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还钱 拿债务人的东西抵债合法吗?
在生活中,债务纠纷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就容易引发其他纠纷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很多债主都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对方本来就欠钱,理在我这边,我怎样都可以。有些债权人甚至不经同意就擅自把债务人的东西拿走。
拿债务人的东西抵债合法吗?
债权人未经债务人允许私自拿走债务人占有或委托他人占有的财物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债权人拿走债务人的财物抵债时,债权人如果不在场,无法监管财物情况的,债权人涉嫌构成盗窃罪,不仅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债权人拿走债务人财物抵债时,债务人在场并加以阻拦的,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之规定,债权人为索取债务,使用暴力、暴力威胁等手段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犯罪的,则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但是由于债权人并无强制执行权,债务人有权基于物权法之规定,依法追究债权人民事法律责任。
3、 债权人拿走债务人财物抵债时,债务人在场并未拒绝或阻拦的,可以视为债务人默许债权人实施上述行为。债权人不承担法律责任。
实践中应该要注意什么?
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总有差距。上述问题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很清楚的区分法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障碍。
1、 其实以上三种情况均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对债务人而言,除非债务人对自己的财物有专门的监控设备进行现场取证。对债权人而言,除非债权人能对实施上述行为进行现场取证。否则,则双方都无法证实双方的行为。
2、 实施上述行为的债权人必须是债权人本人或债权人的委托人。属于债权人委托人的,债务人只有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债权人委托人的情况下,债务人对其所做的意思表述方能有效。
讨债应该怎么做?
1、收集证据
(1)借过钱的证据。即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等。
(2)主张债权的证据。这主要是防止债权过2年诉讼时效,形式上,既可以是对方以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过钱,也包括信息、聊天记录等。
(3)对方财产信息。这是为了之后的执行问题,不要等到案子赢了要对方执行的时候才发现对方的财产“不翼而飞”了。调查对方的财产情况,主要是对方的账户、房子、车、公司股权等情况,若自己不能调查的,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调查。
2、进行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
3、起诉
就是打官司。法定的一审审限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通常情况下,3-4个月就可以结束。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
![]() |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