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民事诉讼律师 >> 继承纠纷

子女比较多,遗产如何分配?

日期:2023-07-23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亲属间争夺财产遗产的戏码,现实生活里也有很多兄弟姐妹因为财产大打出手。法律上,继承遗产有什么规则?哪些人能当继承人、哪些人没有资格继承?遗产应按照什么顺序继承,又应该如何分配?本期《民法典通解通读》为大家介绍遗产分配都有什么规则。

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法定继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只在小范围内实施,因此《民法典》使用多项条文规定,法定继承时如何判断遗产的分配额度和继承顺序。

同一继承顺序中,多人符合继承条件如何分配遗产?《民法典》继承编第1130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民法典》继承编第1127条对继承顺序做出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配偶、子女、父母;(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无上述1127条中的继承人,《民法典》继承编第1129条对其作出了补充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法定继承方式中,遗产的主要功能不是商品交换而是尽量满足亲属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立法理念下,第一顺序继承人被限定在配偶、子女、父母和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范围内以保障被继承人的权益。

抚养义务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

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种情形需要注意,被继承人有固定劳动收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劳动能力,不要求继承人赡养或者履行抚养的义务,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不是继承人主观原因造成,而是被继承人做出的决定,此时继承人不属于未尽赡养义务。

案例:2021年1月4日,南通市某法院宣判了一起遗产纠纷,这是南通法院适用《民法典》宣判的第一案。该案中,被告黄某非朱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朱某的养子张某长期居住海外,故由黄某负责照顾老人。2020年朱某去世,张某在办理后事过程中,发现黄某曾在照顾老人数年间,将对方银行卡内的23万余元取出,于是诉至法院要求黄某返还。

经法院审理认定,这笔款项的性质应属于遗产。根据《民法典》继承编第1131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黄某几乎尽了照顾朱某晚年生活的全部义务,因此判决酌情按40%的比例确定黄某应得的遗产份额为12万元,其余11万余元返还张某。

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多分,符合《民法典》要求的倡导性法律原则,对这类继承人适当增加遗产分配额度,从而鼓励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互爱互助。但有劳动能力和一定生活能力却不工作,以“蚕食”父母财产为生活来源的“啃老族”在继承遗产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典》继承编的司法解释一规定,对这类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在生活中都遇到哪些与遗产分配相关的问题?

问:失踪人重新出现,被分掉的遗产能否返还?

答:失踪人按照《民法典》总则编的规定,可以要求分得其遗产的继承人,依《继承编》规定进行返还。若继承人不能返还,要给予适当的补偿。比如,失踪人的前妻已经分得他的房屋,那么应该将房屋返还给对方;其他遗产被其子用光,他们如有偿还能力就应当进行补偿,如果没有,需要在未来有偿还能力后弥补曾经分得的部分。

问:有多名子女时,遗产如何进行分配?

答:无论是亲生子女或养子女,均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按照《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分配遗产时应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子女和共同生活的子女,应适当多分;被继承人未明确表示不需要进行抚养时,对未尽到抚养义务的子女,应适当进行少分或者不分。

问:独生子女的遗产如何处理?

答:按照《继承法》规定,表兄弟姐妹间无继承权,但《民法典》鼓励亲属间的互助互让互爱,如果表兄弟姐妹间在生活中互相帮助,甚至成为对方互相依靠生活的人,分配遗产时应让这部分当事人分得适当的财产。

问:送养子女能否继承生父母遗产?

答: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典》继承编解释一的相关规定,养子女对生父母在生活中提供抚养和照顾的,在生父母死亡时,养子女可以按照《民法典》继承编第1131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