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文源 知更说法 知更说法,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捕诉一体”改革的全面实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这一制度旨在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原则,既保障社会安全,又尊重个人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需要应对。
目前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构罪即捕”和“一押到底”的现象,导致过度的羁押。这可能源于司法人员对于审查制度的功能定位理解不足,更重视案件处理的迅速与数量,而忽略了审查在保障人权方面的重要性。对于“社会危险性”的评判标准尚不明确,导致评估不准确。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不同地区的审查结论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明确量化标准,以提升评估的客观性。
司法人员的担当精神不足,是制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问题。当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羁押后,司法人员往往因为担心一旦释放或变更羁押措施,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逃逸或重新犯罪,因此更倾向于不变更羁押。这表现出一种求稳心态,但往往缺乏对于保护个人权利的担当精神。这种心态的影响下,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意义被忽视,致使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审查方式的不明确也是制度存在的难题之一。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应采取何种方式,是书面审查还是类诉讼化的听证方式。不同地区和部门对于审查方式的选择不一致,导致审查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受到影响。书面审查虽然高效,但不利于被审查人的意见表达,而类似诉讼的听证程序可以更好地保障各方意见的充分表达,提升审查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特别是涉及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案件中,采用听证程序,可以有效保障各方意见的表达。听证程序将双方当事人引入,使审查更具争议性和公开性,有助于提升审查的准确性和精准性。程序的参与性是确保审查结果公正的重要因素,只有在被追诉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审查结论才能获得广泛认可。
缺乏救济机制也限制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发挥。目前,审查机关的建议仅具备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即使审查机关建议变更羁押措施,公安机关或法院仍可以不予采纳,导致审查结果不被执行。建立救济机制,让各方能够就审查决定提出异议,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复核,有助于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社会危险性”标准的不明确也是制度的一个重要难题。刑诉法对于“社会危险性”标准的规定模糊,导致审查人员在评估被追诉人的社会危险性时难以把握。一些地区尝试通过量化指标来评估,但仍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建议将“社会危险性”标准量化,通过综合评价指标确定风险等级,以提升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同时,社会监控手段的不足也限制了取保候审的广泛应用。虽然一些地区尝试采用智能化监控手段,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尚有困难,这导致一些案件仍然选择传统的羁押措施。为了提高取保候审的适用率,需要在技术与资源方面加大投入。
此外,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案件数量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其在降低羁押率方面的实际效果。在一些地区,因为缺乏相关的人员和资源,导致只能选择少数案件进行审查。这种情况下,即使审查机关提出变更羁押强制措施的建议,也难以在全局范围内产生显著影响。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司法改革进程中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为了保障被羁押人的权利,降低羁押率,需要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建立容错机制、明确审查方式、增强审查决定的权威性、建立救济机制、量化“社会危险性”标准以及加强社会监控手段等,以使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效应。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
京ICP备12000547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