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走私假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非法运输、携带或者邮寄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二、走私假币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不仅侵犯了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废,而且也破坏了国家对外的贸易管理,本罪的对象,与其他诸如走私毒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不同,它仅限于伪造的货币。所谓伪造的货币,是指依照人民币或外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线条等特征而通过印刷、复印、石印、手描、照相等方法制作的以假充真的货币。既包括伪造的人民币,又包括伪造的外币。按照伪造的方法,其可分为机制胶印、凹印假币、石板、木板、蜡板印假币,复印、誉印假币,照相假币、描绘假币、板印假币、复印、制板技术合成假币,模仿硬币铸造的假币等多种。对于变造的货币即对货币通过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等的方法加工处理,而使其改变形态、升值产生的货币,严格说来,并不属于伪造的货币。对其走私的不宜以本罪论处。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货币的管理法规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所谓逃避海关监管,是指采取种种方法,以躲避海关对其所运输、携带、邮寄的伪造货币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行为。逃避海关监管是走私行为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本罪当然亦不例外。其实,行为人明明知道伪造的货币是国家一再严厉禁止进出国(边)境的,如果被海关发现,必然会予以没收。因此,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要达到其目的,只有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使其所运输、携带或邮寄的伪造的货币逃避海关的检查与监督。至于其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绕关走私,即绕过关品,在没有海关或边境检查站的地方,非法运输、携带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有的是瞒关走私,即虽通过关口,但企图采用隐匿、假报、伪装等手段,以欺骗海关部门的检查,通过海陆空等运输线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境。这些行为,都是一些典型的走私伪造的货币之行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在理论上,又常被称之为间接走私或准走私的行为。根据本法的有关规定,准走私的行为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直接向走私伪造货币的犯罪分子收购伪造的货币的;
(2)在内海、领海收购、运输、贩卖伪造的货币的;
(3)与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若其他方便条件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亦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决意逃避海关的监管并将其运输、携带或邮寄进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在不知情或者完全受到蒙骗的情况下运输、携带或者邮寄了伪造的货币进出境的,就不构成本罪。当然,这并不排除可以构成他罪,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等。行为人是否具有牟利的目的,对本罪的构成没有影响。
认定要义
一、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依照《刑法》第151条的规定,走私假币即构成走私假币罪。但在司法实践中,也不能把任何走私假币的行为都以犯罪论处。按照《走私解释》第6条第1款的规定,走私伪造的货币,在下列情形下,可以视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是犯罪”:
(1)假币总面额(折合人民币)不足2000元的;
(2)假币总数量不满200张(枚)的。
实践中,有的假币虽然总数量刚刚超过200张,但假币的总面额不到2000元的,也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视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是犯罪”。
二、关于本罪的既未遂问题
关于此问题,参见走私武器、弹药罪的阐述。
三、划清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行为人走私伪造的货币后,又在境内出售或运输同一宗伪造的货币的属于牵连犯罪,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即以走私假币罪处罚,而不定走私假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两个罪。行为人直接向走私假币的人购买假币的,以走私假币罪论处依照《刑法》第157条第2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走私假币罪与妨害公务罪,实行并罚。
四、注重对共同犯罪的惩治
依照《刑法》第156条的规定,与走私假币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假币罪的共犯论处。
量刑标准
依照《刑法》第151条第1款的规定,犯走私假币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依照《刑法》第151条第4款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第1款的司法机关在适用《刑法》第151条第1款、第4款的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理解和适用本罪的基本刑
本罪的基本刑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与一般犯罪的基本刑从低往高的顺序排列不一样,也与故意杀人罪从最高死刑往下排列不一样。本罪是先列基本刑,后列情节特别严重的,再列情节较节的。因此除了司法解释明确列为“情节较轻”的情形外,对构成犯罪的,首先考虑在基本刑范围内考虑,然后再考虑是否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情节较轻的情形。根据《走私解释》第6条第2款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151条第1款的规定处七年以上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在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或者数量在二千张(枚)以上不满二万张(枚)的;(2)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二万元,或者数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满二千张(枚),且具有走私的伪造货币流入市场等情节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犯本罪在基本刑范围量刑,财产刑既可以是罚金也可以是没收财产。这是我国刑法规定中对判处期徒刑可以附加适用没收财产的几个少有的规定之一。在具体适用时要严格掌握,根据案件情节和危害后果决定是适用罚金刑还是没收财产刑。适用没收财产刑时,一般不适用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只有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时,才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正确把握本罪的“情节较轻”
根据《走私解释》第6条第1款的规定,走伪造的货币,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二万元,或者数量在二百张()以上不满二千张(枚)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较轻”。
3.正确把握本罪的“情节特别严重”
根据《走私解释》第6条第3款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特严重”:(1)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数量在二万张(枚)以上的;(2)走私伪造的货币在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或者数量在二千张(枚)以上不满二万张枚),且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使用特种车辆从事走私活动,或者走私的伪造货币流入市场等情形的。
4.本罪已经取消了死刑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9条的规定,刑法取消了本罪的死刑规定。这主要是由于中央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完善死刑的法律规定,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后所作的修改本罪在《刑法修正案(九)》前,从司法实践来看,很少适用死刑,取消本罪的死刑不会对我国社会稳定大局和治安形势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本罪最高处以无期徒刑也可以适应打击这类犯罪的实际需要,并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5.武装掩护走私假币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处理
依照《刑法》第157条第1款的规定,武装掩护走私假币的,在《刑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的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行为人所携带的武器无论是否使用,均应按照《刑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处罚。依照《刑法》第157条第2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刑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6.关于量刑规范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走私假币罪的量刑并未作出规定,这主要是由于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发案率不高,最高司法机关还未能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量刑规范化方,有待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作出详细的规定。在此之前,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的社会治安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定适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情况的量刑规范化标准。在有关规定出台前,司法人员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判处刑罚。
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0年5月7日公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2条规定:
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解释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4年9月10日施行 法释﹝2014﹞10号)
【延伸阅读】《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第六条 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二万元,或者数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满二千张(枚)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较轻”。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走私数额在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或者数量在二千张(枚)以上不满二万张(枚)的;
(二)走私数额或者数量达到第一款规定的标准,且具有走私的伪造货币流入市场等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走私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数量在二万张(枚)以上的;
(二)走私数额或者数量达到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标准,且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使用特种车辆从事走私活动,或者走私的伪造货币流入市场等情形的。
第七条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货币”,包括正在流通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伪造的境外货币数额,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10年5月7日施行 法发〔2010〕22号)
第二条 [走私假币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证据规格
第一百五十与条第一款 证据规格
走私假币罪
(一)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2.走私假币的动机目的、预谋情况时间、地点、参与人、经过、后果等;
3.走私假币的数量、特征、种类、价格、存放的地点、去向、有无知情人;
4.是否故意违反海关法规,采取隐瞒、伪报、蒙混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督、检查,擅自销售的货物、物品是否海关监管的保税、特定减免税的货物、物品;
5.共同犯罪的,应查明犯意的提起、联络、分工、实施、分赃等情况,以及每一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二)证人证言
1.侦查、海关、缉私、边卡等人员的证言;
2.知情人、会计、出纳、银行、信贷人员的证言;
3.收购、贩卖、运输、保管人员的证言;
4.单位犯罪的,收集参与人员、单位领导的证言。
(三)物证、书证
1.作案工具,如汽车、船、邮件、集装箱、包装物等实物和照片;
2.假币的实物、照片;
3.收据、发票、帐簿、支票、汇票、书信、电话记录等;
4.假币的商检单证、进出口许可证、包裹单、托运单、邮寄凭证等。
(四)鉴定结论
1.假币的鉴定结论;
2.会计鉴定、审计鉴定等;
3.文检鉴定;
4.价值评估鉴定。
(五)勘验、检查笔录
1.现场勘查图、现场照片等;
2.作案工具等物证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和照片。
(六)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监控录像、录音、电子数据等。
(七)其他证据材料
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材料,包括户籍信息,有前科劣迹,应调取法院判决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释放证明书、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现的,公安机关出具的是否成立自首、立功的书面说明等有效法律文件;
2.犯罪嫌疑人(单位)的身份材料,包括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法人工商注册登记证明、法人单位性质证明、税务登记证明、单位代码等;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它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的任职、职责、权限等证明材料;
3.抓获经过、出警经过、报案材料等。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