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律师文集专著 >> 建筑房产律师

建筑工程事故处理全集

日期:2015-03-04 来源:网络 作者:房产律师 阅读:731次 [字体: ] 背景色:        

目 录


第一部分 地基与基础工程

1.1 地基工程

1、基层轴线、灰线差错---------------------------------------------------------------------------14

2、建筑标高偏差------------------------------------------------------------------------------------14

3、挖基坑(槽)的边坡塌土---------------------------------------------------------------------15

4、挖土时发生流砂---------------------------------------------------------------------------------16

5、基坑(槽)回填提沉陷------------------------------------------------------------------------16

1.2 预制桩工程

6、沉桩时预制桩顶破裂----------------------------------------------------------------------------17

7、沉桩时桩身断裂----------------------------------------------------------------------------------19

8、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易沉入-------------------------------------------------------------20

9、桩身倾斜或位移----------------------------------------------------------------------------------21

10、成桩涌起------------------------------------------------------------------------------------------22

11、接桩处松脱开裂---------------------------------------------------------------------------------22

1.3 灌注桩工程

1.3.1 干作业灌注桩工程

12、干作业灌注桩孔底虚土多---------------------------------------------------------------------23

13、桩孔倾斜------------------------------------------------------------------------------------------24

14、塌孔------------------------------------------------------------------------------------------------24

15、成桩的质量差------------------------------------------------------------------------------------25

1.3.2 泥浆护壁灌注桩工程

16、桩孔便移倾斜------------------------------------------------------------------------------------26

17、坍孔------------------------------------------------------------------------------------------------26

18、“吊脚”桩(孔底积淤过厚)-----------------------------------------------------------------27

19、钢筋笼错位---------------------------------------------------------------------------------------28

20、局部缩颈或夹泥---------------------------------------------------------------------------------28

21、断桩------------------------------------------------------------------------------------------------29

1.3.3 沉管灌注桩

22、缩颈-------------------------------------------------------------------------------------------------30

23、空洞和泥水隔断桩-------------------------------------------------------------------------------31

24、断桩-------------------------------------------------------------------------------------------------31

25、桩端处吊空----------------------------------------------------------------------------------------32

26、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32

28、夯扩桩泥砂涌进桩管----------------------------------------------------------------------------34

29、夯扩头达不到设计要求-------------------------------------------------------------------------34

1.4 沉井工程

30、沉井倾斜-------------------------------------------------------------------------------------------35

31、沉井停沉-------------------------------------------------------------------------------------------36

32、沉井下沉过快-------------------------------------------------------------------------------------37

33、沉井内涌砂----------------------------------------------------------------------------------------37

34、沉井超沉-------------------------------------------------------------------------------------------38

35、沉井干封底----------------------------------------------------------------------------------------38

36、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39

1.5 砖、石墙基

37、用次砖砌墙基-------------------------------------------------------------------------------------39

38、墙基砌体中的砂浆低劣-------------------------------------------------------------------------40

39、砖墙基轴线位移----------------------------------------------------------------------------------41

40、砖墙基标高误差----------------------------------------------------------------------------------41

第二部分 砖石工程

2.1 砖砌体工程

41、砌筑砂浆质量低劣-------------------------------------------------------------------------------42

42、砂浆强度波动较大-------------------------------------------------------------------------------42

43、使用过时的砂浆----------------------------------------------------------------------------------44

44、用次砖砌墙-----------------------------------------------------------------------------------------45

45、用干砖砌墙-----------------------------------------------------------------------------------------45

46、砌墙不立皮数杆-----------------------------------------------------------------------------------46

47、砖砌体的砖缝不饱满-----------------------------------------------------------------------------46

48、用探尺铺灰砌砖-----------------------------------------------------------------------------------46

49、留直槎影响砌体的质量--------------------------------------------------------------------------47

50、砖柱包心砌法--------------------------------------------------------------------------------------48

51、构造柱砌筑不标准--------------------------------------------------------------------------------48

52、框架结构填充墙的沉缩裂缝--------------------------------------------------------------------49

53、断砖的应用不当-----------------------------------------------------------------------------------50

54、在砌好的墙上砸砖纠偏--------------------------------------------------------------------------50

55、女儿墙砌筑不规范,出现裂缝。渗漏--------------------------------------------------------51

56、没有按抗震设防砌砖-----------------------------------------------------------------------------51

57、墙和柱砌筑时的自由高度失控-----------------------------------------------------------------52

58、砌墙留设的门窗洞不规格-----------------------------------------------------------------------53

59、空斗墙没有按规定砌实体-----------------------------------------------------------------------53

60、粘土空心砖(多孔砖)头缝砂浆不足--------------------------------------------------------54

61、粘土空心砖砌体排列不当-----------------------------------------------------------------------55

62、空心砖砌体和留槎不规范-----------------------------------------------------------------------55

63、小型空心砌体灰缝中砂浆不饱满--------------------------------------------------------------55

64、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排列不当---------------------------------------------------------------------56

65、小型空心砌块构造柱不标准---------------------------------------------------------------------56

66、空心砌块没有按构造措施填实------------------------------------------------------------------57

67、配筋砌体中钢筋漏放和锈蚀---------------------------------------------------------------------57

2.2 墙面渗漏水事故

68、沿外墙砖缝和空洞渗水---------------------------------------------------------------------------58

69、外墙沿钢窗周边渗水------------------------------------------------------------------------------58

70、沿窗台渗水------------------------------------------------------------------------------------------59

71、挑阳台渗水------------------------------------------------------------------------------------------59

72、沿女儿墙裂缝处渗水------------------------------------------------------------------------------60

73、砌体上各种锚脚渗水------------------------------------------------------------------------------60

2.3、砌体裂缝

74、砖混建筑顶层裂缝---------------------------------------------------------------------------------61

75、长条形建筑的沉降裂缝---------------------------------------------------------------------------63

76、窗间墙上的水平裂缝------------------------------------------------------------------------------64

77、梁端底部墙体的裂缝------------------------------------------------------------------------------64

78、窗下墙竖向裂缝------------------------------------------------------------------------------------65

79、砖柱的裂缝------------------------------------------------------------------------------------------66

80、小型砌块墙体的垂直裂缝------------------------------------------------------------------------66

2.4 石砌体工程

81、石砌大方脚上下层没有压砌---------------------------------------------------------------------67

82、毛石墙体垂直通缝---------------------------------------------------------------------------------67

83、石墙体里外层不搭接------------------------------------------------------------------------------68

84、石砌体与砂浆粘结不牢---------------------------------------------------------------------------68

2.5 冬期施工

85、盲目使用掺盐砂浆---------------------------------------------------------------------------------69

86、抗冻砂浆不抗冻------------------------------------------------------------------------------------69

87、砖砌体早期受冻------------------------------------------------------------------------------------70

第三部分 钢筋混凝土工程

3.1 模板工程

88、模板的支架系统失稳------------------------------------------------------------------------------71

89、底层模板支架沉降---------------------------------------------------------------------------------72

90、模板的强度不足而炸模---------------------------------------------------------------------------72

91、模板净断面大于设计规定------------------------------------------------------------------------73

92、模板漏浆---------------------------------------------------------------------------------------------73

93、预埋件、预留孔漏放和位移---------------------------------------------------------------------74

94、杯形基础模板差错---------------------------------------------------------------------------------75

95、梁模板的通病---------------------------------------------------------------------------------------75

96 圈梁模板的缺陷------------------------------------------------------------------------------------76

97、柱模板的缺陷-------------------------------------------------------------------------------------76

98、早拆模板的事故----------------------------------------------------------------------------------77

3.2、钢筋工程

99、钢筋制作差错-------------------------------------------------------------------------------------78

100、钢筋规格、级别用错---------------------------------------------------------------------------78

101、梁中钢筋差错------------------------------------------------------------------------------------79

102、悬挑梁中钢筋放错和下沉---------------------------------------------------------------------79

103、柱钢筋位置差错---------------------------------------------------------------------------------80

104、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80

105、箍筋制作安装差错------------------------------------------------------------------------------81

106、漏放板的构造附加钢筋------------------------------------------------------------------------82

107、主梁、次梁与板的钢筋安装误差------------------------------------------------------------84

108、同截面的钢筋接头过多------------------------------------------------------------------------84

109、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缺陷---------------------------------------------------------------------84

110、钢筋接头处脆性断裂---------------------------------------------------------------------------85

111、电弧焊接的钢筋接头的缺陷------------------------------------------------------------------86

112、坡口焊接的钢筋接头的缺陷------------------------------------------------------------------87

113、锥螺纹连接接头的质量不标准---------------------------------------------------------------87

114、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缺陷---------------------------------------------------------------88

115、电渣压力焊钢筋缺陷---------------------------------------------------------------------------89

116、钢筋绑扎接头不规范---------------------------------------------------------------------------91

117、钢筋锈蚀的隐患---------------------------------------------------------------------------------92

118、钢筋保护层偏差---------------------------------------------------------------------------------92

3.3 混凝土工程

3.3.1 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119、使用质量低劣的水泥--------------------------------------------------------------------------93

120、骨料含泥量控制不严--------------------------------------------------------------------------94

121、外加剂使用不当--------------------------------------------------------------------------------95

3.3.2 混凝土配制与浇筑失控

122、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96

123、和易性差----------------------------------------------------------------------------------------97

124、混凝土拌合料初凝后继续使用-------------------------------------------------------------98

125、浇筑混凝土振捣不当-------------------------------------------------------------------------99

126、施工缝设置不当------------------------------------------------------------------------------100

127、试块制作不标准------------------------------------------------------------------------------101

3.3.3 混凝土的裂缝事故

128、早期沉缩裂缝--------------------------------------------------------------------------------102

129、干缩裂缝--------------------------------------------------------------------------------------103

130、温差裂缝--------------------------------------------------------------------------------------103

131、梁下柱顶的水平裂缝-----------------------------------------------------------------------104

132、梁受拉区裂缝--------------------------------------------------------------------------------104

133、梁在支座处的斜裂缝-----------------------------------------------------------------------105

134、梁受压区裂缝--------------------------------------------------------------------------------105

135、悬挑构件断裂和塌落事故-----------------------------------------------------------------106

136、地下建筑墙板早期裂缝--------------------------------------------------------------------106

3.3.4 预应力工程

137、抽芯钢管留置不当---------------------------------------------------------------------------108

138、管道弯曲---------------------------------------------------------------------------------------109

139、构件混凝土质量差---------------------------------------------------------------------------109

140、夹片式锚具质量低---------------------------------------------------------------------------110

141、锚环炸裂或裂缝------------------------------------------------------------------------------111

142、预应力筋质量差------------------------------------------------------------------------------111

143、预应力张拉值误差---------------------------------------------------------------------------112

144、孔道灌浆比实---------------------------------------------------------------------------------113

145、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质量事故---------------------------------------------------------114

第四部分 钢结构工程

4.1 制作质量事故

146、制作材料质量低劣----------------------------------------------------------------------------115

147、焊接质量标准差-------------------------------------------------------------------------------115

148、钢结构焊接变形-------------------------------------------------------------------------------117

149、钢构件变相---------------------------------------------------------------------------------[---118

150、构件裂缝和连接损伤事故-------------------------------------------------------------------118

151、钢结构锈恃严重-------------------------------------------------------------------------------119

4.2 安装质量事故

152、钢柱底部有空隙------------------------------------------------------------------------[-----120

153、钢柱垂直度偏差过大------------------------------------------------------------------[-----121

154、钢构件起拱不准确---------------------------------------------------------------------------122

155、钢构件跨度不标准---------------------------------------------------------------------------122

156、安装螺栓孔位移------------------------------------------------------------------------------123

第五部分 建筑地面工程

5.1 水泥和混凝土地面工程

157、底层地面裂缝--------------------------------------------------------------------------------124

158、楼层地面沿预制板的平行裂缝-----------------------------------------------------------125

159、楼层地面沿预制板端头裂缝--------------------------------------------------------------126

160、地面不规则裂缝-----------------------------------------------------------------------------127

161、散水坡、明沟、台阶裂缝-----------------------------------------------------------------128

162、地面空鼓----------------------------------------------------------------------------------------128

163、地面起砂和麻面-------------------------------------------------------------------------------129

164、地面返潮----------------------------------------------------------------------------------------130

165、倒泛水或积水----------------------------------------------------------------------------------132

5.2 水磨石地面工程

167、面层空鼓----------------------------------------------------------------------------------------132

168、面层裂缝----------------------------------------------------------------------------------------134

169、表面质量缺陷----------------------------------------------------------------------------------135

170、分格条不顺直、不显露、不清晰----------------------------------------------------------135

5.3 板块地面工程

171、板块空鼓---------------------------------------------------------------------------------------136

172、接缝高低差大、拼缝宽窄不一------------------------------------------------------------137

173、地面砖空鼓和脱落---------------------------------------------------------------------------137

174、地面砖裂缝------------------------------------------------------------------------------------138

175、地面砖接缝质量差---------------------------------------------------------------------------139

176、面层不平整、积水、倒泛水---------------------------------------------------------------140

177、陶瓷锦砖地面空鼓、脱落------------------------------------------------------------------140

178、锦砖地面出现斜槎----------------------------------------------------------------------------141

179、锦砖面污染-------------------------------------------------------------------------------------141

5.4 塑料板地面工程

180、塑料地面脱壳---------------------------------------------------------------------------------142

181、塑料地面鼓泡、翘边------------------------------------------------------------------------143

182、塑料地面胀缩变相---------------------------------------------------------------------------143

183、塑料地面错缝---------------------------------------------------------------------------------144

184、塑料地面平整度差----------------------------------------------------------------------------144

185、拼缝焊接质量差-------------------------------------------------------------------------------144

186、焊接发黄、烧焦、有黑色斑点-------------------------------------------------------------145

5.5 涂布地面工程

187、水泥彩色地面粗糙-----------------------------------------------------------------------------145

188、水泥彩色地面反碱咬色和色差--------------------------------------------------------------146

189、粉化、掉面、脱皮、开裂--------------------------------------------------------------------146

190、过氯乙稀地面面层空鼓-----------------------------------------------------------------------147

5.6 木板地面工程

191、木板松动、起拱-------------------------------------------------------------------------------147

192、木地板腐朽-------------------------------------------------------------------------------------148

193、木地板拼缝不严-------------------------------------------------------------------------------148

194、木地板表面不平-------------------------------------------------------------------------------149

195、拼花地板脱壳----------------------------------------------------------------------------------149

5.7 地毯面层

196、地毯面层卷边、翻边----------------------------------------------------------------------150

197、地毯表面不贫乏、皱折、鼓包----------------------------------------------------------150

198、地毯毒变-------------------------------------------------------------------------------------151

5.8 地面防水工程

199、管道穿楼板处漏水-------------------------------------------------------------------------151

200、楼板面裂缝处渗漏水----------------------------------------------------------------------151

第六部分 门窗工程

201、砌体预留门窗洞质量缺陷----------------------------------------------------------------152

6.1 木门窗工程

202、木门窗框安装缺陷--------------------------------------------------------------------------153

203、木框与墙体连接不牢-----------------------------------------------------------------------154

204、木门窗的质量差-----------------------------------------------------------------------------154

205、木门窗制作质量差--------------------------------------------------------------------------155

206、木门窗安装质量差--------------------------------------------------------------------------156

207、门窗扇下垂-----------------------------------------------------------------------------------157

208、门窗翘曲变形--------------------------------------------------------------------------------157

209、雨水从门窗漏入室内-----------------------------------------------------------------------158

6.2 钢门窗工程

210、钢门窗制作质量低劣-----------------------------------------------------------------------159

211、钢门窗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160

212、钢门窗扇质量差-----------------------------------------------------------------------------161

213、钢门窗锈蚀-----------------------------------------------------------------------------------161

214、玻璃油灰皱皮、裂缝、脱落--------------------------------------------------------------161

215、钢门窗的五金配件质量低劣--------------------------------------------------------------163

6.3 铝合金门窗工程

216、制作质量差----------------------------------------------------------------------------------164

217、安装质量差----------------------------------------------------------------------------------165

218、门窗框与砌体的连接性差----------------------------------------------------------------166

219、窗扇推拉不灵活----------------------------------------------------------------------------166

220、推拉窗槽内积水或渗水-------------------------------------------------------------------167

221、门窗表面玷污腐蚀严重-------------------------------------------------------------------167

222、附件锈蚀污染-------------------------------------------------------------------------------168

223、玻璃密封条的断裂或脱落-----------------------------------------------------------------168

224、铝合金门窗五金配件质量差--------------------------------------------------------------169

6.4 彩钢门窗工程

225、制作质量差-----------------------------------------------------------------------------------170

226、安装质量的差错-----------------------------------------------------------------------------170

227、拼接缝隙中渗漏水--------------------------------------------------------------------------171

6.5 塑料(UPVC)门窗工程

228、塑料门窗使用的型材质量低劣-----------------------------------------------------------171

229、制作质量差-----------------------------------------------------------------------------------172

230、安装的门窗框松动------------------------------------------------------------------------- 173

231、门窗框与砌体固定性差--------------------------------------------------------------------175

232、门窗安装后变形-----------------------------------------------------------------------------175

233、成品没有保护好-----------------------------------------------------------------------------176

6.6 特殊门工程

234、木制防火门质量不标准--------------------------------------------------------------------177

235、钢制防火门质量差--------------------------------------------------------------------------178

236、木制保温门不能保温-----------------------------------------------------------------------178

237、钢制隔声门隔声质量差--------------------------------------------------------------------179

238、防盗门不能防盗-----------------------------------------------------------------------------180

第七部分 装饰工程

7.1 外墙抹灰工程

239、外墙抹灰面渗水------------------------------------------------------------------------------181

240、外窗台抹灰质量低劣------------------------------------------------------------------------182

241、压顶抹灰层脱壳与裂缝---------------------------------------------------------------------182

242、滴水槽、滴水线不标准---------------------------------------------------------------------183

243、分格线条深浅宽窄不一---------------------------------------------------------------------183

244、抹灰棉农接槎明显、有色差---------------------------------------------------------------184

245、抹灰层空鼓、裂缝---------------------------------------------------------------------------184

246 水泥砂浆抹面析白-----------------------------------------------------------------------------186

247、铁锈污染墙面---------------------------------------------------------------------------------186

7.2 装饰抹灰工程

7.2.1 石粒内饰面工程

248、水刷石面层空鼓-----------------------------------------------------------------------------187

249、水刷石面滑沉裂缝--------------------------------------------------------------------------187

250、水刷石面层有掉粒、浑浊-----------------------------------------------------------------188

251、阳角不挺直、阴角不方正-----------------------------------------------------------------189

252、水刷石面色差大-----------------------------------------------------------------------------189

253、水刷石“烂根”-----------------------------------------------------------------------------190

254、分格缝口石子缺粒掉子--------------------------------------------------------------------190

255、干粘石面空鼓---------------------------------------------------------------------------=----191

256、干粘石面龟裂、坠裂-----------------------------------------------------------------------191

257、干粘石面掉粒、不均匀、有色差--------------------------------------------------------192

258、阳角黑边、不通顺---------------------------------------------------------------------------192

259、粘石饰面混浊不洁---------------------------------------------------------------------------193


260、斩假石空鼓-------------------------------------------------------------------------------------193

261、斩假石剁纹不韵-------------------------------------------------------------------------------194

262、斩假石饰面色差大----------------------------------------------------------------------------194

7.2.2 聚合物彩色砂浆饰面工程

263、假面砖颜色不匀------------------------------------------------------------------------------195

264、假面砖面有积灰和污染---------------------------------------------------------------------195

265、假面砖面层脱皮、起砂---------------------------------------------------------------------195

266、喷涂抹灰的色泽不匀------------------------------------------------------------------------196

267、喷涂面层花纹不匀、接槎明显------------------------------------------------------------196

268、喷涂面层褪色明显---------------------------------------------------------------------------197

269、喷涂面层积灰尘、“挂黑”污染----------------------------------------------------------197

270、滚涂面层滚纹不匀、有接槎---------------------------------------------------------------198

271、滚涂面层色差大,析白---------------------------------------------------------------------199

272、滚涂面层分化、剥落------------------------------------------------------------------------199

273、弹涂面层弹点不能定位和流坠------------------------------------------------------------200

274、弹涂点不协调---------------------------------------------------------------------------------200

275、弹涂色点起粉、掉色、强度低------------------------------------------------------------200

276、拉条不顺直,深浅不一致------------------------------------------------------------------201

277、拉条灰面裂缝、起壳------------------------------------------------------------------------201

278、拉毛灰花纹、斑点不均匀-------------------------------------------------------------------202

279、拉毛面层色差大-------------------------------------------------------------------------------202

280、洒毛灰面层有色差、且斑点不匀----------------------------------------------------------203

281、仿石扫毛灰面层空鼓裂缝-------------------------------------------------------------------203

7.2.3 饰面砖(板)工程

282、外墙贴面砖空鼓、脱壳-----------------------------------------------------------------------204

283、面砖接缝不直、不平、不均匀--------------------------------------------------------------205

284、镶贴好的面砖被污染--------------------------------------------------------------------------206

285、釉面砖爆裂或裂缝-----------------------------------------------------------------------------206

286、陶瓷锦砖面层脱落-----------------------------------------------------------------------------207

287、锦砖的分格缝不匀、砖缝不平直-----------------------------------------------------------207

288、锦砖面污染--------------------------------------------------------------------------------------208

289、玻璃马赛克脱落--------------------------------------------------------------------------------209

290、玻璃马赛克色差大与泛白--------------------------------------------------------------------209

291、瓷砖排砖不当、套砖不规格-----------------------------------------------------------------210

292、瓷砖面层空鼓、脱落--------------------------------------------------------------------------210

293、瓷砖面层裂缝-----------------------------------------------------------------------------------211

7.2.4 饰面板工程

294、天然石板面层空鼓、脱壳--------------------------------------------------------------------211

295、天然石板板面裂缝-----------------------------------------------------------------------------213

296、天然石板面斑驳和腐蚀-----------------------------------------------------------------------214

279、天然石板接缝不平、纹理不顺、色泽不匀-----------------------------------------------215


298、花岗岩圆柱接缝不平、纹里不顺-----------------------------------------------------------215

299、花岗岩圆柱饰面破损和开裂-----------------------------------------------------------------216

300、花岗岩板板面水斑痕--------------------------------------------------------------------------217

301、干挂花岗岩板材裂缝--------------------------------------------------------------------------218

302、干挂连接件的质量不达标、位置不准-----------------------------------------------------219

303、木夹板面层安装的缺陷-----------------------------------------------------------------------219

304、筒子板、、贴脸板的缺陷---------------------------------------------------------------------220

305、木板面层有明钉或霹裂--------------------------------------------------------------------=-220

306、木板面层起鼓、毒变----------------------------------------------------------------------=--220

7.3 内装饰工程

7.3.1 内墙抹灰工程

307、内墙抹灰层空鼓、裂缝 -------------------------------------------------------------------221

308、墙裙、踢脚线空鼓、裂缝------------------------------------------------------------------222

309、没有按规定做护角线------------------------------------------------------------------------222

310、轻质隔墙抹灰层空鼓、裂缝---------------------------------------------------------------223

311、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 ------ 223

7.3.2 顶棚抹灰工程

312、混凝土顶棚抹灰空鼓、裂缝--------------------------------------------------------------224

313、钢板网顶棚抹灰层空鼓、裂缝-----------------------------------------------------------224

314、板条顶棚抹灰层空鼓、裂缝--------------------------------------------------------------225

315、装饰线条裂缝、空鼓-----------------------------------------------------------------------226

316、装饰线条不匀称、呈竹节形--------------------------------------------------------------226

7.3.3 特种砂浆抹灰工程

317、耐酸面层空鼓、裂缝-----------------------------------------------------------------------227

318、重晶石抹面空鼓、下坠裂缝--------------------------------------------------------------227

319、耐热灰浆面层不耐热、裂缝--------------------------------------------------------------228

320、保温砂浆抹灰层脱壳、酥松--------------------------------------------------------------228

321、防毒砂浆面层裂缝、粗糙-----------------------------------------------------------------229

322、吸声砂浆面层脱壳、酥松、裂缝--------------------------------------------------------229

7.4 涂料工程

7.4.1 油漆涂料工程

323、油性涂料的慢干与回粘---------------------------------------------------------------------230

324、涂膜层开裂或卷皮---------------------------------------------------------------------------231

325、涂膜粉化---------------------------------------------------------------------------------------231

326、涂膜层表面有气泡、针孔与鼓包---------------------------------------------------------232

327、有光涂膜表面无光---------------------------------------------------------------------------232

328、涂膜面层“笑纹”收缩---------------------------------------------------------------------232

329、金属面涂膜层反锈---------------------------------------------------------------------------233

7.4.2 涂料工程

330、抹灰面涂膜层裂缝-------------------------------------------------------------------------234

331、抹灰面涂膜层起鼓、起皮----------------------------------------------------------------234

332、抹灰面涂膜层有色差和掉粉-------------------------------------------------------------235

334、涂膜层老化----------------------------------------------------------------------------------235

335、涂膜层反碱----------------------------------------------------------------------------------236

7.4.3 特种涂料工程

335、防腐涂料成张揭起------------------------------------------------------------------------236

336、过氯乙稀的咬底缺陷---------------------------------------------------------------------236

337、防毒涂膜层反碱与咬色,又不防毒---------------------------------------------------237

338、防火涂膜层开裂、起泡------------------------------------------------------------------237

339、防水涂膜层开裂、鼓泡------------------------------------------------------------------238

7.5 玻璃幕墙工程

340、幕墙预埋件强度不足--------------------------------------------------------------------238

341、幕墙预埋件漏放、偏位-----------------------------------------------------------------239

342、连接件与预埋件锚固不合格-----------------------------------------------------------239

343、幕墙安装构件结合处漏放垫片--------------------------------------------------------240

344、芯管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240

345、幕墙有渗漏水现象------------------------------------------------------------------------241

346、防火隔层不符合要求---------------------------------------------------------------------241

347、幕墙的玻璃爆裂---------------------------------------------------------------------------241

348、幕墙安装无防雷系统---------------------------------------------------------------------242

7.6 吊顶工程

7.6.1 龙骨安装工程

349、木龙骨安装拱度不匀---------------------------------------------------------------------243

350、铝合金吊顶龙骨歪斜---------------------------------------------------------------------244

351、吊顶造型不对称、布局不合理---------------------------------------------------------244

7.6.2 罩面板安装工程

352、人造板吊顶面层变形--------------------------------------------------------------------244

353、人造板面层拼缝不直、不均匀、不方正---------------------------------------------245

354、石膏板面不平整、挠度明显------------------------------------------------------------245

355、吸声板面层孔距排列不均---------------------------------------------------------------246

356、铝合金扣板面层拼缝与接缝明显------------------------------------------------------246

357、扣板变形、脱落和挠度大---------------------------------------------------------------246

358、吊顶与设备衔接不妥---------------------------------------------------------------------247

7.7 隔断工程

359、石膏条板隔墙受潮、强度下降---------------------------------------------------------247

360、石膏条板墙面不平整-------------------------------------------------------------------248

361、条板与设计没有连接牢----------------------------------------------------------------248

362、门框与条板固定不牢-------------------------------------------------------------------249

363、门侧条板面裂缝-------------------------------------------------------------------------249

364、条板安装后板缝开裂-------------------------------------------------------------------249

365、搁板承托件及挂件松动----------------------------------------------------------------250

366、骨架与结构固定比牢-------------------------------------------------------------------250

367、板材面接槎明显、拼接处裂缝-------------------------------------------------------251

第八部分 防水工程

8.1 屋面防水基层工程

368、基层空鼓或裂缝---------------------------------------------------------------------------251

369、基层酥松、起砂---------------------------------------------------------------------------252

370、基层面积水---------------------------------------------------------------------------------253

371、基层细部构造不当------------------------------------------------------------------------253

8.2 卷材防水屋面工程

372、卷材防水层空鼓--------------------------------------------------------------------------253

373、卷材防水层裂缝--------------------------------------------------------------------------254

374、突出屋面的构件根部漏水---------------------------------------------------------------254

375、钢筋混凝土女儿墙卷材收头处漏水---------------------------------------------------255

376、天沟、檐沟处漏水------------------------------------------------------------------------255

377、水落口漏水---------------------------------------------------------------------------------256

378、变形缝漏水---------------------------------------------------------------------------------257

379、屋面反梁过水孔漏水---------------------------------------------------------------------257

380、屋面上管道根漏水------------------------------------------------------------------------257

381、屋面上拉线座处裂缝和漏水------------------------------------------------------------258

382、高层排水冲刷底层防水层---------------------------------------------------------------258

383、高层通向低层门孔下漏水---------------------------------------------------------------259

384、屋面上入孔边漏水------------------------------------------------------------------------259

385、保温层的排气槽失效---------------------------------------------------------------------260

386、保温层的排气孔失效---------------------------------------------------------------------260

387、防水层面的块体保温层破损严重------------------------------------------------------261

388、涂膜保温层失效---------------------------------------------------------------------------261

8.3 涂膜防水工程

389、涂膜防水层空鼓-----------------------------------------------------------------------------262

390、涂膜防水层裂缝-----------------------------------------------------------------------------262

391、涂膜防水天沟、檐沟漏水-----------------------------------------------------------------263

392、内水楼口漏水--------------------------------------------------------------------------------263

8.4 刚性防水工程

393、裂缝--------------------------------------------------------------------------------------------263

394、沿分格缝漏水----------------------------------------------------------------------------------264

395、屋面接缝处漏水-------------------------------------------------------------------------------265

396、刚性防水层的天沟、檐沟处漏水----------------------------------------------------------266

397、刚性防水层泛水处渗漏----------------------------------------------------------------------266

8.5 瓦屋面工程

398、平瓦屋面的预制挂瓦板漏水-----------------------------------------------------------------267

399、瓦屋面渗漏水-----------------------------------------------------------------------------------267

400、屋面平瓦下滑脱节漏水-----------------------------------------------------------------------268

401、平瓦屋面泛水处漏水--------------------------------------------------------------------------268

402、装饰商曲瓦(波形瓦)屋面渗漏水--------------------------------------------------------269

8.6 地下防水工程

403、混凝土裂缝漏水--------------------------------------------------------------------------------269

404、沿混凝土墙体施工缝漏水--------------------------------------------------------------------271

405、变形缝漏水---------------------------------------------------------------------------------------271

406、后浇缝漏水---------------------------------------------------------------------------------------272

407、沿穿墙管漏水------------------------------------------------------------------------------------272

 

 


第一部分
地基与基础工程

1.1 地基工程

1.基础轴线.灰线差错

(1)事故特征

因测量放线差错造成基础的位置或建筑物偏差等事故,例如把柱边线误作柱轴线,造成独立柱的环行基础错位半根柱,也有造成建筑物一头大,一头小的现象.

(2)原因分析

施工放线简单化,灰线放好后没有专人复核,或经纬仪没有校验准确;没有把轴线引出画在固定建筑物上,,或是放线的龙门板被边坡坍土塌落,堆土压没,运土的车辆碰撞错位;也有在测量放线中因看错图、读错尺寸、拉错线而造成轴线和灰线错位的。

(3)处理方法

1)对已开始挖基槽(坑)的工程,必须复核轴线和边线,如有差错,及时纠正。应将轴线引出固定在永久性建筑物的位置上,作为校验用。

2)正在放线的工程,核对设计图纸的轴线,钉牢四角龙门板,板上钉钉子做轴线,并引出轴线固定好。经检查合格后,根据轴线放基槽、基坑挖土的边线。

(4)预防措施

1)学习阅读报纸,全面掌握轴线尺寸,经复核准确然后方可放线。

2)在测量放线前要将经纬仪、钢卷尺等校验准确。

3)在设置钉牢轴线桩、龙门板等标志的同时,须将标志引出施工单位场地固定在安全的位置上,专门负责检查复核准确,并保护好,防止碰坏和撞歪。

2、建筑标高偏差

(1)事故特征

因设置的水准标高误差,造成建筑物的±0.00 面标高低于或高于设计标高。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细,引进的、设置的水准点错误,又没有详细复核,导致建筑物标高误差。

(3)处理方法

1)核对图纸的水准标高,校验水准仪,复核水准点。

2)发现有标高误差必须及时纠正,如标高偏高,要降低挖土标高,如标高偏低,要抬高基础垫层或基础墙体。

(4)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核准建筑物的±0.00 面的水准标高。设置的水准点应尽量和设计标高平,防止计算误差。

实例1.1 某市甲乙两幢住宅发生地面标高偏低的误差事故。

(1)现场调查

该两幢住宅建成后,底层地面比周围建筑低300mm,与路面平,遇大雨时积水,污水流进室内。且地坪长年潮湿,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与健康。

(2)原因分析

1)甲幢的设计为整板基础,板面标高为—1.00m ,当挖土到设计标高,发现土质松软,经有关单位研究决定,再挖深300mm,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而施工工长还是按板面标高为— 1.00 施工,待房屋建成后才发现地面比设计规定±动作0。00 面低300mm。

2)乙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确定水准标高,决定根据该标高再提高300mm 为±0.00 面,而施工工长误认为是±0。00 面标高,导致室内地坪比设计要求低了300mm 的事故。

(3)事故处理

因工程室内净高不足2.9m,门窗已全部安装好,因此抬高室内地坪是不可取的,经研究,在建筑墙基外围挖明沟。砌200mm 宽、400mm 深的降水沟和积水井,将积水排入低于400mm 的下水道,确保室内地面干燥。

3、挖基坑(槽)的边坡塌土

(1)事故特征

盲目进行地基基础施工造成地基施工的排水不当、土方处理不善、支护方法不当,导致坍土、流砂等事故发生,有的还危机周围的建筑。

(2)原因分析

1)有的施工单位以包代替;有的承包商对地基基础施工不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有的施工方案不切合实际。这些都可能造成工期延误,引起经济损失,乃至人身伤亡事故。

2)有的挖土不按规定放坡,又在坡顶部堆土过多;有的因外力振动致使边坡失去稳定而塌土。

3)基坑(槽)开挖较深,没有根据不同土层特性分别放成不同边坡,致使局部土层边坡不稳定而坍塌。

4)在地表水、地下水活跃的地区开挖基坑(槽)时,缺乏降水和排水沟方法。由于水的影响,使土壤凝聚力下降而塌土。

(3)处理方法

1)在挖土过程中已发生塌土时,须查明塌土原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一般可用放坡、排水、支护、挡土等方法。

2)尚未开挖的工程,须核对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各层土质情况,施工周围环境,基坑(槽)深度,地下水、地表水的情况,迅速采取措施,制定防治塌土的有效方案。

(4)预防措施

1)土施工前要针对施工周围环境、地层土质情况(如内摩擦角、粘着力、湿度、密度等)确定边坡坡度(表1.1)和基坑(槽)深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各项施工工艺、排水方案和挖土、运土、堆土的处理;深基础的放坡、支护方案,治理流砂的方法等,是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

2)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挖土深度小于5m 时,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 的规定。

表1.1 深度在5m 以内的基坑(槽)边坡的最陡坡度 (不加支撑) 边坡坡度(高:宽) 土的类别

坡顶无静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砂土) 硬塑的轻亚粘土1:0.75 1:0.67

1:1.00

1:0.75

1:1.25

1:1.00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粘性土)

硬性的亚粘土、粘土

老黄土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0.5

1:0.33

1:0.1

1:1.00

1:0.67

1:0.6

1:0.25

-------

1:0.75

1:0.67

1:0.33

-------

注:(1)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距挖土边缘科学0。8 以外,高度不宜 超过1.5m。

(2)动载指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作业等。

(3)本表摘自《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3)挖土边坡如应浸水软化时,须采取降水或排水措施,保持挖土作业干燥而不坍塌。

4)挖土必须随挖随运,不要在边坡上堆积过多,以免增加边坡上的压力。

4、挖土时发生流砂

(1)事故特征

当基坑(槽)开挖深于地下水位0.5m 以下,在基坑内排水时,坑(槽)下面的砂土产生流动,

随地下水一起涌进基坑(槽)内,边挖边冒,没有办法再挖深,这种现象称流砂。

(2)原因分析

形成流砂有三个原因:1、基础底层有粉砂层;2、挖到一定的深度,周围土层产生压力;

3、水有高差,流动水推动粉砂层涌入基坑(槽)中。

(3)处理方法

1)遇有流砂涌动无法治理时,可停止施工,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等研究处理方案。主要可采取: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使动水压力向下等措施。

2)挖土深度基本接近设计标高,持力层也符合设计要求时,可集中劳动力分段突击挖土到设计标高。随即浇筑混凝土或大块石,高度和地下水位相平,可以阻止地下水流动,从而防止流砂。

3)基坑(槽)周围打板桩挡土和阻水,是防止流砂的好方法。

4)布置轻型井点排水,使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下0.5m 以上,以阻止流砂再发生。

(4)预防措施

基础施工前根据地质勘测报告中各层土质情况和对持力土层的设计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可采取支护和阻水方法,降低施工水位,使动水压力向下,保持坑底干燥。

5、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1)事故特征

基坑(槽)的回填土没有夯实而沉陷,造成室外散水,台阶、花台等断裂下沉,建筑物基础积水,软化砖墙墙基和基土,导致建筑物沉降。

(2)原因分析

1)基体墙体砌筑时,为便于施工常将堆积的坑(槽)边坡上的铲入基坑(槽)内,又没有按规定分层夯实。

2)回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规范要求,即边坡上和就近有什么土就回填什么土,或用冻块、干土、有机物土,受雨水浸泡软化而下沉。

3)基坑(槽)较深,坑底积水与淤泥没有清除就一次填平松土,且仅在表面夯一遍,起下面都是软弱土层,受力后下沉。

(3)处理方法

1)以回填土但尚未浇筑散水坡、明沟、台阶、踏步时,必须返工重填,夯密实后再施工。

2)没有回填的基坑(槽),须排干积水,清除淤泥,选用合格的填土料,并分层夯填密实。

(4)预防措施

必须严格按《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中第3、5、16 条要求执行。基坑(槽)、管沟或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2)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

3)沟(槽)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4)回填土料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要求: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夯3—4 遍。如用人工夯打,铺土厚度不应大于200mm,每层夯打3—4 遍。

5)基坑(槽)回填土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移位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 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取机械回填和压实。

7)在抹灰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1.2 预制桩工程

6、沉桩时预制桩顶破裂

(1)事故特征

在沉桩过程中,桩顶混凝土被打碎或破裂,影响继续打桩,无法下沉。

(2)原因分析

1)桩的制作质量差:混凝土拌制不计量、水灰比大;振捣不密实,养护不良;桩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桩头钢筋网片位置不准,有的漏放;桩顶面对桩中心线倾斜大于3mm,且凹凸不平,抗冲击能力差。

2)沉桩工艺不当:锤过轻或落锤过高;锤击次数大于2000 次,桩顶因疲劳强度不足而破坏;或桩尖遇到坚硬的块石等。

(3)处理方法

查明原因,如沉桩深度不大,可拔出换桩,调整施工工艺重打;当桩入土深度较大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可凿除桩顶的破碎部分,用水洗刷干净,立好模板箍紧,调整或增补钢筋网片,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掺早强剂,灌筑混凝土须细致插捣密实,湿养护7d 以上,待混凝土达到强度以后,再选用合适的桩锤,将桩沉到设计要求。

(4)预防措施

1)控制预制桩的制作质量,必须达到《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的要求。这是沉桩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否则隐患很多。箍筋间距、桩斗网片、桩尖要求、接桩的预埋件设置、桩的长度等都必须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混凝土搅拌必须按配合比要求计量,随拌随用,灌筑要从顶桩开始灌筑,振捣密实,桩的表面应平整。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 的规定。

2)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单桩竖向承载力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决定。表1.3 供选桩锤时参考。

表白1.2 预制桩制作允许偏差 (mm)

桩型 项目 允许偏差

横截面边长 ±5

桩顶对角线之差 10

保护层厚度 ±5

钢筋混凝

桩身弯曲矢高 不大于1‰桩长且不大于20

桩尖中心线 10

桩顶平面对桩中心线倾斜 ≤3

锚筋预留孔深 0--+20

浆锚预留孔位置 5

浆锚预留孔径 ±5

土实心桩

锚筋孔的垂直度 ≤1%

直径 ±5

管壁厚度 -5

抽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 5

桩尖中心线 10

下节或上节桩的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 2

钢筋混凝土管桩

中节桩两个法兰对桩中心线倾斜之和 3

注:本表摘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表1.3 锤重的选择

锤型 柴油锤(t)

20 25 35 45 60 72

冲击部分
重(t)

2.0 2.5 3.5 4.5 6.0 7.2

总重(t) 4.5 6.5 7.2 9.6 15.0 18.0

冲击力
(KN)

2000 2000--2500 2500--4000 4000--5000 5000--7000 7000--10000

锤的
动力
性能

常用冲程
(m)

1.8—2.3

预制方桩、
预应力管
桩的边长
或直径
(cm)

25--35 35--40

40--45

桩的45--50 50--55 55-60

截面
尺寸

钢管桩直
径(cm)

.40 .60 .90 .90--100

20 25

35

45

60 72

一般进入
深度(m)

1—2 1.5—2.5 2—3 2.5—3.5 3--4 3—5




静力触探
比贯入阻
力Ps 平均
值(Mpa)

3 4 5 5 5 5

一般进入
深度(m)

0.5—1 0.5—1.5 1—2 1.5—2.5 2—3 2.5—3.5

持力层砂土 标准贯入击数N(未修正)15—25 20—30 30—40 40—45 45—50 50 锤的常用控制贯入度(cm/10 击) 2—3 3—5 4—6 设计单桩极限承栽力 400--1200 800—1600 2500--4000 3000--5000 5000—7000 7000--10000 注:(1)本表供选锤时用。本表使用于20—600m 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40—60m 长钢管桩,且桩头进入硬土层有一定深度。

(2)本表摘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桩帽或松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不得大于1 0mm;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弹衬垫,如硬木、麻袋、草垫等。锤与桩帽或松桩帽或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

7、沉桩时桩身断裂

(1)事故特征

在沉桩过程中,桩身断裂,无法继续沉桩。

(2)原因分析

1)预制桩质量低劣,混凝土强度低,钢筋偏向一边,弯曲超过桩长的1/1000 的要求,刚度不够。

2)沉桩达到硬质土层后,经猛打打断桩身,锤垫磨损偏位或桩端不平,偏打使桩身产生纵向裂缝。

3)打桩应力超过桩的拉应力,导致桩身产生横向裂缝和断裂。

(3)处理机方法

1)凡桩身已产生纵向、横向断裂时,应拔出更换合格的预制桩重打;如桩已沉入一定深度无法拔出,断裂的位置离地面不大,可将桩周围土挖除露出断裂处,加钢夹箍用螺栓拧紧后焊固补强,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重新沉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

2)当桩已断裂又无法处理时,可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方法,一般可采取补桩等措施。

(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预制桩的质量,进场的预制桩质量如不符合表1.2 中的要求,一律不宜使用。

2)当放好沉桩桩位线后,如在复杂地基上沉桩时,宜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清除桩位下的障碍(如旧墙基、大块石、混凝土板块、地下建筑、各种管线等),这是确保沉桩顺利进行、防止沉桩过程中桩身倾斜和断裂的措施。

3)在桩沉过程中,如发现桩身有倾斜时,应及时纠正;确已无法纠正,宜将桩拔出并清除地下障碍物,用粘土回填夯平后重新沉桩。

4)预制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中的有关规定施工。如发现预制桩有断裂、弯曲等超过规定标准时,不能使用。

实例:某宾馆为16 层框架结构。该工程在沉桩过程中,有的桩顶破碎,有的桩身断裂,有23 根桩沉不到设计规定标高,有21 根桩进入持力层时贯入度突然增大或便移。

(1)现场调查

1)查原始资料,从对沉桩记录进行到底分析可知,沉桩过程无异常情况,而且能沉到设计标高的桩、总锤击数为550—900 击。

2)因桩顶破碎或桩身断裂的沉桩,其总锤击数为100—300 击。

3)用挖掘法检查贯入度突然增大的桩或便移的桩,发现问题 桩身断裂。

4)从预制桩进场后的逐个检查记录中发现,桩顶面倾斜,绝大部分桩不合格,桩顶对角线差于10mm 的有44 根,桩身弯曲矢高大于桩长1‰的有42 根,桩尖中心线差大于 10mm 的有37 根;桩顶混凝土有蜂窝、孔洞、露筋的达55 根;桩身蜂窝、孔洞、露筋的达62 根;桩头蜂窝、孔洞、露筋的有27 根,桩身有纵、横向裂缝的有35 根。

(2)原因分析

1)桩的制作质量标准差:有的主钢筋过长露出桩顶,又没有按规定在桩顶放抗裂的钢筋网片; 有的保护层偏小,造成桩身露筋,致使桩尖中心线移位大于10mm。混凝土中的石子和砂不合格,粒径小,级配差,含泥量过大。另外从桩头打碎处可以看出石子与水泥浆粘结不良。

2)对已查明不合格的桩还继续使用。

3)预制桩在运输与堆放时不规范:搁置点距吊环处达1m 多,造成多根桩产生横向裂缝。

4)打桩锤过大,该工程使用K=4.5t 柴油机锤打400mmΧ400mmm 方桩,按表1.2 要求,选
用3.5t 的柴油机锤已足够。

5)打桩操作不当。沉桩过程中没有及时用经纬仪校正桩身的垂直度,常产生偏心锤击,是使桩身断裂的原因之一。桩垫更换不及时,桩头也容易击碎。

(3)事故处理

会同设计,质监,建设等部门的有关人员核对实际数据,进行验算。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经反复论证后决定截桩23 根,累计截桩长度50.78m。增加补桩21 根,占沉桩总数的6.5%。该事故延误工期达发表意见60d,直接经济损失达4 万元以上。

8、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易沉桩

(1)事故特征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标高,桩又沉不下去。

(2)原因分析

1)勘察点不够或勘察资料粗略,对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选择持力层的尖桩标高有误,也有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混凝土强度。

2)一般桩的中心距SQ=3.5d 时,没打入一根桩,就要占去土的1/9 空间,如遇硬塑土层,其空隙比e 值小于0.7 时,则后沉的桩就很难沉入了;有的遇有坚硬夹层或地下障碍时,桩沉不下去,达不到设计标高。

3)桩锤选择不当,如桩锤过小,锤重与桩重比值小于0.6 时,桩很难下沉。

4)打桩的间隙时间过长,或桩断裂。

(3)处理方法

1)查明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的原因,如属勘察持力层标高起伏或设计要求过严等因素时,宜变更设计的边长,将最终标高控制该以为贯入度控制。

2)如桩基在硬塑土层,且空隙比又较时,宜将桩的间距放大。

3)如遇硬夹层时,可采用植桩法、射水法等施工方法,即先钻孔,把硬夹层钻透,然后把桩插进孔内,将桩打倒设计标高。钻孔的要求需按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中有关规定施工。

4)如因桩锤过小,则必须按表白1.2 中的有关部门要求选用上限。选择桩锤还要从桩的重量、各层土的孔隙比、含水量三个参数的关系来考虑,表1.4 可供给选锤时参考。。

表白1 .4 桩锤选择参考

孔隙比e 含水量(%) 选择重锤(锤重/桩重)

1—1.5 33--55 0.6—0.7

0.8—1.0 28—33 0.8—0.9

0.7—0.8 25—28 1—1.2

5)清除地下障碍。当无法清除时,宜该变桩位重打。。

(4)预防措施

1)严格桩基的勘探要求:勘探点的间距,对于端承桩和嵌岩桩,宜为12—24m;摩擦桩,宜为20—30m;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宜每根桩的桩位都看谈一次,有利于沉桩。

2)执行试成桩制度:试成桩是检验地质资料准确性的方法。根据试成桩的贯入度,结合地区桩基础施工经验,确定一个最终贯入度值作为工程桩进入持力层的控制指标;同时,试成桩也可检验成桩的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操作技术是否符合要求。

3)严格预制桩的钢筋、网片、保护层、预埋件等位置的检查。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5 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 的规定。

表1.5 预制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主筋间距 ±5

2 桩尖中心线 10

3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的螺旋 ±20

4 吊环沿纵轴线方向 ±20

5 吊环沿垂直于纵轴线方向 ±20

6 吊环露出桩表面的高度 ±10

7 主筋距桩顶距离 ±10

8 桩顶钢筋网片位置 ±10

9 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胶泥接桩) ±10

10 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胶泥接桩) 5

11 多节桩预埋铁件位置 ±10

注:本表摘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选择合适的沉桩设备,选好匹配的桩锤。

实例:1.3 某市电影娱乐中心工程的桩基工程,共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338 根,最终出现贯入度超过试装和设计标准值的有108 根,占总桩数的32%。

(1) 现场调查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存在差错。查勘察报告中推荐的⑨—2 层的粉砂夹轻亚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静力触探的原始记录中有35 个数据,其中最大值为78,最小值为28,其比值为2.8 倍。用数据统计法求得平均值为54.4,报告的推荐值是60,桩端土的容许承载力1850KPa,用qcmax 值推算,则最大容许承载力为此3400KPa;按该层土的pcmin 值推算的最小容许承载力为860KPa,比推荐值小1/2。

2) 有60 根桩贯入度偏大较多,有16 根桩的桩头已被打碎但仍达不到设计标高,大多超出设计桩顶标高4m 左右。

(2)原因分析

从该桩端持力层的力学数据来看,勘测报告把相差悬殊、软硬不均的数据硬拉在一起,推荐了一个错误值,违反了岩土物理力学分析的原则,设计又按岩土勘察报告推荐的平均值来计算沉桩要求,从而导致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贯入度超过了设计规定。

(3)事故处理

1)径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商讨,核对数据,对其中60 根贯入度偏差较多的桩采取复打送桩。尚有2 个独立基础的桩贯入度仍然偏大,再增补4 根桩。

2)对桩头已被打碎但还达不到设计标高的16 根桩,采用截桩处理。总截桩长度为50m 左右。 该工程由于截桩,补沉桩、复打送桩等,拖延了施工工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 万多元。

9、桩身倾斜或位移

(1)事故特征

沉桩时的桩身倾斜超过0.5%的允许偏差,已沉好合格的成桩,在后沉桩过程中移位。

(2)原因分析

1)打桩机架挺杆导向固定垂直于底盘,,很难微调,如果场地不平有倾斜,挺杆导向也随着倾斜,因而桩在沉入过程中倾斜。

2)稳桩时桩不垂直,桩帽、桩锄锤和桩不在同一直线上。

3)桩距太小,打桩时土体挤压邻桩而移位,或遇有横向障碍物,造成桩身倾斜或移位。

4)预制桩的桩顶不平,桩尖不正。

(3)处理方法

1)对已沉桩,应与设计、质监、监理、施工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案,如采取补桩,扩大承台或加大承台配筋等措施。

2)对未沉的桩,则适当增大桩距,或选用植桩法等减少土的挤压对邻桩的影响。

3)该变沉桩顺序或方法,加强沉桩的垂直度控制,及时纠正桩帽,桩锤或桩的垂直度,加厚桩垫,保持桩顶平整。

4)及时纠正打桩机部件,平整压实施工现场,保持桩机就位的平整与垂直。

5)当桩入土不深、偏差不大时,可采用木架顶正再慢锤打入的方法进行纠正。

(4)预防措施

1)沉桩前必须平整压实施工场地,沉桩机架要检查和校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沉桩过程中的垂直度,严格检查预制桩的质量,并符合表1.2 的
要求。

3)在硬塑土层空隙比较小的场地沉桩时,须研究沉桩剂土效应的影响,,并采取防治措施。

10、成桩涌起

(1)事故特征

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向上涌起。

(2)原因分析

1)沉桩速度过快,遇有流砂、软弱土层或饱和淤泥层时,孔隙水的压力不易扩散,对邻桩周围产生大量土向上隆起的现象,使沉桩上升。

2)群桩桩数较多,使土层剂密,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提被剂到极限密实度时向上隆起而使相邻桩被托起。

(3)处理方法

一般间隔15d 左右,待空隙压力散后将沉桩到原标高。

(4)预防措施

1)采取井点、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2)采取植桩法减少土的剂密及空隙水压力的上升,或增大桩距。

11、接桩处松脱开裂

(1)事故特征

沉桩过程中发现接桩处松脱开裂现象。

(2)原因分析

1)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和油污等,使胶泥不能粘结。

2)采取焊接连接的预埋铁件不平,造成焊接不牢,焊缝不连续,不爆满,夹渣等缺陷。

3)采取法兰连接的法兰不平或螺栓没有拧紧而松动。

4)采取硫磺胶泥接桩时,配合比不当、熬制温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接触面被污染,以及胶泥
没有灌满接桩的全截面和孔洞。

5)上下两节桩不垂直、接桩面不平、接桩处产生曲折,锤击时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

(3)处理方法

1)当沉桩时发现接桩处松脱、入土不深时,挖开桩周土。按原规定重接或补强,经检查,格后,用锤击几下再检查一次,然后继续将桩沉到规定标高。

2)当接有入土较深,挖开桩周土露出断裂处,用制作好的干旱地区夹箍箍牢拧紧螺栓,焊固补强,经锤击几下检查合格后再沉桩到设计标高。

(4)预防措施

1)焊接接桩:钢板宜用低碳钢,焊条选用E43;检查或纠正接桩钢板的垂直度及上下两节桩的中心线垂直度。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

2)法兰接桩:钢板和螺栓宜用低碳钢,法兰下底面应平正,对直中心线后再拧紧螺栓。。

3)硫磺胶泥锚接桩:硫磺胶泥应按配合比计量准确。其重量配合比(%)如下:

A、硫磺:水泥:粉砂:聚硫708 胶=44:11:44:1。

B、硫磺:石英砂:石墨粉:聚硫甲胶=60:34.3:5:0.7。

在铁容器中升温,搅拌均匀,熬制温度控制在150—1550C,严格掌握温度,不得高于1700C,浇灌温度为140—1500C。胶泥应通过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白1.6 的规定。

表1.6 硫磺胶泥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物理性能

(1)热变性:600C 以内强度无明显变化;1200C 变液态;140—1450C 密度最大,和易性最好,1700C 开始沸腾;超过180C 焦化,遇名火即燃烧。

(2)重度:2.28—2.32g/cm3。

(3)吸水率:0.12%—0.24%。

(4)弹性模量:5*105KPa。

(5)耐酸性:常温下能耐盐酸、硫酸、磷酸、40%以下的硝酸、25%以下铬酸、中等浓度乳酸、醋酸。

力学性能

(1)抗拉强度:4*103KPa。

(2)抗压强度:4*104KPa。

(3)握裹强度:与螺纹钢筋为1.1*104KPa;与螺纹孔混凝土为4*103KPa。

(4)疲劳强度:对照混凝土的试验方法,当疲劳应力比值P 为0.38 时,疲劳修正系数r>0.8 锚筋应刷除清洁并调直;锚筋孔内应有完好的螺纹,无积水,杂物和油污;接桩的中心安要垂直,接点的平面和锚筋孔内应灌满胶泥;灌注时间不得超过2mmin;灌注后停歇时间一般掌握在20min 左右。

1.3 灌注桩工程

1.3.1 干作业灌注桩工程

12、干作业灌注桩孔底虚土多

(1)事故特征

成孔后孔底虚土过多,超过《建筑壮基技术规范》JGJ94—94 要求(摩擦力为主的桩,虚土厚度严禁大于300mm;以端承力为主的桩,虚土厚度严禁大于50mm)。

(2) 原因分析

1)在杂填土层、流塑淤泥、松散砂、石夹层等中土成孔,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土体容易坍落孔底。

2)钻杆不直、钻杆连接法兰不平。钻进过程 中钻杆晃动,造成孔壁不垂直,提钻时,土从叶片和孔壁之间孔隙掉落到孔底。

3)孔口的土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孔口积土坍落。成口后没有盖好盖板,上面的土落入孔底。

4)放钢筋笼或放浇混凝土的漏斗碰撞孔壁的土,使之掉入孔内。

(3)处理方法

1)一次钻至设计标高后,在原位旋转片刻再停止旋转,静拔钻杆,将虚土清除。

2)用勺钻清理孔底虚土。

3)如孔底沉渣是砂或卵石时,,可先将灌浆拌合均匀,然后再灌混凝土;或采用孔底压力灌浆法。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详细掌握各层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如多次投钻、在原钻深处空钻、钻到标高后边旋转边提钻等方法。

2)钻孔要校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钻杆要保持垂直、稳固和位置正确。钻杆、钻头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或更换。

3)保护现场的整洁,及时清除孔口积土。遇有地下水造成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4)成孔达到设计要求后,经清底扫膛使孔底虚土厚度符合本例(1)特征中的要求。

5)成孔后及时在孔口放好盖板;当天的成孔必须在当天灌注好混凝土。

13、桩孔倾斜

(1)事故特征

桩孔不垂直,倾斜度大于1/100。

(2)原因分析

1)进钻中碰到坚硬障碍物,把钻杆挤偏。

2)地面不平,桩架导向杆不垂直,钻杆没有稳直,尤其是两节钻杆不在同一直线上,钻头的定位尖与钻杆中心线不在同一轴线上。

(3)处理方法

1)如障碍物的深度不大,挖除后回填土再重钻。或研究后移位另补钻孔。

2)纠正钻杆或钻头的垂直同心度。

(4)预防措施

1)加强桩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压实,保持桩机的平整、垂直、稳固。钻杆与钻杆,钻杆与钻头的垂直度、同心度,必须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

2)建立保证质量的制度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桩全都合格。

14、塌孔

(1)事故特征

灌注桩成孔后孔壁局部坍落。

(2)原因分析

1)成孔中夹有砂卵石、卵石、淤泥层,这些土层不能直立而他塌落。

2)当土层有局部滞水渗漏时,则使该土层坍塌。

(3)处理方法

1)当钻进中标 出现塌孔时,继续钻进深度达塌孔以下1—2m,用强度等级低于C10 的混凝土回填到塌孔位置1m 以上,待混凝土初凝后再钻孔至设计标高,使回填的混凝土起到护圈作用,防止继续坍塌。也可采用3:7 灰土夯实代替混凝土。
2)钻孔底部如因砂卵石、卵石层造成的坍孔,可采用继续钻孔的办法,保证有效桩长满足设计要求。

(4)预防措施

1)当掌握土层中有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质土层时,应尽可能不采用钻孔灌注桩方案。

2)当遇有上层滞水可能造成塌孔时,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处理:①在滞水区域内采用电渗井降水;②提前10d 在有上层滞水区域内先钻几个孔,深度穿过隔水层到砂层,在孔内填满卵石,让上层滞水渗漏到下面去,然后再行钻成孔施工。

15、成桩的质量差

(1)事故特征

经检查成桩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有的桩混凝土捣不密实,有蜂窝、空洞、夹土、离析等缺陷,影响成桩的质量。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用的原材料质量差,如使用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强度不稳定,砂、石子级配比良, 含泥量大于3%;混凝土搅拌不按配合比计量,搅拌不均匀。

2)灌注工艺不当,没有分层灌注、分层振捣密实。

3)灌混凝土的漏斗位置歪斜,灌混凝土时斜落碰撞桩壁使土掉落在混凝土中而夹泥。有的后放钢筋笼,且掉放位置不直,碰落孔壁土层掉在混凝土上造成断层。

(3)处理方法

1)从检测时发现成桩的上部有夹泥和不密实等质量问题时,可挖除桩周土,将该段凿除,用比原设计提高一级混凝土强度,立模补浇到标高。或将缺陷初清除疏松部分,采取扩大断面补强的方法。

2)经检测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加固方案。一般采取补桩,扩大承台年积等办法。

(4)预防措施

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场水泥要核查出厂合格证,检查水泥的稳定性和强度,如储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须复试后按复试标号应用。选用洁净的中粗砂,,选用级配良好且含泥量不大于2%的石子。

2)搅拌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的坍落度、原材料由试验室从多组试配比中选出优质、价格低、利于施工的最佳配合比。正确计量,每盘混凝土的材料重量偏差不宜超过下列规定:水泥、外掺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及外加剂溶液:2%。

3)搅拌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强制试搅拌机,从全部材料到入拌筒后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表1.7 的规定;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按适当延长。

表1.7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机出料量(L)

(mm)

搅拌机机型

<250 250—500 >500

≤30 强制试 60 90 120

自落试 90 120 150

>30 强制试 60 60 90

自落试 90 90 120

4)灌注混凝土时,每次浇筑高度不得大于1.5m。应随浇随振动,确保振捣密实。

5)灌混凝土的漏斗必须放正,确保混凝土垂直下落。钢筋安放必须吊直轻放,防止碰撞孔壁。

实例:1.4 某市政综合楼设计采用直径为500mm 的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
度等级,试块合格率为33%。


(1) 现场调查

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8。施工中共做试块15 组,经养护28d 的试块结果看,抗压强度小于C18 的有10 组,试块合格率为33%。为了进一步核实桩身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对9 根成桩钻芯取样,试压结果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1—C10.7,都低于设计强度。决定再抽查10 根桩做动测检查,测试报告中有6 根成桩不合格,合格率为40%。

(2)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缺乏技术管理,混凝土拌制前没有做试配比;混凝土搅拌时不按配合比认真计量。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低劣,小窑生产的水泥有没有复试,黄砂、石子含泥量大于5%。

(3)事故处理

处理方法是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以弥补成桩强度的不足。具体做法是挖除承台下的土层700mm 厚,改用碎石分层夯填,并走密实度试验,充分发挥承台底面土层的承载力。为了检验该方案是否可靠,选取⑧—B 轴的承台做静载试验。该承台下有5 根桩,桩长为8.48—8.55m,均小于设计长度,孔底积淤厚度为50—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9,是承台中隐患最大、质量最差的一个。测试方法:采用在承台上直接加载,根据设计荷载乘以2600kN,相应沉降量为4.95mm。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初步认定处理方法是合理的。

处理效果:分居建筑物沉降观察记录,实测最大沉降量为16mm,最大沉降差仅为0.00042L, 墙体和楼地面都没有发现开裂等异常情况。

1.3.2 泥浆护壁灌注桩工程

16、桩孔偏移倾斜

(1)事故特征

成孔偏离轴线,桩孔不垂直,倾斜度大于1/100。

(2)原因分析

桩架安装不规格、桩架下的地基不平或松软,导致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损、部件松动、护筒埋设偏斜、土层中有障碍,孤块石或基岩面倾斜,钻杆弯曲,接头不直。

(3)处理方法

1)发现问题桩孔倾斜时,必须查明原因及时纠正桩孔的平稳,校正或更换钻杆、部件,确保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轴线上,并要经常检查校正。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校直。

2)如遇块石、障碍物等,宜更换钢粒全面钻进钻头,钻穿块石等障碍物,确保桩孔垂直。

3)在偏斜处回填砂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4)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要求平整压实,桩机就位必须确保平整稳固。

2)桩机、钻杆、钻头等必须 校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桩机要求见处理方法1)。

3)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住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卵石,冲平后再钻进。

17、坍孔

(1)事故特征

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

(2)原因分析

孔中有松软土层,遇有碍流砂、软淤泥层时,护筒周围没有用粘土填封密实而漏水或埋置太浅;泥浆护壁不好,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提升、下落掏渣筒或放置钢筋笼时碰撞孔壁;钻头在砂层的转速快或空转时间太长等原因,造成坍孔。

(3)处理方法

如发生孔壁坍塌,应先查明 坍塌位置,竟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后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砂土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重钻孔,并用原钻头和合格泥浆扫孔。

(4)预防措施

1)当表层为松软土层时,需埋深护筒,用粘土沿护筒周围回填密实防止漏水。

2)配制符合标准的泥浆。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如表1.8 所示。

表1.8 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相对密度(比重) 1.1—1.5 泥浆相对密度计

粘度 10—25s 50000/70000 漏斗法

含砂率 <6%

胶体率 >95% 量杯法

失水量 <30ml/30min 失水量仪

泥皮厚度 1—3mm/30min 失水量仪

静切力

1min20—30mg/cm2

10min50—100mg/cm2 静切力计

稳定性 <0.03g/cm2

pH 值 7--9 pH 试纸

注:本表摘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 保持孔内泥浆面高于孔外水位。

4)钢筋笼安放时要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防止碰撞孔壁。清孔达到标准后,要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

5)控制钻头进入松土层的转速和空转时间。如有轻微坍孔时,宜用导管清孔,排除沉渣。

18、“吊脚”桩(孔底积淤过厚)

(1)事故特征

成桩底的积淤过厚,大大超过规范的规定量,使混凝土灌注不道德桩地步而吊空,直接影响单桩的端承力。。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清孔未净,积淤过厚;清孔泥浆相对密度偏下,清孔后吊放钢筋笼和导管时, 碰撞孔壁,泥与坍落孔底堆积;有的孔底涌进泥浆;成孔后等待灌注混凝土的时间过长等。

(3)处理方法

1)终孔后,钻头提离孔底200m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孔底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小于8%,粘度小于28s。保持清孔符合规范要求。

2) 当吊放钢筋笼和导管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时,宜采用压风机二次清理作业,以保证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定。

(4)预防措施

1)加强清孔的检查,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小于50mm;端承摩擦桩小于100mm;摩擦桩小于300mm。

2)提高混凝土初灌时对孔底的冲击力。导管地步到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的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下面以下1m 左右。利用隔水塞的作用,使混凝土的压力能冲刷孔底残留沉渣,提高单桩承载力。初灌混凝土拌合物的灌入量按公式(1.1)求得:

V=(л/4)D2(h1+h)+(л/4)d2h (1.1)

式中:V-----混凝土初灌量(m3);

D----实际钻成桩孔直径(m);

h------导管埋深(m),取1m;

h1------导管底口至孔底高度(m),取0.5m;

d------导管内径(m)。

孔内混凝土到埋短高度时,导管内混凝土与导管外承压力平衡所需的高度民主(h2)用式(1.2)

求得:

H2=hw.yw/yc (1.2)

式中:Hw--------预计灌注桩的桩顶至孔内水位的高差(m);

Rc-----混凝土拌合物容量,取2400kg/m3;

Rw-----孔内泥浆容重,取1200kg/m3.

实例 1.5 某医药营业楼的确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发生成桩的底部有1m以上厚的虚土沉渣(即吊脚桩)的质量事故。

(1)现场调查

该桩基工程施工单位无施工管理方法,不懂规范,违章作业,盲目蛮干;钻孔前不按规定设护筒,使孔口泥土坍落,造成孔底积淤和桩身混凝土中夹泥;配制的泥浆不合格,经抽样测试各项性能达不到表1.8 中的要求。由于泥浆护壁达不到要求,导致严重坍孔。检查中发现孔底积淤厚度在1.5—2.5m 之间。

2)水下混凝土灌注不规范,灌混凝土的导管不用隔水塞,由于人工铁锹挡不住导管顶部的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时抽掉铁锹,拌合物从导管中的水面上下落,则导管内的泥水冲刷在已浇住的混凝土层中。有的桩身混凝土不是一次灌注完成,有的分两次、有的分三次,造成断桩和夹泥。

(2)原因分析

桩基施工单位无合格的施工设备,无施工技术员,不懂钻孔灌注桩的操作工艺,是导致成桩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3)事故处理

逐根检测,如断桩在浅层时,返工重浇;如为吊脚桩时,经研究决定采取补桩的方法来满足设计要求。

19、钢筋笼错位

(1)事故特征

钢筋笼变形、倾斜、深度位置不符合规定。

(2)原因分析

原因有钢筋笼制作、运输、堆放、吊桩不当,初始位置偏高或过低,没有在孔口焊牢固定, 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下沉等。另外,有时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挂在钢筋笼上,迫使钢筋笼上升或下降;有时保护垫块数量不足或桩孔超径严重。这些原因都会造成钢筋笼偏离中心靠向孔壁。

(3)处理方法

当钢筋笼发生上升或下降时,必须及时纠正,用焊牢或绑扎以规定在孔口上。发觉有倾斜时,用及时用插入式振动器或竹杆沿斜向的钢筋插捣,迫使钢筋笼的位置正确。

(4)预防措施

将钢筋笼吊直并稳妥地安排好,要配足保护层垫块;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并绑扎或点焊固定于孔口;下放导管时应保持垂直度,防止挂带在钢筋笼上;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经常检查, 及时纠正,确保钢筋笼位置正确。

20、局部缩颈或夹泥

(1)事故特征

成桩有局部缩颈或夹泥,削弱了桩的承载力。

(2)原因分析

泥浆质量差,失水量大;塑性土层吸水膨胀浸入桩身,地层中的承压水对桩身初灌混凝土的挤压而缩颈;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上部孔壁坍落土在混凝土中而夹泥。

(3)处理方法

1)成孔后发现孔底沉渣突然增多,说明有坍孔现象,要查明原因,重新排除沉渣,及时灌注混凝土。

2)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如发现孔口返水颜色突然改变,并有大量泥砂返出,说明已有坍孔发生,应停止灌注作业,并探测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提出导管,更换合格的泥浆,用小一级钻头清孔;也可采用压风机清孔。清除坍土后再继续灌注混凝土。

3)遇地下承压水时,要查清承压水的准确位置,安装专用止水护筒封隔。

4)成桩后经检测发现桩身缩颈或夹层的位置较浅。可直接开挖,将缩颈和夹层处的泥土清扫干净,挖完酥松的混凝土层,冲洗扫刷干净,用提高强度一级强度混凝土补嵌密实。补抹缩颈处,确保桩身完整。如位置较深,且缩颈或多或少夹层严重,应采取补桩的方法来满足设计要求。

(4)预防措施

1)对容易造成坍孔和有地下承压水的桩孔,须将孔内灌注合格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2)遇设计桩距小于桩径的4 倍时,宜跳隔1—2 根桩施工,或新桩孔尽可能在成桩后36h 后开钻。

3)在塑性土层中成孔后发现缩颈时,宜选用合金扩孔钻头,采用合格泥浆进行扫孔。扫通清孔后尽快灌注混凝土拌合物。

21、断桩

(1)事故特征

经检测桩身夹断,或部分桩身没有混凝土,或桩身因夹泥而断层。

(2)原因分析

1)下水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水造成断桩的主要原因。如导管被卡死在混凝土内无法提升,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表面又积泥污将上部混凝土隔离为成败断桩。

2)导管堵塞:有的隔水塞过大,堵在管内落不下去;有的直径或小,长度又短,水塞头在管内翻转卡住;有的骨料中含有大粒径的石块和漂砾;有的混凝土拌合物竟入导管后的时间过长,发生沉淀、结块等。当排除故障后,原灌注的混凝土面已凝固,又积有泥污、杂物,阻隔了与上层混凝土的连接。

3)导管提升过高,高出以灌注混凝土面,将表面的确浮浆泥渣层覆盖、裹住,形成断桩。

(3)处理方法

1)当导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时,迅速提出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重新下隔水塞或隔水球灌注,当兵隔水球冲出导管后,随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插不下去为止,然后再少许提升导管,继续灌注混凝土,这样新灌混凝土能与原灌注的混凝土相接合。

2)当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上中断时,桩径在1m 以上,泥浆护壁较好,可抽掉桩孔中的水,凿毛并清洗干净混凝土面,然后再灌注混凝土。

3)当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时,用比钢筋笼内径略小的钻头在原桩位的中心钻入中断处以下 1m 深,清孔,加设2m 长的小钢筋笼插入新钻的孔中。然后继续灌注混凝土。

(4)预防措施

1)严格遵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94 中的有关闭规定。施工前对各个环节进行人证检查,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估算好每根桩的混凝土用量,掌握好拌制时间,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每根桩必须一次完成。

2)反复探测混凝土面,正确控制导管的提升,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值,一般不少于2m,不大于6m;要有防止导管挂钢筋笼的措施,如设置防腐三角形加劲板或设置锥形法兰护罩,发现卡管要及时排除;选用合适的隔水球。

3)混凝土配制应控制石字的最大粒径小于40mm,含砂率为40%--50%,坍落度掌握在180—220mm 之间。认真按配合比用量计量搅拌。混凝土拌合物要随拌随用,从搅拌机中出料到灌注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120min,必要时可掺合适当的缓凝剂和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3.3 沉管灌注桩

22 缩颈

(1)事故特征

缩颈是沉管灌注桩具有代表性的质量问题,事故现象是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一般发生在地表以下2—3m 处。在地表杂填土与饱和的淤泥质软粘土层处容易发生。

(2)原因分析

1)在沉管成孔过程中,土层在剂压作用下,水及空气不能很快扩散形成孔隙压力,当沉管拔起时,沉落的混凝土还没有桩体强度,受沉管扰动的孔隙压力大于混凝土强度时,产生径向变形,形成不同程度的缩颈。

2)或因在饱和淤泥层中拔管速度快,使管中混凝土不能顺利下落灌满桩孔,被淤泥质土剂填进来,形成该处的缩颈。

(3)处理方法

1)在淤泥质土层处,宜采取复打法解决锁颈。

2)成桩后半部在检查中发现锁颈时,可参照例20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根据试成孔中的观测记录。对照地质勘测报告,明确饱和淤泥的部位,在该段应采取“密振慢拔”工艺。灌注混凝土货拔管时应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测得混凝土确已流出桩管后,方能继续拔管。在锤击沉管工艺中,拔管速度要均匀,对一般与层以1m/min 为宜; 在软弱土层和软硬土层交界处宜控制在0.3—0.8m/min。振动沉管工艺拔管时,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0.5—1.0m 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出。在一般土层中,拔管速度宜为1.2—1.5min,在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in。在拔管过程中,应分段添加混凝土,保持管内混凝土面始终比低于表面或高于地下水位1.0—1.5m 以上。

2)凡是沉管设备都要装置探测管内混凝土下落的浮标;从管外随时检查混凝土下落高度h 值, 是否能达到拔管高度H 值的充盈系数。

例如:沉管内径d=320mm,挖径D=370mm,用下式计算:

hΧ(лd2/4)≥HΧ(ЛD2/4)

则 (1.3)

h=D2/d2ΧH=3702/3202ΧH≥1.34H

从计算结果来看,,若拔管高度H=1m,管内混凝土下落高度h 值要大于1.34m,规范要求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土体积与桩身直径计算体积之比)不得小于1;一般土质为1.1; 软土为1.2—1.3。如管内下落混凝土不到以上数值时,说明该段桩的混凝土中有空洞和缩颈现象。

实例1.6 某铝合金原料仓库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基,发生缩颈事故。

(1)现场调查

设计桩截面为400mmΧ40mm,用低应变检测=大部分桩的混凝土有缩颈现象。经挖桩周围检查,

实测量断面为340mmΧ360mm,比设计值小24%,则削弱单桩承载力1/4 左右。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混乱,无操作工艺标准,穿过软弱土层无防范措施。

2)设备简陋,无本之木探测管内混凝土下落的浮标,无法控制充盈数量。当管内混凝土无压力时,受周围土压力的剂压而缩颈。

(3)事故处理

1)经检查桩身缩颈的位置较浅,直接挖除桩周土露出缺陷处,清扫泥土,并冲洗扫刷干净,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补嵌确保桩身完整,再包扎一层钢丝网扎牢,随抹一层1:2.5 水泥砂浆保护层。然后分层回填夯实。

2)当缩颈位置较深时,采取补桩来满足设计要求。

23、空洞和泥水隔断桩

(1)事故特征

空洞是沉管灌注桩经常遇到的质量通病。空洞的形状很不规则,影响深度不一,一般深在60—70mm,它的危害是降低桩的承载力,严重的甚至无法补救而报废。

(2)原因分析

1)由于在粘土地基中夹有一层或数层较薄的含水土层。在沉管中受到挤压,压力水又剂入桩身混凝土中,造成桩身空洞或隔断。

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如粗骨料无良好的级配、粒径过大、和易性差得等,增加了灌注的难度,容易造成孔洞。也有因混凝土的灌注压力小,扩散性差,又被土层中饶动的泥水挤压混入混凝土导致桩身隔断成空洞的。

(3)处理方法

可参照例22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控制灌注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94 中6.2.7 条要求:“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对于沉灌注桩不宜大于50mm,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对于素混凝土土桩,不得大于桩径的1/4,并不宜大于70mm”。

2)混凝土必须拌制好,应在配合比中掺10%左右的粉煤灰,以增加管内混凝土的润滑性。

3)掌握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中的各层土质,分别掌握不同的拔管速度,并采取密振和反插确保桩身混凝土密实。

24 断桩

(1)事故特征

1)桩身局部分离,甚至有一段没有混凝土。如图1.7 所示。

2)水瓶裂缝略有倾斜,一般贯通全截面,位于软硬土层交接处,如图1.8 所示。

(2)原因分折

1)拔管速度过快,混凝土尚未流出管外,桩孔周围受挤压的软弱土层迅速挤压填嵌入混凝土孔隙中而隔断(图1.7)。

2)新成桩的混凝土尚未硬化,承受比了振动和外力扰动;或桩距过小,邻桩沉管时使土地隆起桩身受拉。土体挤压产生水平剪力,使已成桩断裂。

3)在流塑的淤泥质土中孔壁不能直立,混凝土相对密度大于淤泥质土,刚灌注的塑性混凝土流淌到淤泥层中,,形成断桩。

4)混凝土土中的石子粒径过大,灌注混凝土时在管内发生“桥架”现象成断桩。

(3)处理方法

1)根据不同土办法层,采取合适的拔管速度,参照例22 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2)控制灌注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石子粒径(例22 防治措施)。

3)会同有关单位进行研究,适当放大桩的间距。

4)成桩后经检测发现桩身断裂的位置较浅时,可直接开挖,将断层处的泥污、松动的混凝土等挖凿、扫刷、冲洗干净,晾干,立好魔 板重新灌注提高一级强度的混凝土。必须填嵌振捣密实。如因桩身断裂,可用环氧树脂灌注裂缝,再用钢箍紧箍,拧紧螺栓。检查合格后填好土。如位置较深,应采取补桩措施来满足设计要求。

(4)预防措施

1)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具体了解桩基土质情况。如淤泥质地基,宜改换预制桩等桩型;或采取排水措施,如常砂井排水、井点排水等。

2)采取跳打方法。跳打时必须等相邻形成的桩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上方可进行。

25、桩端处吊空

(1)事故特征

沉管到达设计标高后灌注混凝土拔管时混凝土拌合物不从管底部流出,当拔管到一定高度时混凝土拌合物才落下来,造成桩的端部没有混凝土或混凝土不密实。桩端混凝土没有牢固的支承在持力层基土上,有的在桩端剂进泥沙形成软弱底层,从而减弱桩的端承力。

(2)原因分析

1)沉管进入低压缩性的亚粘土层,沉管中灌满混凝土拌合物,在开始拔管时,活瓣桩被周围的粘土包裹粘住而不开。使混凝土无法淌出沉管而吊空。

2)有地下水的情况下,沉管内先拌合物封底,防止泥水进入管内;套管下沉时间较长,管内混凝土拌合物经振动而密实,因时间超过而凝固,堵住沉管的下口,拌合物无法下落。

3)采用的预制桩尖及混凝土质量较差,强度低,沉管过程中预制桩尖破碎被挤入沉管内,堵住管口,使混凝土拌合物落下来。

(3)处理方法

1)在施工中发现沉管内的混凝土拌合物没有落下,宜采取复打或反插达到标准后,方可继续施工。

2)如查明堵管的原因是刮内混凝土已凝固,或预制桩嵌紧无法排除时,须及时拔出排除故障后再沉到设计标高,重新灌注混凝土。

3)成桩后在检查中发现有吊空桩端时,须进行补桩加固。。

(4)预防措施

1)沉桩设备上应装置专用测锤或浮标检查管内混凝土面的下降情况;在拔桩过程中发现管内混凝土没有下落,应查明原因,迅速排除故障。

2)防止活瓣不张开,宜采用“密振慢拔”方法,开始拔管500mm 高,首先检查管内混凝土拌合物是否下落:如已下落要翻插几下,然后再正常拔管施工;如管内混凝土没有下落,说明有故障,排除后才可施工。一般采取多振密击使混凝土下落。

3)认真检查进场的预制混凝土桩尖的强度和规格,防止桩尖压入桩管。

4)施工前要进行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2 根。以检验设备和工艺符合要求,观察成孔中有没有缩颈、坍孔、回淤等情况及部位,制定保证桩基施工的技术措施。

26、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1)事故特征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或是桩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贯入度,这都将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和建筑物的安全度。

(2)原因分析

1)沉桩时下面有厚度大于1m 的硬夹层。也可能遇到大块石、混凝土块等。

2)有的地质勘察报告不完善、不全面,没有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导致持力层偏高或偏低,使施工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3)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

4)振动沉桩设备的振动参数,如激振力、振幅、频率等选择不合适,有的正压力不够而使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要求。

5)沉管的细长比过大,刚度较差,在沉入过程中由于沉管的弹性弯曲桩尖入硬土层后,使锤击或振动能量减少,不能传至桩尖处。

(3)处理方法

1)遇有硬夹层时,可用空管加装取土器,达穿硬夹层,然后把沉管插下去;或把预制桩尖放下去,继续沉到设计的最终要求。若硬夹层厚度较大,穿越有困难,可会同设计、勘察、建设、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到现场研究处理;承载力若能达到设计要求,则可将硬夹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施工前先要熟悉桩基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振动参数。如因正压力不够沉不下去,可加配
重或加压的方法开增加正压力;如锤击沉管的能量不够时,可更换大一级锤。

3)障碍物埋深较浅,挖除后填土再钻;埋深较大,移位重钻。

4)由于沉桩管的刚度差,弹性变形大,需更换细长比小于40、壁厚大、刚度好的沉桩管。

5)群桩施工时,土层逐渐剂密,最后易出现沉不下去的现象,须研究后适当放大桩

6)通过试孔或成桩检查,发现设计的持力层标高有误时,须做必要的修正。

(4)预防措施

1)详细分析桩基地质条件,了解硬夹层情况,并预先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地下障碍物预先查明并清除干净。

2)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94 的要求,宜先做试成桩后静载测试,核对设计要求, 作必要的修正。

3)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沉桩工艺、沉桩设备,沉管的细长比要小,刚度要大。

实例1.7 某综合楼工程,设计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径为450mmΧ450mm,单桩承载力为80Χ104N/根。因要求过高,施工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而发生事故。

(1)现场调查

设计桩长有16.5m、18.5m、19.5m 三种规格,桩身要穿过5—6m 厚的粉砂层。根据设计要求成桩端承力为32Χ104N 根,摩阻力为(45-50)Χ10N/根。

(2)原因分析

设计前没有先达试成桩,取值过高,振动沉管很难穿越粉砂层,又缺乏对当地已成桩的测试数据了解。

(3)事故处理

1)先打试成桩3 根,其中2 根做静载试验。试成桩过程中,当沉管在穿越粉砂层时难度较大, 采取抬机加压、桩孔灌水等办法,用了3 个多小时,才将试桩勉强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成桩静载测试结果:桩长:16.5m,单桩承载力42Χ104N/根;桩长:19.5m,桩的承载力为49Χ104N/根,分别为设计单桩承载力的52.5%和61%。

2)通过试桩测试得知:设计改用粉砂层作持力层,桩长改为:11m、12m、13m 的夯扩桩,单
桩承载力降为50Χ104N/根,施工单位才能顺利进行。试桩和测试的时间长达60d。试测桩费
用达3 万多元。

27、钢筋位移或下沉

(1)事故特征

桩顶钢筋或钢筋笼插入混凝土中,在相邻桩的沉管过程中,该桩顶的钢筋或钢筋笼下沉。

(2)原因分析

新灌注的混凝土处于流塑状态,钢筋的相对密度比混凝土大,由于相邻桩沉管时振动,使钢筋逐渐下沉到混凝土中(钢筋上端没有固定)。

(3)处理方法

发现已位移和下沉的钢筋应立即纠正,插入的钢筋须逐根拔起,保持伸出的长度和位置;钢筋笼下沉要设法吊起,保持露出的高度。如无法吊起或拉出时,须挖除上部的混凝土,露出主钢筋;焊接后的钢筋伸出长度达标,再补浇混凝土。

(4)预防措施

1)桩顶与承台连接的钢筋,要保持位置和锚固长度,可加设两道箍筋保护插筋的位置正确, 或在孔口用钢管吊架不使钢筋下班沉。

2)钢筋笼就位后,在孔口用钢管架空或吊牢,确保钢筋笼在邻桩振动中不下沉和移位。

28、夯扩桩泥砂涌进桩管

(1)事故特征

沉管时大量泥砂涌进管内

(2)原因分析

桩基地层中夹有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砂土层,早沉孔过程中土体受到挤压,水和泥砂涌入沉桩管。

(3)处理方法

在桩位上先铺设与桩身同强度等级的干拌混凝土,将内夯管和外管加长节对准桩位后,一般采用锤击管顶沉管,达到设计标高。加长节高度等于干拌混凝土高,一般为150mm。夯实后拔出内夯管检查内夯管底部潮湿情况。如湿度较大,灌干拌混凝土,再夯,直到内夯管底部湿度符合要求。

29、夯扩头达不到设计要求

(1)事故特征

夯扩头小于设计要求,消弱夯扩灌注桩的端承力,导致桩基工程的失败。

(2)原因分析

1)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设备不完善。

2)施工管理不善,违章作业。

(3)处理方法

先测试桩的承载力,当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会同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研究确定加固方案。可采用补桩、扩大承台面等方法。

(4)预防措施

1)无桩靴夯扩桩的施工工艺。

A、在地面桩位上,铺强度等级大于C20 的干拌混凝土200mm 厚;将内外管对准桩位。锤击双管并使之沉至设计标高。

B、抽出内夯管,去除外管上端加颈圈。

C、灌入夯扩头部分的H(m)高的混凝土,用下式计算:

H.л/4d2=h.л/4D2-(h-c)л/4d2 (1.4)

式中:D----夯扩头最大直径(m);

d------外管的内径(m);

H-------灌入夯扩头部分所需的混凝土高度(m);

h-------夯扩工序中内夯管将外管中的混凝土夯实夯扩的高度,也是外管拔起的高度(m);

c-------内夯管与外管的高差值。

D、外管上拔设计规定高度民主h(m);放下内夯管,锤击内夯管,先把外管内的混凝土夯出外管,使外管,内夯管同步沉入设计规定深度h-c。

E、内夯管拔出,外管上端放上加颈圈,灌满桩身部分所需混凝土。将柴油锤和内夯管重量压在外管内的混凝土面上,同时拔起外管,边拔边压到成桩标高为止。

2)夯扩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石子粒径不大于30mm,坍落度控制在6—80mm。

3)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所确定的夯扩高度(h)、外管内灌入混凝土高度(H)、同步深度(h-c) 进行施工,确保实际形成的夯扩头截面达到设计要求。

4)拔管速度不能过快,拔管过程中,桩锤和内夯管之间不要间断地加压,防止出现断桩,确保混凝土充盈系数大于1。

5)夯扩桩属于端承摩擦桩,因此,除了保证桩长符合设计要求外,最终贯入度也必须达到设计或试桩时所确定的贯入度值,以确保端夯扩头支承在坚实可靠的持力层上。

实例:1.8、某车间工程采用夯扩桩基础。桩径为377mm,桩端扩大头直径为800mm,经抽检成桩82 根,其中:测试合格桩仅36 根,合格率仅为44%。

(1)现场调查

施工单位将单管底部内增加一个单向活门,沉管时活门关闭,提管时活门打开。单管活门工艺只能进行反插,很难完成夯扩要求。

(2)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无双管夯扩头的成桩工艺,又没有先打试成败桩进行测试。单管活门与管壁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量,该间隙常被泥沙、砂浆等挤入,易卡死活门,影响混凝土的淌出。

(3)事故处理

采取补桩来满足设计要求。

1.4 沉井工程

30、沉井倾斜

(1)事故特征

程井筒体倾斜;沉井井筒中心线与刃脚中心线有偏差;井筒的上口、下口与刃口三条水平线不平行。

(2)原因分析

1)沉井制作场地没有压实平整,没有做垫层。

2)施工管理不善,井筒与刃脚的水平度、垂直度和倾斜度有偏差,刃脚因偏差失去导向功能而倾斜。

3)挖土时四条底边不同步,局部超挖过深,沉井正面阻力不均匀,不安对称;下沉中途停沉或突沉;沉井底部的土质不均匀,如一边硬、一边软等导致沉井倾斜。

4)沉井壁后的减阻措施局部失效;侧向阻力不对称;在下沉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采取防偏、纠正措施。

(3)处理方法

在沉井过程中若发现偏斜,在初沉阶段可采取在高的一侧多挖土,低的一侧少挖来纠正;在沉终阶段或其它情况下,可爱采取井外射水或喷气破坏高的一侧土体的阻力来纠正倾斜,亦可在刃脚高的一侧挖土,或在井口上端加压等。务必在沉井封底以前纠正偏斜。

(4)预防措施

1)沉井的制作场地宜先挖除面层的松软土层,根据井壁实际尺寸放样,按井壁实际荷载挖地槽并换砂垫层,确保平整与密实。

2)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刃脚与井壁的施工必须确保几何尺寸准确,质量要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3)按合理顺序抽出垫木和挖土,是沉井正面阻力均匀对称。挖土顺序一般是:流砂层只挖中间,不挖四周;对粘土层则从中间向四周均匀分区对称挖土;对土质软引不匀的,先挖硬的一侧,后挖软的一侧;当受地板下水方向影响时,先挖出背水方向的土,后挖来水方向的土。当刃脚遇到大块僵石、孤石时,,应立即撬掉。在排除大块孤石时,禁止将炸药放在孤石表面临空爆炸。当沉井下沉系数较大时,应先挖中间部分,沿沉井刃脚周围保留土堤,靠沉井自重压力挤土下沉;当沉井下系数较小时,应采取背面减阻、上面加压等措施,配合刃脚挖土而不断下沉,不宜减井底开挖过深。

4)在下沉过程中应根据测量数据随沉随纠。沉井初沉和终沉阶段应增加观测次数,必要时连续观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1、沉井停沉

(1)事故特征

沉井下沉困难,有的根本不能下沉。

(2)原因分析

1)开挖土的深度不够,刃脚下局部土体未能顺利挖除,形成较大的正面阻力。

2)遇坚硬土层,刃脚下有石块或混凝土块等阻隔,使沉井无法下沉。

3)壁后无减阻措施,外侧面摩擦阻力大于沉井自重而无法下沉。

(3)处理方法

1)适当挖除刃脚边和刃脚下的土,或接高井壁增加自重;如井壁无法接高时,可用增加上面荷载的方法助沉。

2)当刃脚下遇有硬质胶粘土层时,对排水下沉可用镐挖、撬棍撬、钢钎打,必要时打眼爆破;对不排水下沉沉井,可用重型抓斗,加大水枪的射水压力和水中爆破的联合作业。

3)如因沉井外壁摩擦阻力的影响沉井停沉,宜采取喷淋水的方法和触变泥浆护壁等方法来助沉。

(4)预防措施

1)在沉井施工前,须对施工现场的各层土质情况进行分析,用理论估算下沉系数。调整挖土的范围,如挖除刃脚下的土,减少下沉阻力。

2)对局部坚硬土层要提前采取钻孔爆破等方法。

3)通过理论估算掌握井壁摩擦阻力的影响和刃脚的压力。求下沉系数值的公式为:k=G/T+R1+R2

≥1.15 (1.5)

式中:G-----沉井自重及附加荷载(KN);

T--------沉井外壁与土间的摩擦阻力(KN/M2)

R1-------刃脚反力(KN);

R2-------刃脚斜面反力(KN)。

如某沉井外壁周长44.6m,沉井自重为9000KN,外壁平均摩擦阻力为30KN/M2,刃脚踏面面积为13.02m2,刃脚斜面面积为20.8/2=10.4m2,平均极限地耐力为300KN/m2,则R1=13.02Χ 300=3906KN。R2=10.4Χ300=3120KN。T=44.6Χ(10-2.5)Χ30=10035KN。下沉到10m 时沉不下去。

代入公式(1.5)得下沉系数值,即

K=9000/10035+3906+3120=0.528<1.15。

说明该沉井无法下沉。如将刃脚及斜面的土都挖除

K=9000/10035=0.897<1.15

下沉系数还是小于1.15。为止,必须采取增加压重(即G 值)的措施。

压重=(10035Χ1.15)-9000=2540KN。

另外采取外壁减阻措施,该沉静才能顺利下沉。

4)预先设置壁厚减阻措施,要使减阻措施在整个下沉过程中能始终发挥作用,一般有射水下法,即预先在沉井外壁安设水枪,借助高压水冲刷土层使沉井下沉;另一种是触变泥浆护壁下沉法,即在沉井外壁制成宽度为100—200mm 的阶式泥浆槽,泥浆可用泥浆泵、砂浆泵、气压罐通过预埋在井壁体内的垂直压浆管压入,使外壁泥浆槽内充满触变泥浆,其液面接近于自然地面。为了防止漏浆,在刃脚台阶上宜钉一层2mm 厚的橡胶皮。触变泥浆是以20%膨润土及 5%石碱(碳酸钠)加水调制成的。

32、沉井下沉过快

(1)事故特征

沉井在瞬时内下沉量较大,突沉前通常有停沉现象出现,严重时往往随井筒偏斜、地面塌陷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在软土地层中,当井筒内外土压不平衡时,易产生塑流,或井筒内挖土过深或刃脚下的土被挖空而刃脚失去支承时,常会产生大量快速下沉现象。

2)当粘土层中挖土超过刃脚太深,形成较深的锅底,或粘土层只局部穿透,或刃脚下的粘土一旦被水浸泡等原因 而失稳时,会引起突然坍塌,沉井就可能随之突沉。在不排水下沉施工的中途,又采取排水迫沉时,突然情况尤为严重。

3)沉井内挖土过深,但因沉井四周有导线装置顶住而后暂时不沉,当导向装置一旦松开,沉井就将突沉。

(3)处理方法

1)当发现沉井有涌砂或严重塑流等险情时,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必须控制突沉。此时可迅速停止抽水,利用水浮力来阻沉。必要时可把沉井改为不排水下沉施工。

2)在沉井外壁与间填粗糙材料,或将井筒外的土夯实,加大摩擦阻力;如沉井外部的土液化发生虚坑时,可填碎石。

3)采取减轻上部荷载的措施,如取消压重、减少一节井壁等。

(4)预防措施

1)沉井施工前,必须熟悉现场地基土层的情况,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防止沉井下沉的方法有:如软土层中的沉井可采取增大刃脚的踏面宽度,或增设底梁以提高正面支承力;挖土时在刃脚邻近保留500mm 宽的土堤,使沉井挤土下沉。

2)在粘土层中要控制挖土深度,不使超过刃脚底过多,井中间锅底形坑的深度要浅。

33、沉井内涌砂

(1)事故特征

泥浆、粉砂涌入井内,直接影响施工。

(2)原因分析

1)井底锅底开挖过深,井底的泥浆与粉砂涌入井内而影响施工。

2)井内挖土和排水深度逐步下降,井外地下动水压力把粉砂压入井内。

3)用爆破方法处理障碍物时,受振动液化的泥浆和砂土涌入井内。

(3)处理方法

1)采取降水措施,把水降到刃脚以下1—2m 深,使水压力向下,阻止流砂涌入井内。

2) 采取不排水法下沉沉井, 保持井内水位高于井外水位,可防止流砂涌入。

3)快速穿过流砂层,最好加荷增压,使井内的刃脚切入土层。

(4)预防措施

在地质勘测报告中发现粉砂层有动水压力时,必须采取降水防流砂措施,或采取不排水施工法。

34、沉井超沉

(1)事故特征

下沉完毕的沉井还在下沉,沉井井壁上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等位置的标高超过了允许偏差范围。

(2)原因分析

封底时沉井尚未稳定,或测量有差错,没有按规定先停沉观察稳定后再沉到要求的标高。

(3)处理方法

1)立即停止挖土,校正平整度。

2)沿四周外壁回填土夯实,增加摩擦阻力。

3)待确实稳定后进行封底。

4)根据实际情况,加高沉井壁到要求标高。

(4)预防措施

当沉井下沉到离设计标高1—2m 的终沉阶段时,应加强下沉观测和对标高进行校核,防止标高误差。根据不同土办法质挖制挖土量,待8h 的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 时,沉井趋于稳定, 方可进行封底。

35、沉井干封底

(1)事故特征

沉井干封底后,沉井有上浮现象,有的沿封底周边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沉井封底前仍在下沉,没有达到稳定的要求。

2)封底前没有进行理论工作者抗浮计算和采取抗浮措施。

3)封底前井的积水和扶泥没有清除干净;封底前没有在含水土层中做滤水井以抽除积水;或
停抽时无止水措施。

4)新旧混凝土接触面没有认真处理好。

(3)处理方法

1)当井内涌水量很大无法抽干,或井底严重涌水、冒砂,以及沉井不断自沉或倾斜时,均应向井内灌水,采取不排水封底。

2)井底接缝处渗漏水,可采用氰凝注浆封闭法处理。

3)如沉井有浮动,宜采取加压抗浮。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熟悉沉井底的土层情况,要有控制沉井使之稳定的措施。。如可按例32 处理方法处理,也可沿纳井四周 刃脚边夯填块石或碎石,宽度不小于700mm,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封底。

2)沉井施工必须作抗浮验算:

K 抗=G/总浮水力>1 (1.6)

式中: k 抗-----抗浮系数,必须大于1;

G--------沉井自重+封底混凝土重(kg)。

3)一般在井底设盲沟和集井水,沿沉井四周距离刃脚800mm 左右,挖盲沟通集水井,。盲沟内填卵石。中部设集水井,深2m 左右。插入.600—800mm 周围钻孔眼的钢管。上口加工内螺纹,配好能密封的螺帽。钢管最好和抽水管同径,可以连接和密封;周围填卵石。可根据沉井大小,土层含水量,设一个或二个以上集水井。

4)封底前清洗扫刷干净沉井内周边与封底混凝土接触处的泥污、浮浆,必要时作“毛化”处理。

5)封底前须排除万难积水和浮浆。封底混凝土铺设和浇筑,要按照顺序进行:①沿刃脚边填筑一周,宽度1m 左右,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而定;②集水静不断抽水,待封底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停抽;③拆除抽水管,随即用密封螺帽将水管封闭;④用提高一级并掺早强剂搅拌的混凝土拌合物细致插捣封孔。

36、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

(1)事故特征

导管下口因混凝土凝结而拔不出;管内混凝土堵塞,导管漏水严重或断裂;球塞卡管。

(2)原因分析

1)导管埋入混凝土堆过深;提动次数太少或间隔时间过久;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不当,初凝时间太短,和易性差。

2)导管埋入混凝土堆中太浅,有水进入导管;有的导管轻微漏水;混凝土的含砂率偏低。

3)导管下口距基底面太近,球塞未出导管;混凝土拌合料贮存时间过久,有初凝现象。

(3)处理方法

1)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2)重新纠正导管,清除导管内的初凝混凝土,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合适的球塞。

3)检查已灌注混凝土的情况,及时平整插捣密实。测准底标高,控制导管的位置,重新灌混凝土。

(4)预防措施

1)对导管内混凝土面标高应每隔20min 测量一次,及时适量提动导管;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搅拌参见例15 的预防措施;含砂率一般45%--50%。

2)导管最少埋入深度不小于1m,混凝土面的平均升高速度应不小于0.25m/h。

3)导管下口距基底面400mm 为宜,球塞挤出后应将导管降低150—200mm。混凝土拌合物储存时间控制在30min 左右为宜。

1.5 砖、石墙基

37、用次砖砌墙基

(1)事故特征

用断砖、次砖、欠火砖、空心砖等砖砌墙基,造成到塌、倾斜、裂缝等。

(2)原因分析

施工不管理,质量少监督。有些施工人员不熟悉规范,盲目施工,误认为砖墙基回填土后就看不见了,所以将一些次砖、旧砖,尤其是欠火砖(没有烧透的砖)砌入墙基,吸水后体积膨胀酥松,失去抗压强度。

(3)处理方法

检查墙基工程,如发现有用断砖、次砖、欠火砖、空心砖等砌入墙基砌体后,必须拆除,更换检测合格的砖重砌。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并做记录。

(4)预防措施

1)必须检查砖墙基工程用砖的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检验质料。

2)墙基砖体的承压力比墙体要大得多,又易受潮和被水浸泡,并受冻融,墙基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必须大于表1.9 中的规定。

表1.9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所有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基土的潮 粘土砖湿程度 严寒地区 一般地区混凝土砌块 石材 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 稍潮湿的 MU10 MU10 MU5 MU20 M5 M5很潮湿的 MU15 MU10 MU7.5 MU20 --- M5 含水饱和的 MU20 MU15 MU7.5 MU30 --- M7.5

注:(1)石材的重量密度不应低于18KN/m3。

(2)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空心砖,当采用混凝土中、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的混凝土灌实。

(3)各型硅酸盐材料及其他材料制作的块体,应根据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选择使用。

(4)本表摘自《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38、墙基砌体中的砂浆低劣

(1)事故特征

由于砌筑砂浆强度低、质量差,在墙基的潮湿环境中软化,造成上层建筑大沉降、裂缝等。

(2)原因分析

1)拌制砂浆的材料不合格;水泥标号低、质量差;用石粉代黄砂或砂的含泥量大于5%。

2)搅拌砂浆不按配合比计量,由机操工任意加减;有的砂浆从搅拌机卸出后停放3h 以后才用。

3)在潮湿环境中砌砖墙基或使用混合砂砌筑。

(3)处理方法

当检查中发现砖墙基低劣的砂浆砌筑,必须返工,更换合格的砂浆重砌。

(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搅拌砂浆的材料质量,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砂宜采用含泥量低于5% 的中砂,水应洁净。

2)按拌制砂浆的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且和易性、稠度要满足墙基砌筑需要;保水性良好(分层度不大于20mm);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墙基的砌筑砂浆必须随拌随用,一定要在砂浆拌成后3h 内使用完毕;如有过剩砂浆,需加水泥和书重新搅拌后方可使用。

实例:1.9、1997 年7 月9 时30 分,浙江省常山县棉纺织厂职工宿舍5 层砖混结构的楼房突然发生整体倒塌,有39 人被压在废墟中,经抢救仅有36 人全部遇难。

(1)现场调查

该住宅楼是在瞬间发生倒塌的,整幢楼成为一片废墟。将基础全面挖开,不少砖墙基的砖和砌筑砂浆都成粉末状,说明该楼倒塌是从砖基粉碎性破坏开始的。

(2)原因分析

施工企业挂靠承包,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失控,粗制滥造、弄虚作假、违章作业,该墙基严重违反《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中有关基土为含水饱和时,一般地区粘土强度等级不低于MU15 的规定,而使用强度等级不足MU15 的欠火砖。规定要用强度等级M7.5 的水泥砂浆, 而实际使用的强度等级低于M 1.0 的劣质砌筑砂浆。用这种低劣的砖和砂浆砌筑的砖墙基, 经受不了上部荷载的压力,下部砌体吸湿饱和后软化酥松,从而导致整体倒塌。

(3)事故处理

政府各有关部门深入调查,严肃处理调查造成这次悲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者。

39、砖墙基轴线位移

(1)事故特征

砖基础由大方脚砌到±0.00 标高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这将使上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受压,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2)原因分析

1)砌墙基大方脚时没有掌握每皮砖收分和中心线,容易发生轴线移位。

2)住宅工程中横隔墙的中心线和中心桩,常因拉错、碰歪等造成误差。

(3)处理方法

1)当大方脚砌平时,收砌正墙身,必须拉好轴线,确保上下一致。

(4)预防措施

1)轴线的控制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请参照例1 预防措施预防。

2)凡是使用的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等量具都要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测量时要有专人负责丈量和划线。

3)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方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核定的轴线为准。

40、砖墙基标高误差

(1)事故特征

当砖墙基砌到室内地面(±0.00)处时,标高的水平不平,直接影响上层墙体的标高。

(2)原因分析

1)基层标高偏差较大,影响砖砌体的标高。

2)墙基用的小皮数杆立在大方脚的外口,难以察觉所砌砖层与皮数杆的标高差。

3)立皮数杆的标高误差:使皮数杆上的灰缝较薄,造成砌筑困难,砖缝的砂浆不易压薄为冒高等现象。

(3)处理方法

1)一般应在防潮层以下测准标高,发现有误差,当高低差在案20mm 左右时,必须拆除3—4 皮砖,用1:3 水泥砂浆拉统线重砌平整。

2)当误差达一皮砖时,应将整墙基的正墙身部分拆除;测准设置的小皮杆,将误差在底面一败涂地次用C15 细石混凝土找平,再拉统线砌平整。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保护好水准基点,尤其是± 0.00 面标高一定要准确,砌墙基前的小皮数杆标高顶面为±0.00 面。

2)小皮数杆要插在轴心线的中间,以控制纵横墙基水平线。

第二部分
砖石工程

2.1 砖砌体工程

41、砌筑砂浆质量低劣

(1)事故特征

砌筑砂浆质量低劣,影响砌筑的操作质量,降低砌体砖缝中的砂浆饱满度,粘结性能下降;

减低砌体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从建筑倒塌事故分析来看,发生倒塌事故建筑的砌筑砂
浆强度等级一般都低于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有的使用小生产的水泥,或贮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结块,

进场后不经复试就拌制砂浆,常造成拌制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有的用泥砂,轧石泥砂、
建筑废料轧的碎粉等代替中砂拌制砌筑砂浆,其砂浆粘性大、收缩性大、强度低。

(3)处理方法

经抽样的试块检测为不合格砂浆时,已用于砌筑的砌体须拆除更换合格的砂浆重砌。

(4)预防措施

1)把好砂浆的原材料关:

A、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标号,不宜大于425 号;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标号,不宜大于525

号。进场的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抽样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废水泥;不同品
种的水泥不能混用。

B、砌筑砂浆所用砂,砌体砂浆宜选用中砂,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砂的含量不应超过5%。强
度等级为M2.5 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计划10%。

C、生石灰熟化成石膏灰时,应用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少于己于人7d,贮存的石膏灰应防止干
燥。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受冻的、污染的石膏灰。

D、拌制砂浆时应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现场拌制砂浆时须中间抽样测试,应满足砌筑稠度要求,即保水性能的分层度不大于30mm。
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00kg。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总量应在
300—350kg/m3 之间,凡不符合要求的砂浆要停止使用,调整配合比达到标准的砂浆方可应用。

42、砂浆强度波动较大


43

(1)事故特征

多数砂浆强度较低,影响砌体强度和质量。

(2)原因分析

有的工地拌制砂浆无配合比,有的有配合比也不计量,任意加减用水量和水泥;个别工地还
有将水泥直接倒在砂堆上,随意将砂和水泥注入搅拌机内拌和,拌出的砂浆强度波动较大,

多数偏低。有的工地制作砂浆试块时吃“小灶”。使得砂浆试块强度与实际砂浆强度不符。

(3)处理方法

1)如发现搅拌砂浆无配合比或不计量时,必须立即停机纠正后再搅拌。

2)如有强度低的砂浆已用于砌墙,必须拆除后换合格砂浆重新砌筑。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6 中有关砂浆配合比的规定,以下
列步骤进行:

A、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0(mpa);

B、按(2.2)强度公式计算出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kg/m3);

C、按水泥用量Qs(kg/m3);

E、按砂浆稠度选用用水量Qw(kg/m3);

F、进行砂浆试配、配合比确定。

2)砂浆的配制强度为

Fm.0=f2+0.465Q (2.1)

试中:fm.o-----砂浆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Mpa;

F2-------砂浆设计强度(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Q-------砂浆现场前强度标准差(Mpa),精确至0.1Mpa。

3)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Q 可按表2.1 取用。

表2.1 砂浆强度标准差Q 选用值 (Mpa)

砂浆强度等级

施工水平

M2.5 M5.0 M7.5 M10.0 M15.0

优良 0.50 1.00 1.50 2.00 3.00

一般 0.62 1.25 1.88 2.50 3.75

较差 0.75 1.50 2.25 3.00 4.50

4)水泥用量Qc 的计算应符合下式:

Qc=1000(fm.0-B)/A.fce (2.2)

式中: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能用量(kg/m3);

F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

Fce-------水泥的实测强度(Mpa)精确度0.1Mpa;

A、B-------砂浆的特征系数,应按表2.2 取用。

表2.2 砂浆特征 系数A、B 值

砂浆品种 A B

水泥混合砂浆 1.50 -4.25

水能砂浆 1.03 3.50

注:各地区也可用本地区试验质料确定A、B,统计用的试验组数不等少于30 组。

5)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值时,可按下式计算fce 值:

Fce=yc.fce.k (2.3)

式中:fce.k-------水泥商品标号对应的强度值;

Yc---------水泥标号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yc 取1.0。

6)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QD=QA-QC (2.4)

式中:QD-----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加料用量(kg/m3);

QC---------每立方米的砂浆的水泥用量(kg/m3);

QA---------每立方米砂浆中胶结料和掺加料的总量(kg/m3),一般应在300—350kg/m3 之间。

7)对不同稠度的石膏灰,其换算系数按表2.3 选用。

表2.3 石灰膏不同稠度时的换算系数

石灰膏稠度(mm)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换算系数 1.00 0.99 0.97 0.95 0.93 0.92 0.9 0.88 0.87 0.86

8)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应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

单位为本 kg/m3。

9)每立方米的砂浆中的用水量,可根据经验或按表2.4 选用。

表:2.4 每立方米砂浆中用水量选用值

砂浆品种 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

用水量(kf/m3) 260—300 270—330

注:(1)混合砂浆中的用水量不包括石灰膏或粘土膏中的水。

(2)当采用细砂时,用水量取上限;若采用粗砂时,用水量取下限。

(3)稠度小于70mm 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

(4)施工现场气候炎热或干燥季节,可酌量增加水量。

10)通过以上公式和步骤计算出试配比。经试配比制作的试块测试的实际强度选出配合比后
认真计量搅拌。

11)、若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差、保水性差,则砌筑砌体的灰缝饱满度、粘结新法差,将明显降
低砌体强度。所以可在水泥砂浆中掺石灰膏、生石灰粉和微沫剂等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12)、有了配合比,在搅拌时必须认真计量,规范要求水泥、外加剂的重量允许偏差应控制在
±2%以内,砂、石膏灰、生灰粉计量精确度应控制在±5%以内。

13)砂浆强度等级要按规定到现场随机抽样制作试块,以标准养护28d 的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43、使用过时的砂浆

(1)事故特征

由于水泥砂浆,水能混合砂浆自搅拌机中出机后超过3h 以上,砂浆已初凝,强度与和易性显
著降低,使用这种砂浆直接影响砌体质量。

(2)原因分析

拌制好的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没有及时用完(如上午拌好的砂浆到下午继续使用),甚至
当天用不完的砂浆到第二天再继续使用。由于这种砂浆里的水能在2h 左右后开始凝结,即“初
凝阶段”,其保水性能和强度已开始下降。

(3)处理方法

1)发现已拌好的砂浆超过3h 时,必须加水和水泥重新搅拌后使用。

2)当天没有用完的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

(4)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03—83 第3.0.11 条规定:“砂浆必须随拌随
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一般不宜超过3h”,施工现场必须互相联系和配合,砂浆要随拌
随用。 筑

2)测试证明,砂浆的抗压强度随拌成后到使用完毕的时间延长而降低,例如延长4—5h,强
度降低20%--30%;延长10h 后,砂浆强度降低50%。当环境气温超过300C,则砂降强度下降
幅度更大。

实例:2.1 某二层车库倒塌事故。

(1)现场调查

原设计采用的砖强度等级为Mu15,砂浆强度等级为M5,砌体的抗压强度值为本2.7N/mm2。经
现场调研取样测试,结果砖的强度等级为Mu5,砂浆强度等级不足M1。

(2)原因分析

从现场抽样的测试结果看,砖的强度等级为设计要求的1/3,砂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80%;

砌体的抗压强度不足1.4N/mm2,则仅为该砖砌体要求的抗压强度51.55%。这是车库倒闭的主
要原因。

(3)事故处理

返工用合格材料重砌。

44、用兵次砖砌墙

(1)事故特征

用不合格的次砖砌墙受压、受潮后易酥松,使砌体产生裂缝,严重的还会产生倒塌事故。

(2)原因分析

进场的砖块在无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就用于砌墙,尤其是欠火的次砖,使砌体强度下降达不到
设计要求。砖受潮、受压后易软化产生裂缝。

(3)处理方法

对已进长场的砖须检查,必须剔出比合格的砖块。如有欠火的次砖已夹砌在墙体中,必须拆
除后换合格的砖块重砌。

(4)预防措施

对砌体用砖必须先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砌墙,凡不合格砖块严禁进场和使用。

实例:2.2 某三层砖混结构的主体完成后,施工内粉刷时突然倒塌。

(1) 现场调查

1)该建筑是无设计图的民宅,独立专柱承重,有的承重内墙是空斗砖。

2)使用不合格的次砖砌筑。从倒的现场中砖中发现有30%已酥松,有30%已断裂。

3)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波动很大,有的不足M1。

4)主梁搁在独立砖柱上,又无梁垫。

(2)原因分析

1)砖的强度低、质量差,受压、受潮后酥松、断裂而使砖柱破坏而倒塌。

2)砌筑时没有剔除次砖,承重结构处没有选用合格砖砌筑。

3)砂浆强度不稳定,波动较大,大部分砂浆强度等级达不到规定要求。

(3)事故处理

1)由砖厂赔偿经济损失。

2)施工单位赔偿人工损失。

3)全部拆除后重砌砖墙。

45、用干砖砌墙

(1)事故特征

因用干砖砌墙的砂浆很难铺摊,灰缝不易饱满,干砖与砂浆的粘结性差,该墙体就容易渗水,

砌体质量低劣,影响墙体的抗剪强度。有测试结果表明:用于砖砌的墙其抗剪强度比用饱满
湿砖的墙低矮41.6%。

(2)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交底比清、操作工违章作业、有时因停水等原因,导致用干砖砌墙。也有在冬期施
工不浇水等的错误做法。

(3)处理方法

用干砖砌的墙,须拆除后更换浇水饱和砖重砌。

(4)预防措施

1)砌砖前和砌砖中要加强砖浇水的工序管理,设专人浇水,并提出浇砖的方法和要求。《砖
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03—83 第4.1.2 条规定:“砌筑砖砌体时,普通砖、空心砖应提
前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为5%--8%”。

2)为了判断砖的含水率,可将砖砍断检查,如砖断面四周的吸水深度达到15mm 左右时,砖
的含水率为10%左右。

46、砌墙不立皮数杆

(1)事故特征

砌砖的水平面缝失控;层高的水平误差大,常造成建筑的四个大角之间高差一皮砖,使得四
角的砌砖无法合拢;砖的水平灰缝不匀,影响砌体的抗压和剪强度,且造成门窗洞口标高不
平等缺陷。

(2)原因分析

现场施工单位工厂长缺乏质量观念,放松管理,怕麻烦,不按规范、标高误差规定施工,四
角不设皮数杆,造成砌砖的灰缝厚薄误差。

(3)处理方法

1)正在施工的工程及时补设皮数杆。

2)及时测准水平,拉通线检查,墙面标高达不到要求要既是返工纠正。

(4)预防措施

1)《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03—83 第2.0.8 条规定:“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

并根据设计要求、砖和砌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变化部位”。

2)砌墙前要在四角和长度方向的中间立好皮数杆,皮数杆一般用50mm×50mm 的方木做成,

高度为一层的层高。根据实际砖或砌块的厚度随机抽10 块砖的厚度平均值+灰缝厚度,灰缝
厚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皮数杆上先划好门高、立窗高度和窗顶高度,根据门窗高度
排列砖的皮数。每层砌体所用的皮数杆的皮数都要统一。测好水平,立好皮数杆,四个大头
脚都按皮数同时拉线砌砖。

3)水平灰缝厚度必须控制在8mm 以上, 12mm 以内。建筑科研所测试的结果如下:砌砖强度
等级Mu7.5,砂浆强度等级M5 砌筑的试件,当灰缝8.5mm 厚时,测试的抗压强度是6.15N/mm2;

当灰缝为12mm 厚时,测试的抗压强度是4.45N/mm2,前者比后者的强度高38.2%。

47、砖砌体的砖缝不饱满

(1)事故特征

砌体的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在空隙处的砌体抗拉和抗剪强度都有下降,砌体容易产生裂缝,。
由于空头缝。还影响使用功能,雨水从空隙中渗入,隔声效果差、保温隔热性能下降。

(2)原因分析

操作工的基本功不够,砌砖的挤浆不足常出现空头版头条缝和瞎缝现象。

(3)处理方法

必须全面检查,剔除空缝中的酥松砂浆(深度应大于15mm)并扫刷冲洗干净,用强度等级大于M5 的砂浆补嵌密实。

(4)预防措施

砌砖工需要练好挤浆砌砖的基本功,确保砌体的各砖缝中都挤足砂浆,这是避免不出现空隙
和瞎缝的关键。

48、用探尺铺灰砌砖

(1)事故特征

用探尺铺摊的水平砂浆上面已刮平,砌砖时很少挤揉,则砖的底面和砂浆面的粘结度低。在
砖浇水不足的情况下,用探尺铺灰时吸掉砂浆中的水分而使砂浆硬化。根据测试对比,铺灰
砌砖法的砌体抗剪强度比揉挤法砌的砌体低48.2%。

(2)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不培训瓦工学习新的砌砖法,不学习操作规程。工长发现用探迟铺灰砌砖也不纠正,

技术管理薄弱。

(3)处理方法

及时纠正,禁止使用。

(4)预防措施

1)组织瓦工学习“三一”砌砖法,又叫挤揉法,即一刀灰,一块砖,关键是要掌握好一败涂
地刀灰的取量,它与砌筑的部位有关。取灰量要准,要能满足砌一块砖的灰浆需要量。一挤
揉就是用砖面去摊平砂浆。“压带”后再挤浆揉动,可使灰缝中的砂浆饱满,砖与砂浆之间可
以粘结得很牢固,是保证质量又能提高工效的操作方法。

2)学习“二三八一”砌砖法:①两种步法:丁字步、并列步;②三种身法:指砌专弯腰动作,

如侧身弯腰、丁字步正弯腰、并列步正弯腰;③八种铺灰手法:砌顺砖有甩、扣、波、溜、
砌丁砖有扣、溜、正反波、一带二。④一挤浆:用手指揉动砖时产生轻微颤动,使砂浆产生
液化,压灰缝用力很小,使砂浆浸入砖的粗糙面,加上砖的吸水作用,砖间形成吸附粘结层,

提高墙体抗剪强度。揉挤过程中将砂浆挤入下皮砖的竖缝中使头缝饱满。

49、留直槎影响砌体的质量

(1)事故特征

砖混建筑施工中,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没有同时砌筑,加伤感没有按规范要求砌成斜槎,

留直槎时又没有加设拉接条,则存在下列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和抗震性:

1)普遍采用直槎,砌法多为阴槎,转角处也不例外。

2)有的工地留斜槎不符合要求,如只自爱墙身下面1m 范围留斜槎,上部还是留直槎。

3)留直槎,但有不按规定放置拉接钢筋。

4)接槎马虎,有的接槎处灰缝中几乎没有砂浆,而且接槎处的砌砖不平、不直。

(2)原因分析

1)对砖混结构的砖砌体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瓦工对操作规程不熟悉,砌砖的基本工不够,

很多瓦工没有培训就上岗。对砌砖的瓦工安排不当,造成一幢建筑的砖砌体裁不能同时砌筑,

高低相差较大,留直槎普遍。

2)违章作业,没有按《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第4.2.4 条要求施工。违章留
直槎或阴槎等。

3)接槎不符合要求。

(3)处理方法

1)必须加强管理,合理调度操作安排,尽量减少砌体的高差和接槎。

2)确已留设的斜槎,必须及时检查,纠正不合格处。凡是突出砌砖的灰浆,俗称“灰舌头”,必须全面刮除,确保镶砌时吻合。

3)如已砌直槎,须检查留槎的轴线,刮除砖缝处“灰舌头”,补齐拉接筋。

(4)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中的第4.2.4 条的规定:砖砌体的转角
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实心砖
砌成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
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接筋;拉接筋的数量为每120mm 墙厚放置一根直径6mm 的
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末
端应有900 弯钩。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2)砖砌体留槎影响建筑的稳定新性和抗震性。对砖砌体的各种接槎方式的抗尖减强度测试证明,同时砌筑的质量较好,留直槎时的强度比斜槎降低21%。(表2.2)。

表2.2 砖砌体留槎试验结果表

编号 留槎方式 破坏荷载

KN %

备注

1

2

3

4

同时砌筑

留斜槎

留直槎

直槎加拉筋

11.1

10.3

8.0

9.4

100

93

72

8.5

试验时砖强度统
一,砂浆强度等
级M4.9,由一个
技工砌筑试块。

3)留槎时要随砌随将槎口砖缝突出的砂浆刮除。

4)接槎时先要刮除槎口的灰疙瘩,扫除灰尘,浇水湿润;砌筑时要先镶砌槎口砖,确保接槎
处竖缝、水平缝中砂浆饱满。

50、砖柱包心砌法

(1)事故特征

砖柱包心砌法是因包心和四周的包砖没有错缝搭接,则垂直缝从下至上为通缝,而通缝不能
传递减力,使砖柱不能成为整体。当砖柱承受偏心荷载时,产生部分压缩和部分拉伸,使包
心柱在外力作用下失稳破坏。

(2)原因分析

1)施工不管理。有些工长不熟悉有关规范,对砖柱砌筑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瓦工对操作
工程不懂,有很多民工没有培训就上岗,所砌砖柱质量差。

2)违章作业,没有执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第4.2.1 条“砖柱不得采用
包心砌法”的要求,盲目砌成包心砖柱,造成砖柱在外力作用下失稳倒塌事故。

(3)处理方法

1) 检查正在施工的工程,砖柱如有包心砌法者,必须返工重砌。

2)尚未砌筑的砖柱,工长必须向操作技工交代清楚,按图2.10 所示的方法砌筑。

3)已经完工的工程,必须检查包心砌法的砖柱,如发现有垂直裂缝时,必须加固或换柱的方
法,确保建筑的安全度。

(4)预防措施

1)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规范,严禁独立砖柱采用包心砌法。交底要清楚,检
查要案认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操作技工必须经过培训。操作技术熟练的瓦工方能砌专柱,并要熟悉操作规程,关于 370mm

×370mm 的正确组砌方法如图2.10 所示,490mm×490mm 的砖柱正确组砌方法如图2,10a、b

所示。

3)凡是砌砖柱所用砖的强度等级和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砖必须浇筑水、立好皮
数杆,灰缝控制在8—10mm 之间。先砌两端的砖柱,达到标准后,中间的砖柱拉通线砌筑。

51、构造柱砌筑不标准

(1)事故特征

纵向钢筋竖向不稳,钢筋接头长度不足35d(钢筋直径),箍筋漏放,拉接筋漏砌,马牙槎的
两侧不平,影响立模;留设位置不准,轴线偏差,另有不按规定留设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差,

有夹渣、“烂根”、露筋、麻面、空洞、断层等。

(2)原因分析

1)有的因图纸不明确,如断面和配筋没有做具体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无规定。

2)施工不规范,材料不标准,放松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忽视构造柱的重要性。

(3)处理方法

1)施工前加强图纸会审,完善构造柱的各项要求。钢筋直径、连接的部位,一般有深入地面
-500mm 的基础或圈梁中,且上部和每层圈梁锚固,还要和伸出顶层与女儿墙的钢筋混凝土压
顶连接。应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及时对正在施工的工作做全面质量检查,完善对构造柱的构造要求,看轴线、马牙槎的留
设、钢筋的确安装、拉接筋的设置、模板的牢固和密封、混凝土的捣固质量、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已浇好的混凝土的构造柱质量,发现缺陷须及时修补、纠正。

(4)预防措施

1)确保构造柱质量的四项对策:加强图纸会审,明确构造柱的构造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技
术交底;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加强质量监督。

2)明确构造柱的构造:构造柱最小截面不小于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用4Φ12,箍筋间
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当抗震设防烈度大于6 度时,纵向钢筋采用4Φ

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钢筋的绑扎接头为35d,则有Φ12 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420mm。

3)明确构造柱的作用:可加强房屋抗垂直地震力的能力,因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成封闭环行,

有效地防止墙体拉裂,并且可约束墙面裂缝的开展;可以加强纵横墙的连接,以增强墙体的
抗剪、抗弯能力和延性,从而提高抗水平地震能的能力,构造柱或可有效地约束因温差而造
成裂缝的发生。

4)处理好柱的主筋,砌砖的大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
30mm(即五皮砖)。砖墙与构造柱之间,每隔500mm 高设置2Φ6 的水平拉接筋联结,每边伸
入墙内不少于1000mm。如遇窗间墙宽小于1000mm 时,钢筋要拉统长设置。砌筑马牙槎时,凡
突出灰缝的灰疙瘩要及时刮除。

5)砌完一层墙,则“柱腔”已形成,经过清理检查后,在浇筑圈梁混凝土的同时浇筑构造柱
的混凝土拌合物。轴心线要上、下层对直,控制好上下层钢筋的位置,绑扎或多或少搭接都
要符合规范要求。立模板与墙面接触面要抹一层纸筋石灰,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而污染墙
面;底部要留出一个清理孔,清除柱底部的灰砂、垃圾及浇水湿润时的积水。当灌筑混凝土
达到构造柱底部后再封闭孔洞。

52、框架结构填充墙的沉缩裂缝

(1)事故特征

框架柱中留的拉接筋位置、数量、长度、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框架梁底与围护
墙顶常产生水平裂缝,造成沿梁底渗水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施工前技术交底不清,要求不明;施工中检查不认真。

2)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要领,质量责任心不强,违章作业而留下隐患。

(3)处理方法

砌筑完的填充墙体若发现有裂缝,还没有做装饰工程的墙体,可拆除墙顶的斜砌立砖,刮除
灰浆层和灰疙瘩,扫刷冲洗,再用浇水湿润的砖批足砂浆挤紧撑牢。斜角缝中标都要填嵌实
砂浆,隔天浇水湿养护7d。。

(4)预防措施

1)对需砌围护墙的工程,应先检查框架柱中留的拉接筋位置、数量、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
范要求,如有不足之处,必须纠正或补足,满足设计要求。

2)拉接筋设置宜在柱内预埋连接件,砌墙前在柱上划好砌砖的皮数,根据皮数焊好拉接钢筋。
砌砖与柱间的缝隙要用砂浆填嵌密实。当填充墙砌到离框架梁底500mm 左右时停3d 以上,待
下部砖砌体砖缝中砂浆干缩下沉后,方可在砌顶部的砖墙,并留180—200mm 的空隙,然后再
用砖斜撑砌,保持撑砌倾斜度在500—800 之间。砌斜砖的斜角缝中和斜面缝中都必须铺满填实
砂浆,隔天湿养护,共7d。

53、断砖的应用不当

(1)事故特征

有的工地将断砖集中砌在一面墙上,造成连续同缝,致使砌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降低。

(2)原因分析

违章作业,如有的把断砖砌筑在窗间墙上,有的集中砌在承重内墙上。。

(3)处理方法

在检查中发祥地有断砖集中使用在承重墙上,必须返工用整砖重砌。

(4)预防措施

断砖必须及时随整砖分散砌筑在内墙和受力较小的部位,不准集中使用受力较大的砖垛和窗
间墙上,也不能砌成四皮以上同缝墙。

54、在砌好的墙上砸砖纠偏

(1)事故特征

已砌好的砖墙,砖与砂浆已初步凝结成整体,发现墙面有平整度、垂直度的偏差时,用锤去
砸砖纠正偏差,杂被敲动的砖块与已粘结的砂浆脱离,直接影响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雨水
从缝隙中渗入室内。

(2)原因分析

砌筑砖墙时拉线不准,造成墙体时进时出,操作工技艺差,摆不平砌在墙上的砖块,导致墙
面不平整,发现问题后,采取蛮干的方法锤砸砖纠偏。

(3)处理方法

1)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时,只要是在允许范围内的偏差,可不用砸砖纠正。要求见表
2.3。

表2.3 砖砌体垂直、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每层 5 用2m 托线板检查

≤垂直度 10m 1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全高

>10m 20

表面平整清水墙、柱 5

度 混水墙、柱 8

用2m 靠尺或楔形塞尺检查

注:本表摘至《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1—88。

2)当墙面的平整,垂直度偏差过大时,必须拆除后重砌。

(4)预防措施

1)技工要经过培训,掌握砌砖墙的操作要领,选派高级技工砌房屋的四角大头角,正确控制
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每次在砌砖墙的收工前要全面检查一次砌体的质量,发现砌体的缺陷
及时纠正,不留隐患。

2)严格控制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 中的要求。

55、女儿墙砌筑不规范,出现裂缝、渗漏

(1)事故特征

女儿墙构造措施不当,造成裂缝、渗漏。

(2)原因分析

1)构造柱没有伸到女儿墙顶,女儿墙长度超过40m 时没有设置温度伸缩缝,这是造成裂缝的
主要原因。

2)由于施工不规范,水平灰缝不均匀,头缝不饱满,有瞎头缝,当抹灰层裂缝时雨水从缝隙
中渗漏。

3)有少数女儿墙盲目砌筑在屋面防水层上,夏季高温天气时,沥青基防水层受热软化向下滑
移,使砌砖女儿墙随之下滑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4)女儿墙顶上安装铁栏杆或节日串灯、招牌,或避雷带铁脚等直接预埋在女儿墙砌砖中,在
力作用于下,铁锈体积膨胀而导致女儿墙裂缝和渗水。

(3)处理方法

1)发现问题女儿墙有裂缝,必须拆除重砌。同时要查明裂缝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因稳差造
成的裂缝,需分段拆除。加设构造柱后,再将砖砌体镶砌好, 重新浇筑好钢筋混凝土压顶。

2)刮除脱壳、裂缝的抹灰层,查清渗漏水的缝隙,挖除缝隙中酥松的砂浆,扫刷冲洗干净。
用聚合物砂浆填嵌密实,经湿养护硬化后,浇淋水测试;不漏水为合格。随即补粉抹灰层。
聚合物砂浆配合比(重量比)为:107 胶:水:水泥:砂=1:4:10:12,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3)检查女儿墙如确有砌在沥青基防水层上的,如有下滑现象都必须拆除后重新砌筑。

4)当预埋铁件处有裂缝和渗漏水时,须拆除加固,涂防锈涂料,纠正后修补好。在铁件周围
留10mm 宽、10mm 深的槽,,槽内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膏,以防止沿铁件渗漏水。

(4)预防措施

1)为防止女儿墙裂缝,宜设置构造小柱。当地震烈度为6 度时,间距为3.3h(h 为女儿墙高
度);当地震烈度为7 度时,间距为2.5h,并宜布置在横墙轴线处。构造:主筋下部与屋顶圈
梁锚固,上部应和压顶钢筋连接。

2)为防止女儿墙渗漏,要冲洗扫刷基层面、测准水平、树立皮数杆。砌第一皮砖时,要拉好
水平统线,如有高差,用强度等级M10 的砂浆填铺找平。用挤揉法砌筑砖块,可确保头缝饱
满。经检查第一皮砌砖合格后,用“三一”砌砖法组砌上部砖,直到压顶班底部。

3)预埋好有关铁件,如有抗压的铁件必须和屋顶圈梁锚固(伸出女儿墙顶、浇筑压顶时锚固)。

56、没有按抗震设防砌砖

(1)事故特征

仍按传统方法砌砖,没有按设计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要求设防,有可能导致抗
震失败,造成人命财产损失。

(2)原因分析

1)按老工艺砌砖,违章作业,有的施工人员没有学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没有按规定“不留直槎”,或没有设拉接筋;有的拉接筋根数和长度不够,且没有按层高设置。

2)没有按规定设置构造柱和马牙槎。

(3)处理方法

1)对抗震地区尚未砌筑的砖墙或正在砌筑的砖墙,要详细交底,提出抗震设防要求,并检查已砌砖墙的质量,如有不符之处,立即纠正。

2)凡已砌好的砖墙,必须全面检查。如有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含1993年局部修订要求)的,要纠正或拆改。

(4)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中第4.2.4 条的规定:“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执行第4.2.5 条的规定:“隔墙与墙或柱有不同时砌筑而有不留成斜槎时,可于墙或柱中引出阳槎,”“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隔墙,除应留阳槎外,并应设置拉接筋。”或加设拉接筋,拉接筋的数量为120mm 墙厚放置1 根直径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末端应有900 弯钩。

2)执行《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第3.2.2 条规定: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0mm 设置2Φ6 水平拉接钢筋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0mm。当设计抗震烈度为8 度、9 度时,砖墙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拉接筋伸入墙内的长度是指从墙的马牙槎外齿边算起的长度。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的长度小于1000mm 时,则伸至洞边为止。

3)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第5.3.3 条规定:“7 度时层高超过3.6m 或长度大于7.2m 的大房间,及8 度和9 度时,外墙转角及内墙交接处,当未设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500mm 配置2Φ6 拉接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00mm。”在抗震设防地区施工,一定要细心学习并贯彻执行有关抗震规范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

57、墙和柱砌筑时的自由高度失控

(1)事故特征

正在砌筑的墙和柱,在没有安装楼板或屋面的情况下,其自由高度失控,一旦遇到大风,有可能发生倾倒事故。

(2)原因分析

1)对规范学习不认真,操作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忽略了砌筑高度的控制。

2)多层建筑的山尖墙或大跨度的单层工业厂房的山墙的鹊筑高度容易失控,,又没有及时采取支撑等措施。当大风的风力破坏了墙体或柱的稳定性时倒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预防措施

1)一般住宅等民用建筑由于横墙较密,横墙对外纵墙起着支撑作用。所以,大风吹倒的墙体主要是靠山。施工期间必须控制山墙和没有横墙的厂房、仓库等建筑墙体的自由高度。

2)执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中的有关规定: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2.4 的要求。表2.4 适用于砌筑砖墙处的标高(H)在10.00 的范围以内。如(H)大于10m、小于15m,或(H)大于15mm 小于20m 或大于20m 时,表内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分别乘以0.9、0.8 和0.75 的系数。

表2.4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 (m)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

砌体容量>160KN/m3(石墙、实心砖墙) 砌体容量130—160KN/m3(空心砖墙、空斗墙) 墙 (柱) 厚 度 分载(N/m2) 风载(N/m 2) (mm) 300 (大致相当于7 级风) 400 (大致相当于8 级风) 600 (大致相当于9 级风) 300 (大致相当于7 级风)400 (大致相当于8 级风) 600 (大致相当于9 级风)19 1.4 1.1 0.7 24 2.8 2.1 1.4 2.2 1.7 1.1 37 5.2 3.9 2.6 4.2 3.2 2.1 49 8.6 6.5 4.3 7.0 5.2 3.5

62 14.0 10.5 7.0 11.4 8.6 5.71 注:(1)本表摘自《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2)当所砌筑的墙,有横墙或其他结构与其连接,而且间距小于表列限制值的确1/2 时,砌筑高度不可受表
2.4 规定的限制。

(3)土砌墙高度超过表2.4 所列限值,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以保证墙在施工中的稳定性。

58、砌墙留设的门窗洞不合格

(1)事故特征

砖墙上留设的门窗孔宽度过大或过小,门窗框安装后的抹灰层过厚或过薄,多层建筑的各层门框竖立不垂直,也有同一层窗的上下口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有的没有按规定埋设预埋件。

(2)原因分析

施工没有控制好标高和轴线。事前没有交代砌筑方法,中途没有检查。

2)砌墙拉统线没有按皮数杆的规定阿拉伯数字平。有的长墙拉统线比紧,统线两端高中间低。

3)留门窗孔时没有核对门窗的实际尺寸,造成预留门窗孔的大小有误差。

(3)处理方法

1)自爱门窗框安装前,核对门窗型号和框的外包尺寸,测准水平标高线及多、高层建筑门窗的垂直线,凡有偏差应及时纠正。

2)检查木门窗框与砖墙连接上冒头的预留孔和预埋牢固的木砖,如有缺项必须补齐。

3)检查固定钢门窗的预埋件,必须将预埋件固定牢固。

(4)预防措施

1)砌墙前先要核对实际应用门窗框的外包尺寸加工不同装饰层厚度和余量。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要求见表2.5。

表2.5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间隙尺寸 (mm)

外墙装饰要求 洞口间隙 密封间隙

水泥砂浆类饰面

外墙面砖贴面层

大理石、花岗石板贴面

20—25

25—30

35--50

4—6

5—7

5—7

2)多层、高层建筑上下层门窗位置,先划好门窗洞口,每砌高一层必须将下层的位置用吊垂直线的方法引上去,确保层层垂直。

3)在砌墙的皮数杆上划清立窗的高度线;每层立窗高度要拉统一水平线。根据不同品种的门窗设置预埋件。

59、空斗墙没有按规定砌实体

(1)事故特征

空斗墙主要是由斗砖与丁砖组砌而成的。从砖的受力性能来分析,主要是承受压力,它的抗弯、抗拉和抗剪的强度仅有其抗压强度的1/10—1/8。若眠砖和丁砖承受的弯矩过大,那么丁砖和眠砖就要断裂,失去其拉联结系的作用,空斗墙就会被破坏。所以,规范规定,承压力较大之处,须要实砌和提高砂浆强度等级。

(2)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清、不具体,没有说明实砌砖的重要性。

2)操作技工学习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不深不透,质量责任心不强。

3)质量检查不深,比细,有的没有被发现,或发现后没有及时纠正。

(3)处理方法

1)根据设计要求和规定,编制施工技术交底资料,注明那些部位要实砌,哪些部位的砂浆强度等级要提高等。

2)检查已砌筑的空斗墙,达不到要求的部位,必须及时纠正和补强。

(4)预防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规定,编写切合实际的交底资料,作为指导施工的文件。

2)质量检查要重点检查加强部分的构造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在空斗墙的下列部分,应实砌:

A、空斗砖墙的转角处,每边不少于370mm 为实砌。内外墙交接处,由外墙面伸入内墙不少于370mm 为实砌。

B、±0.000 以下的基础墙全部实砌;

C、楼面、地面向上实砌不少于3 皮砖;

D、三层房屋的四角外墙底层窗台标高以下全部为实砌墙;

E、楼板、圈梁、栏栅和檩条等支撑处的下面2—4 皮砖的通长部分,砌筑砂浆强度的等级不应低于M2.5;

F、梁和屋架支承处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附墙砖垛等;

G、附墙砖垛的两外币侧和门、窗洞口的两侧,240mm 范围内要求实砌;

H、屋檐的挑砖下、山墙的压顶下的两皮砖都要实砌;

I、楼梯间的墙、防火墙、挑檐以及烟道和管道较多的墙都要实砌;

J、作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时,与柱拉接筋连接处的上下之间要实砌,预埋件周围要实砌。。

4)空斗墙的砌筑组砌方法较多,,一般根据设计规定常用为“一眠二斗”式。内外墙必须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应砌成斜槎。在接槎时, 必须将槎口的灰疙瘩刮除,扫刷冲洗干净,方可接槎。

60、粘土空心砖(多孔砖)头缝砂浆不足

(1)事故特征

承重粘土空心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90mm,参考重量:330N/块。因砖的厚度为90mm, 比粘土标准砖厚37mm,砌筑时头缝的砂浆经常不足,直接影响建筑物质量,如渗水,隔声、保温、隔热性能下降。

(2)原因分析

空心砖的厚度大,头缝中挤揉不满砂浆。

(3)处理方法

检查以已砌好的砖墙头缝,凡是不饱满的空头缝,把头缝中酥松的砂浆挖除,冲刷干净,然后用聚合物砂浆填嵌密实。配合比参照例55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严格砌筑砂浆的质量标准,拌制的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A、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B、控制砂浆稠度不小于60mm,不大于80mm;

C、保水性能良好(分层度不大于30mm);

D、拌合均匀,随拌随用;砂浆必须在拌成后3h 内使用完毕。

2)学习掌握“四一”砌砖法,尤其是一刀灰的量,要一次取足砌一块砖的水平灰缝和头缝中的砂浆。砌砖带头缝挤揉时,必须把头缝砂浆挤足60mm 以上,随后用瓦刀刮余灰补足头缝中的空隙处,确保头缝满足,使空心砖砌体的“内、外三度”达到标准。“内三度”是空心砖的强度、砌筑砂浆的强度等都要达到设计规定,灰缝中的砂浆饱满度不少于90%。“外三度”是墙面垂直度,每层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度,清水墙不大于5mm,混水墙不大于8mm;水平灰缝均匀。

61、粘土空心砖砌体排列不当

(1)事故特征

头角、门窗框边、交接处不规矩的短砖多;短砖难斩、斩不齐,造成施工难度。

(2)原因分析

缺乏施工经验,砌砖墙前没有认真排列并作适当调整,造成多处用短砖,增加斩砖量。

(3)处理方法

及时纠正砖的排列,减少斩砖量。

(4)预防措施

在施工前要认真排列,预排二皮砖,尤其是门、窗及砖垛交接处,尽量凑成砖的模数。如半砖=120mm、3/4=180mm、一砖=240mm,减少不规格的短砖,达到保证质量、提高工效的目的。如有少量偏差,可适当调节缝宽度(8—12mm),必要时也可将门窗移位。

62、空心砖砌体或者说留槎不规范

(1)事故特征

空心砖砌体不符合《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有的砖砌体交接处的临时间断处没有按规定砌成斜槎,影响建筑物质量。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技工对砌筑空心砖(多孔砖)的特点掌握不够,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如临时间断处不按规定留斜槎。

(3)处理方法

检查以已砌的砖墙质量,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

(4)预防措施

1)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应小于高度(h)的2/3,且应通顺、密实。

2)每层承重墙的第一皮砖和最上一皮砖应用兵丁砖砌筑。在梁或梁垫的下面砖砌体也应用丁砖砌筑。每道墙体的顶部必须刮浆,即用稀砂浆灌满上部砖的所有灰缝和孔洞,以保持墙体质量,减少上部混凝土的漏浆。

63、小型空心砌块灰浆中砂浆不饱满

(1)事故特征

砌块砌筑质量差,,灰缝不匀,砂浆不饱满,导致外墙面抹灰层脱壳裂缝和渗水。

(2)原因分析

技工操作不熟练,忽视砌筑质量,造成水平缝、竖缝时大时小,铺灰与此同时砌筑不当,导致灰缝不饱满。

(3)处理方法

1)尚未砌筑的砌块砌体应按砌块实际规格、砌体实际尺寸、绘制砌块排列图,包括头角,交
接处,门、窗边的排列和层高、立窗高、门高的皮数。灰缝应控制在8—12mm 之间。

2)检查已砌成的砌体,对空头缝、不饱满的灰缝挖除酥松部分冲洗扫刷干净凉干,随用聚合
物砂浆填嵌密实,聚合物砂浆配合比参照例55 处理方法中的配比。

(4)预防措施

1)模数与标高的控制应对照排列图进行预排,砌块排列顺序,从一个大头角开始排列到另一
个大头角,灰缝控制在8—12mm 之间;门窗间墙要符合砌块模数,以减少砌块的处理。

标高控制:根据排列图的皮数,在皮数杆上划好立窗高度,门、窗过梁的安装高度,圈梁底
标高等,并要按砌块高度排列,不得有不符砌块皮数的标高。竟皮数杆立在施工建筑的大头
角。每皮砌块都要拉统线按标准砌筑。

2)技工要经过培训,正确掌握在四周肋上铺灰和挤揉技术。铺灰也可用特制的铺灰器,如头
缝上部的砂浆不足,必须随即加砂浆填嵌密实;如头缝大于30mm 时,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密。

3)砌筑砂浆质量是保证砌筑质量的关键。砂浆搅拌质量参照例60 防治措施中的要求,稠度
控制在50—70mm 之间。

4)竖缝也可用瓦倒刀刮竖缝灰,将砂浆刮到已砌好的砌块端面上。

64、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排列不当

(1)事故特征

头角、门、窗间墙都有留有不规格的砌块;头缝大小不均匀,上下孔不对孔、肋不对肋,组
砌方法不规范等,都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如裂缝、渗水、透风等。

(2)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操作技工不熟悉施工规范和规程;事前没有绘制砌块排列图和准备技术交底资
料,使工人心中无数。

2)操作技工没有培训就上岗,不懂砌块砌筑的关键和方法。

3)质量检查不到位,发现不了不合格的砌体;有的发现后没有及时纠正。

(3)处理方法

1)尚对没有砌筑的砌块砌体,要立即绘制砌块排列图;然后在现场预排,发现不规范砌块时,

可适当平均调整灰逢宽度和门窗框的位置以凑模数。

2)检查已砌筑的砌块砌体,如发现不规范处,必须及时纠正后方可继续施工。

(4)预防措施

1)根据预排的砌块,先在墙基上面抹灰,将砌块的底面向上,叫“反砌法”。用双手搬砌块
挤浆砌筑,如头缝上部砂浆不足须及时补足;砌上皮砌块时,用瓦刀在砌好的下皮砌块的四
周肋上满铺砂浆,将铺好头缝的砌块挤浆砌筑,达到和下皮砌块的孔、肋错缝相对,砂浆饱
满密实。

2)门、窗孔的处理是:砌好有预埋件的砌块(每边上、中、下三块),以便门、窗框的安装。

3)圈梁底的砌块空洞处理,应预先将砌块底面向下,在砌块的孔中填灌1/3 厚的细石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15)养护后把该砌块发砌在圈梁底的砌块顶面,形成没有孔洞的平面,确保钢
筋混凝土圈梁的密实性。

65、小型空心砌块构造柱不标准

(1)事故特征

有的没有按设计规定浇筑,有的留设方法差错,直接影响建筑质量。

(2)原因分析

1)对设计意图不明,多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不熟悉。

2)技术交底比清;没有明确构造柱的位置,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具体做法。

(3)处理方法

1)明确构造柱的数量、位置,不需另挖留设构造柱;用芯柱的方法省工省料,同样可以达到
抗震效果,必要时适当扩大范围。

2)检查已浇筑的芯柱质量,如有缺陷必须及时纠正达到设计要求。

(4)预防措施

1)芯柱所用的不封底砌块,在砌筑前清除砌块孔内的毛边。在地、楼面砌芯柱砌块第一皮时,

应采用预制开口砌块,供清除芯柱孔洞内的杂物和冲洗之用。。

2)芯柱钢筋一般用1Φ10—12 的,下面伸入地圈梁锚固。山下楼层的钢筋可分段搭接,沿墙
高每隔600mm(即三皮砌块)在水平缝中设置拉接钢筋或钢筋网片;伸入墙内长度不少于700mm。

3)芯柱混凝土灌筑:当砌完一个砌筑高度后应连续分层浇灌,灌孔后的芯柱应低于最上一皮
砌块表面的30—50mm。在芯柱中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灌入50mm 厚的1:2:5 的水泥砂浆。
水泥品种和标好要和拌混凝土的水泥相同。宜采用坍落度为100—200mm 的混凝土,分层浇筑
并捣实。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400mm 左右。

66、空心砌块没有按构造措施填实

(1)事故特征

用空心砌块砌基础,承重构件的下面没有按规定填灌混凝土,影响砌体的局部承压强度。

(2)原因分析

没有学习设计图纸和规范;设计交底不清;施工管理不善;施工不重视构造要求。

(3)处理方法

1)在±0.000 以下砌体的砌块孔洞中都要灌注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的混凝土,如没有灌注,,

必须采用加固措施或返工补浇灌混凝土。。在楼板底,次梁支承处、悬挑梁底的砌块孔洞中如
没有灌注混凝土,要返工补灌混凝土。

2)预埋件的砌块中混凝土应灌密实。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学好图纸和有关规定,对摸数及构造要求,如设计中有不明确的地方,必须在设计
交底时明确规定。

2)编制施工工艺程序,其中包括砌块排列图、构造要求、各种型号的砌块、预埋件的砌块、
芯柱底部的开口砌块所示及穿管线的横向砌块,并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和要求。

3)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强度等级为C15 的混凝土灌满压实砌块的空心孔洞。

A、±0.000 以下砌体的砌块孔洞必须砌一皮用混凝土灌筑一皮,确保砌块孔中填满混凝土。

B、搁置楼板的支承处无圈梁时,板下应用混凝土填实一皮砌块。

C、次梁支承处一般用混凝土填实砌块孔洞,宽度不少于400mm,,高度不少于一皮砌块。

D、悬挑梁的支承处的内外墙交接处,应用混凝土填实砌块孔洞;檐墙处宽度不少于800mm,

内墙长度比悬挑梁搁置长度长400mm,灌筑厚度不少于三皮砌块。

67、配筋砌体中钢筋漏放和锈蚀

(1)事故特征

配筋砌体中钢筋没有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放置,有的配筋的砖缝中砂浆没有包裹钢筋,使钢
筋锈蚀严重。以上两种现象都会使配筋砌体强度下降。

(2)原因分析

1)配筋砌体操作不当,有的先放钢网片后铺灰,有的先辈铺灰后放钢筋网片,钢筋没有保护
层而锈蚀。

2)主要原因是施工管理不善,技术交底不清,也可能操作时疏忽而引发事故。

(3)处理方法

1)查明砌体中漏放钢筋时,将该处内墙面的砖缝中砂浆剔凿除50mm 深,扫刷冲洗干净浮灰,

缝内填嵌1:2 水泥砂浆5mm 厚,嵌入漏放的钢筋,随将水泥砂浆填嵌平整密实,浇水养护7d。
再将外墙面的砖缝中砂浆剔凿、补嵌砂浆、钢筋、砂浆和养护。

2)砖缝中的钢筋锈蚀严重,将锈钢筋和缝中砂浆凿除,用上述方法补嵌钢筋混凝土和砂浆,

养护。如局部锈蚀的钢筋。用钢丝板刷刷除锈污。扫刷冲洗干净,用1:2 水泥砂浆抹10mm 厚
的保护层。

(4)预防措施

1)技术交底时要明确配筋的位置及间隔皮数。操作时要注意,先铺10mm 砂浆, 上面放钢筋
网片,再铺6mm—8mm 砂浆,随即挤揉砌砖,确保砂浆饱满密实。

2)每放一皮钢筋网片,须刮除角上的一点砂浆,露出钢筋头便于检查。

3)有关质量管理、检查人员都要查砌体配筋情况,并要执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2.2 墙面渗漏水事故

68、沿外墙砖缝和孔洞渗水

(1)事故特征

外墙遇风雨浇淋而渗漏水,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渗水会污染墙面、损失装饰层和家具。

(2)原因分析

1)砖墙砌筑不规范,没有按要求采用“三一”砌砖法挤揉砌砖;操作工操作技艺差,不会挤
浆、补浆,导致砌体头缝灰浆不足,留有空隙,使没有砂浆的干缝等处渗漏水。

2)穿墙的孔洞没有必要补嵌密实而漏水

(3)处理方法

1)检查外墙面上的一切空头缝和干缝,并做好标记,挖除缝内酥松的砂浆,从外口向内的深
度须大于 50mm,冲洗干净。干缝处要凿开头缝,宽度大于50mm,冲洗泥浆和砖渣。

2)查办清楚墙面的穿楞洞、立模板的对梢螺栓洞、脚手架的搁楞洞等,清除孔洞中的灰疙瘩
及垃圾,冲洗干净。

3)堵洞前在洞四周及空缝处先刷一度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8),随即用混合砂
浆嵌补砖缝和螺栓孔。

补嵌孔洞要用砖和混合砂浆(水泥:纸筋石灰膏:中砂=1:1:4,用107胶:水=1:4 的溶剂
搅拌砂浆)嵌密实。

(4)预防措施

1)砌砖瓦工要先学习“三一”砌砖法:即一刀灰、一块砖、一挤揉,确保头缝中灰浆饱满。

2)及时堵塞墙面一切孔洞,堵嵌要密实,确保砖的四周都嵌满砂浆。

69、外墙沿钢窗周边渗水

(1)事故特征

遇风吹雨淋,雨水沿窗框周边渗入室内,污损墙面。

(2)原因分析

1)窗框周边与砖墙接触面的确缝隙没有填嵌密实,或因嵌填砂浆不密实受振动脱落,或因
砂浆干缩产生裂缝。

2)窗洞上口靠外墙无滴水线,雨水由窗洞上口流向窗内。

(3)处理方法

1)检查窗框周边,凿除酥松、裂缝的砂浆,参照本例预防措施修补好。

2)靠窗框周边留6mm 深、6mm 宽的凹槽,槽内填嵌柔性密封膏。

(4)预防措施

1)安装好的钢窗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周边嵌缝。

2)嵌缝:先清扫冲洗干净钢窗周边和接触的墙面,并用107 胶:水:9 的溶液喷涂一遍。随用
兵配合比为水泥:纸筋石灰膏:砂=1:0.2:3 的砂浆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头度灰要内外对称嵌
紧密。再第二天再嵌压二度灰,表面要平实、抽平、在窗框两侧面凹进6mm×6mm 的凹槽。

3)窗洞天安门盘外口应做滴水槽,宽度10mm,深度10mm。

70、沿窗台渗水

(1)事故特征

雨水从窗台处渗入,也有雨水从窗框下口渗入内墙面的。

(2)原因分析

1)窗台下的砌砖、挤揉不密实,使砖缝不饱满、竖缝中砂浆酥松。当窗台抹灰层裂缝时,雨
水从裂缝渗入内墙面。

2)外窗台砌砖层过高或窗台抹灰面抹得过厚、抹灰面包在窗下框上,抹灰砂浆凝固后与窗下
框产生收缩裂缝,风雨吹打时雨水沿窗玻璃下淌,从缝隙渗入墙内。

3)暗装暖气片的槽凹进墙内120mm,当窗台稍有积水或窗台抹灰层与窗框之间出现收缩裂缝
时,则内窗台下面就会出现渗水。

(3)处理方法

1)铲除渗水的抹灰层,拆除三皮砖,刮除砂浆,扫刷冲洗干净。。用强度等级大于M5 的混合
砂浆,采用挤揉法砌筑。每砌好一皮砖要用砂浆刮满所有的竖立缝。

2)拆除外窗台的超高部分,保持窗框下口到砖面的高度一般不少于45mm。镶砌时与此同时窗
台两端接触处必须镶嵌密实。内窗台面高于外窗台是防止雨水渗入的关键。

3)窗台抹灰前应先洒水冲洗灰尘和湿润,按要求分层抹灰,不应一遍成活,防止由于抹灰层
过厚,灰浆凝结时产生较强收缩内力而引起窗台抹灰层空鼓裂缝。

4)窗台面的流水坡上口要缩进窗框,并做20mm 的圆弧,外口下粉滴水不槽10mm×10mm 。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控制窗台砌砖面标高和水平线,控制立窗高度,确保窗框下口距离窗台砖
面不少于45mm。挑刺出窗台做法。控制窗顶标高的水平线过梁高度。

2)预留窗洞的几何尺寸必须正确,先要准确测量窗框外包尺寸和预埋件。对窗框周围的窗台、
窗间墙、窗顶等砌体要严格质量标准,确保砌体的竖缝和头缝饱满。增强砌体的抗剪、抗拉
强度,减少窗间墙的裂缝。

3)增设圈梁、地梁、构造柱,增加砖砌体的整体刚度,避免外墙不均匀沉降,是防止窗台处
形成负弯矩、避免窗台面出现裂缝的有效措施。

4)加气混凝土块砌的外墙窗台宜先浇一遍热沥青,撒上粗砂,再进行窗台抹灰。

5)加强抹灰前半场的检查,窗台的砌筑质量和标高必须合格,如有不足之处,要立即纠正,

达到合格后方可做窗台抹灰层,做法参照本例处理方法。

71、挑阳台处渗水

(1)事故特征

沿挑梁的根部或板式阳台的根部渗水,有的沿栏杆压顶与墙结合处渗水,有的挑梁搁板阳台
靠外墙面漏水。

(2)原因分析

1)阳台悬挑梁、悬挑板的设计水根据负弯矩分布的,上面平、下面斜且外薄里厚。雨水沿着
斜面流淌到根部,污染外墙面,并渗入内墙面。

2)一般钢筋混凝土压顶要伸入墙体120mm。混凝土浇筑后,再在压顶面做抹灰层则高于墙体
内的压顶面,雨水从缝隙渗入墙内。

3)阳台与砖墙的温差线膨胀系数不同,常造成靠墙面裂缝,有时阳台倒泛水,造成沿外墙面
渗水。

(3)处理方法

1)将阳台压顶与墙面接触面、挑梁根部或悬挑梁根部处裂缝中的酥松砂浆凿除或挖除,深度
不应大于20mm;扫刷冲洗干净,随用水泥:砂=1:2.5 的水泥砂浆填嵌密实,并突出墙面10mm

以上,抹压到不裂缝,以阻止雨水渗入墙内。

2)沿板式阳台的外口和根部、悬挑梁外口和根部,都要加做滴水槽(槽深10mm,槽宽10mm),

阻止雨水下淌渗入墙面和污染墙面。

3)当阳台板沿砖墙接触处的裂缝渗水时,宜沿裂缝处弹直线,将裂缝凿成20mm 宽、20mm 深
的槽,扫刷干净。用柔性防水密封胶填嵌密实,以防再漏水。

(4)预防措施

1)阳台压顶转角处与檐墙连接处的预留孔洞的位置要准确;深度应大于120mm,并扫刷冲洗
干净,保持湿润,将栏杆压顶的钢筋伸入洞孔内。浇混凝土时,必须捣密堵严。当混凝土初
凝后进行二次捣固密实,湿养护7d,保持不裂缝和沿墙没有空隙。

2)悬挑梁上搁预制板阳台,灌注好靠墙的板缝,必须填捣密实,面层要比板面低15mm 左右。
抽平、压光待硬化后,扫刷干净,缝中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胶和预制板面平,上面撒粗、中砂
一层拍入密封胶。抹板面水泥砂浆时将逢盖平。

3)阳台底部抹灰应认真做好滴水槽。滴水槽距外边线20mm,槽深10mm、宽10mm。斜挑梁的
外口和根部都要做滴水槽。

4)用窗封闭阳台时,阳台窗上框应加设防锈金属薄板泛水,泛水应突出墙面10mm。也可用柔
性防水密封胶封嵌密实;下框与栏杆压顶接触处的空隙也要密封填嵌;外口抹灰时上口要做
好排水坡。窗框靠墙的接触处也要嵌填防水密封胶。

5)悬挑板式阳台隔墙的梁底、悬挑梁的隔墙根部的砖缝都要填嵌密实,防止渗水。

72、沿女儿墙裂缝处漏水

(1)事故特征

1) 女儿墙两端有斜缝裂缝,裂缝自上而下走向墙的两端,往往两端对称,形成正八字。雨
水从裂缝渗入室内。

2)沿砖砌女儿墙底、钢筋混凝土圈梁顶的面层或圈梁顶面上1—2 皮砖的水平裂缝,中部较
轻、两端严重的“包角”裂缝,以及女儿墙突出墙面的移位现象等,都会导致漏水。

(2)原因分析

1)砖砌女儿墙构造不当,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圈梁,上部为混凝土压顶,它们线膨胀系数不同。
当长度过大时,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于下,产生不规则的竖向裂缝,加之有的压顶也有裂缝,

雨水从缝隙中渗漏。

2)因屋面采用的刚性找平层、刚性防水层等紧靠女儿墙边,刚性找平层等在热胀、膨胀作用
下产生水平推力,当推力大于女儿墙砌体的抗剪强度时,造成女儿墙外移而出现水平裂缝。

3)有的女儿墙构造不当,长期暴露在日晒、雨淋、冰雪的反复冻融作用下,产生裂缝。

4)有的女儿墙压顶质量标准差,造成有裂缝和排水不规范现象。

(3)处理方法

参照55 例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参照55 的预防措施。

2)当按设计要求和本款预防措施施工好的女儿墙,如长度过长,必须留设伸缩缝。抹灰层要
向内排水,下口两测要粉好滴水线和槽。

73、砌体上各种锚脚渗水

(1)事故特征

于是从各种锚脚的缝隙渗入,污染外墙面。

(2)原因分析

1)架空线铁脚、避雷带铁脚、铁爬梯和脚手架联结的铁丝洞等与墙联结处没有堵严而渗水,

致使铁锈污水污染外墙面。

2)一般爬梯都是用Φ20 左右的圆钢制作的,伸入墙体不少于180mm,因斩镶砌砖的缝隙大于
圆钢,雨水从缝隙渗入墙内。

(3)处理方法

1)刷除干净铁件的铁锈,随用优质防锈涂料刷二遍。

2)凿除铁件根部缝隙处的砂浆,深度应不小于50mm,清洗扫刷干净,晾干,用1:2 水泥砂浆
填嵌密实,表面低10mm,湿养护,待砂浆硬化后,随用柔性防水密封胶嵌补平整和压实。

(4)预防措施

1)凡是预埋铁件,在预埋前必须清除铁锈,外露部分要涂刷优质防锈涂料。

2)竖向预埋铁件,每镶砌一皮砖都要用高强度等级的砂浆填嵌密实,确保埋件牢固,镶砌平
后,在预埋件周围留10mm 宽、10mm 深的槽,待砂浆硬化后,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胶。

3)横向预埋件搁平后要略低于根部,以防雨水倒进留灰缝。斩砖镶嵌必须密实,在外口将砌
筑砂浆刮除一圈,槽深10mm 左右,待砂浆硬化后,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胶渗水。

4)预埋件在案砂浆没有硬化前,严禁碰撞与敲动。

2.3 砌体裂缝

74、砖混建筑顶层裂缝

(1)事故特征

1)顶层的水平裂缝。位置一般在屋面圈梁底和砌体的顶面之间,有的在门、窗洞上班端的水
平砖缝中;建筑的长度越长,则裂缝也长;一般裂缝在两端逐步扩展到第二间,少数也有裂
到第三间、第四间的。

2)有的建筑两端纵墙有对称的正八字形裂缝。裂缝位置在两端纵墙上和大头角上,一般在窗
洞口的对角,顶层最多,下二层少,少数也有到第三层的。

3)有少数建筑两端纵墙上出现倒八字形裂缝。

4)一般裂缝宽度:0.1—3.0mm。

5)裂缝规律:屋面保温层质量优良,又覆盖到圈梁外边时,则裂缝少,裂缝宽度小;屋面防
水 层为浅色保护层时裂缝少;窗洞小则裂缝小;建筑伸缩缝间距小,则裂缝少。反之则裂缝
多,宽度大。

(2)原因分析

因平屋顶受太阳照射时间长,辐射热高于墙体,经测试屋面板的平均温度为50.60C,砖墙体
为29.50C,两者温差为21.10C。圈梁与墙体两者之间的温差大,在年温差、日温差的长期作用
下,线膨胀系数又相差一倍,两者胀缩不能同步而产生应力,当应力大于砌体抗拉强度时就
会产生裂缝。可用下式推导砌体在温差作用下的应力值:

Q=(ac×Ec-Ef×af)ΔT (2.5)

式中:Q-----温差应力值(MPa);

a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10×10-6/0C);

Ec-------混凝土弹性模量(MPa);

af------砖砌体线膨胀系数(5×10-6/0C);

Ef------砖砌体弹性模量(MPa)。

举例:某住宅建筑平面屋、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弹性模量Ec=2.55×104Mpa;砌筑砂
浆强度等级Mu10,则砌体弹性模量Ef=2370Mpa,温差值ΔT=21.10C,代入式(2.5):

Q=(10×10-6×2.55×104-5×10-6×2370)×21.1

=0.2943(MPa)>[0.19](MPa)

注:[0.19]为砂浆强度等级M5 砌体灰缝截面破坏时的抗剪强度标准值fu.k=0.19Mpa,设计值
fu=0.12Mpa。

再用下式求砌体最大剪应力:

Vmax=Cx(ac×Tc-af×Tf)/.Cxt/bhEc×tanh{.Cxt/bhEc.L/2} (2.6)

式中:Vmax-------最大剪应力(MPa);

CX--------水平阻力系数,0.3N/mm2;

t------墙厚,240mm;

b-------一面纵墙负责的板宽,8m/2=4000mm;

h-------屋面板厚宽取:10mm;

Ec-----C20 混凝土弹性模量,2.55×104;

af-----砖砌体县线膨胀系数5×10-6/0C;

Tf-----砖墙体的温度值:29.50C;

ac------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0×10-6/0C;

Tc------平面屋上混凝土的温度值:50.60C;

L-------为40m。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2.6),有开裂。

因应力分布是建筑物中间为零、两端大,当温差引起的主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值时,

在住宅建筑纵墙两端产生“八”字形裂缝。如用强度等级低劣的砂浆砌筑的墙体,则会产生
水平裂缝,这种裂缝不仅外墙有,内墙也会有。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复杂,与施工管理有关,

如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低、砌砖的浇水不足、砌砖头缝中砂浆不饱满、断砖集中使用在顶层等
违章作业,都会使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下降。裂缝的产生还和屋面保温、隔热层质量优劣
有关,和屋面刚性别 层少留或不留分格缝有关,与屋面防水层表面颜色有关,也和混凝土、
砖砌体的干缩变形有关。

(3)处理方法

1)当确认为温度变形裂缝时,应根据结构特征、环境条件、使用要求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做适
当的处理。对温度变形裂缝,一般不做结构性修补,而仅做恢复建筑功能的局部修补。

2)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待到裂缝最宽的时候,采用下述封闭
保护或局部修复方法处理。

A、当墙体裂缝较重时,最大裂缝宽度Wt=3—10mm,宜采用本条E、F 两款的方法处理。当墙
体裂缝严重,Wt>10mm 时,应定制建筑加固处理方案,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按方案要求加固处
理。

B、铲除裂缝处的空股份脱壳和装饰层,扫刷冲洗干净。

C、裂缝宽度小于0.5mm 时,可直接在墙面喷涂无色或与饰面颜色相同的防水剂或合成高分子
防水涂料两遍,涂层厚度不小于2mm,涂刷范围为裂缝周边扩大300mm。

D、裂缝宽度在0.5—3.0mm 之间,清扫干净缝内浮灰杂物,浮渣和灰尘,分层嵌填密封材料,

嵌实填平后,在喷涂两遍防水剂。

F、加仅锚固:自爱砖墙两面每隔5 皮砖,将砖缝中砂浆剔凿长1m、深40—50mm,扫刷干净,

浇水冲洗,嵌填10mm 厚的M10 砂浆。随将调直的.4—.6 钢筋,两端弯成自角“Ц”形,嵌
入缝中。深度应大于30mm,直钩要嵌入砌砖的竖缝中,然后用填嵌密实。先施工一面墙,浇
水保养后,按原有抹灰层或装饰层的材料配合比修补好抹灰层。要确保和周边的装饰层色泽
一致,平整度相同,新旧抹灰层结合处要磨实。

(4)预防措施

1)墙角要设置加强构造柱,截面与墙体实际厚度同,主筋配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适当加密和加长拉接筋。

2)将平屋面底的圈梁下移到门、窗洞上口兼做过梁。降低圈梁与墙体的温差值。在圈梁上的
砖砌体中和屋面底板、墙顶面,须增设Φ4 钢筋网片,并和构造柱拉接。砌网片层的砂浆强度
不得低于M10,要铺匀压实,保证钢筋网片在灰缝中间。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第5.3.1 条规定:对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和砌体
干缩变形引起墙体的裂缝(如顶层墙体的“八”字缝,水平缝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
预防措施。如做好屋面保护工作,保温、隔热层要做到圈梁外口,减少圈梁的辐射热;做好
建筑的伸缩缝,做好屋面刚性找平层、防水层的分格缝;做好黑色防水层的浅色保护层层,

降低屋面的吸热作用。

4)加强施工管理,提高顶层施工质量:

A、确保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5,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计量、随拌随用;拌好的砂浆到使用
完毕的时间不得超过计划3h。砖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B、严格按操作工艺施工,砖要案隔夜浇水和砌筑前补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

C、必须采取“三一”砌砖法,确保砌砖的头缝饱满,砌好的砌体,必须湿养护7d,做好冬期
防冻工作。

D、要留好门、窗洞的实际尺寸,不得再拆改,不得在窗间墙上留脚手洞。

75、长条形建筑的沉降裂缝

(1)事故特征

长条形建筑的下部纵墙上常会产生“八”字形或单方向斜向的斜裂缝。裂缝宽度下部较大,

向上逐步缩小,自爱房屋建成不久就会发现,它的数量和宽度随时间而发展。建筑的沉降曲
线微凹形。当沉降曲线为凸形时,裂缝在房屋上部较多,宽度上大下小,裂缝的分布多集中
于沉降曲线相对弯曲较大的部位。

(2)原因分析

1)地基不均匀,特别是建筑的基土有深浅不等的坑、塘、古河道和暗沟等时,因采取措施不
当,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有的持力层为软弱土层、高压缩性土层,即使土层均匀,但由
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降低,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

2)有的建筑平面形状复杂,转弯多,设大门、大窗,立面变化大,使建筑物整体刚度较差,

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便移较多,结构措施不当,亦会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3)地基含水量的不正常变化,有的地面水流入地基,土层受水浸泡而软化。

4)由于地基承载力、结构刚度的差异使建筑物沉降不均匀,当不均匀达到一定程度时,砌筑
体因承受较大的剪切力而开裂。

(3)处理方法

1)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其危害性较大,不是在建筑物本身采取措施就能解决的。必须加强对沉降的观察,如裂缝宽度和长度的变化,四个大头角的垂直度的改变等,当裂缝发展迅速,必须停止使用,撤出住户,研究对策。

2)大多数沉降裂缝不会危及结构安全,通过裂缝和沉降观测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小的沉降裂缝, 待地基基本稳定后,做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长期变形不稳定,发展到影响建筑正常使用(最大裂缝宽度达1.5—10mm)时,必须先查明基础工业沉降原因,如持力层下有软弱土层、地基基础处理不当,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中偷工减料等,再针对具体情况,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3)《危险房屋鉴定标准》CJ13—86 中有关砌体危险结构的规定:墙体裂缝长超过层高的1/2、缝宽大于20mm 的竖向裂缝,或产生影响缝长超过层高1/3 的多条竖向裂缝的建筑为危房,必须停止使用。在制订加固方案时要符合实际,经有关专家论证后方可加固。

4)已确定为局部地基沉降的,可采取锚杆静压桩、化学灌浆等办法加固地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5)建筑的沉降已稳定后,先用聚合物水泥浆、聚氨酯浆液灌注,再粉刷高强度水泥砂浆或墙面敷贴钢筋网片,并配置穿墙拉筋加固,然后分层抹水泥砂浆加固。必须湿养护7d,保持加固层不脱壳和不裂缝。

(4)预防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如同一在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地基开始分崩离析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施工中应防止将断开的圈梁浇成整体,防止施工中的砖块、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使墙体裂缝。

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同时增设圈梁和门窗统过梁。

3)加强施工管理,学习掌握地质勘探报告的各层土质情况,必须挖除持力层下面的软弱土层, 经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在复杂地基的施工前还要进行钎探检查,不留隐患。

4)严格建筑物的主体施工质量,经严格培训合格的操作工方可上岗砌砖。砌砖必须采用“三一”砌砖法,确保砌体的头缝饱满、“水饱浆足”。严格按规定留踏步槎和设拉接筋的阳槎, 增强建筑墙体的抗剪强度。

76、窗间墙上的水平裂缝

(1)事故特征

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这是一种沉降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主要是在不均匀沉降过程中,建筑物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作用,使窗间墙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力,产生上、下部位的水平裂缝。

(3)处理方法

1)处理前应对墙面的装饰层进行检查,铲除起壳、剥落和酥松等部分,清除修补缝中的浮渣、积垢和油渍。

2)当裂缝基本稳定、不再发展时,方可进行修补。对裂缝的修补可参照本章例74 处理方法中的有关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合理地进行建筑结构的选型,设置沉降缝,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2)加强窗间墙砌筑质量。必须选用合格的砖,并浇水湿润;选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好应不低于325 号,同时用洁净中砂,石灰膏,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随拌随用。用“三一”砌法砌筑窗间墙。窗间墙上不准留洞和留槎。

77、梁端底部墙体的裂缝

(1)事故特征

梁端底部的墙体上常出现竖向或稍倾斜的裂缝。

(2)原因分析

这些裂缝为结构裂缝,是由于梁端下的砌体局部承压不足引起的。另一方面,梁与砌体的变
形差异也会导致或加剧开裂。选材不当、砖的强度等级低、砂浆强度等级不足、砌筑质量差
等,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3)处理方法

1)应根据砌体实际强度和尺寸进行验算,其结果符合下式时,应进行处理。

R/γ0S<0.92 (2.7)

如符合公式2.8,必须进行处理。

R/γ0S<0.87 (2.8)

式中:R------砌体承载能力(KN);

γ0---------构件重要性系数;

S---------结构内力(KN)。

对明显的受力裂缝均应认真分析,只有在取得足够的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的依据时,

才可不作处理。

2)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
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3)若因梁下未设混凝土垫块,导致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裂缝,可采用后加垫块方法处理。
对裂缝较严重的砌体有时还必须局部拆除重砌等。

4)托梁加垫方法主要用于梁下砌体局部承压能力不足的加固。用预制梁垫加固方法。

A、梁下加支撑:通过计算确定梁下应加的支撑种类、数量和截面尺寸,确保梁的安全和稳定。

B、将梁下被压碎和裂缝的砖砌体拆除,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砖块和砂浆重新砌筑。砖须先浇水湿润,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括除拆除面的灰浆,扫刷冲洗干净,用“三一” 砌砖法砌筑。一定要确保灰缝都饱满。留好梁垫的高度空隙,湿养护7d 以上。

C、安装梁垫:浇水湿润墙面,铺1:2 水能砂浆10—20mm 厚,将预制梁垫安装于梁下,再用楔块使梁垫与砖砌体接触紧密。梁垫上表面与梁底面间留10mm 左右空隙,用4—6 个铁楔子楔紧,再用干硬性的1:2 水泥砂浆填满空隙堵嵌严密,湿养护7d 以上。

D、当砌筑砂浆达到设计要求,填缝砂浆强度达到M5 以上时,将支撑慢慢拆除。

5)也可增设或扩大扶壁柱,扩大砖柱的承载截面。采取配筋的组合砖柱或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提高砌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预防措施

在结构设计时,应核算梁下砌体的局部承压强度,不足时应扩大砖砌体的截面,设置梁垫。当梁的荷载较大时,墙体还应考虑横向配筋,在有大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并架设砖垛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材料质量、砌筑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窗间墙和梁下梁上不准留设脚手架
洞。

78、窗下墙竖向裂缝

(1)事故特征

竖缝多发生在底层窗下墙的中部、窗洞口的两个角处,裂缝上宽下窄。

(2)原因分析

竖向裂缝是由于地基反应力和砖砌体的稳差收缩应力共同作用引发的。窗下墙两端承受窗间墙的集中荷载,使窗下墙起着反梁作用。向上弯曲,产生弯曲应力。跨中由于应力较大产生裂缝。窗间墙在集中应力作用下,使窗角产生较大的集中剪切应力而引起沿墙角的竖向裂缝。砖砌体的稳差和干缩变形呀也会产生约束应力,导致裂缝加剧开裂。

(3)处理方法

1)窗下墙的竖向裂缝一般不危及房屋的安全感,可不作加固处理。

2)关于封闭裂缝的处理方法,参照例子74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架设钢筋混凝土窗下梁或反砖砌,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开抗裂。

2)提高窗下墙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窗下墙的上部宜采用配筋砌体,不宜使用断砖砌筑,以提高砌体的抗裂性能。

79、砖柱的裂缝

(1)事故特征

柱体产生过条竖向裂缝、柱身出现水平裂缝等。

(2)原因分析

设计前没有计量或计算有误,使砖柱的抗压强度不足;或施工不规范,采用包心砌法使专柱没有错缝搭接,而通缝不能传递剪力,当砖柱承受偏心荷载时,则砖柱产生局部受压和部分受拉伸而裂缝。轴心受压柱的裂缝往往在柱下部1/3 高度附近。

(3)处理方法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0—90 中,关于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有关部门规定为: 受力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已出现明显的受压、受弯、受剪等受力裂缝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GBJ13---86 中,有关齐体危险构件的规定为:“柱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
砌体柱身出现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1)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即达到本条件1)款规定裂缝,应
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2)加大砖柱截面,一般加配钢筋的配筋砌体。

3)外包钢筋混凝土或包角钢增强砖柱的强度和钢度。

4)如砖的质量低劣,砂浆强度不足,又是包心砌法的砖柱,可采用支撑加固或拆除后换合格
材料重砌的方法(参照例77 条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在结构设计时,应核算砖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柱顶要设置同等截面的梁垫。

2)加强砖柱的施工管理,确保材料、砌筑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严禁用包心砌法。

80、小型砌块墙体的垂直裂缝

(1)事故特征

竖直裂缝发生在外墙上,一般在外山墙离前后檐大墙角2m 左右。

(2)原因分析

由于室内外温差在墙内产生弯曲应力,高温侧受压,低温侧受拉,再加上收缩拉应力,从而出现竖直裂缝。无门窗洞的整块山墙,由于四周的约束程度较大,在墙体的中部产生竖直裂缝。裂缝中间宽,上下两头渐小。

(3)处理方法

处理前应对裂缝进行观察,在裂缝基本稳定后方可进行修补。铲除酥松、剥落和脱裂的装饰
层,清除裂缝中的浮渣、积垢和油渍。参照例74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提高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增设水平通长钢筋,增设芯柱。

2)保证施工质量。因砌块的壁薄,水平灰缝接触面小,应配制塑性好的混合砂浆。为确保砌
筑质量,水平灰缝、竖缝应饱满;搭接错缝要合格,不准有通缝;应用的砌块必须保持生产28d 以上方可砌筑。堆放和砌筑时要防止雨淋,减少收缩,减少裂缝。

2.4 石砌体工程

81、石砌大方角上下层没有压砌

(1)事故特征

用毛石砌墙基的大方脚收台处,砌筑的石块没有压搭在下面石块上,或压搭过少。下皮石缝外露,影响基础的传力。

(2)原因分析

1)毛石质量不合要求,块石尺寸偏小,又没有按规定大小搭配,也没有用长形块石“丁”砌搭接牢固,形成的错误砌法,影响砌体质量,有的砌墙基大方脚时,上层石块没有压牢下层台阶面的石块。

2)没有认真按砌石操作工艺作业;施工前又没有进行砌石技术交底;施工缺乏严格检查;操作技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不熟悉操作规程和验收标准。

(3)处理方法

检查正在施工的工程,及时纠正错误砌法,必要时应重砌。

(4)预防措施

1)毛石基础:要控制好材料质量。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中规定,地面以下潮湿的地基中石材最低的强度等级为Mu20、水泥砂浆为M5。在含水饱和的地基中,石材最低的强度等级为Mu30,水泥砂浆为M7.5,砂浆稠度宜为30—50mm,必须随拌随用。用铺浆法砌筑。

2)大方脚的组砌方法:基槽必须坚实并符合设计要求,第一皮石块应坐浆,并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的扩大部分,应做成阶梯形式,上层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层台阶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互相错缝搭接。

3)毛石基础砌筑的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

82、毛石墙体垂直通缝

(1)事故特征

毛石墙体上下的石缝为通缝,尤其在墙脚和“丁”字墙交接处更为多见。

(2)原因分析

1)用不规则的乱毛石砌筑不规范,没有把石块上下搭接,砌缝没有错开而造成通缝。

2)没有按规定同时砌筑而造成间歇,在临时间歇处又没有留踏步形斜槎,在镶接处形成通缝。

(3)处理方法

参见例81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毛石砌体要严格材料标准,所用的毛石应呈块状,宜坐浆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2)毛石砌体的转角处、交接处和门、窗洞口处的毛石块,应用预先打成的阳角石砌筑。

3)毛石墙砌筑质量的关键是选石,要选用大小不同的石料搭配使用,并注意石块的左右、上下的交搭,使砌缝错开。

4)施工间歇和流水作业时,临时间歇处必须留斜槎,留槎应在统长石墙的中间留踏步槎。外
墙接槎处离转角要大于1.5m,隔墙接槎处离内墙面要大于1m。槎口应不小于其长度或宽度的一半。有里外皮的砌体留槎时,其槎口也应里外皮错开。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1m。

83、石墙体里外层不搭接

(1)事故特征

从剖视图中可以看出,墙体的里外两层互不搭接,各成一体,这种石墙的承载能力差,稳定局势性不好,受到水平推力极易倾倒,更不抗震。

(2)原因分析

1)选料不当,毛石块过小,每皮石块压搭过少,又没有按规范规定设阿拉伯数字结石,造成横截面上下都是通缝。

2)操作技工不懂操作规程,砌石方法不正确,尤其是双合面、填心等的确错误砌法,造成墙体稳定性下降。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砌的或正在砌的墙体,如墙体中没有拉结、搭结时,必须返工重砌。

2)必有时须更换大块的石料,能够横搭墙面宽,做墙体的拉接和搭接用。

(4)预防措施

1)要注意选石,大小石块搭配使用,立缝要小,要用砂浆铺砌,用小块石堵塞空缝,避免只用大块石而不用小块石填空的做法,禁止平面上四块石块形成“十”字缝。

2)每皮石块砌筑时,每隔1m 左右要砌一块丁石拉结,拉结石的长度应满墙,且应上下层错开,形成良好的搭接。

3)要严格按《砖3 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中的规定施工。其基本要求是:每砌一块毛石要与左右、上下的石块有叠靠,与前后的石块有交搭,砌缝要错开,使每砌一块石块既是稳定的,由与其 四周的石块交错搭接,不能有松动和孤立的石块。

84、石砌体与砂浆粘结不牢

(1)事故特征

砌体中的石块和砂浆不粘结,掀开石块查看常发现铺灰不足,石块与石块之间还是干缝,有的石块还有松动,由于砌体粘结不良,使毛石砌体的承载能力降低。

(2)原因分析

1)毛石之间缝隙过大,砂浆干缩沉降产生裂缝,和石块不粘结。

2)高温干燥季节施工,石材粘有泥灰,与砂浆不能粘结。

3)违章作业,如铺砌干石块后再灌砂浆,造成灌浆不足。

(3)处理方法

检查已砌的石砌体,如石缝空隙过多,要返工灌足铺满砂浆重砌;如有个别石缝空隙,可先浇水湿润后晾干,,再补灌砂浆,填嵌密实。

(4)预防措施

1)控制材料的质量,砌筑用的石块应洁净湿润。砂浆强度、稠度、分层度都应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砂浆的稠度,干燥天气为30—50mm,阴冷天气为20—30mm。

2)毛石砌体的灰蜂厚度以20—30mm 为宜,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油工业石块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砌体中的砂浆饱满度与砌体抗压强度的关系,见表2.6。

表2.6 石砌体中砂浆饱满度与砌体抗压强度关系

砂浆饱满度 50% 75% 80% 95%

相对强度(%) 64 97 100 212.4

2.5 冬期施工

85、盲目使用掺盐砂浆

(1)事故特征

采用掺盐砂浆具有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货源易于解决等优点,因而在冬期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由于该砂浆吸湿性大,保湿性能下降,并有析盐现象等,所以不是全部工程都能使用。盲目使用到配筋砌体、变电所、发电站以及热工要求高或湿度大于60%的建筑工程中,会有后遗症而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善,误认为冬期施工采用掺盐砂浆就可砌筑一切工程的墙体。

2)技术交底不清,没有明确掺盐砂浆的培植要求和适用范围。

(3)处理方法

1)必须检查下列工程,如发现使用掺盐砂浆,要立即停止使用。

A、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B、有高压电线路的建筑物(如变电所、发电站等);

C、热工要求高的工程;

D、房屋使用时,湿度大于60%的建筑物;

E、经常受400C 以上高温影响的建筑物;

F、经常处于地下水变化范围及水下未设防水层的结构;

G、配有钢筋、铁埋件未作防腐处理的砌体。

2)已经使用掺盐砂浆砌好的墙体,须经常用水浇淋,然后再抹灰。

(4)预防措施

1)在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盐类,能使砂浆抗冻早强,而且强度还能继续增长,并与砖石有一定粘结力,不但砌体在受冻前能获得一定的强度,而且解冻后砌体不须做解冻验算和维护。除禁止使用的工程范围以外,一般工程均可采用掺盐砂浆砌筑。

2)应按不同负温界限控制砂浆中的掺盐量。当砂浆中氯盐掺量过少时,砂浆的溶液会出现大量的冰结晶体,使水泥的水化后反应及其缓慢,甚至停止,降低早期强度,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氯盐掺量过多,砂浆后期强度会显著下降,同时导致砌体析盐量过多,增大吸湿性,降低保温性能,影响室外装饰的质量和效果。

86、抗冻砂浆不抗冻

(1)事故特征

按冬期要求配制的抗冻砂浆,使用后砌体不抗冻,造成返工和不必要的损失。

(2)原因分析

1)配制的抗冻砂浆原材料不合格。

2)抗冻砂浆的配合比达不动抗冻规定的负温度,砂浆搅拌不计量砂浆不抗冻。

3)抗冻砂浆拌好后停留时间过长,使砂浆已初凝、冻结。

(3)处理方法

1)当发现抗冻砂浆不抗冻时,要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及时纠正。更换外加剂,调整配合比,认真计量等。

2)当不抗冻的砂浆已用于砌体时,要具体研究并处理;影响工程质量的必须拆除,更换合格的抗冻砂浆重砌。

(4)预防措施

1)检查配制抗冻砂浆的原材料,必须全部符合《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要求,水泥应用普通硅酸盐325 号和425 号,必须是先弄清外加剂的化学成分、性能,而且明确掺量。

2)抗冻砂浆配合比必须由实验室经过试验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A、经过标准养护28d,硬化后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

B、满足砌筑要求的流动性 ;

C、砂浆在运输和使用时不得产生泌水、分层、离析等现象,要保证砂浆组分的均匀性;

D、满足抗冻性、防腐性方面的要求。

3)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冬期施工砂浆强度等级一般不应低于M2.5,重要部位和结构处不应低于M5。不要时可按设计规定提高一级砂浆强度等级。

4)砂浆拌制应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黄砂中不得含有冰块;根据环境温度确定搅拌用水的温度;搅拌机棚要保温,运输车要保温、防冻;外加剂要严格按气温要求确定掺量。

5)冬期施工时,砌筑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0C。

87、砖砌体早期受冻

(1)事故特征

1)用普通砂浆砌筑的砖砌体,在寒流袭击时没有采取保温措施,砖砌体受冻后砂浆酥松无强度。

2)冬期施工的砖砌体采用单一的抗冻砂浆认为可以满足抗冻要求,并无保温措施,使砌筑的墙体早期受冻。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善,对冬期施工的重视不够,防冻、抗冻技术措施不力,没有做好冬期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冬期施工计划工作和防冻的物资准备工作。

2)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冬期施工技术,不熟悉规范和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没有满足砖砌体的保温要求。

(3)处理方法

检查受冻的砖砌体,拆除早期受冻墙体的一皮砖,刮除受冻的砂浆,扫刷干净,用掺抗冻剂砂浆重砌;等开冻后,刮除灰缝表面受冻酥松的砂浆层,在抹灰时用高强度砂浆刮平嵌实。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充分做好冬期施工的防冻工作。准备好防冻的物资和材料,加强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收听气象报告,掌握施工环境气温的变化。

2)加强砌筑砂浆的管理,确保搅拌砌筑砂浆的温度、稠度、抗冻性能;—50C~-100C 时使用的砂浆强度必须满足规定。

3)控制砌筑质量:砌砖墙必须采用“三一”砌砖法,使砂浆与砖的接触面能充分结合,提高砌体的抗压、抗剪强度。严格控制砌砖的水平缝厚度和竖缝的宽度不大于10mm。

4)每到收工时应将砌体表面和侧面覆盖好草帘等,上面再压一皮砖以防吹掉。筑龙网

第三部分

钢筋混凝土工程

3.1 模板工程

88、模板的支架系统失稳

(1)事故特征

因支撑系统失稳,造成倒坍或结构变形等事故。

(2) 原因分析

1)模板上的荷载大小不同,支架的高低不同,支架的用料不同、间距不同,则承受的应力不同。当荷载大于支架的极限应力时,支架就会发生变形、失稳而倒塌。

2)施工管理不善,没有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 中有关规定施工。
模板支架在施工前应该先进行设计和结构计算,盲目施工是支架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

3)施工班组、操作技工没有经过培训,不熟悉新材料、新工法,盲目蛮干,造成事故。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立模板工程的支架是否稳固。须做必要的验算,如支架应力不足,必须及时加固后
方可浇灌混凝土。

2)尚未施工的模板工程,必须进行模板的设计和结构计算,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向班组交底。施工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差错。

(4)预防措施

1)模板支架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及模板类型,选配合适的模板系统;支架系统应进行
必要的验算和复核,确保其可靠、稳固、不变形。

2)木支架系统所用木支柱一般用兵100mm×100mm 方材或梢径80—120mm 圆木。支架所用牵
杠、槅栅、横挡宜采用不小于50mm×100mm 的木材和木支柱钉牢楔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拨楔
来调整标高并固定。

3)钢质支架体系,一般可和模板体系相配合,其钢楞和支架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

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架体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控制在1m 左
右,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实例:3.1 某厂综合楼,施工二层楼的肋形楼板混凝土时,整个楼层的模板和混凝土坍落,造
成重大伤亡事故。

(1)现场调查

该工程层高昂9m,立模前没有进行模板设计,采用二节支撑,支架的下部没有水平撑,没有
设剪刀撑,上部几乎没有水平撑。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支架系统失稳,发生整个楼板的模
板坍落的重大事故。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失控,9m 高的支架没有进行结构计算、没有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没有按规定,在离
地面500mm 设一道拉杆,以上每隔2m 设一道拉杆,互相拉撑成一整体。

(3)事故处理

重新进行模板设计,根据实际荷载进行支架的结构验算。对照规范、规程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再安装模板。

实例3.2 某厂房墙顶的圈梁带伸出500mm 宽的挑檐沟,沟边高250mm,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
钢筋和浇好的部分混凝土全部倾覆,压倒脚手架,造成两死三伤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1)现场调查

1)施工缺乏管理:立模前无施工技术方案,盲目采用断面不足400mm×800mm 的半圆木料作
斜撑,下支点撑在10mm 宽的外墙面的砖缝处。

2)无合格的技术人员,无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监督,更没有安全意识。早从立模到扎钢筋和
浇混凝土的过程中,都没有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也没有提出改进措施。

(2)原因分析

1)模板的用量不当,用直径不足80mm 的小圆木对剖做斜撑,其刚度和强度都不够。

2)没有保证支撑稳固措施,将斜撑撑在砖缝中,即不稳,也不牢,是模板倒塌的主要原因。

(3)事故处理

返工重立支架和模板,重新浇筑混凝土。

89、底层模板支架沉降

(1)事故特征

底层基础没有夯实就立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基土被水淋潮后软化,受模板的压
力使支架随之沉陷,造成混凝土构件变形而裂缝。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当,立模板之前没有先夯实基土,也就是说基土达不到持力层的标准,导致模板
与支架下沉。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立模尚未浇筑混凝土的底层支架,必须进行夯实基土,扩大支撑垫块。

2)尚未立模的基土,必须分层夯实填平。

(4)预防措施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第2.1.2 条中要求: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
载能力、刚愎自用度和稳定性,才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及施工过程中所到之处产生的荷
载。

2)施工前要先将基坑(槽)等洼坑分层夯实填平;地面平整夯压密实,弹好支架位置轴线;

铺垫500mm 宽、 10mm 厚的碎石垫层,夯实后的地耐力必须达到100KN/m2 以上。支架下的垫块
面积不小于0.16m2,确保支架受力后不会下沉。

90、模板的强度不足而炸模

(1)事故特征

因模板施工前没有经过核算,模板的刚度和强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的承压力和侧压力的
作用下变形,炸模。

(2)原因分析

立墙板、立柱、梁的板,没有根据构件的厚度和高度要求进行设计,有的支架、夹具和对销
拉接件的间距过大,则模板的强度不足,尤其是用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快,侧压力大,更
容易产生炸模。

(3)处理方法

检查尚未浇筑混凝土的模板,验算梁模板的支架、柱模板的夹具、墙模板的对销拉接件等是
否稳固,验算其强度和刚度,如有不足之处,必须及时补强达到标准。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的构件大小和高度,实际使用模板的品种,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根据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的有关部门规定验算新灌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
压力F 值,F 值的大小直接影响模板的强度和刚度。

2)根据F 值的大小,确定纵横楞的间距和对拉螺栓的直径。当确定模板的纵横楞间距为650mm

×650mm 以内时,可根据下列规定确定对拉螺栓的直径。

A、F 值为0.03N/mm2,对拉螺栓可采用M12。

B、F 值为0.04N/mm2,对拉螺栓可采用M14。

C、F 值为0.05N/mm2,对拉螺栓可采用M16。

3)根据上部荷载和混凝土浇筑工艺,采用的支撑系统,通过计算确定支撑的间距和水平支撑
和剪刀撑。

4)用计算的结果来确定模板的用料和支撑系统,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
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91、模板净断面大于设计规定

(1)事故特征

浇筑好的构件断面尺寸都大于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1)使用的旧钢模几何尺寸大于实际尺寸,拼装时是根据钢模板的模数,而模数已经比要求有
所扩大。

2)模板在制作时,是按构件的外包尺寸拼装,在浇筑混凝土的张力下扩大了断面。

3)施工与技术管理没有掌握细部关键,操作技工缺乏施工经验,造成浇好的构件几何尺寸超
过8—10mm。

(3)处理方法

检查尚未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如有超大、超宽、超长时,必须即使纠正。

(4)预防措施

1)一般施工要求:模板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准确和正确。

2)拼装模板的内净尺寸要比设计规定断面小5mm。注意浇筑混凝土的压力和侧压力,使模板
扩大而达到设计规定。长度方向必须丈量准确。现浇结构模板的允许偏差见表3.4。

表3.4 现浇结构模板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基础 ±10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

-5

全高≤5m 6

层高、垂直

全高>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 长度上) 5

注:本表摘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92、模板漏浆

(1)事故特征

模板报的拼缝缝隙大于3mm;有的模板上的空孔洞没有修补好,导致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出现
浇好的混凝土构件露石、蜂窝、露砂等缺陷。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细,操作粗糙;钢模板陈旧破损,孔洞不补;木模板没有光表,板缝的孔隙没有
补嵌好;圈梁侧模底的缝隙没有嵌;构造柱的模板与砖体之间有空隙。

(3)预防措施

1)模板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与整修,合格后方可使用。钢模板在使用前必须整修和补好孔洞,

木模板必须处理好板缝,一般可用企口缝或高低缝。当模板安装好后,要全面检查一遍,对
大于 3mm 的缝隙要嵌补贴补密实平整。用薄铁皮粘贴补牢钢模板的孔洞。圈梁侧模下口、构
造柱的竖模板的接触处,应先用水泥纸筋灰括在墙侧面上,然后夹紧模板。安装好后在检查
一遍,补好缝隙。

2)检查已立好的模板。须用嵌缝材料补嵌缝隙和孔洞,尤其是圈梁侧模与砖墙顶接触处的缝
隙、构造柱内外模板与砖墙的接触处的缝隙。要用胶带纸贴补平板模板的缝隙。嵌缝材料有
橡胶皮、胶带、泡沫塑料、厚纸板、油灰腻子等。

93、预埋件、预留孔漏放和位移

(1)事故特征

有的盲目使用不合格预埋件,有的构件上预埋件漏放,有的位移,有的放反,给构件上安装
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原因分析

工作不认真,对预埋件重视不够,质量检查不细,工作没有落实到人,美育专人负责预埋件
的制作、安装与检查。

(3)预防措施

1)对即将开工的工程,要绘制预埋件、预留孔的安装位置图纸,各种预埋件的规格和制作要
求,应设专人负责检查、预埋和固定工作。

2)预埋件、预留孔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先翻成专用图纸,如预埋件的制作大样图:有编号、
有规格、、有焊缝要求、有质量标准。进场后有专人负责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必须剔除。

3)预埋件、预留孔的安装图中,应著名各种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轴线、标高、尺寸、形
状、编号和安装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固定在模板上。有的要预埋在混凝土的表面。安装必
须牢固,位置准确,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 要求。

表3.5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

-0

实例:3.3 某车间屋盖施工中,因有一根安装焊好的檩条倾倒,造成两条高空坠落而死亡的重
大事故。

(1)现场调查

倾倒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檩条端头的预埋件不合格。焊在预埋件上的钢筋锚固铁脚长度只有
20mm,是规定长度81mm 的确1/4。该檩条与屋架焊接后,其预埋件的铁脚无锚固作用而倾倒。

(2)原因分析

施工无责任制,预埋件制作偷工减料,预埋件在安装前没有进行检查,上不合格的废品浇入
预制檩条中。由于预埋件的铁脚比规定缩短61mm 而造成这一事故。

(3)事故处理

必须严肃整顿预制场,建立检验制度,道道工序必须有人把关、有人检验。

94、杯形基础模板差错

(1)事故特征

杯基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捣时芯模浮起,影响了预制桩的安装;有的芯
模拆不出。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善,轴线不准确,质量检查不细致,杯基中心线存在误差。

2)杯芯固定方法、支撑方法不当,浇灌混凝土浮力使芯模上升和偏斜。

3)将脚手板搁在杯口上,在荷载作用下,造成模板下沉。

4)芯模外面没有涂刷隔离剂,或拆芯模时间过迟,粘结太牢。

(3)处理方法

1)检查没有浇筑混凝土的杯基:纵横轴线必须准确,支撑必须牢固,芯模固定牢固,并在芯
模底钻排气孔。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2)已浇筑好的杯基应及时将纵横轴线标在杯口,根据轴线复查杯口,如有偏差影响预制柱安
装的部分,要及时凿除。尤其是杯底标高的超高部分要凿平。

(4)预防措施

1)杯基基础模板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规定制作,达到尺寸准确、装拆周转方便的目
的。

2)杯芯模板宜做成整体式,木模应刨光、直拼;应用侧板包底板,且在底板上钻排气孔;四
角做成小圆角,并涂刷隔离剂。

3)支模前应拉好纵轴线,对准杯基模板的中心线。就位后拉横轴线校正,并支撑牢固,经检
查合格后安装芯模。杯底只允许有负标高,不允许有正标高。

4)正确掌握标基混凝土浇筑:第一次浇到芯模底平,第二次沿芯模四周下料,确保芯模位置
正确。发现偏差须及时纠正。

5)浇混凝土的脚手板不得直接搁在杯基的模板上。

6)掌握拆除芯模的时间: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用倒链滑轮徐徐拔出。

95.梁模板的通病

(1)事故特征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挠曲;炸模、模板坍塌。

(2)原因分析

1)用料偏小,夹挡、小撑挡、支承等间距过大。有的采用易变形的黄花松,有的采用废旧钢模板等。

2)模板没有经过设计和计算,而是由模板工自由制作。有的模板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

3)模板安装就位后,施工技术员、工长没有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又没有及时纠正。

(3)处理方法

1)对已安装好的梁模板,应拉线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核算用料,如夹挡、小撑挡、支撑的用料规格、间距是否能满足混凝土浇筑的侧压力和垂直荷载。如有不足之处应立即补强,确保梁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

2)检查底层支撑的地面要求,必须达到例89 中防治措施的规定。

(4)预防措施

1)梁模板宜采用侧包底的支撑法,便于拆除侧模以利周转应用。

2)当梁模板采用木模时,其底模厚度应大于50mm。侧模可由木模或胶合板等拼制而成,侧模背面应加钉竖向、水平向及斜向支撑,以满足承受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要求。当采用组合钢模板时,其侧模板用钢管做横、竖支撑。

3)梁跨度在4m 时应起拱,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

1/1000—3/1000。

4) 支撑之间应设拉杆,互相拉撑成一整体,离地面50mm 处设一道拉杆,向上2m 以内设一道。
支撑下班都要垫楔子和垫板加固,以利校正模板的高低和拆模;当支撑落在基土上时,要按例89 防治措施中的规定施工。当梁底距地面的高度超过5m 以上,宜采用钢管扣件支撑的方法,用桁架支撑主、次梁模板。

5)“T”形梁模板的做法,花蓝梁模板的做法,梁模板安装后,必须拉线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及稳固性,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96、圈梁模板的缺陷

(1)事故特征

圈梁凹进或凸出不平,不直,沿墙漏浆。

(2)原因分析

对圈梁模板重视不够;原因有砖墙承托,侧模太简单,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平,不直和漏浆。

(3)处理方法

对圈梁模板的侧模宜做成工具式,模板报应有抗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强度和刚度。立好的模板必须拉通线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嵌补好模板与砖墙接触处的缝隙,防止漏浆,同时确保模板不大于砖墙。

(4)预防措施

1)用钢模板做成圈梁模板宜采用卡具法。卡具法根据不同地区和习惯做法来选择使用。

2)挑扁担法;一般圈梁的挑扁担法是在圈梁底下面一皮砖中,沿墙身每隔900—1200mm 留60 ×1200 的半砖洞,洞中标穿50mm×100mm 方木或钢管作扁担,支立两侧模板用夹条及斜撑撑牢。

97、柱模板的缺陷

(1)事故特征

1)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且扭曲。

(2)原因分析 龙

1)没有经过验算和设计,因而模板用料偏小,柱箍间距过大。

2)立模不当:成排的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有的因钢筋篇位没有纠正就套柱模板。

3)柱模支好后没有按标准整修,有的未经检验就浇筑混凝土,使柱模扭曲和移位。

(3)处理方法

1)全面检查已立柱模的垂直度,拉线检查成排柱的位置和找方。如因钢筋篇位影响模板的就位,必须先纠正钢筋,确保模板位置正确。

2)核算柱模板内浇混凝土的侧压力,检查箍距是否能满足要求,及时架设达到标准的水平撑,剪刀撑斜撑等,且必须稳固,防止施工中炸模和倾斜。

3)对尚未安装的柱模必须先设计、核算,然后安装,确保位置正确、稳固。

(4)预防措施

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面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校正柱子的插筋位置。

2)柱位先做小方盘底模板,保证柱底部位置准确,标高准确,注意留清扫口,以便清晰扫刷柱内垃圾。

3)通过侧压力的计算,确定柱的侧模和箍距。

4)柱模板宜采用工具式柱箍,各种柱箍间距均应按设计和计算要求布置,一般情况下的间距不小于400mm ,不大于1000mm。各种钢柱箍形式参见图。木制柱箍的形式见图。

5)安装成排柱的模板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板,校正与复核位置正确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相互间应用剪刀撑、水平撑搭牢。当柱距大于6m 时,各柱四面应撑好斜撑, 确保柱的位置准确,模板稳固。

98、早拆模板的事故

(1)事故特征

提前拆除承重梁、板的底模,常造成构件因强度不足而裂缝和坍塌。

(2)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不懂规范、不熟悉操作规程,盲目为了模板的周转和降低成本而不顾工程处质量。

2)冬期施工气温较低,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提前拆模会使梁、板变形。裂缝,严重时还会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悬挑构件的上部尚没有抗倾覆荷载,就盲目提前拆除底模和支架。

(3)处理方法

1)核查即将拆除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看是否能达到拆模强度,尚未达到的构件不得拆除。

2)若悬挑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拆模强度,也必须先压上抗倾覆的荷载,然后方可拆模。

3)当构件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拆模时间而底模和支架已被拆除,应尽快补好顶撑和支架,确保构件的安全。

(4)预防措施

须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第2.4.1 条规定: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3.6 规定后方可拆除。

表3.6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2 50

板 >2,≤8 75

>8 100

≤8 75

梁、拱、壳

>8 100

≤2 75

悬臂构件

>2 100

注:本规范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2 钢筋工程

99、钢筋制作差错

(1)事故特征

钢筋成形,切断的尺寸长短不一,成型钢筋尺寸误差等,常造成安装后的钢筋因尺寸误差而不合格;或因锚固长度不足而后造成构件裂缝和坍塌。

(2)原因分析

操作工责任芯心不强,管理制度不严,无严格的检查制度,或工地没有配料单,使断料长度
不统一(时长时短)而发生事故。

(3)处理方法

1)检查配料单的尺寸是否准确,核对断料的实际尺寸,如有误差应及时纠正。

2)检查正在安装的钢筋,如有发现短缺的,钢筋必须再接长;可焊接和搭接,以确保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4)预防措施

1)按设计要求的钢筋锚固长度、实际形状制作成配料单。

2)钢筋必须先调直,控制断料尺寸,并应加焊接和绑扎接头长度。重要和复杂的钢筋要放好实样,将成型的钢筋核对准确后方可大量断料并配制而成形。

3)成型钢筋的同一规格要绑扎成捆宾挂牌,钢筋的运输、堆放、吊装要有专人负责,防止压弯和碰撞而变形。

100、钢筋规格、级别用错

(1)事故特征

受力的主筋规格、级别用错,不经复试的不合格钢筋混入构件,造成构件变形、裂缝和断坍。

(2)原因分析

1)有的小型施工企业和承包商所采办的钢筋只在规格上满足设计要求,而不懂钢筋级别,错
将I 级钢作II 级钢使用。

2)有的钢筋无质量保证书,进场后又不经复试,误将劣质钢筋用于构件,造成构件变形、裂缝、断坍。

3)制度不健全,安装操作工工作不细,错将小规格替代大规格。如用Φ14 代替Φ16,直径虽仅小2mm,但截面积相差约1/4。

(3)处理方法

1)发现有不合格钢筋已安装入构件时,必须及时更换,确保构件的安全。

2)核验已安装和即将安装的钢筋,对照设计图纸检查每个构件;钢筋的规格和根数必须完全
相符,如有不符之处要及时纠正。

(4)预防措施

1)对进场的钢筋应查对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和每捆(盘)均应有标志。进场
后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形国家有
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尚应根
据现形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3)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4)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检查;凡不合格处没有在纠正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5)认真做好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1、梁中钢筋差错

(1)事故特征

梁中的受力钢筋存在差错,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替大直径钢筋,或漏放构造加筋,或弯起钢筋不到位等,造成梁的变形和裂缝。

(2)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没有认真学审设计图纸,不按设计图施工,操作技术水平低,又缺乏严格的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

(3)处理方法

检查已安装好的梁钢筋直径、级别、根数和位置,如有错误,必须及时纠正。

(4)预防措施

1)核对构件中钢筋的直径、根数、位置、保护层垫块高度等,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

2)必须严格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钢筋的制作、安装、检查,以及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等,

都要对照图纸认真负责认真核查,确保钢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

102、悬挑梁中钢筋放错和下沉

(1)事故特征

钢筋放错和下沉,常造成悬挑梁折断、坍落、裂缝等。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不学习操纵规程和设计图纸,个别人员又不懂结构,盲目施工造成悬挑梁根部裂缝、折断和坍落。

2)缺乏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查制度及保证质量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3)处理方法

1)检查核对悬挑梁中的钢筋,如有不符合设计之处,必须及时纠正。

2)通过检查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预防措施

1)核对悬挑梁中钢筋的直径、根数、主筋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垫块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悬挑构件的受力钢筋在上面,为防止钢筋下沉,宜在钢筋下面设置障碍Φ12的“П”

形钢筋支架,间距不大于300mm。浇筑混凝土时,应用“马凳”架空,操作人员和运料都不准
踩踏在钢筋上;要有专人及时纠正钢筋位置,确保钢筋不下沉、不移位。

实例3.4 某中学的教学楼,有25 根跳梁根部断裂。

(1)现场调查

从挑梁裂缝中检查,发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平均为60mm,比规定25mm 大35mm。主要原因是
挑梁主筋在施工被踩踏下沉,即浇筑挑梁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的操作人员都是踩在钢筋上操
作的。

(2)原因分析

1)施工、操作人员缺乏结构知识和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的了
解,不懂建筑施工的一般常识,没有确保钢筋位置的措施。

2)结构计算证明,挑梁主筋下沉35mm 时抗弯值降低16.48%,是造成挑梁裂缝的主要原因。
可见主筋下沉的危害性极大。

(3)事故处理

凿除断挑梁的混凝土,伸进砖墙报1m,重配挑梁主筋,后面与圈梁钢筋焊接;挑梁模板上口
用钢管横架二道,用铅丝将主筋吊牢,再搭脚手架与挑梁平;同时不允许操作人员踩踏钢筋,

以确保主筋位置准确。

因挑梁保护层过大造成构件裂缝的拆除、重浇的经济损失达3 万元,延误工期40 多天。

103、柱钢筋位置差错

(1)事故特征

柱钢筋错位,影响柱模板安装;柱钢筋便位,影响柱的受力;钢筋少放或改小,影响建筑的安全保密度。

(2)原因分析

学审图纸不够,或钢筋制作前无配料单,或钢筋安装工艺不当,或钢筋的固定措施不力,

使之在混凝土浇捣时移位。

(3)处理方法

1)在楼、地面上弹柱模板的位置线,发现有钢筋凸出模板时须及时纠正;如偏位大于钢筋直
径时,则要将上部竖钢筋加直角弯钩到混凝土面,再将偏位钢筋纠正后焊牢。

2)钢筋的错位处理,必须会同设计、质量监督部门研究加筋的方案。

3)核对图纸逐根柱检查,如有差错及时纠正。制定保证钢筋位置正确的措施。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学习审查图纸的知识,做好钢筋翻样工作和技术交底工
作,按钢筋配料图培植钢筋。

2)柱钢筋绑扎、焊接、安装完毕后,要认真对照设计要求逐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
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3)外伸插筋要用箍筋扎牢,上端固定在专用的架子上;浇筑混凝土时要防止碰歪钢筋,当混
凝土浇到一半以上时,最好拉线检查核对轴线和钢筋位置的准确度。

104、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

(1)事故特征

因钢筋的锚固长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中的规定,如梁的钢
筋锚固长度短,常造成构件受力后在支座处断裂。锚固长度过短,不仅抗震能力减弱,而且
还会造成坍落事故。

(2)原因分析质量检验不严,钢筋配料不准,施工管理不力,技术人员忽视节点的锚固作用。

(3)处理方法

1)全面检查梁、梁与柱的节点处的钢筋锚固长度,如有不足之处,必须及时纠正,如接长或
加补锚固筋。

2)抗震设防地区更要认真处理好锚固钢筋的长度。

(4)预防措施

1)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要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第6.1.4 条规
定:当设计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表3.7 规定的数值。

表3.7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mm)

混凝土强度

钢筋类别

C15 C20 C25 C30


81

I 级钢筋 40d 30d 25d 20d

50d 40d 354d 30d

月牙纹

II 级钢筋
III 级钢筋 ----- 45d 40d 35d

冷拔低碳钢丝 250

注:(1)当月牙纹钢筋混凝土直径d 大于25mm 时,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当螺纹钢筋直径d 小于25mm,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减少5d 采用。

(3)当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当增加。

(4)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2)按设计图中的锚固长度,若支座锚固长度不够时,可将钢筋弯起向上或加焊横向钢筋、焊
锚固铁板等措施,以满足要求。

3)简支梁下部纵向受力筋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las 应符合表3.8 要求,并伸至梁端。

表3.8 简支梁受力钢筋的支座锚固长度las (mm)

剪力设计值 锚固长度

V≤0.07fcbh0 las≥5d

V>0.07fcbh0

螺纹钢筋

月牙纹钢筋

光面钢筋

las≥10d

las≥12d

las≥15d

注:V 为剪力设计值;fC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b 为简支梁宽度;h0 为简支梁有效高度;d 为钢筋直径。

4)连续梁、框架梁中间支座的上部钢筋应贯穿的支座节点;当不充分利用下部钢筋的抗拉
强度时,锚固长度Las 见表3.8;当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见表3.7 取用(图
3.12a)。

连续梁边支座纵钢筋的锚固长度按简支梁要求;框架梁端节点下部钢筋锚固长度按中间节点
要求,上部钢筋锚固长度如图3.12a 所示。

105、箍筋制作安装差错

(1)事故特征

箍筋制作不规方,拐角处不是90 度,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安装时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

没有按设计要求错位安装梁与柱的加密区箍筋。一般漏扎柱、梁交接处的箍筋,影响结构的
安全度和抗震性能。

(2)原因分析

1)箍筋制作时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

2)事前没有向操作班组交底,施工中没有检查箍筋的接头位置,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对柱的
上下端和梁的两端加密区加密箍筋;框架处与梁交接处钢筋横竖较密,箍筋安装困难较大,

有的工人就不安装。

(3)处理方法

1)核对配料单,箍筋内角都要案成90 度,且几何尺寸必须准确。误差过大的必须返工重新
成型。

2)对照设计要求写出交底书,如有漏放、漏扎的箍筋,必须补足。

3)梁、柱交接处,必须补足规定的柱钢筋,如确有困难时,可用两个“Ц”形箍筋合拢后绑
扎或焊接。

(4)预防措施

1)箍筋制作安装前必须绘制正确的配料图及安装图,向操作工、安装工交底。

2)建立质量检验制、箍筋制,检验不合格和绑扎不牢或箍筋接头位置没有错开者不准出厂。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在柱竖筋上划线,且划好每只箍筋的位置;在梁的纵筋上划好梁的箍筋

82

位置。

3)抗震钢筋配置、框架梁、梁端箍筋应加密,加密的要求见表3.9。

表3.9 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抗震等

加密区长度 最大间距 最小直径

一级

取2h 或500mm 二者中
的较大值

取纵向筋直径的6 倍、梁高的1/4 或100mm

三者中的最小值

Φ10

二级

取纵向筋直径的8 倍、梁高的1/4 或100mm

三者中的最小值

Φ8

三级

取纵向筋直径的8 倍、梁高的1/4 或150mm

三者中的最小值

Φ8

四级

取1.5h 或500mm 二者
中的较大值

取纵向筋直径的8 倍、梁高的1/4 或150mm

三者中的最小值

Φ6.5

Φ6

注:(1)箍筋最小直径不应小于表中规定,且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

(2)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加2mm。

(3)h 表示梁高。

4)框架柱、框架柱上下两端的箍筋应加密,加密要求见表3.10。在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箍筋的
肢距,对一级抗震不宜大于200mm,二级抗震不宜大于250mm,对三级、四级抗震不宜大于300mm,

且每隔一根纵向钢筋都宜有两个方向的约束。在箍筋加密区长度以外,箍筋配筋率不宜小于
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同时满足箍筋间距;对一级、二级抗震小于10d,对三级抗震小于15d

(d 为纵向钢筋直径)。当框架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宜焊成封闭状。
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筋量。柱箍加密如图3.13 所示。

表3.10 框架柱箍加密区范围、间距和直径 (mm)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 最大箍距 最小直径

一级

取纵向筋直径的6 倍或100mm 二者中的较
小值

Φ10

二级 取纵向筋直径的8 倍或100mm 二者中的较
小值

Φ8

三级

四级

取矩形截面长边尺寸或
圆形截面直径、层间柱
净高的1/6 或500mm 三
者中的最大值 取纵向筋直径的8 倍或150mm 二者中的较
小值

Φ6/5

Φ6

注:(1)在刚性地坪上、下各500mm 范围内,应按表中规定配置箍筋。

(2)对三级、四级角柱,箍距不应大于100mm。

5)铰接排架柱:柱顶至柱顶以下500mm 且不小于柱顶截面高度;上柱根部至吊车梁顶面以上
300mm;基础或杯口顶面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全部牛腿高度,柱间支撑节点上、下各300mm

等范围内,箍筋应加密,箍筋最大间距为本100mm,箍筋直径见表3.11。

表3.11 排架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直径 (mm)

抗震等级和场地类别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加密区区段 一

Ⅲ、Ⅳ类
场 地

Ⅰ、Ⅱ

类场地
Ⅲ、Ⅳ类
场 地

Ⅰ、Ⅱ类场

一般柱顶、柱根区 Φ8 Φ8 Φ6.5 Φ8

吊车梁、牛腿区段,有
支撑的柱根区段

Φ10 Φ8 Φ8


83

有支撑的柱顶区段,柱
边位受约束力的部位

Φ10 Φ10 Φ8

106、漏放板的构造附加钢筋

(1)事故特征

1)漏放板的构造附加钢筋导致板的裂缝。

2)沿墙边或梁上的构造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被踩踏下沉,使板产生裂缝。

(2)原因分析

1)施工前交底不清,对构造钢筋重视不够。

2)施工后检查工作不细,对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不认真。

3)施工中没有保护措施,操作人员随意踩踏,造成沿楼板的负弯矩处的裂缝。

(3)处理方法

1)检查以安装的板钢筋,不足构造钢筋,尤其要不足板的转角处的斜向构造钢筋。

2)采取架空或吊空的方法,保护板的构造钢筋位置的确准确性。浇筑混凝土时要搭设马凳,

防止操作人员踩踏钢筋。

3)对以浇好的楼板,如有裂缝,必须会同设计、质量监督、施工等有关人员查明原因,采取
加固措施。

(4)预防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钢筋配料图,并附加钢筋的位置和要求。

2)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时,要有保护附加钢筋的位置正确措施,如架空、吊空、防止踩踏下沉
等。

实例:3.5 某大厦的现浇五层框架结构的裙房,在验收中发现1----4 层楼板沿主梁、次梁的
周边有裂缝,属质量事故。

(1)现场调查

1)该裙房为现浇框架梁或正浇楼板,梁上和表面上的附加钢筋扎好后,施工没有保护钢筋不
下沉的措施,混凝土灌筑采用泵送,水平布料用6m 长的软管人工拉移铺料,在混凝土的垂直
压力下和操作人员的踩踏下,使附加负弯矩钢筋弯曲下沉。

2)在质量检查时,发现1---4 层楼板的周边沿梁侧负弯矩处发生裂缝,裂缝宽度为0.1m—0.7m,

长度为1000—5000mm,楼板上面裂缝深度约60mm,楼板底面看不见。

3)建筑科研后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查附加钢筋的下沉位置,下沉均值为45mm,最大深度达67mm。
与用人工沿裂缝检查结构基本相同。

(2)原因分析

1)该裙房为现浇框架梁和楼板,设计沿边周边主梁、次梁面上配置Φ8 负弯矩钢筋,承担楼
板的负弯矩内力,施工管理人员忽视了负弯矩钢筋位置的重要性,没有采取确保楼板面负弯
矩钢筋不下沉的措施。

2)浇筑梁板的混凝土是采用泵送的,用6m 长的软管用人工拉移铺料,软管有时压在附加钢
筋上,混凝土下落的垂直压力和操作人员的踩踏,使板面的钢筋压弯下沉,钢筋又被埋入混
凝土中以看不见,没有人在去纠正。

(3)事故处理

1)楼板的原设计的有效厚度为160mm,减去保护层21mm 为139mmm。现下沉后的实际保护层
为51mm,则有效厚度为160-51=109(mm)。其比值为109/139=0.784,由于负弯矩下沉45mm,

则承载力降低21.6%。

2)加固方法:先将楼板面凿毛、扫刷、冲洗干净,钻孔预埋抗剪锚固筋,安装板面支座处的
负弯矩钢筋,利用原设计的楼板面的60mm 厚炉渣混凝土垫层改为50mm 厚整浇混凝土加固层,

84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原设计楼板同,成为复合的新整体,提高板面支座处的抗负弯矩能力。在
不改变结构外观的前提下,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度。

3)施工方法:检查板面的清洁度和“毛化”处理质量,弹线划好抗剪钢筋的预埋位置,用电
锤打50mm 深的孔,将孔洞冲洗干净晾干,灌水泥浆,随即埋设Φ12 长90mm 的抗剪钢筋,经
养护硬化牢固后,将安装好的负弯矩钢筋或分布筋焊牢在预埋钢筋上。经质量检查合格后,

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然后搭设浇筑混凝土操作的架空跑道。严禁压弯和踩踏在钢筋上。
设专人负责钢筋的位置并控制混凝土的厚度,用平板震动器振捣密实,湿养护7d 以上。

107 主梁、次梁与板的钢筋安装误差

(1)事故特征

板、次梁、主梁相交接点处钢筋交叉,常常造成误差,造成钢筋高出板面露筋和节点处裂缝
等事故。

(2)原因分析

1)设计无节点祥图,钢筋翻样没有明确规定;钢筋密集安装困难;节点处的钢筋以超出板面
保护层。

2)技术交底不明确,操作工缺乏安装经验。

(3)处理方法

1)尽可能纠正已安装好的钢筋。

2)尚未安装的钢筋,须按图的方法施工。

(4)预防措施

1)主梁、次梁与板整浇时,配筋必须根据设计规定,安装时可爱参照图的方法施工。

2)截面同高的井式梁,钢筋安装参照图的方法施工。

3)认真安装,严格检查,如有错误须及时纠正。

108、同截面的钢筋接头过多

(1)事故特征

在构件的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是构件的隐患,即当受力时会产生断裂事故。

(2)原因分析

1)钢筋翻样交底不清,配料操作人员不熟悉规范,将接头都配在同一截面。

2)质量不认真,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没有配合操作人员搭配钢筋,把接头错开。

3)在检查安装后的钢筋时发现问题,因更换难度较大,怕影响工期,就不了了之。

(3)处理方法

检查已安装后的构件主筋,其接头同一截面中超过规定时,必须及时纠正,一般应拆骨架或
抽出有问题的钢筋并更换合格品,再重新绑扎。

(4)预防措施

1)按设计规定,由钢筋翻样列出配料图,根据库内同规格钢筋实际长度合理接长,彬彬有礼
错开接头。各类接头的错开要求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
3.4、3.5 中的各条规定。

2)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互相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
中至另一根钢筋的接头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 倍,且不应小于500mm 的区段;同一根钢筋不
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若为非预应力筋,受拉区不宜超过50%;若为
预应力筋,受拉区不宜超过25%。

3)在直接承受中级,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也不宜采用焊接接
头。


85

4)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从任一帮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1.3 倍区段范
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拉区不得超过50%。

109、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缺陷

(1)事故特征

钢筋闪光对对焊接头的缺陷,直接影响构件的安全度,如未焊透、有裂缝或有脆性断裂。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操作,对各项技术参数掌握不够熟练。

2)没有对闪光对焊工艺管理,及时纠正不标准工艺。

3)对成品的检查、测试不够,让不合格产品出厂。

(3)处理方法

1)对已完成的闪光对焊的钢筋,应分批抽样进行质量检查,以200 个同一类型的接头为一批,

外观检查时,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 个。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

以每批成品中切取6 个试件,3 个做拉伸试验,3 个做弯曲试验。

2)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要求:

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I 级、II 级、III 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IV 级钢筋不
得有烧伤。

C、接头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0。

D、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10 的赶紧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3)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并切除不合格接头,重焊后可进
行二次验收。

(4)预防措施

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缺陷的预防措施见表3.12。

表3.12 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缺陷的预防措施

项次 缺陷种类 预防措施

1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
焊透或夹渣

增加预热程度;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程度;确保带电顶
锻过程;加快顶锻速度;增大顶锻压力

2 接头中有缩孔 降低变压器级数;避免烧伤过程过分强烈;适当增大顶锻
留量及顶锻压力

3 焊缝金属烧,或热影
响区过热

减小预热程度;加快烧热速度,缩短焊接时间;避免过多
带电顶锻。

4 接头区域裂纹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
筋;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5 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 清楚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清楚电级内表面的氧
化物;改进电级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夹紧钢筋

6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切除或娇直钢筋的弯头

110、钢筋接头处脆性断裂

(1)事故特征

接头在承受拉应力或弯曲时,在焊热影响区或器材上发生没有塑性变形的断裂。

(2)原因分析

焊接工艺不当,焊接参数不合适,钢筋的可焊性差,碳当量大于0.65%。


86

(3)预防措施

1)用式(3.3)计算钢材的碳当量,估价钢筋的可焊性。

CE=[C+Mn/6+Si/14-(V+Ti)/5+P/2] (3.3)

式中:CE-----碳当量

C----碳含量

Min----锰含量

Si------硅含量

V------钒含量

Ti-----钛含量

P------磷含量

钢筋的闪光对焊的碳当量(CE)小于0.55%时,焊接性好;大于0.55%、小于0.65%时,焊接
性要限制;大于0.65%的,焊接性差。

2)当钢筋的碳当量大于0.55%时、小于0.65%时,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宜采取闪光—预热闪
光焊。

3)当钢筋的碳当量大65%时,更要考虑预方法。一般来说,预频率尽量低些为好,以利减缓
焊接时的加热速度货随后的冷却速度,避免淬硬缺陷发生。

4)IV 级钢筋的焊接,应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当接头发生脆性断裂时,

要采取焊热处理。

A、要避免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应采用最低的变压器级数,进行脉冲式通电加热,每次脉冲
循环时间3s。

B、要正确控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750—8500C 之间;随后在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

C、在负温焊接时,要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要采取挡风、防雨雪、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或热处理等措施,以消除或减少接头临近区段的淬硬组织,改善接头性能。

111、电弧焊接的钢筋接头的缺陷

(1)事故特征

电弧焊接的钢筋的接头和质量直接影响构件的安全度,若焊接不牢,轻则产生裂缝,重则产
生断裂。

(2)原因分析

操作不当,管理不严,质量检查不认真。

(3)处理方法

1)检查电弧焊接的钢筋外观时,应在接头清渣后进行抽查,以300 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
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取样10%,且不少于10 件。要求为:

A、焊缝表面平顺,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B、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C、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

D、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在2 倍直径长度上的焊缝不超过2 个,大小不得超过6mm2。

E、电焊弧的钢筋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要求:接头弯折不大于40,接头处钢筋轴线便移
不大于直径的1/10,且不大于3mm;焊缝偏差不大于钢筋直径的1//20,宽度不大于钢筋直径
的1/10,焊缝长度不大于钢筋直径的1/2。。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剔出重新焊接,进行二次验收。

2)3 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抗拉强度值。至少有2 个试件呈塑性断裂,

当检验结果有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2 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采取双倍
数量的试件进行复试,复试结果仍有1 个试件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3 个试件发生脆性

87

断裂时,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4)预防措施

1)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用合适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源,保证焊缝
与钢筋熔合良好。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参照表3.13 选用。

2)钢筋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条标准的有关规定,其牌号
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没有规定时,可参照表3.14 选用。

表3.13 电弧焊的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的参考表

焊接位置 钢筋直径(mm) 焊流电流(A) 焊条直径(mm)

10—12 90--130 3.2

14—22 130—180 4

25—32 180—230 5

平焊

36—40 190—240 5

10—12 80—110 3.2

14—22 110—150 4

25—32 120—170 4

立焊

36--40 170—220 5

表3.14 电弧焊接时使用焊条规定

项次 钢筋级别

焊接形式

I 级钢 II 级钢 III 级钢

1 搭接、绑条、熔槽焊E43* E50* E50*、E55*

2 坡口焊 E43* E55* E55*、E60*

3)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4)焊接时,如焊缝处发现裂缝,应即停止操作,从焊条、工艺、施工条件及钢材等方面,逐
项进行检查分析,弄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焊。

112、坡口焊接的钢筋接头的缺陷

(1)事故特征

坡口焊接是电弧焊接的四种形式之一。但对焊接质量要求更高,常出现有咬边及边缘不齐,

焊缝宽、高度不定,表面凹陷,钢筋不对直错位现象等缺陷。

(2)原因分析

操作工对操作工艺不熟练,或初次焊接没有掌握质量标准和焊接技巧。

(3)处理方法

参照例111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钢筋的坡口平焊时,“V”形坡口角度为550--650。

2)钢筋立焊时,坡口角度400—550,其中下钢筋为00—100,上钢筋为350—450。

3)钢筋根部间隙,平焊时为3—6mm,立焊时为4—5mm,最大间隙不得超过10mm。

4)坡口焊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的选择请参考表3.15。

表3.15 坡口电弧焊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选用表

焊接位置 钢筋直径(mm) 焊接电源(A) 焊条直径(mm)

16—20

22-25

28—32

36—40

140—170

170—190

190—220

200—230

3.2

4

5

5


88

18—20

22-26

28—32

36--40

120—150

150—180

180—200

190—210

3.2

4

4

5

113、锥螺纹连接接头的质量不标准

(1)事故特征

1)用卡规检查套丝质量时,发现有的丝口被损坏,有的完整丝口不满足要求。

2)接头拧紧后,外露丝扣超过一个完整丝扣。

(2)分析原因

1)钢筋端头有翘曲,钢筋的轴线不垂直。

2)已加工的丝扣没有保护好。

3)加工的成品没有详细检验,使不合格品流入施工现场。

4)接头的拧紧力矩值没有达到标准;接头的拧紧程度不够或漏拧;钢筋连接方法不对。

(3)处理方法

1)对丝扣的损坏或整丝不足的,应将其切除一部分或全部,然后重新套丝。

2)对外露丝扣超过一个完整扣的接头,应重新拧紧接头回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法:用电弧
贴角焊补强,焊缝高度不小于5mm,焊条采用E5015。。当钢筋为III 级钢时,必须先做可焊
性试验,合格后,方可用焊接方法补强。

(4)预防措施

1)钢筋切断时,其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翘曲,不准用气割法切断钢筋,应经常
更换切割机砂片。

2)钢筋套丝质量必须逐个用牙形规与卡规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将其一端拧上塑料保
护帽,另一端按规定的力矩值用扭力扳手拧经连接套。

3)连接前,应检查钢筋锥螺纹及连接套锥螺纹,必须完好无损。如发现丝头上有杂物或锈蚀,,

须用套丝板刷清除;将带有连接套的钢筋拧到连接钢筋时,应按规定的力矩值用力矩扳手拧
紧接头,当听到力矩扳手“卡嗒”声响时,即达到接头的拧紧值。

4)同径或异径接头连接时,应采用二次拧紧连接方法;单向可调、双向可调接头连接时,应
采用三次拧紧方法。连接水平钢筋时,要将钢筋托平对正连接件用手拧紧,再按以上方法连
接。

5)已连接完的接头,必须立即用油漆做上标记,防止漏拧。

6)各项指标必须达到《钢筋锥螺纹连接技术规程》JCJ109—96 中的规定。

114、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缺陷

(1)事故特征

1)钢筋冷挤压后的太筒有可见裂缝。

2)钢筋冷挤压后的套筒长度小于表3.16 中的规定。

表3.16 钢筋套筒连接压接控制数据

检查项目

每端插入长度(mm)

钢筋

直径

(mm)

套筒

编号

标准尺寸 允许偏差
压接后套
筒总长

(mm)

每端压接
扣板

接头弯折
(0)

压力值
(MPa)

18

20

SPJ—18

SPJ—20

57.5

65

±5

±5

135

150

4

4

4

4

30—85

95—100

89

22

25

28

32

36

40

SPJ—22

SPJ—25

SPJ—28

SPJ--32

SPJ—36

SPJ--40

70

75

85

110

115

125

±5

±5

±5

±5

±5

±5

160

175

195

250

260

280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100-110

60—65

65—70

70—75

95—100

60--65

3)压痕处套筒的外径波动范围小于或大于原套筒外径的0.8—0.9。

4)有的钢筋深入套筒的长度不足。

(2)原因分析

1)施工、技术、质监、操作等方面人员对新工艺不熟悉,检查不细,发现不了缺陷。

2)套筒的质量标准差,不符合要求。

3)套筒、压模与钢筋没有互相配套使用。

4)挤压操作方法不当,压力过大或偏小。

5)钢筋伸入套筒内的长度不足。

(3)处理方法

1)经检查,挤压后的套筒内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应切除重新挤压。

2)用钢尺测量连接套筒的伸长量,必须符表3.16 中的规定。测量长度以套筒最短处为依据,

如未达到规定,应在相应的一端补压一扣;如仍达不到标准,应切除重新挤压。

3)压接后套筒外观检查压痕不得有重叠、霹裂和横裂;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0;压痕重叠超
过25%时,应补压一扣。如偏差过大,也应切除后换合格套筒重新挤压。

4)以1000 个同批号钢套及其压接的钢筋接头为一批,随机取样一组(3 个钢筋接头)做力学
性能试验。

(4)预防措施

1)套筒的材料及几何尺寸应符合形式检验认定的技术要求,并应有相应的套筒出厂合格证书。

2)检查使用的钢套(II 级钢筋)的屈服强度( QS)大于285N/mm2,抗拉强度(Qb)大于425N/mm2,

延伸率(Qs)大于20%,全截面强度应大于母材钢筋。

3)压模、套筒与刚劲应互相配套使用,不得混用。压模上应有相对应的连接钢筋规格标记。
钢筋与套筒应进行试套,如钢筋端头有马碲形、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应预先矫正或用砂
轮打磨;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互相串用。

4)挤压强应杂地面先将套筒与钢筋的一端挤正,形成带帽钢筋,到拼接现场再挤压另一端。
加以时务必按标记检查钢筋插入套筒内的深度,,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加
以时挤压机应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加以宜从套筒中央开始,并依次向两端挤压。挤压力、
压模宽度、压痕直径波动范围以及加以道次或套筒伸长率应符合产品供应单位通过型式检验
确定的技术参数,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对挤压机的挤压力进行标定:

A、新挤压设备使用前,或旧挤压设备大修后。

B、油压表受损或强烈振动后。。

C、套筒压痕异常且查不出其他原因时。

D、挤压设备使用超过一年,挤压接头数超过5000 个。

5)钢筋套筒连接件压接控制的数据,必须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CJ108—96

中的要求和表3.16 中的各项指标。

115、电渣压力焊钢筋缺陷

(1)事故特征

1)对已焊钢筋接头外观检查其缺陷类型如图所示:


90

A、偏心值大于1/10 的钢筋直径或超过2mm;

B、接头处弯折大于40;

C、咬边大于1/20 的钢筋直径;

D、钢筋上下结合处没有熔合;

E、焊包不均匀,大的一面熔化金属很多,小的一面其高度不足2mm;

F、气孔、焊包外部和内部都有发现;

G、有烧伤斑点或小弧坑;

H、焊缝中有非金属夹渣物;

I、焊包上翻;

J、焊包下淌。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技术不过关,工作不细心,又没有按规定先试焊3 个接头,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选
用焊接参数后施焊。

2)没有及时跟踪检查,发现缺陷没有及时纠正;或有时检查不仔细。

(3)处理方法

经外观检查,接头处钢筋轴线便移大于1/10 钢筋直径,超过2mm 者,接头处弯折大于40 时和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

(4)预防措施

1)焊接前,应先试焊3 个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选用焊接参数。每换一批钢筋都应
重新调整焊接参数。

2)电渣压力焊的参数主要包括渣池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等,可参照表3.17。

表3.17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钢筋直径(mm) 渣池电压(V) 焊接电流(A) 焊接通电时间(s)

14

16

20

25

32

36

38

40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00—250

200—300

300—400

400-450

45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12—15

15—18

18—23

20—25

30—35

35—40

40—45

45—50

3)在钢筋电渣压力焊接生产中,如发现裂纹、未熔合、韶山等焊接缺陷时,应参照表3.18

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表3.18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防止措施

项次 焊接缺陷 防止措施

1 偏心 把钢筋端部矫直;上钢筋安放必须正直;顶压用力适当;及时整修夹

2 弯折 必须将钢筋端部矫直;钢筋安放正直;适当演唱松开机(夹)具的时

3 咬边 适当调小焊接电流;适当缩短焊接通电时间;及时停机;适当加大顶
压量

4 未熔合 提高钢筋下送速度;延迟断电时间;检查夹具,使上钢筋均匀下送;

91
适当增大焊接电流

5 焊包不匀 钢筋端部要切平;要把钢丝圈放在钢筋的正中;适当加大熔化量

6 气孔 按规定烘焙焊剂;把钢筋的铁锈清楚干净

7 烧伤 钢筋端部彻底除锈;钢筋必须夹紧

8 焊包下流 塞好石棉布

116、钢筋绑扎接头不规范

(1)事故特征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长度不足;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没有做弯钩;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
没有错开。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不熟悉操作规程,施工管理人员不熟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中的有关钢筋搭接长度的规定。

2)有的梁长度恰为钢筋长的2 倍,则将钢筋搭接接头设在梁中,违反了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不
得超过25%的规定。

3)质量检查不认真,放仍不规范的接头混入混凝土中。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安装的构件,各种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表3.19 中有关规定。如有不符之处,

要及时加固处理,或拆除后更换合格钢筋;如无法更换时,改加电弧焊接方法。

表3.19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类型

C20 C25 高于C25

I 级钢筋 35d 30d 25d

II 级钢筋 45d 40d 35d

月牙形

III 级钢筋 55d 50d 45d

冷拔低碳钢丝 300mm

注:(1)当II 级、III 级钢筋直径d 大于25mm 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当螺纹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 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 采用。

(3)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拉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4)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5)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按表中的搭接长度增加5d,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

(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 时,I 级、II 级的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 数值相应增加10d,III 级
钢筋不宜采用。

(7)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对一级、二级抗震要等级应增加5d。

(8)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9)本表摘自《混凝土6 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2)检查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是否有弯钩,如没有弯钩,必须用电弧焊补焊。

3)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的1、3 倍区段范围内,有绑
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如有超过以上规定必须设法错开。


92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配制梁、柱、板、墙的受力钢筋。错开绑扎接头,创造条件尽量少用
绑扎搭接接头。

2)安装受力钢筋前,先将接头错开搭接好,防止返工重穿。

3)加强质量检查制度,包括检查钢筋配料单、钢筋成型是否合格和安装质量。

117、钢筋锈蚀的隐患

(1)事故特征

使用锈蚀的钢筋而不除锈,用锈蚀钢筋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减弱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

铁锈阻隔混凝土不能密实地包裹钢筋,所以钢筋还会继续生铁锈;铁锈的体积膨胀而使混凝
土沿钢筋裂缝、剥落。

(2)原因分析

钢筋在使用前没有将钢筋表面锈污清除干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第3.3.1 条规定:“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处理方法

检查已成型、已安装的钢筋,如有锈污未除的钢筋,必须更换洁净的钢筋。

(4)预防措施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钢筋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浮锈
更应清除干净。

2)应尽量应用冷拉和调直工序进行除锈,也可采用电动除锈机除锈或人工智能除锈方法来除
锈。

3)有磷锈和锈蚀槽坑的钢筋,不仅要除锈,还要重新复试检测核定断面,然后按测试结果使
用。

4)凡有锈蚀的高强钢丝,不能用于预应力构件中,因锈蚀将失去混凝土对钢筋的碱性保护作
用。

118、钢筋保护层偏差

(1)事故特征

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偏小,混凝土中CaO(OH)2 与空气中或水中的CO2 反应而碳化,碳化
深度达到钢筋处时,破坏混凝土对钢筋的碱性保护作用而使钢筋有锈蚀的机会。

2)混凝土保护层偏大,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有效高度见效,减弱构件的承载力而产生裂缝和
断裂。

(2)原因分析

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对梁的保护层垫块不标准而产生偏差;对挑梁的保护层失控,对柱筋控
制不严而产生偏差。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安装或正在安装的钢筋保护层,看是否符合表白3.20 的规定,发现偏差,应及时
纠正。

2)挑梁钢筋的上面保护层必须有控制措施,亽吊空或架空,防止踩踏下沉。

3)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也要有防止踩踏下沉的防护措施。

(4)预防措施

1)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第3.7.5 条规定:“受力钢筋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符

93

合表3.20 中的要求”。

表3.20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环境与条件 构件名称

低于C25 C25 及C30 高于C30

板、墙、壳 15

室内正常环境

梁和柱 25

板、墙、壳 35 露天或室内高温度25 15

环境 梁和柱 45 35 25

有垫层 35

无垫层

基础

70

注:(1)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
规定。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且施工质量有
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筋(包括冷拔低碳
钢丝)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条或室内高湿度过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做
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构件的数值采用。

(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筋的保
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
度不应小于10mm。

2)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

3)施工梁和板前都要按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先做好1:2 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上下双层主筋
时,应在两层主筋之间设置短钢筋,保证设计规定的间距。

4)安装公司柱、墙钢筋时,都要按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做水泥砂浆垫块,要预埋铅丝扎牢在
钢筋上或用塑料卡卡在钢筋上,使保护层准确。

3.3 混凝土工程

3.3.1 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119、使用质量低劣的水泥

(1)事故特征

使用质量低劣的水泥,常造成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不合格,产生裂缝、断折、
倒塌等严重事故。

(2)原因分析

1)我国目前尚有不合格的水泥流入建筑市场,以低价促销。

2)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执行“先复试,后使用”的原则,而是买什么水泥,就用兵什么水泥。
造成建筑工程不必要的事故时有发生。

3)有的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不仅质量低劣,而包装水泥的重量不足50kg,在施工现场以每包
50kg 水泥拌制混凝土,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下降。

(3)处理方法

查明使用不合格的水泥浇筑的构件,迅速测定及强度,如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必须返工,换
合格水泥重浇混凝土。


94

(4)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第4.1.3 条规定:“水泥进场
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
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 个月)时,应
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能使用。

实例:3.6 某轻工机械厂办公楼,二层结构平面的梁、板混凝土浇好后,混凝土试块试测的结
果抗压强度等级不足C10,仅为设计规定混凝土强度的50%左右,不得不将楼层混凝土全部拆
除重浇,这次质量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延误工期2 个多月。

(1)现场调查

1)该工程是生产厂的办公楼,砖混结构,浇二层楼面结构层的混凝土是厂方供应的某小生产
的普通325 号包装水泥,水泥进场后没有复试就投入使用。混凝土是按C20 的确强度等级配
置的,经实际测试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足设计要求的50%。

2)经抽取普通325 水能样品复试,该水泥只有原强度的80%。且每包水泥的重量为44kg,是
规定50kg 的88%。

(3)原因分析

1)事故因施工管理不善没有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第4.1.3

条规定:“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
号、出产日期等检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产超过3 个月时,应复查试验结果
使用。”

2)施工前没有按规定先做试配比,经测试合格后方用于配合比的要求。

(3)事故处理

经测试结果混凝土强度不足设计强度的50%,无法补救。决定全部拆除,即重立模板重配筋,

换用已测试合格的水泥搅拌混凝土,并重灌筑楼面混凝土。

120、骨料含泥量控制不严

(1)事故特征

骨料表面粘附着粉尘、粘土和有机杂物等,影响与水泥浆的粘结,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抗
渗性能,经施工单位现场抽查发现有的石子的含泥量高达37%。

(2)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不重视骨料含泥量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承包商不肯花人工去洗石子和黄砂,或采购低价含泥量大的石子和黄砂,严重影响工程质
量。

(3)处理方法

1)施工中发现使用含泥量超标的石子和砂,必须停工,将石子冲洗干净,将砂淘洗干净后再
使用。

2)已经拌制成混凝土浇筑构件,须测试其强度,凡不合格要返工纠正或做补强处理。

(4)预防措施

1)地进场的粗、洗骨料都应检查其含泥量,其含泥量必须控制在表3.21 的规定值以内,这
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表3.21 砂、石含泥量限值表

材料品种 混凝土强度等级 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
C30 或C30 以上 3.0

C30 以下 5.0


95

C30 或C30 以上 1.0

C30 以下 2.0

2)试验证明,在混凝土配合比条件相同,用冲洗洁净的含泥量小于2%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的
强度,比用含泥量大于5%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提高15%--40%,抗沉性能也有提高。

121、外加剂使用不当

(1)事故特征

由于采用低劣产品,使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没有起到应有的做用,如掺早强剂的混凝土不
早强,掺抗冻剂的混凝土不抗冻,加上有时计量不准,导致事故发生。

(2)原因分析

1)采用伪劣产品,又没有查生产许可证和出产合格证,或对进场后的产品没有先复试就应用。

2)对外加剂的质量标准、各项技术指标、掺量、适用各种不同类型水泥等没有完全掌握,又
没有做试配比测试试验。

3)计量不准确,如少掺则不起作用,多掺则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引起事故。

(4)预防措施

1)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形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选用的外加剂应具
有质量证明书,需要时还应检验其中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经验证确认对混凝
土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

2)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
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3)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4)在蒸气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5)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按无水状态计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掺用氯盐的混
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气养护。

6)自爱下列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得掺用氯盐。

A、自爱高温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

B、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

C、露天结构或经常受水淋的结构。

D、与镀锌钢材或与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E、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性介质相接触的结构。

F、经常处于600C 以上环境温度的结构。

G、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

H、薄壁结构、中级或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段锤基础等结构。

I、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

J、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

K、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7)配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必须要有专人负责计量。

实例:3.7 某双塔楼的高层建筑工程,底层承重结构框架梁、柱、墙是采用掺外加剂的预制
混凝土。经28d 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试压强度均值低于设计强度的40%左右。

(1)现场调查

检查预制混凝土站,用于混凝土的水泥、粗细骨料或水质都符合标准,配合比和计量也符合
要求,但选用的BC—I 型外加剂属劣质,不仅没有必要提高混凝土强度,还大大降低了混凝
土强度。

(2)原因分析


96

该预拌混凝土站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以及设备、计量都是比较好的,而且多次采BC—I

型外加剂效果也好,因此对这次送来的一批外加剂没有复试就掺入混凝土搅拌,造成事故。

(3)事故处理

因事故出在底层的承重结构,必须拆除重浇或做加固处理。

实例:3.8 某热电厂的锅炉基础,浇筑的混凝土28d 的强度不足设计强度的32%,属质量事故。

(1)现场调查

该基础混凝土是现场拌制,混凝土中掺木质素磺酸钙做减水剂。配合比规定掺量为水泥重量
的0.3%,搅拌时错将1m3 混凝土中的掺量,掺入1 包水能中。拌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达180mm,

混凝土灌筑后的结构不匀,浇好后100h 仍不凝固硬化,以致28d 的强度补助设计强度的32%。

(2)事故处理

凿除,重新浇筑合格的混凝土。

3.3.2 混凝土配制与浇筑失控

122、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

(1)事故特征

1)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造成返工和质量事故。

2)强度等级高于设计要求过大,即多用水泥和外籍剂。

(2)原因分析

1)原材料质量低劣,水泥没有质量保证书,进场后没有复试。随意把低劣水泥培植混凝土,

有的砂、石的含泥量超过规定。

2)配合比不正确。不根据实际情况做配比试验,常套用质料、书本、定额上的配合比,是造
成混凝土强度波动大的原因之一。

3)虽有正确的配合比,但搅拌混凝土时不按配合比规定计量,加上用水量失控,导致混凝土
的强度下降。

4)在制作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块时弄虚作假,造成试块强度与实际前段时间误差较大。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使用或正在使用的水泥是否合格,需参照例117 中的方法处理,砂、石含泥量的控
制,请参照例118 中的方法处理。

2)复核拌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3)如已查明使用的材料比合格或配合比有误差,所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应暂停施工,尽快检测
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供有关部门研究对策。

(4)预防措施

1)当材料检查、复试合格后,根据现场材料实际情况,设计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和睦
易性的要求,以及对抗冻、抗渗等的要求。

2)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公式(3.4)确定。

Fcu.o=Fcu.k+1.645Q (3.4)

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N/mm 2);

Fcu.k----设计混凝土标准值(N/mm2);

Q-----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施工单位可对照规定用统计方法求得。如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
凝土强度资料时,其标准差Q 可按表3.22 取用。

表3.22 Q 值 (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0—C35 >C35


97

Q 4.0 5.0 6.0

注:(1)采用本表时,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Q 值作适当调整。

(2)本表摘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

3)配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规定。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kg/m3。

4)有了正确的配合比还要有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每盘的计量准确,允许偏差不超过表3.23

中的规定,并且计量设备要校核准确。

表3.23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 (%)

组成材料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2

±3

±2

施工还要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当含水率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

5) 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验。应在同盘混凝土中一次取样制作3 个试件,标
准养护28d,检测其抗压强度,做为评定构件强度的依据。

6)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
于1:2.5。砂率宜控制论在

40%--50%,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混凝土坍落度为80—18-mm。

123、和易性差

(1)事故特征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缝隙,则松散离析;或在运输、浇乍过程中分层
离析,不易粘结,不易密实。

(2)原因分析

1)配合比不科学,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水泥用量少则和易性别差。

2)石子粒径小,级配又不好,砂率过小。

3)混6 配合比计量不准确,用水量过大。

4)搅拌时间少于规定时间,拌合料不均匀。

(3)处理方法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时调整配合比,随时随地测定拌合物的坍落度。

2)调整石子的粒径和级配。

3)严格搅拌混凝土的材料的计量。

4)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拌合物的均匀度。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和复试合格证、浇筑
构件断面的大小、钢筋的疏密程度、施工环境等,综合编制科学的配合比,及时检查试拌混
凝土的质量标准指标。

A、检查拌合物的确稠度,应在浇筑地点取样测试,每一工作班的检测不因应少于一次。在检
测坍落度时,还应观测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应符合表3.24 中的要求。如
有不符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B、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

C、根据需要,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2)坍落度不同应调整单位用水量。适宜的坍落度必须有适宜的用水量,一般按坍落度增减
10mm,单位用水量增减1.2%来调整。

3)水灰比不同应调正砂率:砂率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反之,砂率减小,混凝土拌合

98

物就会出现离析,水泥浆流失。砂率增减时,单位用水能量也应调整;砂率每增减1%,单位
用水量增减1.5kg 为好。

表3.24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 (mm)

结构种类 坍落度

基础或地面等的垫层、无配筋的大体积结构(挡土墙、基础等)

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10—30

板、墙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等 30—50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仓、筒仓、细柱等) 50—70

配筋特密的结构 70—90

泵送混凝土 80--180

注:(1)本表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的坍落度,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其值可适当增大。

(2)当需要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应掺用外加剂。

(3)曲线或斜面结构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选定。

(4)轻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比表中数值减少10—20mm。

(5)本表摘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

124、混凝土拌合料处凝后继续使用

(1)事故特征

混凝土般合物储存时间久并已经初凝,失去了流动性,但却继续使用而振捣不密实,严重影
响浇筑构件的强度和质量。

(2)原因分析

1)施工比例失调,前方灌筑时间慢,搅拌混凝土的速度快或预拌混凝土供应速度快。拌合物
堆积在工地上超过表3.25 中规定的时间。

2)没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而继续灌筑初凝的拌合物,导致灌筑的构件强度不足而返工。

(3)预防措施

1)要与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速度和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速度,配合灌筑速度现场储存时间不
得超过表3.25 中规定。

2)当气温高于300C 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更快,不能按规定用完的混凝土拌合物,应及时回
送入搅拌机,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合后再行浇筑。

3)若已将初凝、终凝的拌合物灌筑于构件中,必须返工重新灌筑合格的混凝土。

表3.25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min)

延续时间

气温 采用搅拌车 采用其他运输设备

<C30 >C30 <C30 >C30

<250C 120 90 90 75

>250C 90 60 60 45

注: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延续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实例:某酒厂生产车间,在拆除三层结构的梁和楼板的模板后,发生混凝土酥松,内部又不
密实。

(1)现场调查

楼层的混凝土是采用6 辆翻斗车运送的预拌混凝土,因运输的速度快,灌筑的速度慢,主要
是垂直运算慢。现场堆积的混凝土愈来愈多,上午没有浇筑完的拌合物,下午继续灌筑时,

混凝土已超过初凝时间而失去流动性,也振捣不密实;加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
解决过时的混凝土,引发质量事故。


99

(2)原因分析

1)现场工长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如减少运输混凝土的车辆,或提高垂直运输速度,或解
决堆积超过时间的混凝土拌合物。

2)现场施工人员不熟悉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违章作业造成比必要的损失。

(3)事故处理

为消除工程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决定全部凿除,重立模板,扎钢筋,用合格的混凝土重新
灌筑振捣密实,养护好。

125 灌筑混凝土振捣不当

(1)事故特征

由于振捣不当,造成构件有麻面、露砂、鼠洞、露筋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缺乏振捣经验,没有掌握振捣棒的作用范围,移动距离过大。

2)违章作业,下料厚度过厚,振捣深度不够,造成没有振实层。或责任心不强,在合拢处大
家都没有振实,留下没有振实区。

3)有的混凝土拌合物已失去流动性或已干硬,无法振捣密实。

(3)处理方法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第4.1.7 条要求:拆模后检查发现构件
的缺陷的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 的水能砂浆抹平,在
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十丝刷或及压水刷基层面。

2)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松动的骨料颗粒,

然后用钢丝刷或加水压洗刷表面,经质量检验人员检查认可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
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抹平、收水后二次压实,防止收缩裂缝。湿养护7d。

3)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编写浇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各项操作要求,并向操作班组
进行交底,明确责任,执行分界挂牌制。

2)根据施工经验,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必须控制混凝土每层的浇筑厚度(表3.26)。

表3.26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 (mm)

捣实混凝土的方法 浇筑层的厚度

插入式振捣器 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

表面振动 200

在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的结构中 250

人工捣固 在梁、墙板、柱结构中 200

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 150

插入式振捣器 300

轻骨料混凝土

表面振动(振动时需加荷) 200

注:本表摘自《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

3)表3.26 中指出,插入式振捣器的浇筑层大的厚度是作用部分的1.25 倍。当混凝土分层浇
筑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中50mm 左右,使两岸层之间密切溶合为一体,而振捣
上层混应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之前进行。

4)《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 第4.4.12 条: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
合下列规定:


100

A、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好。

B、当采用 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

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宜大于
其作用半径的0.5 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无粘结筋外包层、吊环、预埋件和
空心胶囊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

C、当采用表面振捣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大边缘。

D、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E、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
—3KN/m2。

5)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控制在下式范围内。

移动间距=.2x 振捣棒直径x4—5 (3.5)

A、 当振捣棒直径为50mm 时,移动间距=.2x50x4—5=280-350mm。280mm 用于钢筋混凝土稀疏
的混凝土。

B、 与模板的距离控制在100-125mm 之间。

6)要正确掌握振捣工艺,插入要快,使上下层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混凝土经振捣急剧下降,

气泡排出,一般振捣时间掌握在5—20s 之间。振捣棒拔起时要慢,因为拔起时孔中水泥浆多
粗骨料少,满拔促使孔中振入粗骨料。要做到:“快插慢拔,布点均匀;逐点移动,顺序进行;

不贴模板,不靠钢筋,左右搭接,上下贯通”。

126、施工单位缝设置不当

(1)事故特征

施工缝设置不当或多或少处理不好,影响构件的安全保密度和抗拉强度,造成施工难度,产
生收缩裂缝。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灌筑前没有先确定设置施工缝的位置,而是随意留置,造成位置不当。

2)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人员工作不细,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操作规程,常违章设置施工缝。

(3)处理方法

必须控制已留施工逢处的结合处理,应清除垃圾:刮除水泥浮浆层和表面的松动石子,将光
滑面凿毛。梁、板施工逢的斜面要凿成垂直面,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晾干,在浇筑混凝
土时宜随铺30—50mm 与混凝土砂灰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新旧混凝土结合处要仔细插捣密实,

初凝收水后两次插捣、拍实、抹面,防止收缩裂缝。

(4)预防措施

1)浇筑构件混凝土,应充分做好施工准备,配备好人力、材料、设备和备件,尽量一次完成,

不留施工缝。

2) 当不能连续浇筑时,应留置符合规定的施工缝。既要考虑结构安全,又要照顾施工方便,

而且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

A、柱子施工缝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牛腿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
下面的水平缝处。

B、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段面梁的施工缝,可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在梁托下面的水平缝处。

C、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板的短边方向的任何位置的垂直缝处。

D、有主次梁的楼板,宜沿着次梁轴线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 的范围内的垂
直缝处。

E、双向受力楼梯,或厚大屗,或水池及地下室、斗仓钢架及其他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

101

应同设计部门共同商议确定。

F、芭式楼梯施工缝留置位置。

3)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当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的时
间表为3.27 中的确规定时,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表3.27 混凝土达到1.2N/mm2 强度所需时间 (h)

环境温度(0C)

水泥标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

1—5 5--10 10—15 15--20

普通425 号

C

C

48

44

32

28

24

20

20

20

普通325 号

C

C

60

50

40

32

32

24

20

20

B、处理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如清除水能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
湿润和冲洗干净,晾干。

C、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铺一层混凝土内成分先相同的水泥砂
浆。

D、结合处的混凝土要细致捣实,二次捣固,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即膸塑性收缩裂缝。湿
养护不应少于7d。

127、试块制作不标准

(1)事故特征

试块的确测试抗压强度与实际构件不符。由于试块制作不标准,造成测试强度低于构件的实
际强度,影响工程质量的验收,同时因重新测试而延误工期。有的工地弄虚作假,试块制作
时吃“小灶”,试块抗压强度高于构件强度,留有隐患,造成事故。

(2)原因分析

1)制作试块的责任心不强,对试块制作和养护不重视,不规范,造成试块强度下降。

2)有的工地违章作业,做试块时不按规定随机取样使试块强度具有代表性,而是弄虚作假,

如用从现场做试块的一盘混凝土中减少砂、石子和水;或多增加水泥用量、减少用水量等方
法,提高做师块混凝土的强度。更严重的是,根据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专为做试块
拌一盘高标号混凝土,一次做完一幢建筑的全部的试块,分期测试。试块检验全部合格,而
实际构件强度都低于规定。

(3)处理方法

1)加强施工管理,严肃试块制作责任制,要有专人负责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有关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测试, 并做好记录备查。

2)查清已做的试块的取样真实性,即制作的密实性、养护的标准的温度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如有不实之处,必须检验构件的实际强度。如有差错,要及时纠正, 不能留有隐患。

(4)预防措施

1)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模,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
取样制作的试块;送标准养护室养护28d,标准养护温度为200C±30C,相对湿度应在90%以上。
养护至28d 龄期测试强度。

A、试模应采用标准立方体钢模。

B、确定结构构件的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
强度,则应将制作合格的试块和构件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混凝土强度。对采用蒸气法养护的构

102

件,其试块应先随同构件同条件蒸气护,再转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d。

5)施工中允许采用不同尺寸的试模,最小尺寸应按骨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其抗压强度值乘以
折数系数。试模最小尺寸及其强度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28 的规定:

6)试快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
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表3.28 试模最小尺寸及其强度折算系数

骨料做到粒径(mm) 试模边长(mm) 强度折算系数

≤30

≤40

≤50

100

150

200

0.95

1.00

1.0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
组3 个试块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实例:3.10 某市某中学的实验楼为四层框架结构,发现框架梁距离边柱1000mm 左右处产生
斜裂缝,其中最大裂缝达8mm,属结构质量事故的危险房屋。停止使用。

(1)现场调查

该建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1) 查施工原始资料:钢筋的出厂质量保证书,复试合格;水泥为矿渣425 号水泥,无复试报
告;黄砂、石子无资料可查,从混凝土中检查和目查情况来看,砂、石子含泥量较大。

2) 混凝土为现场搅拌,无施工配合比。现场介绍说每天计量一次,其余都是用手推反斗车的
体积来计算用料;用水量无标准,由机操工来掌握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全部达到C20

以上。没有查到甲、乙双方抽样制作的试块强度。经市建筑科研所钻芯取样复试,梁的混
凝土实际抗压强度平均值班不足C10。

(2)原因分析

1)该工程的施工管理混乱,对工程结构质量不重视,如对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质量无控制措施,

盲目采购廉价低劣的砂、石,含泥量大大超过标准。混凝土搅拌不重视配合比计量。同时在
试块制作方面弄虚作假,即现场制作的假试块抗压强度全部合格,且波动不大,基本在
C20—C21 之间。但是,甲方现场代表提出,甲、乙双方随机取样制作的试块就找不到。

2)从现场钻芯取的试样试块的抗压强度低于试样50%。在制作试块上班弄虚作假、蒙骗过关
的错误做法,是造成该工程结构质量低劣、新房成为危房的主要原因。

(3)事故处理

经过全面复查检测,通过分析论证,重做结构计算,设计加固方案;扩大柱基面积;柱外面
包钢筋混凝土,梁外包钢筋混凝土扩大断面,增强承载力。

3.3.3 混凝土的裂缝事故

128、早期沉缩裂缝

(1)事故特征

混凝土浇捣成型后1—3h,在构件的表面产生沉缩裂缝,裂缝分布很规则,裂缝上口大,深度
不大。

(2)原因分析


103

1)混凝土拌合物浇捣成型后,固体骨料下沉。当骨料级配差、加水多、构件厚度大时,混凝
土硬化缓慢,振捣时间过长,使粗骨料下沉而水和水泥浆上浮,则表面收缩力大。

2)裂缝产生在初凝后,终凝前,一般沉缩量为构件厚度的1%左右。常因遇到钢筋的阻隔不能
同步下沉而裂缝。

(3)处理方法

1)已发现有裂缝的构件,用钢丝板刷将表面水泥薄膜刮除,扫刷干净,再冲洗晾干。

2)随用1:1 水泥砂浆刮平,抹压关,湿养护。

3)对新浇捣混凝土构件,在初凝时进行二次振捣压实。

(4)预防措施

1)控制组成混凝土的确 材料的质量及骨料的级配要符合规定。优先合适的配合比,满足施
工需要的稠度。控制水灰比,采用减水剂。

2)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控制用水量和加水量,搅拌要均匀。

3)正确掌握振捣方法,确保构件混凝土均匀密实。初凝时再进行二次振捣,并抹平压实。

4)及时遮盖,挡住干风和阳关,认真养护不少于7d。

129、干缩裂缝

(1)事故特征

裂缝在构件表面,缝宽在0.05—0.2mm 之间。裂缝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多沿短方向分布,

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

(2)原因分析

1)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配制混凝土。

2)泵送混凝土或多用水泥的混凝土,尤其是高标号水泥;或用水量大,水灰比大。

3)外加剂的影响,如氯化钙常常加大干缩。

4)体积比越小,即表面面积相对大的构件,混凝土中的水分比较而言容易蒸发,受缩值也罢
就大。

5)忽视对混凝土的遮盖、挡风、湿养护工作。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时,水
分蒸发很快,构件因失水而干缩裂缝。

(3)处理方法

1)这种干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有损观感。用钢丝板刷或砂轮机磨除
水泥膜和毛化处理,随即冲洗干净,然后用1:1 水泥砂浆刮平抹实。

2)对正在施工的构件,分二次压实抹光,及时遮盖湿养护,防治干缩裂缝。

(4)预防措施

1)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组成材料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匹配的水泥标号;选用
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选用合适的中粗砂和合格的外加剂。

2)人证优选配合比,在确保规定强度等级外,要满足施工要求的确稠度,按配合比规定认真
计量,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

3)正确掌握混凝土振捣技艺;不宜多振,又不要少振和漏振。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
捣,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

4)在夏季高温、湿度低或风速大的环境中施工,混浇筑后的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
盖,使其保持湿润比少于7d。一般可采用喷洒养护液、塑料薄膜覆盖、蓄水养护等方法。

130、温差裂缝

(1)事故特征

1)混凝土浇筑后,因温差引起裂缝。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构艰难困苦,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

104

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则表面和内部温差超过250C ,极易产生冷缩裂缝,在表面
较浅的范围内出现。

2)深度的和贯穿的温差裂缝,多由于结构降温速度快或到外界约束而引起的,这类裂缝常在
梁、板上平行于短边出现,与构件垂直,其形状多数是两端细,中间宽。早期裂缝都出现在
混凝土终凝前;硬化后裂缝与构件尺寸、构造、约束、环境等因素有关,有的几天、几十天
甚至数月后才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1)泵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高,因而水泥水化热大,砂率大,浇筑速
度快,容易产生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厚度大,中心的水泥水化热大,外表面散热快,又受环境气温的影响,因冷
缩产生约束裂缝。

3)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配合比中标常常加大水泥用量,选用高标号、水化热高的水泥配
制混凝土,而在施工环境温度下降时,又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3)处理方法

1)温度裂缝的处理方法:

A、水泥压力灌浆法:适用于补缝。其缝宽度 大于0.5mm 的稳定裂缝。

B、化学灌浆法:适用于嵌补缝隙。可灌注缝宽大于0.05mm 的裂缝。

2)结构补强:须通过加固验算, 常用字的方法有增加钢筋、加厚板、外包钢筋混凝土、外
包钢板、粘贴钢板、预应力补强等。

(4)预防措施

1)控制混凝土的材料质量,选用 低热或中热爱水泥,优先使用325 号或多或少425 号矿渣
水泥。石子级配的好坏,关系到水泥的用量和混凝土和易性的强弱。采用中、粗砂,控制砂
和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1.5%。

2)先做试验,从中优选配合比,采用高效减水剂和可泵性,可以较好的解决混凝土构件的开
裂问题。

3)掌握混凝土构艰难困苦浇捣的环境温度变化,夏季高温要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低于 350C,

并确保构件内外温差不超过250C,降温速度为1.5C/d。

4)冬季要采用畜热养护法,严格控制内外温差(不超过250C),这是防止构件裂缝的关键。

131、梁下柱顶的水平面裂缝

(1)事故特征

框架梁一次连续整体浇筑时,在梁底柱顶出现沉缩的水平裂缝,直接影响柱的承载能力 和结
构调整的寿命。

(2)原因分析

1)大梁与柱一次连续浇筑整体,由于柱为竖向构件,混凝土拌合物经振捣后,粗骨料下沉,

水和水泥浆浮在上面,水泥浆的收缩值大,引起水平裂缝。

2)混凝土在初凝阶段的塑性沉缩,沉缩量为构件高度的1%左右。

(3)处理方法

1)当沉缩和温差收缩稳定局势后,采用水泥压力灌浆法:满足水泥浆,待收水后再行压实抹
平。

2)采用环氧树脂浆呀液:用压力灌注,确保内部密实和粘结牢固。

132、梁受拉区裂缝

(1)事故特征


105

梁在外荷载的直接应力或次应力的作用下,引起结构变形,在受拉区产生裂缝。

(2)原因分析

由于梁的设计配筋偏小或施工管理不善,盲目使用低劣钢筋或直径小于设计规定而造成梁受
拉钢筋强度不足。施工中,提前拆模,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或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规定;

使用不当,即使用荷载大大超过原设计荷载,是梁受拉区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3)处理方法

梁的受拉区是因强度不足产生的,处理时,一般采用环氧树脂浆液压注灌满缝隙,使缝隙粘
合封闭成整体,防止钢筋锈蚀。重新验算,根据具体情况做补强加固处理。

(4)预防措施

1)所用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要在制定的法定检测单位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钢筋代换应按等截面、等强度的原则进行。钢筋
代换后进行抗裂度或扰度验算,要满足设计间距、锚固长度、最小直径、根数等要求。

2)严格控制构件的拆模时间,当梁跨度小于8m 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标准值的75%;当梁跨
度大于8m 时,要达到100/%。严禁在已拆除底模和支撑的梁上支模上堆放重物,如钢材和砖。

3)严格施工管理:学习审看设计图纸,复核梁的配筋量,严格按设计规定的配筋规格、数量

配制,钢筋要绑扎牢固,垫好保护垫层,确保钢筋位置正确。

133、梁在支座处的斜裂缝

(1)事故特征

梁的斜缝是一种危险裂缝。当裂缝扩展延伸达1/3 梁高以上时,受压区出现水平裂缝,则可
能导致梁断裂。

(2)原因分析

梁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或抗剪钢筋不足、箍筋又没有增加;或因超载、提前拆模时
混凝土强度低于标准强度,造成梁的抗剪强度能力低而产生剪切裂缝。

(3)处理方法

梁的剪切裂缝必须通过抗剪强度的验算来确定加固的方法;也可先用粘合剂浆液灌注封闭处
理,然后按加固方案规定的方法加固处理。

(4)预防措施

1)确保梁的钢筋位置、数量、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凡是箍筋加密区要按规定加密。

2)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振捣密实,认真养护。

134、梁受压区裂缝

(1)事故特征

梁的受压区裂缝。

(2)原因分析

梁的高度小,有的梁没有抗裂度检验;混凝土振捣不够密实;梁长期在年温差和日温差作用
下,产生温差变形;梁长期处于干燥状态的环境中而干缩变形,一般地说干缩值为(1.5--2)

х10-4,梁在温差和干缩的综合作用下裂缝。缝上宽下窄,有贯穿的,也有不贯穿的,裂缝长
度为梁高的3/5—4/5,梁底部分不裂。

(3)处理方法

梁受压区裂缝可用压注水泥浆,或用化学粘合剂灌注,达到粘合密封裂缝和补强的目的。

(4)预防措施

1)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如无出厂合格证,或小窑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及进口水泥都要
进行复试。水泥复试的基本项目为抗压,抗折强度和安定性。


106

2)砂必须选用质地坚硬、干净的确中砂。石子要满足最大粒径、级配、强度等要求,并控制
含泥量。

3)搅拌混凝土要先做试配比,经合格后方可应用。要认真按配合比计量控制用水量,确保混
凝土强度、稠度均匀一致。

4)浇好的混凝土购件,在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喷洒水,保持湿润状态,一般不少于7d。也可
采用养护液喷涂或用塑料膜覆盖封闭,防止水分蒸发,利用工作之便混凝土内的水分自身养
护。

135、悬挑构件断裂和塌落事故

(1)事故特征

悬挑梁、悬挑板沿锚固上部裂缝,会发生塌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原因分析

1)因悬挑构件体形小,少数人重视不够,或有的构件抗倾覆安全保密度不够。

2)有的施工单位弄错主筋直径;或受力钢筋下沉位移值大,消弱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或混凝
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

3)过早拆模,致使悬挑构件产生裂缝和折断事故。

(3)处理方法

1)早期发现悬挑梁已有裂缝,缝宽大于1mm,缝长大于梁高的1/2 时,应及时将梁的悬挑混
凝土凿除,凿进锚固搁置端内300mm 以上。将原钢筋位置纠正到设计要求,再增加两根Φ16

钢筋,靠锚固端弯900 直角,绑扎在主筋的中间,控制主筋面的保护层不大于25mm,以保护主
筋不下沉。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有:灌注混凝土时,必须细致振捣密实锚固端的混凝
土,湿养护不少于7d。当构件长度小于2m 且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模;

当长度大于2m 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00%方可拆模。

2)悬挑梁的裂缝宽小于1mm,缝长小于50mm 时,可将底模顶撑好,将梁面锚固端范围内的保
护层凿除,检查主筋没有下沉,将混凝土洗刷干净,面上架设3Φ10 钢筋,长度与位置,并
与箍筋绑扎或点焊牢固立好模板,配制强度等级为C30 细石混凝土浇捣密实,抹平,湿养护
不少于7d。

(4)预防措施

1)悬挑构件的设计施工都要作抗倾覆安全度检验,保证锚固端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

2)对有悬挑构件的钢筋工程,要逐个进行检查,查钢筋级别、直径、根数、位置,并办理好
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在梁面包钢筋下设撑脚,确保钢筋位置,铺设操作平台,严禁重压或踩
踏受力钢筋。

3)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满足设计要求;加强湿养护,并不少于7d。

136、地下建筑墙板早期裂缝

(1)事故特征

1)裂缝出现的时间早,即在混凝土终凝后就出现裂缝(早期裂缝)。

2)一般裂缝的位置与构件短边平行或位于变截面处。裂缝宽度在发丝到1mm 之间。深度不一,

有表层的,有深层的和贯穿的,裂缝基本垂直,大部分通长的裂缝。

(2)原因分析

1)地下建筑的壁厚小于400mm,周长都大于100mm,高度在3m 左右。地下建筑的结构不同于
大体积混凝土,也不完全同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杆9 件系统,而介于两者之间。设计为满足
承载力的要求,安全系统比较大,超静定结构的约束性也较大,在收缩变形和温差变形的作
用下,容易产生裂缝;地下建筑有防水要求,裂缝的确危害性更大。


107

2)收缩裂缝和水泥品种、标号、单方水泥用量有关,与水灰比有关,也与砂、石子含泥量有
关。

3)混凝土入模后,构件外表散热和环境温度的下降,使之产生内应力,当应力大于混凝土当
时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3)处理方法

1)采用氰凝浆液灌注封闭缝隙:沿缝隙凿出“V”形缝,冲洗干净,然后将灌浆管埋入,用
水泥调氰凝浆封闭。底部留个小孔,则用压浆泵灌注;当压浆时浆液从小孔中流出,方可堵
孔,待浆液灌满为止,凝固后使裂缝封闭,使混凝土粘合恢复原有功能,用氰凝浆液封闭缝
隙,可防止钢筋绣蚀,阻止水的渗入。

2)地下墙的外侧,沿裂缝出贴高分子防水卷材,宽度为200mm 左右;也可用氰凝浆液粘贴玻
纤网格布封闭。

3)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

(4)预防措施

1)建议设计单位对地下建筑宜增配承受因水泥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控制裂缝的钢筋,提高
地下墙板的抗裂度,超长建筑采取“后浇缝”或掺UEA 微膨胀剂的方法,是有效减少构件裂
缝开展的措施。

2)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单方的水泥用量。

3)充分做好混凝土的试配比,通过试配比来分析强度、抗渗、水泥水化热量与收缩的关系。
要针对工程所处的环境、工程结构断面的大小和施工气温,对选用的水泥品种、标号,外掺
剂,外加剂等,进行论证、分析,选择优质的试配比,作为施工混凝土配合比。

4)采用薄层连续浇筑的方法,要确保模板中的混凝土振捣密实。采用保温、保湿的养护方法,

以减少构件的内外温差,严格控制降温速度,为混凝土创造应力松弛条件,是防止混凝土构
件收缩裂缝的主要措施。

5)夏季高温施工要有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小于300C;施工现场要有遮阴措施。

6)冬期施工要具备防冻保暖的具体措施,如使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50C 以上。要做好构件的
保暖工作,防止散热速度过快而产生冷缩裂缝。

实例:3.11 某市地下车库工程:纵长76m,横向长41.52m,墙板高2.95m,墙板厚300mm。8

月22 日混凝土浇筑好,8 月24 日拆模发现墙板上有多于条垂直裂缝,有的甚至贯穿。。最大
裂缝宽度在1mm 左右,上到墙顶、下到墙板底。

(1)现场调查

1)墙板配筋:水平钢筋Φ10@200mm,双层;靠柱边设加筋斗Φ10@200mm,长度4000mm。混凝
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性要求S8 级。

2)施工:墙板中间留后浇带,钢筋接头全部为绑扎,用组装钢模板,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为
160mm,配合比见表3.29,矿渣硅酸盐水泥525 号。

3)浇筑方法:预拌混凝土用6m3 的输送车运到现场,倾倒在工地上,再用人工铲入料斗、反
斗车,然后分层灌注入模,用查入式振动器捣固。当时施工环境气温达到340C 施工现场即无
坍落度测试手段,又无降低温度的措施。

表3.29 地下室墙板混凝土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 矿渣水泥525 号 中砂 石子 外加剂BC—1

用量(kg/m3) 200 462 608 1130 0.15%

(1)原因分析

1)预拌混凝土是用矿渣525 号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462kg 水泥,水泥浆达到25%,水灰
比为0.44 左右。用公式(3.6)可以计算收缩变形值。

Ey((t)=ey
o(1-e-0.01t).M1.M2.M3--------M10 (3.6)


108

式中: ey(t)-----龄期为t 时混凝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t 取2d;

Ey
o------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形值(3.24x10-4);

M1--------矿渣水泥的收缩系数(取1.25);

M2--------水泥的细度按4000,取1.12;

M3--------水灰比为0.44,取1.1;

M4--------水泥浆量为25%,取1.2。

以上值是从(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 中附表1.1 中取的,因属早
期裂缝,其他因素暂不考虑。

以上取值代入公式(3.6),求得相对收缩变形值为:11.855x10-6。

2)混凝土的2d 绝热温升值。用公式3.7 计算:

T(t)=Wqo/Cy(1-e-mt) (3.7)

式中:T(t)----混凝土龄期2d 的绝热温升值;

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426kg/m3;

QO------水泥水化热总量,,取为100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2kJ/kg;

y----混凝土密度值,取2400kg/m3;

m-----水泥品种。

以上数值代入公式(3.7)中,计算得2d 的绝热温升值:15.230C。

3) 违章作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第4.4.17 条规定:“浇筑应在
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280C。”实际浇筑温度大于350C。

4) 和温奖有关:地下建筑墙体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小,则散热速度快,现场施工又无控制降
温速度的措施。该工程的墙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第二天下雨,气温下降100C,墙板的钢模
外表面散热估计为50C,再加温混凝土收缩当温量差值1.190C,则三者共计降温 值为
16.190C。远远超过规范要求,即降温速度不大于1.50C/d。

5) 按墙体柱距8000mm,用公式(3.8)计算降温收缩值。

⊿L=-aTL (3.8)

式中:a------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为10x10-6;

T-----构件的温差值,取为-16.190C;

L-----柱距长,取8000mm。

⊿L=10х10-6х-16。190Cх8000=1.29(mm)。

与早期裂缝宽度为1mm 左右是相等的。

6) 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有关:采用的BC—1 型外加剂不仅没有膨胀作用,反而加大收缩,是
伪劣产品。

(3)事故处理

在地下室外测沿裂缝埋管,用压力灌浆法灌注氰凝浆液,封闭缝隙,达到阻止渗水的作用。
浆液粘补缝隙,恢复整体强度,经使用两年以上,效果良好。

3.3.4 预应力工程

137 抽芯钢管留置不当

(1)事故特征

1)预制构件中的抽芯钢管粘牢拔不出来。

2)抽芯管弯曲导致管孔裂缝。


109

3)孔道塌陷。

4)抽拔芯管时,和孔道不在一条直线上,造成孔道裂缝或破碎。

(2)原因分析

1)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转管,造成混凝土凝固时的收缩应力握裹钢
管为拔不出来。

2)对抽芯钢管事前缺乏调直,有弯曲的芯管转管时弯背处孔道胀裂,抽管时又胀裂管道。

3)构件混凝土浇筑的方法不当,或因为抽管的时间过早。

4)拔芯管时,没有掌握与孔道的垂直度,因抽管方向的偏差,使孔道局部被破坏。

(3)处理方法

1)当发现钢管拔不出来时,必须及时用机械牵引拔出。

2)当发现孔道裂缝时,仍将芯管埋好,趁混凝土尚未终凝,加水泥浆修补完整。

3)将塌孔处的混凝土挖除,仍把钢管埋好,用现拌好的混凝土补平拍实、转管,待混凝土终
凝后抽管。

(4)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要设专人负责转管,每隔10—15min 转管一次;当钢管较长,中间用套管连接
时,两端钢管转动方向要相反。转动钢管时严禁变换转动方向,以避免钢管略有歪曲时引起
混凝土鼓肚和破裂。

2)对芯管,要求钢管平直,光滑,安放位置准确。

3)掌握抽管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后,当用手指按混凝土面,在无指坑时即可抽管。抽管时一
定要遵循先上后下的顺序,抽管时钢管的前端和后端一定要抬平、对直孔道方可抽出。

4)抽管后应用电筒从一端向孔内照射,看是否透光;如不透光,说明管道堵塞,应及时用钢
管通孔,将局部塌落的混凝土清除。

138、管道弯曲

(1)事故特征

因孔道弯曲导致预应力张拉后的确构件产生侧向弯曲。

(2)原因分析

1)孔道成型时若采用橡胶管充气成孔,由于浇筑混凝土时的浮力将橡胶芯管上浮而弯曲。

2)采用波纹管预埋时,因固定的方法不当,十波纹管上浮或下压,造成弯曲。

(3)处理方法

1)局部少量弯曲,对直孔,可用钢管直通以消除弯曲处凸出部分的混凝土。

2)用钢丝绳来回拉牵消除凸出部分的混凝土层。

3)探测准确率的凸出的位置,然后将孔道凿开再穿钢管作芯管,补浇好混凝土。

(4)预防措施

1)胶管抽芯法:留孔的胶管常用有5—7 层帆布夹层、壁厚6—7mm 的普通橡胶管。使用前一
端应密封,密封方法是将胶管一端外表层削去1—3 层胶皮及帆布,然后将表面粗丝扣的堵头
插入,再用20 号肚锌铁丝在胶管外表面密缠紧固,铁丝头用锡焊牢。另一端接上阀门,接阀
门方法和堵头密封方法如图说示。

2)固定胶管须用钢筋“井”字架,每隔500mm 放置一个,必须与钢筋骨架扎牢或焊牢,防止
位置偏移。

3)预埋金属波纹管时,波纹管接头可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旋接,接头管长200mm 左右。用胶
带或热缩塑管封口。波纹管上要留灌浆法,固定方法同上。

139、构件混凝土质量差


110

(1)事故特征

1)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预应力张拉时构件产生裂缝。

2)混凝土拌合物自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的延续时间超过表3.25 中的规定,影响混凝土强度
而产生裂缝。

3)构件端部的混凝土浇捣的方法不当,影响芯管的抽出和孔道质量。

(2)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忽视预应力构件的质量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质量的控制,搅拌计量管
理不严,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

2)施工现场办公前后联系不够或商品混凝土调度不当,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积压在工地超过了
表3.25 中的规定动作时间。或工地供应不及时,造成停歇时间过长。

3) 混凝土浇捣方法不当,从一端向另一端浇捣,则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终凝,后浇筑的混凝
土尚未初凝,影响芯管的处理。

(3)处理方法

1)检查构件的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20%时,适当延长构件养护日期,提
高其后期强度, 当构件混凝土的养护期已达28d 而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80%以
上时,必须返工重浇。

2)当构件局部酥松、蜂窝、露石时,必须进行局部处理。将酥松处凿除,用钢丝板刷刷干净,

再用压力水冲洗晾干,然后用1:2 水泥砂浆抹平。如面积较大,深度大于10mm 以上时,应按
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刷净,用压力水冲洗
晾干。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确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如存在影响结
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搅
拌,随拌随用,搅拌出机的混凝土不得超过表3.25 中的规定时间。

2)混凝土应连续浇筑,若先后两层混凝土间歇时间过长(环境温度在300C 以上时超过1h;

在300C 以下超过1.5h),应施工缝处理,并做好记录。

3)浇筑混凝土时,如屋架由下弦中间向两端浇捣,应特别注意端部混凝土的密实性,且下弦
断面小,有构造钢筋和芯管,混凝土宜用细骨料拌制,并选用小直径的振捣棒和用捣固扦辅
助捣固。在模板外面可用小锤敲打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辅助振捣,二是检查混凝土的密实性,

如有空壳声时,须立即用刀片式振捣器补振密实。

4)应随时检查与校正端部锚恭板、孔道及其他预埋件和排孔等的位置,尤其是芯管的位置不
能上浮或下沉,以免造成弯曲。

5)抽出芯管后要及时养护,湿养护不少于7d;冬期要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6)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不得掺用加气剂和各种氯盐,宜掺用减水剂。

140、夹片式锚具质量低

(1)事故特征

1)预应力筋锚固后从夹片中滑脱,丧失锚固作用。

2)夹片内侧无齿,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突然从固定端弹出。。

(2)原因分析

1)锚具加工精度差或夹片硬度低,无齿或齿太浅。

2)锚具在进场和使用前检查不认、不仔细,或操作不当等。

(3)处理方法

及时卸下锚具,进行检查。重新安装检查合格的锚具和夹片,再行张拉时必须注意安全。


111

(4)预防措施

1)锚具生产单位应有生产许可证。生产单位必须具备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的检测手段、
生产责任制、检查制、热处理的设备和技工,要能把锚具的硬度范围控制在HRC32—37 之间。
出厂的锚具要有质量保证书。

2)进场的锚具必须由专人负责进行逐个检查验收,并将检查人的工号印在锚具上。

3)安装锚具时,先检查锚具上的检查验收引号。夹片应按编号顺序嵌入预应力筋之间,并保
证锚具中心与预留孔道中心重合,当为曲线 孔道时,锚环中心应向曲率中型方向便移
3—4mm,使预应力张拉时位于锚环中央。

141、锚环炸裂或裂缝

(1)事故特征

1)制作锚环的材料质量差,或热处理不当,或硬度过高,脆性大,在张拉时或张拉后发生炸
裂。

2)有的锚环钢材含碳量偏低,热处理后的硬度低于HRC30,因此构件在张拉时或张阿拉伯数
字后产生裂缝。

(2)原因分析

1)制作锚环的钢材达不到ZG45 标准。有的用小钢厂生产的钢材,尚有夹渣或隐伤,制作的
锚环又没有经过探尚和检测就出厂,则在张拉时或张拉后裂缝。

2)当用含碳量偏低钢材制作锚环时,其硬度低于《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标准》
中的要求,因此当锚环受力后产生延性裂缝。

3)锚环制作精度差,进场后没有阿妈规定检测与检查,使不合格的锚具用于构件。

(3)处理方法

当锚具裂缝后,须放松预应力,及时卸下锚具,更换经检测合格的锚具。安装后重行张拉。
在放松及更换锚具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构件端头不准站人和行人。

(4)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1 条的规定:“预应力筋锚具,应按
设计要求采用。锚具按锚固性能不同分为两类:

I 类锚具:适用于承受动载、静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II 类锚具:仅适用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且锚具只能处于预应力筋应力变化不大的部
位。”

2)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在进场时进行以下三项检查:

A、外观检查:应按从没批中抽出10%(不少于10 套)锚具。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当有一套表
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时,应抽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
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此批不得使用,或进行到底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B、硬度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5%(不少于5 件)锚具,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
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5 片,每个零件测试3 个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
围内,当有一个零件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

则本批零件不得使用,或进行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C、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经上述2 项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 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

组成3 个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当有一个试件不
符合要求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套不合格,则该批锚具为不合格品。

142、预应力筋质量差

(1)事故特征


112

1)钢筋、钢丝和钢绞线的强度达不到设计抗拉直。

2)选用的预应力筋冷弯性能不良。

3)钢筋、钢丝和钢绞线表面锈蚀。

(2)原因分析

1)进场钢材没有按规定全面检查,仅抽样检测,使部分低劣钢材用作预应力筋,因而达不到
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张拉帮结伙值。

2)钢材在储存、运输、制作、安装过程中没有防锈措施。

(3)处理方法

1)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及冷拉IN 级钢筋,单根使用时,必须对每根进行检测,合格后方
可使用。

2)已经穿筋而张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及时放松,抽出,更换合格的钢筋。

3)对矫直回火的碳素钢丝,要对每盘进行抽样测试,剔除不合品。

4)清除预应力钢筋、钢丝、钢绞线表面的锈污。

(4)预防措施

1)预应力碳素钢丝须经矫直回火,其外形及力学性能应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
用钢丝》GB5223 中的规定。

2)钢绞线的公称直径和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0 的要求。力学性能必须满足表3.31 的要
求。

3)热处理钢筋的外形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 中的
规定。

4)预应力钢材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材表面或每捆均应有标志,进场时按直径
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检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做力学性能
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表3.30 钢绞线的公称直径和直径的允许偏差

钢绞线公称直径
D(mm)

直径允许偏
差d(mm)

钢绞线公称截面
积(mm2)

中心钢丝直径加大
范围(%)不小于

每1000m 的钢绞
线理论重量(kg)

9.0

+0.31

-0.15

50.34 2.5 392.19

12.0

+0.40

-0.20

89.45 2.5 697.08

15.0

+0.40

-0.20

139.98 2.5 1091.07

表3.31 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公称直径
(mm)

强度级别
(N/mm2)

整根钢绞线的破坏负
荷(k/N)不小于

屈服负荷(kN 不)

小于

伸长率(%)

9.0

1670

1770

83.89

88.79

71.30

75.46

3.5

3.5

12.0

1570

1670

140.24

149.06

119.17

126.71

3.5

3.5

16.0

1470

1570

205.80

219.52

174.93

186.59

3.5

3.5

注:屈服负荷是整根钢绞线破断负荷的85%。


113

143、预应力张拉值误差

(1)事故特征

应用的张拉值超过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时,有的钢丝滑丝;或锚具、构件裂缝‘有的钢筋张
拉设备的油表读数不变,而钢筋已产生塑性变形或继续伸长。

2)使用的张拉值低于设计要求时,预应力构件的强度下降,挠度增大,受拉区产生裂缝。

(2)原因分析

1)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计算错误,造成张拉应力的油表读书误差,出现偏高或偏低等现象。

2)预应力钢材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

3)预应力张拉设备没有按规定校验,造成油表失灵,导致张拉值误差。

(3)处理方法

1)经复核确证为超张拉时,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其最大张拉控
制应力,不得超过表3.32 中的规定。如已超过表中数值,必须及时纠正。

2)如发现张拉控制应力已超过预应力筋抗拉强度的极限时,须检查钢豺的伸长值。当伸长值
超过规定,要减小应力,更换合格的钢材和标准的张拉控制预应力筋,重新张拉。

3)当张拉控制应力低于设计规定时, 待复核正确后,应补张拉至设计要求值,同时应复检
张拉设备,合格后方可使用。

(4)预防措施

1)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应达到规定值。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
5%,但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表3.32 中的规定。

表3.32 最大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

张拉方法

钢种

先张法 后张法

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
冷拉钢丝

0.8fptk

0.75fptk

0.95fpyk

0.75fptk

0.70fptk

0.90fpyk

注:fptk 为预因应力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fpyk 为预因应力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2)施加预应力所有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校验期限不宜超过半年。如在使
用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反常现象或在千斤顶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

3)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值大于
10%或小于5%时,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l=Fp.l/Ap.Es

式中:F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取
张拉端的拉力与跨中扣除道孔道摩阻损失后拉力的平均值;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l----预应力筋的长度;

Es---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KN/mm2)。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应在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在应力10%左右时开始量测,但必须加上初应
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则应扣除混凝土构件在案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

144、孔道灌浆不实

(1)事故特征

1)孔道灌浆用的水泥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

2)水泥浆的收缩值过大。


114

3)施工工艺不当,孔道不畅或堵塞。

(2)原因分析

1)水泥质量低劣,强度偏低或储存期超过3 个月,或储存、运输不当而受潮结块。

2)配合不当,水灰比大于0.5;泌水现象严重,导致孔道上面有空隙,或外加剂选用不当,

掺量不标准。

3)灌浆工艺不合适,如排气孔不通、内部堵塞,或没有按规定先湿润,以及压浆失效等。

(3)处理方法

1)水泥块试块强度等级低于M20。如偏低,须经设计部门研究后确定是否应用。

2)当水泥浆过稀时,必须及时调整配合比,或掺微量膨胀剂,并用二次灌浆法提高灌浆密实
度。

3)严格施工工艺,在灌浆前孔道应湿润、清洁,宜先灌注下层孔道;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

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灌满孔道并封闭排气孔后,须继续加压至0.5—0.6Mpa,然后再
封闭灌浆孔。

(4)预防措施

1)灌浆前应用干稠水泥浆堵塞锚具周围的缝隙,防止压浆时跑浆。

2)配制水泥浆时应选用检验合格的425 号以上的普通水泥拌制,不得掺入氯化物、硫化物以
及硝烟酸盐等;掺入减水剂、膨胀剂时,应严格按照试验优选的配合比认真计量搅拌。水灰
比比大于0.45,流动度为本120—170mm,3h 泌水率宜控制在2%。水泥浆的强度要大于M20。
搅拌好的水泥浆必须用孔径不大于5mm 的筛网点过滤后注入储浆6 桶,并不断搅拌,以防泌
水沉淀。

3)使用灌浆泵压浆灌注水泥浆时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按常检查排气是否通顺。

4)灌浆顺序宜先灌下层孔道,后灌上层孔道;发现孔道串浆时宜一起灌浆。竖向孔道,应由
下向上灌;曲线孔道,最高点应设置排气孔,水泥浆由最低的灌浆口灌入。

145、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质量事故

(1)事故特征

1)无粘结筋在张拉时,常有个别钢十发生滑十或断裂。

2)采用镦头锚具时,无粘结筋超长或过短,影响锚固和张拉。

3)无粘结筋的外包层破损,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水泥浆掺入粘结,妨害张拉。

4)预应力筋的位置没有固定好,造成位置偏斜现象。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细,造成断料长度不精确,使预应力钢筋超长或过短。

2)施工前没有仔细检查无粘结筋的外包层,将有破损的包层钢筋用于构件;或振捣不当,振
破外包层。

(3)处理方法

1)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当有个别钢丝发生滑脱或断裂时,其数量不应超过结构一
截面无粘结预应力筋总量的2%;此时可相应降低张拉力,但必须做好记录。

2)采用镦头锚具时,若预应力筋超长,但其张拉力和伸长值如符合要求,可在螺母底部加相
应厚度的垫片衬平塞牢;若预应力筋过短,可在5%范围内超张拉来解决。

(4)预防措施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合格,涂料必须符合专门规定,外包层应符合下列要
求:

A、在-20--+700C 温度范围内,低温不脆化,高温化学稳定性好。

B、必须具有足够的韧性,抗破损性强。


115

C、对周围材料无侵蚀作用,防水性好。

2)无粘结筋在使用前应逐根进行检查,看外包层的完好程度,对有轻微破损者,可包塑料带
补好;破损严重者不能使用。

3)预应力筋应按设计标高用井字架或马凳定位,再用铁丝绑扎牢固,其间距不大于2m。

4)无粘结筋的锚具应符合I 类锚具的规定,固定端的锚板绑扎在已安装好的构件钢筋上,或
用铁丝固定汇率在固定的支承板上。张拉端如用镦头锚,需将定位丝杆与锚具连接,并根据
计算的伸长值将定位螺母固定在模板上。

第四部分

钢结构工程

4.1 制作质量事故

146、制作材料质量低劣

(1)事故特征

1)使用的钢材质量低劣,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建筑的安全度。

2)焊接材料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认真,采购、使用劣质钢材,导致构件强度下降。

2)学习《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中的规范不够。施工、材料人员不熟悉
有关钢结构的规定。

3)没有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制作钢构件。

(3)处理方法

1)进场的钢材应具有质量证明书2,并符合设计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必须更换合格的钢材。

2)制作成品的构件和材料经检验不合格时,须经设计单位认可,或质量监督部门同意,方可
使用或作加固处理。

(4)预防措施

1)钢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当对钢材的质量有怀疑时,应按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2)钢材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规定动作的Q235 钢,《低合金结构钢》规定的
16Mn 钢,15MnV 钢,《桥梁用结构钢》规定的16Mnq 钢,15MnVq 钢。

3)钢材表面的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钢材表面有
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钢材表面锈蚀等级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A、B、C 级。

4)钢结构所用的焊条、焊丝和焊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质量证明书,其技术条件应分
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 和《焊接用钢丝》GB1300

的规定。

147、焊接质量差


116

(1)事故特征

1)构件变形,焊缝有气孔、夹渣、不均匀。

2)焊缝长度、宽度、高度等不足。

3)焊接件测试结果为不合格。

(2)原因分析

1)焊接工艺不当,]没有先试焊和工艺评定,确定焊接工艺。

2)焊工技术水平达不到焊接件的技术要求,不能满足设计规定。

3)违章作业。施工单位不学习新规范、规程,如盲目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锈的焊条,或受潮
结块的焊剂,或已熔烧过的渣壳。

4)焊接设备、参数不符合规定。

5)焊接件的钢种和选用的焊剂不匹配。

(3)处理方法

1)检查正在施工的构件、钢材、焊接材料的质量保证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不符之处,

必须纠正后方可继续施工。

2)检查构件的加工质量、焊接质量和焊缝质量,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焊缝外形尺寸》的规定。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应用超声波探伤并分级,凡有不合格处必须返
工纠正。

(4)预防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核对钢材、焊接材料的质量,必须使其满足设计规定。

2)施工前对钢材表面认真进行除锈工作,除锈后应保持干燥,及时进行防锈涂装,即刷防锈
漆底漆。

3)钢材在下料前和拼接后的变形,超过技术规定范围时,均须进行矫正,合格后方可进行施
工。

4)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按对照《建筑钢
结构焊接规程》和《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进行评定,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
工艺。

5)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
方可施焊。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6)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消除缺陷后再焊。

7)引起焊缝缺陷的原因及主力方法见表4.1。

表4.1 引起焊缝缺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缺陷
名称

图形 原因分析 处理
方法
预防措施

焊缝
尺寸
不符
合要

单边焊缝 (1)焊件坡口角度不当,间
隙不均匀;

(2)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

(3)运条速度不当,或施焊
时焊条角度不当;

(4)操作规程不熟练

补焊(1)用正确的坡口角度和间隙
(2)调整电流强度;

(3)改正运条速度和焊条摆正
角度;

(4)加强操作技术的培训

咬肉
与咬

咬肉、咬边(1)电流过大;

(2)运条速度不当;

(3)电弧太长

补焊(1)调整电流强度;

(2)改正运条方法;

(3)压低电弧

弧坑 坡形粗劣

弧坑

(1)熄弧时间太短;

(2)薄钢板焊接时电流过大;

补焊(1)熄弧前须在熔池有一定停
留时间,以填满熔池;


117

(3)埋弧自动焊时未下停车
再停丝;

(4)引弧、熄弧不当

(2)调整电流强度;

(3)埋弧自动化焊时要先停
车,后停丝;

(4)加引弧板,熄弧板

夹渣 夹渣 (1)焊接电流过大小;

(2)坡口角度太小;

(3)焊件上有较厚锈蚀;

(4)药皮性能不好;

(5)操作不熟练

铲除
夹渣
重焊
施焊时注意分清铁水和熔渣,

分辨不清时,可能熔渣夹杂于
铁水中浮不起来,此时应放慢
速度,防止溶渣超前于铁水;

发现熔池中有赃物时,应拉长
电弧吹出或停留片刻

气孔 个别气孔

集中气孔

(1)碱性焊条受潮、药皮变
质、钢芯锈蚀;

(2)非碱性焊条焙烘温度过
高,药变质;

(3)埋弧焊的药剂未焙烘,

焊丝不清洁;

(4)焊件表面有水、油污;

(5)焊条药皮偏心焊时混入
空气等

允许
有个
别气
孔,

严重
时除
净重

(1)焊条须按规定焙烘,不宜
使用变质焊条;

(2)焊条表面必须清洁;

(3)适当减小断流,降低焊接
速度;

(4)引弧时不可把电弧拉长

未焊

边缘未焊

层间未焊

(1)电流过小,施焊过速,

热量不足,运条不正确,焊条
偏向坡口一边;

(2)拼装时间隙不正确,不
易施焊;

(3)焊条没有伸入焊缝根部;

(4)起焊温度较低,双面焊
时没有清除洁净根部

重焊(1)检查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
(2)选用较大电流,放慢施焊
速度,运条要照顾两侧母材熔
化情况;

(3)双面焊一定要挑清焊根

裂缝 焊件的含碳量、碱量过高,或硫磷成分过高,

或分布不均匀,或焊条质量差、低温下施焊

铲除
重焊
改进焊接工艺,根据钢材选用
合适焊条

148、钢结构焊接变形

(1)事故特征

焊接变形包括纵向、横向、角变形、弯曲、扭转和波浪等变形。

(2)原因分析

1)纵向变形,是焊缝纵向收缩应力引起的。

2)横向变形,是焊逢横向收缩引起的。

3)角变形,是焊缝在高度方向横向不均匀收缩引起的。

4)弯曲变形,是偏心焊缝的纵向收缩引起的。

5)扭转变形,是焊缝纵向收缩不均匀引起的。

6)波浪变形,薄钢板容易产生。

7)焊接工艺不当,如焊接电流大、焊条的直径粗、焊接速度满等,会引起焊接变形大。

8)焊接次序不当,如未先焊接好分布件后然后总拼焊接,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

(3)处理方法


118

1)检查变形原因,及时调整焊接工艺和更换不合格焊工。

2)采用反变形法,如焊钢板时将对焊接缝处垫高105`--205`以抵消角变形。

3)对变形构件须进行矫正,矫正方法有机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或混合矫正法。

(4)预防措施

1)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钢材、焊接材料、焊后热处理等,以《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和《钢
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评定焊接工艺。

2)选用有经验、经考核合格的焊工。

3)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风化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
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
应按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
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4)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 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149、钢构件变形

(1)事故特征

钢构件在组装过程 中、堆放时、运输后、吊装前产生变形。变形包括纵向、横向、弯曲、扭
转等形式。

(2)原因分析

1)与材料质量有关。如各种钢的线膨胀系数a 是不同的,一般碳钢为10x10-6,16Mn 钢为12x10-6,

不锈钢为16x10-6。不同钢材混用时容易产生变形。。

2)构件的纵向变形,主要取决于横截面积和弦杆截面的尺寸。构件的弯曲变形,主要取决于
截面的抗弯刚度。

3)装配不当,如装配得不直或强制装配,容易引起焊后变形。

4)装配点焊少,容易硬气变形,对焊的焊缝高、 焊缝大,收缩变形亦大。

(3)处理方法

1)对已变形的构件在安装前须进行矫正。要矫正的构件,应先进行检测,确定其变形的部位、
性质、程度等,做好标记,再研究出有效的矫正方法。

2)机械矫正一般是采用压力机或千斤顶,配合足够强度的胎模架而逐断进行。应控制矫正;

量,防止产生波浪形。

3)在火焰加热矫正法中,应使用焊距加热,不得用割距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8000C 左右,

严禁超过9000C,应边加热边矫正。

4)机械、火焰混合矫正法可用于刚性大及变形较大的构件矫正。一般采用千斤顶配已足够刚
度的长垫块,同时配合焊距加热矫正。

(4)预防措施

1)选用合格的钢材,一个构件必须选用同一种钢。放样和号料强必须先矫正原材料的偏差、
弯曲和扭曲,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焊缝尺寸不宜过大。宜对称设置焊缝,尽量减少交叉焊逢和密
集焊缝。受力不大或不受力结构件,可采用间断焊缝。

3)放样断料时,要放足收缩余量。梁、桁架等受弯构件,放样和下料时,要考虑起拱量。

4)装配顺序是,下型构件可一次组装,用定位焊固定后,以合适的焊接顺序一次完成;大型
构件如大型桁架和吊车梁等,尽可能先用小件组装,再进行总装配和焊接。

150、构件裂缝和连接损伤事故

(1)事故特征


119

构件裂缝和连接损坏,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度。

(2)原因分析

1)构件和连接件材质低劣。

2)荷载、安装质量、温度和不均匀沉降作用,产生的应力超过构件或连接件承载能力。

3)钢材的可焊性差,在焊接残余应力下裂缝。

4)连接件质量低劣,如焊缝尺寸不足、漏焊、未焊透、夹渣、多孔、咬边,或螺栓和铆钉头
太大、紧固不好、松动、栓杆弯曲等引起。

5)在动力荷载和反复荷载下疲劳损伤。

6)连接节点构造不完善。

(3)处理方法

1)当经检测发现构件裂缝细小、长度较短时,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用电钻在裂缝两端各钻一直径12—16mm 的圆孔;裂缝尖端必须钻孔,减少裂缝 处应力集
中。

B、沿裂缝边缘用气割或多或少风铲加工成“K”型或“X”型的坡口。

C、裂缝端部及缝侧金属预热到150—2000C,用和钢材匹配的焊条堵焊裂缝,堵焊后用砂轮打
磨平整。

2)如因焊缝质量达不到标准,须按表4.1 中的处理方法。

3)0 发现铆钉连接缺陷,如铆钉松动、铆钉头开裂时,应将这些铆钉更换;当发现铆钉剪断
时,须扩大铆钉孔,更换大一号铆钉或高强螺栓;如有漏铆必须补铆;当盖板用母材有破损
时,必须加固或更换;发现仅有个别铆钉连接处贴合不紧时,可用防腐蚀的合成树脂填满缝
隙。

4)高强螺栓连接缺陷处理:螺栓剪断一般与材质有关,须全面检查,及时更换,先单个拆换
受力较重要的部位。当构件已经承重时,在更换时要采取加固或卸荷措施。

当按设计运用的摩擦性高强螺栓产生滑移时,应进行处理,如为静载结构的高强螺栓产生滑
移,可能是施工质量问题,可采用补拧紧螺栓并在盖板周边加焊的处理方法;对动荷载结构
应采取卸荷方法,更换接头板和全部高强螺栓,原母材连接面重作接触面处理。

5)当连接处的盖板或构件母材断裂时,必须在卸荷后进行加固处理或重换构件。

(4)预防措施

1)制孔:I 类螺栓孔应具有H12 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0 不应大于12.5um;II 类螺栓孔孔
壁表面粗糙度R0 不应大于25um。I 类螺栓孔为A、B 级螺栓孔;H12 精度,是根据现行国家标
准《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和螺母》和《公差与配合》的分级规定确定的。R0 是根据《公差
和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确定的。

2)组装: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缝边缘30—50mm 范围内的铁
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清除干净;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
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151、钢结构锈蚀严重

(1)事故特征

钢材锈蚀带来钢构件的截面减损,逐步削弱结构的承载力和可靠度。当腐蚀变成锈坑时,则
促使钢结构产生脆性破坏,抗冷脆性能下降。锈蚀会导致构件过早损坏或需要频繁维修。

(2)原因分析

1)涂装前钢材表面的锈污没有清除洁净。

2)涂料质量低劣,涂装遍数及厚度低于设计要求。

3)化学锈蚀是大气或工业废气中含的氧气、碳酸气、硫酸气或非电解质液体与钢材表面的氧

120

化作用,产生氧化物引起锈蚀。

4)电化学锈蚀是由于钢材内部有其他金属杂质或具有不同电极电位,在与电解质或水、潮湿
气体接触时,产生原电池作用,使钢材锈蚀。绝大多数钢材锈蚀是电化学腐蚀或化学腐蚀同
时作用形成的结果。

5)铁锈吸湿性强,吸收大量水分使其体积膨胀,形成疏松结构,易被腐蚀性气体和液体渗入,

使腐蚀进入内部继续扩展。

6)钢材腐蚀速度与环境湿度、温度及有害介质浓度有关。在湿度大、温度高、有害介质浓度
高的条件下,钢材腐蚀速度加快。一般冶金工业车间腐蚀速度为0.01—1mm/年。

(3)处理方法

1)对已锈蚀的钢结构的防锈处理,采用涂层防锈不仅效果好,而且价廉、品种多、适用范围
广、施工方便,并且不大幅度增加结构重量,还可以给构件配各种色彩。涂层防锈蚀耐久性
虽差一些,但在一定周期内继续维护是可以耐久的。

2)清理表面,刷除旧漆膜、除锈。可用铲、刷、磨工具见酥松氧化皮、锈和污物除去后,用
钢丝板刷、压缩空气等方法,将表面清理后,使表面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

3)选用合适的底涂。要使涂膜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又易被面涂附着,抗渗水性好。经测试
合格的底涂有防锈涂料和带锈防锈涂料。

4)面涂是指面层涂料,要求能保护下层底涂,有良好的耐气候作用,如抗风化、不起泡、不
龟裂、不易粉化,渗透小。面涂尚应与底层涂料有良好的合性能。注意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
色彩。

5)选择好的材料,还要有好的确施工工艺,达到设计对涂层遍数和厚度的要求。

(4)预防措施

1)构件表面除锈时,手工除锈的表面处理不宜低于Sa3 级,一般除锈处理要达到Sa2 级。一
般采用中度喷砂来除去绝大部分氧化皮、浮锈及油污垢等异物,再用铁丝板刷、压缩空气将
表面清理。处理后表面呈金属灰色。

2)涂层使用的年限,除了受表面处理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与涂层结构是否合理有关。在设计
涂层上要按10—15 年的周期来考虑。必须由底涂、腻子、二道底涂和面涂组成。

第一层底涂是保证可靠的粘结和防锈、防腐、防水的作用。

第二层刮腻子起平整表面的作用。

第三层而二道底涂层起填补细孔的作用和加强牢固程度,增强使用年限。

第四层涂面层是保护底涂层,并使表面获得要求的色泽,起装饰效果。

第五层罩光面层涂层是为增加光泽和耐腐蚀等作用,早面涂层外再涂一层罩光清漆或面漆。

当天使用的涂料应在当天配置,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
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0C 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
构件表面有积露时不得涂装。涂装后4h 内不得淋雨。涂装表面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

附着应良好。

3)涂层干涂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um,室内应为125um,其允许偏差为-25um。

4.2 安装质量事故

152、钢柱底部有空隙

(1)事故特征

钢柱底板与基础接触处有空隙。

(2)原因分析

1)基础标高不准确,表面未找平。


121

2)钢柱底板因焊接变形而有空隙。

(3)处理方法

1)检查空隙原因,用铁片垫平,然后用1:2 水泥砂浆填嵌密实。

2)当缝隙小于2mm,可用聚合物砂浆或环氧脂浆液灌注密实。

(4)预防措施

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对
基础进行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基础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基础周围的坑(槽)

要回填土并夯实平整。基础轴线的标志和标高的基准点要准确、齐全。

2)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撑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撑面时,其支撑面、
地脚螺栓、锚栓必须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 的规定。

3)钢柱采用钢垫板作支撑时,钢垫板面积应根据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脚底板下细石混
凝土二次浇灌前柱底承受的荷载,地脚螺栓,锚栓的紧固拉力来计算确定。垫板应设置在靠
近地脚螺栓,锚栓的柱脚底板加劲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脚螺栓、锚栓侧应设1—2 组垫板,每
组垫板不得多于5 块。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当采用 成对斜垫板时,

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板的2/3。二次浇灌混凝土前,垫板间应焊接固定。

表4.2 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标 高 ±3.0

支 承 面

水 平 度 1/1000

螺 栓 中 心 偏 移 5.0

螺 栓 露 出 长 度

+20.0

0

地 脚 螺 栓

锚 栓

螺 纹 长 度

+20.0

0

预 留 孔 中 心 偏 移 10.0

注:本表摘自《钢筋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4)采用座浆垫板法,应采用无收缩砂浆。柱子吊装前砂浆试块强度应高于基础混凝土强度一
个等级。

153、钢柱垂直度偏差过大

(1)事故特征

钢柱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2)原因分析

1)钢柱弹性较大,受外力影响容易发生变形而出现偏差。

2)钢柱底板下面不密实,向软弱面倾斜。

3)由于阳关照射,即热张灯结彩冷缩造成钢柱偏差。

(3)处理方法

1)采取架设支撑、剪刀撑来纠正偏差。

2)细长比较大的钢柱在吊装就位后,即架设临时支撑和固定汇率支撑,防止和纠正偏差。

(4)预防措施

1)钢结构钢柱吊装时,如柱的细长比过大,一点吊装变形较大时,可采取二点或三点吊装方
法,以减少钢柱在吊装过程中的弯曲变形;吊装就位固定后,应加设临时支撑,以防受风或
其他外力作用而倾斜。独立柱最好采用扫地杆的方法支撑固定。

2)地整排柱或群柱,如果没有永久性柱间支撑时,须做好柱间临时支撑,在边柱端部加设一

122

组或两组剪刀撑。

3)钢柱安装要控制柱脚的平整度和密实。拧紧地脚螺栓或焊牢;掌握好柱的垂直度。钢柱的
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4.3 中的规定。

表4.3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 (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单 层 柱 H<10m 10.0

H>10m H/1000 25.0

底层柱 10.0

柱 轴 线

垂 直 度 多 节 柱

栓全高 35.0

注:H 为栓全高度。

154、钢构件起拱不准确

(1)事故特征

构件起拱数值大于或小于设计数值。

(2)原因分析

1)钢屋架配料、制作、拼装不准确。

2)下料尺寸不符合谁要求。

3)放样不准确,忽视起拱数值。

(3)处理方法

1)已拼装好的钢构件须拉线检查,发现没有起拱或起拱偏小,须及时纠正或返工重焊。

2)已安装的钢构件,如起拱偏小,可以不纠正,如有下垂现象,必须返工纠正后重装。

(4)预防措施

1)当制作好第一件钢构件时,须核对设计图纸,检查各节点和起拱。

2)严格按钢结构构件制作允许偏差进行检验,如拼接点处角度有误,应及时处理。

3)在小拼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累计偏差,注意采取措施,消除焊接收缩量的影响。

4)焊接实腹钢梁拱度,按设计要求起拱的允许偏差为l/5000(l 为构件跨度);设计对起拱
无要求时,为10.0—5.0mm。

钢桁架拱度按设计要求起拱的允许偏差为±l/5000;设计对起拱无要求时,为5.0—10.0mm。

155、钢构件跨度不标准

(1)事故特征

构件跨度值大于或小于设计值,直接影响安装。

(2)原因分析

1)放样下料误差,制作检查不细,造成长度偏小或偏大。

2)由于杆件组装的误差,造成构件组装累计误差而使跨度不标准。

3)使用钢尺有误差,没有经标准局校验合格就使用,造成放样和拼装的尺寸不符。

(3)处理方法

1)吊装前必须全面检查拼装好的构件,量具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经校验有误差时要
先纠正后安装。

2)要放足尺大样,杆件组装后,在拼装时要先检验杆件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对照足尺
大样组装后再安装。

(4)预防措施

1)构件在制作、拼装、吊装中所用的量具,必须是经校验合格的钢尺和仪器,方可使用。


123

2)加强道道工序的检测,发现有偏差之处必须先纠正后拼装;道道工序检查,不让误差留下
一道工序。

156、安装螺栓孔位移

(1)事故特征

螺栓孔不重合,螺栓穿不进去而影响构件正常安装和拼装。。

(2)原因分析

1)制孔不规范,工艺落后,制孔偏差大。

2)螺栓紧固程度不一,造成偏差。

(3)处理方法

螺栓孔超过允许偏差时,不得采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
倒孔后安装。

(4)预防措施

1)A、B、级螺栓孔(高强螺栓孔和精致螺栓孔)应具有H12 的精度(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紧
固件公差、螺栓、螺钉和螺母》和《公差与配合》的分级规定确定的),孔壁表面粗糙度R0 不
应大于12.5um(R0 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表面粗糙参数及其数值》确定的)。

表4.4C 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直 径 +1.0 0

圆 度 2.0

垂 直 度 0.03l 切不大于2.0

注:l 为制孔钢材厚度。

2)C 级螺栓孔(普通螺栓孔)孔壁表面粗糙度R0 不应大于25um,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 中的
规定。

3)螺孔栓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 的规定。

表4.5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500 501--1200 1201--3000 >3000

同一组内任意两孔间距离 ±1.0 ±1.5 ---- ---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 ±1.5 ±2.0 ±2.5 ±3.0

注:本表摘自《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4)螺栓孔的分组: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对接接头在拼接板
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款所规定的
螺栓孔。受弯构件翼缘上的连续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

5)钢结构构件每端至少应有两个安装孔。为了减少钢构件本身挠度导致孔位偏移,一般采用
钢冲子预先连接件上下孔重合,高强螺栓应按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
孔。穿过入方向宜一致并便于操作。


124

第五部分

建筑地面工程

5.1 水泥和混凝土地面工程

157、底层地面裂缝

(1)事故特征

1)地面有裂缝,破坏了光洁平整的地面,影响使用和美观。

2)室外的散水坡、明沟、台阶、花台有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外形观感。

(2)原因分析

1)基土没有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中的规定分层夯填密实。一般
建筑工程的基坑、基槽深度都大于2m,回填土前没有先排干基坑槽底的积水和清除淤泥,就
将现场周围多余的杂质土、虚土一次就填满基坑,仅在表面平整后夯二遍,下部根本没有夯
实,在外力作用下沉陷。

2)房心的松软包装土层,没有按规定挖除后换土回填夯实。有的房心下基土是杂堆松土,有
的是耕植土,有的在地坪施工前将房心原土平整夯一遍,由于基土含有有机杂质,不易密实,

不均匀,不能承托地面的钢性混凝土板块,在外力作用下板块弯沉变形过大,,造成钢性混凝
土地面破坏和裂缝。

3)垫层质量差。用于垫层的碎石、道渣等质量低劣,如风化石过多,含泥量达30%以上;有
的用低强度混凝土作垫层,混凝土直接铺在基与上,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则混凝土与基土之
间密实度差,如垫层靠墙边、柱边没有认真夯压密实。

4)大面积地面没有按规定留伸缩缝。有的面层与垫层的伸缩缝或施工缝不垂直而错开,导致
伸缩不能同步,而沿错缝处裂缝。

(3)处理方法

1)对破损严重的地面,先要查明造成裂缝的原因,如确实是垫层与基土松软所造成,须返工
重做:挖除松软的腐植土、淤泥,换用含水量为10%--23%的粘土,或含水量为9%--15%的砂
质粘土作填水料,分层回填夯实,用环刀法按规定测试合格后,方可铺夯垫层,确保表面平
整,然后按设计要求做好面层。

2)对局部破损先查清楚破损范围,在地面上弹好破损周围直角线,用混凝土切割机烟线割断,

凿除面层和垫层,挖除局部松软土层,重换合格的填土料分层夯填密实。铺夯垫层和重做面
层必须和周围一样平整。

3)裂缝不多,宽度不大时,将缝隙中清扫干净,用水冲洗湿润晾干,用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425 号普通水泥=1:4:8)搅拌均匀沿缝隙灌注,灌满缝隙为好,初凝后压实抹平。

(4)预防措施


125

1)填土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如淤泥、
腐植土、冻土、耕植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均不得用于填土。填土块的粒径不应大于
50mm。必须分层虚铺,分层的厚度、夯压实遍数见表5.1。

2)填土料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确情况下施工。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见表5.2。

表5.1 湖填土虚铺厚度、压实遍数

机具种类 虚铺厚度(mm) 夯压遍数

木夯 200 3—4 遍

蛙式打夯机 200—250 3—4 遍

碾压机 200—300 6—8 遍

表5.2 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变动范围

土的种类

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g/cm3)

砂土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

8—12

19—23

12—15

16--22

1.8—1.88

1.58—1.70

1.85—1.95

1.61—1.80

实例5.1 某仓库混凝土地面上垫150mmx150mm 方木作楞木。,楞木上面堆放钢材,随着上部的
荷载加大,地面的外荷载的作用于下破裂,150mm 高的楞木沉到地面以下。

(1)现场调查

该建筑的房心是耕植虚土,施工单位仅将虚土表面平整后,就在上面铺碎石垫层80mm,用平
板振动器振实后,就在上面浇60mm 厚的C15 的混凝土地面。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地面板块破
裂沉降,已不能使用。

(2)原因分析

1)设计为房心土没有提出挖除软弱土层、更换合格的填土料分层回填夯实的要求。

2)施工单位违章作业,没有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挖除房心虚土并换
合格土分层夯填密实。

(3)事故处理

1)经研究决定返工重做。挖除房心1m 左右深的软若土层,用含水率在20%左右的粘土,每层
虚铺厚度为250mm,用蛙式打夯机打3—4 遍,分4 层填平夯实,取样测试合格后,铺150mm

的碎石垫层夯实。浇水湿润。每一分仓块内的混凝土必须一次铺足,不留施工缝,用长括尺
括平、用平板振动器振实。靠分格缝板边、柱边、墙边的地面都有专人负责拍平拍实再用和
混凝土同标号、同品种的水泥拌制水泥砂浆(水泥:砂=1:2,水灰比不大于0.4)加浆刮平。
初凝前抹光;终凝前抹压第二遍,抹子抹上去没有抹子纹时,用力全面压光,这是确保地面
质量的关键。严禁在上面踩踏和堆放材料。隔天浇水,湿样护不少于7d,保护成品不少于28d,

然后方可使用。

158、楼层地面沿预制板的平行裂缝

(1)事故特征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楼板采用预制小孔板,裂缝位置多数离前檐墙的2m 以内,裂缝宽在1—2mm

之间。

(2)原因

1)因地基基础纵横交接处的应力有重叠分布,则该处地基承载力增加15%--40%,檐墙上还有
悬挑梁台、雨蓬等,增加了檐墙荷载和扭矩。

2)有的施工忽视灌注板缝,因板缝没有灌注密实,不能传递相邻板的剪力,则楼板起不到整

126

体作用,造成与预制板缝平行的裂缝。

3)使用不合格的劣质预制板,取板与板的挠度答,容易造成板逢裂开。

(3)处理方法

1)裂缝数量少、宽度较窄,且楼面无防渗漏要求时,用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8)

灌注封闭。在灌注前扫刷干净,浇水冲洗、湿润、晾干,用水泥浆沿板缝灌注,同时用小木
锤沿板缝边轻轻敲打,使水泥浆渗透缝隙,水泥初凝收水后用小铁抹子括平抹光,隔24h 后
再喷水并样护7d。

2)楼面有裂缝,由有防水要求时,扫刷干净所有缝隙内的积灰,用压力水冲洗后晾干,用氰
凝或环氧树脂浆液灌注缝隙,用小木锤沿缝边轻轻敲振动,使浆液渗透到缝隙中,把板缝凝
固封闭为整体。

3)裂缝宽度大于1.5mm,须凿开缝隙检查原有板缝的灌缝质量是否合格。如灌缝的混凝土酥
松,也要凿除扫刷干净,用压力水冲洗湿润。用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8)刷板缝
两侧。吊好板缝底模,用细石混凝土(水:水泥:砂:石子=0.4:1:2:2)灌注好板缝,插捣
密实,拍平后用小钢抹子抽光,隔24h 浇水养护,在浇水的同时检查板缝底,不漏水为合格,

如发现有漏水严重,须返工重行灌筑。再按原地面配制同品种、同颜色的砂浆按规定铺抹平
整,拍实抹平,认真湿养护14d 后方可使用,

(4)预防措施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安装时应保持板缝底快不小于20mm。

2)灌好板缝。先将板缝两侧扫刷冲洗干净,在灌缝前1h 刷水泥浆一度,吊好板缝底模。灌
注混凝土等参照本例处理方法。

159、楼层地面沿预制板端头裂缝

(1)事故特征

发生沿预制楼板支座上的端头裂缝,包括挑阳台、走道板的端头裂缝,裂缝宽度:上口宽缝
2-3mm,下面不上面缝小。

(2)原因分析

1)预制钢结构混凝土为单向简支板,安装后在外荷载作用下,板中产生挠曲引起板端头的角
变形,拉裂楼面面层,裂缝宽度可用公式(5.1)推导。

楼面裂缝宽⊿1=2.sinΘ.h

Θ=16/5l.180/π.⊿y

式中l-------构件长度(mm);

⊿y-------挠度值 (mm);

H-------板厚度(mm);

例:预制板长l=3600mm,板厚h=120mm,板的允许挠度值=l/200,即为3000/200=18mm,考虑
在使用过程中板的挠度值⊿y=10mm。代入公式(5.2)求Θ。

Θ=16/5х3600х180/πх10=0。5090

代入(5.1)式,有

⊿1=2хsin0.5090х120=2.13mm。

2)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安装后的干缩值约0.15‰,则3600mm 长的板端头缝加宽值如下:#

⊿2=0.15‰х3600=0.54mm。

以上两项叠加后板端裂缝宽:2.67mm。

还没有考虑支座沉降差、温差等不利和有利因素。

3)施工不良所造成预制板的端头裂缝,或支座面上不认真找平,湖安装楼板支座面不座浆,

则减弱板的铰支作用。


127

(3)处理方法

1)如为工业厂房。宜沿楼板端头裂缝边弹直线,用切割机沿线割到预制板面,缝宽控制在20mm

以内,扫刷干净,用柔性密封材料灌注,上面再做与地面相同颜色的涂料。

2)如缝宽小于2mm 时,扫刷干净,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聚合物水泥(107 胶:水:水泥
=1:4:10,搅拌均匀)沿板缝灌注,随用木锤靠缝边轻轻敲击,使水泥浆渗透缝隙,初凝收
水后用抹子括平抹光,隔天开始浇水养护7d。

3)有防水要求的楼面,扫刷干净所有的缝隙内的积灰,再用压力水冲洗后晾干。用氰凝或环
氧树脂浆液沿缝隙灌注。可爱采用压浆法和振动法,使浆液渗透缝隙,凝固后则可封闭 缝隙
防止渗漏。

(4)预防措施

1)留分格缝:楼面施工前在预制楼板端头立分格缝板,缝宽控制在15mm 以内,当地面干硬
后缝中嵌柔性密封材料。面层的色泽和用料和地面面层同。

2)可在预制板端头缝中嵌分格条,分格条可用玻璃条或铜条,使裂缝沿分格条有规则的裂开。

3)可在预制板端头缝处配置Φ4--Φ6 的钢筋网片。网片宽度为400mm,长度为缝的实际长度,

确保钢筋网片保护层不少于10mm。

160、地面不规则裂缝

(1)事故特征

地面面层有一些不规则裂缝。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当。基层面的灰疙瘩没有清除干净,又没有认真扫刷冲洗;或预制板安装时高
低差大于15mm;或预埋管线高于基层面等,造成水泥砂浆面层厚薄差大于15mm,因而产生收
缩不匀而裂缝。

2)大面积地面没有设置收缩缝,在干缩和温差作用下,当拉应力大于面层砂浆的抗拉强度时,

产生不规则裂缝。

3)材料使用不当,如水泥的安定性差;或细砂含泥量大于5%;或搅拌砂浆时无配合比,或有
配合比却又不计量,使拌制的砂浆强度不稳定,收缩性大;或使用停放超过3h 的初凝的砂浆;

或成品不重视养护和保护,尚未达到硬化时,就在地面上操作,随意堆放砖块等重物,在干
缩、收缩时产生不规则裂缝。

(3)处理方法

1)当不规则的龟裂裂缝的宽度小于0.5mm、不贯穿、不脱壳时,扫刷、冲洗、晾干,随用搅
拌均匀的水泥浆在裂缝的地面上,用铁抹子刮塞缝中,待初凝后再括平抹实。

2)当不规则的裂缝缝宽大于0.5mm、贯穿和脱壳时,须查明脱壳的范围,划好外围线,用混
凝土切割机割开地面面层,凿除起壳裂缝部分。如有分格的板块,可凿除有裂缝的一个板块
中的地面,扫刷冲洗干净,晾干,先刷纯水泥浆一遍,随用与原地面面层用料相同之处的水
泥浆(按配合比计量准确和搅拌均匀的砂浆),每一块板中一次铺满砂浆,并刮平拍实,沿旧
地面周边细致拍平抹实,控制平整度。终凝前拍光抹平。湿养护不少于7d。并做好成品保护,

防止踩踏和振动。

3)有的确地面裂缝少,宽度大于1mm,经检验不脱壳,此时扫刷缝隙中的灰尘,用吹风机吹
尽细尘后,可在缝隙中灌注氰凝浆液、丙凝浆液、环氧树脂浆液。也可先用水冲洗缝隙,无
积水后,灌入搅拌均匀的水泥浆,待初凝后用抹子刮平,湿养护7d 后使用。

(4)预防措施

1)控制材料质量标准。水泥须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 号,

宾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采用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小于3%。


128

2)水泥砂浆(体积比为水泥:砂=1:2)强度等级不小于M15,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

不应大于35mm。

3)刮除基层面的灰疙瘩,扫刷冲洗干净,晾干,刷纯水泥浆一遍。随铺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

刮平、拍实、搓平。初凝收水后,拍平抹光,以无抹子痕为好。

4)面层压光经24h 后用锯末覆盖,洒水养护7—10d。

161、散水坡、明沟、台阶裂缝

(1)事故特征

室外的散水坡、明沟、台阶、花台等断裂、下沉,与外墙面脱开,影响观光和使用。

(2)原因分析

沿外墙的沟槽没有分层或填夯实;或没有按规定铺夯垫层;靠外墙面,沿长度方向和转角处
没有留分格缝和伸缩缝;混凝土浇筑振捣拍实不当等。

(3)处理方法

1)当散水坡、明沟已开裂,且基土已下沉;或散水坡、明沟已吊空,或已随之断裂下沉者,

宜返工重做。查明原因,挖除下面的软弱土层,换合格的土回填夯实。按规定铺夯填层,再
重浇混凝土散水坡、明沟等。在靠外墙面留一条15—20mm 宽的隔离缝;沿长度方向不超过12m

设一条伸缩缝,转角处设对角缝,缝内填嵌柔性防水材料,如沥青砂浆等。

2)虽有裂缝、断裂,但没有吊空和下沉,且裂缝的间距基本相等,可用切割机将缝隙割开,

保持缝宽度为15—20mm。扫刷缝隙的两侧,缝中填嵌柔性防水材料。

3)其余裂缝可采取扫刷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后,当缝隙小于2 mm 时,用纯水泥浆灌注,初
凝后压实抹平;等缝宽大于2 mm 时,用水泥浆(水泥:砂=1:1.5)填嵌密实、刮平,湿养
护7d。

4)局部破损,采取局部返工重浇混凝土。在新、旧混凝土接头处,设分格缝隔开。

(4)预防措施

参照本例处理方法施工。

162、地面空鼓

(1)事故特征

地面空鼓脱壳,或起鼓,或脱壳裂缝。

(2)原因分析

1)基层面没有清理干净,因上部抹灰的灰砂散落在基层面凝结,有的在基层积灰或搅拌灰浆
等会泥没有扫刷和冲洗干净,形成基层与面层的隔离层而导致脱壳。

2)基层过分干燥,即面层施工前没有浇水湿润或仅在基层面洒点水;或随做面层随浇水,造
成基层面积水,也是造成空鼓脱壳的原因。

3)基层质量低劣,表面起粉、起砂、或基层混凝土面有水泥中的游离质薄膜没有刮除,都是
造成起鼓的隔离剂。

(3)处理方法

1)用小锤敲击检查空鼓脱壳的范围,用粉笔划清界限,用切割机沿线切割开,并掌握切割深
度:当面层脱壳时,切割到基层面;如基层也脱壳时,切到结构面层。凿除空鼓层,从凿开
的空鼓处检查分析空鼓原因,刮除基层面的积灰层、水泥中的油离质薄膜或基层面的酥松层,

扫刷、冲洗、晾干,在面层施工前,先涂刷一遍水泥浆,随用搅拌均匀的同原面层相同大砂
浆或混凝土,一次铺足,用刮尺来回刮平。如为混凝土面层,须用平板振动器振平振实。新、
旧面层结合处要有专人负责细致拍实抹平,在收水后抹光,初凝时压末第二遍,终凝前以全
面压光无抹子痕为准。隔24h 喷洒水养护7d,或在终凝压光后喷涂养护液养护。


129

2)大面积起鼓或脱壳,应全面凿除,按上款的施工方法重做面层,但必须控制好原材料质量
达到规定。

(4)预防措施

参照例160 中预防措施的有关要求。

实例5.2 某自行车厂的链条车间为多层框架结构,二层楼面面积为1080m2,楼层地面在6 月
12—23 日施工,7 月18 日发现局部脱壳,到9 月17 日检查已有80%脱壳和裂缝。

(1)现场调查

1)该楼面结构层为预制槽型板,板面找平层为50mm 厚,双向Φ6 钢筋网片,强度等级为C20

的细石混凝土,面层为20mm 厚的水泥砂浆。

2)查材料质量:水泥为矿渣325 号,碎石子,粒径为15mm 以内,用浙江义乌产中细砂,含
泥量达5%。

3)混凝土和砂浆为现场搅拌,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后浇筑。

4)对脱壳的面层凿开检查,发现面层砂浆和基层面都有一层泥灰粉层状物质的隔离层。

(2)原因分析

1)基层面没有认真刮除石灰疙瘩,没有扫刷冲洗干净,干燥的结构层面浇水湿润不够,没有
按规定先刷水泥浆,也没有设置分格缝。

2)粗、细骨料中的泥灰,水泥中的游离物质,如粉煤灰、未熟化的粉尘,浮结在找平层面上
和散落在找平层面上的灰尘等有害物质,形成泥灰粉层的隔离层,是造成脱壳的原因。

(3)事故处理

1)全部铲除原地面面层、刮除泥灰,用水冲并用钢丝板刷洗刷干净,洗刷后必须由工长、质
监员共同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道工序。。

2)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选用普通425 号水泥,选用洁净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搅拌砂
浆要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拌好的砂浆不准超过3h 后再用。

3)设置分格缝:凡是预制板端头都要留分格缝,纵向缝留在预制板平行缝中、间距控制在6m

左右,缝宽为20mm。

4)在铺浆前1h,在基层面涂刷纯水泥浆一遍。

5)每一分仓板块中,要一次铺足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水泥:砂=1:2),砂浆强度等级不应
小于M15,稠度不应大于35mm,用长刮尺来回刮平拍实,设专人负责沿分格缝边拍平拍实。
收水后用木抹子由边向中间挫平,再由内向外,用力均匀,后退操作,将砂眼、脚印等消除
后,再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初凝前,进行到底第三遍压光,全面抹平抹光,成为无抹痕的光
滑表面,轻轻起出分格条,缝内灌注沥青砂浆。

6)养护:面层压光后隔24h,喷、洒水湿养护7d,最好铺10mm 厚的锯末覆盖,保持湿润,

防止踩踏和嗰早堆放重物。

经该厂实际使用多年,多次回访,该地面没有必要发现脱壳和裂缝。

163、地面起砂和麻面

(1)事故特征

扫地时有砂粒和泥灰扫起,地面粗糙,缺少光洁度,影响使用功能,也不卫生。

(2)原因分析

1)使用的材料低劣:盲目使用低标号水泥、劣质水泥、过期结块水泥或库存散落在地面上的
混合水泥,其强度低、耐磨性差;使用的砂含泥量大于3%;使用已拌好停放时间超过3h 以上
过时水泥砂浆,其强度已下降20%--30%。

2)施工不当:压实抹光的时机不当,如过早压抹,水泥砂浆尚未收水,抹压不实;抹压时间
过迟,如水泥砂浆已终凝硬化,导致面层酥松;或在表面洒干水泥引起脱皮;或不养护失水

130

而酥松;或成品不保护,过早使用,如任意踩踏和放重物等,使未凝固的面层强度下降而起
砂、脱皮和露砂。

3)使用不当,如在已完工的地面上搅拌砂浆,或把做粉刷用的砂浆直接到在地面上,再转铲
给抹灰工使用,使光洁的确地面造成麻面和起砂。

4)冬期施工保温不当,已施工好的水泥砂浆地面早期受冻,使地面面层脱皮、起砂、酥松、
或保温不当,如水泥砂浆地面抹光后,气温下降,常将门窗关闭,,室内设临时炉灶生煤炉或
煤球炉生火保温防冻,则二氧化碳和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钙等作用,使表面酥松而起砂。

(3)处理方法

1)表面局部脱皮、露砂、酥松饿处理方法是。用钢丝板刷刷除地面酥松层,扫刷干净灰砂,

用水冲洗,保持清洁湿润,当起砂层厚度小于2mm 时,用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

4:8)满涂一遍,然后用溶液调制的水泥砂浆(水泥:细砂=1:1)铺满刮平,收水后用木抹
子拍实搓平。初凝后用抹子用力均匀地抹平,终凝前用钢抹子抹光。随喷一遍混凝土养护液
养护。。成品保护28d 后方可使用。

2)若因使用劣质水泥等造成大面积酥松,必须返工,铲除后扫刷干净,用压力水冲洗湿润。
按本节实例5.2 的吃力方式和要求重做地面面层。

3)因使用不当,表面酥松或粘有灰疙瘩,但经检查强度和质量比较时,可用抹石子机配
160—200 号金刚石磨平磨光。

(4)预防措施

严格材料质量标准、配合比及施工方法,参照例160 预防措施施工。

实例:5.3 某蚕种场的催青室,在冬期施工好的水泥砂浆地面上,生成一层白色粉末状酥松层。

(1)现场调查

蚕种催青室是分隔成6 个小房间,因是门窗较小的平房,因蚕种催青的时间性很强,房子 在
冬期施工,为了防冻保温和确保工程能及时交付使用,室内用临时煤炉生火保温,将门窗关
闭。3d 后打开门窗,发现水泥砂浆地面有一层白色的粉末状酥松层。

(2)原因分析

因关闭门窗,室内用煤炉生火保温,二氧化碳散布在室内,与新抹地面中的水泥的游离氢氧
化碳互相帮助作用,引起尚未凝固的水泥砂浆中硅酸盐和铝酸钙的分解,形成一片白色粉末
酥松层。

(3)事故处理

用钢丝板刷刷除地面酥松层,扫刷干净,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晾干,刷水泥浆一遍,在1h 后,

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水泥:砂=1:2);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不应大于35mm 一
次铺足一个小间,用长刮尺搓平拍实,控制平整度。待收水后,用木抹子由内向外搓平,后
退操作,将砂眼、脚印都抹平,随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初凝后第第二遍抹平,终凝前压光,

表面应光滑无抹痕。隔24h 后,上面覆盖草帘,洒水养护7d,经多次检查没有发现酥松和起
砂现象。

164、地面返潮

(1)事故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梅雨季节阴雨天来到之前,气温上升、湿度大,凝结水附着于地面上,有
的水泥地面潮湿,有的还会有积水,直接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地面下未设隔断毛细孔作用的垫层,地下面的基土潮湿,因毛细孔作用,使水分上升而返
潮。

2)垫层材料中含泥量大,如碎石、道渣等材料中夹有大量的泥土,有的大于30%左右。则该

131

垫层不能起到隔断毛细孔作用。

3)有的建筑物的砖砌体下没有按规定做防潮层,也有的防潮层失效,则沿墙边返潮。

4)有的地面标高低于周围的地面,地表面渗入地面而潮湿。

5)磨石子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瓷砖地面的表面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1.5—20C。当气温
为26—280C,相对湿度达85%--90%时,地面就会产生凝结水现象。

(3)处理方法

1)在返潮的地面上再铺设一层有一定保温与吸水作用的块料面层。

2)铺塑法: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薄膜与薄膜的搭接不少于80mm,上面再浇40mm 厚、
强度等级大于C20 细石混凝土面层,辊压密实,表面上加1:2 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光洁。

3)用掺的UEA 膨胀剂为水泥重的10%--14%,搅拌强度等级为C20 的细石混凝土,在原有地面
上浇筑30—40mm 厚的面层,用滚筒辊压平整密实,表面可加1:2 水泥砂浆并一次抹光。

4)地面标高低的处理:可沿建筑外墙周围挖一条沟,深度低于地面500mm 以上,使积水及时
排除,保持室内地面干燥。

5)用02 号堵漏灵浆液分层刮除在反潮的水泥地面上。将堵漏灵:水=1:0.7—0.8 的浆液搅拌
均匀,静置30min 后使用。先将地面扫干、清洗、晾干,将拌好的堵漏灵浆液涂刮或涂刷两
层。每层涂3—5 遍,待每层做完有硬感时,洒、喷水养护,防止裂缝。晾干后再做第二遍,

用水养护,保护层成品。

(4)预防措施

1)控制垫层材料的质量,碎石、道渣中的含泥量不宜大于5%,厚度不少于60mm,表面空隙
应以粒径为5—25mm 的细石子填补。用碎石垫层来阻隔基土毛细孔作用。

2)建筑施工的墙体在±0.00 以下60mm 处按设计规定做好防潮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砌上
部的墙体。

3)铺设卷材一层的防潮层1:3 水泥砂浆,厚度不大于20mm,上面铺一层防水卷材,长短边搭
接比少于80mm;必须用配套的粘结剂粘结牢固,四周卷高60mm。

4)采用架空法:一般采用预制小孔板架空,可大大减弱地温对地面面层的影响。使用地面上
下两个面同时接触空气,使表面温度增高,缩小与空气的温度差。架空地面必须在外墙上设
置通风洞,使架空板下面的空间通风。

165、倒泛水或积水

(1)事故特征

阳台倒泛水,雨天积水,卫生间、厨房间倒泛水而积水。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地面水准标高或弹线不准,操作时没有按规定放坡度,土建施工与管道安装
不协调,常使地漏的面标高高于地面造成积水;或外走廊、阳台排水孔的内径小。容易堵塞
而积水。

(3)处理方法

1)外走廊,阳台的排水孔高于排水面而积水。回排水管的内径小,容易堵塞时,可凿除原排
水管扩孔和降低标高。更换排水管的内径要求大于50mm;排水管要向外倾斜5mm,最好要接
入雨水管的水斗。

2)厨房、厕所、浴室地面倒泛水时,需凿除原有地面面层,从地漏的面标高高出5mm 拉线找
规矩坍饼确保地面水都流向地漏。基层面必须扫刷冲洗干净并晾干,刷一遍水泥浆,随用搅
拌均匀的水泥砂浆(水泥:砂=1:2.5)铺地面,每家间要一次铺足。按标准刮平,初凝后用木
抹子拍实搓光,拉成小毛。隔24h 后浇水养护。检查找平、找坡层,不得有积水的凹坑、脱
壳裂缝和起砂等弊端。施工中需保护好一切排水孔,防止建筑垃圾、水泥浆等流入孔中堵塞

132

管道。

(4)预防措施

1)要加强施工管理,必须在每层砌体上划好基准线,确保土建和设备安装的标高一致。

2)厕所、浴室地面,要先根据地地漏面提高5mm 拉坡度线。当找坡层做好后。试水检查,无
积水为合格。

3)阳台、外走廊的坡度要向排水孔。

166、楼梯踏步缺棱掉角

(1)事故特征

装饰好的楼梯踏步缺棱掉角,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

(2)原因分析

楼梯踏步抹面后保护不善,常被行人和工具等重物碰掉棱角,多次修补无效。

(3)处理方法

1)用乳胶灰浆修补:将踏步破损处扫刷冲洗洁净,晾干,配制乳胶溶液(重量比为乳胶液:

水=1:4,搅拌均匀),先将该溶液涂刷破损处的接触面,再将该溶液搅拌水泥浆(溶液:水
泥=1:2.4),修补破损处,抹压平整,再用排笔蘸水涂刷后再压光,隔24h 后养护并保护好。

2)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的妨碍及要求。按表5.3 所示的配合比备料。

A、配制:先称好环氧树脂、乙二胺、邻苯二甲氨二丁脂(10:1:4),加热到40—500C,混合
搅拌均匀,另将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洁净干燥的中砂(1:2)配合拌匀,加热到

=500C,慢满加入环氧脂溶液搅拌均匀成环氧树脂砂浆。必须随拌随用,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
要在30min 内用完。

B、基层处理:将踏步破损处全面扫刷干净,用钢丝板刷刷酥松部分,保持干燥,不要用水冲
洗,而用喷灯加热修补面层,达800C 左右。

表5.3 环氧树脂砂浆配合比(重量比)

材料名称 环氧树脂

E--44

乙二胺

95%

邻苯二甲氨

二丁酯

水泥:砂

1:2

重量 100 10 40 400

C、施工方法:将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抹压到破损缺角处,用L30mmx30mm 角钢做成的阳角器
预热到800C 左右,用预热的阳角器反复压光,达到各结合处无缝隙,确保粘接牢固,压光后
可用和踏步颜色相同的涂料涂刷。自然硬化要保持24h,,在硬化期间要保护不受碰撞,也可
加热硬化,保持700C 的温度,2h 即可达到硬化要求。

(4)预防措施

1)楼梯踏步粉抹完成后,必须加强养护和保护,防止碰撞破损。一般都用木板钉成的阳角模
覆盖保护到交工。

2)加护角钢筋。一般采用调直的Φ10 的钢筋,用Φb5 钢丝焊成直角架,使Φ10 钢筋处于楼
梯踏步的阳角位置,抹完压光后养护。

5.2 水磨石地面工程

167、面层空鼓

(1)事故特征

磨好的石子地面,在使用时发现地面有空鼓脱壳现象。

(2)原因分析

基层砂浆强度低,有的表面酥松,磨石子面层有积水或表面的泥浆没有清除,形成隔离层,

133

也有涂刮的水泥浆已硬化干裂再铺石渣浆,不能起到粘结作用。

(3)处理方法

1)大面积水磨石面空鼓处理:查明空鼓的范围,如为分格板块中空鼓,必须凿除后重做面层。
要凿除基层面的砂浆,残渣和酥松部分,认真洗刷干净,纠正碰坏的嵌条。基层面刷一遍水
泥浆。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10)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刷浆后在1h 左右
铺石渣浆(水泥石渣浆配合比用水泥:石渣=1:1.5—2.5 的体积比)。水泥应选用425 号的硅
酸盐水泥;石粒应采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加工而成,石粒应洁净无杂物。粒径应
符合设计规定,如无规定宜为4—14mm。

用搅拌均匀的石粒浆铺满一个分格板块,先用铁抹子将石粒浆沿嵌条边铺设后,再用长刮尺
搓平拍实。随即撒一层石粒,要均匀铺密,用滚筒辊压出水泥浆液,使石粒面高出嵌条1—2mm,

确保表面的平整度。用铁抹子再次拍实抹平后养护。

做水磨石面层时,应掌握环境气温和水泥品种,确定开磨时间。如气温在200C 以上时,24h

后即可试磨,以不掉石粒为标准。。水磨石粒的遍数和各遍要求,见表5.4。

表5.4 水磨石地面各遍磨石粒要求

遍数 金刚石号 质量要求及说明

60—90 号
粗金刚石

(1)磨匀、磨平、磨出嵌线条;

(2)磨好冲洗后晾干,浆补砂眼和掉石子的空隙;

(3)不同颜色的磨面,应先涂擦深色浆,后涂擦浅色浆,经检查没有遗
漏后养护2—3d。

90—120 号
金刚石

磨至表面光滑为止,其他同第一遍(2)、(3)条要求

200 号金刚

(1)磨至表面石子粒粒显露,平整光滑、无砂眼细孔;

(2)用水冲洗后涂草酸溶液(热水:草酸=1:0.35,重量比;熔化冷却
后用)一遍

240—300

号油石

研磨至出石浆表面光滑为止,用水冲洗晾干。经检查平整度、光滑度符
合标准、无砂眼、细孔和磨痕

当地面以上的其他工序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打蜡。先用草酸水涂刷,冲洗干净,晾干,保
持地面清洁不污染,然后上蜡,待干后再用细帆布包裹的木块,装在磨盘上进行研磨,直到
光滑洁亮位置。上蜡后铺锯末进行养护。

2)局部空鼓但不裂缝,用电锤(钻头为Φ6—Φ8)在空鼓处的四角打孔,距每边20mm 处,

钻孔深入基层约60mm。将孔中的粉尘吹刷干净(不能用水洗),在干净的孔中灌入环氧树脂浆
液;配合比见表5.5。边灌浆边轻轻敲击使浆液流入横向的空隙中,灌好后用重物压在加固的
水磨石面上,养护24h 以上,用与原地面相同颜色的水泥石粒浆补好孔洞,硬化后用金刚石
磨平、磨光。

表5.5 环氧树脂键液配合比(重量比)

材料名称 环氧树脂

E--44

乙二胺 邻苯二甲

酸二丁酯

二甲苯

(或丙酮)

重量 100 8 10--15 10

调制方法:环氧树脂称好后放入容器,加入二甲苯或丙酮、二丁酯、乙二胺,每加入一次搅
拌均匀。搅拌时加热至400C 左右。调制好的浆液要在40min 被使用完毕。

也可用氰凝灌浆代替环氧树脂浆液灌浆。

3)局部空鼓又有裂缝时,将空鼓处沿裂缝部分凿除,再用小口尖头钢錾沿边缘除松动的石子,

要求边缘的上口小、下口大。有凹有凸。将基层清扫洗刷干净,按本例(3)的1)款处理。


134

(4)预防措施

1)严格材料质量标准。施工所用石粒,应为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石粒应洁净无杂
物,其粒径一般为4—14mm,可分为四个档次:4—8mm.8==10mm,10—12mm.12—14mm;以4—6mm

为好。

白色或浅色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
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水泥重量的3%--6%。

2)垫层的质量标准是:必须平整,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抗压强度不得小
于12Mpa。铺设石粒浆时应在下一层表面涂刷与面层颜色相同的水泥浆结合层,其水灰比宜为
0.4—0.5。亦可在水泥浆内掺加胶粘剂,,随刷随铺。

168、面层裂缝

(1)事故特征

美丽光洁的水磨石地面面层有裂缝,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底层地面裂缝的原因:主要是基土没有夯实,或局部有松软土层,又没有被挖除换合格的
土回填夯实,导致沉降而裂缝。

2)沿预制板缝的裂缝,主要是板缝没有按规定灌筑好。沿预制板端头的横向裂缝,其原因见
例159 的原因分析。

3)由于建筑的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造成地面裂缝。

4)大面积磨石子地面没有按规定设置伸缩缝,在温差作用下拉裂和胀裂。

(3)处理方法

1)底层水磨石面层:裂缝与空鼓同时存在时,须查明原因,若确系基土松软所造成,处理方
法参照例157 的处理方法。

2)有裂缝但不空鼓的确处理方法:若该裂缝基本稳定,裂缝数量不多时,可先将裂缝清扫干
净,并用水冲洗晾干。如比较湿润,可用氰凝浆液灌注,待缝隙灌满后,及时刮除擦净磨石
子面层上的多余的浆液。当凝固后根据原有地面的色泽配制水泥石粒浆,将缝隙填嵌密实,

硬化后用金刚石和油石磨平。

3)楼面磨石子面层裂缝:将缝隙扫刷干净,用环氧树脂浆液灌注。要保持缝隙中的干燥,灌
缝时用喷灯将缝隙加热到60—800C。灌好后,及时刮除擦净粘在面层的浆液,硬化后用金刚
石或油石磨平。环氧树脂浆液按表5.5 所示配合配制。

4)大面积磨石子面层裂缝和爆裂的处理方法:磨石子地面向上隆起而裂缝时,结构层为预制
楼板,则沿每块板的端头缝处弹分格缝先。结构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时,按柱距设置分格
缝,先沿分格缝位置弹线,再用混凝土切割机沿线割成分格缝,缝宽10—15mm,深度割至结
构层面,凿除分格缝中的磨石子面层和已壳裂的面层,扫刷冲洗干净基层,沿分格缝贴好分
格条。参照例167 的处理方法处理。

分格缝中嵌补柔性防水密封材料后,表面用与原磨石子面层的色泽和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石粒
浆填平拍实,磨平、磨光、打蜡。

5)如遇结构变形的裂缝,要查清楚裂缝的原因,先处理好结构变形,然后处理磨石子裂缝,

再参照1)、2)两款处理。

(4)预防措施

1)底层地面下基土应参照例157 中预防措施1)、2)要求施工和验收。

2)预制板的安装和灌板缝,请参照例158 的预防措施施工。

3)磨石子的嵌条应对准板端头的缝中,再嵌分格条,然后平均分格。

实例:5.4 某市绝缘材料厂,有部分封闭车间是水磨石地面。在试车不到3h 即发现地面的

135

爆裂声,地面隆起而裂缝。

(1)现场调查

1)封闭恒温车间的水磨石地面低于车间地面800mm,面层宽8m、长12m,其四周是现浇的钢
筋魂挡土墙。

2)封闭车间试车的温度高达600C 左右,即产生水磨石地面爆裂并向上隆起。

(2)原因分析

经分析,裂缝原因是水磨石地面没有设置分格缝,受热膨胀,四周受混凝土墙的封闭,下面
是密实的基土,所以水磨石地面向上隆起,并产生裂缝。

(3)事故处理

1)凿除破碎的水磨石地面层,刮除灰疙瘩,扫刷干净。

2)垫层处理:沿混凝土墙四周和长度方向居中位置弹分格缝线,缝宽控制在15mm 左右。用
混凝土切割机沿线切开,深度割至垫层底。凿除缝中的混凝土并扫刷干净,填嵌聚氯乙烯胶
泥,确保饱满。

3)垫层面处理:清扫、冲洗洁净,晾干,分格铜条沿垫层分格缝的两边贴好。

4)水磨石的做法按例167 处理方法的要求施工。

5)当水磨石地面完成后,挖除分格缝中的泥浆和石子,扫刷干净,晾干;填嵌聚氯乙烯胶泥。
在面层拍一层石粒浆,硬化后磨平。

169、表面质量缺陷

(1)事故特征

水磨石地面漏磨,有吸孔眼,表面不光滑。。

(2)原因分析

1)磨石字机磨不到的靠墙边处,又没有手工补磨,造成四周的表面粗糙。

2)磨石字机的砂轮没有执行表5.4 中的要求,即磨不同遍数的换不同细度的砂轮。

3)没有按规定,磨好一遍即涂擦一道同色的水泥浆以填补砂眼,个别石粒掉落处也未补好。

(3)处理方法

漏磨和表面粗糙之处,将表面洗刷晾干,用同色水泥浆全面涂刮一遍,补好细孔,大的孔中
嵌补小石子,保养2d。用200 号金刚石砂轮磨,沿墙根要用专用砂轮磨。一边用水冲洗检查
光滑度,一边用靠尺检查平整度。经全面检查符合标准后,冲洗、扫刷、晾干。

涂刷草酸,随用240 号油石砂轮磨出石浆。再冲洗洁净、晾干、涂蜡,然后用粗布包木块作
为磨石机的轮研磨,直到光洁滑亮为止。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按规范要求制订操作工艺。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道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
下一道工序。

2)严格按表5.4 中的要求研磨石子,每遍使用的砂轮号和磨平、磨光度必须符合要求。“三
磨二浆,”就是磨好一遍,用同色水泥浆全面涂擦一遍,补好细孔;磨二遍,再浆一遍;然后
用细砂轮磨光、打草酸、打蜡。

170、分格条不顺直、不显露、不清晰

(1)事故特征

分格条歪曲,有的分格条没有磨出而不显露等。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严,没有认真交底;操作工人没有掌握水磨石地面的操作技巧,又不熟悉操作
工艺。


136

2)分格条粘贴好后,没有经过检查就铺抹水泥石粒浆。操作工人随意踩踏在分格条上,使有
的条被撞弯曲。

(3)处理方法

1)以上缺陷如不明显,面积也不大,不多时,可不纠正和处理。

2)缺陷比较明显,影响观感和使用时,沿缺陷处用小口或尖头钢錾轻轻剔凿除面层,要求边
缘上口小、下口大、可凹可凸,不要是一条直线;将基层扫刷清洗干净,纠正弯曲倾斜的分
格条,补贴好合格的分格条,按规定刷水泥浆,铺同色、同配合比的水泥石浆拍实抹平。养
护后按规定磨平、磨光、刷草酸、打蜡,确保修补处无明显的接搓现象。

(4)预防措施

1)嵌分格条的高度民主应根据设计规定,一般为12—18mm。材料以铜条为好,也可用玻璃条。

2)分格要注意下列几点:

A、如有边框,则四周尺寸要相等。

B、如结构层为预制楼板,地坪面积大于一间时,必须在预制楼板的端头缝留直缝以防开裂。

C、要测准水平,控制内外结合处理、收头的位置和水平。

D、如室内不是水磨石地面,走廊为水磨石地面,应交接在门扇处。

3)贴嵌分格条是保证水磨石地面质量的关键。周密考虑分格条的位置,应划好线、测好水平,

确保上口平、侧向直、接头清晰。磨水泥浆的高度,不能超过嵌条高度的1/2。嵌条完成后,

拉线检查垂直度和水平度,合格后用排笔蘸水刷一遍,刷去嵌条上的水泥浆。

5.3 板块地面工程

171、板块空鼓

(1)事故特征

地面铺设的预制水磨石、大理石、花岗岩等板块空鼓、松动。

(2)原因分析

1)底部层地面基土没有夯压密实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板块空鼓。

2)基层面没有扫刷、冲洗洁净,泥浆、浮灰、积水成为隔离层。

3)板块背面蔫附的泥浆、粉层等物质没有洗刷就铺贴,粘接层不粘接而空鼓。

4)基层干燥,浇水不足,或基层面刷的水泥浆过早,或已干硬再铺粘结层;或粘结合剂层的
水泥砂浆时干、时湿,铺压不均匀,局部不密实;或面层板块铺好后,没有养护或保护,过
早使用,如在上面操作、运料等,因踩踏松动造成空鼓。

(3)处理方法

1)由于底层基土不密实,造成地面板块产生空鼓,动摇,裂缝等,查明软弱层的范围,可局
部处理;如范围很大,则须全部处理:

A、掀开原铺板块,并移出操作区别堆放。

B、挖出软弱土层。参照例157 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施工。

C、按设计要求或垫层要求夯实夯平并保养。将基层面的清理扫刷赶紧,四周墙面及柱上弹好
标高控制线。按照板材大小尺寸、纹理图案、允许裂缝在找平层上弹好铺贴控制线;由房间
中心向两边进行。

D、试拼或试排:一般是纵横两个方向拉向校正排列的位置。如以板块与墙边、柱边、门洞口
的相对位置,确定相应切割尺寸。校核预制水磨石的拼缝宽度不大于2mm;大大理石、花岗岩
板块间缝隙不大于1mm。 大理石应配色,防止色差过大,可以拼好花纹后编号,按编号堆放。

E、浇水湿润基层面、刷水泥浆结合层,随铺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水泥:砂=1:2),相应的砂

137

浆强度等级应大于M15。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25—35mm;随铺随刮砂浆。也可用1:

4 水泥砂洒水搅拌均匀,从里向外铺刮压实赶平。铺完一段粘结层,随即铺设一层面层的板块。

F、铺贴板块:先要将施工的板块结合面的泥浆,呼尘洗刷干净,按排列的编号铺贴。先在板
块的结合面面上刮一层水泥浆,就位后用木锤或橡皮锤垫木板轻击,使板块与结合层结合紧
密。全面平整、纵横缝隙标准

相邻间无高低差为合格。当发现有低洼或松动的板块,随即掀开重铺,铺好一条随即拉线和
靠尺检查,及时纠正偏差。

G、灌缝和擦缝:板块铺完后养护2d,经检查合格后,在板块状的缝隙内灌注水泥浆,要求水
泥颜色和板块同。当水泥浆收水后,用丝棉、纱头蘸配色水泥浆擦缝;凡粘附在板块面的浆
液随即用湿纱头擦干净。

H、养护:铺干净的锯抹屑10mm 厚,浇水湿养护7d,在7d 内不准在地面上操作和堆放重物。

2)局部松动的处理:将松动、空鼓的板块划好标记,由里向外逐块揭开,凿除结合层,扫刷
洁净,浇水冲湿养护,按1)款各项要求的做法逐块修补好。

(4)预防措施

1)对找平层的质量要求:表面应粗糙、洁净,保持湿润,不得有积水;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不得有酥松、起砂;表面平整度不得有大于5mm 的凹凸处。

2)掌握刷水泥浆的质量:;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大于0.4,并随刷随铺,不得在刷浆超过4h 硬
化后再铺粘结合层。水泥浆应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3)粘接层:宜用1:4 水泥砂洒水拌均匀刮平拍实。板块的结合面应洗刷清洁,满刮水泥浆铺
贴。

172、接缝高低差大,拼缝宽窄不一

(1)事故特征

水磨石板块相邻两块板高低差大于1mm,大理石、花岗岩 板块的高低差大于0.5mm,拼缝宽
度一端宽、一端窄,影响观感和使用。

(2)原因分析

1)板块的几何尺寸误差大,预制水磨石、大理石、花岗岩板块的平面没有磨平,凹凸与翘曲。

2)施工管理不严,铺设板块时接缝高低差大或拼缝时宽时窄;也有粘接层不密实,受力后局
部下沉,造成相邻两块板之间高低差大于1mm,影响使用。

(3)处理方法

1)当已铺好的地面有局部沉降的板块,使接缝产生高低差时,可将沉降的板块掀起,凿除粘
接层,扫刷干净,冲水湿润晾干。参照例165 处理方法的要求修补平整。

2)已铺好的板缝宽窄不一,但数量不多,不影响使用时可不纠正。但须用与面层相同颜色的
水泥浆将缝隙抹平、抹密实。

3)如因供应的板块是几何尺寸及平整度误差超过规定的低劣产品,在施工中无法纠正的板块
必须返工更换合格的板块。更换方法论参照例171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严格板块材料质量标准:

A、大理石的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等质量要求,应符合《天然花岗岩建筑板材》JC205—92

中的有关要求。

C、必须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号。

2)严格施工质量标准,即相邻两块板的高低差不大于0.5mm,缝宽应均匀一致。发现不符合
标准的板块时,应及时纠正和调换合格的板块。

173、地面砖空鼓和脱落


138

(1)事故特征

地面砖包括缸砖、各种陶瓷地面砖,规格有100mm×100mm、150mm×150mm、200mm×200mm、
300mm×300mm,由于空鼓和脱落直接影响使用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按规定冲洗和扫刷干净泥浆、浮灰、积水等隔离物质。

2)基层强度低于M15,表面酥松、起砂,有的基层干燥,没有浇水湿润。

3)水泥砂浆结合层搅拌计量不准,时干时湿,铺压不紧密。

4)地面砖在铺贴前,没有按规定浸水和洗净背面的灰烬和粉尘;或一边铺贴一边浸水,砖上
的明水没有试擦干净就铺贴。明水也是隔离剂。

5)地面铺贴后,粘结层尚未硬化,就过早地在地面上走动、推车、堆放重物,或其他工种在
地面上操作和振动,或不浇水养护等。

(3)处理方法

由内向外用小锤敲击检查。发现松动、空鼓、破碎的确地面砖,划好标记,逐排逐块掀开,

凿除原有结合层的砂浆,扫刷干净,用压力水冲洗、晾干;刷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
泥=1:4:10),停30min 后即可铺粘结层水泥砂浆(水泥:砂=1:2)。水泥砂浆应搅拌均匀,

稠度控制在30mm 左右,刮平,控制平整均匀度、厚度。将地面砖背面的灰浆刮除、洗净灰尘、
晾干; 再刮一遍粘结剂,压实拍平。要和周围的地面砖相平,四周的接缝要均匀。用同地面
砖颜色相同的水泥色浆灌缝,待收水后擦干擦匀缝砖,用湿布擦干净地面砖上的灰浆。湿养
护和成品保护至少7d,方可应用。

(4)预防措施

1)基层的室浆强度不得而知低于M15,质量必须达到合格标准:每处脱皮和起砂的累计面积
不得超过0.5m2,平整度用2m 靠尺检查时不大于5mm,无脱壳和酥松部分为合格。

2)结合层一般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 号。水泥砂浆(水
泥:砂=1:2)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5;砂浆稠度为2.5—3.5mm。

3)地面砖铺贴前,应对其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进行预选,然后清晰干净,放入清水
中浸泡2—3h 后取出晾干备用。

174、地面砖裂缝

(1)事故特征

铺贴好的地面砖裂缝、起鼓、爆裂影响使用和观感, 造成用户的恐惧心理。。

(2)原因分析

1)因楼面结构变形,拉裂地面砖;或落面结构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则产生沿板端头
的横向裂缝和沿预制板的水平裂缝等。

2)有的地面砖结合层采用纯水泥浆,因温差收缩系数不同,常造成地面砖地鼓、爆裂。

(3)处理方法

1)因结构变形拉裂地面砖,先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然后在处理地面的裂缝。

2)沿预制板端头的裂缝,须将裂缝处的地面砖掀起,沿板端头裂缝处拉线,用切割机切开伸
缩缝(缝宽约为15mm),将缝内的砂浆凿除扫刷干净(不能浇水),再在缝内填嵌柔性密封胶。
贴地面砖时,宜将砖缝留在伸缩缝上面。

3)因结构收缩变形和温差作用而引起地面砖起鼓和爆裂,必须将起鼓和脱壳、裂缝的地面砖
铲除或掀起,沿已裂缝的找平层拉线,用混凝土切割机切缝,缝宽控制在10—15mm 之间;扫
刷干净,缝内灌柔性密封胶。用快口扁凿子凿除水泥浆结合层,再用水冲洗扫刷洁净,晾干,

将完整的添补的陶瓷地面砖浸水并洗净背面的泥灰,晾干。结合层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水泥:

砂=1:2)铺刮平整铺贴地面砖,也可采用JC 建筑装饰粘合剂。铺贴地面砖要准确对好缝,

139

将砖缝留在锯割的伸缩缝上,该条砖缝控制在10mm 左右。确保面砖的横平竖直以及砂浆的饱
满度、标高和平整度,相邻两块砖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mm。表面平整度用2m 直尺检查不得大
于2mm,面砖铺贴应在24h 内进行擦缝、勾缝;缝的深度宜为砖厚的1/3;擦缝和勾缝应采用
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随做随清理砖面的水泥浆液,做好后湿养护7d 以上,并保
护成品不被随意踩踏。

(4)预防措施

参照例173 的处理方法。

实例5.5 某市每年在寒冷的冬季经常有居民购投诉,彩色地面砖有轧轧响声,随后地面砖爆
裂和起鼓。

(1)现场调查

1)某市银行三楼营业大厅,长48m、宽18m 的现浇框架结构整浇楼板, 地面铺砖10mm×300mm

×300mm 的确彩釉陶瓷地砖面, 但没有设置任何防裂的伸缩缝。该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第二年,

当室外气温在-50C 左右时,工作人员听到有爆裂的响声,然后发觉陶瓷地砖面向上隆起。经
现场办公调查发现,地砖面隆起的位置在北檐框架梁带次梁之间的6000mm 宽的楼面包上,每
隔1500mm 左右就有一条基本等距离垂直与长度方向的裂缝,缝宽两端小、中间大。检查脱壳
隆起的地砖,发现地砖的背面无水泥浆粘结的痕迹,结合层与结构层也有脱壳现象。地面砖、
结合层、结构层三层,在同一位置上有裂缝。

2)居民住宅楼中铺贴的地砖面爆裂。多层居民住宅楼中,铺贴的确彩釉陶瓷地板砖面爆裂和
隆起的投诉者较多起。经回访研究发现,有的卧室或起居室的地砖面爆裂和隆起,一般都是
用水泥浆做结合实际层,彩釉陶瓷地砖面由房间的确中间爆裂和隆起,脱壳隆起的彩釉陶瓷
地砖背面无粘结水泥的痕迹。

(2)原因分析

1)从多起事故的调研中发现,地面砖的爆裂和隆起的实例中其共同点如下:

A、结合层都是用纯水泥浆铺贴丢砖和擦缝的,结合层厚度都在20—30mm 之间。

B、地砖都是用彩釉陶瓷地砖,规格为10mmm×200mm×200mm—10mm×300mm×300mm,且多是
紧密铺贴的,砖缝小于1mm。

C、爆裂时间一般都是使用两年以后,环境气温低于-20C 以下。

D、基本是多层和高层建筑的二层以上,底层地面没有发现有爆裂事故。

2)选材不当,如陶瓷地砖质量达不到现行的产品标准,或选用低劣水泥,标号低,收缩值大。

3)施工不规范,如基层质量不合格,没有认真清扫和冲洗,结合层都是用纯水泥浆铺设,其
干缩和温差收缩都大于1:2.5 水泥砂浆的70%以上;铺砖前的陶瓷地砖没有按规定浸水和晾
干。有的以便浸水一边铺贴,砖背面的明水没有晾干或擦干,也是导致地砖脱壳 的一个原因。

4)大面积的地面工程没有设置防裂的伸缩缝和周边分格缝。

5)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纯水泥浆结合层,陶瓷地砖三者的干缩变形、温差变形、结构变形的
差异较大,在长期的变形的作用下,当收缩应力大于地砖的变应时,就会导致爆裂和隆起。

(3)事故处理

参照174 的处理方法处理后,没有再有隆起和裂缝 产生。

175、地面砖接缝质量标准差

(1)事故特征

地面砖接缝高低差大于1mm,,接缝宽度不均匀。

(2)原因分析

1)地面砖质量低劣,砖面的平整土地度和挠曲度超过规定。

2)操作不规范,结合层的平整度差,密实度小,且不均匀。铺砖的相邻两块砖接缝高低差大

140

于1mm,接缝宽度大于2mm;或一头宽一头窄;湖因结合层局部沉降而产生高低差。

(3)处理方法

1)当相邻两块砖接缝高低差大于1mm 时,宜返工纠正。方法是掀起不合格砖,铲除结合层,

扫刷冲洗干净,晾干,不得有积水。刷水泥浆隔30min 铺1:2 水泥砂浆做结合层,要掌握厚
度和均匀度。用经过检查平整度、几何尺寸、颜色一致的地面砖。洗净、浸泡、晾干后铺贴,

选用木锤或橡皮锤木块轻轻敲击到四面平整为合格, 调整缝隙均匀。然后将缝隙擦平、擦密
实。用湿纱布擦净面砖,湿养护7d。

2)若接缝不均匀,再不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且数量不多时,可以不返修,但要用与地面砖颜
色相同的水泥浆擦缝。如确实影响美观,须返修。

(4)预防措施

1)控制好材料质量,要认真选砖,即选用砖的平整度、几何尺寸、色泽花纹标准的地面砖。。

2)严格铺贴地面砖的标准。要求铺好的地面砖平整光洁、接缝均匀。施工中要预排好地面砖,

包括色泽和花纹的调配,拉好纵向、横向和水平的控制线。拉不好控制线,就铺不好地面砖。

176、面层不平整、积水、倒泛水

(1)事故特征

地面砖表面平直度超过2mm,有积水和倒泛水现象,影响使用不当功能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水平面低,没有测好和拉好水平面线。铺贴地面部队砖时,没有拉好控制线,尤
其是水平线时松时紧,导致平整度差。

2)底层地面的基层回填土不密实,局部沉陷,造成地面砖面低洼而积水。

3)铺贴地面砖前,没有检查作业条件,,如找平层的平整土地度,排水坡度没有查明,就盲
目铺贴地面砖。

(3)处理方法

在检查中发现有倒泛水和积水的坑洼,必须返工纠正;局部破损地面砖也要返修。施工方法
参照例175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铺砖前要先检查作业条件,找平层的强度、平整度、排水坡度必须合格,分格缝中的柔性
防水材料要先灌注好,地漏要安装好,使找平层上的水都能流入地漏。

2)按控制线先铺纵横定位地面砖,再按控制线铺贴其他地面砖。每铺完一个段落,用喷壶洒
水,隔15min 左右用硬木平板放在地面砖上,用木锤打在木板上(全面打一遍)。边拍实边用
水平靠尺检查确实平整,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177、陶瓷锦砖地面空鼓、脱落

(1)事故特征

陶瓷锦专贴好后的地面有空鼓、脱落,影响使用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结合层砂浆摊铺后,没有及时铺贴锦砖,为结合层砂浆已初凝;或使用拌好和超过3h 的
砂浆等,造成空鼓、脱落。

2)地面铺贴完工后,没有做好养护和成品保护工作,被人随意踩踏。

3)铺贴完的锦砖,盲目采用浇水湿纸的方法。因浇水过多,有的在揭纸时,拉动砖块,。水
渗入砖底使已贴好的锦砖有空鼓。

4)铺刮结合层砂浆时,将砂浆中的游离物质浮在水面,被刮到底洼处凝结成薄膜隔离层,造
成锦砖脱壳。


141

(3)处理方法

1)发现局部脱落,将脱落的锦砖揭开,用小型快口的錾子将粘结层凿低2—3mm。用JC 建筑
装饰粘合剂补贴好,养护。

2)当大面积空鼓脱落时,必须按下列操作工艺返工重贴:

A、基层处理:凿除粘结层的砂浆和灰疙瘩,冲洗扫刷干净,晾干,并弹好水平和坡度的标准
线及陶瓷锦砖的控制线。。

B、刷浆和铺粘结层:根据分段、分块的范围,先涂刷水泥浆一遍,随用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
(稠度控制在30mm 左右)用刮尺刮平,锦砖背面应抹素水泥浆一遍,按控制线铺贴。

C、拍平拍实:当铺好一小间或一部分时,从先贴的一端开始,垫硬木平板,用木锤拍打,应
拍至粘结层砂浆挤满缝隙,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和坡度。

D、用喷雾器喷是湿润纸皮。当纸皮胶溶化后即可揭掉纸皮。仔细检查,发现有脱落空鼓的锦
砖随即返修,填补拨正缝隙。随后用锦砖相同颜色的水泥灌满缝隙,适当喷水,再垫木板锤
打,达到平整度和观感标准。擦缝,并擦净锦砖面的水泥浆液。。

E、养护:用干净的木屑铺10mm 厚,浇水湿养护7d,并保护铺贴好的锦砖地面,不要让人踩
踏。

(4)预防措施

1)检查锦砖地面铺贴的基层平整度、强度,合格够方可铲除灰疙瘩、扫刷冲洗干净。铺抹粘
结层前1h 左右,先在湿润但不积水的基层面薄刷水泥浆一度。

2)铺抹粘结层时,要掌握好砂浆配制质量,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准确控制用水量,使搅拌好
的砂浆稠度在30mm 左右。配合铺贴锦砖需要,做到随拌、随铺、随铺贴锦砖,贴好一段再铺
一段砂浆。

3)严格按本例(3)处理方法中2)款中的要求施工,并做好成品的养护和保护工作。

178、锦砖地面出现斜搓

(1)事故特征

铺贴好的锦砖地面接缝不直,一头宽一头窄,相差10mm 左右,不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GB50209—95 中的规定,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房间不方正:施工前没有检查和适当纠正,没有排列好铺贴位置,没有拉好控制线。

2)操作水平低,铺贴时又不拉控制现,以至锦砖贴歪斜。

(3)处理方法

1)因房间内净尺寸不方正,已帖好的锦砖靠墙边的斜搓可不处理,但擦缝的水泥浆颜色要和
锦砖相同。

2)因施工不良,造成斜搓影响观感时,必须返工纠正。纠正的方法参照例177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要认真检查铺贴锦砖地面房间的几何尺寸,必须方正;弹控制线时,要排好靠墙边
的尺寸。每块陶瓷锦砖之间,与结合层之间以及在墙角,镶边和靠墙处,均应紧密贴合,不
得留有空隙,在靠墙边处不得采用砂浆填补。

2)在砖墙面抹灰、粉踢脚线时,适当纠正偏差。

3)加强质量检查,及时纠正各道工序的偏差。

179、锦砖面污染

(1)事故特征

锦砖地面上粘附着水泥砂浆,油污等,影响观感。


142

(2)原因分析

1)锦砖铺贴好擦缝后,没有及时将砖面的水泥浆液擦揩干净;或擦揩后没有用清水洗干净,

残浆液还粘在砖面上,干硬后成为污染物。

2)成品没有保护好,即锦砖贴好后,因其他公众操作而污染,如水泥,石灰浆,油漆,涂料
等落在砖面上没有及时揩干净。

(3)处理方法

1)小面积污染时用稀盐酸擦洗干净,随用清水洗净盐酸。操作时要做好健康保护工作,如带
防酸手套,防止灼伤皮肤和衣服。

2)粘附的涂料和油漆,可用苯溶液先湿润后揩干净,并随用清水冲洗干净。

3)大面积水泥浆液污染时,用稀盐酸全面涂刷一遍,,然后擦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扫刷洁
净。

(4)预防措施

1)当锦砖铺贴完成经检查合格后,在擦缝的同时做好面层的清理工作,揩净后还要用清水洗
刷干净。

2)做好保护工作。在铺贴完成后隔24h 铺10mm 厚的干净木屑,并要洒水湿养护7d 以上。在
7d 内最好不要进去踩踏,木屑要保持到室内全部工程完成后再扫除,是防止污染的好办法。

3)加强管理:要实施随污染随清洗的规定。

5.4 塑料板地面工程

180、塑料地面脱壳

(1)事故特征

塑料地面脱壳,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基层表面没有清理洁净而隔离。

2)找平层的砂浆强度等级低,有的表面酥松起砂,粘结不牢而脱壳。

3)选用的粘合剂质量低劣,进场的材料没有经测试合格后再,或粘合剂干燥后粉化,或因不
防水受潮后脱壳。

(3)处理方法

1)局部脱壳时,将脱壳的板块揭起,用钢丝板刷将基层面的酥松刷除,冲洗干净,晾干。满
涂一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8),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1)刮平,压
实抹光,经湿养护7d。用聚合物水泥乳胶腻子(普通硅酸盐水泥:聚醋酸乙烯乳胶:水=100:

20:40)分多道修补密实,打磨平整,将塑料地面配齐。用棉纱团蘸丙酮:汽油=1:8 的混合
溶液反复擦洗。脱脂涂蜡后的板材浸入750C 左右的热水中15min 后晾干,用洁净的干毛巾抹
一遍,在基层面与板材面上涂上合格的胶粘剂,一般静置待手摸不粘时才能粘贴,随用橡皮
锤由板块中间向四周锤打粘合牢固,然后压上砂袋,等胶粘剂干硬后取走砂袋。

2)大面积脱壳时,将脱壳的塑料板揭起检查脱壳的原因。如因胶粘剂质量低劣,则刷洗除干
净,更换合格的胶粘剂或塑料板重新铺贴。如是基层质量差,需铲除基层重新粉抹。各层的
操作窑参照1)的内容。

(4)预防措施

1)选用合格的板材,并配制丙酮:汽油=1:8 调制的混合溶液,用棉纱团蘸溶液反复强调擦
试,做好脱脂除蜡工作。

2)加强施工管理,清除基层表面的起砂、麻面及灰疙瘩。一般可用钢丝板刷刷除。

3)基层面处理:


143

A、涂刷:聚醋酸乙烯乳胶:水=1:3(重量比)的溶液涂刷一遍。

B、多道批嵌腻子:腻子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聚醋酸乙烯乳胶:水=100:20:40 的乳胶腻子。
修补密实、平整,打磨光滑,达到铺贴基层面光滑无疙瘩、无凹坑,保持表面洁净。经批嵌
平整密实,用水稀释的聚醋酸乙烯乳胶液普遍涂一遍,应厚薄均匀,不得而知漏刷。

C、选用经检测合格,并与塑料板配套的胶粘剂,按规定涂刷均匀,当摸着不粘手时就可铺贴
就为,随用滚筒辊压牢固。

D、保护地面。。尚未硬化牢固前防止任意踩踏。

181、塑料地面部队鼓泡、翘边

(1)事故特征

塑料地面完成后,发现有鼓泡、翘边等缺陷,影响观感和使用。。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必要干燥或局部潮湿、粗糙。

2)塑料板块背面的蜡没有除净就铺贴。

3)铺贴时没有及时将板块内的空气排除。

4)涂胶不均匀,基层局部凹陷。

(3)处理方法

局部鼓泡的处理方法:在鼓泡边缘约10mm 处,用兵大号医用注射器刺孔,抽取积水或空气后,

再从原针孔中注入胶粘剂,用橡皮锤由中间向针孔处锤打。然后用砂袋压实。。

2)大面积鼓泡:先揭开塑贴板查明鼓泡的主要原因,如确实因基层不干燥造成,用1)款处
理方法处理。如因塑料板块没有做脱脂除蜡所造成,需要返工重做。

3)局部翘边的处理:将翘边处掀开,刮刷洁净基层面和塑料板面,基层面刷一遍用水稀释的
居醋酸乙烯乳胶液。用检测合格的胶粘剂先涂刷塑料板,后涂基层面,掌握时间粘合,并用
液筒辊压密实,然后压上砂袋,保养护7d。

(4)预防措施

1)基层面参照例180 的预防措施处理。

2)塑料板材背面必须用丙酮:汽油=1:8 的混合溶液反复擦洗,脱脂涂蜡。

3)涂脂必须均匀,不可漏涂,也不可堆积。

4)掌握铺贴时间,粘合后用滚筒 从表面上看中间向四周辊压排除空气,滚压密实。

182、塑料地面胀缩变形

(1)事故特征

铺贴好的塑料板块胀缩变形,影响使用和观感,有的甚至鼓起或收缩拉开。

(2)原因分析

1)塑料板块在铺贴前,没有按规定用热水浸泡。

2)铺贴苏联板块时,没有按纵、横方向间隔铺贴。

3)胶粘剂与塑料板材不配套,因收缩不能同步而变形。

4)施工时的环境气温下粘结力下降而变形。

(3)处理方法

1)如沿拼缝处有伸长安街的变形时,可用钢尺压边,再用划刀切除板边伸长部分,保持拼缝
处吻合。

2)有变相又脱壳时,参照例180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铺贴软质聚氯乙烯板应做预热处理,即放入750C 的热水浸泡10—20min,待板面全部松软

144

伸平后取出晾干待用,但不得用炉火或电热炉加热风干。

2)半硬质苏联板是用延轧生产工艺制作的,纵向收缩值大,横向不但不收缩,还稍有伸胀。
所以在铺贴时,要纵、横间隔铺贴。

183、塑料地面错缝

(1)事故特征

塑料铺贴时的技术管理、操作技艺差,或违章作业 导致拼缝时大时小的不规则现象。接缝直
线度差大于3mm。

(2)原因分析

1)苏联板材质量差,几何尺寸不标准,进场后没有认真检测就盲目铺贴。

2)铺贴前没有先检查房间的尺寸,也没有预排和弹好控制线,随意铺贴,发现错逢后也没有
及时纠正。

(3)处理方法

1)若错缝的位置在墙根,不影响观感,一般可不纠正。

2)如错缝影响很大观感,必须返工纠正,处理方法参照例180 的确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控制材料质量:塑料板进场后必须全面检查几何尺寸,直角度要标准,剔除 不合格品。

2)先要检查人员作业条件,即测量房间的几何尺寸,用塑料板块预排,并拉好控制线,一面
铺贴,一面检查,及时纠正,防止累计误差。错缝不得超过 3mm。

184、塑料地面平整度差

(1)事故特征

表面高低差大于2mm,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基层平整度差,局部不平又没有批抹平整。

2)苏联板材的材质差,厚薄不匀。

3)粘贴时没有滚平压实,或胶粘剂与塑料板材不匹配,或溶剂软化塑料板。

(3)处理方法

铺贴完成的地面,经检查塑料板块的平整度大于2mm 时,将高于2mm 和低于2mm 的板块揭开,

按例180 会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塑料板施工前要全面检查基层面的平整度和两个房间连通的门口,用靠尺
和塞北尺检查,当水平度误差超过2mm 时必须纠正。 用腻子补平凹陷处。

2)塑料板进场后,检查板块的同时要检查厚薄,必须均匀一致。

3)选用的胶粘剂必须与塑料板相匹配,经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在铺贴滚压时,发现平整度高低差大于2mm 时,要及时纠正。

185、拼缝焊接质量差

(1)事故特征

焊条熔化物与塑料板没有粘结牢,两边的焊瘤或裂缝脱落现象。

(2)原因分析

1)焊枪出口气流温度过低,速度过小,空气压力过低。

2)焊工技术水平低,焊枪没有掌握好,或喷嘴离焊条和板缝距离较远,或移动速度过快。

3)焊枪喷嘴与焊条、焊缝三者不成一条直线,或焊枪喷嘴没有与板缝对直,则焊条熔化物不

145

能正确嵌入缝中,所以结合比牢。

4)压缩空气不纯,夹杂有油和水分,混入焊缝熔化物内影响粘结质量。

5)焊缝坡口上被污染,也有两块板的特性不同,熔化程度不一样,影响粘结质量。

(3)处理方法

对焊接不牢和没有焊透的焊缝应返工。

(4)预防措施

1)检查压缩空气的纯洁度,方法是将压缩空气向白纸上喷射20—30s,若纸上无任何痕迹,

表示为纯洁。

2)要选用经培训合格的焊工,能掌握好焊枪气流温度和空气压力值。一般温度控制在
180—2500C 为宜,空气压力值控制在0.1N/mm2 为宜。

3) 掌握好焊枪喷嘴的角度,不应小于250,距离焊条与此同时板缝5—6mm 为宜。焊枪移动
速度每秒钟控制在5—8mm。

4)铺贴的塑料板块应采用同一品种和同一批号,防止混杂使用,影响焊接质量。

5)焊接前,应先做试验,掌握其温度,速度、角度、气压、距离等最佳参数。操作规程时应
使喷嘴、焊条、焊逢三者保持一直线。如发现焊接质量不符合标准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查
找原因改正后再焊。

186、焊缝发黄、烧焦、有黑色斑点

(1)事故特征

焊缝处有明显的黄斑、焦斑和黑色斑点。

(2)原因分析

焊枪出口气流温度过高,或移动速度过慢,或焊枪喷嘴距离焊条与板缝过近,会引起塑料板
缝受热过久而分解,产生的增塑剂起了催化作用,造成塑料板缝处发黄,甚至于烧焦、变黑
等现象。

(3)处理方法

1)不影响使用或不发生空鼓,裂缝 等缺陷,一般可以不处理。

2)对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高级装修,或者有空鼓、裂缝时,应予返修。翻修的工艺和方法参
加见例185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正确掌握各项焊接参数,参见例185 的预防措施。

5.5 涂布地面工程

187、水泥彩色地面粗糙

(1)事故特征

107 胶水泥彩色地面表面粗糙。

(2)原因分析

1)基层过于干燥、光洁度差。

2)107 胶质量低劣,配合比不当,浆液过稠。

3)操作不当,如使用的刮板软化或浆面处理的不好。

(3)处理方法

1)局部粗糙时,可用0 号铁砂纸磨平。如其他缺陷,磨平板后再刮一次面层装饰胶,刮平刮
匀, 待干燥后打蜡。

2)大面积粗糙时,可采用磨石子机,用200 号以上油石轮磨平磨光,扫刷干净,再涂刮一遍

146

面层装饰胶,刮平刮匀,磨光。设专人保管养护2d,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半部擦蜡,

一般要求擦两遍。待蜡稍干后,用干布多次揩擦,以表面光亮为好。

(4)预防措施

1)基层表面窑坚硬、平整、干净、湿润。

2)浆面处理是为了保证表面平整光滑。在面层胶初凝之后,即可用水砂纸将浆面普遍打磨一
遍,打磨时必须随浇水随打磨。

3)加强保护,应设专人负责,至少养护7d。在养护期间,封闭通道,防止行人踩踏。

4)经检查,平整,光洁的面层合格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打蜡,蜡稍干后即可用
干布多次揩擦至光亮一致。

188、水泥彩色地面反碱咬色和色差

(1)事故特征

107 胶水泥彩色地面面层反碱咬色,颜色不一致。

(2)原因分析

1)基层的水泥砂浆没有干透,没有认真浇水。

2)水泥颜色浆中的颜料不耐碱,或没有统一配料,或搅拌不均匀,造成色差。

(3)处理方法

经检查无其他缺陷时,用0 号水砂纸磨擦一遍,扫刷干净,多次冲洗,晾干,再涂一遍氯偏
乳液色浆,固化后在上面擦蜡两遍,稍干后用干布揩擦至光亮。

(4)预防措施

1)颜料应选用具有一定耐碱性能的矿物颜料,如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烙绿等。

2)严格配合比计量宾搅拌均匀。一般颜色的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107 胶:颜料:水=1:

0.17:0.05:0.4。先把颜料用水稀释溶解后用100 目筛过滤,然后将107 胶与水色混合均匀。
再掺入水泥内继续搅拌均匀后方能使用。

189、粉化、掉面、脱皮、开裂

(1)事故特征

107 胶水泥颜色地面面层有粉化、掉面、脱皮和开裂等缺陷。

(2) 原因分析

1)基层面没有清理干净,没有按规定刷结合层。

2)水泥彩色胶浆中水分过多。

3)地面完工后,没有认真养护,过早使用和踩踏。

(3)处理方法

1)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铲除粉化、掉面、脱皮等部分,用砂纸磨平、磨光、扫刷冲洗干净。
配制107 胶水泥彩色胶浆时,要保持与周围色泽一致。涂刷均匀、平整,刮光,要与周围原
面层一样平。养护后打蜡,擦亮。

2)大面积缺陷处理方法:用磨石子机换细油石轮全面磨光,靠墙,柱根部用砂纸磨光。扫刷
冲洗洁净,晾干,先涂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1),要求满涂均匀一致,不
漏涂;配制彩色胶浆,配合比及配制方法参照例188 预防措施中的要求。分底层和面二度刮
光刮平,厚度控制在1.5mm 左右。当彩色浆终凝时,即可用0 号水砂纸将胶浆面全面打磨一
遍,随打磨随浇水洗干净,再湿养护7d。全面发展打扫冲洗干净、晾干后, 擦蜡两遍,稍干
后,即可用干布多次揩擦到光亮为好。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要求基层干透,多次浇水冲洗干净。


147

2)严格按操作工艺施工,满涂结合层。

3)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并搅拌彩色浆。应由专人负责。

4)及时养护7d,保证7d 内不让人踩踏。

190、过氯乙烯地面面层空鼓

(1)事故特征

过氯乙烯涂布的地面面层防腐蚀性能好,但经常出现空鼓、粘结不牢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清扫干净,或基层面有酥松、起砂、 脱皮等缺陷。

2)批刮的质量差,没有采用过氯乙烯调配。

3)底漆和面漆不相容、不配套,是造成面层空鼓剥离的主要原因。

(3)处理方法

将空鼓涂层铲除,用水砂纸擦掉残留砂浆,积灰、油污,扫刷干净,然后用溶剂或苛性钠、
碳酸钠溶液擦洗,再用水冲洗,待基层干燥后重新认识涂过氯乙烯涂料腻子、底漆和面漆。

(4)预防措施

1)基层面必须清扫干净,防止发生酥松、起砂、脱皮等缺陷。

2)在洁净基层单位面上,施涂过氯乙烯底漆一至二遍,施涂时只能一上一下刷两下,不能多
刷, 更不能横刷涂刮。

3)可爱选用成品腻子(G07--3)各色彩氯乙烯腻子,自制腻子应用过氯乙烯底漆与磺粉拌合
而成。由于腻子可塑性差、干燥快,因而嵌批操作要快。

5.6 木板地面工程

191、木板松动、起拱

(1)事故特征

木板地面面层松动,有起拱、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隔栅木材材质差,如松软、含水率过高,或因材质松软,木板的钉钉不牢,使木板松动。

2)设计要求在隔栅空间铺设湿拌的隔岸观火声材料,使木地板面层受潮后变形膨胀,造成木
板面层起拱。

3)在底层受潮湿的水泥地面上铺设的隔栅和木地板,没有做防潮和防腐处理,木材吸湿后变
形起拱和松动。

4)米地板的材质低劣。

(3)处理方法

1)隔栅的材质要坚硬,含水率应符合规定。必须与基层粘结牢固或钉牢。

2)若因湿拌松散隔声材料而使水分渗透入木材,造成地板起拱或松动,须拆除木地板,打开
门窗,加强通风,晾干隔声材料和木材,并纠正变形大的隔栅。隔栅和地板的背面都要涂刷
防潮剂,再重铺木地板。

3)底层水泥地面的木板起拱时,要拆除起爆拱的木板,增设芭下的对流通风孔,以排除湿气。
对木隔栅和木地板的反面要加涂防潮剂,然后修整好木板面层。

(4)预防措施

1)控制木地板的材质,应采用不易腐朽、不易变形开裂的木材,如衫、云衫、红松等,含水
率应控制在8%--12%之间。

2)做好木隔栅及木地板面的防潮和防腐处理。


148

3)做好地板下面的通风处理,如底层地板下面要设对流通风孔。

4)严格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每块长条木板应钉牢在每根隔栅上,

钉长应为板厚的2—2.5 倍,并从侧面斜向钉入板中;钉头不应露出。木板面层与墙之间应留
10—20mm 的缝隙,并用木踢脚板封盖。

192、木地板腐朽

(1)事故特征

木地板使用不久,木隔栅、木地板腐朽,严重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木隔栅、木板面含水率大于规定,尤其是板底不通风。

2)木隔栅和木地板面没有按规定做防腐和防潮处理,当木材吸湿后,在不通风的情况下腐朽。

3)有的设计常在木隔栅间[铺设湿拌的轻质材料作隔声,隔热,保温之用,但铺设后尚未干
燥,就铺钉木板面层,致使隔栅间通风不良,为木腐菌传播提供了条件。

4)木腐菌可以分解组成木材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导致木材腐朽。木腐菌由菌丝接触传
播,其发展速度极为惊人,但菌丝传播繁殖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A、木材的含水率达30%左右。

B、环境气温在15—250C 是木菌丝最适宜的繁殖温度。

C、氧气。

(3)处理方法

1)局部木隔栅腐朽时,应拆除局部地板, 检查腐朽原因,更换腐朽的木隔栅,更换的木隔
栅材质应是不易腐朽、不易变形来裂的云衫、红衫、楸木等,含水率控制在20%以内,并做好
防腐、防虫、防潮处理;将通风口、通风槽整修好,确保地板下空气流通;然后再铺钉好木
板面层。

2)大面积腐朽时,应拆除木地板和隔栅,修整和增加底层的通风报信洞,最好能对流。选用

材质好的木材,做好防腐、防虫、防潮处理。隔栅安装时不我待靠墙处理应留出30mm 的间隙,

以利隔潮和通风。然后安装剪刀撑,铺钉木地板。

实例5.6

某邮电调度楼的确设备用房地面为木地板,当设备进场进行安装时,发现木地板大部分腐朽,

人踩踏上去就断裂。

(1)现场调查

该工程为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设备用房的木楼地板设在七楼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设
计在木隔栅的间距中,铺设湿拌炉渣混凝土50mm 厚。完工后该设备没有及时进场,因此将门
窗全部关闭约一年。木隔栅、木地板在潮湿的炉渣混凝土中,又处在闷热不通风的环境下。
为木腐菌丝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设备进场打开门窗进行安装公司时,发现木地板大部
分已腐朽,人踩上去就断裂。

(2)原因分析

1)木隔栅是不是铺设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又填铺湿拌的炉渣混凝土,没有晾干,就铺钉企
口长条木地板。完工后,随将门窗全部关闭。

2)湿拌炉渣混凝土中的是分被封闭在木地板的内部,慢慢渗透到没有做防腐、防潮处理的木
隔栅和木地板中,使木材含水率大于30%以上,再者环境温度在15—250C,三是有氧气,为木
腐菌丝接触传播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致木地板、木隔栅腐朽。

(3)事故处理

拆除全部米地板虹隔栅,铲除原有炉渣混凝土,选用合格的木材,并控制木材含水率在12%

左右。按《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中推荐的硼烙合剂防腐和杀虫,处理木

149

地板和木隔栅。取消原设计的炉渣混凝土垫层,改铺聚苯烯泡沫塑料板,增设剪刀撑,增设
地板下的通风槽和通风口。

193、木地板拼缝不严

(1)事故特征

木地板面层拼缝缝隙大于1mm,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操作工没有经过培训,不熟悉操作规程和工艺;没有调整板的同宽度钉在一长条上;木板面
层的材质差,含水率大于12%;板的几何尺寸误差 大,甚至木材的收缩率大。一般木材的弦
向干缩径向的干缩系数大一倍以上。如衫木径向干缩系数为0.11%,而弦向为0.24%。由于弦
向干缩系数大,加大了拼缝的缝隙。铺钉木地板时由没有注意将心材朝上,或木地板脱脂不
够。

(3) 处理方法

1)局部缝隙小于1mm 时,可将缝隙中的灰尘扫刷干净,用与地板面颜色相同的密封胶填嵌密
实。

2)大部分缝隙大于1mm 时,须要返工纠正。先将企口缝处的钉子拔起,重新修整板缝的宽度,

板的含水率不应大于12%。在铺设单层木板面上,每块长条木板应钉牢在每根隔栅上,钉长应
为板厚的2—2.5 倍,并从侧面斜向钉入板中;钉的斜度为450 左右,使木板越钉越紧。木板
端头接缝应在隔栅上,并应将间隔错开,板与板之间应紧密,仅允许个别地方有缝隙,其宽
度不应大于1mm。 但采用硬木长条形板时,不应大于0.5mm。

木板面层与墙之间应留10—20mm 的缝隙,并用木踢脚板封盖。

(4)预防措施

1)控制好木材,如选用不易腐朽,不易变形,不易开裂的木材制作;钉面应刨平,其侧带有
企口的木板宽度不应大于120mm;具有商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其技术等级及质量要求均应符
合现行国家安全标准《实木地板产品》成本的规定。

2)严格施工工艺标准,如应企口板的心材向上,在板的前面钉好扒钉,用標块将铺钉企口板
缝隙標紧到一致,随钉铁钉。施工要求参照本例处理的方法。

194、木地板表面不平

(1)事故特征

木地板表面高低差大于3mm,踩踏时还会发出响声。

(2)原因分析

1)基层的垫木及隔栅面的高低差大于3mm 时没有纠正,就铺设木板面层。

2)荷栅的材质差,或材质输松,或含水率大于20%。

3)木地板铺钉时,没按土5.4 要求钉牢。 有的钉钉入隔栅后,木材干燥收缩,钉子松动,

木地板向上拱起松动。

(3)处理方法

1)局部松动时,在局部松动处用板厚2.5 倍的钉,将钉帽敲扁松入木板,面不外露。然后用
腻子将钉孔补好防锈。

2)大面积松动和高低差较大时,须返工纠正。因隔栅材质差,应更不用说换合格的木材,做
好防腐处理,并将平整度控制在3mm 以内。如因钉子太短,需换长为板厚2.5 倍的钉子。参
照例193 处理方法返修。

(4)预防措施

1)木隔栅的两端应垫实钉牢,隔栅之间应加钉剪刀撑或横撑。当采用地垄墙墩时,尚应与隔

150

栅固定牢固。木隔栅与墙之间宜留出30mm 的缝隙。木隔栅的表面应平直,用2m 直尺检查时,

其允许空隙为3mm。

2)经检查合格后铺钉木板面层,施工要求参照例193 处理方法。

195、拼花地板脱壳

(1)事故特征

拼花地板面层脱壳,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当,不干净,不坚硬。

2)选用的胶粘剂质量低劣,有的受潮后脱落。

3)拼花地板的材质差,收缩或膨胀而脱落。

(3)处理方法

将脱壳部分掀开,刮除粘附剂,扫刷洗干净,用溶剂将基层面的胶粘剂擦洗干净,再刮刷一
次。水泥乳胶腻子配合比参照例180 预防措施中基层面处理妨碍处理干燥后,选用优质环氧
树脂、聚氨脂等胶粘剂,重新铺贴拼花地板。

(4)预防措施

1)粘贴式木地板的作业条件,是基层质量全面检查无酥松、脱壳和起砂等缺陷,用2m 靠尺
检查,空隙不大于3mm,基层含水率不大于8%。

2)参见例180 的预防措施。

3)拼花木板面层采用的木材树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用水曲柳、核桃木
和柞木等质地优良、不易腐朽、开裂的木材做成的拼花地板。

4)铺贴:基层涂胶粘剂1mm 左右,木板背面涂胶粘剂0.5mm 左右。一般停5min 后即可粘合,

铺好的面层上随即加压,使之粘结牢固。

5.7 地毯面层

196、地毯面层卷边、翻边

(1)事故特征

铺设好的地毯卷边、翻起。

(2)原因分析

地毯的周边陲没有固定好,或不固定式地毯因干燥、潮湿或因温差的影响,自动卷边。

(3)处理方法

1)掀起卷边处,将基层擦洗干净,重新粘贴好。踢脚板下的地毯应塞紧压平。

2)在门槛处,为不使地毯被踢起和边缘受损,应用铝合金压条固定。

3)可在靠墙处增设压条固定。

(4)预防措施

1)靠墙边、柱边应钉好或粘贴好倒刺板,将地毯的边缘固定好。

2)用胶粘剂粘贴地面,靠周边的胶粘剂要涂刷均匀,不能漏刷。铺贴时要拉平压实。

197、地毯表面不平、皱折、鼓包

(1)事故特征

地毯表面不平整,有皱折或鼓包。

(2)原因分析

1)地面有凹凸没有纠正就铺地毯。。


151

2)铺地毯时没有用张紧器将地毯在纵横方向逐段推移伸展。

3)地毯四周没有用卡条或压条。

4)局部受潮变形而鼓起。

(3)处理方法

1)将地毯重行拉平拉直,地毯四周应挂在卡条或铝合金压条上。

2)晾干受潮部分。如因渗漏水受潮,须堵塞渗水处,保持干燥。

(4)预防措施

1)铺地毯前先要检查地面平整度,如凹凸大于3mm 时,必须先纠正后铺地毯。

2)铺地毯时应用张拉器,将地毯纵横方向站张紧,四周压挂牢固。

3)地毯铺设后要防止受潮。。

198、地毯毒变

(1)事故特征

铺好的地毯毒变。

(2)原因分析

1)底层地面上没有防潮措施,有的地面在铺毯时含水量过高。

2)室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

3)因有渗漏导致地毯潮湿,为毒菌创造生长条件。

(3)处理方法

1)底层潮湿时必须将地毯卷起,晒干洗净,加强通风,使地面干燥。重铺时地面上先铺塑料
薄膜一层,然后铺地毯。

2)堵塞水源,保持干燥。

(4)预防措施

毒菌繁殖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过分潮湿,二是环境温度为15—250C,三四氧气充足。只是控
制水分,保持干燥、通风,就不会发生毒变。

5.8 地面防水工程

199、管道穿楼板处漏水

(1)事故特征

水沿管道周围渗漏。

(2)原因分析

1)责任不明确。土建施工应负责留管道孔,但有时预留孔的位置不准。水电安装单位只管安
装,不能安装就凿洞;管道安装后,没有人负责补孔和做防水工作。。

2)填楼板缝马虎。施工人员不重视管道穿楼板的填缝工作。从检查中标发现,有的渗水孔是
用碎砖填平,表面用水泥砂浆抹平,这样做没有不渗漏的。

(3)处理方法

凿开渗水管道周围的地面面层,挖除管道穿楼板孔中的酥松层,刷除孔周的浮灰、积砂和其
他粘附物,用水冲洗干净。认真垫好楼板底的模板。用107 胶:水=1:4 的溶液调制水泥浆,

满涂孔洞口壁。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水泥:砂:细石子=1:2:2)加溶液搅拌,灌入并捣
实,第一次灌板厚的1/2,次日用BW 止水条嵌入,随即用1:3 的水泥砂填缝(比板面低10mm),

隔天浇水养护。上面浇水,下面检查以不漏水为合格。

(4)预防措施

1)当管道安装就位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孔洞缝隙,灌注方法和要求见本例处理方法。


152

2)可采用预埋套筒的方法,在结构层浇筑混凝土前根据设计穿管位置,预奈套管,套管内径
要大于穿管外径2mm,管度要高出楼面50mm。套管外要焊接止水环,止水环与套管接触处必
须满焊。混凝土浇筑沿预埋套管周围振捣密实。

200、楼板面裂缝处渗漏水

(1)事故特征

楼面产生裂缝,破坏了防水层,水沿裂缝渗漏,影响下层的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楼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158—160 对裂缝作了分析和处理。

(3)处理方法

查明裂缝原因和位置,扫除所有裂缝内的积灰,用压力水冲洗后晾干,再用化学浆液灌注。

1)丙凝高分子灌浆材料:分为A 剂每包950g,B 剂每袋50g,C 剂每瓶20ml,D 剂每袋50g。
把这些材料放入10kg 水中拌匀后灌入缝隙,凝固后修好地面面层。

2)用氰凝浆液灌满缝隙,凝固后再修补裂缝面层。

3)用环氧树脂浆液灌满缝隙,凝固后能将楼板凝固封闭为整体,既可增强楼板的整体性,又
可防水。

(4)预防措施

参见例158—160 的预防措施。

第六部分

门窗工程

201、砌体预留门窗洞质量缺陷

(1)事故特征

砌体上留设的门窗洞口的宽度、高度,不能满足门窗框安装的要求。有的砌体留洞宽度过大,

门窗框安装后两侧的空隙大于50mm,再加砌一侧砖又嵌不下,如用砂浆抹平,则厚度过大,

不好粉,又不牢固;有的留洞又太窄,门窗框嵌不进去,即使勉强安装进去,又没有抹灰和
装饰贴面的余地。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各层门窗竖向不垂直或横向不平,同一层窗的上下口不
在一条水平线上;或砌体上没有留木门窗框走头安装的缺口,或没有按规定预埋固定件。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严,没有设置垂直和水平控制线,没有实际检查门窗框的外包尺寸,施工前没
有向施工班组交底,施工又没有核对和检查预埋件。

2)施工班组缺乏操作技艺,或缺乏责任心,工作不细,检查不够。

(3)处理方法

门窗框安装公司 前先要吊好垂直线,测准水平标高,拉帮结伙好水平线, 划好门窗框安装
位置线,并核对砌体原有洞口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如发现有偏差时,必须先纠正,后安
装,认真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质量,如有漏放或不符合标准的,必须补埋或纠正后方
可安装。

(4)预防措施


153

1)施工前要核对设计图纸中有关门窗的位置和品种,核对门窗框的外包几何尺寸,写成书面
材料向操作班组交底。

2)每层要在柱上、墙上测准500mm 的基准线,作为室内的水平面线的依据。

3)画好门窗位置的垂直线,保证门窗洞的位置不偏移。

4)门窗框与砌体之间的间隙留量见表6.1。

表6.1 门窗框与砌体之间的间隙尺寸 (mm)

外墙装饰要求 洞口间隙 密封间隙

水泥砂浆饰面

面砖贴面

大理石花岗岩帖面

18—20

20—25

35--40

5—8

5—8

5—8

6.1 木门窗工程

202 木门窗框安装缺陷

(1)事故特征

安装好的门窗框有高低差,不垂直,进出不一;或倾斜和颠倒,影响门窗扇的安装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施工失控,立框前没有测好水平线,没有弹好垂直控制线。。

2)安装门窗框前没有统一标准,致使门窗框有进有出,造成外墙门窗侧壁的面砖有宽有窄,

增加施工难度。

3)事前没有交底,操作人员不熟悉设计图纸,因此出现将门窗框装反等差错。

(3)处理方法

1)检查和核对每层门窗的型号。开向和安装的位置,如是里平、外平,还是墙中,,发现差
错必须及时纠正,达到统一。

2)用吊线的方法检查门窗框的垂直度,用托线板检查框的平直度和倾斜度,拉水平线检查立
窗高度。如有差错,要将已固定的门窗框拆除调正达到标准,然后再固定牢固。

3)对已安装合格的门窗框,要检查与砌体固定是否牢固,须将松动处加固到合格。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如核对设计图纸和门窗的型号、开向,确定安装位置,写书面交底资料向
操作班组交待清楚。

2)测好水平控制线(一般为500mm)画在柱上和墙上;吊好垂直线,作为安装门窗横平竖直
的标准。

3)检查进场的门窗框靠墙的接触面,看是否满涂防腐剂;核对门窗框规格、型号、尺寸,如
有翘曲及不方正等缺陷,须修整后再安装。

4)安装门窗框时,先检查预留洞的尺寸,修整木砖面和门窗框走头预留洞,符合要求后再安
装;在校正完门窗框的垂直、对角线后,用圆钉或螺栓将门窗框固定;门窗框走头与预留洞
的间隙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塞紧填满;门窗框与墙面的缝隙,每边应控制在20mm 左右,

并用水泥砂浆嵌好。。

5)当受条件限制门窗框不能用走头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将门窗框固定在墙内的木砖上。

6)门窗框与墙体连接方法见例203。

7)木门窗框安装的允许偏差值见表6.2。

表6.2 木门窗框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I 级 II 级

检验方法


154

1 框的正、侧面垂直度3 用1m 托线板检查

2 框对角线长度差 2 3 尺量检查

3

框与扇、扇与扇接触
处高度差

2

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

203、木框与墙体连接不牢

(1)事故特征

木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松动、摇动。

(2)原因分析

1)各墙体中的预埋件或全部漏埋,或松动,或少埋放。

2)没有按操作规程安装和钉牢。

(3)处理方法

1)安装前检查预埋件的质量与数量,笔下按设计要求补足和纠正后方可安装门窗框。

2)发现已安装的门窗框松动时,要凿除松动处的预埋件,立好模板,用强度等级为C20 的混
凝土浇筑,插捣密实,湿养护7d。

(4)预防措施

1)砖墙与木门窗框的连接处,在砖墙内要预砌经防腐处理的木砖,一般规定木门框每边3 块;

木窗框每边2 块。经检查安装后,用兵100mm 长的圆钉连接。。钉帽应预先敲扁,并送入框内
2mm。

2)混凝土墙与木门窗框连接时,先在混凝土墙内预埋燕尾形木块,并用圆钉连接;或在木框
安装位置处用电钻钻直径为12mm,深为80mm 的孔,用木塞钉入孔内,然后用圆钉连接。

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与木门窗框连接时,应事先在砌块中埋入燕尾形木块或铁件,用细
石混凝土灌满捣实,在砌筑时将有预埋件的砌块砌在墙体的规定位置上,安装好的木门窗框
用圆钉钉牢。

4)硅酸盐加气块墙与木门窗框连接时,门窗洞口两侧应用普通粘土砖与硅酸盐加气块咬砌,

在砌砖中预埋木砖,方法见图。

5)木骨架轻质墙与木门窗框连接时,靠门窗框的木材要加大断面,且要同长并固定牢固,用
圆钉直接固定。

6)轻钢骨架墙与木门窗框连接时,用木螺丝直接连接。

7)轻质隔墙板与木门窗框连接时,在轻质隔墙板的制作过程中,按规定位置预埋铁件M—5,

再用木螺丝将铁件M—6 与木框固定,然后将M—6 与M---5 焊牢。

204、木门窗的材料质量差

(1)事故特征

制作门窗框扇的木材材质差,使成品产生干缩裂缝、標头松动、断裂、扭曲等缺陷,影响使
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选材不当,如使用收缩率大并易开列裂的云南省松、栎木、桐木,或易腐朽的马尾耸等。

2)配料不当,如制作木门窗的木材,没有认真配料,没把虫眼、死节、活节、裂缝等剔除,

致使门窗框扇断裂、扭曲,影响使用。

3)木材含水率大于18%,没有进行烘干或等其自然干燥,致使成品产生干缩裂缝、標头松动
等缺陷。

4)没有按规定动作做防腐处理。

(3)处理方法


155

当制作门窗框扇的木材材质低劣,如死节、活眼和虫眼都超过设计规定等级要求,或断面 尺
寸小于图纸规定的门窗框扇时,必须更换,退货,返工纠正,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应用。

(4)预防措施

1)必须控制制作门窗的材料厂质量,所用木材的种类,质量,断面尺寸,长度和含水率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和《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中的规定。

2)尽量选用衫木及红白松等制作,不宜采用东北落叶松,云南松,马尾松,桦木等易变形的
木材。

3)门窗制作的各部位构件含水率应限制,必须达到表6.3 中的要求。如测试含水率大于限制
时,需采取烘干或晾干后,重新制作,组装合格方可使用。

表6.3 木门窗各部位构件含水率的限制 (%)

构件名称 木材含水率限制

门心板、内部贴脸板

门窗扇、外部贴脸板

门框和窗框

12

15

18

4)认真配料,要根据《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选材标准,剔除木材的缺陷,控制
活节,死节,裂缝,油眼等。如有在允许限制以内的死节直径较大的虫眼时,应用同一树种
的木塞加胶填补。但在结合处和安装小五金处,均不得有木节或已填的木节。

205、木门窗制作质量差

(1)事故特征

进场的门窗框扇刨痕多,起线不顺直,拼缝及標结合不严密,常有松动、脱標,开裂等缺陷,

门窗框与墙接触面不做防腐,防潮等处理。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失控,有的企业不严格按设计要求、规范和工艺标准施工,常违章作业,致使制
作的门窗质量低劣。

2)有的企业无质量保证体系,每道工序无人负责把关,让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继续流到下一
道工序继续施工,造成出厂的门窗不合格。

3)操作木工技艺不精。工作不认真,不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而是粗制滥调造,把质量低
劣的产品送到工地。如门窗木料用机刨后就不在细加工刨光。

4)有的企业机具,工具不齐全,或不标准;有的已老化但又不改进,造成施工质量差。

(3)处理方法

1)门窗框扇的成品粗糙,在安装前要用细刨加工刨光,或用磨光机磨到光滑平整。

2)当门窗栽口的深度和宽度与门窗扇的厚度不一致时,必须加工纠正后安装。

3)门窗框无防腐处理时,必须将制成品立即补刷一遍底油(干性油),防止受潮变形。门窗
框与砌块接触处应涂刷防腐剂。如设计要求对门窗有防虫,防火要求时,要处理后经检测合
格方可使用。

4)当拼板门的干缩缝隙小于2mm 时,宜用柔性密封胶嵌补。嵌补前要将缝隙中的灰尘扫刷干
净,嵌补时由下而上嵌,硬化后再刷油漆,如缝隙大于2mm 时,应拆除重新认识拼装密实,

然后安装。

(4)预防措施

严格工艺标准:

1)选料和断料时,检查材质,曲度,毛料刨光预加断面尺寸等,必须符合要求。

2)刨料:成品料的宽、窄、厚、薄处应多留0.5mm,以备净面。门窗框料的背面必须铲出二

156

个斜口和砂浆槽。

3)框料的宽度在95mm 以上时,一般须做双夹標。框挺和冒头结合处做大割角。

4)每个標头的標、眼、铲口的厚度标准,应符合图纸要求。线条棱角应平直光滑,纹路清楚
一致,不得有搓起毛现象。

5)拼装时应认真检查边挺、冒头、芯板等各类构件的质量、规格,,应符合图纸要求。每个
標头内打入1—2 个木楔。。在加楔时,先要使成品平板直,方正,不翘曲,然后再加楔楔紧,

并加胶料胶结。

206、木门窗安装质量差

(1)事故特征

1)安装好门窗扇后发现风缝大小不一,开关不灵活,回弹,倒翘等。。

2)有的小五金位置不标准,有的确没有装齐,有的螺丝没有全部拧进去或钉进去,使装好的
门窗容易松动和下坠。或门扇关不上,不能锁,或门扇和地面磨擦。

3)细木不细,线条粗糙,拼装不割角,不平整,窗台板翘曲变形等。。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善,以包代管,事前没有交底,中途没有检查,违章作业不纠正,质量标准不
明确,安装后检查不细,发现缺陷不及时返修。

2)操作工不懂操作规程,不熟悉操纵技巧和质量标准,在气候干燥季节安装的门窗扇留的风
缝小,遇到阴雨天受潮则膨胀关不上。

3)没有作出统一的规定,各装各的,造成小五金 的位置不标准或没有装齐全。

(3)处理方法

1)检查门窗扇的风缝,若不符合表6.4 的要求,必须将门窗扇拆卸下来,采取刨小或贴补等
方法纠正合格后重新安装。

表6.4 木门窗扇安装留缝宽度 (mm)

项次 项 目 留缝宽度 检查方法

1 门窗扇对口和扇与框间留缝宽度 1.5—2.5

2 厂房双扇大门地口缝宽度 2—5

3 框与扇上缝留缝宽度 1.0—1.5

4 窗扇与下框间留缝宽度 2—3

外门 4—5

内门 6—8

5 卫生间门 10—12

门窗与地面
间留缝宽度 厂房大门

10—20

4—5

6

门扇与下框
间留缝宽度

外门

3--5

用楔形塞尺检查

注:本表摘自《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2)小五金的位置不标准,有的影响使用,要拆除后按下列要求安装:铰链上口的位置为扇高
的1/10,下口为扇高的1/11,上下铰链各拧紧一枚螺丝钉,关扇检查缝隙合格后,再将其余
螺丝钉拧紧;拧紧的螺帽要平整,不得有倾斜和凸出,以免影响门窗关的灵活或回弹;五金
件必须装齐全。

3)门窗的配套装饰项目,安装项目的成品比较粗糙时,可用细砂纸打磨光滑。若安装质量差,

如不平直、不割角、翘曲等缺陷时,应拆卸纠正或更换合格品重装。

(4)预防措施


157

1)安装门窗扇时,先要检查作业条件。检查安装好的门窗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同一层同一高度的窗下框,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

B、各层上下垂直的门窗边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

C、在同一墙面上的门窗框,必须与墙面保持同一距离。

2)要检查门窗的型号、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发现有不符之处,要纠正合格后方
可安装。

3)安装双扇或多扇木门窗扇时,必须使左右扇的上、中、下梃以及横芯平齐。门窗扇四周和
中缝的间隙应符合表6.4 中的规定。

4)安装门窗扇的小五金位置参照本例处理方法中的要求。

5)安装好的门窗扇必须开关灵活,不得反翘;门窗扇的梃面与外框框面应按相平。

207、门窗扇下垂

(1)事故特征

门窗扇下垂。影响门窗开关,给用户生活带来不便。

(2)原因分析

1)安装门窗扇时,木材含水率大、材质松软,安装时螺丝虽拧紧,但随木材干燥收缩而松动。

2)有的操作工违章作业,安装铰链的螺丝不是拧进去的,而是用狼头敲进去的,破坏了木纤
维,门窗扇受力后就会松动下垂,使门窗扇无法关闭。

(3)处理方法

1)找出门窗扇下垂的原因,如果是因制作门窗框扇的木料质量标准差,木材含水率过大引起
的,则应拆卸门窗框扇整修。方法是将標头蘸胶剂重拼校正后,再用木楔涂胶粘剂楔紧,经
检验合格后安装。。

2)若因铰链的木螺丝松动引起门窗扇下垂,就要拆除原有的铰链更换大号铰链,或增加铰链
个数。建议:每檔单扇门巴采用3 块100mm 的铰链,可有效的减少门扇下垂。

3)若因铰链的螺钉偏小引起门窗扇下垂,或因螺钉是打进去的而松动,则需要将原铰链拆去,

将铰链移位并换合格的螺丝重新拧紧。(参照表6.5 的规定)。

(4)预防措施

1)门窗铰链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一般门铰链距上端宜取立梃高度的1/10,下端宜为1/11,并避开上下標头。

B、一般窗扇铰链距上、下端宜取立梃高度的1/8,并避开上、下標头。

C、安装铰链前在门窗上凿槽时,应深浅适当,防止过深而再填补;过浅而使铰链凸出。门窗
铰链规格应符合表6.5 的规定。

表6.5 平开木门窗常用五金表 (mm)

门窗扇规格 木门窗、木窗玻璃扇 纱窗扇

配用木螺钉

高宽 普通铰链

长度直径 数量

抽芯铰链

风钩 插销

400×450

600×450

1000×500

1300×550

1400×600

65

65

75

75

75

25×3.5

25×3.5

30×4

30×4

30×4

6

6

6

6

6

50

50

65

65

75

125

125

150

150

150

75

75

100

125

125

木门扇

1800800

100 35×4 8 其他五金按设计规定

2)铰链安装时严禁用铁钉钉装,必须用木螺丝进拧紧。数量规格必须符合表6.5 中的规定。

158

安装木螺丝时可用锤打入螺丝长度的1/3,再用螺丝刀拧入。若为硬木时,应先钻2/3 深度的
孔,孔径为木螺丝直径的9/10;木螺丝的帽头应拧至与铰链面平齐。

208、门窗翘曲变形

(1)事故特征

门窗安装后产生翘曲变形。

(2)原因分析

1)制作门窗的木材材质差,如使用水柳、桦木等杂木制作的门窗,在使用过程容易翘裂。门
窗扇的外面受阳关照射,而内棉农阴凉、潮湿、则产生翘曲。

2)制作木门窗扇木材没有进行干燥处理,含水率大于18%,导致门窗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干
缩变形。有的木材长期受雨淋、日晒,在时干时湿环境中,因潮胀干缩而翘曲。

3)不掌握木材的材性,如木材的径向干缩值不弦向的干缩值小得多,制作配料时,未将木材
的心材向外。

(3)处理方法

1)对已翘曲变形的门窗扇拆卸后进行平放加压,在门扇四角的標结合处,会有不同缝隙。可
用硬木片做成楔子,在標的缝隙中注入木胶,然后打入木楔楔紧。经检查平整合格后再安装。
有的因门梃和上梃变形过大而必须更换后重新拼装,经检验合格再安装。。

2)将变形的门窗扇拆下平放加压。在四角各用一块直角扁铁,在门窗四角按扁铁形状刻槽(深
度为扁铁厚),用木螺丝竟紧固定。这是防止门窗变形的方法之一。

(4)预防措施

1)优选制作门窗的木材,如选用针叶树的红松、衫木、云南衫、冷衫等木材。要求材种纹理
平顺,材质均匀,木质较软且容易加工、容易干燥,但开裂少,变形小,耐腐性能不能也较
强。

2)门窗制作木材宜采用窑干法干燥。木材的含水率不应大于12%。。

209、雨水从门窗漏入室内

(1)事故特征

雨水从门窗底渗入,或从窗台漏水,或从四周框外侧漏入,或从门板缝渗入及门扇地面缝隙
中流淌入室内。

(2)原因分析

1)门窗过梁底,没有做滴水线或槽,雨水沿过梁底流经门窗框的缝隙而渗入室内。

2)没有做好外窗台,窗台粉刷面高于一切窗的下框,雨水沿窗框下渗入内墙;或内开窗雨水
沿窗下框裁口流入室内。

3)风雨从门窗框外侧与砌体接触的缝隙渗入内墙,或从门板的缝隙、门扇与地面的缝中流淌
入室内。

(3)处理方法

1)门窗的过梁底,需修补好滴水线(槽);如没有,必须补做滴水线(槽)。做法参照图。中
横框外口也要补做披水线。

2)找出漏水窗台的原因,对症修理。如因窗台高于窗户下框而漏水,要返工重做,使窗台面
抹灰层低于窗下框20mm,抽成圆弧形。

3)内快窗扇下梃外架设披水板,沿下框裁口的外侧偶一条排水槽,由槽底向外钻2 个排水孔,

使雨水从孔中排出。

4)用防水柔性密封胶将门窗框与墙的接触处的缝隙填嵌密实。门扇板缝小于 2mm 时,可用油
漆石膏腻子批嵌密封;也可用油漆颜色相同的密封胶填嵌。外门扇下地面要外口低室内高,

159

防止雨水向内流淌。门扇与地面接触处,在门扇下框处粘钉橡皮挡水条或木批水条。

(4)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统一标准和做法,严格按土6.9 所示施工,确保门窗与周边的砌体结合处防水
处理合格。

2)外门、阳台门的门要比室内低50mm。室内面由内向门口泛水。

6.2 钢门窗工程

210、钢门窗制作质量低劣

(1)事故特征

有些生产钢门窗单位因设备简陋和技术人员缺乏,生产的钢门窗翘曲、歪斜变形,脱焊或焊
疤凹凸不平,横芯位置误差,钢材截面小于设计规定,五金件低劣等,使钢门窗用起来不方
便。

(2)原因分析

生产制作单位不具备生产钢门窗的条件。如设备不齐全,制作工艺不良,无质量保证体系,

致使钢门窗出现用料偏小,焊接水平低,门窗框与扇不配套,几何尺寸偏差大等产品不合格
现象。

(3)处理方法

1)地进场的钢门窗逐樘检查,凡有缺陷的钢门窗必须纠正、修整合格后,方可使用。

2)对已安装钢门窗进行检查,若查出质量问题,要及时更换、纠正、补焊、补齐五金配件等,

方可安装玻璃。

(4)预防措施

1)生产钢门窗的单位,应有生产许可证、生产条件,生产设备和质量保证体系;订购单位在
生产过程中最好进厂抽检。

2)进场的钢门窗要有出厂检验合格证。要有专人负责检测型号,材料质量,几何尺寸等, 要
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要坚持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的原则。

3)钢门窗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检验员规则。如《实腹钢窗检验规则》GB5827.1—86 规定的
技术要求如下:

A、宽度、高度、两对角线允许偏差见表6.6。

表6.6 钢窗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mm)

≤1500 >1500

宽度(B)及高度(A)

一级品 二级品 一级品 二级品

允许偏差 ±2 ±3 ±3 ±4

对角线实侧长度(l) ≤2000 >2000

允许长度差 ≤3 ≤5 ≤4 ≤6

B、框扇搭接量(b)大于3mm。

C、铰链面的框扇配合间隙等于1.5mm,其他面框扇的配合间隙不大于1.5mm。

D、窗扇启闭灵活,不应有阻滞(窗扇转动不灵活或有间隙性的停滞状态)、倒翘(窗扇下端
已紧贴窗框,而窗扇上端由于翘曲而未能贴紧窗框而尚有离缝的叫做倒翘)、回弹(当窗扇关
闭后有一种自行弹开现象,叫回弹)等缺陷。

E、钢窗五金零件安装孔的位置应准确,使五金零件能安装平整,牢固,达到使用要求。

F、钢窗应设有排水孔及披水板。

G、各铆、焊和连接处应牢固,不应有假焊,断裂,松动等缺陷。各螺栓连接处应牢固,不应
有松动等现象。


160

H、窗芯分格尺寸相差应小于3mm。窗框分格尺寸相差应小于2mm。相邻两窗芯位置的便移
量应小于3mm。

I、 钢窗表面应平整,不应有毛刺,焊渣及明显锤痕等外观缺陷。

J、钢窗在浸、涂防锈涂料前,应除油、除锈,涂膜层应厚薄均匀,不应有明显的堆涂、漏涂
等缺陷,所谓“堆涂”,是指涂膜表面有明显的较多的流挂现象,早晨涂膜表面不平整或表面
有涂料堆积凝结,造成表面不平滑。

4)经检测为不合格品时,必退换或纠正至合格,方可安装。

211、钢门窗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

(1)事故特征

钢门窗与砌体没有按要求连接牢固,常有摇晃、松动、不垂直,不平整,伴随着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有的钢门窗是由生产单位负责安装。安装与土建都不管,没有配合密切,是造成质量标准
差的原因之一。

2)墙体预留门窗洞孔的位置有偏差,预埋件位置便移或漏埋。

3)钢门窗安装后,没有专人检查安装质量,发现问题也没有及时纠正。钢门窗框与砌体接触
处没有按规定填嵌砂浆和密封而渗漏水。

(3)处理方法

1)发现已安装的钢门窗 错位,不水平,不垂直时,应拆除连接固定点作纠偏处理,并用
木楔临时固定,然后将框上的铁脚与过梁预埋件或钢筋焊牢,两侧与框下的铁脚砌体预埋件
焊牢。

2)有的砌体没有预埋件。可按钢框铁脚位置凿洞。将洞中灰尘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将铁脚
深入洞中就位。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堵嵌固定,并洒水养护。

3)凡经检查钢门窗达到安装标准时,用1:2.5 的水泥砂浆分层堵嵌钢门窗框与砌体的间隙,

并浇水湿养护7d 以上,是防止沿框周缝隙渗水和加固的足以主要措施。

(4)预防措施

1)安装钢门窗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钢门窗的型号,规格、开启形式,拼管及五金零
配件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对不合格品应预先修整,经修复合格后方可进行安

2)检查预留门窗洞尺寸和预埋件,如有差错也要先纠正;如没有预埋件湖漏放预埋件时,

须按框上铁脚位置,开凿50mm×50mm、深80mm 的外小内大的孔洞。

3)先将钢门窗框就位,用对拔木楔在框受力的四角固定。;然后校正垂直度,平整度和位置。
将钢门窗框四周的铁件连接牢固。将预留孔用水冲洗干净。把铁件伸入孔中,用1:2 的水泥砂
浆填嵌密实牢固。再按本例处理方法中的要求和图2.18 所示的做法,用1:2.5 的水泥砂浆分层
堵嵌框与砌体的间隙。

4)钢门窗框与钢筋混凝土梁、柱、墙的连接方法是按钢门窗铁脚位置预埋60mm×60mm×

60mm 的铁件,然后与钢门窗框焊接。

5)钢门窗框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硅酸盐加气块墙连接,先在预制混凝土块中预埋铁件,

然后按要求位置砌在墙内,用电焊与钢框焊接。

6)钢门窗框与轻质隔墙板的连接,是在墙板预制时预埋木砖,安装时用木螺丝拧固。也可
参照图6.11 采用预埋铁件,然后焊接牢固。

实例:6.1 某多层建筑工程,油漆工厂在已安装好的四层钢窗户上操作,连人带钢窗坠落而死
亡。

(1)现场调查


161

该工程的钢窗已安装结束,油漆工正在油漆钢门窗。为图工作转移方便,拉住钢窗框跨过窗
间墙到西面去操作时,连人带窗坠落。查坠落的肮窗四周与砌体没有一个连接件。

(2)原因分析

经查,该钢窗在安装时是用木楔固定的,没有按规定动作用连接件固定,钢窗安装后没有检
查,窗框与砌体之间也没有用水泥砂浆填嵌密实,所以经人一拉就倒落。

(3)事故处理

对该工程已安装好的钢门窗全面检查,发现没有连接好的窗有多樘。全面补做连接好,补嵌
水泥砂浆。

212、钢门窗扇质量差

(1)事故特征

有的钢门窗扇扭曲,翘棱,密闭不实,缝隙大,影响使用功能。有的五金配件因质量低劣而
松动。

(2)原因分析

制作工艺不标准或因手工操作,使扇与框不配套;或窗扭曲,歪斜,致使密闭性差,容易渗
漏水,透风,影响保温隔热;纱窗与框之间的缝隙大,不防蚊蝇;有的五金配件质量低劣,

如有的撑窗器尚未交工就已损坏。

(3)处理方法

对已安装的钢门窗扇,如启闭比灵活,关闭不严密,有回弹,翘曲者,必须整修达到标准;

土整修无效,要拆除更换合格品;五金配件不牢固,不齐全的,要及时配齐,安装牢固;有
的缝隙的纱窗,要改制以达到合格。

(4)预防措施

1)安装前必须对钢门窗进行检查,如窗扇、窗梃、窗芯有翘曲变形、脱焊或结合处松动的,

或铰链哟歪曲的,均应预先整修、更换、补焊、直致合格。

2)已安装的钢门窗成品,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严禁在钢门窗上搭设脚手架或搁跳板,以
防压弯窗扇,也可预防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3)先要试装纱门纱窗,如有不合格和缝隙大时,要先修改,然后安装。

213、钢门窗的锈蚀

(1)事故特征

钢门窗的弱点是锈蚀。铁锈污染环境,不仅有碍卫生与文明,也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厨房、卫生间因气体中含有氯离子等有害成分,易侵入门窗框,加上潮湿环境的影响,

更容易锈蚀。

2)生产条件差,企业管理薄弱,或生产单位无酸洗磷化和喷涂防锈涂料的设备,生产出的
钢门窗抗锈蚀的能力差。

3)防锈涂料质量差,附着力差;或面层涂料退色、粉化、裂缝,有害气体和湿气趁虚而入,

致使钢材锈蚀;铁锈的体积膨胀而导致防锈涂料剥落,逐步扩大锈蚀面积。

(3)处理方法

对已安装的钢门窗进行全面检查,多防锈涂料质量差的,如漏涂、漏刷、剥落等处,将锈舞
刷除,露出金属本色,随即涂刷防锈涂料,实干后再涂面层涂料。

(4)预防措施

1)订购钢门窗,先要考察生产单位是否具备酸洗磷化和喷涂防锈涂料的设备。

2)进场钢门窗的防锈涂膜应厚薄均匀,不应有明显的堆涂、漏涂等缺陷。


162

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5 中的规定:宜涂装4――5遍;涂层干膜总厚
度室外应为150um,室内应为125um,其允许偏差为—25um.

214、玻璃油灰皱皮、裂缝、脱落

(1)事故特征

嵌窗玻璃的油灰在干硬时出现皱皮、裂缝和脱落等缺陷,引起玻璃脱落、透风和渗水。

(2)原因分析

1)油灰材质低劣,有的油灰不是用熟桐油等调制,没有按规定检测就使用。

2)操作不当,如油灰的接触面上的积灰没有扫刷干净,形成隔离层,或操作技术不熟练。

(3)处理方法

1)玻璃周围的油灰如有酥松,脱壳时,应铲除后扫刷干净,重嵌油灰。但必须选用优质油灰
补嵌,如屗优质油灰,可自制油灰,油灰配合比(重量比):大白粉:清油或鱼油:熟桐油=100:

12:5。调制时应搅拌揉搓均匀。补嵌密实,角度一致,刮平刮光。

2)更换油灰品种重嵌,如用“氯丁胶型建筑门窗密封胶”或“丙烯酸建筑门窗密封胶”补嵌,

密封胶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强度高、弹性好、密封性能好。

(4)预防措施

1)最好用密封胶替代油灰。

2)采用的密封胶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出产合格证、出厂日期、保质期限等。对进场的密封
胶需要抽样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见表6.7 和表6.8。查验出厂日期, 不超
过规定期限时方可使用。

表6.7 氯丁胶建筑门窗密封胶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1 固体含量≥ % 65

2

干燥
时间

表干(常温)≤

实干(常温)≤

Min

H

20

72

3 实干后耐低温性能(-400C) 不龟裂

4 实干后耐热性能(900C) 不流淌

5

剥离
强度

3d:胶--钢—玻璃片≥

7d:胶—钢—玻璃片≥

N/25mm

N/25mm

20

30

6

抗剪
强度

7d:胶—钢—玻璃片≥ MPa 0.08

表6.8 丙烯酸建筑门窗密封胶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1 固体含量≥ % 85

2 表干时间 Min 30

3 耐热性能 0C 80

4 耐低温性能 0C -40

5 回弹率≥ % 65

6 延伸率≥ % 400

7 粘结强度

砂浆≥

彩色钢板≥

铝板≥

镀锌钢板≥

玻璃平板≥

Mpa 0.5

0.4

0.35

0.5

0.3


163

塑料平板≥ 0.3

8 施工下垂度(200C) 0

9 储存稳定性(230C) 年 1

215、钢门窗的五金配件质量低劣

(1)事故特征

1)门窗扇的合页(铰链)质量差,影响门窗扇的开启,关闭,如不灵活,阻滞和回弹等。

2)执手、撑挡脱落,导致窗扇无法关闭。

3)有的五金件的镀层低劣,容易锈蚀。

(2)原因分析

1)生产厂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原材料达不到国家标准,加工精度达不到规定的公差等级。

2)生产的五金配件不符合现行标准,如平合页,长合页承受不了5000N 的拉力,即不符合《实
腹钢门窗五金配件通用技术条件》GB8377 中的规定。

3)其卷管接口间隙变形量应不大于0.5mm。

4)五金配件的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厚度达不到表6.9 中的规定,甚至有的尚未交工已经生
锈和脱皮。

表6.9 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厚度 (um )

基体 覆盖层类别 最小厚度

锌合金

碳钢

铝合金

铜+铬

阳极氧化

9+7+0.3

9

10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进场尚未安装的五金配件的材料质量,制作精度和允许公差;内螺纹选用7H,外螺
纹选用8q 的配合精度要求。孔采用H15,抽采用h15,长度采用js15。装配可靠,转、滑动
处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松动和卡阻现象。表面质量检查有:镀层应色泽均匀、致密,无气
泡剥落等缺陷。确认 达到标准的合格产品方可使用,对不合格产品必须退换。

2)检查已安装的五金配件,若有变形、锈蚀、紧固不牢的配件,必须调换。

3)若五金件没有装配齐全,要装配齐全。对松动的五金配件,要全面紧固。

(4)预防措施

1)订购或采购五金配件时,应看外包装标志,应包括内容:制造厂名称;商标、产品名称;

规格、数量、等级、毛重、体积;出厂日期。

2)材料质量:钢板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912 标准的
规定。

3)加工精度:螺纹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要求见本例处理方法中的要求。

4)表面质量:镀层应色泽均匀、致密、无气泡、剥落等缺陷。

A、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应色泽均匀,无明显划痕等缺陷。

B、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厚度应符合表6.9 中的规定。

5)机械性能:

A、执手锁紧处在承受315N(气窗户执手为105N)拉力时,变形量不大于1mm。

B、撑挡整体在承受1500N 拉力时,其变形量应不大于1mm。撑挡杆件中点在承受600N 压力
时,其变形量应不大于长度的1%。撑挡锁紧后,在承受400N 外力时,撑杆不应滑动。

6)经检查、检测。符合《实腹钢门窗五金配件通用技术条件》GB8377 中的规定的五金配件,

方可使用。


164

6.3 铝合金门窗工程

216、制作质量差

(1)事故特征

铝合金门窗刚度差,变形大,几何尺寸误差超过表6.7 的规定,透风雨,把屗隔声,,气密性
差。

(2)原因分析

1)生产铝合金门窗的单位较复杂,很多小单位缺乏生产部门条件,制作粗糙,拼缝不严密,

或生产下垂而妨碍启闭,翘曲或扭曲变形。

2)使用低劣的铝型材冒充正品,如断面尺寸偏小,或表面阳极氧化复合表膜薄,或铝型材壁
厚不足1mm,或强度与刚度都不足,使制作出的门窗刚愎自用度差,,变形 大、接缝不严密,,

附件不防锈等。。

(3)处理方法

1)对进场的铝合金门窗质量,经抽检凡不符合国家标准者,必须退货,重做或更换,达到标
准的方可使用,国家标准有《平开铝合金门》GB8478—87、《推拉铝合金门》GB8480—87、
《平开铝合金窗》GB8479—87 和《推拉铝合金窗》GB8481—87。

2)对已安装的门窗进行检查,窗型材与门型材成品的型号、几何尺寸、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
窑,如有不合格品必须更换和纠正。

3)由于铝合金材质量差、规格小、壁厚不足,导致门窗强度不足、刚度小时,必须全部更换。

(4)预防措施

1)铝合金门窗的材料及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附件除不锈钢外,应经防腐蚀处理,防止
接触腐蚀。表面阳极氧化膜厚度要符合标准。

2)推拉铝合金窗的技术要求如下:

A、窗框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10 中的要求。

表6.10 窗框尺寸偏差(分级)要求 (mm)

等级

项目 尺寸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窗框槽口宽度、

高度允许偏差

≤2000

≥2000

±1.0

±1.5

±1.5

±2.0

±2.0

±2.5

窗框槽口对边尺
寸之差

≤2000

≥2000

≤1.2

≤2.5

≤2.0

≤3.0

≤2.5

≤3.5

窗框槽口对角线
尺寸之差

≤2000

≥2000

≤1.5

≤2.5

≤2.0

≤3.0

≤2.5

≤3.5

表6.11 窗框、扇各相邻件装配间隙及高低差 (mm)

项目 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同一平面高低差 ≤0.3 ≤0.4 ≤0.5

装配间隙 ≤0.3 ≤0.5

B、窗框、扇各相邻构件装配间隙及同一平面高低差的要求见表6.11。

C、窗构件连接应牢固,需用耐腐蚀的填充材料使连接部分密封、防水。窗结构应有可靠的刚
性,根据需要允许设置加固件。

D、窗框、扇配合严密,间隙均匀。其扇与框的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mm。

E、穿用附件安装位置正确、齐全、牢固,,应起到各自的作用,如常具有足够的强度,启闭

165

灵活、膸噪声;承受反复运动的附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换;玻璃、五金、密封等附件,其
质量应与窗的质量等级相适应。

F、性能:风压强度、空气渗透和雨水渗漏性能见表6.12。

隔声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值见表6.13,启闭力应不大于50N。

铝合金门窗的质量标准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如达不到要求坚决不能使用。

表6.12 推拉铝合金窗综合性能指标

综合性能指标值

类别 等级 风压强度性能

(Pa)≥

空气渗透性能

[m3/(m.h.10pa)]≤

雨水渗透性能
(pa)≥

高性能窗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3500

3000

3000

0.5

1.0

1.0

400

400

350

中性能窗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3000

2500

2500

1.5

1.5

2.0

350

300

250

低性能窗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2500

2000

1500

2.0

2.5

3.0

200

150

100

表6.13 推拉铝合金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值表

级别 Ⅱ Ⅲ Ⅳ Ⅴ

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 40 35 30 25

217、安装质量差

(1)事故特征

1)框与砌体接触处,没有按规定满贴三元乙丙橡胶条或刷二度沥青酚醛清漆。

2)沾污严重,抹灰砂浆腐蚀严重。

3)与砌体固定不牢固,有松动现象。

4)不垂直、不平整。

5)窗扇变形,推拉时有晃动和抖动现象。。

(2)原因分析

1)违章作业,如门窗框与砂浆接触面没有按规定贴或涂防腐层,或因无法保护胶纸而被玷污、
擦伤和腐蚀。

2)没有弹水平线和垂直线,致使门窗位置不标准。

3)门窗框与砌体固定不规范。

4)门窗框安装后不按规定填嵌砂浆或沥青玻璃棉毡条、沥青油麻等保温材料。

(3)处理方法

1)拉水平线检查,高度差大于3mm 的窗框必须纠正;挂垂直线检查,上下层的错位也要纠
正。

2)检查窗扇与窗框安装缝隙的均匀程度及窗扇顶部限位装置的可靠程度,如推拉、上下抬动
窗扇,发现有脱轨跳槽现象时,,要及时修整,防止 掉落发生事故。

3)门窗框与砌体固体必然符合本例中的有关要求。

4)检查门窗框与砌体的接触面的防腐蚀涂膜或粘贴的防腐条是否完好,如有缺陷必须补贴或
补涂完好。经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在分析填嵌矿棉条、玻璃棉毡条或沥青麻丝及水能砂浆
等。


166

(4)预防措施

1)核查铝合金门窗的产品成本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2)核查预留门窗孔洞的几何尺寸是否标准,预埋件数量和位置是否准确。

3)在洞口两侧弹出同一标高的水平线和垂直线。

4)门窗框外侧刷防腐剂,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5)要做好表面的保护工作,一般要包贴胶纸。

6)严禁不标准,不合格品用于建筑工程。。

218、门窗框与砌体的连接性差

(1)事故特征

门窗框与砌体的连接件不防锈,或位置不当,间距大于500mm,或用射钉与砖墙连接,使已
安装好的门窗晃动。

(2)原因分析

1)设计无节点样图。

2)施工不规范,违章作业,事前无施工技术交底资料,施工中无质量检查方法,安装后无复
查、自检记录。

(3)处理方法

1)应严格检查,凡有不符合本例预防措施中的要求时,要及时修整和加固合格。

2)连接件除不锈钢外,必须要有防锈处理。

(4)预防措施

1)铝合金门窗框与混凝土墙连接方法之一是采用射钉将连接件固定在混凝土墙上,或采用预
埋件铁件与锚固板焊接。

2)铝合金门窗框与砖墙的连接,,采用塑料膨胀螺丝将镀锌锚固板固定在砖墙上;砖墙严禁
用射钉固定。

3)铝合金门窗框与硅酸盐加气块砌体连接时,门窗洞口两侧应用普通粘土砖与硅酸盐加气块
咬砌,然后用塑料膨胀螺丝将墙体连接固定在砖砌体上。

4)铝合金门窗框与混凝土小型砌块墙的连接,应预先在砌块中埋入铁件,用细石混凝土灌满
捣实。在砌筑时,将预埋铁件的砌块砌在墙体内规定的位置,用电焊将铁件与门窗框锚固板
连接。

219、窗扇推拉不灵活

(1)事故特征

因窗扇变形,推拉时滑轮幽雅轧死或卡阻显现,有时还会脱轨和跳槽,甚至有掉落的危险。

(2)原因分析

1)窗扇选型和选料不合理,用料为厚度不足1mm 的断面小的低等级型材。同时,在制作中
节点构造不坚固,造成窗扇平面刚度差,发生窗扇变形等缺陷,推拉时出现晃动和抖动现象。

2)窗扇与窗框的中缝及企口搭接缝隙不垂直,上下不一致,歪斜明显;胶条、毛刷条和硅胶
条出现短头、离位、缺角、不到位等现象。

(3)处理方法

1)检查推拉窗扇开启轻便灵活程度,要求导向滑轮膸轧死、卡阻现象。如有缺陷,必须纠正。
附件安装位置不正确,锁紧不牢固时,也要改正。

2)如因用料偏小,强度不足,刚度不足使窗扇有变形时,必须更换。

3)检查限位装置,并补装齐全。

4)纠正扇与框、扇与扇中缝的不垂直现象。


167

(4)预防措施

1)安装前进行检查,凡有缺陷要先纠正后安装。严禁使用不合格窗扇。

2)加强质量检查,及时纠正缺陷,补齐、纠正附件。

220、推拉窗槽内积水或渗水

(1)事故特征

下框推拉槽中遇雨积水。遇风雨交加时,两阴角结合处漏水,使窗下内墙潮湿。

(2)原因分析

1)窗下框上没有做排水孔或钻泻水孔,槽中的雨水排不出去。

2)窗下框的选型不当,如型材偏小,致使大风雨时雨水打入室内。

3)窗下框两阴角拼接缝没有密封好而渗水。。

4)窗下框与窗台结合处安装后,没有填嵌水泥砂浆;或窗台施工不良,致使雨水渗入室内污
染窗下墙。

(3)处理方法

1)检查窗下框、推拉槽的排水槽(孔),如果没有,要立即补钻孔或补开槽。如有孔或槽,

但偏高,必须将孔或槽改低,使其不积水。

2)用蓄水法检查两阴角的密封程度,以不渗水为合格。如有漏嵌或嵌不密实时,必须补嵌密
实。

3)窗台渗水时,要找出原因。可把窗台面抹灰层低于窗下框底20mm,并抽成圆弧和披水坡
度,待抹灰层干硬后,嵌防水密封胶。

(4)预防措施

1)施工中要加强细部处理,土建和安装要密切配合,道道工序要保证质量。

2)加强质量检查制度,确保细部质量都达到优良标准。

221、门窗表面玷污腐蚀严重

(1)事故特征

门窗表面出现裂缝,起皮,涂料污点,腐蚀斑点,以及抹灰砂浆擦毛,刮伤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有的门窗框没有粘贴防止污染的胶带纸,有的在粉刷前就将胶带纸撕掉。

2)抹灰或喷涂施工时,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玷污后又没有及时处理干净。

3)其他工种操作时,碰撞和擦伤。

(3)处理方法

1)已安装经检查合格的门窗框也要包保护胶带纸。在抹灰和喷涂前要查一遍,如有缺漏则应
补贴。

2)在喷涂涂料前,要有全部遮挡防护措施,如玷污了砂浆和涂料,要趁尚未硬化时洗抹干净。

3)要加强管理,防止其他工种碰撞损伤。

(4)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保护好成品不被污染和碰撞。

2)若沾有抹灰砂浆,应及时用湿布抹干净,还要用清水洗一遍,不留痕迹。切忌用硬质工具
刮除,也不要在砂浆硬化以后处理(砂浆硬化就很难处理),,否则会直接损伤面层的氧化复
合表膜。

3)喷涂涂料前,在门窗表面用水湿贴报纸保护。如玷污涂料,趁未固化时擦抹干净;如已硬
化,可用布蘸香焦水轻轻擦除。


168

222、附件锈蚀污染

(1)事故特征

附件锈蚀。铁锈遇水则锈污下淌,污染铝合金面层,影响观感,污染环境。。

(2)原因分析

1)铁附件不防锈,没有按规定做防锈处理。

2)有的防锈性能差,经施工磨擦后生锈。。

(3)处理方法

若发现附件锈蚀,,要及时将附件卸下,,清除锈污,刷除锈层至露出金属本色,随用优质防
锈涂料涂刷,固化后再安装。然后用同颜色的密封材料将附件满涂密封,防止再锈蚀。

(4)预防措施

1)五金配件,包括螺钉,螺栓,除不锈钢外都要做防锈处理。

2)用于铝合金门窗的五金配件及非金属附件材料质量要求,应达到表6.14 的要求。

表6.14 主要五金配件及附件材料质量要求

配件名称 材料质量 牌号或标准代号

滑轮壳体、锁扣、自攻螺钉 不锈钢

GB1220、GB3280、GB4237、
GB4232、GB4226、GB4230、
GB4239

锁、暗插销、窗挚 铸造锌合金 GB1175、JB2702

滑轮、合页垫圈 尼龙 1040(HG2—B69--76)

密封条、玻璃嵌条 软质聚氯乙烯树、脂聚合体 参照日本JISA5756—1977

推拉窗密封条 聚丙烯毛条 参照有关标准

气密、水密封件 高压聚乙烯 改性

密封条 氯丁橡胶 4172(HG6—407—79)

型材连接玻璃、镶嵌 封严胶 XM—38、硅酮胶

223、玻璃密封条的断裂或脱落

(1)事故特征

用来对玻璃进行密封的橡胶条断裂、老化,或密封胶脱落,导致透风,渗水及隔声,,保温性
能下降。

(2)原因分析

1)操作不当。橡胶条是在阿拉伯数字伸状态下嵌封的,在长期胀冷缩的作用下,断裂、缩缝
而漏水。或采用劣质橡胶条,在紫外线照射下过早龟裂而老化。

2)密封玻璃的胶条为劣质产品,在阳关照射下龟裂而脱落。或施工前没有清除接触表面的油
污、灰尘而造成脱落。

(3)处理方法

1)拆除已断裂或老化的橡胶密封条,更换优质玻璃嵌条,如软质聚氯乙烯树脂聚合体,质量
要求见表6.14,长度一般要比装配玻璃外包周长再放长10—20mm;不要在拉伸状态下镶嵌;

在转角处应切成900 拼角,用硅溶胶粘贴,以免产生收缩缝。

2)将老化和脱壳的玻璃密封胶铲除,清除粘结处的油污、灰尘,擦干水分和潮湿部分,每块
玻璃的密封要一次完成。。施工的密封胶表面应平整,凹凸不能超过1mm。

(4)预防措施

选用的密封条、玻璃嵌条、封严胶等要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而且必须满足表6.14 中的

169

标准要求。

224、铝合金门窗五金配件质量差

(1)事故特征

1)推拉窗所用滑轮质量差,推拉不动或跳槽,有时推不拢,拉不开。

2)有的门窗锁弹不开,又锁不紧。

3)撑挡、插销、执手、拉手等的材料质量标准差,表面光洁度、机械性能等低下。

(2)原因分析

1)生产五金配件的材料质量低劣。

2)生产单位设备落后,简陋。

3)没有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生产。如生产厂技术力量薄弱,无质量保证体系,无原材料检测手
段,无每道工序的检查和出产成品的检验制度。

(3)处理方法

1)对进场的铝合金门窗的五金配件进行抽检,外包装应有如下标志:制造厂名称,商标;产
品名称,型号;数量,等级,重量,,体积;出厂日期。

2)查产品的材料质量:锌合金应符合GB1175 中关于ZznAl4—1 的规定,铜合金应符合GB1176

的规定。

3)加工精度,外观质量:产品外形完整,安装后的外露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麻点,毛刺及划痕。
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0 不大于0.8um。镀层应色泽均匀、致密、膸气泡,不得有露底,起皮,

剥落,烧焦等缺陷。达不到标准的五金配件,不能使用。

4)已安装的五金配件,如有变形、变色、起皮、剥落、不滑动、开关不灵活、有阻滞等现象,

必须拆卸下来更换合格品。

5)检查发现没有装配齐全或有松动的五金配件,需补装齐全,,调动松动的五金件。

(4)预防措施

1)购置铝合金门窗的五金配件时,要检查外包装是否符合本例处理方法中提出的要求。。

2)产品的材料质量、加工精度、外观质量要求必须符合本例处理方法中提出的要求。

3)装配应牢固,滑动处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松动和卡阻现象。

4)机械性能要满足下列要求:

A、插销开启力应在5—10N 之间。使用寿命一级品以使用30000 次为合格。

B、执手装配后,手柄在承受490N 时不应断裂。执手的使用寿命,一级品的启闭次数以35000

次为合格。

C、窗撑挡整体在承受表6.15 中规定拉力时,其延伸率不大于0.36%。

表6.15 撑挡整体承受拉力表 (N)

产品等级 整体受拉力 杆中间受拉力 锁紧部受力

优等品

一级品

合格品

2000

1800

1500

600

500

400

>600

>400

400

D、窗锁的牢固度:钩形锁舌应紧固在扳手上,不得有松动现象。扳手、面板、弹簧的铆合应
牢固,不能脱落。灵活度标准:扳手上下板动静拉力应大于5N、小于20N。使用寿命,一级
品的正常使用不小于30000 次为合格。

6.4 彩钢门窗工程

涂色镀锌钢板门窗,是用涂色镀锌钢板制作的一种彩色金属门窗,又称彩钢门窗。具有重量
轻、强度高、防尘、隔音、保温、耐腐蚀等性能,且色彩鲜艳。使用过程中不需保养等优越

170

性,国内外已广泛使用。

原材料是合金化镀锌卷板,双面锌层厚度为180—220g/m2,经1800 弯折,锌层不脱落。镀锌
卷板经过脱脂、化学辊涂预处理后,辊涂的环氧底漆,,聚脂面漆和罩光漆的漆层与基板结合
牢固,颜色有红绿、棕蓝、乳白等几种。

225、制作质量差

(1)事故特征

组装尺寸误差大,滑道不灵活,密封性能差,成品损伤,后划痕,配件质量低劣等,影响使
用。

(2)原因分析

1)生产单位的工艺落后,装备条件差,检测不严,使门窗尺寸误差大。

2)操作技术水平低,连接螺丝,插件等松紧掌握不准,滑道不灵活。

3)由于局部修理造成损伤和划痕等。

(3)处理方法

1)进场的门窗要查出产合格证,材料的规格,色泽、型号、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不合格品不能使用。

2)对滑道不平直,节点和组装有松动,不平整、不规方等、必须先纠正,合格后方可安装。

3)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6.13 中的要求,如低于表中数值,必须退货更换。

4)所采用的配件,附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要配套并颜色一致,如质量低劣,不配套和
有色差时,必须更换。

(4)预防措施

1)要严格材料质量标准。钢板厚度,镀锌层的厚度要明确。

2)涂色镀锌钢板门窗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表6.16 的要求。

表6.16 涂色镀锌钢板门窗技术性能表

性能项目

系列

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Pa) 抗风性能(Pa) 其他

SP 系列不带纱和
遮阳的门窗

压力⊿p=100Pa

a<7m3/(h.m2)

a<2m3(h.m)

>500 2250

SG 系列带纱和
遮阳的门窗

压力差⊿p=100Pa

a<7m3/(h.m2)

a<2m3/(h.m)

>150

<300

1350

盐雾试验480h,

漆层不起泡,去
锈蚀

226、安装质量的差错

(1)事故特征

门窗安装有位移和固定不牢固,或成品保护不好而存在被污点、损伤、划痕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彩色钢门窗的安装,对预留门窗洞的要求更要精确。因留洞的误差,常导致门窗安装位移
和固定不牢固。

2)成品保护不善,常被抹灰,喷涂污染。

3)在整修和纠正时敲伤门窗,或被碰撞划伤。

4)配件质量低劣,安装位置误差较大,附件又没有装配齐全。

(3)处理方法

1)不带副框的门窗安装位置不正确,倾斜,框与砌体固定不牢固时,须拆卸后先纠正门窗洞

171

口的几何尺寸和门窗框外围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门窗洞的抹灰尺寸也要先纠正,然后
将门窗框就位,经检查合格,用膨胀螺丝与砌体固定。门窗框与外墙接触处的间隙,随用防
水密封胶填嵌。

2)带副框的门窗的安装位置歪斜时,先拆卸纠正副框后再安装。将门窗放入副框内,用自攻
螺钉将门窗外框与副框紧固。

3)当门窗上被抹灰和涂料污染时,应及时用湿布抹干净,用清水洗一遍,不留痕迹。不得用
金属工具刮除。如沾有涂料,尽快擦抹干净,如已固化,可用布蘸苯轻轻擦除。

4)门窗被敲伤、碰撞变形和划伤而不影响使用和观感时,可不处理,如损伤严重则需更换。

5)查明配件质量低劣、规格偏小时,必须拆换。查有缺项,要及时补装齐全。

(4)预防措施

1)不带副框的窗,应施工好室内外及洞口周围面的粉刷,既要垂直又要水平。内净尺寸和彩
钢门窗外包尺寸一致,,一般四周缝隙不大于3mm。将门窗放入洞口内,用膨胀螺丝将门窗外
框固定在墙体内,四周缝隙嵌防水密封胶,不得嵌填水泥砂浆。

2)带副框门窗安装时,将门窗放入副框固定后,盖好螺钉盖;推拉窗应调整好划块。

3)加强成品保护/。对已安装的门窗/有防止碰撞和污染的措施,如用塑料薄膜遮盖保护。

4)严格五金配件的质量标准,低劣的配件,严禁使用。

227、拼接缝隙中渗漏水

(1)事故特征

沿门窗拼接的缝隙中渗漏水,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不按操作规程施工,加上检查不认真,致使缝隙不密封或密封不合格,风雨吹打杂门窗上而
有渗漏。

(3)处理方法

由于副框与门窗框以及拼管之间缝隙渗漏水,需将漏水缝隙中的裂缝、脱壳、酥松的密封胶
清除,扫刷干净,选用与门窗颜色相同的优质防水柔性密封胶,由下部向上填嵌密实,不得
有漏嵌之处。

(4)预防措施

副框与门窗框以及拼管之间的缝隙,均应用密封胶封嵌密实,并进行检查,凡不合格处,必
须纠正。

6.5 塑料(UPVC)门窗工程

228、塑料门窗使用的型材质量标准低劣

(1)事故特征

盲目使用劣质塑料型材,导致门窗变形,褪色、老化、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市场有相当数量的PVC 型材生产厂,为了压价竞争,原材料配方设计不规范,有的少加或
不加各种改性剂,致使塑料材质低劣,达不到现行的国家标准《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型材》
GB8814—88 的要求。

2)有些型材生产厂的工艺落后,计量、化验、试验、检测手段不配套,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
和实际产品质量不相符。

3)有些门窗生产厂为了降低成本,盲目采购低价劣质型材加工门窗。

(3)处理方法


172

1)对进场的塑钢门窗,必须取样测试,如型材的物理性能达不到表6.17 中的要求时,需退货
更换合格的产品。

2)检查门窗型材的内外壁,应光滑、清洁。没有划伤和变形。如有气泡、裂口、明显的凹陷,

杂质和颜色不均等缺陷,则必须更换合格的确型材。

(4)预防措施

1)订购塑料门窗前,先要考察生产厂的用材质量,并取样测试,若符合《门窗框用硬聚氯乙
烯型材》GB8814—88 的要求,方可订购。

2)生产厂必须具备生产、检测的设备有手段,且质量保证体系健全。

3)采用的塑料要进行外观检查,型材内外壁应光滑、清洁,没有划伤和其他缺陷,不允许有
气泡。裂口及明显的凹陷、杂质、颜色不均、分解变色线等。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17 中的要
求。

凡经测试不合格的塑料,坚决不允许用作门窗材。这是防止成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老化、
影响使用的关键。

表6.17 塑料UPVC 异型材物理性能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密度

维卡软化温度

吸水性

纵向回缩率

耐丙酮性

拉伸屈服应力

1350—1460kg/m3

≥760C

≤40g/m2

≤5%

不允许分层或碎裂

≥45MPa

按GB1033 中的4.1A 法

按GB8802 规定测试

按GB9645 规定测试

按GB6671.1 规定测试

按GB9646 规定测试

按GB8804.1 规定测试

229、制作质量差

(1)事故特征

门窗成品节点粗糙,刚度差,密闭性能差,变形大,表面损伤,且有划伤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有的生产厂的工艺设备条件差,仅有三大件,最多也不过五大件(下料机、“V”型锯、焊
接机、清加机、单轴仿型铣床)”。

2)有的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手工操作较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生产工具过程中的质量
问题比较多,装配质量达不到标准,节点处理粗糙,外形尺寸误差大于《塑料窗基本尺寸公
差》GB12003—89 中的规定。

3)用材不严格,进厂材料无测试手段,将不合格型材用于门窗框扇制作。成品出厂无合格检
测方法,让不合格品和有缺陷、没有纠正的门窗进入施工现场。

(3)处理方法

1)对进步场的门窗,要检查出厂合格证。门窗的外观,外形尺寸,装配质量,力学性能等,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如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必须退货,不得使用。

2)门窗中竖框、中横框或拼樘料等主要受力杆件中的增强型钢,应在产品说明中注明规格、
尺寸、并经抽样检测合格者方可使用。

3)门窗的抗风压、空气渗透、雨水渗漏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能的测试数据应符合现行标准。如
达不到要求者为不合格品,不宜应用。


173

4)型号、形状、外形尺寸、配件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更换。

5)门窗不得有焊角脱开、型材断裂等现象,若有,必须补焊和更换合格的材料。

6)框和扇的平整度、直角度和翘曲度以及间隙,若防碍开关功能和超过有关规定的允许偏差
时,必须纠正达标后,方可应用。

(4)预防措施

1)地进场的门窗要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测试的有关数据。质量标准、型号、形状和几何尺寸,

节点处理,配件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形状和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6.18 中的有
关要求。

表6.18 塑钢门窗成品的形状和尺寸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测工具方法

高、宽尺寸 ±1.5‰ 钢卷尺丈量

对角线长度差 ≤4mm 钢卷尺丈量

多功能检验

尺或伸缩尺

平面翘曲度 ≤4mm 钢板尺量对角线中点

门窗分格尺寸 ±2mm 钢卷尺测量

色泽 单件均匀一致、一批基本一致目测

2)PVC 塑料窗的装配质量、力学性能、耐侯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塑料窗力学性能、耐侯
性技术条件》GB11793.2—89 中的规定,塑料窗的机械力学性能要求见表6.19。

表6.19 塑料窗的机械力学性能要求

序号 性能项目 技术要求

1

窗开、关过程中移动窗户
扇的力

不大于50N

2 悬端吊重

在500N 力作用下,残余变形应不大于3mm,试件应不损
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3 翘曲或弯曲

在300N 力作用下,允许有的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
不允许破裂,仍保持使用功能

4 扭曲

5 对角线变形

在200N 力作用下,试件不允许损坏,不允许有影响使用
功能的残余变形

平开窗

开关速度为10—30 次/min,经不少于1 万次的开关,试
件及五金不应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应松脱

6

开关

疲劳

推拉窗

开关速度为15 次/min,开关应不少于1 万次,试件及五
金不应损坏

7 大力关闭

经模以7 级风连续开关10 次,试件不损坏,仍保持原有
开关功能

8 窗撑试验 能支持200N 力,不允许移位,联结处形材不应破裂

9 开启限位器 10N力10 次,试件不应损坏

10 角强度 平均值不低于3000N,最小值不低于平均值的70%

3)门窗的抗风压、空气渗透、雨水渗漏等三项基本物理性能应符合《PVC 塑性门》JG/T3017、
《PVC 塑料窗》JG/T3018 中对三项性能分级的规定及设计要求,并附有改等级的质量检测报
告,如果对设计保温,隔声性能提出要求,其性能也应符合以上要求,门窗产品应有出产合
格证书。

230 安装的门窗框松动

(1)事故特征

门窗晃摇动、松动、倾斜、影响使用。


174

(2)原因分析

1)没有按不同砌体分别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而松动和倾斜。

2)施工管理不严,安装前没有交底,安装中没有检查,,如是否符合操作工序,安装后是否
合格等。

3)有时安装的门窗框没有先校正上下、左右边的缝隙和内外朝向及位置,而是连接后或发现
误差再纠正,导致连接固定片松动,有的固定片位置不在距四角的150—200mm 处,个别间
距大于600mm。

(3)处理方法

1)对松动和不合格的门窗框,要拆卸固定片,纠正后用木楔临时固定,再拉水平线调整横平,

吊线调整竖直。按实际规定的位置,重新将固定片固定牢固。

2)如因连接件少于要求或质量不标准,需用电锤在门窗洞侧的砌体上打孔,装入尼龙胀管,

用木螺丝将镀锌连接件固定在胀管内。

3)安装并经检查合格后,在与墙接触的缝隙中分层填塞弹性材料。一般采用闭孔泡沫塑料、
发泡聚苯乙烯等。

(4)预防措施

1)门窗框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门窗的数量、品种、规格、开启方向、外形等;门
窗五金件、密封条、紧固件等应齐全,不合格者应予以更换。

2)核对砌体口内的净尺寸,包括垂直度和水平线必须符合标准,设置预埋件的数量、规格及
位置,要于门窗的固定片一致。

3)当门窗框放入洞口时,其上下框中线应于洞口中的基准线对齐;窗框的四角及中横框的对
称位置应用木楔或垫块塞紧作临时固定,并调整框的垂直度,水平度及直角度,达到标准后
先固定上框,,再固定边框。各种不同墙体的固定方法,参见本章例223 的有关要求。门窗框
安装后检查其偏差超过表6.20 中的允许偏差时,必须及时纠正。

4)窗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应采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分层填塞,

且不宜过紧。对于有保温、隔热等级要求较高的工程,应采用相应的隔热、隔声材料填塞。
填塞后,撤掉临时固定用木楔或垫块,其空隙也应采用闭孔弹性材料填塞。

表6.20 塑料门窗框安装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门窗框两对角线2000 ±3.0

长度差 >2000 ±5.0

用3m 钢卷尺检查;量
内角

门窗框(含拼樘≤2000 ±2.0

料)正、侧面的
垂直度

>2000 ±3.0

用线坠、水平靠尺检

≤2000 ±2.0

平开门窗及推拉窗±3.0

门窗框(含拼樘
料)的水平度

>2000

推拉门 ±2.5

用水平靠尺检查

门窗下横框的标高 ±5.0

用钢板尺检查,于基
准线比较

双层门窗内外框、框(含拼樘料)中心距 ±4.0 用钢板尺检查

门窗竖向偏离中心 ±5.0 用线坠、钢板尺检查
注:本表摘自《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


175

231、门窗框与砌体固定性别差

(1)事故特征

墙体不同,却都是采用一种方法固定,导致固定处脱落

松开,影响门窗饿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不学习《塑钢门窗安装及验收规范》JGJ103—96,对施工班组又不交底,检查则无依据。

2)操作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常用简易方法固定,致使门窗固定性差。

3)检查工作不细,在砌体留设门窗洞口时没有设置门窗安装的固定件。

(3)处理方法

1)检查未安装的门窗洞的预埋件等,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时,必须先补齐,

安装。

2)已安装的门窗框的固定方法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拆改或补强,以达到标准,方可进行下一
项工序的施工。

(4)预防措施

1)门窗框与砌体固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墙洞应采用射钉或塑料膨胀螺钉固定;

B、砖墙洞口应采用塑料膨胀螺钉或水泥钉固定,并不得固定在砖缝中。

C、加气混凝土洞口两侧应用普通粘土砖与加气混凝土块咬砌,然后用塑料膨胀螺钉将固定片
固定在砖砌体上。

D、塑料门窗框与混凝土小型砌块的连接,应预先在砌体中埋入预埋件,用细石混凝土灌满捣
实;在砌筑洞口时,将预埋件的砌块砌在墙体内。用电焊将铁件与门窗框固定片连接,也可
先在预埋件上按紧固件规格打基孔,然后用紧固件固定。

2)窗下框与墙体的固定。

3)拼樘料与砖墙连接时,,应先将拼樘料粮两端插入预留洞中,然后应用强度等级为C20 的
细石混凝土浇灌固定。

232、门窗安装后变形

(1)事故特征

塑料门窗安装后变形,影响启闭,直接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门窗框周边连接螺丝松动;或因使用劣质不合格材料,在温差作用下变形;或成品保护不善,

如施工时碰撞和搁脚手架等人为因素造成局部变形,直接影响使用功能。

(3)处理方法

1)门窗安装后还要全面校正固定件和螺丝的松紧度,要求固定牢固;墙体与窗框之间要填塞
矿物棉或泡沫塑料。用粉面砂浆封闭,在门窗框周边留6mm×6mm 的槽,然后嵌柔性密封胶
防水。

2)经检验确因塑料门窗的型材质量不符合标准,导致塑料门窗变形时,需要全部拆除更换为
合格品。塑料门窗经测试的各项机械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表6.19 中的要求方可应用。

3)如因人为造成的局部变形,拆卸下来纠正达到标准再装。无法纠正的部件,必须更换合格
部件重新安装。

(4)预防措施

1)塑料型材的物理性能必须符合表6.17 中的确各项指标,凡不符合塑料型材制作的门窗,不
准使用。


176

2)塑料型材还要用人工加速老化:外窗用型材人工老化应不少于1000h;老化后外观、变褪
色及冲击强度应符合表6.21 的要求。

表6.21 老化后型材外观、褪色、冲击强度的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外观

边褪色

冲击强度保留率

无气泡、裂纹等

不应超过3 级灰度

简支梁冲击强度保留率不低于70%

3)要确保安装固定螺丝的松紧程度基本一致,不得有的过松,有的过紧。

4)门窗框与砌体间的缝隙中填塞弹性材料时,不应填塞过紧或有松有紧。以免门窗框受挤变
形。

5)门窗安装质量必须达到《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范》JGJ103—96 中的有关规定,允许偏差
不得超过表6.22 的规定。

6)门窗安装后,严禁其他工种操作时在门窗上搭脚手架、搁脚手板、吊挂物件和工具等重物,

以免压弯门窗框扇;防止搭拆脚手架的钢管、毛竹等碰撞和擦伤。

表6.22 门窗安装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门窗扇与框搭接宽度±2.5

用深度尺或钢板尺检

同樘门窗相邻扇的横
角高度差

±2.0 用拉线或钢板尺检查
平开门窗

门窗框铰链部位的配
合间隔

-1.0

+2.0

用楔形塞尺检查

门窗扇与框或相邻扇
立边平行度

±2.0

用深度尺或钢板尺检

推拉门窗

门窗扇与框搭接宽度-3.5

+1.5

用1m 钢板尺检查

注:本表摘自《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

223、成品没有保护好

(1)事故特征

抹灰的砂浆、白浆、涂料、油污等沾污门窗面,或使门窗被碰伤、划痕,玻璃破裂,五金件
被偷等,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不重视成品保护。

2)有些建筑工程的确门窗是由生产厂负责安装,门窗安装与土建施工不协调。

3)抹灰施工,喷涂作业前没有认真做遮盖保护工作,污染有又没有及时清除干净。

4)有些扫尾工程,如拆外墙脚手架时碰坏门窗框扇和碰碎玻璃。

5)有些即将竣工的工程,偷窃严重,经常有人将安装齐全的五金件拆卸拿走。

(3)处理方法

1)被灰砂浆沾污的门窗,应及时用湿布抹除干净,随用清水坝洗净,不要用硬质工具刮除,

以防划伤塑料面层。

2)沾附上的涂料如已硬化,可用布蘸香焦水轻轻擦除。

3)对已损坏的门窗部件,,应拆卸下来纠正或更换合格的重装;缺少的五金要补齐。

(4)预防措施


177

1)加强施工管理,保护好塑料门窗的成品不被污染和碰撞,五金件不被偷窃。

2)抹灰前用水把纸条粘贴在抹灰的门窗框上,如有砂浆污染必须趁湿清除洗刷干净。

3)喷涂前用苏联薄膜遮盖好门窗,也可用水粘贴报纸,如沾污上涂料,要及时试擦干净。

4)加强保护和防窃措施。

6.6 特殊门工程

234 木制防火门质量不标准

(1)事故特征

1)木材防火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

2)木制防火门制作质量低劣,超过允许偏差。

3)门的安装开关不灵活,开启方向错误。

(2)原因分析

1)木材的防火处理简单,防火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就用于制作防火门。

2)防火门的制作要求高于普通大门。因不熟悉防火门的制作标准,门的质量标准低于规定。

3)防火门安装达不到图6.20 所示的做法。

4)不学习设计图纸的操作规程,错将防火门向内开启,影响人流疏散。

(3)处理方法

1)防火门进场后必须要核对出厂合格证,复试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等级时,必须退货或换
合格的防火门方可安装。

2)核查预留的门洞的内净尺寸是否标准,一般应比门外框大20mm;预埋件的质量、数量、
位置是否标准;用拉水平线的方法检查上下的水平,用吊线的方法检查垂直度,将误差纠正。

3)检查已安装的防火门,开启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拆卸后重装。

4)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防火门,须纠正达到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凡是经过纠正和锯刨之
处,必须涂防火材料。

(4)预防措施

1)防火门的制作用材和防火等级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制作的防火门外型尺寸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偏差:

A、门框宽度和高度的允许偏差为±3mm。

B、门框和门扇的平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1.5mm。

C、门框和门扇两对角线长度的允许偏差为3mm。

D、门扇关闭后与门框的配合缝隙为1.5mm—2.5mm。

3)防火门安装后应和门扇开启方向的墙平面。。

4)门框应与墙身连接牢固,空隙应用耐热材料填实。

5)防火门安装要达到平直,避免锯刨,如有不可避免的锯刨,锯刨面必须涂刷防火涂料一度。
门与墙体连接应用膨胀螺丝。

6)按设计要求安装五金件的部位刨凿后,在刨凿处应涂刷防火涂料一度,并需安装闭门器。

7)钢筋混凝土门框的防火门装入门框裁口内时,应先将扇与框四周缝隙调整好,使门扇平直,

上下门轴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与门框预埋铁件焊牢时,应按校正位置,防止位移与变形;

上下插销及门闩、拉手的安装位置应准确,经试装后再行焊牢。安装完毕后应做多次开关试
验,检查合格后再粉刷门框和多五金零件涂防火材料。

8)安装好的防火门要严加保护,防止碰坏,擦伤和污染。


178

235、钢制防火门质量差

(1)事故特征及原因

1)钢制防火门的材质低于设计要求。

2)制作质量低劣,超过允许偏差。

3)门的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

(2)处理方法

1)经检测,钢制防火门的材料质量低于设计要求,必须退货更换合格材料制作的防火门。

2)检查防火门的金属构件焊接质量,一律采用电弧焊,焊缝不得有未熔化、未焊透,气孔,

裂缝和烧穿等缺陷。如有缺陷,必须补焊或重焊。

3)钢制防火门扇骨架焊接校正平直后,经检查如有超过表6.23 中的允许偏差时,必须纠正,

调整合格后方可应用。

4)检测已安装的门扇,五金配件和有关防火装置。门扇关闭后,门缝应均匀平整,开启自由
轻便,不得有过紧过松和反弹现象。对达不到标准的防火门,必须纠正。

5)成品保护不善,受到碰击和损伤的防火门要拆卸后纠正或更换五金配件。

(3)预防措施

1)钢质防火门的制作材料,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用优
质冷轧钢板,门框料钢板厚1.5mm,门扇钢板厚1mm。

2)钢制防火门的门骨架,焊接校正平直后,应符合表6.23 的规定。

表6.23 钢制防火门的门扇骨架允许偏差 (mm)

名 称 允 许 偏 差

门扇骨架的长和宽 ±3

门扇骨架的弯曲度(每米长度内) 0.5

门扇骨架的对角线长度 3

门扇骨架的平面外扭翘度 4

3)钢质防火门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规定核定位置,开启方向,洞口宽度和高度的内净尺寸,

宽度应比门扇的宽度大20mm,高度应比门扇高度高10mm,,预埋铁件的位置和平整度,如
有偏差必须纠正合格。

4)按设计要求装配轴承合页、防火门锁,闭门器、电磁释放开关。有的还要有装配装置,如]

烟感报警器和温感报警器。

236、木制保温门不能保温

(1)事故特征

1)制作保温门的材料质量差,木材收缩翘曲变形,影响保温效果。

2)制作保温门的工艺落后,制作质量粗糙,缝隙过大,达不到保温要求。

3)安装的门框与门扇不吻合,框与砌体的缝隙没有填嵌密实。

4)五金配件变形,影响保温门的启闭。

(2)原因分析

1)生产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制作工艺落后,对使用的原材料没有检测手段,对木材含水率没
有控制方法。

2)制作设备简陋,,没有掌握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造成成品质量低劣。


179

3)安装前对门洞,门框、门扇、五金配件的质量检测不够。

4)安装后检查与检测不及时,造成成品不合格。

(3)处理方法

经检查,保温门的木材的确材种,材质,含水率都达不到设计要求,生产干缩裂缝,翘曲变
形,影响保温性能时,必须更换拆除后重做。

2)检查已安装的保温门,其细部节点处理达不到设计要求,如边框与墙之间的缝隙没有填嵌
闭孔泡沫塑料保温材料、门窗与门框之间虽装设橡胶密闭条或海绵橡胶密闭条但仍有透风缝,

接缝处没有按图6.21 所示的盖缝条时,都必须逐项纠正(更换和补做),以达到保温效果。

3)门框、门扇安装要求达不到设计规定和要求时,必须拆卸后重新安装。

4)各有关五金配件漏装、少装或变形时,要补装齐全;由于质量低劣而变形的配件,必须拆
除后更换。

(4)预防措施

1)制作的木材应选用一、二等红松、并经过常规干燥处理,含水率控制在12%左右。面板采
用阔叶或针叶(NC)耐潮五层胶合板,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阔叶树材胶合板》GB738—75

及《针叶树材胶合板》GB1349—78 中的规定。

2)门框及门扇的標结合参见图6.8 的做法。

3)保温门巴安装前,必须查验成品出厂合格证明书;成品质量包括材种,材质,制作的几何
尺寸、標结合、平整度、光洁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方可应用。门两边竖框要比门扇长30mm,

作为埋入地面以下部分,门框上框不要留走头。

4)检查预留门洞的位置及内净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内净尺寸比门框外包尺寸大
20mm。木保温门安装宜和门扇开启方向的墙面相平。

5)门框以嵌框安装为主,框与墙之间的缝隙每边为10mm。门框与墙体连接可参照例302 中
的有关要求。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填嵌闭孔泡沫塑料保温材料。

6)门扇安装公司时确保周边不大于2mm,启闭灵活。然后沿门框周边装钉“9”字形橡胶密
闭天或包帆布的海绵橡胶条。其转角处必须以450 角相接。安装好后,须经压缩检验,其与木
结合处应平整、无缝隙。

7)门安装后经检查符合标准,且无透风的缝隙,装配齐全五金配件,然后装钉好内外门框周
边的盖缝木条。木条形式、尺寸见图6.21 的(A)(B)(C)三种,双扇门中缝用扁铁盖缝。

8)钢制保温门参见例237 的要求。

237、钢制隔声门质量差

(1)事故特征

隔声门安装后不能达到隔声的目的。

(2)原因分析

1)安装隔声门必须安装在大于或等于240mm 厚的实体墙上。因墙的砌筑砂浆的饱满度低而
不能隔声。

2)安装质量不规范,门扇与地面处有裂缝。

3)卡紧螺旋的精密度不够。

(3)处理方法

1)检查墙体的缝隙,必须采取灌浆,嵌缝的等方法将砖缝空隙堵嵌密实。

2)按设计规定的标准检查门框质量,钢筋混凝土门框的几何尺寸,混凝土浇捣的密实度等,

如有孔洞,必须用水泥浆或1:2 水泥砂浆灌满嵌实。预埋件的位置,数量,质量必须符合标准。

3)安装前检查隔声门成品质量,出厂合格证明书,规格和参数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如不合
格必须退货,如有不足必须纠正。


180

(4)预防措施

1)检查门扇、门框和各部件、零件,必须齐全,且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隔声门洞周围的墙体,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必须大于95%,且墙体两面均需抹灰。

3)隔声门扇安装时,使上下轴中心线在同一垂线上后再行焊接,焊接时严防位移和变形。经
试开启灵便,,关闭后严密无缝后。再安装卡紧装置,上下插销、拉手等五金。最后检查,若
有缺陷,一定要调制好。

4)卡紧螺旋的装置图6.22 所示,卡紧螺旋使用程序:先将左扇门上的上下插销插紧,关上右
门扇后,旋转拔快,使卡舌搭在托板上,再转动手轮,使右扇门紧紧的压在左扇门上,逆程
序为开启门扇。

5)门扇安装完毕后,在门开启范围内的地面,要求平整,妨碍门的开关,门下框处斜面与门
扇下斜面应相吻合,用橡胶条封闭。

238、防盗门不能防盗

(1)事故特征

1)防盗门型材壁薄有的不足0.8mm,用力一拉就变形。

2)制作防盗门的个体户无标准生产,质量标准差。安装粗糙门与门洞联接不牢,门扇与框间
隙大。

3)防盗门没有公安部规定的防盗锁,很多防盗门锁上后仍能拉得开。

(2)原因分析

1)防盗门生产单位良莠不齐,有的是乡镇企业,有的是个体户,它们设备简陋,工艺落后,

技术水平低,使用劣质型材。

2)生产无标准或有标准不用,只是造型上花工夫,不在防盗上多研究。门扇边挺软弱,小偷
作案不用撬棍撬,,只用手就能拉开。

3)防盗门的锁不标准,达不到防盗作用。

(3)处理方法

1)检查已安装的防盗门,门框与门洞墙的固定必须牢固;框与墙的缝隙必须用1:2 水泥填嵌
密实;门扇与门框的缝隙不宜大于2mm。

2)查防盗门用的材料,要求管材的壁厚不得小于2mm 的铝合金。门的抗压强度要大于2500Pa。
如达不到要求,,必须换用合格门扇。

3)防盗门锁的型号,,质量必须满足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如有不合格品必须更换。

(4)预防措施

1)检测防盗门的材料质量,如管材质量(壁厚不小于2mm)、制作质量、焊接质量、抗压强
度的测试数据等都要符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2)门框与门洞必须用膨胀螺丝固定,每边不少于3 只,门扇和门框的缝隙不大于2mm。

3)选用优质的防盗门锁,使防盗门名副其实,确保用户的安全。


181

第七部分

装饰工程

7.1 外墙抹灰工程

239、外墙抹灰面渗水

(1)事故特征

墙面遇风雨吹打渗水,影响使用功能,污染室内环境,,损坏家具。

(2)原因分析

1)抹灰前没有将外墙砌体中的空头缝,,穿墙孔洞等嵌补密实。

2)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合处没有处理好。

3)抹灰层操作不规范。

(3)处理方法

外墙面渗水,须查明原因。应针对其原因分别采用下述不同方法处理。

1)因抹灰层墙面裂缝但不脱壳的处理方法:将缝隙扫刷干净,用压力水冲洗晾干,采取刮浆
和灌浆相结合的方法,用水泥细砂浆(1:1)刮入缝隙。有的裂缝深度大于20mm,砂浆刮不
到底时,刮浆由下口向上刮高500mm,下口要留一小孔。随用大号针筒去掉针头吸进纯水泥
浆注入缝中,当下口孔中有水泥浆流出时,随即堵孔。仍按该方法继续向上施工。

2)有裂缝又脱壳的抹灰层,须铲除后重粉。。将墙体棉农扫刷干净,,冲洗湿润,再将砌体的
所有缝隙、孔洞用水泥砂浆(1:1)填嵌密实。头度灰指在墙面刷一遍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

水:水泥=1:4:8)。抹灰砂浆要求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和易性好。头度灰厚度控制在7mm,

抹好后用木抹子搓平,在新旧抹灰层结合处要抹压密实。隔天,应按原分格弹线贴条。分格
条必须和原层和原面层一样平。待抹灰层稍收干,用软毛刷蘸水、沿周边的接搓处涂刷一遍,

再细致抹压,确保平整密实。

3)沿分格缝渗水时,要将分格缝内的灰疙瘩铲除,扫刷冲洗干净,晾干,用原色相同的防水
柔性密封胶封嵌密实。

4)当外墙渗水面积比较大时,但渗水量较小,且没有集中漏水处时,可将外墙面的灰尘扫刷
干净,满喷一遍有机硅外墙涂料,待干燥后再涂一遍。一般可用农用喷雾器喷涂。

(4)预防措施

1)在外墙抹灰前,要堵塞外墙面一切渗水的通道。全面查清外墙面的一切缝隙与孔洞,并做
好记录,派专人负责清除缝隙和孔洞中的砂浆、垃圾和灰尘,冲洗湿润,参照例68 要求堵嵌
好一切缝隙。

2)严格按《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中的要求,做好外墙面抹灰层:

A、扫刷干净墙面的灰疙瘩、粉尘、冲水湿润。

B、安装好门窗框,并嵌补好门窗周围墙体的缝隙。

C、抹灰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均匀,砂浆稠度:底层抹灰控制在100—120mm,中
层抹灰、面层抹灰控制在70—90mm。

D、底层抹灰时,一个墙面必须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要用力刮紧,刮平,厚度控制在7mm

182

左右。面层火要平整均匀,并加强成品保护和湿养护,防止裂缝。

240、外窗台抹灰质量低劣

(1)事故特征

有的窗台倒坡,有的摸灰层咬樘,有的抹灰层空鼓等,致使沿窗台向室内渗水。

(2)原因分析

1)水平线控制不严。砌筑窗台时,没有留足做坡度和抹灰层的余地或立窗高度有误差,致使
窗台面有高低、倒坡等缺陷。

2)窗台抹灰不规范。抹灰前基层没有清扫干净积灰,没有浇水湿润,没有分层找坡,一次抹
灰层太厚,抹好后由不养护,致使脱壳、裂缝、空鼓而渗水。

(3)处理方法

1)查漏水的原因,若是窗台倒坡,咬樘而引起向室内渗水,要返工重做。

2)窗台因空鼓,脱壳而渗水时,要凿除空鼓,脱壳抹灰层,扫刷干净,用水冲洗湿润、晾干,

再用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8)涂刮一遍。要在1h 内同原有配合比和色泽
相同的水泥砂浆(水泥:砂=1:2.5)分层粉抹平整,要求如图2.19 所示。隔天浇水,养护7d。
浇水检查,以不漏水为合格。

3)窗台抹面有裂缝但不空鼓时,将抹面裂缝中扫刷干净,用水冲洗后晾干。用聚合物水泥浆
灌满缝隙,待收水后抹压平整,然后喷书养护7d。

(4)预防措施

1)建筑施工过程中,每层都要侧准基准水平线,一般为楼面高500mm。控制立窗高度和水平
线。抹窗台前要根据设计要求,一般窗台砌砖面比窗框底要低450mm 左右。检查砌筑质量,

如局部砖缝中砂浆不密或个别砖块松动,要及时返工纠正。

2)刮除灰疙瘩,扫刷冲洗干净,晾干。抹灰层接触处刷聚合物水泥浆一遍,在1h 内用水泥
砂浆(水泥:砂=1:2.5)抹头度灰,厚度不超过7mm,养护1—2d。抹中层找坡层。

3)如设计多抹面层特殊要求时,可按图2.19 施工。窗框底抹圆弧,窗台面抹流水坡,窗台下
粉滴水不漏槽。隔天浇水养护,不少于7d。经检查无脱壳、裂缝,无渗漏水为合格。

241、压顶抹灰层脱壳与裂缝

(1)事故特征

压顶抹灰层脱壳和裂缝,导致渗水;或抹灰面外倾,使污水污染外装饰,俗称“挂黑”。

(2)原因分析

1)高空作业难度大;抹灰基层处理不善,违章作业,造成脱壳、裂缝而渗水。

2)压顶面流水坡度外倾,雨水夹泥污流淌,污染外装饰。

3)施工管理不严,事前没有向操作工交代清楚,,施工中没有认真检查,留下了隐患。

(3)处理方法

1)压顶因脱壳、裂缝而渗水的处理方法为:铲除脱壳部分的抹灰层,清除墙面抹灰和浮尘,

扫刷冲洗干净,刷聚合物水泥浆一遍,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抹头度灰,隔日再
抹面层灰。抹灰要求如图2.22 所示,即向内倾排水,下口抹滴水槽或多或少滴水线。

2)压顶横向裂缝时,用小型切割机将裂缝割宽到10—15mm,扫刷干净,但不要浇水,嵌入
柔性防水密封胶。

3)局部不规则裂缝不脱壳时,参照例240 中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各类压顶抹灰的形式、做法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如设计无要求时,山墙压顶的做法如图2.22

所示,栏杆压顶的做法如图2.21 所示。


183

2)认真处理好抹灰基层,即刮除砌砖挤浆的灰疙瘩,补足空头缝,用水冲洗扫刷干净灰尘,

晾干,涂刷一度聚合物水泥浆。

3)抹灰时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先粉两侧的垂直面,后粉顶面的头度灰,要求每隔
10 延长米留一条件伸缩缝(缝宽10—15mm),抹找坡层后。再粉面层,两边粉滴水槽或滴水
线。抹好的压顶要加强湿养护,不得少于7d。冬期还要防冻。待抹灰层硬化干燥后,爱伸缩
缝中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胶。

4)检查两侧下口的滴水槽或滴水线的质量,如有达不到例242 的要求,则必须及时纠正,,

防止有碍爬水现象。

242、滴水槽、滴水线不标准

(1)事故特征

雨水沿墙流淌,,污染墙面装饰面,影响观感和环境卫生。

(2)原因分析

1)没有执行设计要求和睦《建筑装饰工程及验收规范》JGJ73—91 中第2.1.13 条的规定:“外
墙窗台、窗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和滴
水槽。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应不小于10mm,并整齐一致”。

2)有的滴水槽或滴水线达不到要求,引起爬水和沿水,如常滴水线的鹰嘴坡度平缓,或滴水
槽是用钉划的一条槽,或阳台、挑梁底的滴水不漏槽或滴水线处理简单等,雨水仍沿梁底斜
坡淌到墙上,污染墙面并渗入室内。

(3)处理方法

1)若因没有做滴水槽、滴水线而出现沿水、爬水时,要按图7.2 所示补做滴水槽;滴水线的
做法如图2 .22 和图6.9 所示。

2)原有滴水槽或滴水线,没有按规定做好或多或少被碰撞脱落或有缺损时,要返工纠正和修
补完好。

3) 在斜挑梁的根部,虽有滴水槽或滴水线,还是有水流淌到墙根渗入墙内时,必须补做两
道防水槽或防水线。

(4)预防措施

1)学习《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报告规范》,掌握各项规定。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

明确具体做法。

2)滴水线:在外墙抹灰前用木材刨成斜面,撑牢或钉牢,确保线条平直。当抹灰层干硬后,

将木条拆除。加强养护和保护,防止碰撞造成的缺口。

3)滴水槽:在抹底灰前刨10mmх10mm 的木条,粘贴在底面。每项工程要用统一的规格,

使抹灰面层平整度标准。当抹灰层干硬后轻轻起爆出木条。检查,若有小缺口要及时修补。

243、分格线条深浅宽窄不一

(1)事故特征

分格条不平,有的建筑分格缝不交圈,有的嵌缝条规格不一,影响外装饰。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严,交底不清,水平线误差大,横不平、竖不直;贴分格条操作马虎,没有先
设计,也没有照顾前后左右的关系。

2)选用的分格条宽窄不一、后薄不匀,或木分格条材质差,翘曲变形,致使分格缝也随之弯
曲。

3)分格条起出时间不当,方法不善,使分格缝口出现缺棱、掉角、毛糙等缺陷。4)有的分
格缝内没有用防水密封胶或水泥色浆勾平嵌实,风雨天时造成沿分格缝向室内渗水。


184

(3)处理方法

1)首先要查明渗水位置,将缝中灰砂扫刷冲洗干净,用同颜色的防水密封胶嵌填密实抽光。
也可用同色的水泥浆补嵌平整密实。

2)当分格缝局部弯曲或接头高低不平时,用弹线方法拉直线弹平,用快口扁凿凿平或补平。

3)当分格缝弯曲、接头高差、缝口又缺棱掉角时,要铲除需纠正的部位,重贴分格条,扫刷
冲洗干净粉尘,用原有抹灰层的配合比且色泽相同的砂浆,修补抹平、抹匀、尤其是新旧灰
尘的结合处,要平,要匀,轻轻起出分格条,经湿养护干硬后,在缝内嵌防水密封胶。

(4)预防措施

1)选用合格的分格条,嵌条规格要一致,一般宽度为15mm 左右,厚度应根据抹灰面层的厚
度确定,一般为10mm。分格条可用塑料,也可用不易变形和开裂的红松等优质木材制作,使
用前浸水,保持干净。也可涂料隔离剂。

2)要按设计规定和门窗高度,排列好分格缝的位置, 要求统一尺寸,弹四周能转通的通线,

确保一样的水平。

3)掌握起分格条的时间:在粉刷结束后,须刮分格条表面粘附的砂浆,用小锤轻轻敲打, 使
分格条与抹灰层分离开来,再轻轻起出,不得有损坏缝口的现象。

4)嵌缝:清除扫刷缝内的粉尘,用水冲洗干净,用配色密封胶或水泥色浆(嵌缝材料的颜色
由设计建筑师决定)填嵌密实抽光。确保配色合理和达到防水要求。

244、抹灰面接搓明显,有色差

(1)事故特征

外装饰抹灰面的接搓明显,抹纹混乱,色差较大,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外墙装饰抹灰面的材料不是一次备足,或不是统一配料,或不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这
时是致使色差的主要原因。

3)操作工艺不当,或底层灰干燥(没有浇水湿润),或抹面层的灰操作技艺低,或木抹子抽
光手法不当,致使抹纹混乱。

(3)处理方法

1)当抹灰面层接搓明显,色差大、抹纹混乱,严重影响观感时,将抹灰面扫刷冲洗干净,调
配原色,原配合比砂浆,在表面加粉3—5mm,重行抹光,用木抹子将面包层拉直。为保持色
泽一致,须一次备足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石灰、砂,并有专人负责,统一按配合比计量
搅拌砂浆。

2)色差大、磨纹混乱不严重时可不做处理。

3)接搓处可用钢锯齿钯将抹纹拉直。

(4)预防措施

1)外墙抹面材料必须一次备足,专用材料。水泥要一个厂生产的一批水泥,选用洁净的中砂
过筛。严格按配合比认真计量,搅拌均匀。

2)抹灰前先要安排好留搓位置,一般把接搓位置留在分格缝、阴阳角、水落管等处。尽量配
足人员,一个墙面的抹灰面层要一次完成。

3)外墙抹面层灰时,要掌握操作技巧:先用木抹子掌握平整度,用圆圈形搓抹,然后沿垂直
方向抽拉;拉直方向要一致,不能有歪斜。

245、抹灰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抹灰层有的空鼓、有的脱壳、有的裂缝,影响质量,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


185

(2)原因分析

1)建筑物在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过程中引起饿抹灰面层产生的裂缝,大多出现在
完墙转角,以及格门窗洞口的附近。外墙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变形比砖墙大得多,这是导致外
墙抹灰面层口鼓和裂缝的主要原因。

2)有的违章建筑作业,基层面没有扫刷干净,干燥的砖砌体面浇水不足,也是抹灰蹭口鼓的
原因。

3)有的底层砂浆强度低,粘结力差,如面层砂浆收缩应力大,会使底层砂浆与基体剥离,产
生挠曲变形而空鼓、裂缝;有的光滑基层面没有进行“毛化处理”,也会产生口鼓。

4)抹灰砂浆无配合比,或配制砂浆时不计量,尤其是用水量不控制,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

有时分层度大于 30mm,产生离析;有时分层度过小,致使抹灰层强度增长不均匀,产生应
力集中效应,从而变形,产生龟裂。

5)搅拌好的砂浆停放时间超过3h 才用,则砂浆开始终凝,其强度、粘结力都有所下降。

6)抹灰工艺不当,没有分层操作、一次成活。厚薄不匀,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沉缩裂缝;或虽
然分层,但却把各层作业紧跟操作,各层砂浆水化反应快慢差异大,强度增加不能同步,在
其内部应力效应的作用下,产生口鼓,裂缝。

7)抹灰层早期受冻。

8)采用灰尘表面撒干水泥拔除水分的做法,造成表面强度高,拉动底层灰,引起口鼓、裂缝。

9)砂浆抹灰层失水过快,又不养护,造成干缩裂缝。

10)大面积抹灰层无分格缝,产生收缩裂缝。

(3)处理方法

1)砖砌体抹灰面空鼓,脱壳时,先用小锤敲打,查明起鼓和脱壳范围,划好铲除范围线,尽
可能划成直线形;采用小型切割机,沿线切割开,将空鼓、脱壳部位全部铲除;用钢丝板刷
刷除灰尘粘结层,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先刷一遍聚合物水泥浆,在1h 内抹好头度灰,砂浆
稠度控制在10mm 左右,要求刮薄刮紧,厚度控制在7mm,如超过厚度要分两层抹平,抹好
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应按原分格弹水平线或垂直线。贴分格条时,必须和原有的分格
缝紧跟通,外平面要和原有抹灰层一样平,因面层抹灰是依分格条面为准的平整度。要求抹
纹一致,按例243 的处理方法处理分格条。抹灰层稍收干后,用软毛刷蘸水,沿周围的接搓
处涂刷一遍,再细致抹平压实,确保无收缩裂缝。铲除缝内多余砂浆,用设计规定的色浆或
防水密封胶填嵌平整密实。

2)混凝土基体面的抹灰层脱壳的处理方法与砖砌体不同。铲除脱壳的抹灰层后,采用10%的
火碱水溶液或洗洁净刷干净,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洁净,再用钢丝板刷将表面松散浆皮刷除,

用人工“毛化处理”,方法是用聚合物砂浆(107 胶:水:水泥:砂=1:4:10:10)撒布到基
体面上,要求撒布均匀。组成增强基体与抹灰层的毛面粘结层。如需大面积“毛化”,可用
0.6m3/min 空压机及喷斗喷洒经搅拌均匀的聚合物水能砂浆,湿养护硬化后,抹灰方法和要求
同本例处理方法上一条。

3)对有裂缝但不脱壳的处理,可参照239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多道道工序把关。严格执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JGJ73—91 中的有关规定认真处理好基体,堵塞一切缝隙、孔洞。

2)基层处理:刮除砖砌体砖缝中外凸的砂浆,清扫、冲洗洁净。抹底子灰前喷一度浆液(107

胶:水溶液=1:4)。抹底子灰的砂浆稠度控制在10mm 左右,厚度控制在7mm 左右,用力将
砂浆压入砖缝内,并用刮杠括平整,木抹子刮平、扫毛、并浇水养护。按设计需求贴分格条,

进行各种细部处理,如窗台、滴水线等。抹面层灰按分格条分二次抹平、搓平、养护。

3)混凝土基层处理:剔凿凸出部分,光面凿毛,用钢丝板刷刷除表面浮灰泥浆。如有隔离剂、

186

油污等,应用10%火碱水溶液或洗洁净溶液洗刷干净,再用清水洗刷掉溶液。酸聚合物水泥
浆一度。也可用本例处理方法处理。其他抹灰要求转变砌体抹灰。

4)加气混凝土基层处理:用钢丝板刷将表面的粉末清刷一遍,提前1d 浇水湿润,将砌块缝
清理干净,并刷浆液(107 胶:水溶液=1:4), 随用混砂浆(水泥:石膏灰:砂=1:1:6)

勾缝、刮平。在基层喷刷一度107 胶水溶液,使底层砂浆与加气混凝土面层粘结牢固。抹底
子灰和面层灰要求同砖砌体的抹灰要求。

5)有关条板基层处理:用钢丝板刷刷除表面粉末,喷涂107 胶水溶液一度。随用混合砂浆勾
缝,刮平,再钉105—200mm 宽的钢丝网或粘贴玻纤网布,减少收缩变形。面层处理应按设
计要求施工。

246、水泥砂浆抹面析白

(1)事故特征

水泥砂浆抹灰面析白,污染环境,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十年在水化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钙,在砂浆硬化前,随水渗透到抹面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化合成白色碳酸钙。在气温低或水灰比大的砂浆抹灰时,析白现象更严重。或水泥砂浆中掺
有挖外加剂时,在潮湿环境中也会产生白析现象。

(3)处理方法

对白析的处理是充分湿润,将混合粉剂(硫酸钠:亚硫酸钠=1:1)拌合均匀,用湿布蘸混合
粉擦试干净,再用清水清洗,干燥后刷一遍掺10%的水玻璃溶液。

(4)预防措施

1)拌制抹灰砂浆时掺减水剂,减少单位用水量,可减轻氢氧化钠渗透至表面。

2)掺入分散剂,可使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分散均匀,抱不成团,就不会出现成析白显现。

3)冬期施工时在抹灰砂浆中掺促凝剂、快硬剂、使水泥砂浆减少泌水现象,硬化快。

247、铁锈污染墙面

(1)事故特征

墙上埋设的铁构件锈蚀,锈污随雨水下淌污染装饰抹灰层,随时间的延长,污染面逐步扩大,

污染环境,影响卫生。

(2)原因分析

有的阳台铁栏杆、墙上的预埋铁件、铁爬梯、水管等,因防锈处理不当,防锈涂料质量低劣,

长期受雨雪等的浸蚀而生锈。铁锈随雨水下淌,污染墙面装饰层。

(3)处理方法

1)用柠檬酸钠按重量配合比(柠檬酸钠:水=1:6)调制成稀溶液。用排比蘸溶液将锈污处
湿润,约停30min,再用板刷蘸溶液擦洗。然后用天然碳酸钙白晋土加水搅拌成浆糊状,涂抹
时要边撒上亚硫酸氢盐结晶体,边进行涂抹,不能让浆弧糊与锈污直接接触,待泥糊干燥后
揭掉。必要时可重复上速做法。

2)涂刷构件上的铁锈,选用优质防锈涂料满涂两遍,待实干后涂面层涂料。

(4)预防措施

砌体上预埋铁构件,必须做好防锈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预埋。


187

7.2 装饰抹灰工程

7.2.1 石粒类饰面工程

248、水刷石面层空鼓

(1)事故特征

水刷石面层空鼓脱壳,影响质量。

(2)原因分析

1)基体面处理不善,没有扫刷干净,,浇水不透、不均匀。混凝土基体面没有刷除油污和隔
离物质,光滑的表面没有进行“毛化”处理。

2)没有分层抹灰或头度抹灰厚度过大。

(3)处理方法

1)查明空鼓范围和面积,根据修补面积备料。水泥、石子的粒径、色泽要和原用的相同。

2)凿除水刷石面层的空鼓处,如基层空鼓,还要将基层空鼓凿除。

3)周边处理:用尖头或小扁头的錾子沿边将松动、破损的石子凿除,形成凹凸不规则的毛边。

4)基层处理:刮除灰砂尘,扫刷干净,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基层单位和周边。

5)抹找平层:基层面先刷一度聚合物水泥浆,随分层抹压找平层,沿周边结合处要细致抹平
压实践经验,养护7d。

6)重粉水泥石子浆:检查找平层的质量无空鼓、开裂、酥松后,先浇水湿润。然后刮一度聚
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9:20)粘结层,随铺抹水泥石子浆。由下而上抹平整,

用直尺刮平压实,与周围接搓处要细致拍平揉压,将水泥浆挤出,使石子的大面朝上。掌握
好水刷石子的时间,以用手指按无痕,用刷子轻刷不掉石粒为好。用喷雾器由上而下喷水,

待喷刷好后,再从上面用清水喷刷一遍,保持石子面清洁。

(4)预防措施

1)基层面处理:堵严孔眼,清扫干净基层表面:混凝土墙面应凿除平凸块。用107 胶水溶液
将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涂刷一遍。再用水泥浆(水泥:砂=1:3)修补。

2)抹底子灰:应在施工前一天浇水,要浇透浇匀。抹上底子灰后,用刮杆刮平,并应搓抹压
实。大面积墙面抹灰,必须设置分格缝。

3)抹面层水泥石子浆前,须检查底层抹灰质量,如有缺陷要先纠正合格。一般干燥程度控制
在六七成为宜。如底层已干燥,应适当浇水湿润,然后在底层面薄拨满刮一道纯水泥浆粘结
层,紧接着抹面层水泥石子浆。随刮随抹,不能间隔,否则纯水泥浆凝固后,就起不到粘结
作用,容易出现面层空鼓。

4)加强管理、严格基层面的扫刷冲洗洁净和堵塞一切缝隙、孔洞,要有自检、互检、专业检
查的记录。抹底层灰的砂浆稠度要大一些,厚度控制在7mm 左右。要求刮紧,使砂浆嵌入砖
缝。一面墙必须一次完成,不得留施工缝。底层灰完成后,夏季要防晒,冬季要防冻。湿养
护不得少于7d。经检查无空鼓、裂缝,在抹水泥石子浆前1h 内,在基层刷刮1mm 左右厚的
聚合物水泥浆,是防止空鼓的关键。

249、水刷石面滑沉裂缝

(1)事故特征

水刷石面层有水平波纹形裂缝,一般裂缝位置都在底层,裂缝宽达2mm 左右。


188

(2)原因分析

1)基层面浇水不匀,上部少下部多;或雨后墙面淋透饱和;或水泥石子层厚薄不匀,在重力
作用下,厚层下坠而产生水平沉降裂缝。

2)当使用劣质水泥时,因粘结强度低,硬化慢,石子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而裂缝。

(3)处理方法

1)用水冲洗缝隙晾干,随用纯水泥浆嵌满缝隙,用原色石子细致拍嵌入水泥浆中,要嵌密拍
实。然后用毛刷蘸水刷掉水泥浆,再用水洗刷清洁。色泽均匀,分不出缝隙为合格。

2)使用劣质水泥搅拌的石子浆,强度低,产生裂缝。有裂缝的面层,必须铲除原有水泥石子
浆面层和粘结层。按例248 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中的有关要求,重粉水泥石子浆。

(4)预防措施

1)要求底层抹灰层表面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2)浇水要均匀,不能有干有湿,防止水泥石子浆收缩不匀而裂缝。

3)搅拌石子浆的水泥,储存期不超过3 个月,不得有受潮结块。必须用经检测按定性合格的
水泥。

250、水刷石面层有掉粒、浑浊

(1)事故特征

水刷石面层掉粒致使面层凹凸、麻面,颜色深浅不一而浑浊,影响质量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水泥强度低,石子没有洗干净,没有筛除大粒径和小粒径的石子。

2)底层灰平整度、干湿程度没有掌握好,如底层灰干燥,使水泥石子浆干得太快,不易抹平
压实,抹压过程中石子棵粒在水泥浆中不易转动,洗刷后的面层显得稀疏不匀,不平整,不
清晰。

3)洗刷时间没有掌握好,洗刷过早,石子易掉;刷洗过迟,面层已终凝硬化,石子遇水易崩
掉且洗刷不尽水泥浆,导致表面浑浊。

4)石子面刷洗后,没有再用清水冲洗掉污水,以保持石色清晰。

(3)处理方法

1)局部掉粒较多时,凿除不合格水刷石面层,参照例248 处理方法处理或重粉。

2)少量掉粒时,把JC 建筑装饰粘合剂(单组分)用水调匀,补嵌扫刷干净的孔隙处,再补
嵌石子。

3)局部污染时,用稀盐酸水溶液、板刷刷洗干净后,再用清水刷洗掉盐酸溶液。注意防止溶
液的灼伤皮肤和衣服。

(4)预防措施

1)材料控制:同一幢建筑的水泥要用同一生产厂、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标号的,石子
要统一色泽、统一粒径。筛除过大或过小粒径的石子,使粒径均匀。

2)掌握好低层灰的赶湿程度,如过干时须先浇水湿润。抹上水泥石子浆后,待其稍收水,用
铁抹子抹平压光,再用刷子蘸水刷去表面浮浆,拍平压光一遍,再刷、拍压一遍,并重复不
少于三便,使表面石子排列紧密,均匀。

3)刷洗时间以手指按上去无痕或用刷子刷时石子不掉粒为宜。刷洗应由上而下,喷头离刷洗
面10—20mm,喷洗要均匀,一般洗到石子露出灰浆面1-==20mm 即可。喷洗中发现局部石子
颗粒不均匀时,应用铁抹子轻轻拍压;若发现表面有干裂、风裂现象时,应用抹子抹后再喷
洗。然后用清水由上而下冲洗干净,至无浑浊现象为合格。


189

251、阳角不挺直、阴角不方正

(1)事故特征

水刷石面的阳角处没有石子或石子稀少,上下不垂直,阴角不方正。

(2)原因分析

1)抹阳角时,操作不正确。

2)阴角处磨罩面石子浆一次成活,没有弹垂直线找规矩。

3)抹阳角罩面石子浆时拍抹不当,产生收缩;刷洗时石子掉粒。

(3)处理方法

1)当掉粒过多,露出水泥浆的里边时,每便能凿除50mm 的水泥石子浆面层和粘结层,扫刷
冲洗干净,刨“八”字靠尺,由顶到底吊垂直线,贴好一面靠尺,当抹完一面后起尺, 使罩
面石子浆接搓正交在尖角上,掌握刷洗时间,喷头应骑角喷洗,在一定的宽度内一喷到底。

2)局部掉粒可用粘结剂粘接石子,补平补直。

(4)预防措施

1)抹阳角反贴“八”字靠尺时,当抹完一面起尺后,使罩面石子浆接搓正交在尖角上。阳角
的水泥石子浆收水后用钢抹子溜一遍,将小孔洞分层压实挤严压平,把露出的石子尖棱轻轻
拍平,在转角处多压几遍,并先用刷子蘸水刷一遍,刷掉灰浆,检查石子是否饱满均匀和压
实。然后再压一遍、再刷一遍,如此反复不少于三遍。待达到喷洗时,掌握好斜角喷刷的角
度,先是骑角喷洗,控制距离,使喷头离头角10—20mm,由上而下顺序喷刷;保持棱角明朗、
整齐、挺直。喷洗要适度,不宜过快、过慢或漏冲洗;过快水泥浆冲不干净,当喷洗完干燥
后会呈现花斑,过满会出现坍塌现象。

2)阴角交接处,最好分两次完成水刷石面,先做一个平面,然后做另一个平面,在底子抹灰
层面上弹垂直线,作为阴角抹直的依据,然后在已抹完的一面,靠近阴角处弹上另一条直线,

作为抹另一面的标准。分两次操作可以解决阴角不直的问题,也可防止阴角处石子脱落、稀
疏等缺陷。阴角刷洗时要注意喷头的角度和喷水时间。

3)在阴角、阳角处设一道垂直界格条,即可以保证阳角和阴角的顺直,又操作方便,这是提
高阳角挺直、阴角方正的最好措施。

252、水刷石面色差大

(1)事故特征

装饰抹灰水刷石面的颜色不一致,有深、有浅、有的模糊、有的清爽,观感不良。

(2)原因分析

1)使用材料不严格,如使用的水泥品种不一,或不是一个生产单位的产品;石子种类不一,

质量欠佳,批次混杂,不是一个产地;选用颜料质量差。

2)配料不准确,如搅拌石子浆的计量有误差,尤其是颜料湖彩色石子的比例存在误差,搅拌
不均匀,颜料没有分散,湖因阳光照射而褪色。

3)施工时,底层灰干湿不匀,施工时遇大风吹刮的灰粉尘污染石子面。

4)冬期施工时,选用的冻抗外加剂会发生析盐,出现白斑。

(3)处理方法

1)因原材料、配合比、颜料褪色等造成的色差,无法处理的项目可不做处理。

2)当受灰尘污染,或冬期施工使用外加剂而致使析白时,可用10%稀盐酸水溶液刷洗洁净,

随用清水冲洗掉盐酸溶液。

(4)预防措施

1)控制材料质量,参照例244 的预防措施施工。


190

2)应选用耐碱、耐光的矿物颜料,要严格计量,搅拌均匀。

3)抹水泥石子浆前,要掌握底层灰的干湿度。

4)避免在刮风飞灰时进行水刷石面层施工。

5)冬期施工时应计量避免掺氯化钠和氯化钙等盐类。

253、书刷石“烂根”

(1)事故特征

在地面、腰线处,水刷石出现酥松或空洞(“烂根”)。

(2)原因分析

1)“烂根”都发生在立面与地面或墙与腰线的交接处的根部,主要是接触处的杂物没有清理
干净,且根部比较潮湿。水泥石子浆硬化缓慢。

2)操作困难,如拍不顺手,抹与压比较困难,不密实;有的墙面向下滑坠,比较酥松,刷洗
时上部水将部分石子冲掉,形成酥松、空洞“烂根”现象。

(3)处理方法

1)将“烂根”部分的拖壳、酥松部分凿除,上部要凿到密实处,用细尖钎子,沿上口将松动
和破损的石粒剔除,形成上口凹凸面层,用钢丝板刷将基层面层洗刷干净,晾干。

2)选用与原材料相同的水泥、石子、颜料、配合比相同、搅拌均匀的水泥石子浆。

3)参照248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根部必须清扫干净。

2)墙面浇水时不能将水淌到根部,否则根部基层潮湿过度,使抹的水泥石子浆不得干硬。如
确因根部潮湿,可用干水泥吸收水分,局部潮湿可用喷灯灯方法烘烤干燥。

3)根部的抹平、压实、拍实工作哟加强;根部尚未硬化时,上部刷洗石子的水泥浆眼采取遮
挡措施,不让上部水冲掉石粒。

254、分格缝口石子缺粒掉子

(1)事故特征

分格缝口大小不均匀,缝口的石子掉落,有的处于酥松状态。

(2)原因分析

1)分格条的木材材质差,使用前没有按规定浸水。干燥的分格条吸收水泥石子浆液中的水分
而变形,导致缝口石子掉粒。

2)分格条边的水泥石子面层没有拍实、抹平,导致沿分格条边有酥松带。

3)起分格条的时间和方法不当,使分格缝口的石子掉落。

(3)处理方法

1)将分格缝口的酥松石子剔除, 冲洗扫刷干净,晾干。将分格条面涂刷隔离剂,拉线将分
格条嵌入缝中,要求表面平整。用水泥浆刮平,将石粒拍入、要平、密、匀。掌握时间喷刷
洁净,然后轻轻起出分格条,随时检查,若有不足之处,要及时纠正。

2)局部掉落的缺口,应用石子蘸粘结剂补缺。

(4)预防措施

1)分格条应选用优质木材制作,厚度要求同水泥石子浆的厚度,宽度为15mm 左右,做成外
口宽,里口窄。分格条粘贴前要在水中浸透,以防抹灰后吸水膨胀,影响质量。分格条的粘
贴应横平竖直,交接机密通顺。

2)水泥石子浆铺刮后,要有专人负责沿分格条边排米实。

3)起分格条时,先用下锤轻轻敲击,然后尖头铁皮逐渐起出,防止碰掉边缘的石子。


191

255、干粘石面空鼓

(1)事故特征

干粘石面层空鼓、凸出,伴随有裂缝。

(2)原因分析

1)基体没有清扫干净,不同类别的基体没有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底层与基体粘结不牢。

2)基体干燥失水,浇水不匀,含水率不一致,一般上部干燥,下部潮湿。

3)中层砂浆标号高于底层砂浆标号。

4)底层与中层施工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3)处理方法

1)查明空鼓范围,划好线,按空鼓的面积计算出备料量,而且水泥、石膏灰、砂的色泽应于
原用料一致。

2)凿除空鼓处的干粘石面层。

3)基体处理方法:参照例245 的预防措施处理。

4)抹好底层灰,找平层,弹线粘贴分格条。检查底层灰,找平层的质量,应无空鼓,裂缝和
酥松等缺陷。

5)抹结合层砂浆时,水泥要选用复试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优质石膏灰,洁净的中砂。配
合不为107 胶:水:水泥:石灰膏:砂(可用石屑代砂)=1:4:10:5:20。搅拌均匀,随
拌随用,抹灰层厚度控制在4—5mm。

6)甩石子时应先甩四周易干燥部位,后甩中部,使石子分布均匀,紧密、不漏粘。用抹子拍
压或用胶辊滚压,并用木抹子拍实拍平。石子要自上而下粘,先粘门窗侧面后粘正面,应按
粘好一个分格,再粘另一个分格。待无明水后再溜一遍。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认真清理基体。浇水湿润时,要掌握均匀湿度,不能有干有湿。

2)底层与中层砂浆配合比应相同,以减少收缩时的互相影响。

3)每一层抹灰必须一次完成。

4)基体参照例245 的预防措施处理好,是防止起鼓的主要措施。

5)粘结层的处理,各地区都有成功的经验,有的用纯水泥浆,有的用水泥混合砂浆。本文介
绍用的聚合物混合砂浆,并控制厚度的方法,能保证施工质量。

256、干粘石面龟裂、坠裂

(1)事故特征

已完成的干粘石面龟裂,有裂缝就会渗水,就会脱落,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水泥安定性不好,石灰质量低劣,掺量多于规定值。

2)满层灰浆厚薄不匀,灰浆配合比不计量,则砂浆的强度、收缩性都不同。

3)部分墙面找平层上浇水过多或受雨淋后呈饱和状态,将石粒粘上后,受重力影响下坠、滑
移,从而产生裂缝。

(3)处理方法

1)一般龟裂的缝比较细,且又不多,不脱壳时,可不处理,宜用有机硅溶液喷涂密封缝隙,,

防止渗水。

2)坠裂的裂缝大于2mm 并不脱壳时,参照例247 处理方法处理。

3)有裂缝又脱壳时,必须铲除,再按例248 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92

1)水泥必须经抽样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石膏灰要经过滤和储存期超过15d 以上,无杂质的
熟化石灰膏,并严格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

2)底层抹灰、中层抹灰一定要掌握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5mm。

3)掌握基体的湿度均匀,上下一致,不能有干有湿,导致不均匀收缩而裂缝。

257、干粘石面掉粒、不均匀、有色差

(1)事故特征

施工完成后干粘面石层的石子随风雨吹打而掉落,面层的石粒不均匀或面层色泽不匀,有色
差。

(2)原因分析

1)材料处理不当,如使用劣质水泥,过期水泥、受潮结块水泥搅拌砂浆或粘结层,或石子没
有洗干净。

2)夏季施工粘结层抹得过早,粘度不够,厚薄不匀,有的石粒嵌入深度不够而粘不牢。

3)粘结层干湿不匀,甩石子的手法不标准等,造成石子面不均匀,影响外观。

4)原材料分批进场,有色差;搅拌砂浆时计量误差大,有的搅拌不均匀;石粒色差大,这些
都会造成面层色差。

(3)处理方法

1)少量干粘石不均匀或局部色差时,可以不处理。

2)石粒没有粘牢、粘结层又没有脱壳和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劣质水泥所造成,须铲除干粘
石和粘结层,按例248 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原有材料、水泥、石子、白灰、107 胶等必须根据实际用量一次备足专用,水泥必须测试
安定性和强度,不得使用低劣产品和存储期超过3 个月而且结块的水泥。石子要筛除过大和
过小的,并洗干净,晾干备用。

2)各层抹灰层都要控制平整度,严格各层砂浆的配合比计量,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3)掌握粘结层的干燥程度和平整度。干燥处要多润几遍水,潮湿部位少润水,以此调节均匀。
前后工序要搭配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58、阳角黑边、不顺通

(1)事故特征

1)墙角、柱角、门窗洞口等阳角处,有一条明显的无石子的砂浆线,俗称黑边。

2)阳角毛糙,不直,不顺,又不清晰。

(2)原因分析

1)阳角施工时,先在大面上卡好直尺,抹下面粘结层,粘石子压实溜平,反过阳角直尺在小
面上再抹大棉农粘结层,粘石子,这时小面阳角的粘结层已干,粘不上石子,级易形成一条
明显可见的无石子的黑线。

2)对外装饰干粘石施工的阳角,没有从上到下一次吊垂线、拉统长水平线、贴标高灰饼及找
直找方,或施工时若一步架子找直,找方一次,很难确保阳角垂直和顺。。

(3)处理方法

1)当阳角有黑边、不垂直、不和顺时,应沿阳角两边从上班到下弹垂直线,离阳角每边60mm

沿线切割或凿除阳角部分的干粘石和粘结层,刷洗干净,再沿切割边线贴垂直分格条;选用
优质木材,刨成“八”字靠尺,贴在阳角的一面,当抹完一面粘结层,粘好石粒起尺后,翻
身贴在另一面,确保接搓在头角上,切阳角垂直,方正无黑边。

2)当阳角垂直,仅有黑边时,可将黑边刮除,洗刷干净,重刮聚合物水泥浆粘结剂,及时粘

193

上石粒,拍、滚平。

(4)预防措施

1)抹阳角干粘石时要选优质木材刨成“八”字形靠尺板,将接搓接在尖角上,是消除黑边、
确保阳角垂直的措施之一。

2)要选配技术熟练的人工负责阳角的操作,及时拍平石粒,且均匀密实。

3)阳角和柱应事先从上到下统一吊垂线,平线作基线。做好标记,接着粘靠尺,抹灰和粘尺。
要随时检查垂直度和施工质量,如有缺陷,要及时纠正。

259、粘石饰面混浊不洁

(1)事故特征

石子面层混浊,如不干净、不明亮、、颜色不均匀、不一致,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石子进场后,不经筛洗处理就使用,对堆放石子不采取保护措施(下面是土地,上面不遮
盖),污染严重。干粘石粒内含有石粉,泥土,水泥粉尘等杂质,致使粘石面层混浊和色差。

2)石子分批进场混乱,配合比不计量,又没有混合均匀,造成颜色不一。

3)粘石施工时遇大风,大风卷起脚手架上的泥灰,水泥粉尘等,粘附在粘结层和干粘石的面
层上而显混浊。

(3)处理方法

1)由于局部分格块的面层混浊且石粒没有粘结牢时,须铲除后参照例248 的处理方法处理。

2)面层有污染,石粒粘附牢固时,可用10%的盐酸溶液清洗干净,随清水冲洗掉盐酸溶液。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将石子全部分规格过筛,将石粉、粉尘等杂物筛出;筛除不合格的大经粒,用
水掏洗干净、、晾杆、储存,防止再污染。

2)为保证粘石质量、砂浆强度、饰面的整洁,面层粘石子24h 后即可用浇淋水冲洗,但不能
用压力较大的水冲洗;洗净面层的粉尘,对抹灰层起养护作用,可保证粘石质量,粘石面也
更加干净明亮。

260、斬假石空鼓

(1)事故特征

斬假石饰面空鼓,影响操作,影响质量,在剁石时有空壳声,会裂缝、脱落。

(2)原因分析

1)基层表面没有清理干净,影响底层灰与基层的粘结。

2) 底层灰表面抹压过光滑,又没有用木抹子搓毛或划毛;或面被污染,导致底层灰与面层
不能粘结而脱壳,严重的在剁时脱落。

3)抹各层时,浇水过多或不足、不均匀、以及底层灰过厚、过薄,产生干缩不匀或部分脱水
快干,形成空鼓层。

4)也有使用劣质水泥或过时的砂浆等引起。

(3)处理方法

1)局部空鼓时,用切割机沿分块缝割开,铲除空鼓的斬假石块。将基层面扫刷冲洗干净。薄
薄刮一层聚合物水泥浆,随即抹面层。面层配合比同原用石渣浆,抹的厚度使之与相邻的面
层一样平。用抹子横竖反复压几遍,达到表面密实;新旧抹面结合处要细致抹压密实。抹完
用软毛刷蘸水把表面水泥刷掉,露出的石渣均匀一致。隔日遮盖,防晒养护。在正常气温大
于150C 以上时,隔2—3d 开始剁;气温在150C 以下时,要适当延长2d 左右。但应试剁,以
石渣不脱落为准。剁石前,面层应洒水湿润,以防石渣爆裂。


194

2)大部分空鼓需查明原因,必须铲除干净,重新施工。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将表面的粉尘,泥浆等杂物认真负责清理干净。

2)对较光滑的基层表面,宜采用聚合物水泥浆喷涂一遍,厚约1mm ,随着用扫帚扫毛,使表
面粗糙,湿养护3—5d。干硬后抹水泥石渣

3)根据环境气温及基层面干湿程度,掌握好浇水量和均匀度,并按注意防晒和湿养护,以增
加粘结力。

4)严格材料质量,如水泥必须选用检测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 号,或325

号白水泥,一般用粒径4mm(小八厘)以内的石粒, 可掺30%石屑,不得有泥土和尘土污
染。

261、斬假石剁纹不匀

(1)事故特征

斬假石装饰面层要求色泽均匀、剁纹均匀、而实际斬假石没有达到此项要求。

(2)原因分析

1)斬剁石前,斬面未弹线,剁石杂乱无章。

2)剁斧不锋利,或选用不当,不合理。

3)操作技艺不高,用力轻重不匀。

(3)处理方法

1)选有经验的技工,再加工整修补剁。

2)当剁纹混乱,夹有空鼓等缺陷时,铲除面包层,参照例260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当水泥石渣浆面层抹完后,经过湿养护,在墙边弹边框线、顺线,沿线斬剁确保斬剁纹顺
序均匀。斬剁前先试剁,先剁标准样板块,经检测达标后,再以此为斬剁的样板。

2)保持剁斧的锋利,选用专用设备工具要得当。根据饰面不同的部位应采取相同的剁斧和斬
法:边缘部分应用小斬斧轻剁;剁花饰周围应用花锤,而且斧纹应随花纹走式势而变化,纹
路应互相平行,均匀一致。

3)操作工要经培训,并经样板块的学习,掌握斬剁技巧。先轻剁一遍,再盖着前一遍的斧纹
剁深痕,用力要均匀,移动速度一致,剁纹深浅一致,纹路清晰均匀,不得有漏斬。阳角处
横剁或留出不剁的边用宽窄一致,楞角无缺损。

262、斬假石饰面色差大

(1)事故特征

斬假石面颜色不匀,影响装饰的观感。

(2)原因分析

1)水泥石子浆掺颜料的细度、批号不同。

2)水泥不是一次进场或非同批号,配合比不计量准确,时多时少,搅拌不均匀。

3)斬剁完工的部分,又用水洗刷。

4)常温施工时,斬假石饰面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程度不同,温度不同,也会使饰面颜色不匀。

(3)处理方法

可用草酸水全面洗刷一遍,然后用清水冲洗掉草酸水溶液。

(4)预防措施

1)同一饰面的斬假石工程,应选用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细度,同一色泽的原材料, 并
根据实际面积计算材料用量,一次备足。


195

2)派专人负责,严格配合比计量,水泥石渣浆要搅拌均匀,加水量要准确。

3)斬剁前的洒水要均匀一致, 剁完后的尘屑 可用钢丝板刷顺纹刷净,不要再洒水刷洗。

4)雨天不宜施工。常温施工时,为使颜色分散均匀,可在水泥石子浆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和
疏水剂甲基硅醇钠。

7.2.2 聚合物彩色砂浆饰面工程

263、假面砖颜色不匀

(1)事故特征

用假面砖作饰面时,常因施工管理不细,操作不认真,致使假面砖颜色不均匀。

(2)原因分析

1)抹面砂浆没有按配合比认真计量,颜料没有搅拌均匀,原材料分批进场,有的不是同一种
品种而导致色差, 有的颜料褪色。

2)底层灰有感有湿,有的浇水不匀,使湿度大的部分色深,干燥的部分地区泛白则色浅。

3)抹面砂浆厚薄不匀。

(3)处理方法

1)虽有色差但无其他缺陷,可用有色涂料涂刷,但必须在面层干燥后方可施工。

2)有少量色差而无其他缺陷时,可以不处理。

3)有色差又有空鼓、裂缝等时,须返工重做面层。

(4)预防措施

1)控制原材料质量,根据工料分析的材料用量,一次进场,并经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颜料
要选用不怕光、不褪色的氧化铁红、铁黄等。

2)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均匀,应先统一配料,干拌均匀过筛后,方可加水搅拌。

3)确保基层抹灰的表面平整度,一般误差不大于 5mm。

4)控制基层抹灰面的干、湿程度,如遇风雨淋湿,要晾干后半部才能抹面层灰。

5) 找面层灰要厚薄均匀,砂浆的确稠度要一致,且有良好的和易性。

264、假面砖面有积灰和污染

(1)事故特征

假面砖面受污染,影响了装饰面层的观感。

(2)原因分析

1)假面砖面的划纹过半多,或面层不平整,不光滑等,造成积灰和污染。

2)成品保护不善,被其他工序施工污染,如喷涂、油漆等。

(3)处理方法

1)有积灰影响观感时,可扫刷冲洗面层,待干燥后,在面层喷有机硅疏水层,减少污染。

2)可在面层砂浆中掺甲基硅醇钠疏水剂,当假面砖完工后,在面层喷鱼防污染材料。一般用
有机硅溶液。

3)统一设计,减少划纹。

4)加强保护成品,做必要遮盖,防止喷涂,油漆等施工的污染。

265、假面砖面层脱皮、起砂

(1)事故特征

假面砖饰面工程有脱皮,起砂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96

使用过期水泥或劣质水泥,石灰膏不合格,有的拌好的面层砂浆停放时间过长。

2)中层抹灰面粉得比较光滑。

3)面层抹灰厚薄不匀,收缩不一致。

4)冬期施工, 没有保暖 措施而受冻。

(3)处理方法

1)局部有脱皮,起砂时,可以沟纹为界铲除,反工重粉。

2)如查明是使用劣质水泥或早期受冻而导致起砂、脱皮,必须铲除返工,换合格的水泥拌制
的灰浆重粉。

(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选用325 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经过淋制熟化的石灰膏。

2)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随拌随用。

A、抹中层灰时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1),厚度为3mm .

B、抹面砂浆用水泥:石灰膏:氧化铁红:砂=5:1:0.3:0.06:9.7,抹灰厚度3—4mm。

3)搅拌砂浆应先统一配料,先按配合比计量干拌均匀过筛后,方可加水搅拌使用。

4)中层抹灰面层要用木搓子搓毛。

266、喷涂抹灰的色泽不匀

(1)事故特征

喷涂面层的色泽不匀、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基层抹灰质量、龄期及干湿程度不同,基层表面不平整。

2)原材料控制不严,水泥分批进场,骨料也不是一批进场的。

3)由于107 胶掺入引起的缓凝作用析出的Ca(OH)2 引起颜色不均匀,甚至产生析白。

4)水泥、骨料的比例随意加减,颜料和107 胶的掺量不匀。

5)因施工时的温湿变化,无论有无阳光照射,都会使颜色深浅不一。

6)施工后淋水或渗水,以及冬期施工,均容易产生析白。

(3)处理方法

1)少量色差待干硬后还会淡化,可不用处理。

2)如色差过大,则在面层喷涂一度有机硅等配色溶液罩面。

(4)预防措施

1)严格掌握分寸材料质量,按材料分析单中的材料用量一次备齐,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应用。

2)培植彩色水泥时,颜料的掺量必须准确,务必混合均匀。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彩色水泥。

3)掌握好搅拌砂浆的计量、加水量,以及稠度的均匀性, 不得随意加水,随拌随用。拌好
的砂浆要在2h 内用完。常温施工时,宜在砂浆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货抗冻剂。

4)基层处理时应凿除凸出部分,修补好凹洼、缺棱掉角、孔洞缝隙。基层抹灰质量、平整度
都必须合格。

5)混凝土墙面喷涂前,应陪涂107 胶:水=1:3 的溶液。加气混凝土墙面先喷涂107 胶:水
=1:2 的溶液。

267、喷涂面层花纹不匀、接槎明显

(1)事故特征

接槎明显,花纹不匀,都影响装饰效果,更不符验收标准。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不严,没有为喷涂施工创造条件,脚手架离墙较近,影响喷涂的距离和角度, 没

197

有早分格缝处接缝,在上下左右分块处没有遮挡,成活部位溅上浮砂,造成近似接槎和花纹
样的不均匀现象。

2)没有正确控制基层的干湿度。

3)砂浆稠度不均匀,时大时小。

4)操作工喷涂操作技术水平低,没有掌握好喷嘴口径、空压机的压力、喷涂距离、角度等,

会造成花纹的不均匀。局部喷涂时间过长,喷涂量过大,对喷斗内加浆不及时,因斗底的稀
浆喷洒在墙面而使浆液流淌。

(3)处理方法

1)对接槎明显、花纹不匀的分格块;听铲除后重喷涂。 对已喷涂的板块状成活要遮挡,防
止浮砂影响质量。

2)局部有缺陷时,要细致剔除多喷的面层,用加喷或加弹方法纠正缺陷。

(4)预防措施

1)先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干湿度和底层灰的质量,如有缺陷必须先纠正后喷涂。

2)检查脚手架离墙面的距离不得少于300mm。如少于300mm 时,应先纠正。 高度也要适应
喷涂施工的需要。

3)喷枪应垂直于墙面,粒状喷涂时喷枪应距离墙面400mm 左右。应及时向喷斗内加砂浆, 防
止放空枪;如发生局部成片出浆现象,可待其收水后再喷一层砂浆点来纠正以上缺陷。

4)波面喷涂应连续操作,保持工作面不接槎,不到分格缝处不得停歇。对已成活的面层要用
塑料薄膜遮盖。

5)粒状喷涂一般两遍成活,第一遍要求喷射均匀,其厚度控制在1.5mm 左右,待1—2h 后,

再喷第二遍。要求喷涂颜色一致,颗粒均匀,厚薄一致,总厚度控制在4mm 以内。

6)波状喷涂一般三遍成活。第一遍喷涂使基层变色即可,喷层不要过厚,如墙的基层面不平,

可将喷涂的涂层用木抹子槎平,再喷;第二遍喷至盖底即可,以浆不流淌为好;第三遍喷至
面层出浆,要求灰浆饱满,不流坠,颜色一致。其总厚度为3—4mm 。

7)花点喷涂是在案波状喷涂的面层上,待其干燥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喷一道花点,以增加面
层的质感。

8)喷完后及时起出分格条, 对碰坏处应进行修理, 并将缝内清理干净。

9)在成活24h 后再喷一道有机硅僧水剂,要求喷涂均匀,不得漏喷。

268、喷涂面层褪色明显

(1)事故特征

喷涂面层在日晒雨淋后后颜色变淡。

(2)原因分析

采用了不耐碱、不耐光的颜料。

(3)处理方法

采用耐光颜料理培植乙丙烯浮液涂料喷涂一遍,确保色泽均匀不褪色。

(4)预防措施

1)喷涂彩色砂浆中的颜料要选用氧化铁黄、氧化铁红、氧化铬绿、氧化铁黑等,并掺入搅拌
均匀,计量准确,不能用不耐碱、不耐光的颜料,如地板黄、砂绿、颜绿等。

2)可在表面喷罩其他涂料,如有机硅溶液或其他涂料。

269、喷涂面层积灰尘、“挂黑”污染

(1)事故特征

喷涂面层上积有灰尘,影响色彩面的和顺和美观。遇风雨吹打,雨水和粉尘下淌挂在墙体上,

198

影响环境卫生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因建筑物立面凸出表面积有灰尘,且有的窗台、腰线、压顶等部位没有按例242 要求做好
滴水线,导致污染挂淌,污染墙面。

2)粒状喷涂表面凹凸不平,其中细碎颗粒形成重叠蜂窝状的面层,是积灰聚尘的处所。

3)砂浆中没有掺疏水剂,易发生污染挂流。砂浆稠度小于90mm 时,容易造成颗粒细碎而脱
水快,因粉化而产生污染。

4)107 胶缩合度大,存放时间过长,遇水不易溶混,掺入砂浆中使强度下降, 则吸水率提高,

容易积粉尘埃污染于墙面,遇雨污水挂流。

(3)处理方法

1)查明雨水挂淌污染原因,如由于没做滴水线(槽),则需要补做;如局部损坏,须局部修
整好。

2)如因喷涂完成后表面没有喷疏水剂, 必须用压力水冲洗扫刷干净,晾干;罩面喷一遍甲
基硅醇钠溶液,可减轻喷涂面的污染。

(4)预防措施

1)女儿墙压顶、阳台压顶等,需按捺不住图2 .22 所示,顶面向里泛水,两侧下口的滴水槽
或滴水线必须做好。窗台应按土6.9 做好上面的流水坡和下面的滴水槽。 凸出外墙面的腰线
严格按图7.2 所示先做。

2)采用粒状喷涂时,要喷成点状质感的面层, 必须控制喷涂砂浆稠度在100—110mm 之间。

3)喷涂砂浆中掺木质磺酸钙作分散剂,掺甲基硅酸钠作疏水剂。当当喷涂面层完成后,可喷
甲基硅酸钠罩面,具有防水、防风化和防污染的能力,提高饰耐久性。

4)必须选用合格的107 胶,使其易与水混溶,掺入水泥浆中不拉丝,不结团为好。否则,严
禁使用。

5)基层必须平整,突出部分应剔凿平整,凡有蜂窝麻面,先用水泥腻子(掺20%假乳胶)刮
干。吸水量大的加气混凝土基层面,应先喷涂107 胶水溶液,然后喷涂砂浆。

6)在喷涂表面化另加行喷涂或喷罩其他耐污染的涂料。‘

270、 滚涂面层滚纹不匀、有接槎

(1)事故特征

滚涂面层滚纹不均匀、有接槎,达不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标准。

(2)原因分析

1)基层不平整、干湿度不匀,搅拌砂浆不计量,任意加水使砂浆稠度变化大等都会致使滚纹
大小不一致。

2)操作技艺低, 没有掌握滚涂技巧,滚拉时手劲大小百货掌握不一致,有的基层局部吸水
快,有的抹灰层时间间隔较长,滚涂后呈现浆少砂多的滚纹不均匀现象,且颜色有深有浅。

3)操作时没有达到每一分格板块中标不能留接槎的要求,造成接槎明显的缺陷。

(3)处理方法

1)当滚纹不均匀,又有起砂和接槎时,须将一个份内份外格板块中的面层铲除,扫刷冲洗干
净,纠正中层抹灰平整度。

2) 滚涂操作需二人合作,一人在前面粉抹灰浆,刮紧抹平,另一人拿辊子滚拉,要紧跟抹
灰人;辊子运行不安要太快,手势用力均匀一致,上下左右滚匀,确保滚纹一致。滚的方向
一定要由上往下拉,使滚纹有自然向下的流水坡度,可较少积灰。

(4)预防措施

1)砂浆须按配合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稠度在115—120mm 之间。


199

2)处理好底层,中标层抹灰的平整度,表面搓平搓细,保证抹灰层后薄均匀一致。按本条处
理方法中的要求操作,每一分格缝板块中的滚涂面层必须一次完成,不得任意停留甩槎。

271、滚涂面层色差大,析白

(1)事故特征

滚涂面层的颜色不均匀。

(2)原因分析

1)原材料不同造成色差,或砂浆的色泽、粒径变化,影响颜色,或没有按配合比计量配制砂
浆。

2)基层平整度,干湿程度没有掌握好。

3)施工时的温度、湿度变化及阳光照射等。

以上原因都能造成色差与析白。

(3)处理方法

在面层加喷一遍甲基硅醇钠,在溶液中掺基住颜色或其他涂料。

(4)预防措施

1)控制材料质量标准。

A、水泥选用同批生产的普通硅酸盐325 号以上水泥或白水泥,并经复试合格,控制论专用于
面层的砂浆。

B、选用统一色泽的中砂,筛洗洁净,晾干。

C、颜料须选用耐碱,不怕光的氧化铁类颜料。

2)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 先将颜料和水泥干拌均匀,过筛,再将外掺剂溶解后拌和
水中,然后搅拌均匀。

3)基层处理平整,掌握好中层抹灰面的平整度,搓平,搓成细毛面。

4)雨天不得施工。冬期施工时,应掺汝分散剂和防冻剂,但不宜选用析白的防冻剂;在常温
施工时, 可在砂浆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和甲基本硅醇钠。

272、滚涂面层粉化、剥落

(1)事故特征

滚涂面层粉化、剥落。

(2)原因分析

1)使用劣质水泥,过期结块水泥,或进场水泥没有抽样复试合格后再用,导致面层脱壳。

2)基层面没有扫刷清洗干净;有的基层面粘有隔离剂、油污,没有清除干净;或基层干燥;

或混凝土基体或砂浆龄期太短,含水率大;或盐类外加剂析出,导致面层脱壳。

(3)处理方法

将粉化、剥落部位铲除清刷干净,再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面层,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检查人员
合格方可使用,配合比计量要准确并与其他部位相同。要确保基层平整度和干燥程度均匀一
致。有的要清除基层面的隔离剂和油污。按例270 的处理方法操作。

(4)预防措施

1)不得 盲目使用劣质水泥或受潮结块,过水泥搅拌聚合物水泥罩面砂浆。107 胶要溶解于水
中标,然后用107 胶水溶液调制砂浆。

2)基层有油污、脱模隔离剂或外加剂析出的白粉末,要清除扫刷干净。水泥砂浆的中层抹灰
面要搓平搓细毛。控制砂浆面层养护7d 以上,混凝土龄期在28d 以上方可进行表面处理,如
粉抹面层与滚涂。

3)基层太干燥时,应预先洒水湿润,最好用107 胶:水=1:4 的溶液喷洒基层面,以增强粘

200

结强度,减少脱壳。

273、弹涂面层弹点不能不定位和流坠

(1)事故特征

弹涂面层的弹点是装饰质感效果的关键,如弹点不能定位成点和流坠,就不是合格品。

(2)原因分析

1)弹花的水泥浆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稠度过大。

2)弹涂基层湿度大,密实而不吸水,或表面光滑 等,使弹涂不成点。

(3)处理方法

1)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的流坠弹涂点,应用不同颜色的色点覆盖分解。

2)数量不多,面积较小的流坠浆点, 可用小铲尖将其剥掉后, 用不同颜色的色点局部覆盖。

(4)预防措施

1)先用试弹方法,根据基层的干燥程度确定加水量的确多少,

2)正确掌握配合比和掺加剂,严格按计量搅拌砂浆。一般弹涂水泥浆的配合比见表7.1。

表7.1 外墙弹涂水泥浆配合比(重量比)

项目 水泥 颜料 水 聚乙烯醇缩甲胺

刷底色浆

刷底色浆

弹花点

弹花点

普通硅酸水泥

白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白水泥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90

80

55

45

20

13

14

10

3)喷涂时发现流坠须及时调整水灰比,减少用水量。

274、弹涂点不协调

(1)事故特征

弹涂面层的弹点不协调、不均匀、有长条、尖形、细碎、扁平等不合格品。

(2)原因分析

1)出现长形条件的弹点,是因弹涂器靠墙太近,部分弹棒弹力小, 弹出的色浆呈弧线型落
挂在墙面上为条形,有因弹力棒上套的胶管端部过长,因而产生过大的色点。

2)出现尖形或细碎的弹点,主要是弹涂器内浆料过少,没有及时添加浆料,有的较稠的浆料
中加水冲稀,没有加入胶液,使色僵又稀又淡,造成弹出的色点呈尖形或细碎点。

(3)处理方法

1)若有数量不多的条形点时,可用毛笔蘸取不同色浆,局部点涂分解。

2)若面积过大而且集中时,可用不同色点全部覆盖。

(4)预防措施

1)为避免出现尖形色点,要求操作中控制好弹涂器与弹涂墙面的距离为400mm 左右,并应
随器内浆料的减少逐渐形成缩短距离,经常检查更换弯曲过长及弹力不足的弹棒。

2)要避免尖形点,应控制好浆料的配合比。水泥浆料拌合前,可先将胶与水按比例配成胶水,

并搅拌均匀,对较稠的色浆可直接倒入胶水调解,浆料应搅拌均匀后再倒入弹涂器内。

3)弹涂中发现尖形点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调整浆料配合比;对已形成的尖形点,用刮刀铲
平后补弹,及时投入浆料,保持正常操作。

275、弹涂色点起粉、掉色、强度低

(1)事故特征

弹涂饰面的色点起粉,掉色,强度下降。


201

(2)原因分析

1)基层过于干或温度过高,色点水分很快被基层吸干或被风吹干,因失水不能固化而起粉。

2)配合比没有掌握好,或水泥质量低劣。

(3)处理方法

铲除起粉、掉点等面层,扫刷冲洗干净,重新施工,按表7.1 要求计量培植色浆。掌握机口距
墙400mm 左右,保持弹点的牢固均匀。

(4)预防措施

1)选用合格的水泥,严格按要求培植色浆。

2)控制好基层的干湿度,温度愈高,则基层的湿度要大一些。

276、拉条不顺直,深浅不一致

(1)事故特征

拉条不顺直,拉条深浅不一,影响装饰效果,达不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
要求。

(2)原因分析

1)弹线拉条不当,没有按要求刮垂线,嵌楔形木条,拉模制作不标准。

2)拉条面层抹灰不当,厚薄不匀。

3)混合砂浆拉条面层抹灰时间过长(已硬化),影响拉条质量。

4)没有按要求从上到下一拉到底。

(3)处理方法

1)局部拉条不直时,应加抹面层灰,嵌木条装拉条模由上而下一拉到底。

2)大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时,须铲除面层灰,嵌好拉模靠条,靠条间距与拉模吻合,上下垂
直。修整拉模,配齐操作人员,即每排脚手架上班站一排人,下步架拉好传给上步架,依此
拉到顶,拉模只能用同一个,不能调换,否则影响上下接头的和顺。拉灰方法见本例“预防
措施”。

(4)预防措施

1)抹面层灰时,先要底层灰的质量和强度达到标准,不得有空鼓、裂缝现象,平整度误差不
得超过5mm,不得有起皮起砂现象,中层砂浆应达到70%强度。

2)拉条灰面层配合比(体积比)为:

A、拉细条形的粘结层和罩面可采用同一种混合砂浆,即水泥:细砂:细纸筋灰=1:2:0.5.

B、拉粗条形的粘结层用的混合砂浆为水泥:细纸筋石灰=1:0.5。

3)弹线分格应按墙面尺寸确定拉模宽度,弹线划分竖格。然后按线粘贴靠尺板,作为拉条的
导轨,靠尺板应垂直,平行,靠尺板表面要平整,这是保证拉条指令的关键。

4)粘结层与罩面砂浆干湿适宜,要求能达到能拉动的稠度。操作时应按竖格连续作业,一次
抹完,上下端灰口应齐平。罩面灰应揉平压光。

5)拉模成型:面层砂浆稍收水分,就可拉模成型。想湿润拉模的木板模子,把拉模紧靠木条
面上,自下而上拉动拉模,经多次上浆拉成粗糙的条形,用毛草扫帚扫甩面层灰浆,经数次
甩扫浆拉模,形成条形面,光滑、顺直、深浅一致,无节疤,无断裂,清晰美观。

277、拉条灰面裂缝、起壳

(1)事故特征

装饰拉条灰面裂缝和起壳、影响质量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扫刷干净浮灰,清除干净污物,回湿润不够。


202

2)违章作业,没有按规定分层抹灰,有的一次抹灰太厚,有的虽分层,但时间跟得太紧。

3)没有先抹粘结层,直接在基层面抹灰。

4)砂浆配合比不适当,砂浆失水过快,保水性差,抹灰后又没有采取养护措施。

(3)处理方法

1)局部起壳时,划线铲除起壳,按原要求抹面层重行修补拉条灰。

2)有裂缝但不脱壳时,在裂缝中补嵌或灌水泥浆,待收水后抹平、抹光,涂刷乳胶漆罩面,

解决色差。

3)大面积脱壳和裂缝时,必须全部铲除后,参照例276 的预防措施施工。

(4)预防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将凸出墙面部位剔凿平整;在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
先刷一遍掺有107 胶的水泥浆,随用1:3 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基层墙面施工前一天浇水湿润,

要求浇透浇匀,刷一遍水泥浆,抹底层灰。

2)按例276 预防措施中的要求抹罩面灰拉条。

3)拉毛时加砂浆失水过快,需洒水湿润,以保证拉模能顺利进行为宜。

278、拉毛灰花纹、斑点不均匀

(1)事故特征

拉毛饰面的花纹和斑点没有拉匀,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操作不当,拉毛移动速度快慢不一致。

2)砂浆稠度的变化、罩面灰浆厚度不同或粘洒罩面灰浆手劲敌大小不一,都会造成花纹、云
朵的大小不相称。

3)基层吸水不同,局部失水快,拉浆后呈现浆少砂多的现象,颜色也比其他部分深。

4)未按分格缝或工作段成活,任意停顿,形成接槎。

(3)处理方法

拉毛后发现花纹不匀,应及时翻修,铲除不均匀部分,再粘洒一层罩面灰浆重新拉毛。

(4)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面层配合砂浆比,即水泥:石灰膏:砂=1:0.5:0.8。认真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均匀,

控制好稠度,且要尽量一致,以粘、洒罩面灰浆不流淌为度。

2)基体面应平整,洒水湿润,要浇透浇匀。

3)面层灰的厚度控制在5mm 左右。一般为两人同时操作,上下排宜同时进行,一人抹罩面
灰浆,一人紧跟在后面,用铁抹子或木抹子平整地压在罩面灰上,顺势轻轻拉起,用力要均
匀,速度要一致,使毛头显露均匀,大小一致。毛头稍干,将毛头压平,使花纹分布均匀,

颜色一致,不显接槎。

279、拉毛面层色差的

(1)事故特征

拉毛面层色差大,,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材料色泽不匀,配合比计量有误差。

2)基层干湿程度不同,拉毛后罩面灰浆失水过快,造成饰面颜色不一致。

3)操作不当,有的拉毛移动速度快慢不匀。

4)没有按分格缝成活,中间留槎,造成露底色泽不一致。

(3)处理方法


203

1)一般颜色不均很难处理。如没有空鼓、脱壳等缺陷时,可喷有机硅溶液,在有机硅中掺加
调色相同的颜料。

2)有色差、接槎不匀、空鼓、裂缝时、必须返工重拉毛。参照例271 的预防措施施工。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先做样板块,并按样板要求施工,拉毛要有规律地进行,动作要快慢一致。

2)应按分格块中一致成活,不得中途停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接槎。

3)基层干湿程度应一致,避免拉毛后干的部分吸收的水分或色浆多,湿的部分吸收的水分或
色浆少,表面应平整,避免出现凹陷部分附着的色浆多,颜色深;凸出部分附着的色浆少,

颜色浅;或光滑的部分色浆粘不住,粗糙的部分色浆粘得多等现象,造成饰面颜色不一致。

280、洒毛灰面层有色差、且斑点不匀

(1)事故特征

洒毛灰面层的换文、云朵不均匀,达不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验收合格标
准。

(2)原因分析

1)原材料有色差,搅拌砂浆中没按配合比计量,误差较大。

2)操作不当,没有掌握洒毛灰的技艺,花纹和垫层颜色不协调。

3)基层不平整,干湿不匀,也是造成饰面颜色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4)没有按分格块一次成活,造成接槎、漏底、色泽不一致。

(3)处理方法

1)当分格块中有色差、接槎、漏底等缺陷时,必须铲除洒毛抹灰面层,扫刷冲洗干净基层面,

按原有配合比搅拌砂浆重新洒毛。

2)当洒毛灰面有色差时,等洒毛灰稍干后可根据设计要求,喷涂罩面涂料。

(4)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对操作工的培训,做到快慢均匀,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2)按每一分格块一次完成任务操作的要求施工,不得随意停顿接槎。

3)施工前必须将基层处理好,凿除凸出部分,修补好凹洼部分,确保基层平整,,浇水湿润
均匀。

4)洒毛砂浆按配合比严格计量,搅拌均匀。

281、仿石扫毛灰面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仿假石饰面面层空鼓、裂缝,影响质量和美观,尤其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处理好,清扫不干净,浇水不透且不均匀,或没剔凿清除凸出部分和修补好凹洼
处。

2)底层、中层抹灰过厚或过薄,收缩不均匀;或底层灰强度低,中层或面层灰的强度高,收
缩应力大,使底层砂浆与基体剥离,出现脱壳和裂缝现象。

3)夏季施工时,抹灰砂浆失水过快,抹灰后没有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

(3)处理方法

1)查明空鼓,裂缝的范围,如局部有空鼓,裂缝,铲除分格块中的扫毛面层,再凿除中层和
底层的空鼓部分,扫刷干净,用水冲洗洁净,然后用与原抹灰层相同配合比的砂浆,分层抹
平搓平,贴好分格条。抹面层用木抹子抹平,稍收水后用竹丝帚扫出和原来相同的条纹并养
护。


204

2)如大面积空鼓的原因是基层处理不当所造成的,要全部铲除,扫刷,冲洗洁净,按例277

的预防措施的要求处理。贴好分格条,抹面层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石膏灰:砂=1:0。3:

3,并搅拌均匀。按分格条面抹平,并按设计要求用竹丝帚扫出条纹,纹理均匀,湿养护7d。
适当取出分格条,然后用涂料喷罩面。

(4)预防措施

1)严格处理好基层,要根据不同基层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参照例277 的预防措施处理好基
层,是防止脱壳的关键。

2)严格材料质量要求,不合格的水泥不能用于砂浆,石灰膏要淋化过筛储存15d 以上,砂要
选洁净的中细砂。

3)分层抹灰确保平整度

密实度,贴好分格条,抹面层厚度控制在10mm 左右,用木抹子抹平,掌握好面层的干部湿
度。扫出的条纹纹理要均匀。面层砂浆凝固后,用水壶浇水养护7d。适当 取出分格条,用水
泥浆补分格缝和口,干硬后用涂料罩面。

7.2.3 饰面砖(板)工程

282、外墙贴面砖空鼓、脱壳

(1)事故特征

饰面砖空鼓和蔼脱壳,影响建筑的外观和质量, 还容易造成面砖 跌落伤人事故。

(2)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当,即没有按不同基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使底层灰与基层之间粘结不良。
因底层灰、中层灰和面砖自重的影响,使底层灰与基层之间产生剪应力。由于基层面处理不
当,施工操作不当,当粘结力小于剪应力时就会空鼓和脱壳。

2)使用劣质,或安定性不合格,或储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厂搅拌砂浆的粘结
层粘贴面砖。

3)搅拌砂浆不按配合比计量,稠度没有控制好,保水性能差;或搅拌好的砂浆停放时间超过
3h 仍使用;或砂的含泥量超过3%以上等,引起不均匀干缩。

4)面砖没有按规定浸水2h 以上,并没有刷洗掉泥污就用于粘贴,或面砖粘贴层不饱满,或
面砖粘贴初凝后再去纠正偏差而松动。

(3)处理方法

1)对粘贴好的面砖进行检查,发现有空鼓时,应查明脱壳和空鼓的范围,划好周边线,用手
提切割机沿线(砖缝)割开,也可用小扁薄口的錾子,沿砖缝隙轻轻凿开,然后将空鼓脱壳
部分的面砖,粘结层铲除刮净、扫刷冲洗干净。

2)根据翻修面积的大小,计算用料数量,备足合格水泥、中砂、107 胶和同规格色泽的面砖、
并都要与原有面层料相同。

3)铺括粘结层时要先括墙面,后括面砖背面,随即将砖贴上,要保持面砖的横缝和竖逢与原
有面砖相同,相平,经检查合格有勾缝。

(4)预防措施

1)在结构施工时,外墙应尽可能做到平整垂直,为饰面施工创造条件。

2)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晰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方可使用。如使用干砖粘贴,有
的面砖积灰,砂浆不易粘结;干面砖吸水性强,很快吸掉砂浆中的水分,使砂浆与粘结力降
低。若面砖浸泡后没有晾干就粘贴,因面专表面附有明水,在粘贴事产生浮动,致使面砖空
鼓和脱壳。


205

3)针对不同基体,应采用不同工艺处理好基层,堵嵌修补好砌体上的一切缝隙,孔洞,是防
止外墙渗水的关键之一。

A、砖砌体:刮除墙面的灰疙瘩、扫刷干净,隔天用水浇淋湿润。抹底子火前,先刷一遍聚合
物水泥浆。随粉1:3 的水泥砂浆底子灰。要求刮薄刮紧,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掉直线,找遍
规矩。抹中层灰要求阴角方正,阳角挺直,墙面平整,搓成细毛。经检查无缝隙,空鼓和酥
松等弊端,再湿养护不少于7d。

B、混凝土基层面要配制10%的火碱水溶液或洗洁精加水溶液,用兵板刷蘸溶液将基层面的隔
离剂(脱模剂),油污洗刷干净,随用清水反复冲洗。剔凿凸出面层部,用水泥砂浆(水泥:

砂=1:2)填补好缝隙孔洞。为防治抹灰层脱壳可在下述三种方法中选用一种进行“毛化”、
增强处理:

a、表面凿毛处理:用尖头的凿子将混凝土表面凿成斜向的小槽,间距不大于30mm。扫刷灰
尘,用水冲洗,再刷一度聚合物水泥浆,随抹水泥浆(水泥:砂=1:3),分二次抹平,表面
用木抹子搓平,有细毛。隔天浇水养护。

b、喷涂或甩毛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聚合物砂浆的配合比为107 胶:水:水泥:砂=1:4:

10:10。计量并搅拌均匀,喷洒在洁净潮湿的混凝土基层面上,隔日湿养护硬化后,用扫帚
扫除没有粘牢的砂粒,再用水泥砂浆抹底层灰和中层灰 ,搓毛后湿养护。

c、涂刷界面剂处理方法:在清洗洁净的混凝土面层上涂刷界面处理剂,当涂膜表面干时,即
可用水泥砂浆粉抹搓平。

C、加气混凝土面层脱壳的处理方法:提前1d 浇水湿润,边浇水边清扫干净,补好缺棱掉角
处,一般用聚合物混合砂浆分层补平,聚合物混合砂浆配合比为107 胶:水:水泥:石灰膏:

砂=1:3:1:1:6。加气板接缝处最好钉200mm 宽钢丝网条或无碱玻纤网格布条,以增强板
缝拉接,减少抹灰层开裂。如为加气砌块块体时,也宜钉一层钢丝网或无碱玻纤网格布条,

且要钉牢和拉平,然后喷涂或撒聚合物毛化水泥浆,方法和配合不同混凝土基体的“毛化处
理”。经湿养护7d 硬化后,方可用混合砂浆(水泥:石灰膏:砂=1:1;5)抹底层灰和中层
灰,并抹平搓细毛,然后湿养护。

4)粘结剂可从下述两种中选用一种:

A、聚合物砂浆粘结剂:聚合物砂浆的配合比为107 胶:水:水泥:砂=1:4:10:8,计量准
确并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B、JC 建筑装饰粘结剂:选用优质的粘结剂(单组分),加水搅拌均匀,即可铺贴。代替水泥
砂浆粘结剂。

5)选砖与浸砖:面砖在铺贴前要先选砖,拍齐剔除过长和过短的砖。镶贴前应将面砖背面灰
尘洗净,浸水2h 以上,取出晾干备用。

6)贴面砖:垫好水平标高底尺,排砖划好垂直标志,刮粘结剂铺贴,确保表面平整、不显接
茬,且接缝平直。如面砖贴到外墙顶时,上口须贴压缝砖,防止雨水从顶面缝隙中渗入,贴
好面砖须用水泥浆或JC 建筑装饰粘合剂擦缝、勾缝,并要密实,防止雨水渗入缝内,应及时
将砖面揩擦干净。

283、面砖接缝不直、不平、不均匀

(1)事故特征

施工不当时会导致镶贴的面砖砖缝不平、不直、不均匀等缺陷,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选购的砖面几何尺寸误差大,或进场的面砖没有经选战就镶贴。

2)没有垫好控制水平标高的底尺,没有吊垂直线,砖又没有进行预排。

(3)处理方法


206

当发现镶贴的面砖有高低误差和垂直偏差时,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返工重贴。返工时,参见
277 预防措施中的有关要求。

(4)预防措施

1)选砖要作为一道工序对待。面砖要根据其长、短、宽、窄的不同分别选出, 分别堆放。
并把翘曲、变形、裂缝、缺棱和掉角的面砖剔除。每镶贴一皮砖,要用一样高度的砖,在一
条垂直线上的面砖要一样宽。

2)先设计好面砖镶贴排列图,铺贴前要按进场面砖的实际尺寸进行预排,及时调匀砖缝。

3)根据测好的水平线,垫好水平底尺,做好镶贴第一皮砖的基准线,安排好砖的位置挂好竖
直线,每镶帖好一皮砖,比要及时用靠尺板靠直、靠平,及时校正横缝和竖缝的平直与平均、
度。

284、镶贴好的面砖被污染

(1)事故特征

装饰面砖被污染,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因运输及保管不善,面砖被污染,没有清除就使用。

2)施工操作工程中没有及时清除玷污砖面的粘结剂,水泥砂浆等。

3) 对完工的面砖成品保护不善,被喷涂、油漆等污染。

4) 凸出墙面的构件和线条下口没有做滴水线(槽),污水沿墙面下淌沾附在面砖上。

5) 墙面埋设的钢构件和预埋的铁件锈蚀,铁锈随雨水下淌,污染墙面。

(3)处理方法

1)面砖面层上沾附水泥浆液等污物时,可用10%稀盐酸水溶液先湿润,再用板刷蘸溶液刷洗
揩拭洁净,随用清水冲洗掉溶液。操作时要戴防护手套,防止灼伤皮肤。

2)面砖上沾附沥青,涂料时,不应用刮刀刮除,而用苯先湿润溶解,再用苯擦洗洁净,然后
用清水冲洗干净。

3)当查明有污水下淌,必须将淌水处消除。修补,返工重做滴水线或滴水槽,以不沿面砖淌
水为合格。

4)面砖上面的锈污处理方法请参照例247 中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面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和受潮,防止包扎的纸箱腐烂而污染砖面。

2)已贴好的面砖要加强保护,如上下左右喷涂时,再用薄膜遮盖,防止涂料污染。屋顶防水
层施工要有防污染措施。

3)要按例242 中的要求和兔7.2 所示施工,做好滴水槽或滴水线。

4)砌体上的预埋钢、铁构件,必须除锈,涂刷二度以上的防锈优质涂料,经检查合格后方可
预埋。

5)无釉面砖在粘贴前,在面砖喷涂一度有机硅。无釉面砖在镶贴与勾缝过程中要计量避免浆
液污染砖面,一旦有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

285、釉面砖爆裂或裂缝

(1)事故特征

釉面砖镶贴完成后,即发现釉面砖爆裂剥落或龟裂,面层斑痕累累。

(2)原因分析

对进场面砖的质量没有按捺不住要求抽样测试。有的面砖酥松、吸水率大于10%,当镶贴后,

吸水受冻而使釉棉农爆裂,或镜氧化产生龟裂。


207

(3)处理方法

1)局部少量爆裂脱釉时,选用优质外墙仿瓷涂料,配制成与釉面砖相同的颜色,将釉面爆裂
处的灰尘扫刷干净, 再用腻子不嵌平整,涂刷涂料,保持墙面色泽一致。

2)当大面积爆釉和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形象、观感,还会影响外墙面的防水功能时,宜
铲除后重新更换合格的外墙饰面砖。面砖镶贴方法详见例282 的预防措施。

(4)预防措施

1)外墙釉面砖,表面应光洁,质地坚固,尺寸、色泽一致,不得有暗痕和裂缝,表面平整,

边缘整齐;棱角不得有损坏,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2) 对进场面砖要抽查样测试抗冻性能、耐急冷急热性。含水率(不得大于10%)、几何尺寸
等,均应满足现形标准。

286、陶瓷锦砖面层脱落

(1)事故特征

镶贴好的陶瓷锦砖面层有脱落现象。

(2)原因分析

1)使用的水泥质量低劣,或水泥储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结块。

2)粘结层抹得过早,当锦砖镶贴时已经初凝;或粘结层刮得过薄,粘结不牢而十锦砖面层产
生脱落。

3)揭纸清理时用力不匀,或揭纸清理的时间过长,或经拨缝移动锦砖等原因,致使早期脱落。

(3)处理方法

1)局部少量锦砖脱落时,选好花色一致,规格相同的锦砖,用扁口快刀的錾子,轻轻凿除锦
砖脱壳处的粘结层,扫刷除灰尘。将JC 建筑装饰粘合剂调均匀后粘贴修补。方法之二是将混
合砂浆(107 胶:水: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细砂=1:4;10:5)搅拌均匀,作粘结层补好脱
落的锦砖。

2)脱落面积比较大时,必须全面铲除重贴。应先清除基层面的残余粘结层,扫刷冲洗干净。
检查抹灰层质量,如有壳裂、酥松等,要返工纠正,然后,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和平整度(必
须符合标准)。粘结层宜采用JC 建筑装饰粘合剂,加适当的水搅拌均匀,空转粘结层的厚度
为2mm 左右。一般由上而下进行,按已弹好的水平线垫衬好水平靠尺,将陶瓷锦砖铺在木垫
板上,背面向上,用水擦试一遍,刮粘结剂于锦砖砖缝中,随将一张张陶瓷锦砖沿水平靠尺
粘贴在墙上。贴好一个分格块后,拍平(用硬木拍板平放在已贴好的锦砖面上。用小木锤敲
击拍板),将全部锦砖都拍一遍,使其平整密实。用软毛刷蘸水湿润纸面,经刷3—4 遍水,

纸泡开后方可开始揭,再修缝镶补,然后用粘结剂在锦砖面满刮一道。嵌缝后用干净锯末棉
丝擦试表面,将表面浮浆大净,不得留有浆液。隔日喷水养护7d 左右。

(4)预防措施

1)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如锦砖的排列方案,操作工艺的确定。

2)检查基层的抹灰层质量,平整度和垂直度,不得空鼓和裂缝。

3)严格按本例的处理方法施工。

287、锦砖的分格缝不匀,砖缝不平直

(1)事故特征

锦砖的分格分不匀且不平直,均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陶瓷锦砖面层对基层抹灰层平整度的要求很高,如偏差大于3mm 时就会影响施工单位质
量。


208

2)没有按结构施工的实际尺寸进行排砖,分格和绘制大样图,造成误差。

3)当锦砖镶贴揭纸后,没有及时检查砖缝,发现偏差又没有及时拨正调直。

(3)处理方法

1)锦专贴完一个分格块揭纸后,若发信表面不平整,砖缝不平不直时,必须及时纠正锦砖缝。
可用硬木拍板将凸出部分的砖面拍平。

2) 先弹线确定分格缝,如发现砖不同或大小不一时,要先纠正后贴砖。

3)在完成后检查发现局部比平整,砖缝不平不直时,做局部翻修。处理方法参照例286 的处
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绘制锦砖贴面施工大样图。根据设计要求,丈量建筑施工结构的实际尺寸,对照锦砖的实
际规格排列,绘制分格做细部处理的纸板排列图。

2)吊垂直线,套方,找规矩是关键。先吊阳角、窗角、门角、砖垛的阳角等处的垂线,必须
从顶到底,用经纬仪复核。根据标准线用1:3 水泥砂浆做出灰饼,一般做50mmx50mm 方块
的灰饼,作为中层抹灰层的面。对不符合标准、偏差较大的部位,要预先剔凿或修补,还要
防止在窗台、窗口、腰线、砖垛等部位的分格缝不均匀,阳角处的不足整砖等现象。阳角要
垂直,要套方正。

3)严格底层抹灰质量,必须根据不同基体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参照例283 预防措
施中的要求。

4)复测中层灰的平整度、垂直度和质量,符合标准后,按大样图弹水平分格线,贴分格条,

作为水平和平整度的标准。吊各阳角的垂直线,每层在各阳角贴好标准规矩块。

5)陶瓷锦砖的粘贴要求和方法见例286 处理方法的内容。

6)揭纸后的拨缝调正指揭纸后检查缝的大小和顺直程度,对歪斜不正的缝,用开刀和抹子逐
条按要求将缝拨匀,拨正。拨缝后再用垫板拍实一遍,以增强粘结力。拨缝必须在砂浆初凝
前完成。

288、锦砖面污染

(1)事故特征

贴好的锦砖面被喷涂液、污物、油漆、水刷石等浆液污染,影响建筑物形象与美观。

(2)原因分析

1)操作不认真,擦缝后没有擦净锦砖面的粘合剂浆液。

2)成品保护不善,被沥青,油漆,涂料,污物,水泥浆液等污染。

3)凡突出墙面的窗台,挑梁,雨篷、阳台、压顶、腰线等下口没有做滴水槽或滴水线,雨水
冲下的污物沾污锦砖面;或钢构件的铁锈污染墙面等。

4)锦砖在运输,储存中被污染。

(3)处理方法

1)锦砖面上沾附的水泥浆等污物,用10%稀盐酸水溶液刷洗洁净,随用清水冲洗掉盐酸溶液。

2)如沾有沥青,油漆和涂料时,先用油漆工的刮刀细致刮除。当有刮除不尽的涂料时,用布
蘸苯先湿润污染处,然后试洁净,随用清水洗刷一遍。

3)面层被铁锈污染擦试不掉时,可参照例247 的处理方法处理。

4)当污水流淌沾污锦砖面时,先将污染的砖面揩擦干净,然后修整或补做滴水槽或滴水线。
做法可参照图2.22 和图7.2 所示,消除污水沿锦砖面流淌。

(4)预防措施

1)当贴面施工开始后, 不能在室内向外泼油污、泥浆、涂料、油漆等。

2)锦砖面擦缝后,应自上而下将砖面揩擦干净。拆脚手架时,眼要防止碰坏墙面锦砖。


209

3)用草绳或色纸包装陶瓷锦砖时,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要防止雨淋或受潮。

289 玻璃马赛克脱落

(1)事故特征

玻璃马赛克铺贴后,有的早期脱落,有的在30d 以后脱落,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玻璃马赛克背面呈形并带有条棱线,四周呈斜角面,吸水率小,粘结力小,施工不当或用
的材料不当,容易产生脱落。

2)早期脱落一般在30d 以内,是因为使用了质量低劣的水泥;或粘结层的厚度过薄,没有填
满缝隙,粘结不牢;或刮浆后没有及时铺贴;或揭纸后清理时用力不匀,将马赛克碰松动。

3)后期脱落一般在完工后30d 以上。因用纯水泥浆做粘结剂的水泥标号过高;或因水泥自身
收缩应力产生裂缝,使马赛克粘不牢而脱落;或马赛克质量低劣,无吸水率,玻璃成分高而
脆裂等。

(3)处理方法

1)少量马赛克脱落时,选用规格、颜色相同的玻璃马赛克,用扁凿铲除水泥浆粘结层。选用
JC 建筑装饰粘结剂加水搅匀后,涂刮做粘结剂,修补脱落的玻璃马赛克。要及时擦除粘附在
表面的粘结剂。

2)大面积脱落时,参照例286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宜选用JC 建筑装饰粘结剂作粘结剂和刮缝、擦缝之用,不仅施工简便,而且粘结强度比
水泥浆高几倍,收缩比纯水泥小。

2)要做好劳动配合和组织工作。涂刮粘结剂厚度控制在2mm 左右;玻璃马赛克平铺在平板
上背面向上,用洁净的湿毛巾揩擦洁净,随用调匀的建筑装饰粘结剂刮缝,及时铺贴。

3)进场的玻璃马赛克要抽样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揭纸、清理时要用力均匀。 必须要填密实马赛克的缝隙。这是保证质量、防止渗水的关
键。然后将表面的残液揩擦洁净。

5)加强湿养护。

290、玻璃马赛克色差大与泛白

(1)事故特征

玻璃马赛克产生色差,有的还泛碱析白,达不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原因分析

1)调粘结剂用的水泥不当,如深色马赛克的粘结剂用白水泥,或浅色马赛克的粘结剂用深色
水泥。

2)马赛克色泽不匀,不一致,没有抽检合格就应用。有的产品质量差,也会变色与析白。

3)揭纸、擦缝后没有及时揩擦洁净。

4)铺贴后的马赛克长时间没有揭纸而泛碱析白,或擦抹时用了酸、碱或腐蚀剂而又没有完全
清除也会造成碱析白。

(3)处理方法

1)将不同颜色的小块去掉重贴。

2)面层沾附水泥浆液等污物时,用10%稀盐酸水溶液先湿润,然后再用溶液洗刷洁净,随即
用清水洗掉溶液,保持洁白和清亮。

3)泛碱析白时,先刮除析白的晶体,充分湿润,然后将混合粉剂(硫酸钠:亚硫酸钠=1:1)

拌匀,用湿布蘸混合粉擦试干净,再用清水洗净,干燥后涂刷一遍掺10%的水玻璃溶液。


210

(4)预防措施

1)深色、浅色马赛克都可用建筑装饰粘结剂作粘结层和刮缝、擦缝。浅色须用白水泥浆刮缝,

深色宜灰色水泥浆刮缝。

2)铺贴、揭纸、擦缝密实后,及时将面层擦洗洁净,用清水洗净。

3)未经化验的马赛克不宜使用,并要防止老化。

291、瓷砖排砖不当、套砖不规格

(1)事故特征

瓷砖也属装饰面砖,但一般只用于室内,如厨房、卫生间等处的墙面装饰。常因施工不规范,

造成排专不当。

(2)原因分析

1)有的镶贴瓷砖面墙几何尺寸不准,,造成一端大,一端小。

2)瓷砖在镶贴时没有统一排砖,非整砖部位的位置不当。

3)阴、阳角及上口封边,没有使用配套瓷砖(阴角砖、阳角砖、压顶砖等)镶贴。

(3)处理方法

1)纠正阴角方正、阴角垂直,必须用面砖的大面盖小面

正面盖侧面。如瓷砖不贴到顶,尽量架设压顶班砖,可以防止积灰。

2)对没有按规范套割的地方,必须返工换套割的整砖,割的孔比管子的外径大2mm。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检查镶贴瓷砖墙面的实际尺寸。预排瓷砖后,如略有出入时,可在抹底层灰和中层
灰时调正,或采用适当加厚或减薄抹灰层的方法,也可采用适当放宽和缩小瓷砖砖缝的方法,

一般砖缝控制在1—1.5mm。

2)铺贴瓷砖的每一个墙面。都应分中对称铺贴,边上不宜用小于1/2 的瓷砖,阴角、阳角及
压顶处,都要用配套专用瓷砖镶贴。

3)突出基层面的水管,灯具、支架等处用小块瓷砖拼贴。

4)铺贴当遇有突出的管线、灯具、卫生设备的支架等处时,应根据瓷砖排列的位置划好套割
的位置,一般要比套件大2mm。要用金钢砂钻头钻孔。

292、瓷砖面层空鼓、脱落

(1)事故特征

瓷砖面层空鼓和脱落,用户反映强烈,影响环境卫生和安全。

(2)原因分析

1)使用低劣或储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配制砂浆和粘结剂。

2)基层处理不当,如基层太干燥或浇水不匀,清扫不干净就抹贴瓷砖的粘结层;或因粘结层
过薄,粘结不牢而脱落。

3)瓷砖没有按规定浸水,或浸水不透,或浸水后没有晾干,或瓷砖背面的明水没擦干就铺贴。

4)操作不当,如砂浆配合比当,粘贴瓷砖背面的砂浆不饱满或厚薄不均匀,镶贴时用力不均;

或面砖镶贴后粘结砂浆已经初凝,再纠正瓷砖的偏差等导致瓷砖脱落。

(3)处理方法

在空鼓和脱落处,铲除空鼓的瓷砖和粘结层的砂浆,扫刷冲洗干净,用JC 建筑装饰粘结剂 加
水调匀,涂刮作粘结层,铺贴瓷砖要与周边瓷砖相一致。

(4)预防措施

1)剔凿除基层的突出部分,修补好低洼处,清洗扫刷干净。按不同基层,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参照例280 的预防措施施工。


211

2)瓷砖在使用前应用水浸泡到不冒气泡为好,但不得少于2h,清洗干净后,取出晾干备用。

3)采用JC 建筑装饰粘结剂铺贴, 比砂浆的粘结强度高几倍;加水调匀,抹一行贴一行。粘
结层厚度控制在2mm 左右,且贴平、贴实。

293、瓷砖面层裂缝

(1)事故特征

装饰瓷砖面层裂缝,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瓷砖的质量低劣,吸水率大,因受潮湿膨胀而产生内应力,使瓷砖面开裂。

2)瓷砖在运输和操作工程中敲击过重,已有隐伤而裂缝。

3)建筑在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瓷砖裂缝。

4)有的瓷砖釉面烧成温度低,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裂缝。

(3)处理方法

1)对已裂缝而不脱壳的瓷砖,因基层在变形作用下产生的裂缝,缝宽大于1mm,可将缝隙扫
刷干净,浇水冲洗晾干,用水泥浆灌筑,受水后刮平,硬化后用仿瓷白涂料勾涂。

2)对已裂缝又脱壳的瓷砖,必须将脱壳和空鼓裂缝的瓷砖铲除,凿除粘结层,扫刷冲洗干净,

用建筑装饰粘结剂调匀后涂刮,再重贴瓷砖,要求和周围的瓷砖相平一致。

3) 瓷砖面的氧化龟裂,可不用处理。

(4)预防措施

1)要保证瓷砖的质量,如采用材质密实,吸水率小于18%、几何尺寸标准、经测试合格的瓷
砖。

2)粘贴前,瓷砖要按规定浸水洗净砖背面的灰烬,将有隐伤的瓷砖剔除;采用建筑装饰粘结
剂粘贴;操作时不要用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伤。

7.2.4 饰面板工程

294、天然石板面层空鼓、脱壳

(1)事故特征

天然石板饰面层空鼓、脱壳、掉落等。影响质量和人身安全。

(2)原因分析

1)天然石板材生产是用机械锯割开片,再用磨光机加工磨光,所以板材背面粘附着磨细的石
粉浆液。安装前没洗刷干净,造成与基层粘接不牢而脱落。

2)施工操作违章,灌的水泥浆液含水量较多,坍落度过大,灌满后干缩,造成空隙和降低粘
结力;或没有按《健壮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用铜或不锈钢制作连接件,而是用
铁丝挂扎,锈蚀后断裂。甚至有的不设预埋件、不扎钢筋网、不用18 号铜丝扎牢,而导致天
然石板材脱壳坠落。

3)板材拼接的缝隙和板材与基层用的缝隙没有灌足砂浆,雨水渗入后排不出,滞留在缝隙中
的水分首要冻而体积膨胀而将板块挤裂、脱落。

4)建筑受到结构,温差,干缩三大变形的作用。当大理石板块受变形应力大于粘结层的抗剪
强度时会脱壳。

5)天然石板块的自重大,使板块与粘结层之间产生剪切应力,当剪切应力大于粘结强度时,

板会脱落。

6)用劣质水泥拌制抹灰砂浆或灌缝砂浆,或工地搅拌砂浆时不计量,致使砂浆强度等级高低
不一而脱落。


212

(3)处理方法

1)对大面积脱壳瓷砖应全部拆除,并凿除灌缝水能砂浆粘结层,扫冲洗基体面,配齐同规格,

同色泽、花纹相同的天然板材。重新整修补齐竖向和横向的钢筋网,穿在天然板材上的18 号
铜丝,就位后绑扎固定在钢筋网骨架上。按已找好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从最下一行两端找平,

拉好水平线,从阳角开始安装。控制板块与基层面的灌浆缝隙为20mm 左右。用靠尺板与水
平尺托平靠直,接缝可垫入木楔,用石膏堵嵌缝隙,用支架或支撑临时固定好;用搅拌均匀
的水泥砂浆(水泥:砂=1:2.5,用稠度为80—120mm)灌注,每层灌注高度为20mm 以内。
灌到板块上口以下60mm 处暂停。砂浆终凝后清除木楔、石膏,将表面擦净,继续向上安装
到顶为止。

2)也可采用环氧树脂螺栓锚固定法:

A、钻孔:在脱壳的天然板块的四角处,先用Φ12 钻头钻5mm 深的孔,再用Φ10 的钻头钻孔,

深达基层内30mm 以上。钻头应向下倾150。 必须清除孔内的粉灰。

B、配制环氧数脂水泥浆,配合比为:6106 号环氧数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590 号固化剂:

水泥=100:20:20:100—200。调制方法:将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二丁脂搅拌均匀,加入
590 号固化剂搅匀,采用树脂枪灌注;枪头深入孔底,再慢满向外退出,确保孔内树脂浆饱满。

C、安装锚固螺栓,螺栓直径为Φ6。全螺纹型一端为六角螺母,粘牢扣住大理石板,螺栓要
经化学除锈,表面涂抹一层环氧树脂浆,慢慢转入孔内,待树脂水泥浆固化后,用丙酮或二
甲苯及时擦洗干净残留在石板的树脂浆。保养2—3d。

D、色浆封口:当树脂浆硬化后,孔洞用搅拌均匀的聚合物白水泥浆(107 胶:水:白水泥=1:

4:12)掺入与天然石板材相同颜色的色浆封口。

3)膨胀螺栓固定法:先确定螺栓位置。再钻孔,拧入膨胀螺栓,按照上法,用砂浆封口。

(4)预防措施

1)系固天然石板材的钢筋网和预埋件,必须牢固。

2)天然石板材应在施工前洗刷掉背面的泥灰,进行预排,拼花纹和调色差;用木楔调整板面
的平整、垂直;在接缝外偶嵌15mm 左右深的泡沫塑料条以防漏浆,也可用石膏封闭。

3)灌注砂浆前,应先浇水将天然石板背面和基体表面湿润,分层灌注1:2.5 的水泥砂浆,每
层灌注高度在200mm 左右,插捣密实,待砂浆初凝后,再检查贴好的天然石板面平整度与垂
直度,没有变动方可再灌注上层砂浆。施工缝应留在板上口以60mm 左右。

4)清除缝中的塑料条,用水泥细砂浆勾缝。应用与天然板材同颜色的水泥浆擦密缝口;擦试
表面。保持光洁明亮。

实例:7.1 某市的临街商店,挑檐上口垂直板面高1500mm。垂直面上贴的花岗岩板材全部脱
落,砸坏停在下面的12 辆自行车,砸伤一人。

(1)现场调查

挑檐外口的钢筋混凝土板高度达1500mm 高。设计要求在板面贴花岗岩磨光板面,但没有注
明构造要求,施工单位没有按规范规定设置钢筋网,并用铜丝挂扎牢固,而用铁丝固定,形
成隐患。

(2)原因分析

1)设计没有注明构造要求。

2)施工管理不善,没执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7.2.2 条规定:“镜面和光面的
大理石、花岗岩饰面板,应用铜或不锈钢制的连接件,”而是违章作业,仅采用铁丝固定,留
有隐患。当铁丝锈饰而折断,灌缝水泥砂浆收缩脱壳,天然板材自量大而致跌落。

(3)事故处理

凿除原有粘结层,刮除灰疙瘩,扫刷冲洗干净,在钢筋混凝土栏板上弹线,用Φ12 膨胀螺栓
固定,焊钢筋网。配齐花岗岩板材,洗刷干净背面的灰粉,在孔内穿18 号铜丝,挂扎在钢筋

213

网上。当第一皮就位,两侧挂好密封胶。找好垂直、平整、方正后,用木架固定。分皮灌注
1:2.5 水泥砂浆,稠度控制在100mm 左右,每次灌150mm 高,初凝后再复查一次,合格后灌
注第二皮,第三皮。待砂浆终凝后灌平,清理板缝上口外侧涂刮防水密封胶。依此分层灌浆
到顶,效果较好。

295、天然石板板面裂缝

(1)事故特征

有的天然石材质差,有色纹,暗缝或其他暗伤,在各种外力、温差应力等的作用下,在薄弱
处产生裂缝。裂缝影响装饰效果和安全。

(2)原因分析

1)有的天然石板面有色纹、暗缝及其他暗伤,或在加工时已开裂,但有同色粘结剂拼合,安
装后受到结构沉降、干缩变形,温差变形和外力的作用,班导致板材开裂。

2)施工粗糙,灌浆不实,当有害气体和水分渗入板缝后,使钢筋锈蚀膨胀,或者水分受冻膨
胀,致使天然石板材产生裂缝。

3)当建筑结构变形,使天然石板材受到的应力大于石材的强度而裂缝。

(3)处理方法

1)已有裂缝但不脱壳时,先扫刷裂缝中的灰尘,用水冲洗后晾干。用高分子化学浆(如环氧
树脂溶液),以专用针筒注射,外用石膏密封缝隙,在下口留一个小孔,在上口灌注,当下口
孔中流出浆液后,及时封闭下孔。当浆液硬化后擦净表面的浆液和石膏,用和天然石色泽相
同的涂料封闭。

2)当有裂缝而又脱壳时,将脱壳裂缝的板块拆下,配好同规格、同色泽的天然石板材。检查
原有的粘结层质量,如无空鼓脱壳时,可采用例294 的处理方法(采用环氧树脂螺栓锚固法
加固)处理。

(4)预防措施

1)认真检查进场的天然石板材的质量,凡缺棱掉角和已有暗伤的板材不应使用。选用的大理
石板材质量必须符合《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G79—92 的规定。

2)技术要求:

A、普通型板材允许尺寸偏差见表7.2。

B、板材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7.3 的规定。

表7.2 普通型板材尺寸允许偏差 ( mm)

部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宽度

0

-1.0

0

-1.0

0

-1.5

≤15 ±0.8 ±0.8 ±1.0

厚度

>15

+0.5

-1.5

+1.0

-2.0

±2.0

表7.3 板材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 (mm)

板材长度范围 允许极限公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400 0.2 0.3 0.5

>400<800 0.5 0.6 0.8


214

≥800<1000 0.7 0.8 1.0

≥1000 0.8 1.0 1.2

C、板材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7.4 的规定,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0。

表7.4 板材角度允许极限公差 (mm)

允许极限公差值

板材长度范围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400 0.3 0.4 0.6

>400 0.5 0.6 0.8

3)外观质量:

A、同一批板材的花纹色调基本调和。

B、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白7.5 的规定。

表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规定

缺陷名称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翘 曲

裂 纹

砂 眼

凹 陷

色 斑

污 点

有,但不影响使用
正面棱缺陷长≤8mm 宽≤3mm 1处

正面角缺陷长≤3mm 宽≤3mm

不允许 不明显

1 处

4)物理性能

A、板材的抛光应具有镜面光泽,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

B、体积密度不小于2.6g/cm3。

C、吸水率不大于0.75%。

D、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20Mpa。

E、弯曲强度不小于7.0Mpa。

5)安装大理石板块,灌浆要饱满,接缝缝隙应不大雨1mm。嵌缝要密实,以防止腐蚀气体和
湿空气侵入,腐蚀钢筋网片。

296、天然石板面斑驳和腐蚀

(1)事故特征

大理石板面用于外墙装饰,在自然界的有害物质的长期侵蚀下,导致表面粗糙和斑驳,严重
的还会产生腐蚀,失去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装饰外墙面的光面大理石表面易结露。露水中含有二氧化硫(SO2)和二氧碳(CO2)等物质,

随水渗入石材,会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方解石等反应成生成二水石膏(CaOS4.2H2O),石膏
易溶于水。被雨水等溶解的白色浆液沾附在表面,使光亮的大理石面很快就失去光泽。大部
分饰面存在褪色、裂缝、马面和白斑等缺陷。

(3)处理方法

1)对天然板材饰面析白的处理方法是,充分湿润,用油漆工的刮刀刮除被水溶解析出的白浆
痕。先将混合粉剂(硫酸钠:亚硫酸钠=1:1)拌合均匀,然后用湿布或海绵蘸混合粉擦试干
净,再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刷一遍10%的水玻璃溶液。

2)将天然石装饰板缝封闭,防止雨水渗入后再度析白而污染墙面。剔除装饰板缝中的砂浆或

215

水泥浆,深度应大于5mm,用板刷刷洗干,再用净防水密封胶将装饰面的全部缝隙填嵌密实,

堵住一切渗水的通道,随将板面擦揩洁净。

3)对大理石装饰表面失去光泽的处理方法:将板面擦洗洁净晾干,用蜡全面涂擦,再用纱头
或毛巾揩擦到光亮为好。蜡层定期涂抹,,使大理石面长久不褪色。

(4)预防措施

1)不宜采用天然大理石板材做外装饰工程,更不宜在工业区附近的建筑上使用,因大理石颗
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和染色能力,遇到有色灰尘、粉尘积聚,或遭雨、雪、露的侵蚀,,便会
渗透吸收,造成板面污染、失光。

2)如在室外工程装饰面采用大理石板材作装饰时,须挑选品质纯,杂质少,耐风化及耐腐蚀
的大理石。

3)室外大理石板材镶贴到顶时,压顶部位要贴好盖缝的板材,再从板材的缝隙中析出。确保
操作质量,横竖接缝内侧灌注的水泥砂浆必须饱满密实,表面宜用密封胶封嵌。

4)每块大理石板块与钢筋网的连接点不少于4 点,建议尽可能在在顶部加雨罩,以防止大理
石墙面直接受到雨淋日晒,以延长使用寿命。

297、天然石板接缝不平、纹理不顺、便色泽不匀

(1)事故特征

装饰面板材的板与板之间接缝不平,花纹及色差突变不通顺,色泽深浅不匀。

(2)原因分析

1)对天然石材质量检验不严格或没有检验。

2)基层处理不符合要求。

3)镶贴前没有认真试拼、调整花纹和色差。

4)施工操作不规范,灌浆前没有认真控制平整度、垂直度和防止灌浆时的移位。

(3)处理方法

1)大理石板面纹理不和顺,有色差,若在灌浆前检查发现,要及时调整。

2)因大理石板面挠曲,如三面接缝平整、有一面外凸而无法纠正时,可用手提磨光器磨平并
刨光擦亮。

3)已安装的大理石板面,在灌浆时被挤移动,要及时纠正,或返工处理。

(4)预防措施

1)镶贴大理石板材前,在墙、柱面弹线,找好规矩,按大理石的规格,弹出分格线、水平通
线,在地面上弹出大理石板面线。大理石柱贴面,应先弹出柱中心线、柱与柱之间的水平通
线,并弹出柱子大理石柱面线,作为镶贴面砖的依据。

2)试拼大理石板:装饰工程质量的关键是细部达到标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规定:“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协调,无变色,泛碱,污痕和显著的光泽受损处。”试拼要
对好颜色,调整花纹,使板与板之间上下左右纹理通顺,颜色协调,板缝平直均匀。试拼后,

由上而下逐块编号,镶贴时对号入座,确保质量。

298、花岗岩圆柱接缝不平、纹理不通

(1)事故特征

装饰精美的大厅圆柱花岗岩的接缝粗糙不平、不直、有的纹理不顺、色差大,严重影响装饰
效果。

(2)原因分析


216

1)圆柱的花岗岩面层是复杂的圆弧形饰面板,由于加工精度不足,又没有严格按大样验收。

2)没有建立先试拼,后安装的制度。

3)抄平放线有误差。

4)施工机具不齐备,没有能力修正接缝误差。

5)临时固定不标准,板在灌水泥砂浆时的压力作用下移位,影响接缝的平直度。

6)施工操作不当,每次灌浆高度过高。

(3)处理方法

1)花岗岩圆弧饰面板施工管理是关键,每安装就位一圈,随时检查,及时调整纹理、色泽,

达到和顺为好。检查接缝的平直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因灌入的水泥砂浆挤压位移时,要及时剔除水泥砂浆,纠偏后重新箍紧,再补灌水泥砂浆。

3)当发现有局部偏差外凸,可用手提平面砂轮磨平、刨光。

(4)预防措施

1)根据设计要求核对圆柱的实际尺寸、直径、垂直度、放足大样图。花岗岩圆弧板与基体的
灌浆缝控制在30mm 左右,圆弧板与板间隙缝隙为1mm。计算出每块的排挡,图上编好安装
顺序号,绘制分块大样图以及节点大样图,作为加工定货及安装的依据。

2)会同生产厂 研究生产圆弧形饰面板的工艺,确保质量。拼成一圈,对照实样定出样板圈,

作为加工标准,编号安装好,方便施工。

3)花岗岩板材进场后须拆包检查边角垂直度、平整度、裂缝和棱角缺陷。这是保证安装宽、
高尺寸,接缝平直,纹理和颜色和顺的关键。

4)抄平放线:运用测量监控手段,按设计轴线距离,弹出柱中心线和水平标高线。必须符合
准确,防止误差。

5) 备齐施工机具和合格的材料。

6)绑扎钢筋网:用Φ8 钢筋混凝土作竖筋和横筋,横筋间距比圆弧板高度低20—30mm。安
装好一圈圆弧板,经检查达标后,用16 号铜丝挂扎在钢筋网上。

7)临时固定:板块安装后,用熟石膏将两侧缝隙堵严,上下口临时用8 号铅沿周长上下各扎
一道使其紧固定,以防止灌浆时的挤压位移,影响接缝。

8)按规定分层灌注1:3 水泥砂浆,稠度控制论在100mm 左右。第一层灌注150mm 高,要锚
固下口铜丝及板材。经复查无错动位移,再灌第二层、第三层。灌满一块板高后,再安装第
二块花岗岩圆弧形板材。

299、 花岗岩圆柱饰面破损和开裂

(1)事故特征

装饰精美的圆柱饰面花岗岩板材破损、缺棱掉角、开裂、影响装饰效果和观感。

(2)原因分析

1)由于花岗岩圆弧板有暗缝,在制作、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隐伤等缺陷;或早凿洞开槽断
面变化等薄弱之处,当结构沉降压缩,由于外力超过板材的强度时,导致圆弧形板材来裂。

2)因镶帖粗糙,灌注的水泥砂浆用水量过多,插捣不密实, 缝隙没有嵌密封 闭,侵蚀气体,

潮湿空气渗透板缝,使连接件遭到锈蚀,体积膨胀;或水分冻结 膨胀,产生外力的胀力,使
圆弧板产生裂缝。

3)选材和操作不当,缺棱掉角处没有心爱修补后安装,留有缺陷。

4)成品保护不善,被重物碰撞损坏。

(3)处理方法

1)花岗岩圆弧板破裂的修补,可用环氧树脂胶粘结,其配合比见表7.6。粘结时,粘结面必
须清洁干净;两个粘结面涂胶厚度为0,5mm 左右;在150C 以上温度环境下室内养护不少于

217

3d。

表7.6 环氧树脂胶粘剂配合比 (g)

材料名称 重量配合比

环氧树脂 100

乙二胺 6—8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0

颜料(或同种花岗岩粉) 适量(与花岗岩颜色相同)

2)圆弧板块表面缺边少面、坑洼、麻点的修补方法是用环氧树脂腻子,其配合比见表7.7。
先擦揩干净修补处,用腻子刮平缺陷处,在150C 以上的环境温度下养护1d 后,用油石轻轻
磨平,再养护3d,抛光、打蜡、出光。

表7.7 环氧树脂腻子配合比 (g)

材料名称 重量配合比 备注

E—44(6101)号环氧树脂 100

乙二胺 1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0

白水泥 100-200

颜料 适量(与花岗岩颜色相同)

也可用同种地花岗岩粉代替

(4)预防措施

1)加强生产厂的圆弧形花岗岩板材的检验。将进场的板材拆除包装,逐块进行检查,把破碎
和缺边掉角挑出另行 堆放,视其破损程度,采用表7.6 的环氧树脂胶粘剂粘合后方可应用,

注意要不影响观感。

2)在检查板材时还要检查看有无隐伤,即使没隐伤,花岗岩圆弧板也要在背面加固后应用。

3)花岗岩板材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天然花岗岩建筑板材》JG205—92 中的规定(表7.8)。

表7.8 花岗岩板材正面的外观质量

名称 规定内容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缺棱

长度不超过计划10mm (长度小于5mm 不
计),周边每米长(个)

缺角

面积不超过5mm×2mm(面积小于2mm×

2mm 不计),每块板(个)

裂纹

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1/10

(长度小于20mm 的不计),每块板(条)

色斑

面积不超过20mm×30mm(面积小于15mm

×15mm 不计),每块板(个)

1 2

色线

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1/10

(长度小于40mm 不计),每块板(条)

2 3

坑窝 粗面板材的正面出现坑窝

不允许
不明显出现、但不影响使用
4)加强灌缝水泥砂浆管理:搅拌、计量要准确,稠度控制在100mm 左右,插捣密实。做好
接缝的密实封嵌。

300、花岗岩板板面水斑痕

(1)事故特征

花岗岩装饰板面层,显出深浅不同的水斑痕和析出的白色浆液。失去装饰作用。

(2)原因分析

1)外墙花岗岩板采用干接缝,不防水。


218

2)有的外墙上口,无压缝板块,雨水从上面灌浆缝中渗入。因一般灌缝榨浆的用水量较大,

砂浆稠度过大。砂浆硬化后,留有水孔和收缩的缝隙。雨水渗入缝隙并滞留,浸透花岗岩,

显出深浅不同的斑痕。此外分水还会溶解墙体内砂浆和板块中的石膏、石灰、从缝隙中渗出
为玷污板块。

3)有的花岗岩板块直接从地面镶贴,底部没有做防潮层,水分从毛细孔上升留有水斑痕。

(3)处理方法

1)消除水斑痕的方法是:封闭一切进水通道,上口加设压缝的板块;刮除干接缝中的砂浆、
灰尘、扫刷干净,用防水柔性密封胶细致填嵌密实;擦净板缝边的玷污物。

2)析白的处理方法,请参照例296 的处理方法。

(4)预防措施

1)外墙饰面板块顶部,要设置水平压顶板块;花岗岩板块的底部,要设置防潮层,阻隔地下
水分沿毛细孔上升。也可在板块镶贴前,在石板块背面和板边,涂刷两道有机硅溶液,堵塞
封闭一切渗水的通道。

2)封闭板块周边的拼接缝,防止雨水渗入。其方法是在镶帖板块的同时,先要用防水柔性密
封胶,涂刮在拼接缝的底面和两侧外口。板块就位灌浆后,再在外口加密封胶填嵌密实,防
止水分渗透。

3)采用拉缝法,即把每块花岗岩板材的周边的横缝、竖缝的外口,先衬垫塑料带,深度在6mm

左右。 待安装就位,灌筑水泥砂浆后,清除塞缝条(带),塞刷洁净,随用兵防水密封胶嵌
缝。

4)有条件的应推广干挂花岗岩新工艺。

301、干挂花岗岩板材裂缝

(1)事故特征

花岗岩板材干挂在锚固件上,板材缝隙不仅影响质量,也影响安全。

(2)原因分析

1)花岗岩板材在生产、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损伤,有的缺棱掉角、暗伤等,没有检查而
用于装饰面层。

2)花岗岩板材经加工安装槽局部断面减弱,当建筑生产不均匀沉降时,板材受到挤压,应力
大于板材的强度时裂缝。

3)成品保护不及时,有的被碰坏而裂缝。

(3)处理方法

1)在检查中发现有裂缝,宜用专用针筒向缝内注入环氧树脂溶液,缝外用石膏密封,下口留
一小孔,针筒的针尖由上而下压注,待下口孔中流出浆液为好。待固化后,铲除石膏层,擦
试洁净。

2)因碰撞导致缺棱掉角时,可参照例295 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对进场大干挂花岗岩板材,拆除包装后逐块进行检查,剔除破碎的,挑出缺边掉角的改作
别用。严禁用于干挂板材。

2) 花岗岩板材正面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7.8 中的各项要求。

3)干挂花岗岩板材 的物理性能要求如下:

A、镜面板材的正面应具有镜面光泽,能地反映出景物;镜面光泽度值应不低于75 光泽单位。

B、体积密度小于2.5g/cm3。

C、吸水率不大于1%。

D、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60MPa.


219

E、弯曲强度不小于8.0MPa。

302、干挂连接件的质量不达标、位置不准

(1)事故特征

干挂花岗岩板材的连接件的质量是关键,有的位置不准确,影响安装质量。

(2)原因分析

1)干挂连接件的材质不合格,或者厚度不足。

2)制作质量不能满足要求。

3)弹线误差,打眼位置不准。

(3)处理方法

1)经检查使用的金属挂件、托板、舌板、挑板、垫板及窗口外套箍、销顶螺栓等必须是不钢
制品。若材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钢板厚度不足6mm 时,必须抽样测试;若强度和钢度达不
到要求时,要拆除更换合格的挂件,重新安装。

2)墙面上打膨胀螺栓孔的位置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先要用1:3 水泥砂浆堵嵌密实,再弹线
另行钻孔。

(4)预防措施

1)先要检测制作连接件的质量,必须达到1 铬—18 镍—9 钛钢的要求。钢材厚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得小于6mm。

2)先用不锈钢膨胀螺顺锚固连接件,用定销和花岗岩板槽固定。用靠尺板找遍垂直度,用水
平尺找平整度,然后利用锚固件上的长方形螺栓孔,调节板材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最后拧紧
螺栓,用密封胶填缝。

303、木夹板面层安装的确缺陷

(1)事故特征

木夹板安装后出现木纹错乱、色差大、棱角不直、表面不平、接缝不严、压顶条粗细不一、
高低不平等现象,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胶合木夹板面层安装前没有对色、对木纹、或胶合板板面透胶,或粘贴时板缝余胶没有清
除净。

2)木清裙压顶条断面不一致,造成粗细不匀、粗糙、钉钉时容易霹裂。

(3)处理方法

1)木板面层在收刹前检查发现有米纹错乱、色差时。应及时调整。当装饰要求较高时,板缝
可嵌金属装饰条、遮盖接缝处的缺陷。

2)木墙裙压顶条粗细不一、粗糙,钉钉处开裂,须拆除后更换合格的压条,重新钉牢。

(4)预防措施

1)精选板面料,将树种、色泽、花纹一致的使用在一个房间内,至少在一面墙上要和谐。

2)面层板安装前,先设计好分块尺寸,并将每一块找方找直,试拼装一次,经调整满意后
再正式安装。

3)木墙裙的顶部要拉线找平。木压条要挑选粗细一致、色泽相近顶在一条线上。阴角接头采
用上半部450、下半部平接的接法。

4)直接使用切片板时,尽量将花纹木心对准。一般将大木花纹安装在下面;小花纹安装在上
面,防止倒装。选配颜色好的用在迎面,颜色稍差的用在侧背部位。

304、筒子板、贴金板的缺陷


220

(1)事故特征

筒子板、贴金板盖不住缝隙、结合不严,割角不准,色泽不匀。

(2)原因分析

1)门窗框没有裁口或抽槽。使筒子板正面直接贴在门窗框的背面,盖不住缝隙,造成结合不
严。

2)筒子板、贴脸的450 割角不准,割角后未用细刨刨平或用砂纸磨平,使割角有不严、不方
等缺陷。

(3)处理方法

筒子板制作、安装质量若不合格必须返工纠正,包括线条与木色、木纹的和顺和割角等缺陷。

(4)预防措施

1)筒子板须选用五夹板,门窗的位置必须方正垂直,预埋木砖或连接件必须齐全,位置必须准
确。

2)面板选材木纹和颜色 要近似,裁板时要略大于龙骨的实际尺寸,木纹根部向下,板的里
侧要装进凹槽。

3)贴脸板(俗称盖缝板)搭盖墙的宽度在10—20mm 之间。横竖贴脸板要对正线条,割角准
确平整,对缝严密,]安装牢固。

305、木板面层有明钉和霹裂

(1)事故特征

装饰线条常有安装的钉帽外露、端头霹裂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钉帽没有按规定砸扁,或钉的钉顺木纹,或砸扁的钉帽横木纹而外露。

2)硬杂木没有先用钻头打眼后再钉钉。

(3)处理方法

1)用钉冲再将钉帽送进木材面。

2)有微裂缝但不断裂时,用木胶灌注缝隙后刮平,如有断裂须锯断后修补好。

(2)预防措施

扁钉帽应顺着木纹往里送入板面内1mm,当木材比较硬时,须用木钻钻比钉小的孔,再钉钉
子。

306、木板面层起鼓、毒变

(1)事故特征

装饰面层起鼓,尤其是胶合板面层还会脱落、毒变发黑,破坏装饰效果,污染环境。

(2)原因分析

1)新建工程的基体湿度大,又没有执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CJ73—91 中第八
个五年计划6.4.2 条件规定:“安装胶合板的基体表面,用油毡、油纸防潮时,应铺设平整,

搭接严密,不得有皱折、裂缝和透孔等。”导致木板面层起鼓和毒变。

2)采用的木材含水率大于20%时,没有干燥到位就用于装饰工程,因干燥收缩不一致而变形。

3)木材面层的上部有渗漏水,因水被吸入木材而出现起鼓、脱胶、毒变等问题。

(3)处理方法

1)对局部起鼓、脱胶、毒变的板材面层拆除,给基层创造晾干条件。

A、堵塞漏水的通道。

B、基层上补做防潮层。

2)更换含水率在12%左右的干燥木材重新安装。


221

(4)预防措施

1)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先做防潮层。木隔栅的的木材要做好防潮、防腐、、防虫、防火处
理。

2)选用的木材含水率应控制在12%左右。

3)检查上部和外墙面不得有渗漏水之处。必须先堵塞一切渗漏水通道, 不漏水后方可施工
木面层。

7.3 内装饰工程

7.3.1 内墙抹灰工程

307、内墙抹灰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内抹灰层空鼓、裂缝、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基层面没有清扫冲洗洁净,对光滑棉农层未做“毛化处理”而空鼓。

2)门窗框周边没有用水泥砂浆填嵌密实、造成门窗开启振动,而使周边的抹灰层出现裂缝和
脱落等现象。

3)抹灰层砂浆不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导致有的抹灰砂浆和易性和保水性差,硬化时收缩性大,

粘结强度低。有的混合砂浆、水泥砂浆搅拌后停放超过3h 以上,其水泥已超过初凝,则砂浆
强度下降,失去粘结性能。

4)一次抹灰厚度超过计划15mm,出现坠裂和收缩不匀裂缝。

5)配电箱、消防箱等背面的抹灰层薄,又无防裂措施。

(3)处理方法

1)已完工的抹灰层有空鼓,脱落,须查清范围和面积,沿周边割开或凿开,铲除空鼓部分,

用钢丝板刷刷干净基体面的灰尘,用水冲洗和湿润。用原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

分层抹灰,靠周边要细致压实压密,抹面层的平整度、颜色都要与周边相一致。用排笔蘸水
沿周边涂刷、抹平。

2)有裂缝但不脱壳时,先将缝中灰尘撒刷干净,喷水湿润,用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

水泥或白水泥=1:4:12)涂刮嵌密裂缝。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如处理好基体面层。吊直墙面,剔凿除凸出部分,刮除墙面回疙瘩,扫刷
干净,浇水湿润要均匀,分层补平凹陷处。

2)混凝土光滑面要用10%的稀盐酸溶液洗刷面层的油污和隔离剂,随用清水冲洗干净。再进
行“毛化处理”,如凿毛,涂刷界面剂,喷毛或洒毛,用聚合物水泥砂浆(107 胶:水:水泥
“砂=1:4:10:10)喷或洒毛后,湿养护7d。

3)检查门窗框是否牢固,位置及垂直平整度必须合格,将墙面扫刷干净,浇水湿润,用1:3

水泥砂浆将错就错缝填塞紧密,砂浆稠度控制在60mm 以内,分二次填塞,以防门窗反复开
闭时使粉刷层脱落。

4)配电箱、消防箱的背面无砌体时,应钉钢丝网。每边放大100mm,再做抹灰层。

5)粉刷必须分层施工:头度砂浆的稠度要大一点,厚度控制在6mm 左右。要用力刮,使砂
浆嵌入灰缝中,等干硬后再抹中层灰,要求平直、垂直;厚度宜在7—8mm 之间,面层根据

222

规定必须粉平、抹光、、进行喷水养护,以防早期脱水而开裂,脱落。

308、墙裙、踢脚线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抹好的墙裙、踢脚线上口空鼓、裂缝。

(2)原因分析

1)抹水泥砂浆墙裙和踢脚线时,没有按墙裙和踢脚线的高度弹线,没有刮除线内多余的抹灰
砂浆,并洗扫刷干净。

2)没有按规定分层抹灰,一次成活,厚度超过15mm。因面层干硬,快收缩时产生拉应力致
使脱壳和裂缝。

3)为了赶工,底层灰和面层灰同时进行;或面层压光时间掌握不当,有时过干,有时过湿,

收缩不匀;或抹好的成品不养护,产生干缩裂缝。

(3)处理方法

检查已脱壳和裂缝的范围,划线用手提切割机切开,铲除脱壳、裂缝的部分,并铲除底层沾
附的石灰砂浆。用钢丝板刷洗刷干净。刷纯水泥浆一遍,随抹1:2.5 水泥砂浆底灰层,厚度控
制在7mm 左右,刮紧刮匀、用木抹子搓毛,保养1d 以上,再抹面层砂浆。掌握时机抹平抹
光。上口拉水平线切平抽光,要求做成内高外低的斜坡面。要掌握好阴角方正和正面的垂直
度。终凝后洒水湿养护7d,保护成品不被重物碰撞损坏。

(4) 预防措施

1)严格基体处理,如弹好墙裙和踢脚线高度、水平线、、铲除水平线以下的石灰砂浆、灰疙
瘩和沾附的水泥浆液,然后用钢丝板刷洗刷干净。

2)在抹灰前先刷一遍聚合物水泥浆。随抹1:2.5 水泥砂浆底灰层,刮薄刮紧,用木抹子搓毛,

养护1d 以上。抹面层必须控制好阴角方正和面层的垂直度。拉水平线切除上口多余的砂浆,

抽光,保持向外口的斜坡。

3)湿养护7d,并保护好成品不被碰撞和污染。

309、没有按规定做护角线

(1)事故特征

室内阳角经常碰坏,缺棱掉角。

(2)原因分析

1)施工前没有向操作班组交底,说清楚抹护角线的重要性。

2)检查不细,没有先检查抹的护角是否合格,然后才可做墙身抹灰。

(3)处理方法

凡没有做护角线的阳角,必须铲除原有抹灰。宽度每边60mm 左右,高度不少于2m,用板刷
洗刷干净。涂刷聚合物水泥浆,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抹好护角线。经干硬后补修
好抹灰面层。加强湿养护和成品保护。

(4)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向班组交底清楚,严格执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2.1.10 条规
定:“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宜用1:2 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
宽度不应小于50mm。”

2)检查门窗位置, 确保门窗固定牢固。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分皮填嵌密实。

3)根据吊直的标准或灰饼,将墙角、柱角、门角处洗刷干净,先刷聚合物水泥浆,随抹水泥
砂浆(水泥:砂=1:2)底层灰。粘贴好“八”字靠尺并找方吊直,作为内墙抹灰的依据。分
层抹平后稍干,用阳角器将水泥浆敷压光滑。门窗框侧边的抹灰和阳角护角线须一次完成。

223

湿养护和成品保护,防止碰撞损坏。

310、轻质隔墙抹灰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沿加气混凝土、碳化板等枪质隔墙条板面上的抹灰,产生纵向、横向不规则裂缝和空鼓。

(2)原因分析

1)在轻质隔墙面上抹灰时,没有掌握这些板材的确特新法,没分别采取不同技术措施。

2)板缝没有处理好,板的胀缩性能不一,因收缩和膨胀使缝隙的抹灰层产生纵向裂缝。

3)墙体刚度差,受有外力振动,导致横向裂缝和空鼓脱壳。

4)基层面处理不当。

(3)处理方法

1)由于条板易收缩裂缝,因此应做成“V”字形缝,缝中嵌填同抹灰颜色相同的柔性密封胶
密封。

2)空鼓和脱壳的处理方法是:铲除脱壳部分,洗刷干净基体面。在抹灰前1d 用聚合物溶液
(107 胶:水=1:9)喷涂一遍,随用混合砂浆(水泥:纸筋石灰膏:粉煤灰:砂=1:3:4:5)

薄薄刮一层,厚度控制在4—5mm,用木抹子搓平且有细毛面,面层砂浆要和原有面层相同,

修补刮平,用软毛刷蘸水沿周边刷一遍,然后用铁抹子压实抹平,以无接搓痕为好。

3)如因条板刚度不足和受外力作用过强而致空鼓,应先多条板补强,然后再修补抹灰曾。

(4)预防措施

1)处理好基体是防止空鼓的关键。消除基层面的酥松层和灰尘,洗刷干净,板缝刷107 胶水
溶液(107 胶:水=1:4),随即用混合砂浆(水泥:石膏灰:粉煤灰:砂=1:1;3:3)堵嵌
板缝;必须勾嵌密实。

2)用聚合物水泥浆涂刷一遍,随即用混合砂浆(配合比同上)薄薄刮一层,厚度控制在5mm

左右,用木抹子搓拼音且有细毛。

3)抹面层灰前,须检查底层灰的质量,不得而知有空鼓和脱壳部分。底层抹灰有缺陷,必须
先纠正合格后方可按设计要求抹面层。

311、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

(1)事故特征

抹灰层表面粗糙,不平整,阴角不直,偏差值都超过允许偏差,影响观感。

(2)原因分析

1)违章作业,没执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中第2.3.1 条中级抹灰的要
求: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2)施工管理不严,交底不够,检查不细。

3)操作技艺低,不懂抹灰的操作工艺和技巧。

4)工具不齐备,缺乏直尺、刮尺等必要的工具。

(3)处理方法

1)全面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剔除凸出部分,补平凹洼处。

2)吊线纠正阳角垂直度,用阴角器纠正阴角方正和偏差。

(4)预防措施

1)检查基层,认真测量,做好标志块及标筋,吊直阳角,套方阴角,在阴角两侧100mm 处
做好标筋。

2)底层灰要薄,要紧、要搓毛,中层灰要达到平整和垂直度要求。

3)做好操作中的检查,及时用靠尺,长刮尺,方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24

4)阳角用靠尺抹平后,再用阳角器抽直、抽方。

5)阴角根据两侧标筋抹平后,用阴角器多次抽直抽方。

6)准备好工具和量具是做好抹灰的关键之一。靠尺要直,不变形;方尺要方,要标准。

7.3.2 顶棚抹灰工程

312、混凝土顶棚抹回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混凝土顶棚有不规则裂缝,中部有通长裂缝;预制板楼底没有清除干净,而产生空鼓裂缝;

或沿楼板缝产生纵向裂缝。

(2)原因分析

1)板底没有清理干净,板底的模板隔离剂、油污没有清除;浇水不足。

2)预制楼板安装不规范,楼底高低差大于20mm,早晨抹灰层厚薄不匀,收缩不同步而裂缝、
空鼓。

3)预制楼板的板缝排列不匀,且灌注的板缝不密实。

4)砂浆配合比不当,和易性及保水性差;不按配合比计量,砂浆与板底粘结强度低。

5)施工方法不准,板底抹灰层过厚,一次抹灰层厚度超过12mm。

(3)处理方法

1)铲除空鼓脱壳处的抹灰层,用10%的稀碱水溶液洗刷板底隔离剂和油污,再用清水冲洗掉
碱水溶液。然后喷涂一遍聚合物溶液(107 胶:水=1:9)。

2)用混合砂浆[水泥:纸筋石灰膏:砂=1:0.5:2.5(体积比)]修补凹陷处;抹底层灰时,应垂直板
缝操作,用力刮薄,厚度控制在3mm 左右,使砂浆嵌入孔隙。表面用木亩子拉成小毛面。

3)当底层灰保养2d 后,经检查不得有空隙,裂缝。如有壳裂,必须返工纠正后方可抹中层
火。每层抹灰层的厚度不大于7mm。

4)抹面层灰的用料和配合不要与原来抹灰面层相同。抹平后用排笔蘸水沿接槎处刷一遍,随
用铁抹子抹压平整。

(4)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如预制楼板的安装要保持板底平整度,高低差不大于5mm;板缝要均匀,

应控制在20—30mm 之间。

2)检查预制板的安装质量,合格后灌好板缝,将板缝两侧清扫冲洗干净,刷聚合物水泥浆一
遍。吊好板缝底模板,随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细石子=1:2:2)或用微膨胀细石魂灌
缝,插捣密实。隔天上面浇水养护,下面检查不漏水的灌缝为合格。

3)用10%的火碱水溶液或洗洁精溶液,洗刷板底的油污和隔离剂等污物,随用清水冲洗洁净,

用钢丝板刷刷除溶液和浮浆。在抹灰前先喷涂一遍溶液(107 胶:水=1:9)。

4)抹头度灰,即用搅拌均匀的混合砂浆[水泥:纸筋石灰膏:砂=1:0.5:2.5(体积比)]修补凹
陷处,然后薄薄刮一层底层灰。应垂直于板缝操作,要用力刮使砂浆嵌入空隙,用木抹子拉
成小毛。

5)严格按规定配合比抹中层灰和面层灰。

6)混凝土楼板顶棚抹灰,应待上层建筑地面做完后进行。

313、钢板网顶棚抹灰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钢板网订顶的抹灰层有不规则裂缝和中间空鼓裂缝。

(2)原因分析


225

1)钢板网没钉牢、钉平整,有弹性,抹灰后的荷载作用使之下垂,产生挠曲变形,使抹灰层
在剪切作用下裂缝。

2)顶棚采用的木筋含水率过高,产生干缩变形;或接头不牢,或起拱不准等因素而变形,使
抹灰层产生裂缝和空鼓。

3)操作不当,抹灰砂浆中多加水泥,增加了砂浆收缩率;或抹灰操作没有采用先压后抹,使
抹灰砂浆转脚挂牢在钢板网上。

(3)处理方法

1)将空鼓又裂缝的抹灰层铲除,扫刷钢板网上的砂浆。检查木吊筋、木龙骨的质量,及时补
强加固,间距与起拱都要符合标准,钢板网要用卡子钉牢不松动,钢板网应互相搭接
30—50mm,用22 号铁丝绑扎在钢筋上。

2)抹底层灰宜用麻刀石灰砂浆或纸筋石灰砂浆,要采取想往上压后抹平的操作方法,使砂浆
形成转脚而结合牢固;抹灰层厚度不宜超过6mm,并用木抹搓平、搓毛、养护,然后抹中层
和面层。在新旧抹灰层结合处用软毛刷或排笔蘸水刷一遍,随用铁抹子抹压平整。

3)有裂缝但不脱壳时,宜用涂料腻子批嵌缝隙,确保平整光洁。

(4)预防措施

1)严格按规定施工:金属网装钉完成后,必须检查合格后方可抹灰,底层和中层宜用麻刀石
灰砂浆或纸筋石灰砂浆。各层应分遍成活,每遍厚度为3—6mm。

2)抹底层灰时,先向上压使砂浆能透过钢板转脚挂牢,随抹平。

3)顶棚的高级抹灰及大面积顶棚,应加钉长350—450mm 的麻束,间距为400mm,并交错布
置,分遍按放射状梳理抹进中层砂浆内。

4)吊筋和龙骨、板条、宜采用烘干或风干的红白松等优质木材,含水率应小于20%。顶棚吊
杆、龙骨断面和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起拱高度以房间跨度的确/200 为宜。

314、板条顶棚灰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顶棚抹灰层空鼓和裂缝、影响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常有掉落的危险)。

(2)原因分析

1)吊顶的龙骨、板条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断面尺寸偏小、接头不严、含水率过大、起
拱不标准、产生收缩变形、受力后挠曲等导致抹灰层起鼓和裂缝。

2)吊顶操作不当:小龙鼓是由下而上钉在大龙骨上的,当受力或下垂或松动,板条间缝隙过
大或过小;两端接缝不分段,造成板条吸水后膨胀或干缩应力集中,导致起鼓、裂缝。

3)抹底层灰时,因板条缝小,砂浆嵌不进无法转脚而脱落;当板条缝过大,抹灰砂浆嵌不牢,

抹灰层与板条粘结不牢,厚薄不匀,引起抹灰后板条方向平行的裂缝、板条接头处裂缝、空
鼓脱落等。

4)抹灰砂浆配合比不当,各层抹灰的操作方法或时间不当。

(3)处理方法

1)将空鼓的抹灰层铲除,扫刷干净板条上的灰浆。检查木龙骨的质量,必须补强,架设侧向
吊搭;板条铺钉时接头要错开,错槎宽度不宜超过500mm,板条端部之间应留3—5mm 间隙。
板条与板条之间的间隙控制在5mm 左右。

2)抹底层灰宜用麻刀或纸筋石灰砂浆,且采取先经上压后抹平的操作方法,使灰浆转尖挂牢,

抹灰层厚度不大于6mm,用木抹子搓平,搓毛,养护到七成干,再抹中层灰,面层灰。在新
旧抹灰层结合处用若毛刷蘸水刷一遍,随用铁抹子抹压平整。

3)有裂缝但不脱壳时,在裂缝表面用乳胶漆贴一条20—30mm 宽的薄尼龙纱布修补,再刮腻
子,喷浆。


226

(4)预防措施

参照例313 的预防措施。

315、装饰线条裂缝、空鼓

(1)事故特征

装饰线条裂缝、空鼓、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冲洗干净,浇水不足、不匀。

2)底层面上没有涂抹一层粘结剂;或抹灰层用的砂浆配比不适当;或没有掺适当的麻刀或纸
筋。

3)砂浆失水过快,保水性差,摸灰线条没有及时养护。

4)操作不当,一次抹灰层过厚。

(3)处理方法

1)有空鼓又有裂缝时,铲除空鼓层,扫刷冲洗干净。在混合砂浆(水泥:石灰膏:砂=1:1:

1)中掺点麻刀等纤维。薄薄抹一层,用原有线条的扯模和砂浆的配合比分四遍成活。加强湿
养护。

2)有裂缝但不脱壳时,采用涂料腻子批嵌,刮和顺。

(4)预防措施

1)认真清理基层面的浮灰和污物,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要浇匀浇透,在抹灰时再洒水湿润,

最好喷洒一遍溶液(107 胶:水=1:9)。

2)线条抹灰要分层分遍进行,多次上浆,反复拉模压实抹平,不能一次或二次完成。

3)底面薄薄板刮一层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石灰膏:砂=1:1:1)掺少量麻刀的粘结层,再
抹头道粘结层灰,即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水泥:石灰膏:砂=1:1:4)分三道成线条;面
层用1:2 石灰砂浆薄薄地抹一层,形成灰线,棱角,线条要基本整齐。

4)抹灰后应加强洒水养护。

316、装饰线条不匀称、呈竹节形

(1)事故特征

装饰线条达不到验收标准“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的要求。

(2)原因分析

1)表面不平整,靠尺松动或冲筋损坏,影响拉模抹灰线质量。

2)操作不平稳,如手持线模用力不均匀,或脚没有站稳而晃动。

3)砂浆的稠度时大时小,或搅拌不匀。

(3)处理方法

浇水湿润,将局部凸出修正。第一遍用普通纸筋灰抹,第二遍用细纸筋灰扯光、抹匀,使线
条清晰美观为好。

(4)预防措施

1)靠尺固定要平直、牢固、与线条紧密吻合,不允许松动。

2)抹装饰线条的操作工要技艺熟练、手法正确,双脚站稳,两手拿活线模搓压灰线,用力均
匀。


227

7.3.3 特种砂浆抹灰工程

317、耐酸面层空鼓、裂缝

(1)事故特征

耐酸面层有空鼓和裂缝时,酸溶液会渗透腐蚀基层。

(2)原因分析

1)基层湿度大于5% ,影响耐酸砂浆抹灰层的粘结强度而空鼓。

2)操作技艺差,操作方法不当。

3)施工的环境湿度低于10%。

(3)处理方法

1)耐酸面层空鼓时,必须铲除空鼓部分,扫刷洁净,不能用水洗。用耐酸胶泥浆沿周边及基
层满涂一遍,在干燥的环境(大于150C 的温度环境中)养护24h。再涂刷第二遍,涂刷时要
垂直于第一遍,再严防护24h。然后分层抹耐酸砂浆,每层厚度控制在3mm 左右,抹到与原
有抹面平。 抹时要用力将砂浆压紧,按同一方向一抹子成活,不允许来回涂抹。在面层压光
后,应检查表面,不得有脱壳空鼓现象。在干燥(温度大于150C)的环境中养护20d 左右。
不得在表面洒水。

2) 将裂缝处扫刷干净,涂刮耐酸胶泥,在干燥和大于150C 的环境中养护24h,再刮第二遍
耐酸胶泥,养护24h,再抹耐酸砂浆。在干燥和温度大于150C 的环境中养护20d。

(4)预防措施

1)将基层处理干净、干燥、不得有局部潮湿现象。

2)涂抹方向要正确,要掌握操作要领。要用力将砂浆压紧,按同一方向用一抹子成活,不要
来回粉抹,每抹好一层要间隔12h 以上。当面层压光后,要检查不得有脱壳、空鼓、表面皱
折等现象。棱角和转角处要抹成弧形。

3)在养护期间要保持干燥,不得受雨淋。

4)酸洗处理,即指用浓度为30%--60%的硫酸溶液刷洗表面,没一次刷洗的时间要间隔24h,

酸洗后表面会出现白色晶体,应在下一次刷洗前擦除,要刷洗到表面不析出结晶物为止。

318、重晶石抹面空鼓、下坠裂缝

(1)事故特征

重晶石砂浆也叫做钡粉砂浆,主要用于阻隔X 光或y 射线的作用。如抹灰面层产生空鼓和裂
缝,直接影响使用功能和安全。

(2)原因分析

1)由于重晶石砂浆密度大,粘结力又小于一般砂浆,在未凝固之前,砂浆易下坠、裂缝。

2)当砂浆配合比不当时,不能使砂浆与墙面之间粘结牢固,加上没有较好地进行养护,使砂
浆产生干缩裂缝。

(3)处理方法

当重晶石砂浆下坠或下坠脱落时,应将其铲除后把基层面扫刷干净。基层面加钉钢板网一层,

第一层用重晶石砂浆抹平网眼,使砂浆挤网眼填实粘结牢固,以防止重晶石砂浆抹面坠裂。

(4)预防措施

1)严格材料质量,宜选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合格的硫酸钡砂及粉,配合比见表7.9。

表7.9 重晶石砂浆参考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 水泥 中砂 重晶石砂 重晶石粉

配合比 0.48 1 1 1.8 0.4


228

(重量比)

用量

(kg/m3)

262 526 526 947 210.4

2)控制好抹灰工艺,采用每层先竖抹、后横抹的两遍抹法,每层厚度应控制在4mm 左右。每
一墙面必须一次抹完不留施工缝。在抹完后待30min,再抹压一遍,表面搓毛,然后隔24h 方
可抹第二遍。

3)抹好后关闭门窗,以喷雾器喷水养护,并控制环境温度在150C 以上;养护不少于14d。

319、耐热灰浆面层不耐热、裂缝

(1)事故特征

耐热砂浆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厂房和烟囱等表面,目的是保护结构免受高温辐射热的作用。如
不耐热或裂缝,将影响建筑的安全度。

(2)原因分析

1)配合比达不到耐热度的要求,或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2)施工操作不当,如一次抹灰太厚,会产生收缩裂缝。

(3)处理方法

1)当耐热砂浆抹灰层受热后酥松、裂缝时,须返工重粉。配合比要根据设计要求的耐热度确
定。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用进场的原材料做试配比将试配比的试块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有裂缝但不空鼓时,培植耐热密封涂料密闭即可。配合比参照表7.10,搅拌均匀即可涂抹
密封缝隙,随拌随用。

表7.10 耐热密封涂料参考配合比

涂料名称 材料名称 配合比(体积比) 适用温度(0C)

1 号涂料

石英砂或硅砖粉(粒径小于1mm)

石棉纤维

水玻璃(相对密度1.3—1.4)

水适量

70%

10%

20%

适量

400—500

(4)预防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的耐热度和使用的位置培植耐热涂料,但一定要经试配测试合格后方可应
用。

2)认真选材,水泥要用325 浩以上的矾土水泥或矿渣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耐火泥要用废耐火砖经碎磨成细粉后配制。

3)基层表面必须扫刷干净,浇水湿润,再分层抹压。

320、保温砂浆抹灰层脱壳、酥松

(1)事故特征

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抹灰层脱壳、酥松、直接影响保温效果。

(2)原因分析

1)配合比不当,砂浆搅拌不匀。

2)基层没有清扫干净,浇水过多。

3)操作工艺不当,导致收缩裂缝。

(3)处理方法

1)脱壳和酥松层的处理:铲除脱壳和酥松部分,将基层面扫刷干净,控制膨胀珍珠岩砂浆配
合比(水泥:消石灰膏:珍珠岩=1:1:6),并适当掺入纸筋,掌握好水分,随拌随用,底层
灰厚度不大于8mm,隔24h 后抹中层灰,周边要细致抹紧抹平。再隔24h 抹面层灰,要求和

229

原有面层平。

(4)预防措施

1)基层要清扫干净,凿除凸出部分,用1:3 水泥砂浆修补好凹洼部分,一般基层面可不浇水。

2)膨胀珍珠岩砂浆搅拌要控制好用水量,随拌随用。稠度控制在80—100mm。

3)分层操作时,要满足设计规定的厚度,底层灰厚度不大于8mm;必须隔24h 后再抹中层灰。

当稍干时,应用木抹子搓平。一般抹压不要用力过大。当中曾灰达到六七成干时,方可按规
定抹面层。抹面层前全面检查一遍中层灰,有脱壳、酥松、裂缝时,应先纠正,后抹面层灰。

4)做好成品保护,并使之不被碰撞。

321、防毒砂浆面层裂缝、粗糙

(1)事故特征

防毒砂浆面层裂缝、粗糙、更容易产生毒变,影响防毒效果。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彻底清除干净,没有进行化学杀菌,留有隐患。

2)砂浆中掺防毒剂后,增大抹灰面层的收缩性而裂缝,也会造成表面粗糙。

(3)处理方法

1)处理裂缝的方法:洗刷干净裂缝中灰尘、油脂、蛋白质、淀粉等。再用稀氨水溶液清洗。
然后用掺有防毒剂的水泥浆填嵌密实。稍干后,再抹压一遍。

2)有起鼓、脱壳时,必须铲除扫刷干净起鼓、脱壳处抹灰层,先涂刷一遍纯水泥浆,然后用
掺防剂的砂浆分层抹平。用软毛刷蘸水沿周刷一遍,用铁抹子抹压平整。

3)防毒砂浆粉抹后的面层还会发毒时,先用化学杀菌方法洗刷掉毒菌,再用乙醇、升汞水、
福尔马林、石碳酸等水溶液全面喷洒、洗刷一遍。

(4)预防措施

1)彻底清除基层的毒菌,铲除原有抹灰层,包括天棚、墙面、地面的面层,凡有缝隙,均要
用稀氨水洗刷一遍。

2)选用合适的防毒剂。常用的防毒剂有五氯酚钠、醋酸苯汞、“披细皮一钠”(商品名:PCP—

钠)掺入抹灰砂浆中。

3)分层抹灰,不得有裂缝和空隙,确保面层平整光洁。

322、吸声砂浆面层脱壳、酥松、裂缝

(1)事故特征

吸声砂浆是指水泥系统中掺蛭石和筋料,做抹灰达到吸声效果。如有脱壳和裂缝,影响吸声
功能。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清理干净,或基层过于潮湿。

2)蛭石砂浆配合比和搅拌不当。

3)操作工技艺低,没有掌握操作方法。

(3)处理方法

1)铲除脱壳、酥松部分,扫刷干净基层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基层和周边。

2)配制蛭石吸声砂浆,如选好矾土水泥,标号高于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425 号;蛭石选
用粒径4—7mm 的,容重小于110kg/m3。配合比参照表7.11,为增加硬度,在配合比中还可以
掺一些砂。灰浆搅拌蛭石要在施工前一天淋湿,再加矾土水泥、普通水泥拌匀。

表7.11 水泥蛭石吸声灰浆参考配合比(体积比)

层次 抹灰厚度 矾土水泥 普通水泥 蛭石


230

底层 14mm 0.6 0.4 2.0

面层 7mm 0.6 0.4 3.0

3)拌匀的灰浆比普通砂浆轻、滑、抹灰时压力要均匀,不要压得过紧;稍干后用木抹子搓平,

底层灰抹好后养护24h,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抹面层前要全面检查,无脱壳、酥松和裂缝,

方可抹面层灰。

(4)预防措施

1)控制基层的平整度和干湿度。

2)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计量应准确,灰浆要均匀。

3)掌握抹灰技巧,抹压用力均匀,厚度一致。道道工序均应检查,发现缺陷及时纠正。

7.4 涂料工程

7.4.1 油漆涂料工程

323、油性涂料的慢干与回粘

(1)事故特征

油性涂料(溶剂型油漆)涂刷的面层干燥后又回粘,有的涂层涂刷后不固化、不实干。

(2)原因分析

1)涂料(油漆)质量低劣,配制时树脂量用少,则涂料干得慢。

2)将不同类型的涂料混用,由于材性不相容,干燥时间不一,导致慢干,甚至产生变色,发
胀,肝化等质量问题。

3)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发挥性涂料爱高温环境中干得慢;相对湿度使发挥性涂膜面发白;

没有实干的涂膜,经烟气,煤气熏过后,灰会产生干燥迟缓而回粘。

4)涂料的施工环境差,周围环境中含有盐,酸,碱等气体或液体的污染;或木构件上的干性
松脂没有清除,当涂刷油性涂料后,酸碱等逐渐渗透涂膜而导致发粘。

5)有的操作工任意多加催干剂和稀释剂,也会造成发粘,慢干现象。

6)有的为抢工,头度漆尚未实干就涂而度厚漆,造成外干里不干而发粘和慢干。

(3)处理方法

1)当涂膜出现轻微慢干或回粘时,可加强通风;如温度过低可适当加温,加强保护,经观察
数日,还不能干燥结膜时,则应返工重涂涂料。

2)当涂膜多日不干或回粘严重时,要用强溶剂苯、松香水、汽油等洗掉擦净涂膜层,再重新
涂刷优质涂料。

(4)预防措施

1)宜选用优质涂料,即生产厂要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镜抽样测试合格后
方可使用。每一个建筑工程须选用同一类型的涂料,不能将各种涂料混放,更不允许将不同
类型的涂料混合使用。

2)切忌在涂料中任意增加或稀释剂或催干剂,或在底层涂料或腻子没有实干时,就涂面层涂
料,造成表干里不干。

3)涂料施工前,对各类基体都要有害物质清除干净或满涂隔离层,不得早有害气体的环境中
操作。

324、涂膜层开裂或卷皮


231

(1)事故特征

涂膜层开裂和卷皮,严重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涂料质量低劣,涂料成膜后收缩脆裂。

2)构件表面沾有油污,没有清除干净就施工,或涂膜粘结不牢而开裂。

3)有的木装修墙面有干湿变化。

4)底层涂层没有实干就涂刷面层,或使用油性底层涂层,而面层用发挥性涂料;面层涂料接
触空气干燥快,表面层收缩硬化,其后底层涂层逐渐干燥收缩,致使面层涂层开裂、卷皮、
脱落。

5)墙面涂层太厚,收缩小;或底层涂蹭面光滑,附着力小,容易开裂。

(3)处理方法

1)将已卷皮、开裂严重的涂膜层铲除,查明卷皮、开裂的原因。清除基层面的油污,保持基
层的干燥,堵塞潮湿的水源,选用同一系列的涂料,分层涂刷。必须待底层涂膜实干后方可
涂上层涂层。

2)局部裂缝和卷皮时,用刮刀将卷皮处刮除,用砂纸打磨裂缝和刮除处。用与原色泽相同的
同一系列涂料,分层涂抹平整。

3)墙面因涂层太厚、太光滑而裂缝时,将有裂缝的墙面用砂纸打磨一遍,扫刷干净,用与底
层同系列同色的涂料再涂刷一遍面层。

4)装饰涂料经使用后涂膜老化、开裂和卷皮时,应全部铲除后重涂面层涂料。

(4)预防措施

1)认真清理涂料基层面的油污和有害物质,如松脂。

2)墙面涂刷涂料,要待水泥砂浆抹灰层干燥后,经检查无开裂、脱壳后方可施工。先清扫洁
净基面,再刷一遍清油,并补嵌腻子

打磨平整、涂刷底漆;待底涂实干后,用细砂纸全面打磨,然后涂刷面漆。

3)优选质量好的涂料,稀稠要合适,涂料中要加防老化剂,以延长使用年限。

325、涂膜粉化

(1)事故特征

涂膜层粉化,影响装饰效果,污染环境。

(2)原因分析

1)涂料质量低劣,且面涂和基体,面涂与底涂料及腻子的材性不相容。

2)直接在混凝土、水泥砂浆的面层上涂刷涂料,容易粉化。

3)暴露在室外的构件面上,或使用高色料醇性涂料,都会发现在涂膜上沉淀出粘结颜料的粉
状物质。

(3)处理方法

1)已粉化的涂膜必须用强溶剂苯、松香水等洗刷干净,清理基体。根据不同基体,选择适应
性好的涂料、腻子、底涂和面涂都要是同一系列的,即材性要匹配。用细砂纸打磨光洁、扫
刷洁净、满批腻子、再磨平,待实干后涂底涂层,然后打磨平整、擦试洁净,最后涂面层和
罩面涂料。

(4)预防措施

1)根据施涂的不同基体,选择合适的涂料,腻子、底涂、面涂料和溶剂等的确材料都应按属
同一系列,材性要匹配。必须经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应用。

2)基体面要认真处理,凡有缺陷的要纠正或翻修后方可施工。墙面、抹灰面要先用水冲洗多
次,晾干,控制干燥度。满批腻子,打磨平整,扫刷擦试干净,方可做底涂涂层。


232

3)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基层干燥度,含水率应小于8%。满批腻子应打磨,实干后方可涂底
涂层。 底涂打磨好并实干后方可复补腻子, 打磨平整,再次实干后,全面检查无任何缺陷,

方可涂面层。

326 涂膜层表面有气泡、针孔与鼓包

(1)事故特征

涂膜层完成后,表面有气泡,针孔和鼓包。

(2)原因分析

1)木基层的管孔洞大,有的水泥砂浆的表面有较大的水孔、气孔。操作不细致,刮腻子时没
有将孔眼填塞好,涂刷涂料后,在干燥过程中,在孔眼中空气受热膨胀,形成涂抹中的气泡。

2)基层潮湿,含水率大,当涂层固化时,未逸出的水蒸气在涂膜层内形成鼓包。

3)采用喷涂涂料时,压缩空气夹带入涂层中,产生气泡。

(3)处理方法

1)涂层表面有少量气泡,用0—1 号细砂纸打磨消除气泡后,用腻子补嵌一切孔眼,干硬后,

打磨平整,然后补涂颜色一致的涂料。要求涂膜平整。

2)当气泡、鼓泡较多时,须将涂膜铲除,查明产生气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如
因基层含水率大,则应干燥后再涂涂料。

(4)预防措施

1)基层必须干燥,一般含水率小于8%;应将基层的一切孔隙批嵌密实磨平。做底涂层后再
补刮腻子,当全部孔隙填平、磨光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做面层涂料。

2)在潮湿的基层涂刷涂料时,不宜采用密闭性的涂料,宜采用乳胶漆。每道工序要保证质量;

下道工序施工要在上道工序干燥后进行。

3)严格施工标准,不宜早烈日下施涂。如采用喷涂时,压缩空气要通过鉴定分离器滤去水分;

浸在水中的涂料刷子取出后,要将明水处理干后方可使用。

327、有光涂膜表面失光

(1)事故特征

有光涂膜表面是以光泽度来显示装饰效果,如表面失光(又称倒光)则影响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有光涂料涂刷后,即将成膜时如遇烟气、煤气熏染,气体中有害物质使涂膜变质,干后无
光泽。

2)涂料施工时,环境湿度大于80%时,水汽和涂料混合或凝聚在涂膜的表面,呈现白色雾状
凝结物。

3)底涂层尚未实干时上腻子,或腻子没有磨平形成慢反射,影响面层光泽。

4)饰涂前没有将周围环境清扫干净,大风将灰尘、粉尘吹粘在尚未硬化的涂膜上,因污染而
失光。

5)涂料质量低劣,不干性稀释剂不耐晒而变色,退光。

(3)处理方法

对已失光或粘有大量灰尘的涂层,用0—1 号砂纸全面打磨,揩擦洁净,选用材性相容的优质
面涂料。施工环境以温度高于50C 以上、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于70%为最适宜。

(4)预防措施

涂料中加稀释剂要限制在10%以内。同时加强对基层的处理。涂料施工期间,避免灰尘飞扬、
烟雾和水蒸气熏蒸;避免受冻和强烈日光爆晒,以保证涂膜光泽良好。

328、涂膜面层“笑纹”收缩


233

(1)事故特征

涂膜面层局部收缩,形状如人笑时的纹路,所以俗称“笑纹”。

(2)原因分析

1)底层涂料内掺有煤油, 柴油等不干性稀释剂,干燥后没有清除就涂刷面层涂料,就会出
现“笑纹”现象。

2)底层涂上沾有油污、蜡质、或受烟熏没有清除,产生破绽和露底。

3)在雨季或潮湿的地方施工,涂刷时常有水混入,因油和水不能混合,也会“笑纹”。

4)基体表面太光滑,底涂层面没有打磨,使涂层附着力差,表面的张力使涂膜收缩,产生破
绽和露底。

5)溶剂选用不当,挥发太快,涂膜来不及二度流平,产生收缩“笑纹”现象。

6)使用劣质涂料,施工时不能涂成均匀的成膜蹭,极易发生收缩。

(3)处理方法

1)对已干燥的“笑纹”涂膜时,可用溶剂将涂膜洗刷干净,晾干后,用1 号细砂纸打磨揩净。
清除基层面的油污、蜡质、油节;满批腻子,磨平,揩擦干净,补批腻子、磨平、涂底层涂
料;实干,磨平、补批腻子;再干后打磨平整,揩擦干净,涂上层涂料。

2)当出现局部“”笑纹时,可反复理刷,即可消除。

3)出现“笑纹”严重时,可停止施工,用汽油或松香水擦净涂面层,用布包石粉末拍擦物面,

清扫干净,或刷1—2 遍漆片封闭,即可避免。

(4)预防措施

1)做好基层的清理工作,彻底清除表面的油污,蜡质等,用洗洁净溶液、酒精等抹擦一遍,

然后、砂纸打磨,扫刷干净,批嵌腻子,再打磨,涂刷涂底层。再按操作规程的规定施工。

2)选择发挥性较慢的溶剂,稀释的涂料粘度要适中,涂刷厚度要均匀一致。土为喷涂施工,

则要在压缩空气设备上装置分离器滤去水分,方可使用。

3)尽量雨季和在潮湿的基体上施工。

329、金属面涂膜层反锈

(1)事故特征

金属面新装饰的涂膜层常有锈斑透出涂膜层,破坏涂层,污染环境。

(2)原因分析

1)基层除锈不净,或有酸液,或受氯气或其他有害气体和水分的侵蚀。

2)涂刷的防锈涂料质量低劣,不能防锈,造成金属构件锈蚀,体积膨胀,胀裂涂膜层,使铁
锈沾污涂膜层。

3)涂膜薄,水分或腐蚀气体透过涂膜,腐蚀金属面而产生针蚀,然后逐步扩大为锈蚀面。

(3)处理方法

对已产生锈蚀的涂膜应铲除,彻底清除构件的锈和有害物质,重涂合格的防锈底涂料;不得
有漏涂和少涂。严格按《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表8.5.1 中的规定施涂。

(4)预防措施

1)认真清除金属面的铁锈。对已清除达到标准的金属面,要尽快涂布防锈底涂层,刚直氧化
后再生锈。

2)涂料施工前,要检查防锈底涂层的质量,不得有裂缝、脱壳和反锈的现象。严格施工标准,

打磨。批嵌腻子。再打磨、再批嵌,再打磨,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施涂。涂料面层不得少于三
遍。

7.4.2 涂料工程


234

330、抹灰面涂膜层裂缝

(1)事故特征

抹灰面的涂膜层有龟裂、结构裂缝、温差裂缝、抹层灰的收缩裂缝、发丝裂缝及2mm 宽的裂
缝。

(2)原因分析

1)采用的涂料质量低劣,如进场的涂料,没有抽样检测就使用,或涂料中的干燥剂掺量过多。

2)基体不稳定,常因结构、干缩、温差变形造成裂缝,拉裂涂料面层。

3)基层抹灰层操作不当,抹灰层空鼓、裂缝,施涂前没有翻修好,影响涂膜层,或涂膜层太
厚。

4)涂料和抹灰层的材性不相容,由于涂料面层的张力使砂浆产生收缩应力,当应力大于抹灰
砂浆的抗拉强度时而裂缝。

(3)处理方法

1)因结构、温差、收缩变形造成的裂缝,要先做结构补强,然后再处理涂膜裂缝。一般可采
用化学灌浆方法封闭缝隙。表面采用和涂料面层颜色相同的涂料修补缝隙。

2)有裂缝又脱壳时,应铲除脱壳层,扫刷干净。重新修补抹灰层,干燥后批刮腻子,修补平
整后重新涂刷与原涂料质量相同、颜色相同的涂料。

(4)预防措施

1)选用优质涂料,须抽样测试合格后方可施涂,或选经过应用无不良现象的涂料。

2)施涂前,要全面检查基层的质量,如有脱壳和裂缝等缺陷,必须先修补好后施涂。如有结
构变形,必须先补强后施涂。

331、抹灰面涂膜层起鼓、起皮

(1)事故特征

装饰涂膜层起皮、起鼓,破坏装饰效果。

(2)原因分析

1)基层表面不坚实、不干净、或受油污、粉尘、浮灰等杂物污染后没有清理干净。

2)新抹灰水泥砂浆基层的湿度过大,碱性也大,析出结晶粉末而造成起皮、起鼓。

3)基层表面太光滑,腻子强度低,造成涂膜起皮、脱落。

(3)处理方法

1)少量起皮,起鼓时,须铲除脱离处,用1 号砂纸磨平,用同颜色同品种的涂料补一致。

2)有大量起谷、起皮时,须铲除并查明原因,在抹灰面打磨平整,扫干净,施涂封底涂料。
待其干燥后再涂主层涂料,干燥后再施涂两遍罩面涂料。

(4)预防措施

1)涂刷底层涂料前,对基层缺陷应进行到底修补平整,清除表面油污和浮灰。

2)检查基层是否干燥,含水率应小于10%。新抹水泥砂浆的基层,夏要养护7d 以上,冬季
养护14d 以上。现浇混凝土墙面,夏季要养护10d 以上,冬季要养护20d 以上,基面碱性过
大,其pH 值达10 左右。

3)外墙过干,施涂前可稍加湿润,然后涂抗碱底涂料或封闭底涂层。

4)当基层表面太光滑时,要适当“毛化”处理,可用107 胶水配滑石粉做腻子刮平。

332、抹灰面涂膜层有色差和掉粉


235

(1)事故特征

掉粉是墙面涂料面层的重大质量问题之一,即当人靠在墙上,即会有粉粘在衣服上。

(2)原因分析

1)施涂时没有将涂料搅拌均匀,则桶内的涂料上部稀,色料上浮,遮盖力差;下面涂料稠,

填料沉淀、色淡,喷涂后易掉粉。或在涂料中加水过多,被冲稀的涂料成膜不完善而掉粉。

2)有的使用劣质涂料,常产生掉粉和不耐水等缺陷。

3)基体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的龄期短,含水率高,碱度大。

4)施涂时,环境气温低,影响涂层成膜;或涂尚未成膜就受到雨淋。

(3)处理方法

对已掉粉饰面,须全面打磨、扫除干净,用湿毛巾揩擦一遍。选用材性相容的优质涂料,全
面喷涂一遍。

(4)预防措施

1)使用涂料时,必须用手提搅拌器插入桶中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使用的涂料都必须抽样测
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工程中不准任意加水。

2)涂料基体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龄期应不少于28d 以上。要经常浇水冲湿,冲淡碱度。

3)掌握涂料的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100C。阴雨潮湿天不宜施工。

333、涂膜层老化

(1)事故特征

涂膜层来华表面为光泽度下降、褪色、粉化、析白、污染、发毒等,因而装饰效果差,污染
环境,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涂料饰面在紫外线、臭氧、水蒸气、酸性水、温差和干湿循环册作用下,经烟尘、二氧化
硫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引起涂料面层光泽度下降,褪色、变色、粉化、、析白、污染、、发毒
斑等。

2)轻度老化时,涂层有粉化、变色和褪色、表面光泽降低及粘附污染灰尘的现象。

3)中度老化时,涂层可见动裂缝,起鼓,表面有剥落和变脆现象。

4)重度老化时,老化裂缝普遍,粘结力下降,起皮剥落,大部与基层单位分离。

(3)处理方法

1)轻度老化时用压力水冲洗积灰,必要时要用板刷刷洗晾干后,再喷涂优质面层涂料。待涂
膜硬化后,再喷涂一层硅溶胶溶液面,有利于保洁和防水。

2)重度和中度老化时,应铲除已老化的涂层,再冲洗刷除草基体面的残余涂膜,检查抹灰层
的质量,如有空鼓和裂壳,要铲除。用钢丝板刷刷除酥松部分,用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份内
份外层抹压密实,修补 平整,养护7d 以上,应经常喷冲洗。减低碱度。晾干后,选用适7

宜环境的优质涂料搅拌均匀后喷涂,确保色泽均匀、厚度一致。 当涂层成膜固化后。表面再
喷涂一层硅溶液,保护涂膜层,延长使用年限。

(4)预防措施

1)涂料的选择:选用的涂料要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指标:要选用附着力强、粘结牢固、颗粒
均匀、质感细腻、 色泽一致的涂料, 不允许有掉粉、脱皮等缺陷。涂料用在厕所、浴室、
厨房间时,尚应具备防水、防毒、防沾污、耐洗刷洗等性能。勇于室外装饰的涂料,要求色
泽均匀一致, 除能经受风吹、雨淋、日晒等外,还要防备防火、耐污染、抗紫外线、 耐老
化、 不怕冻融 等耐侯性、保色性、耐碱性和耐酸性。

2)严格施涂工艺:基层要干燥, 批刮腻子要均匀,接头处要磨平。喷一层封底涂料,表干
后喷涂面层涂料和罩面涂料。


236

334、涂膜层反碱

(1)事故特征

涂膜层局部发毒、析白、严重的反碱还会导致涂膜层脱壳和酥松、 粉化。

(2)原因分析

1)有的砖砌体、混凝土墙体、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中含碱量大, 当墙体受潮
后碱析出,造成涂膜层局部发毒、白霜、严重的反碱会造成涂膜层脱壳、酥松逐渐脱落。

2)使用的涂料质量低劣,不耐碱。

(3)处理方法

1)轻度反碱时,用清水冲洗白霜,晾干,重涂刷涂料罩面层。

2)中度反碱时,应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氯化锌溶液,涂在析碱处面层上,多刷涂几
遍,干燥后扫除中和析出的粘附物。也可用稀盐酸或稀醋酸楚溶液进行中和处理, 洗刷干净
后干燥,然后涂面层涂料。

3)反碱严重时,铲除酥松层, 洗刷干净,用氟硅酸锰溶液(相对密度为1.075—1.162),也
可用锌或铝的氟硅酸盐,在基体面上重复涂刷几次。 每次间隔24h,使碱性物质中和,然后
彻底刷除粉质浮粒。冲洗洁净后晾干,再用同周围配合比相同的砂浆粉分层分皮抹平,干燥
7d 以上,再涂刷面层。

(4)预防措施

对含碱量大的墙体与基层,在刷涂料前,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氯化锌溶液,在基层面
涂刷几遍,干燥后扫除中和析出的粘附物。洗刷干净后,方可批腻子,涂涂料。

7.4.3 特种涂料工程

335、防腐涂料成张揭起

(1)事故特征

施涂过氯乙稀防腐涂料面层,会使下面涂层成张揭起。

(2)原因分析

因过氯乙稀防腐涂料的施涂,是由多遍施涂完成的,如底层涂膜未干透,则涂膜内残存溶剂
即施涂面涂层就会因附着力差而后被成张揭起。

(3)处理方法

须暂停施涂面层涂料,用0 号砂纸带水打磨到涂膜无光泽为好,揩擦干净,晾干,再继续施
涂面层涂料。

(4)预防措施

1)把好每道施涂工序:抹灰面清理洁净,保持干燥。施底涂要1—2 遍。因过氯乙稀涂料干
燥得特别快,所以操作时只能刷一上一下,不能不多刷,更不能横刷刮涂,以免吊起底涂层。

2)嵌批腻子:过氯乙稀腻子可塑性差、干燥快,嵌批时操作要快。随批随刮平,不能多刮,

防止从底层翻起。批腻子后要打磨、擦净。

3) 每道涂层施涂前要确保底层干燥。用0—1 号砂纸带水打磨到涂膜面无光为好。 揩擦干
净,晾干后再施涂面层迭迭涂层,是不是防止成张揭起的主要措施。

336、过氯乙稀的咬底缺陷

(1)事故特征

面涂中的溶剂把底膜软化,影响底涂与基层的附着力,使涂膜产生破坏而咬底。

(2)原因分析


237

1)过氯乙稀涂料底涂料未干透或因附着力差,经面层涂料中的溶剂软化,引起咬底。

2)施涂不当,面层涂料应反复多次涂刷,使原有的底涂膜溶解破坏,出现咬底。

(3)处理方法

当发现咬底时,需将涂膜铲除,用砂纸打磨,洗扫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用同一品种涂料
涂刷修补好。

(4)预防措施

1)过氯乙稀涂料的配套使用:选用X06—1 磷化底涂料、G06—4 铁红过氯乙稀底涂料、G52—1

各色过氯乙稀防腐涂料及G52—2 过氯乙稀防腐清漆,以整套配合施用。

2)掌握施涂工艺:底涂层必须实干,用1 号砂纸打磨揩试干净。施涂时只能一上一下刷两次,

不能多刷,防止咬底。

337、防毒涂膜层反碱与咬色、 又不防毒

(1)事故特征

砌体、混凝土墙体、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中含碱量大,当受潮后产生反碱、析白,使涂
膜层褪色,影响防毒效果。

(2)原因分析

1)基层含碱量大,墙体没有做防潮蹭或防潮层失效,墙基下面的水分上升,使墙身反潮、反
碱,致涂膜褪色,产生毒变。

2)基体局部受潮湿或漏水,导致反碱,使涂层起鼓、变色,以致防毒层不能防毒。

(3)处理方法

1)堵塞漏水的通道,保持基体干燥。

2)洗碱:用15%--20%兵浓度的硫酸锌或氯化锌溶液,在析碱处面层上涂刷几遍,干燥后扫
除中和析出的粘附物。修补好抹灰层,重涂防毒涂料。

(4)预防措施

1)为保持基体干燥,必须要有防潮措施,如墙基要做防潮层,底下室要做好外防水层,使防
毒基体保持干燥。抹灰层要经常冲洗,降低碱度。基体达到干燥后方可施涂涂料。

2)防毒涂料:宜采用氯-偏共聚乳液防毒涂料。其性能是无毒、起味、不燃、耐水、耐酸碱。
涂膜致密,有较好的防毒性和耐擦洗性。

3)施涂工艺要点:

A、基层清理:要求基层表面平整,无疏松、不起壳、无毒变、不潮湿、干燥。

B、杀菌:配制7%--10%磷酸三钠水溶液,用排笔涂刷二遍。施涂封底涂料。嵌批腻子、打磨、
再施涂防毒涂料,嵌批腻子、打磨。再施涂防毒涂料2—3 遍。第一遍干燥后再涂第二遍。干
燥结膜后,再打磨,最后涂第三遍。

338、 防火涂膜层开裂、起泡

(1)事故特征

防火涂料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又称阻燃材料。它又具有装饰性。 当物体表面遇火时, 能防
止初期火灾和减缓火势蔓延、扩大,为人们提供了灭火时间。涂膜层的开裂和起泡, 都将影
响放火效果。

(2)原因分析

1)木基层没有清理干净,或含水率大于20%而产生收缩裂缝。

2)底层涂膜表面光洁度大,没有打磨失光彩就罩面层涂料。

(3)处理方法

1)有裂缝但不脱壳时,将裂缝处打磨失光,冲洗干净,揩试洁净、晾干;用防火涂料将缝隙

238

嵌满固化后,再用1 号砂纸磨平,揩试洁净,然后涂抹防火涂料面层。

2)有裂缝又脱壳时,铲除裂缝和脱壳处,清除基层面的油污、蜡质等,打磨后,涂封底涂料、
嵌批腻子,打磨后揩擦干净,涂防火涂料两遍。

(4)预防措施

1)认真选用优质防火涂料。适合木材面的无机防火涂料的型号为E60—1。具有涂膜坚硬、干
燥性好、施涂方便、可防止延燃及抵抗瞬间火焰的特性,适用于建筑物内的木质面。因不耐
水,故不能用于室外。

2)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即清理干净、嵌批腻子、打磨平整、施涂第一遍防火涂料、干燥磨
光、打扫干净、施涂第二遍,最后施涂第三遍布防火涂料。

339、防火涂膜层开裂、鼓泡

(1)事故特征

防水涂膜层开裂、鼓泡而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基层没有处理干净,基层含水量大,或基层空鼓、裂缝。

2)没有涂基层处理剂。

3)施工工艺不当,底涂没有实干就涂面层。

4)防水涂料质量低劣。

(3)处理方法

1)有裂缝不脱壳时,将裂缝处的涂膜1 号砂纸打磨平整,洗刷干净,晾干后用同一涂料将裂
缝填嵌磨实,固化后聚酯无纺布裁200mm 宽,长度不缝长200mm,先将防水涂料涂刷300mm

宽,贴上无纺布,再涂两遍防水涂料。必须确保膸纺布全部浸透涂料。

2)有裂缝又脱壳、空鼓时,要烟脱壳、空鼓的周围用刀划断防水涂膜层,将脱壳层铲除。清
除基层面,用材性相容的基层处理剂涂刷一遍,干燥后用防水涂料相同的涂料涂底层。涂面
层时沿周围边线向外各扩大100mm。先涂一层防水涂料沿周边扩大200mm,用配制好的聚酯
无纺布贴好,再涂二遍防水涂料,确保无纺布中渗透防水涂料。

(4)预防措施

1)选用优质适应好的防水涂料,并经抽样测试合格方可使用。

2)严格施涂标准:基层处理干净,确保干燥,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再涂好底层涂料,实
干后按设计要求铺设胎体增强材料,然后再涂中层和面层,确保设计规定的厚度。

7.5 玻璃幕墙工程

340、幕墙预埋件强度不足

(1)事故特征

预埋件因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受力后变形,有的松动。

(2)原因分析

1)预埋件的制作和用料规格达不到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没有经过结构计算以确定用
料规格。

2)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 中的规定。

3)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

(3)处理方法

1)因预埋件强度不足产生变形时,需经过验算、补强,再补设预埋件,确保幕墙使用安全的
可靠度。


239

2)当主体结构的混凝土等级偏低时,应减轻预埋件的承载力,或增设预埋件,如增大预埋螺
栓的直径和锚固长度,确保安全。

(4)预防措施

1)预埋件的螺栓直径、锚板厚度等,应按设计规定制作和预埋。如果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承载力的计算。

2)预埋件的钢板应采用3 号钢板,锚筋应按采用I 级或II 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3)先建房后半部改做幕墙的工程,当原有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低于C30 时,要增
加预埋件的数量。通过结构理论计算,确定螺栓的锚固长度、预埋方法、确保幕墙的安全度。

341、幕墙预埋件漏放、偏位

(1)事故特征

有工程土建施工时没有放预埋件,或没有全部放,或预埋件位置不正确,影响安装。

(2)原因分析

1)土建主体结构施工时,幕墙的安装单位尚未选定,所以因无预埋件的设计图而没有放预埋
件。

2)县内施工而后考虑用幕墙的工程,在结构件上没有预埋件。

3)预埋件埋设时无固定措施,在振捣混凝土时移位。

(3)处理方法

1)无预埋件主体在安装幕墙前,先要确定补设置预埋件的规格和方法;要经设计、土建、安
装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不能全部采用膨胀螺栓与主体结构连接,而应当每隔3—4 层加一层锚
固件连接;膨胀螺栓只能做为局部附加连接措施,,使用的膨胀螺栓应处于受剪力状态。

2)检查清楚预埋件的偏位情况,弹好轴线,如偏位超过20mm 时,要采取拼接措施;如凹进
大于10mm 时,要先补焊钢板达到规定标高,方可安装。

(4)预防措施

1)预埋件安装前应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如交待预埋件规格、型号、位置,以及确保预埋件与
模板能结合牢固、防止振捣不位移的技术措施。

2)凡有玻璃幕墙的工程,在土建施工时就要落实安装单位,并提供预埋件的正确位置图。预
埋件预埋安装要有专人负责,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即要细致插捣密
实,又不能碰撞预埋件,以确保位置正确。

342、连接件与预埋件锚固不合格

(1)事故特征

幕墙的连接件与预埋件节点处理是不是保证质量的关键,不允许超过允许偏差,而且焊接
质量必须全部合格。

(2)原因分析

1)连接件与预连接处理时,没有按设计大样图处理。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大样图。

2)焊缝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的规定。

(3)处理方法

1)经检查连接处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补强、补焊,必要时要返工重新处理。

2)焊缝高度、宽度不足,有夹渣,烧伤等缺陷时,必须请有经验的高级焊工负责补焊和焊强。

(4)预防措施

1)设计幕墙时,要对各连接部位画出节点大样图;对材料的规格、型号、焊缝等技术要求都
应注册。

2)连接件与预埋件之间的锚固或焊接时,应严格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安装;

240

焊缝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

3)焊工应经过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焊接件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受影响时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B、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应超过焊缝长度的10%。

C、焊缝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43、幕墙构件安装结合处漏放垫片

(1)事故特征

1)连接件与立柱之间无垫片,则构件容易产生电化学腐蚀。

2)幕墙的立柱与横梁之间的连接处,没有按规定设置弹性橡胶垫。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人员检查不认真,没有及时纠正(补垫)。

(3)处理方法

1)若发现连接件与立柱之间没有设置垫片时,应补设置1mm 厚的绝缘耐热硬质有机材料的
垫片,防止不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2)经检查立柱与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处的弹性橡胶垫没有安装时,必须补垫,并安装牢固。

(4)预防措施

1)为防止不同金属材料相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 中规
定在接触部位应设置垫片。一般要用1mm 厚的绝缘耐热硬质有机材料垫片。安装时不可漏放
或少放。

2)幕墙立柱与横梁两端之间为适应和消除横向温度变形和噪声的要求,,规范中作出规定:

在连接处要设置一面有胶和一面无胶的弹性橡胶垫片或尼龙6 制作的垫片。弹性橡胶垫片应
有20%--35%的压缩性,一般用邵尔A 型75—80 有胶的垫片,安装在立柱的预定位置,并应
安装牢固,其接缝要严密。

344、芯管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

(1)事故特征

芯官插入立柱的长度不足,伸缩缝处没有用密封胶嵌填。

(2)原因分析

1)安装节点设计没有绘大样图。

2)安装操作人员不熟悉规范和幕墙安装操作规程。

(3)处理方法

1)经检查立柱的芯管安装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返工纠正,即更换合格的芯管重新安
装。

2)伸缩缝的接头处的缝隙,要用规定的密封胶补嵌密封。

(4)预防措施

1)幕墙节点要有安装大样图。

2)芯管的设计与安装要满足下列几点:

A、结构计算立柱的惯性矩要小于连接芯管的惯性矩。

B、芯管的每端插入长度要大于200mm,还要大于等于2h(h 为立柱的截面高度)。

C、芯管与立柱之间应为可动配合;芯管应和下层立柱固定,上端为自由端。

D、芯管与立柱的接触面积应大于80%。

3)伸缩接缝处的缝隙应用密封胶填嵌密实。

345、幕墙有渗漏水现象


241

(1)事故特征

玻璃幕墙安装完成后,有渗漏水现象,如开启窗处常有渗水现象。

(2)原因分析

1)幕墙设计考虑不周,细部处理欠妥。

2)橡胶条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胶缝处后薄不匀。

3)耐侯硅酮密封胶施工不规范。

(3)处理方法

1)查明渗漏水的原因。如因密封胶壳裂而漏水时,必须清除脱壳和裂缝的密封胶,扫刷擦洗
干净,再用合格的耐侯硅酮密封胶补嵌严密,以不渗水为合格。

2)开启窗上口要案加设防水条。

(4)预防措施

1)应设计泄水通道,集水后由管道排出。

2)填嵌密封胶前,要将接触处擦试干净,再用溶剂揩擦后可填嵌密封胶,厚度应大于3.5mm,

宽度要大于厚度的2 倍。

3)橡胶条应按规定型号选用,镶嵌应平整。

4)开启窗安装的玻璃应与幕墙在同一水平。

346、防火隔层不符合要求

(1)事故特征

有的幕墙安装后没有按规定设计防火层,有的安装防火隔层用木质材料封闭。

(2)原因分析

1)有的幕墙设计时没有考虑防火隔层。

2)有的楼层联系梁处没有设幕墙分格横梁,防火层的位置不正确,节点无设计大样图。

3)防火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3)处理方法

1)经检查,如幕没有设置防火隔层,应经设计,建设单位研究补做方案。

2)有的幕墙防火隔层用木质材料封闭,必须更换为防火材料锚钉牢固。当无法更换木质材料
时,宜在木质材料表面涂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的施工可参考例338。

(4)预防措施

1)幕墙设计:在初步设计时,外立面分割时应同步考虑防火安全的设计,并应有大样图,图
上要注明用料规格的锚固的要求。

2)幕墙设计时,横梁的布置要与层高相协调,一般每一个楼层就是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要
在楼面处设置横梁和防火隔层。

3)玻璃幕墙和楼层处、隔墙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或不燃烧材料填嵌密实,但防火层用的隔断
材料等不能与幕墙玻璃 直接接触,其缝隙用防火保温材料填塞,面缝用密封胶封嵌严密。

347、幕墙的玻璃爆裂

(1)事故特征

玻璃幕墙安装后,玻璃产生爆裂,,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由于玻璃加工工艺不标准,玻璃的质量不稳定,导致玻璃自爆开裂。

2)立柱与横梁安装误差大,产生的应力不匀,使玻璃局部受挤压而裂缝。

3)安装玻璃时下部没有人设置弹性定位垫块,使玻璃爆裂。

(3)处理方法


242

及时将爆裂的破碎玻璃更为换合格的玻璃,重新安装,要确保安全。

(4)预防措施

1)墙幕玻璃应选用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玻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如采用热
反射镀膜玻璃时,应采用 真空磁控阴极溅射镀膜玻璃或在线热喷涂镀膜玻璃。用于热反射镀
膜玻璃的浮法玻璃的外观质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浮法玻璃》GB11614 中的优等品或一等
品的规定。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7.12 中的要求。

表7.12 热反射程镀膜玻璃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 等级划分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直径≤1.2mm 不允许集中

集中的每平方米允
许2 处

1.2mm<直径≤1.6mm 每平方
米允许处数

中部不允许
75mm 边部3 处

不允许集中

1.6mm<直径≤2.5mm 每平方
米允许处数

不允许

75mm 边部3 处中
部2 处

75mm 边部8

处中部3 处

直径>2.5mm 不允许 不允许

斑纹 不允许 不允许

斑点

1.6mm<直径≤5.0mm 每平方
米允许处数

不允许 4 8

0.1mm<宽度≤0.2mm 每平方
米允许处数

长度≤50mm

4

长度≤100mm

4

不限

伤 宽度>0.3mm 每平方米允许处

不允许

宽度≤0.4mm

长度≤100mm

1

宽度<0.8mm

长度<100mm

1

注:(1)表中针眼(孔洞)是指直径在100mm 面积内超过20 个针眼为集中。

(2) 本表摘自《玻璃工程技术规范》JCJ102—96。

2)玻璃按规定划好后,要用磨边机磨边,否则在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后,易产生应力集中,安
装后的钢化玻璃表面不应有伤痕,钢化玻璃应提前加工,让其在安装前自爆裂。

3)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应大于3mm。
横梁同一高度相邻两根横向构件安装在同一高度,其端部允许高差1mm。

4)玻璃安装的要求是:

①玻璃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

②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应保持一定空隙;

③ 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二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的宽度与槽口宽度应相同。长度不应小
于100mm;

④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玻璃四周橡胶条应按规定型号选用,镶嵌应平整,相交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2%,

其断口应留在四周;斜面断开后应拼成预定的设计角度,并应用粘结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

348、幕墙安装无防雷系统

(1)事故特征

有的幕墙没有安装防雷系统,也有的防雷系统不符合要求,影响了幕墙的使用安全度。

(2)原因分析

1)幕墙设计中没有考虑到防雷系统。


243

2)有的施工人员不熟悉防雷系统的安装规定。

(3)处理方法

1)对幕墙没有防雷设施的工程,必须补装避雷环,既用圆钢直径不小于12mm,用扁钢截面不
小于100mm2,厚度不小于4mm,并与主体结构防雷系统相接。每隔三层设一道,使防雷系统形
成幕墙自声体系,但要经设计单位同意。

2)检查安装的防雷系统,包括其用料的规格、接头、避雷引下线、接地装置等。接地电阻不
得大于10Ω。凡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必须及时纠正,达到标准。

(4)预防措施

1)幕墙施工图中要有防雷设施设计。

2)幕墙应每隔三层设扁钢或圆钢的防雷环。防雷环与主体结构防雷系统相接,使幕墙形成自
声的防雷系统。

3)对防雷、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的用料、接头,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防雷
设计规范》GBJ57—83 中的规定。

7.6 吊顶工程

7.6.1 龙骨安装工程

349、木龙骨安装拱度不匀

(1)事故特征

木龙骨安装后表面的拱度不均匀,不平整,严重的有波浪形,或沿墙周边和四角不平; 吊顶
完工后不久,即产生凹凸变形等质量问题。

(2)原因分析

1)木龙骨材质不好,变形大,不顺直,有硬弯,安装中又无法调直;或木材含水率过大,产
生收缩翘曲变形。

2)吊龙骨时,在四周墙面上没有弹水平线或水平线不平,又不按水平线起拱,造成拱度不匀。

3)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使龙骨的拱度比易调匀。当受力后易产生扰度和凹凸。

4)用吊杆安装龙骨接头时,有的材质不良,有的钉直径过大,,节点端头被钉霹裂,松动不
牢,,产生位移。

5)用螺杆作吊筋时,螺母处没有加垫圈,龙骨上的孔径又较大,受力后螺帽吃入木龙骨内,

造成吊顶局部下沉。

(3)处理方法

1)木龙骨不平时,先纠正沿墙四周的水平,再纠正拱度。

2)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必须加设吊筋补强,达到平整牢固。

3)若节点端头被钉霹裂时,要换优质木材重新吊牢。

4)吊筋的螺帽上没有大的垫圈时,应补齐。

(4)预防措施

1)吊杆、龙骨要选含水率小于12%的松木、杉木等软质木材,要防止受潮或烈日爆晒;不宜
用桦木、色木及柞木等硬质木材。

2)安装吊顶龙骨前,应按设计标高根据市内基准线,弹好四周墙上的水平线,按水平线吊龙
骨,中间起拱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均应吊匀。

3)吊杆和龙骨的接头,必须用松木、杉木制作,选用合适的圆钉;如装钉的霹裂,必须立即

244

更换和纠正。

4)如用吊顶固定龙骨,吊筋的位置,直径、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规定,上、下两面均要设置垫
板,用双螺帽紧固。

350、 铝合金吊顶龙骨歪斜

(1)事故特征

主龙骨、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平直,吊顶造型不对称,罩面板布局不合理。

(2)原因分析

1)主龙骨、次龙骨受力扭折,虽经整修但仍不平直。

2)吊顶位置不准确,对龙骨拉牵立不均匀。

3)没有拉通线全面调整主龙骨、次龙骨的高低位置。

4)中间起拱度不符合规定。

(3)处理方法

1)更换纽折的主龙骨或次龙骨。

2)纠正拉牵力不均匀的龙骨。

3)全面拉水平线纠正龙骨的高低差和起拱度。

(4)预防措施

1)安装前要对龙骨全面检查,凡不合格或扭曲的龙骨要纠正后方可使用。

2)根据龙骨的位置,每隔1.2mm 吊一点。

3)对龙骨要逐条拉统线,纠正其位置和高低差。

4)四周水平线要准确,中间按平线起拱度1/200—1/300。

351、吊顶班造型不对称,布局不合理

(1)事故特征

吊顶造型不对称,罩面不合理,达不到验收标准。

(2)原因分析

1)没有根据吊顶房间的实际情况弹好中心“十”字线。

2)没有按罩面板及设计要求先排列好主龙骨和次龙骨的位置。

3)铺罩面板流向不准确。

(3)处理方法

全面检查,逐向按标准纠正。

(4)预防措施

1)弹好水平线,拉好居中“十”字线。

2)严格按规定排列主龙骨、次龙骨。

3)罩面板由中间向四周铺设,余量应平均发展速度分配到四周最外边的一块。

7.6.2 罩面板安装工程

352、人造板吊顶面层变形

(1)事故特征

人造的纤维板或胶合板安装后,部分板块逐渐变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2)原因分析

1)人造板在安装后,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由于纤维板不是均质材料,各部分吸湿程度不同
差异大,易产生凹凸变形;若安装板块时接头未留空隙,吸湿膨胀后没有伸胀余地,会使变

245

形程度更为严重。

2)板块较大,安装时没有能使板块与龙骨全部贴紧,又从四角或四周向中心排钉,板块内存
储有应力,致使板块凹凸变形。

3)吊顶龙骨分格过大,板块易产生挠度变形。

(3)处理方法

1)变形较大的板块必须轻轻拆除,如龙骨间距过大,要纠正,补强,增加小龙骨。

2)纤维板要先浸水; 纵横拼缝时要留3—6mm 的缝隙, 为板材胀缩留有余地。

(4)预防措施

1)宜选用五层以上的椴木胶合板;如用纤维板,宜选用硬质纤维板,可以防止板块变形。

2)纤维板宜进行浸水湿处理。一般纤维板放在水池中浸泡15—20min;一般硬质纤维板用冷
水,掺有树脂胶的纤维板要用450C 左右的热水。板从水中取出后毛面向上,堆放在一起,约
24h 后打开垛,使板面处在100C 以上的大气中,与大气湿度平衡,一般放置5—7d 后才可安
装。

3)夹板不得浸水和受潮,安装前两面均涂刷油漆,以提高抵抗吸收变形的能力。

4)用人造板时,其龙骨间距不宜超过450mm,以防板块中间下挠。

353、人造板面层拼缝不直、不均匀、不方正

(1)事故特征

纵横拼缝面的压条或明拼缝不在一条直线上,呈现错牙、弯曲、不均匀、不方正现象,影响
观感,达不到验收标准。

(2)原因分析

1)龙骨安装时,没有控制好找直归方,龙骨间距没有按板块尺寸分均匀。

2)操作工序不当,未弹板的安装控制线。板块裁割不方正或尺寸不准确。

(3)处理方法

1)拉线检查分格压条的平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mm。对超过规定的板块应返工纠正。

2)明拼缝的人造板面层其平直度若超过3mm,须拆除偏差的板块,黄合格板块重安装。

(4)预防措施

1)根据罩面板块的实际尺寸和拼缝的间距,准确地确定龙骨的间距位置,保证分格均匀。拉
线要找直,归方、固定,顶面起拱要标准,龙骨安装要牢固,底面必须平整。

2)板块裁截尺寸要方正,不得有棱角;板边挺直光滑,拼缝宽度取8mm. 龙骨底面弹好拼缝
中心线,然后沿线安装板块。如发现超过线的板块要先纠正后安装。

3)选用的优质木压条,应规格一致,表面平整光滑。装钉时要拉通长边线,沿线装钉压条,

接头缝要严密。

354、石膏板面不平整、挠度明显

(1)事故特征

石膏板面平整度差大于3mm,挠度明显,达不到验收标准。

(2)原因分析

1)违章作业,没有按规定弹控制线,导致吊杆间距偏大;或吊杆间距有大有小,吊龙骨的构
造不符合要求。

2)龙骨的间距偏大,使吊顶吸收后挠度逐渐明显;次龙骨间距偏大,也会产生挠度。

3)面板采用螺钉固定时,螺钉与石膏板边间距大小不均匀。有的次龙骨铺设方向不是与板长
边垂直,影响螺钉排列。

(3)处理方法


246

1)拉线检查面板的平整度,,纠正偏差,调整吊筋和补强,增设吊筋。

2)如因龙骨间距大而造成石膏板产生挠度时,可加设小龙骨。

3)调整次龙骨的铺设方向,纠正螺钉的位置。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小于10mm。

(4)预防措施

1)按规定的楼板底面弹好吊杆的位置线,按罩面板规格尺寸确定吊杆间距。

2)龙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00mm。

3)在使用纸面石膏板时,自攻螺钉与板边或板端的距离不小于15mm,螺钉间距以150—170mm

为宜,均匀布置,并与板面垂直。钉头嵌入石膏板深度以0.5—1mm 为宜,钉帽应涂刷防锈涂
料,并用石膏腻子抹平。

4)铺设大块板材时,要使板的长边垂直于次龙骨方向,以利于螺钉排列。

355、吸声板面层孔距排列不匀

(1)事故特征

吸声板面的孔距排列不匀,孔眼横竖,斜看时,不成直线,有弯曲和错位现象。

(2)原因分析

1)板块的孔位加工精度不高,偏差较大,致使孔距排列不均。

2)安装板块时拼缝不直,分格不均匀,不方正,均可造成孔距不匀,排列错位。

(3)处理方法

要拉线检查,及时纠正孔眼偏差的板块。

(4)预防措施

1)为确保孔距排列规整,板块应装甲钻孔,即将吸声板按计划尺寸分成板块,板边应刨光,

刨直,装入铁甲内。每次放12—15 块。先做样板,用夹具夹紧钻孔。应在吊顶龙骨上试装无
误后,再继续加工、安装。

2)安装吸声板块前,应先检查龙骨位置是否准确,应纵横顺直、分格方正;明拼缝时,板块
尺寸等于吊顶龙骨间距尺寸减去拼缝宽度8—10mm。

3)吸声板吊顶的孔距若排列不匀,不易修理,因此应一次安装合格。

356、铝合金扣板面层拼缝与接缝明显

(1)事故特征

铝合金扣板面层拼缝与接缝明显。

(2)原因分析

1)板材裁口不方正,不整齐,不完整。

2)铝合金等板材在装运过程中造成接口处变形,,安装时没有校正,接口不紧密。

3)扣板有色差。

(3)处理方法

要纠正局部扣板的拼缝,无法纠正的拼缝要更换合格的扣板重装,同时纠正接缝。

(4)预防措施

1)板材裁剪口必须方正、整齐,切口部位应用锉刀将毛边及不妥处修整好。

2)铝合金等扣板接口处有变形,安装前必须先纠正,确保接口处紧密。

3)扣板的色泽应一致,拼接与接缝应平顺,扣接要到位。

4)用相同色彩的胶粘剂对接扣部位进行修补,可使接缝密合,也对切口的白边进行涂色以遮
掩。

357、扣板变形、脱落和挠度大

(1)事故特征


247

扣板面层挠度大、变形,严重的有脱落现象,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扣板的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特别是铝合金等薄型扣板因保管不善或安装时遇有大风,导
致变形,易脱落,一般很难纠正。

2)扣板搭接长度不足,或扣板搭接构造不合理,湖畔固定不牢。

(3)处理方法

对变形和脱落的扣板,可用合格扣板重新安装;对扣板搭接长度不足的,用硅胶粘结以增加
搭接牢度。

(4)预防措施

1)选用的扣板材料质量要达到标准,扣板的运输及存放都要有专人负责,防止变形。

2)扣板接缝要保持不小于30mm 的长度,使其搭接牢固。

3)扣板吊顶跨度不宜过大,要根据扣板的刚度与强度确定;过长易变形与脱落。

358、吊顶与设备衔接不妥

(1)事故特征

吊顶面与设备口收头不标准。

(2)原因分析

安装设备工与安装吊顶工配合欠妥,导致施工安装后衔接不好;或施工顺序不合理。

(3)处理方法

设备口收头不标准处,必须翻修,纠正好。可用同颜色的硅胶封嵌,也可用铝合金边框封罩;

孔洞较大处要架设吊杆。

(4)预防措施

1)如果孔洞较大,其孔洞位置应先确定准确,吊顶面板在其部位断开;也可先安装设备,然
后再吊顶封口。如回风口的孔洞较大时,一般是先将回风蓖子固定,这样做即保证位置准确,,

也易收口。

2)对小型孔洞,宜在顶部开洞,这样可使吊顶顺利施工,也能保证孔洞位置准确,如嵌入式
灯具,一般可用此法。开洞前先拉通长中心线,确定位置后开洞安装。

3)孔洞比较大时,吊杆、龙骨应做特殊处理,洞周围要加固。

7.7 隔断工程

359、石膏条板隔墙受潮、强度下降

(1)事故特征

石膏空心条板隔墙的种类较多,,主要是以石膏为强度组分,构造上又都是空心的,容易受潮,

使抗折强度下降。

(2)原因分析

石膏空心条板在制作、运输、堆放过程中,常受雨淋和地表湿度致潮,没有干透就用于安装,

并进行下道工序,使板内水分不易蒸发,导致板材强度下降。

(3)处理方法

1)当石膏条板已安装,又符合安装质量标准,且受潮的条板变形不大时,宜加强通风,保持
干燥,蒸发板内水分。如有干缩变形应及时纠正,最后做好抹灰工程。

2)当已安装的石膏条板出现受潮变形、弯曲等现象又无法纠正时,必须返工更换合格的条板
重装。

(4)预防措施


248

1)石膏空心条板在储存、运输、现场堆放时,都必须有防雨和地面防潮措施。

2)安装工序要适当安排好,要先做好地面工程,后安装条板,要用对拔楔楔紧,用踢脚板夹
封,防止地面潮气的影响。

3)根据使用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条板。

360、石膏条板墙面不平整

(1)事故特征

条板接缝处高低不平,凹凸偏差大于4mm。

(2)原因分析

石膏条板产生工艺不当,产品有厚薄之差和挠曲变形,安装时又没有配板的顺直。

(3)处理方法

1)局部凹凸时,适当刨平凸出部分,用石膏浆不平凹洼处。

2)当变形过大时,必须拆除后更换合格的条板。

(4)预防措施

1)进场的条板厚度要求基本相同,将受潮变形的条板剔出。

2)采用简易支架,即在墙的一侧山下用两根横档垂直平面内,作为立条板的靠架,以保证墙
体的平整度,也可防止墙板倾倒。

361、条板与结构没有连接牢

(1)事故特征

条板与楼底板,承重墙或柱与地面局部连接不牢,出现裂缝或松动现象。

(2)原因分析

1)条板头不方正,当采用下楔法施工时,仅在板一面用楔,而与楼底板接缝不严。。

2)条板与外墙板、柱粘结不牢,出现裂缝。

3)地面上没有处理,板下填塞的细石混凝土不密实,坍落度过大。

(3)处理方法

1)查明原因,针对实际情况纠正。

2)条板与承重墙之间的缝隙用1:1 水泥砂浆将两侧裂缝处填嵌密实,湿养护硬化后,在缝隙
中灌注水泥砂浆。

3)条板底面与地面接触不牢,要剔除板底酥松的细石混凝土;用两对对拔楔楔紧后,用干硬
性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

(4)预防措施

1)切割条板时,一定要找方正,确保底面和顶面接触良好。

2)使用下楔法立板时,要早板宽两边距边50mm 处各设一组木楔,使条板均匀垂直向上挤严
粘密。

3)条板安装后经检查纠正,垂直度小于5mm,平整度小于4mm。然后将板底和地面扫刷干净,

洒水湿润,用细石混凝土(水:水泥:中砂:细石子=0.4:1:2:2)填嵌密实,稍收水后两次
压实。湿养护不少于7d。

4)条板与承墙的结合处理:划好条板隔墙的位置,挂直墙面,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

粉抹平整,经湿养护硬化后安装条板。墙面与板侧面涂刷107 胶胶粘结剂粘结。填嵌密实。

362、门框与条板固定不牢


249

(1)事故特征

门框与条板固定不牢,出现松动或灰缝脱落现象。

(2)原因分析

1)条板材质松软,强度等级低,与门框结合不当,容易松动。

2)条板侧和门框侧没有清除干净,没有粘结牢;或用水泥砂浆勾缝不实;或砂浆稠度过大,

干后收缩大而松动。

(3)处理方法

已安装的门框如有松动,需要根据不同门框采取不同措施;先加固,后嵌缝。

(4)预防措施

1)采用不同的条板,则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封孔加固、设预埋件时,可焊、可钉。

2)门框安装前,将条板侧和门框侧刷洗干净,与预埋件焊牢或钉牢。经检查合格后,将缝隙
填嵌密实,钉好盖缝板。

363、门侧条板面裂缝

(1)事故特征

在门扇开启的一侧出现弧形裂缝,长短不一,或可使板材裂通缝而被破坏。

(2)原因分析

1)空心条板板侧强度与密实性差,板的厚度不够;或与门框连接点达不到标准,受门的开闭
振动而裂缝。

2)有的门扇开关的冲击力大,具有对流条件的居室门在风压力和风吸力的作用下,冲击力更
大。

(3)处理方法

1)当门板条板裂缝严重时,用切割机将条板竖向割开,宽度在250—300mm 之间,改成柱式
边框,配4Φ10 以上钢筋,上、下都要锚固。将门框连接件嵌入钢筋中间,立好模板,灌注
强度等级为C20 的混凝土,插捣密实,养护28d 后方可应用。

2)木门边条板有裂缝时,用宽度大于100mm 的方木长度为层高,将条板裂缝边按木材厚度切
割,将方木紧靠门框外侧安装。上下班固定,再将门框与方木钉牢。

(4)预防措施

1)应研究生产门边加强的条件,改善门框与条板的连接件。

2)选用抗冲击,韧性好的条板。

3)加强对成品的保护,防止强冲击力,以免影响条板的质量。

364、条板安装后板缝开裂

(1)事故特征

在相邻两块板的接缝处,有时会出现两道纵向断续的发丝裂缝。

(2)原因分析

1)条板存储期不足28d,安装后干缩而裂缝。

2)拼板缝不紧密,嵌缝不密实而产生收缩裂缝。

(3)处理方法

1)将条板裂缝处刨槽:槽宽40mm,槽深4mm,扫刷干净,刷107 胶溶液(107 胶:水=1:4)

一遍。抹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10)一遍,贴一条玻璃纤维网格布条,再
用聚合物水泥浆刮抹同板面平。

2)也可将裂缝处抽刨成“V”形缝(深6mm),缝中填嵌与条板色泽相同的柔新法密封胶。

(4)预防措施


250

1)条板制作后要存储28d 以上,安装后让其干燥收缩,然后再嵌缝。

2)条板的接缝处理:条板接缝的两侧扫刷干净,刷一遍107 胶水溶液,抹聚合物水泥浆拼接,

板缝两侧的双面抽槽,槽宽40mm。当条板干燥后贴缝:刷一遍107 胶水溶液,抹1mm 厚聚合
物水泥浆,随将裁好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条贴平贴直,再用聚合物水泥浆刮抹至板面平。

3)“T”形条板接缝时,在板面弹好单面安装线,将接缝板面扫刷干净;在板面与板侧刷一遍
107 胶水溶液,抹聚合物水泥浆拼接密实。当兵条板产生收缩裂缝时,在两侧阴角抹聚合物水
泥浆,再帖玻璃纤维网布格。

4)也可用嵌密封胶法,即板缝干燥后,沿垂直缝抽刨“V”形槽(槽深6mm),扫刷干净后嵌
入与条板相同颜色的柔性密封胶。

365、搁板承托件及挂件松动

(1)事故特征

条板隔墙上的搁板承托件及有关刮挂件松动或脱落。

(2)原因分析

1)采用粘结固定的承托件和挂件,因板材松动而抗拉、抗剪强度低,负荷后易松动脱落。

2)安装承托件和挂件的方法不当,如有的螺钉偏小,有的打洞的位置不当,与孔板的孔壁接
触少,常造成受力后松动和脱落。

(3)处理方法

1)将已松动和脱落的承托件和挂件拆除,选在条板孔与孔之间的肋上打圆孔,其直径为50mm,

深度为50—80mm。将干燥的红松木刨成直径为45mm 的圆木,长度与孔深同,圆木涂107 胶水
浸液,再涂聚合物水泥浆,轻轻打入孔中。孔周用水泥浆修补抹压密实。养护硬固后,钻一
小孔拧木螺丝,在木螺丝上挂连接钢板或角钢等。

2)也可在条板上打孔,孔中埋设钢板吊挂件,再用1:2 水泥砂浆填嵌密实。

366、骨架与结构固定不牢

(1)事故特征

门框松动和脱开,隔墙松动摇晃,有的倾斜,严重者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隔墙边框与主体固定不牢固,立撑、横撑没有和边框连接牢固。

2)龙骨尺寸偏小,材料质量差。

3)安装工序不当,致使边框没有固定牢固。

4)门框下槛被断开,固定门框的竖筋断面尺寸偏小,门框上部又没有加“人”字撑。

(3)处理方法

1)查明松动和脱开的原因,及时补强加固。如边框(含上下左右的边框)与主体固定不牢,

可用补钻法增设膨胀螺丝或射钉法补强;更换或增设竖撑、横撑。

2)门框松动和脱开时,拆除门框,增设全部的竖撑,阔大断面(上与顶板或顶梁底、下与楼
板面固定牢固),再与门框连接牢固。门框上梃要用“人”字撑钉牢。

(4)预防措施

1)上下横框要与顶面、地面固定牢固。如两端为砖墙时,上下横框伸入墙体不少于120mm,

伸入部分应做好防腐处理,并固定牢固;两端为混凝土柱或墙时,应预埋木砖或预埋件固定。
如无预埋件、可用射钉、钢钉、膨胀螺栓等方法连接,也可用高分子粘结剂粘牢。

2)选用的木龙骨,规格要大于40mmx70mm,材质要合格。凡有腐朽、霹裂、扭曲、多节疤的
材料不得用于主龙骨;木材的含水率要小于12%。

3)木龙骨的安装顺序:先下横楞、上横楞,再立左右靠墙立竖楞(竖楞要和预埋木砖钉牢,

251

中间空隙要用木片垫平)。如无木砖,要用膨胀螺栓固定,也可在砖缝中扎木楔钉牢。再立竖
龙骨,划好间距,上下端顶紧横楞,吊好垂度,用钉斜向钉牢。

4)遇有门框因下楞在门框外边断开,门框两边要用优质木材加大截面,伸入地面下30mm,上
面与梁、板底钉牢的竖楞,以及楞与门框钉牢,或用对销螺栓拧牢。门框上梃要用“人”字
撑钉牢。

367、板材面接槎明显,拼接处裂缝

(1)事故特征

石膏板、FC 板等组成的隔断墙,在板材拼接处出现明显的痕迹和裂缝。

(2)原因分析

1)板材面层拼接构造不当,板材没有倒角。

2)板面拼接处,勾缝的材料选用不当。

3)板材制作尺寸不准确,厚剥比一致,有的板材翘曲变形或收缩而产生裂缝。

(3)处理方法

1)将勾缝材料剔除,扫刷干净,用柔性密封胶重新填嵌。选用的密封胶色泽要和板材面相同。

2)因板的材料质量因素造成裂缝时,要更换一部分不标准的、过薄的、超厚的、翘曲变形的
板材。

(4)预防措施

1)在板材拼缝中嵌装饰条,遮盖接缝和板的胀缩裂缝,增加装饰效果。

2)沿板周边倒角,使拼缝呈“V”形,扫刷干净后,填嵌与板面色泽相同的柔性密封胶。初
凝后,用专用的金属条压槽。

3)选用质量好的板材,制作尺寸要准确,收缩变形要小,厚薄要一致。

4)严格操作程序,即检查龙骨的平整度、尺寸准确;先弹安装控制线,确保拼接严密、连接
牢固。

5)在房屋底层做石膏板隔断时,先在地面砌三皮半砖墙,然后安装龙骨、石膏板。目的是防
潮,方便粘贴踢脚线。

第八部分

防水工程

8.1 屋面防水基层工程

368、基层空鼓或裂缝

(1)事故特征

基层部分空鼓,并存在有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裂缝。

(2)原因分析

屋面结构层面高低差大于20mm 时,使水泥砂浆找平层厚薄不匀而产生收缩裂缝,或湿铺保温
层没有设排气槽,或大面积找平层没有留分格缝,表面系数的,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内应力大
于水泥砂将抗拉强度时,导致裂缝、空鼓。


252

(3)处理方法

在防水层施工前,应按要求弹线,用切割机沿线切割分格缝。凿除空鼓和裂缝处,扫刷冲洗
干净,重行修补平整。

(4)预防措施

检查屋面结构层,扫刷清洗干净,用1:3 水泥砂浆刮补平整,压实抹平湿养糊。湿铺保温层
须设置排气槽。大面积水泥砂浆找平层都要设分格缝,纵横间距的大于6m 时,缝宽20mm;缝
内填嵌防水柔性密封材料。

实例:8.1 某市城区小学教学楼,春节前竣工交付使用时,被评为优良工程。当使用一个学期
后,发现顶层女儿墙四角裂缝逐渐扩大,学校认为是危房,不敢继续使用。

(1)现场调查

1)改教学楼为四层砖混结构建筑,屋面长度为40m,宽度为8m,其中,悬挑雨篷及阳台1500mm。

2)屋面为预制小孔板结构层,炉渣混凝土保温层兼找平层,平均厚度达100mm。细石混凝土
刚性防水层。

3)经检查一、二、三层墙体都没有发现裂缝。顶层楼梯间有斜向裂缝。

4)女儿墙四角裂缝,宽度达7—8mm。

(2)原因分析

1)设计对炉渣混凝土保温层只有厚度和容量要求,无分格缝规定。

2)炉渣混凝土为现场搅拌,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抹平,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熟悉有关规
定,把保温层的炉渣混凝土拍压得过分密实,取样测试干容重达1400kg/m3,比设计规定的容
重大40%。

3)炉渣混凝土是在冬期施工,随气温的升高,在线膨胀系数的作用下伸胀推裂女儿墙。

4)用线膨胀系数温差公式求得伸胀值。公式为

ΔL=ac×ΔT×L (8.1)

式中:ac-----线膨胀系数,10×10-6;

ΔT-----屋面上的温差值,取600C;

L---- 屋面长度的1/2,取20000mm。

代入公式(8.1),求得伸长值达12mm。这是女儿墙裂缝的主要原因。

(3)处理事故

1)沿女儿墙周边弹线,用切割即机沿线切开20mm,然后沿屋面板端头上也切开20mm。将缝
中的混凝土剔凿除净,扫刷干净,缝中填嵌聚氯乙稀胶泥。

2)修补好裂缝的女儿墙。

369、基层酥松、起砂

(1)事故特征

找平层酥松、表面起砂,影响防水层粘结。

(2)原因分析

使用低劣水泥或存储过期结硬的水泥,砂的含泥量大,找平层完工后没有湿养护,冬期施工
不保暖而受冻,过早地在上面行走和堆放重物等原因,造成酥松、起砂、脱皮。

(3)处理方法

1)因使用劣质水泥、含泥量大的细砂所造成找平层强度低而又酥松,必须全部铲除,用合格
水泥拌制砂浆重行铺抹。

2)因冬期受冻表面酥松层不足5mm 时, 可用钢丝板刷刷除酥松层,扫刷冲洗干净,用搅拌
均匀的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水:水泥=1:4:10)刮平。

3)因过早使用而局部酥松时,可铲除酥松处,扫刷冲洗干净后,,用聚合物水泥浆涂刷一遍,

253

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3)拌匀后补抹平整。

(4)预防措施

找平层施工前结构层面,须扫刷冲洗干净。应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含泥量控制在3%以
下的中砂拌制的砂浆,按配合比计量,随拌随用。 每一分格仓内,需一铺满砂6 刮平压实,

不留施工缝,收水后应二次压实。湿养护不少于7d,冬期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370、基层面积水

(1)事故特征

基层面排水不畅,积水深度大于10mm。

(2)原因分析

基层面排水坡度不标准,找遍平凹洼超过5mm,水落头高于找平层等造成基层面积水。

(3)处理方法

拉线检查,凹洼处大于10mm 时,可用1:1 聚合物砂浆刮补平整,也可用聚氨酯拌水泥刮补。
水落口杯面纠正到低于找平层面。

(4)预防措施

施工前必须先安装好水落口杯,从杯口面拉线找坡度,确保排水畅通。

371、基层细部构造不当

(1)事故特征

找平层面阴阳角没有抹圆弧和钝角,水落口处不密实,无组织排水檐口,没有留凹槽,伸出
屋面管道周围没有先嵌密实,再抹成圆弧形。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操作工无上岗证;没有编制防水施工方案,施工前没有技术交底;没有学好
图纸和规范;没有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

(3)处理方法

全面检查,凡有不足之处,必须按规定补做成和纠正。

(4)预防措施

1)阴角都要粉圆弧,阳角要粉钝角,弧半径为100mm 左右。

2)直式和横式水落口周围填嵌要密实,要略低于找平层。

3)无组织排水檐口。要按图8.1 做好防水卷材收头的槽口。

8.2 卷材防水屋面工程

372、卷材防水层空鼓

(1)原因特征

卷材铺贴后即发现有鼓包,一般由小到大,随气温升高逐渐扩大。

(2)事故分析

基层不干燥,含后水分,,没有扫刷干净,防水层底部有水气渗入。基层面没有涂刷基层处理
剂、粘结剂,或与卷材材性不匹配,涂刮不均匀。铺卷材时没有将底面的空气排除,,或排气
槽堵塞等。

(3)处理方法

将大于100mm 的鼓包下坡口用刀划开,挤出水汽,擦干,使阳照晒晾干。涂基层处理剂的面
层干后,满涂粘合剂,铺贴好切开的卷材,由内向外压出空气,滚压密实封口;则剪一块大
于鼓包的卷财产补贴盖严封实。疏通或补做排气槽。


254

(4)预防措施

基层必须干燥,用简易检验方法测试合格后方可铺贴。扫刷干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粘合
剂要与卷材、基层材料的材性相匹配,经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待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干燥后
再涂刷粘结剂。卷材铺贴时,必须先排除下面的空气、滚压密实,也可采用条铺、点铺法或
空铺法,确保排气道畅通。

373、卷材防水层裂缝

(1)事故特征

防水层有沿预制屋面板端部裂缝,或节点处裂缝,或有不规则裂缝。有裂缝就会漏水。

(2)原因分析盲目使用延伸率低的卷材,板端头和节点细部没有做附加缓冲层和增强层;或
施工方法错误,如在铺贴卷材时拉得过紧。

(3)处理方法

沿规则的裂缝弹线,用切割机切断;如基层没有留分格缝,则基层也要切断。缝宽20mm,缝
内填嵌柔性密封胶,上面干铺一条200mm 宽的卷材作为缓冲层,再满铺一条300mm 宽的卷材
防水层。节点细部处理裂缝的处理方法同上。

(4)预防措施

1)选用延伸率大、耐用年限要长于15 年的卷材。。

2)在预制屋面板端头缝处设缓冲层,干铺300mm 宽的卷材作缓冲层。铺卷材时不宜拉紧卷材,

要放松铺贴,留有伸缩的余地。

374、突出屋面的构件根部漏水

(1)事故特征

防水层沿女儿墙根部阴角空鼓、裂缝;女儿墙砌体裂缝;压顶裂缝;泛水没有收刹好,降水
从缝隙中灌入内墙;山墙被推出外墙面,雨水从缝隙爬入内墙。

(2)原因分析

1)刚性的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等,在施工时直接紧靠女儿墙,且不留分格缝;

长度较长、面积较大的屋面刚性层没有留分格缝(大面积的刚性层是指水泥砂浆、细石混凝
土),在温差作用下,尤其夏季受高温热胀(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6/0C,比砖砌体的
线膨胀系数5×10-6/0C 要大一倍)。屋面刚性找平层、保温层、保护层等的胀力大于砌体的抗
拉应力,就产生裂缝。

2)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的阴角,没
有按规定做圆弧,铺贴卷材防水层没有先铺贴缓冲层。

3)铺贴卷材层的上端受刹处没有压牢和密封好,导致裂缝;卷材收头上口翘边形成张口,降
水从张口的缝隙中渗漏。

(3)处理方法

1)有的屋面刚性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等紧靠女儿墙,没有留分格缝时,要沿女儿墙周边
切割出宽度为20mm,深度到结构层的分格缝,剔出缝内的刚性层,扫刷干净,缝底填嵌泡沫
塑料的背衬材料,面层填嵌柔性密封胶,为刚性层胀缩留有余地。

2)女儿墙的斜向裂缝或垂直裂缝区宜拆除,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下面与圈梁联结时用4Φ8—

Φ10 钢筋,上部和钢筋混凝土压顶锚固,再将女儿墙镶贴好。局部斜裂缝时,可采用水泥浆、
环氧树脂浆等灌柱,并铅密封,防止雨水从缝隙中渗漏。

3)当两端山墙的女儿墙已有水平裂缝,四角也有斜裂缝,且外墙面已突出原有墙棉农裂缝爬
水渗漏时,必须拆除。然后再四角设置构造柱,再用上述方法补砌好女儿墙。

4)对卷材防水层、卷材端头在女儿墙上的收头不当而张口时,须将该处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剔

255

除,再加一层卷材用密封胶粘牢,用金属压条、射钉钉牢,经检查符合标准后,用水泥砂浆
分层封嵌密实,湿养护7d,防止有裂缝产生。受头做法见图。

(4)预防措施

1)凡施工刚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炉渣保温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保护层等,靠女儿墙
边应留20—30mm 的分格缝,缝中先填泡沫塑料棒的背衬材料,上面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2)凡是突出屋面的结构的连接处的阴角,都应执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中4.1.4

条的规定:“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
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圆弧半径应根据卷
材种类(表8.1)选用。”

表8.1 转角处圆弧半径 (mm)

卷材种类 圆弧半径

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100—150

50

20

3)但女儿墙高度大于800mm 时,要在离基层250mm 以上留60mm×60mm 的凹槽,将铺贴卷材
的端头裁齐,压入预留凹槽粘贴平整,金属压顶用射钉钉牢。经检查合格,然后用水泥砂浆
分层压抹密实平整。

4)当女儿墙的高度低于800mm 时,铺贴卷材的端头放长直接贴到女儿墙。方法是女儿墙顶面
用1;2.5 的水泥砂浆粉抹平整,干硬后铺帖卷材。表面刮粘结剂,再撒中砂毛化,上面扎钢
筋立模板,浇细石混凝土压顶。

375、钢筋混凝土女儿墙卷材收头处漏水

(1)事故特征

钢筋混凝土女儿墙面卷材收头处张口,雨水灌入而渗漏。

(2)原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的墙面等级强度高,墙体厚度一般不超过150mm。大部分板面没有留卷材收头的凹
槽,有的将卷材端头粘贴在女儿墙的立面上,在自然环境中,经日晒雨淋而变形。卷材端头
外翘张口,雨水从口中漏入室内。

(3)处理方法

已张口的卷材处,将墙面与卷材面扫刷干净,根据卷材种类选用材性相容的基层处理剂。粘
结剂。先涂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涂粘结剂,修补贴好收头卷材。用金属压条和射钉钉牢,用
密封胶封牢。上面架设金属制作的盖口条。再用密封胶封嵌作为第一道防线和保护层。

(4)预防措施

1)应在女儿墙体浇筑混凝土前留好卷材收头的凹槽。

2)卷材端头裁齐,满涂粘结剂,细致将端头粘结牢固,并压牢封密。上罩用金属材料制作的
或用合成的高分子卷材条制成的盖口条,或用金属压条钉牢,钉距不宜超过900mm,上口再用
密封胶封嵌牢固。

376、天沟、檐沟处漏水

(1)事故特征

檐沟底或预制檐沟的接头处。屋面与天沟交接处裂缝,或天沟、檐沟内的防水层空鼓、裂缝
而渗漏水、或天沟、檐沟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而溢水。

(2)原因分析

1)天沟、檐沟的结构变形、温差变形、、收缩变形而产生裂缝,渗漏水。


256

2)天沟、檐沟与屋面结合处,在三大变形作用下不能同步而产生裂缝。

3)防水构造层不符合要求,排水坡度小于1%。

4)水落头口径小或堵塞,造成溢水和漏水。

(3)处理方法

1)将裂缝处的防水层割开,沿基层裂缝凿成“V”字形,上口宽20mm,深15mm 以上,扫刷干
净缝中的灰粉。缝中填嵌柔性密封胶;缝上干铺一条200mm 宽的卷材条作缓冲层,上面再满
粘铺贴一层宽300mm 以上的卷材条,再补贴好防水卷材。

2)预制天沟接头处漏水,,要凿开接缝,扫刷干净,刷基层处理剂,填嵌柔性密封胶。

3)沟内的卷材防水层空鼓、破损时,要铲除后重做防水层,做法如图8.6 所示。

4)天沟底的坡度不足,有积水现象时,先要将坡度找准,达到1%,不得有积水现象。

5)沿水落杯口漏水,须纠正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4)预防措施

沟内防水层施工前,应先检查预制檐沟的接头和屋面基层结合处的灌缝是否严密和平整。水
落口杯要安装好,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沟底阴角要抹成圆弧,转角处要抹成钝角。用与卷
材材性相同的涂膜做防水增强层,沟与屋面交接处空铺一条宽度为200mm 的卷材条,防水层
必须铺到沟外口压牢。

377、水落口漏水

(1)事故特征

沿水落口周围漏水,,或水落口面高于防水层而积水,或因水落口小,或被堵塞而溢水。

(2)原因分析

水落口杯安装的高度高于防水层,水落口杯与结构层接触处没有堵嵌密实。。横式穿墙水落口
与墙体之间的空隙,没有用砂浆填嵌严密;没有按要求做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没有伸入口内,

造成降水沿水落口处渗漏。

(3)处理方法

当水落口杯面高度高于防水层时,要拆除纠正后重新安装,水落口周围与结构层之间的空隙
没有嵌补密实,要将酥松处凿除,重行补嵌密实,并留宽20mm、深20mm 的凹槽,加填嵌防水
密封材料,做好防水卷材附加层,再补贴好防水层。

(4)预防措施

1)若为现浇天沟,则应先将直式水落口杯安装在模板上,方可浇筑混凝土,沿杯边捣固密实;

如为预制天沟,则将水落口杯安装好,托好杯管周的底模板,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细
石子=1:2:2)灌注捣实,在沿杯壁与天沟接触处的上面留20mm×20mm 的凹槽填嵌密封材料。
口杯上口应比天沟找平层低30mm。

2)水落口的附加卷材粘贴方法:裁一条宽于250mm,长为水落口内径长加100mm 的卷材,卷
成圆筒伸入水落口内100mm 粘贴牢固,露出口外的卷材剪成30mm 宽的小条外翻,粘贴在口外
周围的平面上;再剪一块大于600mm 的方形卷材,居中剪成“米”字形,涂胶粘牢,将米字
条向口内下插贴牢。然后铺贴防水层。

3)横式穿墙水落口的做法:用1:3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好水落口与墙体之间的空隙,

沿水阔口周围留20mm×20mm 槽,嵌密封胶。水落口底标高要比找平层面低30mm,底棉农和侧
面加贴两层附加防水卷材,铺贴方法同上。

378、变形缝漏水


257

(1)事故特征

沿变形缝根部裂缝处及缝中封盖处漏水。

(2)原因分析

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变形缝细部构造不当,根部阴角没有做成圆弧,防水附加层、顶上封盖
没有做缓冲层,在建筑变形和温差作用下导致裂缝,拉裂封盖防水层而渗漏水。

(3)处理方法

1)对于根部裂缝,要将已裂缝处的卷材割开,将基层裂缝凿开呈“V”字形,扫刷干净,填
嵌柔性密封胶。铲除粘结层,揩擦洁净,涂基层处理剂,补贴好防水卷材层。干铺一条200mm

宽的卷材条,再用一条300mm 宽的卷材满粘铺贴好。

2)当顶上防水封盖卷材拉裂而漏水时,将封盖拆除,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重行铺贴封顶,

卷材铺贴如图8.10 所示。经检查合格,再将混凝土盖板盖好,接缝中嵌好柔性密封胶。

(4)预防措施

检查粉刷质量和干燥程度,扫刷干净,按图8.10 所示在根部铺一层附加层。。附加卷材宽300mm,

卷材上端粘贴牢,防水卷材立墙面要满粘贴,上端要粘贴到墙顶,墙顶盖一条宽度与墙面同
的通长卷材,贴好一面,缝中嵌入衬垫材料,再贴好另一面,上面再覆盖一层卷材,卷材不
墙外两边宽200mm。覆盖后粘牢,上面再刮粘结剂,撒绿豆砂一层,然后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
凝土盖板扣压牢固,预制盖板的接缝用密封胶嵌封密实。

379、屋面反梁过水孔漏水

(1)事故特征

沿反梁底过水孔下面渗漏水,或反梁过水孔高于屋面防水层面而积水。

(2)原因分析

1)反梁过水孔的混凝土没有振捣密实,水从孔底的混凝土中渗漏,因过水孔小,无法做防水
处理。

2)预留过水孔偏高,造成积水。

3)预留孔口过低,造成孔中积灰泥而淤塞,因此积水和渗水。

4)预埋管的内径小于50mm,常被塑料薄膜、香烟头等堵塞。

(3)处理方法

1)若为反过梁水孔底渗漏水,待孔内干燥后,用氰凝浆液灌注。浆液渗入孔隙可堵塞渗水的
通道。

2)当预留孔过高时,用电锤打孔,使孔底标高达到标准,局部积水,可用防水砂浆找平。

3)当过水孔偏低时,用电锤扩孔,保持内径达到100mm 左右。

4)孔径过小时,可用电锤扩孔。

(4)预防措施

留设过水孔的底标高,要按结构层面加找坡找平层的厚度为孔底标高,预留孔高大于100mm,

孔宽大于100mm。如用预埋管时,孔内径大于100mm。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

用密封材料嵌严,在反梁根部增加一层附加层。在过水孔的两端要剪开转包贴入管内。

380、屋面上管道根漏水

(1)事故特征

沿管道周围漏水。

(2)原因分析

1)安装的管道穿过结构层、防水层后,没有将缝隙修补好。

2)管周的防水层施工不规范。


258

(3)处理方法

1)沿管道周围凿除酥松的灌缝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扫刷干净,冲洗湿润,涂刷聚合物水泥浆
(107 胶:水:水泥=1:4:8)于管周的混凝土孔壁上,随用拌好的细石混凝土(水:水泥:

砂:细石子=0.5:1:2:2)灌缝,插捣密实,抹压抽光。浇水湿养护时,到下面检查以不漏水
为合格。

(4)预防措施

1)剔除管道穿过屋面结构处混凝土板时的孔洞周围松动部分的砂石,扫刷干净,浇水冲洗和
湿润,涂刷聚合物水泥浆一遍。随用细石混凝土灌注插捣密实,抹拍平整,上面靠管道周围
留20mm 宽、15mm 深的凹槽。待干硬后,在槽中填嵌防水密封材料。

2)做卷材附加层;裁800mm×800mm 见方的卷材,卷材居中剪成“米”字形,直径和管外径
同,从管道的上面往下套到根部的平面上抹平,粘贴牢固。再将剪开的“米”字形条粘贴在
管道上;再裁一条500mm 宽,长度为管外壁周长加100mm 的卷材,将下面的250mm 宽剪成30mm

阔的条状,把没有剪开的250mm 卷材上涂抹粘结剂,同时在管道外壁涂粘结剂,高度为300mm。
然后将卷材包裹在立管上,上端用铜丝绑扎牢固,将剪开的300mm 宽的小条平贴在下层卷材
上,用材性相容的密封胶封嵌密实。

381、屋面上拉线座处裂缝和漏水

(1)事故特征

屋面上竖旗杆、招牌架、灯架等时安装有撑脚或拉线,屋面上的拉线座被阿拉伯数字动裂缝,

防水层被破损后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拉线环没有与结构层连接牢固而松动。

2)没有用柔性密封胶封闭处理。

(3)处理方法

要将拉线环的铁脚焊牢在结构层的钢筋上,扫刷干净,用水冲洗乯湿润基层,用细石混凝土
浇捣密实,抹成圆弧形。在环筋周围留20mm 宽、20mm 深的槽,待干硬后灌柔性密封胶,加贴
附加卷材层,并补帖卷材防水层。

(4)预防措施

拉线座的铁脚要焊牢早屋面结构层的钢筋上,冲洗扫刷干净,,用强度等级大于C30 的细石混
凝土浇捣密实;在屋面施工找平层,将其浇筑成直径大于400mm 的圆弧形座。拉线环周围留
20mm 的凹坑,待混凝土干硬后用柔性防水密封填嵌密实。然后用直径大于6000mm 的卷材裁成
两个半圆形,中间剪成拉线环的孔,先贴一个半圆形。够贴的半圆形要与前一个搭接80mm。
屋面防水层必须要满贴好。

382、高层排水冲刷低层防水层

(1)事故特征

有的高低层建筑的高层屋面排水管的水正好冲刷在低层屋面的防水层上,造成低层屋面防水
层脱落和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设计中没有提出处理意见和详图。

2)施工没有按《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07—94 中的要求施工。

(3)处理方法

当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在低层屋面防水层受水冲刷的部位处,应加铺贴一层整幅卷材,

卷材上面再铺设300—500mm 宽、40mm 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259

2)当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补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

(4)预防措施

1)设计与施工都要严格遵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中4.3.12 条的要求;高低跨
屋面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高低跨度变形处的防水处理应采用足够适应变形能力的材料和构造措施,必要时应严密封
闭。

B、当高低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设
300—500mm 宽的板材加强保护。

C、当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

383、高层通向低层的门孔下漏水

(1)事故特征

因门孔的细部构造没有处理好而漏水,或门向内开,门下的槛外高内低,雨水从门下槛流入
室内。

(2)原因分析

1)细部构造处理不当,防水层没有留有变形沉降余地而拉裂,沿裂缝漏水。

2)门下框处理不当,内开门有时风雨打在门上淌入室内。

3)门槛预制板处理不当,水沿缝隙渗入室内。

(3)处理方法

1)查明渗漏水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因沉降而拉裂防水层时,必须架设附加层和防水层,

防水层做法如图8.15 所示。

2)门下框处理:如因内开门漏水,必须在门上架设披水条,使雨水淌在门下框外。

3)门框下的预制板渗水,必须重新预制后安装,并做好滴水线。

(4)预防措施

确保屋面门孔不渗漏,要按下列方法施工:县内砌好底层屋面上的半砖附墙,做好墙立面和
压顶的粉刷层,铺粘一层卷材附加层,卷材上端头粘贴在附墙顶上压牢;低层屋面的防水卷
材层用满贴法粘贴到门孔下的预制门槛板的下面,并粘贴牢固;再砌1/4 砖保护墙,并用水
泥砂浆粉好。经检查防水层符合标准,安装预制门下槛兼踏步板,两端铅入墙体,必须用1:2.5

水泥砂浆填嵌密实,面层抹灰要粉成内高外低的流水坡,外边下口要粉有滴水线。。门必须采
用外平外开,使雨水向外流淌。

384、屋面上入孔边漏水

(1)事故特征

屋面的垂直方向上的入孔周围漏水,使盖板破损腐朽而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1)施工不规范,上人孔周围防水层没有铺贴好,收头不当。

2)盖板没有防腐处理,盖板日晒雨淋后收缩而变形漏水。

(3)处理方法

1)将原有防水卷材修补好,再加一道卷材,上口压入框底,沿上人孔的外墙贴牢。多余部分
贴牢在屋面平面上。

2)木盖要做防腐处理,上面用镀锌铁皮包裹,防止木盖变形和起防水作用。

(4)预防措施

砌好孔口四边的砖砌体或浇好混凝土墙体后,按设计要求抹好砖砌体外墙立面。。浇筑钢筋混
凝土圈梁时,圈梁的外口要凸出墙面30mm 和预埋螺栓。在屋面施工找平层的同时,将四周的

260

阴角抹成圆弧形,抹平四周立面,湿养护7d。当抹灰层干硬后,铺贴防水卷材附加层,卷材
的上端头要单面粘贴在圈梁下口。铺贴屋面防水卷材的同时,贴好立墙面卷材,并将卷材的
上端裁齐卷入圈梁槽口蜜蜂牢固,最后用木框压牢。木盖要做防腐处理,上面用防锈的金属
皮包好。所有铁件都要做防锈处理。

385、保温层的排汽槽失效

(1)事故特征

采用水泥湿拌珍珠岩、蛭石等的松散型的整体保温层中的排汽槽失效,导致卷材防水层鼓泡
严重。

(2)原因分析

湿拌珍珠岩、蛭石等松散型整体保温层的含水率高达15%--30%。当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后,

将保温层中的水分封闭在内无法排出,不当灰引起卷材防水层起鼓,过多的水分还会影响保
温效果。

(3)处理方法

当排汽槽堵塞,或纵横排汽道没有连通,或排汽孔失效时,应沿排汽槽将卷材防水层割开,

全面清除塌入槽中的保温层。当缝宽30mm 时,缝中不用填卵石;当槽宽大于50mm 时,缝中
松填卵石。裁一条宽200mm 的卷材干铺在缝上,再裁一条宽300mm 的卷裁满涂粘结剂贴在前
一卷材上面。然后将割开的卷材防水层修补贴好。上面在贴一条卷材层。纵横排汽道交叉处
上口设排汽孔。

(4)预防措施

1)排汽槽的设置:在屋面板的端头缝,屋脊及转角处留设,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2)排汽槽施工:排汽槽可在铺设保温层前预留,也可在保温层、找平层做完后弹线,用切割
机割开宽30mm 的槽,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排汽槽必须纵横贯通。槽内必须清除干净,以防
堵塞。经检查合格后,按本例处理方法铺卷材条盖槽。

386、保温层的排汽孔失效

(1)事故特征

排汽孔设置不当,有的构造不妥,无法排汽;有的排汽孔防水层没有处理好而渗漏水;有的
不抗风,防水帽被吹风掉;有的垂直排汽管全部拔起,使排汽孔变成进水孔,雨水进入卷材
防水层,导致卷材起鼓和渗漏。

(2)原因分析

1)不熟悉规范和规程,设计又无样图,或施工不规范等造成排汽孔失效。

2)排汽孔的设置不牢固,不防水。

3)有的选形、选材不当。

(3)处理方法

1)有排汽孔而不能排汽时,须剔除堵塞排汽的砂浆,混凝土和砂、石等,接通纵横的排汽道,

保证能正常排汽。

2)排汽孔数量不足,须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60207—94 中第8.3.3 条:根据基层的潮
湿程度和屋面构造确定增加个数。一般屋面面积每36m2 宜设置一个,排汽孔应做好防水处理,

如有不足之处须补做齐全。

3)原有排汽孔被损坏或不防水时,要及时修补或改制配齐,并做好防水层。

(4)预防措施

1)排汽孔的做法很多,要由设计者结合当地区使用效果选择形式。

2)排汽孔有用金属管制作的,有用砖砌的,也有用混凝土浇制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排汽孔,

261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要和所有的排汽道相贯通,固定牢固,耐久性好,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施工简便。

3)金属管排汽孔必须固定在结构层上,和排汽道接通部分的管上要打孔通汽。

4)砖砌成混凝土浇筑的排汽孔做法如图8.20 所示,屋脊排汽孔做法如图8.21 所示。

387、防水层面的块体保护层破损严重

(1)事故特征

屋面防水层上有的砖砌架空块作保护层和隔热层,但其破损严重,影响效果。

(2)原因分析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块的质量低劣。

2) 没有按规定砌好架空砖柱,铺盖时没有座浆、没有拉线控制平整度和坡度。

3)经人踏坏者较多,影响使用。

(3)处理方法

1)返工更换破损的板块。

2)架空半砖柱的下面没有衬垫卷材保护块,有的已有防水层破损,须修补好防水层,待固化
后砌半砖柱时,要先垫一层卷材。

3)重铺预制架空板时要拉线,控制平整度和坡度,座浆铺设牢固、平整。

(4)预防措施

1)铺设块体保护层前要通过试水后或雨后检查防水层达到标准后方可铺设板块。

2)铺设块体保护层时,应先铺设运材料的通道,不准在屋面防水层上和已铺好的块体上推车
运料,搬运板块时应轻放,以防砸坏或戳穿防水层。

3)使用的板块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4)砌架空半砖柱的防水层面要衬垫卷材。

5)铺板块要拉好纵横排水坡度线,铺设时每块状都要垫平垫实,留好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
大于100mm2,分格缝宽度不小于20mm,板块接缝可用沥青胶结料或水泥砂浆等灌缝,要填实
嵌平,板块与四周女儿墙之间应留大于50mm 的空隙。该缝隙可不填嵌砂浆。

388、涂膜保护层失效

(1)事故特征

浅色涂膜保护层多数失效,出现起皮、裂缝和脱壳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浅色涂料保护层材料质量差。

2)浅色涂料与防水层涂料不相容。

3)基层表面没有清理干净。

(3)处理方法

1)铲除脱壳、鼓包、裂缝部分,扫刷干净,更换合格的涂料重新涂刷。

2)局部脱壳、鼓包、裂缝时,铲除后扫刷干净,刷基层处理祭或底涂层,固化后方可涂二度;

实干后涂面层涂料。要确保结合处密实。

(4)预防措施

1)屋面防水层上的浅色保护层能反射太阳的辐射热,白色涂料的反射率达75%,比黑色沥青
面提高65%,所以能降低屋面温度,防止或延缓防水层的老化。

2)浅色涂料品种较多,要选用与防水层材料性相容的、、粘结力强的、耐风化的浅色涂料,

涂料进场后要经抽样测试合格率后方可使用。

3)浅色保护层施涂前,应待防水层完成,经质监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表面必须

262

清理干净,涂料最好用机械喷涂,涂层应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要全部盖底,施
涂时不要污染已施工完毕的装饰面层。

8.3 涂膜防水工程

389、涂膜防水层鼓

(1)事故特征

因基层不干燥,受热后膨胀,导致空鼓。鼓包随气温的升降而膨大或缩小,使防水涂膜被不
断拉伸,变薄,加剧老化。

(2)原因分析

1)基层含水率过高,在夏季施工时,涂层表面干燥快,基层水气化膨胀。

2)冬季低温施工时,水性涂膜没有实干就涂刷上层涂料,或涂层太厚,内部水分不易溢出,,

被封闭在内,受热后鼓包。

3)基层没有清理干净,涂膜与基层粘结不牢,水分受热膨胀后产生空鼓。

4) 没有按规定涂刷基层处理剂。

(3)处理方法

当涂膜出现鼓包时,应切开鼓包,排出湿气晾干,用涂料 重新修补和加强,并同旧防水层粘
结牢固。

(4)预防措施

基层必须干燥,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涂刷首道防水涂料,待实干后经检查无
气泡,空鼓时,方可涂刷下道涂料。

390、涂膜防水层裂缝。

(1)事故特征

在沿屋面防水板端头有有规则的裂缝,也有无规则的裂缝或龟裂翘皮等现象,因此渗漏。

(2)原因分析

建筑物的不均匀下沉、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和干缩变形,常造成屋面板胀缩、变形,使防水
涂膜被拉裂。使用伪劣涂料、涂膜过薄、抗拉强度低等也可十涂膜被拉裂或涂膜自声产生龟
裂。

(3)处理方法

1)涂膜由于受基层影响出现裂缝后,沿裂缝切割宽20mm、深20mm 的槽,扫刷干净,嵌填柔
性密封膏,再用涂料进行加宽涂刷,使之与原防水涂膜粘结牢固。

2)因涂膜质量差而产生裂缝时,要铲除有裂缝、空鼓和剥落的部分,将基层面扫刷干净,涂
刷基层处理剂,必要时采用胎体增强材料增强。要涂刷到原有防水涂膜上周围扩大200mm。

3)局部龟裂时,可用同品种的涂料先嵌填裂缝,然而后涂刷二遍的涂料。

(4)预防措施

1)认真检查防水基层质量,不得有裂缝、空鼓、酥松、起皮等现象。按规定留设分格缝,扫
刷干净,填嵌与涂料材性相容的柔性防水密封胶,并在分格缝,排汽槽面上铺贴300mm 宽的
卷材条或涂刷有胎基增强层的涂料,宽度应大于300mm。

2)严格涂料的施工工艺:扫刷干净基层面,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随即涂刷涂料的底涂
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严格材料质量:材料生产单位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有出厂合格证。《屋面工程技术
规范》GB50207—94 中第3.0.8 条要求:“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取样复试,提出试
验报告,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63

391、涂膜防水天沟、檐沟漏水

(1)事故特征

混凝土天沟板式檐沟板与屋面板不是同时现浇的,它们之间有一条接缝,当屋面结构出现变
形和干缩变形时,这条缝的防水 层被拉破而产生渗漏。

(2)原因分析

1)天沟板或檐沟板与屋面的转角接缝是变形应力比较集中的点,防水层易被拉裂,且该接缝
是排水较集中的部位,渗漏水量也较大。

2)该接缝未做特殊密封处理,防水层抗拉延伸率低。

(3)处理方法

1)当接缝处的防水涂膜因基层有较大变形而拉裂产生渗漏时,应以接缝为中心,向二侧铲除
宽300mm 的防水层,清理干净,沿缝开20mm×20mm 的槽(如原有槽,要清除槽内的砂浆),

用柔性密封膏嵌填,上面用聚酯无纺布粘贴,下部干铺,再涂刷涂料。最后用聚酯无纺布做
加强胎基涂刷至合格。

2)局部裂缝时,将裂缝处揩擦干净,如涂膜比较光滑时,用砂纸打磨,然后涂刷材性相容的
涂料,上面铺贴基增强层,再涂刷二度防水涂料。

(4)预防措施

屋面与沟的转角找平层应抹成圆角,在接缝处应留设20mm×20mm 的变形槽,并嵌填柔性密封
材料,再空铺宽300mm 胎基增强层,按要求涂刷防水涂料。

392、内水落口漏水

(1)事故特征

水落口杯与构件结合处嵌填不密实,雨水沿缝隙渗漏。

(2)原因分析

水落口杯与结构之间的分析没有嵌填密实,水落口杯与混凝土接缝处没有设槽填柔性密封膏,

未做防水增强层。

(3)处理方法

当水落口杯周围产生渗漏时,应清除其周围的防水层,沿水落口杯周围凿20mm×20mm 的槽,

清扫干净后,用柔性密封膏嵌填,再刷防水涂料,增强修补。。

(4)预防措施

水落口杯和水落管在安装前,应检验合格,杯口应低于找平板层,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的裂
缝必须用水泥:砂:细石子=1:2:2 的确细石混凝土,或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3)嵌填
密实,沿管周留设20mm×20mm 的凹槽,干硬后槽内嵌填柔性密封材料。先做好杯口及周围的
防水增强层,再施工防水涂膜层。

8.4 刚性防水工程

393、裂缝

(1)事故特征

有规则的纵、横裂缝,或不规则裂缝,裂缝成为降水的通道而渗漏。

(2)原因分析

1)刚性混凝土与结构层之间没有设隔离层,因结构变形,拉裂刚性防水层,在温差作用下,

结构层限制刚性防水层伸缩而裂缝。

2)没有按规定留伸缩缝,当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导致裂缝。


264

3)选材不当,如使用劣质水泥、过期水泥或安定性差的水泥,或骨料中含泥量大于5%。

4)施工不当,如钢筋的位置不在混凝土的板中,或混凝土搅拌时无配合比,或有配合比而不
计量;有的外加剂掺量时多时少,搅拌的混凝土时干时湿;有的混凝土搅拌出机后超过3h 仍
在应用;或振捣不实;或不及时养护。

(3)处理方法

1)若为有规则的裂缝时,沿裂缝弹好线,用切割机沿分格线割开(缝宽20mm,深20mm),剪
断缝内的钢筋;若为局部裂缝,可切割开或凿开“V”字形(上口宽20mm,深度大于15mm)

槽,将割开或凿开的缝隙扫干净,缝内嵌填柔性防水材料。

2)若为不规则裂缝,当裂缝宽度小于0.5mm 时,可在刚性防水层表面涂刮二度合格的防水涂
料。

3)当有裂缝,有酥松或破损的板块时,须凿除后按原设计邀请信重行浇筑刚性防水层。

(4)预防措施

1)选好刚性细石混凝土的材料:选用425 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级配良好的石子(最大粒径
不宜大于20mm)洁净中的砂(含泥量不大于2%)根据不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合格的外加
剂。

2)普通细石混凝土应严格配合比计量,水灰比不大于0.55,嚒立方米混凝土中最小水泥用量
须大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应为1:2—2.5。

3)施工前检查基层,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挠曲变形小,结构表面应没有裂缝。找坡后的排水
要畅通。然后用石灰砂浆、粘土砂浆、纸筋石灰膏等粉抹基层面,作为隔离层。

4)按捺不住要求立好分格缝条,扎好钢筋网,确保钢筋网的位置在混凝土板块厚度的居中偏
上。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一次铺满一个分格仓,并括平、振捣密实,沿
分格缝边和细部接点边要有专人负责,细致的拍实拍平。然后二次拍实抹光抹平。隔24h 后
浇水,湿养护7d。

394、沿分格缝漏水

(1)事故特征

沿分格缝位置漏水。

(2)原因分析

沿分格缝边的混凝土没有很好地拍实抹光,因不密实饿死漏水。用劣质的防水油膏(如PVC

油膏),又没有涂刷基层处理剂。则油膏与缝侧粘结不牢,或缝侧没有扫刷干净,,或混凝土
不干燥就填嵌防水密封胶,因密封焦与缝侧壁粘结不牢而渗水。

(3)处理方法

1)凿除局部缝边不密实的部分,扫刷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用与嵌缝相同的防水密封胶嵌
补平整。

2)因用不合格的防水油膏填嵌的缝,已硬化和脱壳时须铲除,然后更换合格的柔性防水密封
胶泥填嵌。

(4)预防措施

1)施工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时,分格条要保持湿润,并涂刷隔离剂。沿分格条边的混凝土
因滚压不到,需要有专人负责拍实抹平。

2)选用合格的柔性防水密封材料嵌缝。待混乱干硬后,扫刷分格缝的两侧,随涂刷基层处理
剂。当表面干时,在缝下填好背衬材料,再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胶。固化后用大拇指推嵌缝胶。
检查胶与缝侧是否粘牢,如有脱壳现象,须返工重嵌。

3)在份内份外格缝的下面填塞背衬材料,涂刷基层处理剂,填嵌密封材料。缝面粘贴200mm

宽的卷材条盖缝。


265

4)分格缝也可做成坡形,目的是不积水,减少渗漏。坡度拍高50—70mm。嵌缝和盖缝做法同
上。

395、屋棉接缝处漏水

(1)事故特征

多种接缝渗漏水,如大型屋面板接缝,找平层接缝和刚性防水层接缝,有的灌缝后当年就漏,

有的隔年就漏,有的两年后渗漏。

(2)原因分析

1)接缝材料质量低劣,拉伸—压缩循环性能差。

2)接缝接触面质量不标准,水泥砂浆、混凝土有酥松、起砂等缺陷。

3)施工不当,如基层潮湿,没有清扫干净,或没有涂刷基层处理剂,或塑化温度过高或偏低,

或配合比不安当等。

4)有的接缝宽度小于10mm,也有的宽度大于40mm。

(3)处理方法

1)检查接缝中的密封材料已老化、脱壳时,将老化的密封材料全部剔除,扫刷干净,更换合
格的密封材料重新填嵌。

A、查明缝宽与缝深,宽度一般为20mm 为好,缝深为宽度的0.5—0.7 倍。若深度大于15mm

时,宜先填背衬材料。

B、缝的两侧涂刷与密封材料性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C、填嵌密封材料。

2)当接缝处的砂浆强度低于5Mpa,或混凝土酥松时,必须凿除后重浇修补好,然后再灌注密
封材料。

3)当接缝宽度小于10mm 时,要先弹线,用切割机沿线切割开,剔凿除缝中的混凝土。按上
述方法重填嵌防水密封胶。

(4)预防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要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我国幅元广阔,,气候变化幅度大,历年最高、最
低气温差别很大,且屋面构造特点和使用条件不同,密封材料有埋置的、有外露的,与水平
的、有竖向的,要选择耐热度和柔性相适应的材料,否则会引起密封材料在夏季高温下流淌,

低温下龟裂的现象。

2)影响接缝位移的因素有:

A、温度的不均匀变化,引起构件热胀冷缩的温度变形。

B、屋面板上和板下的温度不一致,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曲,引起板端头的角变形。

以上两条是温度引起接缝周期性拉伸—压缩变化的位移,使密封材料产生疲劳破坏。因此,,

应根据接缝位移的特征及接缝周期性拉压幅度的大小,选择与拉伸—压缩循环性能相适应的
密封材料。

3)用公式(8.2)得出接缝宽度b。它与位移值ΔL,密封材料拉伸—压缩允许变形率Σ之间的
关系式为

b=ΔL/Σ (8.2)

式中b-----接缝宽度。Mm;

ΔL----接缝活动量,mm,用公式(8.3)求得;

Σ-----密封材料允许动量值(%),改性沥青基内为±5%--±10%,高分子I 类为±20%。II 类
为±10%。

由温度引起的接缝活动量由公式(8.1)求得,即

ΔL=ac×ΔL×L


266

4)计算实例:已知屋面板长6m,最高温度550C,最低温度-100C。代入公式(8.3)求接缝活
动量ΔL。

ΔL=10×10-6×[550C-(-100C)]×6000

=3.9(mm)。

已知接缝宽度为20mm,ΔL=3.9mm,代入公式(8.2)得

Σ=3.9/20=19.5%

应该选用聚氨酯类、酮类、聚硫类等I 类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其允许动量值应大于20%。

396、刚性防水层的天沟、檐沟处漏水

(1)事故特征

沿屋面与天沟交接处渗漏水。

(2)原因分析

刚性防水层收头没有处理好,雨水沿端头爬是渗入室内。

(3)处理方法

当刚性防水层与天沟结合处有爬水而渗漏时,应将刚性细石混凝土的下口与圈梁接触处的找
平层,剔凿深15mm 的槽,扫刷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后即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胶。如表面
有裂缝而漏水时,参照例391 的处理方法处理。。

(4)预防措施

1)参照《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7—83 中推荐的做法,用细石混凝土挑出天沟,并
抹滴水线,效果较好,但施工有困难。具体做法如图8.25 所示。

2)执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中6..4.2 条: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浇筑到天沟,檐
沟上口平齐,并留设嵌缝的凹槽,用柔性密封材料封嵌密实。

397、刚性防水层泛水处渗漏

(1)事故特征

沿突出屋面的女儿墙、立墙、变形缝的确泛水处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有的误将刚性细石混凝土浇筑到女儿墙根边,没有留分格缝,又不做泛水,造成沿墙根处
渗漏水。

2)有的泛水做法是将刚性防水层靠到女儿墙边,上设挑出砖。这种做法不能保证该部位防水
的可靠性。由于防水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c=10×10-6/0C,比砖砌体的af=5×10-6/0C 大一倍。
受热胀变形推裂女儿墙;泛水处容易开裂渗漏,挑出砖的抹灰层容易裂缝,雨水沿裂缝渗入
室内。

(3)处理方法

1)刚性防水层浇到女儿墙根边,没有留分格缝而漏水时,应沿女儿墙边弹线,用切割机割分
格缝,缝宽20mm,深度到找平层。易除缝中的混凝土,扫刷干净,缝中填嵌柔性密封胶为胀
缩留有余地。女儿墙上凿槽,加设卷材泛水。

2)沿女儿墙的裂缝处漏水时,应将裂缝扫刷干净,在裂缝中灌注氰凝浆液或环氧树脂浆液,

封闭缝隙,使结构成整体又堵塞渗水的通道,防止渗漏。

(4)预防措施

为了提高防水效能,发挥不同材性的特点,将刚性防水层与墙体结合处预留设宽度为30mm 的
缝隙,嵌填柔性防水密封材料,取消立墙上、女儿墙上的挑出砖;改为预留60mm×60mm 的傲
槽。槽内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抹成斜坡。裁宽600mm 的合成高分子卷材,,用满
粘法贴好卷材,将卷材的上端压入凹槽粘贴好,再用密封材料封嵌牢固然后用水泥砂浆(水

267

泥:砂=1:2.5)分层填嵌密实。

也可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在泛水处宜用胎体增强材料,如聚酯无纺布增强,再
将涂料涂到凹槽或千顶。

8.5 瓦屋面工程

398、平瓦屋面的预制挂瓦板漏水

(1)事故特征

水沿挂瓦板端头支座上流淌,沿挂瓦板拼缝处漏水。

(2)原因分析

使用的预制挂瓦板质量低劣,安装板的端头搁置处的砂浆没有填嵌密实,没有密封。有的挂
瓦板的拼缝处没有填嵌和密封而渗漏。

(3)处理方法

将渗漏水处的盖瓦掀开,凿除漏水处的砂浆,用钢丝板刷将端头或板缝刷除酥松层,冲洗干
净,涂刷水泥浆(水:水泥=1:0.4)一度,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填嵌密实,

压实抹光,再涂嵌柔性防水密封胶,经试水不漏水后,补盖好平瓦。

(4)预防措施

1)检查进场的挂瓦板外观质量,几何尺寸等(必须有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数据),对不
合格产品不准使用。

2)支座的坡度、标高应该一致,预埋件位置要准确,如有缺陷必须纠正后方可安装挂瓦板。
将支座面冲洗扫刷干净,弹好开间轴线和挂瓦板安装的边线。

3)安装挂瓦板时,先做好挂瓦板端头的座浆,确保密实、平稳,板的端头整齐;挂瓦肋要平
整。经拉线检查合格后,清除挂瓦板端头缝,板的平行接缝的缝侧壁的浮灰、泥污和毛刺。

4)嵌板缝和板端头缝是防止渗漏水的关键。先用纯水泥浆涂刷缝侧,缩用水泥砂浆(水泥:

砂=1:2.5)填嵌密实,湿养护7d。使积水能从板端头中缝排除。待干硬后扫刷干净,填嵌柔
性防水密封胶。端头缝要嵌成中间凹形。挂瓦板平行缝必须填嵌密实,板内涂刷洗防水涂料。

399、瓦屋面渗漏水

(1)事故特征

雨水从瓦面和檐口等处渗漏。

(2)原因分析

1)木桁条、木橼的材料质量差,含水率大于20%,或用料过小,挠度大,产生渗漏。

2)施工不规范,如铺设的基层不平,铺设的卷材层有破损,有的卷材搭接宽度不足,有的卷
材搭接相反,有的卷材下端没有铺到檐口外50mm,而是伸入天沟内或封檐板外口。

3)有的不钉顺水条,直接钉挂瓦条或挂瓦条面不平,使挂瓦条阻水,雨水烟沿钉孔下滴。

(3)处理方法

1)如因桁木与橼木变形弯曲、下挠时,须更换合格的材料或补强,确保不变形。

2)如因防水层施工不当,须要返工纠正。将平瓦拆除,纠正木基层的偏差之处,重铺设卷材
防水层。从檐口伸出60mm 外,再逐层向上铺设,用顺水木条压牢。拉统线钉挂瓦条,重新盖
好平瓦。

3)局部破损时应局部修补好,当檐口的卷材没有伸出而渗漏时,将檐口平瓦掀开补铺卷材条
(插入原有卷材的下面)伸出檐口应不少于30mm,将瓦盖好。

(4)预防措施

1)木桁条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桁条或木橼等的材料、构减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68

2)木基层的坡度及平整度要符合规定。

3)经检查木基层符合标准,伸出屋面的结构如烟囱、管道、泛水、封檐板或檐沟、天沟等都
要安装好,方可在木基层面上铺设防水卷材。

3)铺设防水卷材时,要用整卷的卷材,从檐口或天沟、檐沟开始向上铺设,搭接宽度应不小
于100mm,用顺水条将卷材压钉在基层上,顺水条间距为500mm,根据进场瓦的实际规格排列,

拉线钉好挂瓦条。挂瓦条上口成一直线,不得有凹洼处。然后盖瓦。

400、屋面品平瓦下滑脱节漏水

(1)事故特征

坡屋面上的平瓦有下滑脱节的现象,雨水从缝隙中灌入,下淌,遇防水卷材的破损处渗漏。

(2)原因分析

使用的平瓦不符合标准,如瓦爪太平,挂不牢;过挂瓦条没有钉牢而变形;或挂瓦泥背脱壳
而下滑;或挂瓦泥背括在沥青基层的卷材上,夏季高温时沥青基卷材受热软化而下滑;或挂
瓦不落槽,有翘曲。

(3)处理方法

1)局部因瓦质量差而脱落时,更换同合格的瓦,重新修补好。

2)有的挂瓦条没有钉牢而弯曲变形,要见瓦掀开,纠正或补强后将瓦盖好。

3)如因挂瓦的泥背脱壳,应将瓦揭开查明脱壳范围,扫刷干净,用聚合物水泥浆(107 胶:

水:水泥=1:4:10)涂刮,随抹水泥砂浆的挂瓦肋,拉线切齐上口,湿养护后将瓦盖好。或
随抹随将瓦盖好,将瓦爪压入砂浆中。

4)如因沥青基卷材下滑时,必须全部返工,即换新的合成高分子卷材铺贴后重抹水泥砂浆或
混合砂浆铺瓦压牢。

(4)预防措施

1)选瓦:所有盖瓦不得有砂眼、裂缝、翘曲和缺角等现象。挂瓦时,要从檐口由下而上、自
左至右的方向进行,檐口瓦头要挑出檐口50mm 左右,瓦后爪均应挂在挂瓦条上,与左边下面
的两块瓦落槽密合,确保瓦面的顺直,整齐。

2)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面上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卷材必须选用受热不软化、不熔化的卷材,

铺贴牢固,然后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粉抹挂瓦肋;或随抹随铺瓦,将瓦爪压入砂浆中,以
确保瓦面的顺直、整齐。

401、平瓦屋面泛水处漏水

(1)事故特征

1)有的烟沿山墙泛水处渗漏水。

2)有的沿高低层结合处泛水,渗漏水。

3)有的沿突出屋面烟囱或管道周围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因木基层在风压力和风吸力的作用下有振动,使山墙上的水泥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粉抹的
泛水脱壳,断裂而漏水。

2)施工单位违章作业,做的泛水不标准,如靠高墙的泛水是从瓦面和墙面接触处阴角粉抹而
成,因瓦面振动而脱裂、漏水。

3)突出屋面的管道和烟囱处的泛水没有按规定粉好,也没有按规定用金属板做泛水而渗漏水。

(3)处理方法

1)山墙上的泛水,已脱壳和裂缝时,须拆除原有泛水,参照本例预防措施中的方法重做。

2)突出屋面的烟囱、管道应用金属板做泛水,如图8.31 所示。


269

(4)预防措施

1)做封山墙面的泛水时,盖瓦必须盖到山墙的外口,瓦底和山墙顶面接触处,先浇水湿润,

随用水泥混合砂浆加麻刀或纸筋填嵌密实。抹灰面要抹到瓦面的流水沟内。

2)高低层墙面与屋面结合处的泛水,应离瓦面150mm 左右,并与瓦屋面坡度相同。在砌墙时,

用砖挑出60mm 的硬泛水。如墙已砌好,可用Φ4 或Φ6 短钢筋钉入砖缝,外露50mm,纵向用

2Φ4 钢筋扎牢;立好宽60mm、厚40mm 的模板,浇C20 的细石混凝土,湿养护7d。砖或混凝
土泛水都要用水泥砂浆(水泥:水=1:2)粉刷,上口粉流水坡,下口粉滴水槽(线),以防
止墙面的雨水沿缝隙流淌入内墙。

3)出屋面管道泛水的处理:如穿过屋面钢筋混凝土基层或结构层时,先清除穿板孔洞周围松
动的砂、石,冲洗干净,湿润,吊好底模。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细石子=1:2:2)随
拌随用,插捣密实,表面拍实抽光,隔天浇水养护,以下面检查不漏水为合格。混凝土干硬
后在管周根部涂防水胶泥,上面与瓦屋面结合处,用防锈金属铁板做防水罩式泛水。

402、装饰商曲瓦(波形瓦)屋面渗漏水

(1)事故特征

建筑工程屋顶周围的女儿墙外侧斜坡上,建筑师们常用彩色陶釉小波瓦(即商曲瓦)粘贴在
斜坡上,做装饰兼防水之用,但常有渗漏水现象。

(2)原因分析

1)主要是铺贴彩釉小波瓦的基层不防水,水从瓦缝中渗入。

2)有的在基层上设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则商曲瓦就无法粘贴。面层砂浆与防水层粘结不牢。
在夏季高温辐射热的作用下沥青基防水层软化,商曲瓦向下滑移。

(3)处理方法

1)如有渗水但不集中漏水时,可用有机硅喷涂,封闭嵌缝砂浆中的空隙。

2)如因基层脱壳、裂缝而渗漏时,铲除脱壳部分的小波瓦和粘结层,扫刷干净,修补后重新
粘贴好。当有裂缝而不脱壳时,可将缝隙扫刷干净,在缝隙中灌注氰凝浆液或环氧树脂浆液
封闭。

(4)预防措施

县内在底层的水泥砂浆诈找平层上,涂刷一层基层处理剂,干燥后随即刮塑化的聚氯乙稀胶
泥,厚度控制在2mm 以内。刮平后趁热撒细砂一薄层拍压一次,冷却后扫除没有粘阿的砂粒。。
上面再抹7mm 厚水泥砂浆,随铺一层玻纤网格布,再铺7mm 厚水泥砂浆,拍实抹平,湿养护
7d,然后用粘结剂铺瓦贴牢。

8.6 地下防水工程

403、混凝土墙裂缝漏水

(1)事故特征

混凝土墙的裂缝一般都是垂直裂缝,位置在变截面处。裂缝有的不贯穿,有的贯穿,但均渗
漏水。

(2)原因分析

1)发生裂缝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早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此时若温差过大,

当温差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裂缝与混凝土组成部分材料有关,即与水泥质量,水泥用量,砂、石含泥量,材料配合比、
计量,外加剂品种等有关。

3)有的地下室墙体的水平钢筋截面小于Φ12,间距大于150mm,就容易产生裂缝。


270

(3)处理方法

1)墙外没有回填土的地下室,可采用氰凝浆液或环氧树脂浆灌注缝隙,凝固后可使裂缝封闭,

混凝土也可恢复原有的功能,防止钢筋锈蚀和地下水渗漏。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按规定分
层夯填密实,减少水的渗透系数,也可防治渗漏水。

2)室外已经回填的地下室,采用氰凝浆液,用压注法灌注缝隙。经灌注止水后,内墙面再随
即涂刷两遍氰凝浆液。

(4)预防措施

1)选用低热水泥,或降低水泥用量,或在混凝土内掺粉煤灰。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控制
骨料中的含泥量小于2%。降低水灰比,价钱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2)在混凝土中掺缓凝剂、减水剂,减缓浇筑速度来散热。改善和易性,减少 水泥用量。

3)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墙体混凝土。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

4)加密水平钢筋,间距控制在120—150mm。水平钢筋截面要大于Φ12 的II 级钢筋,尽量采
用焊接接头。

实例8.2 某市地下车库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混凝土浇筑后第二天拆模时即发现墙板有18

条通长垂直裂缝,,最大裂缝宽度大于1mm,上到墙顶,下到墙板底。

(1)现场调查

1)地下车库工程概况:纵长为76mm,,横向为41.52m,柱距8m,墙板高度民主2.95mm,板
厚300mm,水平钢筋Φ10@200mm 双层,靠柱边架设筋Φ10@200mm 双层,长度4000mm,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35,抗渗要求为S8 级。

2)施工时钢筋搭接全部须绑扎,,模板为组装钢模,,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为160mm,混凝
土配合比见表8.2。

表8.2 地下室墙板混凝土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 矿渣525 号水泥 中砂 石子 外加剂BC--1

用量(kg/m3) 200 462 608 1130 0.15%

3)混凝土浇筑时间:1995 年8 月21 日下午开始到22 日下午结束。浇筑的环境气温340C 左
右,属高温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大于350C。

4)浇筑方法:商品混凝土由6m3 的输送车运到现场倾到在土地上, 再用人工铲入料斗和翻斗
车,然后浇注入模,分层浇筑,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施工现场无坍落度测试手段,无降温
的凉棚,无控制温度降低速度的措施。

(2)原因分析

1)该混凝土收缩值大,矿渣水泥的系数比普通水泥大,每立方米水泥用量463kg,水泥浆量
达25%;水灰比为0.44 左右,经计算,其相对收缩变形值为11.855×10-4。这是产生裂缝原
因之一。

2)裂缝与温度降低速度有关。当环境温度升降、混凝土结构件外表散热及降温将产生内应力,

当应力大于混凝土当时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地下建筑墙体的体积与表面的比
值小,更容易造成散热速度快,现场施工又无控制降温速度的措施。该工程的墙板混凝土浇
筑完后第二天下雨,气温下降100C,钢模外表面散热值计50C。加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值1.190C,

则实际降温值为16.190C。按墙体柱距8000mm 计算降温收缩值,达1.29mm。

(3)事故处理

1)用氰凝浆液灌注封闭缝隙,用水泥和氰凝浆液调制的腻子封闭两侧的缝隙,底部留先孔用
压浆泵灌注,当压浆的浆液从小孔中流出后方可堵孔。凝固后可使裂缝封闭,,使混凝土恢复
原有功能, 防止钢筋锈蚀, 防止水的渗入。

2)墙体外侧沿缝贴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宽度200mm。

3)经检查或氵水合格后,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每填一层要按规定取样测试合格,方可填第

271

二层。回填土密实可以减少水的渗透系数,减少渗漏水,早填好土办法可减少混凝土的温差,,

防止裂缝的扩展。

404、沿混凝土墙体施工缝漏水

(1)事故特征

先浇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后浇墙体,则施工缝留在底板上;或浇底板前立好200—500mm 高的
墙模板,但接缝形式或接缝处理不当,则沿施工缝渗漏水。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施工前没有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确保防水的措施。对墙体施工缝的位置,

形式和接缝方式,以及继续浇筑的施工要求都不明确。

(3)处理方法

沿漏水的部位用压力灌注氰凝浆液,堵塞一切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液涂刷施工缝的外两
面。宽度不小于600mm。

(4)预防措施

1)选择好接缝非形式。有凸缝(企口缝)、高低缝和平缝。

2)处理好接缝。拆模后随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处刷毛。清除浮浆、杂物,扫刷干净,用水冲洗
湿润。混凝土浇筑前,在接缝上铺设1:2.5 水泥砂浆25mm 左右。砂浆的水泥品种、标号要和
防水混凝土的相同。浇筑混凝土,细致振捣密实。

3)平缝上设置止水条。在平缝居中抹平,两边用钢丝刷刷毛,施工前处理洁净、浇水湿润表
面,,不积水为宜。。将BW 橡胶止水条的隔离纸撕掉,粘贴在接缝的中心位置,搭接应不小于
50mm。随即可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振动头不要触到止水条。

405、变形缝漏水

(1)事故特征

地下室 的变形缝美育处理好而漏水。

(2)原因分析

1)埋入式止水带没有铺好,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从一面灌筑,将止水带接头不牢而脱胶;

或使用低劣的止水带,当结构变形则拉裂止水带, 这些丢会导致漏水。

2)后埋式止水带没有处理而渗漏。

(3)处理方法

1)埋入式止水带漏水时,先用氰凝浆液压注灌入漏水处, 当下部已经止水后,凿除原止水
带破损处,修补好,然后补浇凿除破损处的混凝土。

2)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出。用BW 橡胶止水条压嵌入变形缝底止水,然后重新铺贴好止水
带,再浇混凝土压牢。

(4)预防措施

1)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其质量必须合格。搭接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用XY—4d 胶粘贴,

用专用工具压牢固化。止水带在转角处要做成圆形,且不得在拐角处接槎。

2)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缝内嵌入腻青木丝板,表面再用2 条BW 橡胶止水带填嵌密实。
表面粘贴式橡胶止水带,外侧用压铁和螺栓固定。

3)施工时,根据止水带埋设位置将模板分开,把止水带夹在中间,保持中心环对准变相缝的
中间位置,将止水带摊平架设在钢筋的中间位置固定好;再固定预埋的压铁和螺栓。先浇筑
变形一侧的混凝土。专人负责底板混凝土的灌注, 要先灌筑好止水带下面的混凝土,后灌筑
上面;灌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不能碰伤止水带,不能使止水带卷曲或偏向一边,还要把止水带
周围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拆除模板,根据变形缝的宽度和高度,配制嗯沥青木丝板或居苯乙

272

稀泡沫塑料板,将板的高度对准止水到位置割开,把止水带夹在中间,再把止水带兵另一侧
摊平架设在钢筋中间固定好。然后固定预埋的压铁和螺栓,并继续按上述方法浇捣混凝土。

4)具体做法:缝内表面用2 条BW 止水带填嵌。上面用表面附式橡胶止水带,再用压铁和螺
栓固定的多道防水层的变形缝。

406、后浇缝漏水

(1)事故特征

沿后浇缝渗漏水,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缝侧混凝土面光洁,没有“毛化”处理。

2)后浇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收缩率大。振捣不密实。

3)没有及时养护,引起收缩裂缝。

4)后浇缝的混凝土的环境气温高于主体结构浇筑的温度,气温下降后收缩裂缝。

(3)处理方法

1)沿裂缝漏水时,采用氰凝浆液或丙凝浆液压浆灌注法封闭缝隙,防止渗漏水。

2)直接堵漏,即沿裂缝剔出“八”字形边坡沟槽,用水冲洗干净,将快硬水泥浆搓成条形待
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填入沟槽中,并向两侧用力挤压密实,使水泥胶浆与槽壁紧密结合,

如果裂缝较长,可分段堵塞。经检查无渗漏后,用素灰和水泥砂浆将沟槽表面抹平。待有一
定强度后,随其他部位一起做防水层。

(4)预防措施

1)后浇缝留设的位置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缝按设计规定留成垂直缝和阶梯缝的形式。

2)后浇缝混凝土,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即微膨胀混凝土),其强度 等级应与两侧混
凝土相同。浇筑前要先将接缝两侧混凝土面扫刷并冲洗干净, 保持湿润,排干积水。

3)后浇缝混凝土灌注的间隔时间,须按设计规定。

4)后浇缝混凝土的浇筑气温,宜选择低于主体施工时的温度,或在气温较低季节施工。。

5) 后浇缝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限于28d。

407、沿穿墙管漏水

(1)事故特征

水从穿墙管的下部漏水,或沿管周渗漏水。

(2)原因分析

有的穿墙管直径大于500mm,则管下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或穿墙管没有满焊止水环;或没
有清除管外壁的锈斑。

(3)处理方法

1)管下混凝土漏水时,将管下漏水的混凝土凿除酥松部分,水大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堵
塞。

2)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配合比为水玻璃:水泥=1:0.6,从拌制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

为宜/。。操作时应特别迅速地将胶浆压在漏水处。

3)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配合比为水泥:快燥精=10:5,凝固时间约1min。将拌好的浆液
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

经堵塞不漏水后,随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水泥砂浆(水泥:砂=1:2),厚度控制在5mm

左右。保养2d 后,涂水泥浆一度。随抹第二层水泥砂浆(水泥:砂=1:2.5),与周边要抹实、
抹平。也可用801 堵漏剂等堵塞。

(4)预防措施

273

1)加焊10mm×100mm 以上的止水环,要求双面满焊。当混凝土墙厚度大于500mm 时,可焊两
道止水环。

2)预埋大管的直径大于800mm 以上时,在管底开设浇筑振捣排气孔,可以从孔内加灌混凝土,

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孔中再振捣,迫使空气和水排出,达到底层混凝土密实。

3)预埋管外擦洗干净,粘贴BW 止水条,撕掉隔离纸,靠自身粘性贴在外管上,位置同止水
环。浇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