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律师文集专著 >> 民事诉讼律师

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日期:2017-11-09 来源:网 作者:网 阅读:113次 [字体: ] 背景色:        

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答: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在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与动产占有的公信力有关,而动产以交付获得公信力,并转移占有,故善意取得仅适用于动产;不动产公信力的取得依赖于登记,因登记而取得的权利证书足以证明权利人的身份,故法律足以推定此种情况下不存在第三人不知情的情况,故第三人不可能为善意,非权利人亦很难处分不动产。但现实生活中,不动产登记往往出现漏登、误登乃至认为恶意地将非权利人登记为权利人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第它人通过善意取得制度取得不动产所有权,就会出现因登记机关或双方当事人的过错而将损失转嫁给第三人的不公平的后果。《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虽没有对善意取得制度作具体界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该条规定并未排除善意取得制度对不动产的适用,因此,在符合善意构成要件的情况下,不动产也是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的。对此,《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予以了明确。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