指合同的
相对人在签订合同之时并不知道或者也不可能知道对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倘若相
对人明知对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仍然与对方签订合同,那么相对人就没有撤销合
同的权利。 

3.相对人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时、应当用通知的方式作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构
成对此类合同的撤销。 

第四十八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
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
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释义】本条是对无代理权人签订的合同效力的规定。 

所谓无权代理合同,就是无代理权人代理他人从事民事行为所签订的合同。根据民
法通则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因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有以下三种情形:(l)根本没有代
理权而签订的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人根本没有经过被代理人的授权,就以被代理人的
名义签订的合同。(2)超越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是指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有代理关
系存在,但是代理人超越了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与他人签订了合同。例如,甲委托乙购
买电视机300台,但是乙擅自与他人签订了购买500台电视机的合同,这就是超越代理权
而签订的合同。(3)代理关系终止后签订的合同。这是指行为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原有代
理关系,但是由于代理期限届满、代理事务完成或者被代理人取消委托关系等原因,被
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已不复存在,但原代理人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
订的合同。 

对于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本法规定的是一种效力待定的
合同。将无代理权人签订的合同纳入效力待定合同中,是基于以下原因:(1)无权代理
人签订的合同并非都对本人不利,有些因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对本人可能是有利的;
(2)从本质上讲无权代理行为也具有某些代理的特性,如无权代理人具有为本人签订合
同的意思表示,第三人也有意与本人签订合同,如果本人事后授权也就意味着事后对合
同的承认;(3)无权代理合同经过事后的追认,可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和保护合
同相对人的利益。 

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
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本条的追认,是指被代理
人对无权代理行为事后予以承认的一种单方意思表示。被代理人的追认应当以明示的意
思表示向相对人作出,如果仅向无代理权人作出意思表示,也必须使相对人知道后才能
产生法律效果。一旦被代理人作出追认,因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就从成立时起产生法
律效力。追认权是被代理人的一项权利,被代理人既有权作出追认,也可以拒绝追认,
如果被代理人明确地表示拒绝追认,那么因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就不能对被代理人产
生法律效力,因此而产生的责任就应该由行为人自己承担。 

与本章第四十七条的第二款一样,本条的第二款也规定了合同的相对人享有催告权
和撤销权。所谓催告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催促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明确答复是否承
认无权代理合同。催告权的行使一般具有以下要件:(l)要求被代理人在一定的期限内
作出答复,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为1个月;(2)催告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3)催
告的意思必须是向被代理人作出。根据本条的规定,如果被代理人在催告后一个月内未
作表示的,则视为拒绝追认。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在本人追认之前,处于效力待定
状态,为了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本条还规定,合同的相对人还享有撤销权。这里的
撤销权,是指相对人在被代理人未追认合同之前,可撤回其对无权代理人所作的意思表
示。被代理人撤销权的行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l)必须在被代理人作出追认之前作出
,如果被代理人已经对合同作出追认了,那么合同产生了效力,合同相对人就不能撤销
其意思表示了。(2)相对人在无权代理人签订合同时必须是善意的,也即是,相对人在
订立时,并不知道对方是无权代理人。如果明知对方是无权代理人而仍与对方签订合同
,那么相对人就无权撤销其意思表示。(3)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
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释义】本条是对表见代理合同效力的规定。 

所谓表见代理,是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了合同,
如果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那么相对人就可以向本人主张该合同的效力,要求
本人承担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受合同的约束。本法设立表见代理制度是为保护合同相
对人的利益,并维护交易的安全,依诚实信用原则使怠于履行其注意义务的本人直接承
受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为代理行为而签订的合同的责任
。 

构成表见代理合同要满足以下条件:l.行为人并没有获得本人的授权就与第三人签
订了合同。本条规定了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这三种情形。2.合同的
相对人在主观上必须是善意的、无过失的。所谓善意,是指相对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
道行为人实际上无权代理;所谓无过失,是指相对人的这种不知道不是因为其大意造成
的。如果相对人明知或者理应知道行为人是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
,而仍与行为人签订合同,那么就不构成表见代理,合同相对人也就不能受到保护。 

在本条的立法过程中,对于是否要求以本人的过错作为表见代理合同的构成要件曾
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为,应当以本人的过错作为表见代理合同的要件,否则对
本人是不公平的;另一种意见为,表见代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行
为人有代理权,而不问本人是否有过错。本法基本上是采纳了第二种意见。一般来说,
表见代理合同的产生与本人的过错有关,例如,因为本人管理制度的混乱,导致其公章
、介绍信被他人借用或者冒用而订立了合同;本人在知道行为人以其名义与第三人订立
合同而不作否认表示等。这些都表明本人是有过错的。但是,设立表见代理制度的目的
是保护交易的安全性,不至于使没有过失的相对人劳而无获。因此,相对人只要证明自
己和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时没有过失,至于本人在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问题上是否有过
失,相对人有时难以证明。故在本条的规定中,对于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
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以本人名义订立合同的情况下,但只要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
代理权,合同就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条的规定与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是不相同的。第四十八条规定的
合同必须要经过本人的追认才具有效力,而本条规定的合同不必经过本人的追认就当然
具有效力。 

第五十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
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释义】本条是对因代表行为订立的合同效力的规定。 

本条是新规定。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都是经过
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进行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谈判、
签订合同等。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的权限不是无限制的,他们必须在法律的
规定或者法人的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责。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大量存在着法
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如何对待此类合同的效力?我国民法通则
第三十八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的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
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可见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是代表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行使职权的。一般说来,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的组成部分,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的行为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的行为,因此,他们执行职务的行为所产生的一切后果都应当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
担。对于合同的相对人来说,他只认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就是代表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他一般并不知道也没有义务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的权限
到底有哪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内部规定也不应对合同的相对人构成约束力,否则,
将不利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对合同相对人来说也是不
公平的。从以往的司法实践来看,由于对大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
限而订立的合同作无效处理,严重地损害了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助长了一些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借此逃避责任,谋取非法利益。因此,规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超
越权限的行为一般也有效,可以有效地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也符合交易的规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合同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法定代
理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是超越了权限,而仍与之订立合同,则具有恶意,那么此时,
合同就不具效力。因此,本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
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第五十一条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
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释义】本条是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的规定。 

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出现无处分权人利用合同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如何对待
这些合同的效力,这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合同的法
律效力问题,保护合法权利人的利益,很有必要在统一的合同法对此作出规定。 

所谓无处分权人,就是对归属于他人的财产没有权利进行处置的权利或者虽对财产
拥有所有权,但由于在该财产上负有义务而对此不能进行自由处分的人。例如,A将某物
租赁给B使用,B却将该物非法转让给C,则B与C之间的买卖合同就属于因无权处分而订立
的合同。 

因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而签订的合同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无处分权人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处分,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处
分,例如财产的转让、财产的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权等行为。财产只能由有处分权
的人进行处分,无处分权人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是对他人的财产的侵害。即使是对共有
财产享有共有权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处分其应有的部分,不能擅自处分共有财产。因
为共有财产属于全体共有人所有,某个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处分共有财产,
就构成无权处分行为。 

2.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签订的合同必须经过权利人的事后追认或者在合同订
立后取得对财产的处分权。这里的权利人,是指对财产享有处分权的人。所谓追认是指
权利人事后同意该处分财产行为的意思表示。这种追认可以直接向买受人作出,也可以
向处分人作出;可以用口头形式作出,也可以用书面形式作出。不管用何种形式,追认
都必须用明显的方式作出,沉默和不作为都不视为追认。追认是一种单方的意思表示,
其目的就是使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在权利人追认前,因无权处分而订
立的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在得到追认以前,买受人可以撤销该合同;在追认以后,
则合同将从订立合同时起就产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请求对方履行合同义
务。 

根据本条的规定,如果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该合同仍为有效合同。
无权处分的本质是处分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处分他人财产,从而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
。如果处分人在合同订立后取得了财产权利或者取得了对财产的处分权,就可以消除无
权处分的状态,从而使合同产生效力。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 

所谓无效合同就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不发生履行效力的合同。一般合同一旦依法
成立,就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无效合同却由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
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即使其成立,也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无效合同一般具
有以下特征: 

1.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一般来说本法所规定的无效合同都具违法性,它们大都违
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例如,合同当事
人非法买卖毒品、枪支等。无效合同的违法性表明此类合同不符合国家的意志和立法的
目的,所以,对此类合同国家就应当实行干预,使其不发生效力,而不管当事人是否主
张合同的效力。 

2.无效合同是自始无效的。所谓自始无效,就是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
力,以后也不会转化为有效合同。由于无效合同从本质上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国家
不承认此类合同的效力。对于已经履行的,应当通过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方式使当事
人的财产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本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本项是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效力的规定。在经济生活中出现很多以此
类合同的方式侵吞国有资产和侵害国家利益的情形,但是受害方当事人害怕承担责任或
者对国家财产漠不关心,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若此类合同不纳入无效合同之中,则
不足以保护国有资产。 

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
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欺诈的种类很多,例如,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提供虚假的商品说明书,在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对外签订合同骗取定金或者货款
等。欺诈具有以下构成要件:(1)欺诈一方当事人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方明知告知对
方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会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而仍为之。欺诈的故意既包括欺诈人
有使自己因此获得利益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人因此获得利益而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失
。(2)要有欺诈另一方的行为。所谓欺诈行为,是指欺诈方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
行为,欺诈行为既可是积极的行为,也可是消极的行为。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可分故意陈
述虚假事实的欺诈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的欺诈。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就是
虚假陈述,如将劣质品说成优等品;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指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
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3)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由于受欺诈的结果。只有
当欺诈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而他人由于此错误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而与之签订
了合同,才能构成受欺诈的合同。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将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实施损害相威胁,使对方当事
人产生恐惧而与之订立合同。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将要发生的
损害相威胁,而使他人产生恐惧。将要发生的损害可以是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名誉
、自由、健康等方面的,这种损害必须是相当严重的,足以使被胁迫者感到恐惧。如果
一方所进行的将要造成的损害的威胁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任何根据的,或者受胁迫方
根本不会相信的,不构成胁迫。另一种情况是行为人实施不法行为,直接给对方当事人
造成人为的损害和财产的损害,而迫使对方签订合同。这种直接损害可以是对肉体的直
接损害,如殴打对方;也可以是对精神的直接损害,如散布谣言,诽谤对方。因胁迫而
订立的合同要具有如下构成要件:(1)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即胁迫人明知自己的行
为将会对受胁迫方从心理上造成恐惧而故意为之的心理状态,并且胁迫人希望通过胁迫
行为使受胁迫者作出的意思表示与胁迫者的意愿一致。(2)胁迫者必须实施了胁迫行为
。如胁迫者必须要有以将要有的损害行为或者接对对方施加损害相威胁的行为。如果没
有胁迫行为,只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不构成胁迫行为。胁迫在合同中常常表现为强制对
方订立合同而实施的,也可以是在合同订立后,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3)胁迫行为必须是非法的。胁迫人的胁迫行为是给对方施加一种强制和威胁,但这
种威胁必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如果一方有合法的理由对另一方施加压力,则就不构成
合同中的威胁。如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如对方若不按时履行合同,就要提起诉讼,则因为
提起诉讼是合法手段,不构成胁迫。(4)必须要有受胁迫者因胁迫行为而违背自己的真
实意思与胁迫者订立的合同。如果受胁迫者虽受到了对方的威胁但不为之所动,没有与
对方订立合同或者订立合同不是由于对方的胁迫,则也不构成胁迫。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所谓恶意串通的合同,就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非法勾结,为牟取私利,而共同订立
的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例如,甲企业产品的质量低劣,销不出去,
就向乙企业的采购人员或者其他订立合同的主管人员行贿,然后相互串通订立合同,将
次品当成合格产品买入。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还有代理人与第三人勾结,订立合同,损
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由于这种合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人的利益,为了维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合同交易,本法依据民
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将此类合同纳入了无效合同之中。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合同。 

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七项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无效。此类
合同中,行为人为达到非法目的以迂回的方法避开了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所以又称为伪装合同。例如,当事人通过虚假的买卖行为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目
的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由于这种合同被掩盖的目的违反
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所以本
法把此类合同也纳入了无效合同中。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违反了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或者公
共秩序对于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社会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虽然没有采
用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的提法,但是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五项确立了社会公共
利益的原则。第五十八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损
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实质上是违反了社会主义的公共道德。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和生
活秩序。例如,与他人签订合同出租赌博场所。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从本条的规定可知,只有违反了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无效。
这是因为法律、行政法规包含强制性规定和任意性规定。强制性规定排除了合同当事人
的意思自由,即当事人在合同中不得合意排除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适用,如果
当事人约定排除了强制性规定,则构成本项规定的情形;对任意性规定,当事人可以约
定排除,如当事人可以约定商品的价格。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与法律、行政法
规的禁止性规定是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规中的规定
人们不得为某些行为或者必须为某些行为,如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有关
部门的审批等都属于强制性规定;而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只是指规定人们不得
为某些行为的规定。由此可见,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当包括法律、行政法规
的禁止性规定。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本项的规定只限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不能任意扩大范围。这里的
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如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了刑事法律或者行
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如我国税收征管、外汇管理的法规。
实践中存在的将违反地方行政管理规定的合同都认定为无效是不妥当的。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释义】本条是对合同中免责条款效力的规定。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就是指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为免除或者限制一
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未来责任的条款。在现代合同发展中免责条款大量出现,免责条款一
般有以下特征: 

1.免责条款具有约定性。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的合同的组成部分。这是
与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完全时免除责任是不同的。当事人可以
依据意思自治的原则在合同中约定免责的内容或者范围,比如当事人可以约定“限制赔
偿数额”、“免除某种事故发生的责任”等。 

2.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任何以默示的方式作出的免责都是无
效的。 

3.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具有免责性。免责条款的目的,就是排除或者限制当事人未来
的民事责任。当然这种兔责可以部分免责(限制),也可以是全部免责(排除)。 

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对于一方拟就的免责条款,应给予对方以充分注意的机会,
比如免责条款印刷的方式和位置,要使对方充分注意到,或者给对方以充分的提示等。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格式合同流行的情况下,对于格式合同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免责条款
,出于保护弱者的考虑,法律一般都确认该条款无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的权利。 

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般来说,当事人经过
充分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只要是完全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免责条款又不违反
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认免责条款的效力。但是对于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
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是禁止的,否则不但将造成免责条款的滥用,而且还会严重损
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正常的合同交易。本条规定了以下两种免责条款无
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对于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给予特殊保
护的,并且从整体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
身伤害的责任,那么就无异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形式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
,这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是相违背的。在实践当中,这种免责条款一般都
是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的。所以本条对于这类免责条款加以禁止。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我国合同法确立免除故意
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同一方当事人财产的条款无效,是因为这种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
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的存在,就意味着允许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
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同权益,这是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违背的。对于
本项规定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
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2)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
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必须限于财产损
失,如果是免除人身伤害的条款不管是当事人是否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只要是免除对
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依据本条第一项的规定都应当使之无效。 

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
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释义】本条是关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 

所谓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
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
,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
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可撤销合同
具有以下特点: 

1.可撤销的合同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合同。 

2.可撤销的合同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
,大多规定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撤销权人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3.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实现。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有相同之处,如合同都会因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而使合
同自始不具有效力,但是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涉及意思不真实的
合同,而无效合同主要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在
没有被撤销之前仍然是有效的,而无效合同是自始都不具有效力;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
权是有时间限制的,本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合同成立时起
1年内具有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人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也可
以让合同继续有效,他可以申请变更合同,也可以申请撤销合同,而无效合同是当然的
无效,当事人无权进行选择。 

对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必须要注意以下三点: 

1.可撤销合同中,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
有权请求撤销合同,主要是误解方或者受害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
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中,则只有受损害方当事人才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2.撤销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者撤销。 

3.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并非一定要求撤销合同,他也可以要
求对合同进行变更。 

本条规定了三种可撤销的合同: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
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
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同时在这种情况
下,虽然同行为人原来的真实意思不相符合,但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行为人受
到对方的欺诈、胁迫或者对方乘人之危而被迫订立的合同,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是
由于行为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种合同,不能
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处理,而应由一方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 

因重大误解而可撤销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要件:(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
人自己的过失产生的。这类合同发生误解的原因多是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信
息或者经验而造成的。(2)必须是要对合同的内容构成重大的误解。也就是说,对于一
般的误解而订立合同一般不构成此类合同,这种误解必须是重大的。所谓重大的确定,
要分别误解者所误解的不同情况,考虑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各方面的
因素。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误解是否重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一,对什么
产生误解,如对标的物本质或性质的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对合同无关紧要的细节就
不构成重大误解。其二,误解是否造成了对当事人的重大不利后果。如果当事人对合同
的某种要素产生误解,并不因此而产生对当事人不利的履行后果,那么这种误解也不构
成重大误解的合同。(3)这类合同要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合同一旦履行就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损害。(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者合同条
件存在因果关系。误解导致了合同的订立,没有这种误解,当事人将不订立合同或者虽
订立合同但合同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合同订立和合同条件无因果关系的误解,不属
于重大误解的合同。 

根据我国已有的司法实践,重大误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对合同的性质发
生误解。在此种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如当事人误以为出租为出
卖,这与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完全相反。(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的误解。如把
甲当事人误以为乙当事人与之签订合同。特别是在信托、委托等以信用为基础的的合同
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就完全属于重大误解的合同。(3)对标的物种类的误解。如把大
豆误以为黄豆加以购买,这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标的本身发生了误
解。(4)对标的物的质量的误解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如误将
仿冒品当成真品。除此之外,对标的物的数量、履行地点或者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发生
误解,足以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也可认定为重大误解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
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
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 

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很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严重失衡,违
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应予撤销,不仅是公平原则的体现,而
且切实保障了公平原则的实现;再是从法律上确认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销,对保证交易
的公正性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而损害对
方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司法实践一般认为,显失公平制度具有以下构成要件:(1)客观要件,即在
客观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不平衡。根据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权承担更多的义务
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利益上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了极
大的利益。这种不平衡违反了民法通则中的等价公平原则,也违反了当事人的自主自愿
。(2)主观要件,即一方当事人故意利用其优势或者另一方当事人的草率、无经验等订
立了合同。因此,在考察是否构成显失公平制度时,就必须把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结合
起来考虑。 

掌握显失公平制度还要搞清其与正常的商业风险的区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
各种交易中给付和对价给付都达到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做生意都是有赔有赚,从事
交易必然要承担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都是当事人自愿承担的,这种风险造成的不平衡如
果是法律允许的限度范围之内,这种风险就是商业风险。显失公平制度并不是为免除当
事人所应承担的正常商业风险,而是禁止限制一方当事人获得超过法律允许的利益;同
时显失公平制度下,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利用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草率或者无经验等而订立
的合同,而在正常的商业风险下,不存在这种情况。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
立的合同。 

本法第五十二条已规定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无效的问题,这和本条对因欺诈、
胁迫订立的合同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损害了国家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涉及社会公共秩
序,大陆法系一般规定为无效。如果未损害国家利益,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可以自主决
定该合同有效或者撤销。适用可撤销合同制度,已经能够充分保护受损害方的利益,也
能适应订立合同时各种复杂的情况。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
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 

【释义】本条是对撤销权消灭的规定。 

撤销权是一种权利,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既可以行使撤销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
机构请求撤销或者变更该合同,也可以放弃撤销权,不行使该权利。那么在什么情况下
,当事人的撤销权消灭?本条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当事人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权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
权的 

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撤销合同,但是当事人的这种撤销权并
非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也就是说,撤销权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因为,可
撤销的合同往往只涉及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如果当事人自愿接受此种合
同的后果,则法律就会让此种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销权人长期不行使其权利,不主
张撤销合同,就会让合同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即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也
不利于加快交易的发展;同时还可能使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判断是否准予撤销时,由于
时间太长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各国的立法往往都明确规定撤销权
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如果超过了此期限还不行使,撤销权人就会失去撤销合同的
权利,该合同有效。民法通则虽然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作出了规定,但是对撤销的期限
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七十三条对此作了规定,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本条在借
鉴国外的规定和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可撤销合同的行使期限作了
规定。 

本条规定的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1年,也就是说在这1年期限内,具有撤销
权的当事人必须行使其撤销权,否则,该当事人就失去了撤销合同的权利,那么当事人
就必须接受合同的约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对于何时起算该期限,本条规定,当
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为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期限,也就是从当事人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撤销权的行使期间。 

本规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内,不存在
期间的中断或者中止的问题,这“1年”是一个不变的期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不能要
求延长该期间。 

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 

撤销权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因此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也可以放
弃撤销权。本条第二项对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放弃撤销权的方式作出了规定,当事人可
以以两种方式放弃撤销权:第一种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
撤销权。以明示的方式放弃撤销权的行为是很典型的对权利的处分的方式。放弃撤销权
的明确表示可以是用口头的方法明确表示,也可以是用书面的方法明确表示。任何默示
的方式都不构成对撤销权的放弃。第二种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放弃了撤
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放弃其具有的撤销权时,并不一定要向当事人明确表示,
他也可以以自己的行为来放弃该撤销权,如该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时,自动履行
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或者向对方要求合同中规定的债权。还比如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向
法院起诉对方当事人违约而不是申请撤销合同等都是对撤销权放弃的行为。当事人以自
己的行为表明了其愿意接受合同的约束,放弃了按法律应当享有的撤销权。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放弃撤销权后,造成的法律效果就是,该撤销权消灭,合同产
生绝对的效力,该当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销该合同,而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履
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就构成违约。 

第五十六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
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释义】本条是对无效合同和被撤销合同效力的规定和对合同部分无效的规定。 

无效的合同和被撤销的合同何时开始无效呢?本条明确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
被撤销后,将导致该合同自始无效。所谓的自始无效,就是指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将溯
及既往,从合同成立之时就无效。本条的规定与民法通则的规定也是一致的,民法通则
第五十八条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由此可见,被确
认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而不是从确认无效时起无效。特别是对无效
合同来说,因其内容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当事人即使事后追认,也不能使这些合同生
效,更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行为无效包括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两种。民法通则第六
十条规定:“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同
样无效的合同也可分部分无效的合同和全部无效的合同。本条对部分无效的合同作了规
定。部分无效的合同就是指有些合同条款虽然违反法律规定,但并不影响其他条款效力
的合同。如某一买卖合同标的物超过了国家限制性的规定,则超过的部分无效,但整个
合同效力继续存在。合同的部分无效可以是量上的部分无效,也可以是质上的部分无效
。所谓量上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有一部分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可以将范围之外
的部分确认为无效。如买卖合同的标的数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数量,则超过部分无效,
在法律范围内的部分仍然有效。所谓合同质上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的内容是由各种不同
的条款组成的,而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条款或者数个条款确认为无效。如当事人约定的法
律适用条款违反了中国法律的规定,那么该法律适用条款无效,但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本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这规定包
含了以下两层意思: 

1.如果认定合同的某些条款无效,该部分内容与合同的其他内容相比较,应当是相
对独立的,该部分与合同的其他部分具有可分性,也就是本条所说的,合同的无效部分
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如果部分无效的条款与其他条款具有不可分性,或者当事人约
定某合同条款为合同成立生效的必要条款,那么该合同的部分无效就会导致整个合同的
无效,而不能确认该部分无效时,另一部分合同内容又保持其效力。 

2.如果合同的目的是违法的,或者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剩余部
分的合同内容的效力对当事人已没有任何意义或者不公平合理的,合同应全部确认为无
效。 

第五十七条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
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释义】本条是关于解决争议条款效力的规定。 

本条的规定和涉外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是一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合同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条款,不因合同的解除或者终止而失去效力。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虽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但并不是不产生任何
法律后果。根据本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要使当事人负返还财
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同样,在合同终止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之间也有民事责任
的存在。对于如何划分这些民事责任,解决双方之间的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原合同
中往往订有解决争议的条款存在,当事人希望用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方法来解决双方之间
的争议。这些条款的效力是独立于合同的效力的,合同的有效与否、变更与否或者终止
与否都不影响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 

本条所说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仲裁条款 

仲裁条款是仲裁协议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用仲裁方式解决双方
争议的条款。我国对合同争议采取或仲或审制度,仲裁条款有排除诉讼管辖的效力。如
果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则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仲裁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
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2.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
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
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当事人选择受诉人民法院的条款,不受其他
条款的效力影响。 

3.选择检验、鉴定机构的条款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若对标的物质量或技术的品种发生争议,在提交仲裁或
者诉讼前,应当将标的物送交双方认可的机构或科研单位检验或鉴定,以检验或鉴定作
为解决争议的依据,这种约定出于双方自愿,不涉及合同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应当承认
其效力。 

4.法律适用条款 

由于本法是统一合同法,因此,对于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当事人就可以选择处理
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当然,对于中国具有
专属管辖权的合同(如中外合资经营合同等)、与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主权、安全等
密切相关的合同只能适用中国的法律。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
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
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释义】本条是对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到底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
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
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
承担相应的责任。经济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
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如果双
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对合同
无效负有责任的,应当对另一方因合同无效而遭受的损失负赔偿责任。本条在此基础上
对合同无效或者合同被撤销后产生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 

本条规定,在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情形下,当事人仍应负如下几种民事责任: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交付给对方的财
产享有返还请求权,而已接受该财产的当事人则有返还财产的义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
销后,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任何合同关系存在,那么就应该让双方当事人的财
产状况恢复到如同没有订立合同时的状态下的情形。而返还财产就是旨在使财产关系恢
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况。所以不论接受财产的一方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负有返还财产
的义务。不过返还财产主要适用于已经作出履行的情况,如果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开始履
行,或者说财产尚未交付,就不应适用返还财产这一原则。 

在无效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中,返还财产可分为两种情况:(1)单方返还财产。
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在当事人一方故意违法的情况,即一方故意违法订立合同的行为,
其应当将从非故意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而非故意的一方已从故意方取得的财产应
当上缴国家。例如,一方以欺诈的方法与对方订立了合同,那么欺诈方就应当单方返还
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而另一方从欺诈方获得的财产,应当上缴国家。除此之外,单方
返还还包括以下一种情况,即合同的一方履行了合同,另一方还没有履行,则在合同被
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只存在单方返还的情形。(2)双方返还财产。这种情况主要是
在合同被撤销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对合同被撤销只是由于一方或者双方有过错,而并
非合同违法,此时双方均应返还从对方所获得的财产。比如在因重大误解而使合同被撤
销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都应返还财产。 

对于返还财产这种民事责任,要注意以下几点:(l)返还财产的范围应以对方交付
的财产数额为标准予以确定,即使当事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减少甚至不存在了,也仍然
要承担返还责任。(2)如果当事人接受的财产是实物或者货币时,原则上应返还原物或
者货币,不能以货币代替实物,或者以实物代替货币。(3)如果原物已经毁损灭失,不
能返还原物的,如果原物是可替代的物,应以同一种类物返还。 

2.折价补偿 

本条中规定对于“不能返还或者没有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本条规定了以返还
财产为恢复原状的原则,但是在有的情况下,财产是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在
此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恢复原状的目的,就应当折价补偿对方当事人。不能返还可分为
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和事实上的不能返还。法律上的不能返还,主要是受善意取得制度的
限制。即当一方将受领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而第三人取得该项财产时在主观上没有过
错,不知道或者没有责任知道该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善意第
三人就可以不返还该原物,并且该原物也是不可替代的,此时,该当事人就不能返还财
产,他就必须依该物在当时的市价折价补偿给另一方当事人。事实上的不能,主要是指
标的物灭失造成不能返还原物,并且原物又是不可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该财产
的当事人应当依据该原物当时的市价进行折价补偿。没有必要返还的,主要包括以下两
种情况:(1)如果当事人接受财产是劳务或者利益,在性质上不能恢复原状的,以当时
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以钱款返还;没有国家规定的价格,以市场价格或同类劳务的报
酬标准计算,以钱款返还。(2)如果一方取得的是使用知识产权而获得的利益,由于该
知识产权是无形的,则该方当事人可以折价补偿对方当事人。 

3.赔偿损失 

本条规定“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
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一般都会产生损害赔偿的责
任。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凡是因合同的无效或者被撤销而给对方当事人造
成的损失,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当事人都应当赔偿对方的财产损失。 

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
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释义】本条是对恶意串通合同后果的规定。 

本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
无效合同。恶意串通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双方恶
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
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本条是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作出的。 

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牟取不法利益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当事人双方是出于故意。因恶意串通而成立的合同的当事人都是故意的,这种故
意的本质在于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非法利益。当然,因恶意串通而成立的
合同不以行为人已经或必然获得了非法利益为必要条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恶意串
通成立的合同,未必都是当事人的故意,例如,当事人的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或对方当
事人的代理人串通危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订立合同,就不应认为是当事人的故意。代理
人的故意足以构成恶意串通。 

2.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当事人订立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
取得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
间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中,双方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贿赂等。恶意串通的合同一
般都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由于这种行为是双
方相互勾结在一起,共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因此,这种合同在被确认无效后,在处理
上不是一方赔偿另一方的损失或者互相赔偿损失,而是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收缴双方所
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