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图说:生逢大时代!

2015已然过去,2016也已走到1月的下旬。时间裹挟着时代轰轰然向前,处于洪流中的你我,或主动、或被动,皆为生活而奔忙而选择。路途各各不一,却也同为这大时代中的鲜活个体。

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川省成都市,在崇州街子古镇定居下来的顾少强和老公于夫。

因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被赞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而走红网络的郑州一位中学女老师顾少强,辞职后来到街子古镇定居,并和男友于夫结婚。

其实,辞职无关任性,只关乎你自己的选择。

2.女硕士下乡记

方月萍干完农活在家门口阅读农业种植类书籍。

都说大城市喧嚣繁华,她却选择放弃高薪工作和上海户口到江西当起了村官;农村生活波澜不惊,她和乡亲们却在江西省奉新县赤田镇干得风生水起……
  方月萍2008年从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企业做研发工作。在上海工作的3年间,方月萍一直没有找准生活目标。她说,每天朝九晚五待在实验室里,工作只为买房,生活索然无味。

2011年9月,方月萍瞒着家人报考村官,并同年成功考取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之后,她劝说丈夫辞职,两人一起凭借当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支持的10万元贷款,与当地村民一起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由于长期在农田忙活,皮肤黝黑的方月萍常常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作“黑蛮子”。

3.My style——“时尚时尚最时尚”

买手小雪在自己的服装店内整理服装。

小雪是这家买手店的主人,从业16年,小雪从北京买到杭州,从广州买到香港,如今,她又从韩国买到世界各地,“买手”小雪的淘货地儿也随着自己的店面的扩张变得更加高端和专业。

“我挑选的款式并非只顾追随潮流,还兼具服装的艺术感。买手不是跟随潮流去买东西,而是根据自己的审美去买。”店内陈列的时尚货品,20天就会更新一次,就像是个画廊般的服装展示厅,顾客每次踏入,都是全新的时尚体验。

4.老党员的“特殊党费”

王忠坐在家中阳台上,手中拿着他的党费证。身旁桌上的一双劳保皮鞋已经穿了20多年。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组部鼓励党员通过党组织表达支援灾区的心愿,接受广大党员交纳用于抗震救灾的“特殊党费”,王忠响应号召交纳了500元。

自从那一次了解到这一捐款途径后,他便萌发了省钱存钱交“特殊党费”的想法。王忠和老伴生活节俭:他常年穿的鞋是一双20多年前购买的劳保皮鞋;为了节省几毛钱,他们宁愿多走几公里去大菜市场买菜;尽管享受离休干部的医疗全免待遇,他却要求尽量少住院,用一般的药,不给国家增添负担。他将近年来节省下来的退休金积攒起来,

2015年2月14日将所有存款取出,一次性交纳了15万元“特殊党费”。王忠希望组织能将这笔钱用于帮助困难党员和贫困学生。他认为是党让他由一名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干部,离休后还能够享受国家的照顾和帮助,知足和感恩是他交纳“特殊党费”的初衷。

5.因为爱情——跨越海峡的浪漫故事

上图台商陈英杰(中)和妻子寻艺(右)与他们的女儿玩耍,下图为夫妻二人在展示结婚证(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陈英杰2001年从台湾新北市来到福建泉州经商,认识了长春姑娘寻艺,两人一见钟情,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恋爱,走进婚姻殿堂。如今,他俩在福州安了家,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

自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以来,跨越海峡的婚姻日渐增多。截至目前,在大陆办理结婚登记的两岸婚姻数量已近36万对,且以每年上万对的速度递增,两岸婚姻可谓“三通”之外的“第四通”。他们之间既有“美酒加咖啡”的浪漫,也有“漫步人生路”的寻常。

6.老人山顶凿洞独居11年

徐文义在山顶窑洞里看书。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为享清净,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居民徐文义已在山顶凿洞独居11年。记者走访并用镜头记录下徐文义和他取名为“西岩洞”的窑洞。

徐文义挖掘的窑洞在湘潭县鹅公龙岭一处高耸的山头,窑洞两侧分别有石头砌成的厨房和鸡窝。徐文义说,他挖掘“西岩洞”用了6年时间,并在原来杂草丛生的山头种蔬菜、栽松柏树。徐文义对自己的这一“杰作”甚是满意。他说,与妻子离异后在山顶凿洞独居主要是为了清净,“躲避现实,还可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

7.互联网上的音乐精灵


燕子(左图)、周文一(右上图)和宋怡(右下图)在进行网络直播(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燕子、周文一、宋怡,这3位“90后”广东女孩都是活跃于在线音乐平台——酷狗繁星网上的网络主播。与其他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同龄人不同,她们已经从网络主播的角色中体验了从草根到偶像的华丽转身和不俗的经济回报。

目前繁星网的两万多名网络主播里,大学生已经占70%以上。“网络主播是一碗青春饭,但是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自我营销能力、与粉丝的沟通能力,今后无论是继续从事音乐还是转型做其他行业,我都有经验和实力。”周文一信心满满地说道。

8.一名“学霸”的创业梦

张海龙展示所获得的7本国家专利证书和各类奖状。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当一些毕业生为就业犯愁时,张海龙却很淡定。7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吹拉弹唱样样通、学习期间获奖无数……

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付出,让张海龙收获了许多用人单位的青睐。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获得了“爬楼梯旅行箱”、“摩托车安全衣”、“带水情自救装置的汽车”等7项国家专利,最让张海龙记忆犹新的发明是“无盲区汽车后视镜”。他说,当时和团队为了攻克难题,大伙一起吃了数不清的方便面,晚上睡在实验室甚至有老鼠爬过自己的身体。如今这项专利已有车企欲出资收购,但是张海龙表示他和他的团队想单独进行生产和开发,自己创业。

除了在专利发明方面的成绩,张海龙还是一位文艺青年:从13岁开始,张海龙每年都会参加一些曲艺演出。如今,他已是陇西县曲艺家协会的副理事长,吹笛子、拉二胡、唱秦腔样样都会。他说,音乐有助于创新和发明,是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调味剂。

谈及未来,张海龙说他今后想和其他伙伴开一家创意公司,为百姓提供一些便捷、安全出行的交通产品。

9.大石山小伙的音乐梦

2015年2月19日,蒙宣友在板升乡弄顶屯春晚舞台旁练歌。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2015年春节,地处大石山区深处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顶屯举办了当地首届春晚,策划人是时年仅21岁的村民蒙宣友。

叔叔家的砖头、表哥家的木板、学校的桌椅……一个简易舞台在屯里年轻人的协作下,很快搭建起来。弄顶屯春晚成本不过千元,而这小小的投入却给屯里20多户人家带来了最朴实的欢乐。很多村民第一次感受晚会、第一次在台上接受献花、第一次大声地说“感谢父老乡亲们”。而对蒙宣友来说,这台家乡春晚也是他第一次登台献唱。在父老乡亲们面前一展歌喉,对于一个音乐梦想之旅刚刚启航的大山打工小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初中毕业的蒙宣友在广州花都区一家生产行李箱的企业打工。唱歌是蒙宣友的业余爱好。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一把吉他和其它音响设备,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歌手。为此,蒙宣友还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蒙恬”。

蒙宣友喜欢张杰,也喜欢《我只在乎你》、《朋友》这些已不在流行榜单最前沿的曲目。在他心中,“想出来唱歌”成为了自己音乐梦想的根基。和蒙宣友一样在广东打工的邻村年轻人中,有一些同样怀揣音乐梦想的人尝试走职业歌手的道路,有的已经成为演艺公司的签约歌手。蒙宣友也渴望有朝一日能和他们一样。也许,他真正想通过歌声表达的是拥抱城市的幸福感。多年前,蒙宣友的父母先后不幸离世。他和奶奶相依为命,一起生活。在帮奶奶种完玉米后,小伙子提着吉他,带着爱人,再次踏上自己的追梦之路。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