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源自网络,暂未查询到作者及出处,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导读:公司价值最直观的体现是账面所有者权益,而账面所有者权益等于公司账面资产减去公司账面负责。由于对公司发展前景和现金流量预期的不同,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对公司价值的评估结果可能高于账面所有权权益,也可能低于账面所有者权益。隐性债务作为公司账面之外的债务,一旦显现,可能直接导致股权交易失败,并可能导致股权转让方承担巨额的赔偿责任。因此,无论是股权转让方,还是股权受让方,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都非常有必要识别隐性债务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何为隐性债务
通常认为,隐性债务是指真实的负债高于账面所列数字的那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才显现出来的债务。因股权转让需要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时,财务账面资料和其他财务资料往往不能反映出隐性债务。
故而,隐形债务往往具有隐蔽性、偶发性等特征,在股权转让基准日前已经实际发生或由基准日前的行为已经引致,但未被披露或者完整披露。
二、隐性债务可能导致的风险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或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往往主动或被动存在账外的隐形债务,甚至背负大量的民间借贷,规模甚至超过企业本身价值。隐性债务由于其具有极高的隐蔽性,股权受让方在尽职调查时很难发现隐形债务,但隐性债务一经显现,往往会造成目标公司资不抵债,资金链断裂。
隐性债务一旦显现,无论股权转让方是否知晓隐性债务,都直接可能导致目标公司股权交易失败,股权转让方亦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赔偿责任。与此同时,股权受让方更有可能因目标公司资不抵债而血本无归。
三、隐性债务风险防范策略
隐性债务虽然具有隐蔽性特征,但根据其法律属性同样可以划分为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因此,在公司的日常经营过程中,隐性债务防范最根本的策略是防止隐性债务的产生,公司可以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授权审批制度、关键岗位职能分离制度等治理和控制机制防范隐性债务的产生。
公司隐性债务防范的关键在于股权转让环节,集中在股权受让方一侧。受让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隐性债务显现:
1.在前期磋商中了解目标公司隐性债务
股权转让方、受让方在前期股权转让磋商中,会涉及到对目标公司债务情况的陈述,受让方可借此机会,尽量了解目标公司债务信息。哪怕蛛丝马迹也要充分注意,以便于在核实信息之后决定是否受让以及受让的股权定价。
2.通过尽职调查发现隐性债务
尽职调查一般是股权转让中的必经程序。通过尽调,尤其是通过律师和会计师的协同工作,可能会发现目标公司的隐性债务情况,为受让方的商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3、引入隐性债务赔偿机制
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最终落实为书面的股权转让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转让方已经披露的公司债务信息,并以附件(清单)格式载明债务的金额、性质、发生期间、到期日等信息,并附上相关的合同文书等、账簿等记账凭证,明确股权估值的财务基础。同时,合同应当强化转让方对目标公司债务情况的披露责任,并约定:如转让方未披露或未完整披露目标公司负债的,应对受让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四、隐性债务法律风险现实化的应对
根据不同法律事由产生的隐性债务导致的法律风险,现行主要有以下四种可操作的法律策略:
1、通过行使不安履行抗辩权进行止损
不安履行抗辩权保护的是义务履行有先后顺序约定的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在股权转让中,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股权转让款尚未完全支付的情形。可能已经办理了交接,但未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甚至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已经完成,此时目标公司突然出现了尽职调查、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外的一笔负债。此时受让方以不安履行抗辩权为由,停止支付股权转让款,以减小损失。
2、追究股权转让方的违约责任
在股权转让中,基于转受双方的意思自治,转让方对目标公司的隐性债务作出了陈述与保证。在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目标公司的隐性债务显现,受让方可基于合同条款要求转让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事后救济措施,它基于转受双方的股权转让合同条款主张,适用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3、追究隐性债务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如果受让方地位比较强势,转让方为顺利完成股权转让取得流动资金,愿意为目标公司的隐形债务提供担保,保证人与受让方针对目标公司的隐形债务达成了一致的担保条款甚至担保协议。股权转让后,一旦隐形债务显现导致目标公司承担责任,受让方可以依据股权转让协议中的担保条款或担保协议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4、追究股权转让方的缔约过失责任
转让方为了更好更快的将股权转让出去,有时会在受让方开展尽职调查的过程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刻意隐瞒目标公司真实财务情况,使受让方基于虚假的财务信息作出受让股权的意思表示。股权转让后,隐形债务显现,导致目标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受让方可以向转让方主张缔约过失赔偿责任。
结语:隐性债务无论是在公司日常的经营运营之中,还是在股权流转过程中,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但该风险并非不可防控,通过公司内部的风控机制、充分的尽职调查以及完备股权流转协议文本可以将隐性债务风险降低至公司利害关系人、股权受让人等可接受的水平。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