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被刑事拘留后,家属正确做法?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如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
当亲朋好友被刑事拘留后,家人第一时间想怎么把人捞出来,除了着急,却无从下手,但是被刑事拘留后,家属一直等待,错过“黄金时期”,导致取保候审不成功、量刑意见不被采纳、立功自首等材料不被侦查机关认定及移送公诉机关、判决结果过重。
侦查的犯罪事实是否确凿?证据是否充分?罪名定性是否准确?公安机关的办案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刑讯逼供和非法调查取证?能否给嫌疑人办理取保?能否在侦查阶段做退赔、刑事和解和认罪认罚?能否适用撤销案件的法定事由?嫌疑人被羁押的具体情况?嫌疑人在看守所的心理状态是否需要抚慰?嫌疑人是否对家属转达非案情相关的信息?这些都是在侦查阶段家属需要委托律师做的事情,因为在侦查阶段,只有律师持有“三证”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
当亲朋好友被刑事拘留后,家人应当及时委托律师会见,会见的目的如下:1、了解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案件情况;2、了解嫌疑人被抓捕的经过;3、了解嫌疑人被提审的情况;4、了解嫌疑人对涉嫌的罪名的辩解;5、了解是否对嫌疑人有利的案件事实和证据;6、了解嫌疑人在看守所的生活情况和需要;7、能否为嫌疑人办理取保,以及如何办理取保;8、嫌疑人对家里的生活安排;9、其他等等。
拘留最长期限及“黄金期限”的重要性
经过初次会见之后,律师会立即准确梳理刑事诉讼期限,比如,拘留后最长37天内,公安局需要向检察院申请批捕,此时,需要律师要及时地和公安机关沟通,能否不报捕,结合案情,向公安机关递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和《不提请逮捕申请书》。
如果报捕的话,在这37天内,要和公安机关多次核实,什么时间报捕。因为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报捕后,检察院需要在7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捕。这是律师办理取保候审最关键的时刻。因为,实践中,嫌疑人一旦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一般都会向检察院报捕。报捕后,辩护律师应当及时地和检察院沟通,并递交《不予批准逮捕申请书》。如果检察院已经决定批捕或者已经批捕,那么递交《不予批准逮捕申请书》就错过了时机。如果检察机关不批捕,一般都会办理取保,嫌疑人暂时获得自由,刑事程序并未终结。
最长侦查期限:2个月+1个月+2个月+2个月=7个月(特殊情况除外)在一般案件的侦查期限的5个月内,辩护律师还要多次会见嫌疑人,基本至少一个月会见一次。会见不是固定的,不能为了会见而会见,每一次会见,辩护律师都要列好《会见提纲》,并提前和家属沟通,可以为家属传达非案件相关的信息,比如对嫌疑人的关心,给嫌疑人信心等,毕竟嫌疑人在看守所,最担心的是家人。在侦查过程中,结合律师不断掌握了解的情况,可以不断地向公安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向检察机关递交《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此时,递交的申请书,并非制式版本,而是结合律师不断掌握对嫌疑人有利的信息,进行说理论证。
当有些对嫌疑人有利的案件事实,侦查机关没有注意到时,律师也可以向侦查机关递交《调查取证申请书》,争取侦查机关查清对嫌疑人越有利的事实。这个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的主要工作是查明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一般对嫌疑人有利的事实,侦查机关没有明确义务去查,或者是忽略,这涉及他们的工作量问题。
侦查阶段的辩护,可以分多个维度,多个层次。比如实体之辩和程序之辩,侦查阶段,实体之辩,难度较大,因为侦查阶段律师无法阅卷,调查取证权也非常有限,风险也很大,仅能就从嫌疑人及其家属了解的事实,进行辩护。程序之辩,比如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退赔、认罪认罚等,虽然考虑过早,但是,有一些案件也可以从委曲求全的角度酌情考虑使用。事实之辩,结合律师了解的案件事实,以及可以收集的案件证据,向办案机关提交辩护意见。罪轻辩护和无罪辩护,这两项辩护策略,需要律师结合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并和嫌疑人及其家属确认后,酌情采取的辩护策略。
总之,在侦查阶段家属和律师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保障嫌疑人应当享有的刑事诉讼权益。
参考文章:律法帝国《亲朋被刑事拘留后,家属应该怎么办》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
京ICP备12000547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