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民事诉讼律师 >> 保险纠纷 >> 保证保险

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

日期:2017-12-19 来源:网 作者:网 阅读:234次 [字体: ] 背景色:        

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

从现行保险公司开办的保证保险业务来看,可以将保证保险合同的概念概括为: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的约定由投保人支付保险费,在被保险人的相关债权不能按时实现时由保险人赔付保险金额的合同。目前保险公司开办的保证保险业务主要有分期付款售房、售车业务和银行贷款业务。由于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争议,现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是保险合同还是保证合同

我们认为,保证保险合同应归类于保险合同,它与保证合同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主体不同。保证保险合同的主体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其中对保证人的资格,除了法律禁止作保证人的情况以外,《担保法》未予以过多的限制,而仅是一般性地规定了应具有代偿能力。保证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其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同时就是买卖合同(或者贷款合同)的买方(或者借款方)和卖方(或者贷款方),而保险一方则必须是依据《保险法》取得经营保证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

二是合同的内容不同。保证合同是典型的单务无偿合同,其内容由债权人的担保权利和保证人的保证义务构成。当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保证人应当依约定履行所承担的保证义务。保证人除在一般保证中享有先诉抗辩权外,在保证合同中不享有任何权利。保证保险合同则是双务性的有偿合同,其内容主要是由投保人交纳保费的义务(保险人收取保费的权利)和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被保险人请求支付保险金的权利)构成。

三是合同的责任性质不同。在保证合同中,保证人承担的是保证责任,保证人履行了保证责任标志着合同目的的实现。同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只是一种补充责任,只有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保证人才根据债权人的要求承担责任,如债务人已履行债务,则保证责任消灭。在保证保险合同中,保险责任是保险人的主要责任,只要发生了合同约定的保险事由,保险人即应承担保险责任。

这种责任在合同有效期内未发生保险事由而消灭。

四是适用的目的不尽相同。保证合同适用的唯一目的是担保债权的实现,除此无任何存在价值。而保证保险合同作为一种保险手段,则是以降低违约风险和分散风险为目的。

五是运行方式不同。保证合同以担保主债为目的,其内容体现的是依附被担保的主债,而不以追求任何经济利益为目的。保证保险合同是一种财产保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保险人通过开展保险业务化解和分散商业风险,获取商业利润。

(二)是独立合同还是从属合同

由于保证保险合同是建立在买卖、借款合同的基础之上,因而出现此类合同的从属性和独立性之争。从属性的观点认为,保证保险合同依附于与之相关的买卖合同、借款合同,没有买卖、借款合同,就不可能产生保证保险合同,因而买卖、借款合同是主合同,保证保险合同是从合同,对此我们持相反意见。

要明确保证保险合同是从属合同还是独立的合同,必须考察该合同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别,并考察其法律责任的独立性,且从法律制度的利益调整功能来确定适用《保险法》还是《担保法》,更能平衡保证保险合同内含的正当利益。

1.保证保险合同符合保险的经济制度特征。从经济制度理解,保险是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生活和秩序的安定,运用众多经济单位的集体力量,根据合理计算,通过由保险人收取保险费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少数经济单位因特定危险发生所遭受的损失或者满足其需要的经济制度。保险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保险基金的建立转移被保险人的风险。对单个投保人来说,是以少量的保费换得风险的转移;对全体投保人来说,实际上是自己承担风险,不存在风险转移问题,只不过是本来由少数投保人未投保之前应由其自身承担的风险转由全体投保人分散承担;而对保险人来说,形式上是由其承付保险金,表面上承担风险,实际上保险基金来源于投保人的保费,保险金额的最终来源是投保人自己。保证保险合同是通过保险基金的运作方式转移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经营风险,如果保费计算合理的话,投保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保险基金能够承担投保的风险,这是保证保险业务运作的正常态势。保险人以自己经营所得的财产承担风险属于例外。保证保险合同的责任财产来源于全体保证保险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如果保险人作为担保人,其责任财产不应是保险基金,而应是保险基金以外的财产,或者说应当是保险公司自己的财产。由此看来,保证保险合同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保险法律关系,而不是担保法律关系。

2.保证保险合同法律责任的独立性。要明确保证保险合同法律责任是否具有独立性,必须从法律规范的结构进行分析。法律规范一般遵循法律行为一一一法律关系一一法律后果的模式。为使法律规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反复适用性,立法上的通常做法是对独立的行为赋予法律责任。对多个行为“捆绑”在一个法律规范内设定法律责任的情形属于例外。这类行为分为主行为与从行为(如债权债务行为与担保行为)、基本行为与补助行为(如合同行为与合同外附随行为),独立行为的法律责任由行为人独自承担,与他人无关。前已述及,保证保险合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保险法律关系,虽然保险人与投保人所约定的保险金额与相关的买卖或者借贷合同涉及的债务额度有关联,但保险责任一经确定之后便独立存在。保险责任是否履行,取决于是否具备保证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的履行条件。买卖或者借贷合同中的义务人未履行义务,保险人并非必然履行保险责任。当保险事由发生时又具备了合同约定的免责事由,保险人不需履行赔付责任。这一点与保证责任具有质的区别,也充分说明了保险人的责任不依附于相关的买卖或者借贷合同,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3.《保险法》能够平衡保证保险合同内含的正当利益。《保险法》是调整保险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在于社会关系各方利益的平衡。保证保险合同内含两个正当利益:一是投保人的可保利益或者保险利益,是保险人的利润。《保险法》第1条规定该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担保法》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其立法宗旨是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保险合同如适用《担保法》,能够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不利于保护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人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