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盘点!这些年的抗日神剧 笑出八块腹肌
《抗日奇侠》剧中“女英雄”帅气太极拳掌毙日寇。有网友调侃称:“现在的剧,刚开始看以为是金庸武侠剧,5集以后发现是缠绵的琼瑶剧,最后才发现是武侠偶像剧。”(资料图)
近日,抗日剧《一起打鬼子》因其“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等大尺度情节引发网络热议,更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我的爷爷9岁就被鬼子杀了”、“八百里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和手撕鬼子、手榴弹炸毁飞机、全裸女与红军战士互敬军礼等雷人台词和情节不断出现在近年的抗日剧中,因此被戏称为“抗日神剧”。对于层出不穷的抗日雷剧,广电总局也一直在发文整顿。可仍然有制作方等从业者为了制造噱头从而追求收视率,违背职业道德,将这些雷剧搬上荧屏。
而有些观众也看得不亦乐乎,认为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可孰不知,“抗日神剧”如果泛滥,危害是不容小视的。笔者认为起码会“坑”了三类人:
首先是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抗日神剧”泛滥,很容易对广大的青少年,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建立自我判断力的孩子们,造成认知偏差和错误导向。教科书用图片及数字展示中国人民在抗日中的巨大损失,而抗日神剧展示的是日军兵败如山倒,影视剧虽然不是历史教科书,但也不能歪曲历史,挑战民族共识,这样会弄得年轻一代无所适从;各种奇葩狗血的剧情,消解了八年抗战的残酷,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感受不到历史伤痛,树立不起对抗战先辈的崇敬,认识不到我们民族经受的磨难。
其次是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曾有媒体采访抗战老兵,老兵们表示,战争极其残酷,他们都很反感抗日神剧。抗战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设想先烈们九泉之下如果知晓他们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甚至与雷人、暴力、尺度大挂上钩,不知会作何感想?
最后则“坑”的是那段沉重的历史。中国的抗日战争充满艰辛惨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人民的长期努力下,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段沉痛的历史,本应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神剧”中却充斥了娱乐恶搞、弥漫着乌烟瘴气,呈现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更是扭曲病态。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让后代以史为鉴。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彻底让“抗日神剧”绝迹,更重要鼓励优秀影视从业者立足现实,尊重历史,创作出像《亮剑》一样经久不衰的优秀抗日剧,从而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来源: 新华网文/卢俊宇)
“裤裆藏雷”,“抗日神剧”何时休?
继手撕鬼子后,又一道“横店名菜”问世了:裤裆藏雷。它出自抗日剧《一起打鬼子》,剧中主角“银妹”去看望被皇军关押折磨的爱人“大棒”,一阵缠绵过后,“大棒”从前者私处掏出一枚手榴弹,二人高唱“再爽一次”的自由赞歌,随后牺牲。
尽管在“子弹拐弯”、“石头砸飞机”等奇葩桥段的熏染下,很多网民对抗日剧中的“意淫”已见怪不怪,可“裤裆藏雷”的情节,还是让一众网民目瞪口呆,纷纷表示已三观尽毁、脑洞自爆:这哪是大义抗日,分明是晒恶趣味、秀无下限好吗?
台词无法直视、剧情让人惊呆……“裤裆藏雷”这类限制级画面竟栖身抗日剧,想不给编剧的瑰丽想象力跪了都难。不过想想也不奇怪:这年头,没点天雷滚滚的情节,还算是抗日剧吗?你看,时下那些抗日主题电视剧里,哪个不是在“抗日”主线下,裹挟了情爱、枪战、武打、婆媳斗等类型元素?剧中的主角纷纷跳出生理学、物理学原则的束缚,就差封神,这只是一贯路数,“裤裆藏雷”无非是对其更传奇化的发挥而已。
在这里,“抗日”其实只是种故事框架,其内核早已变成言情剧、武侠剧、谍战片或职场厚黑剧等。很多离谱剧情原本低俗至极,估计过审都难,可一旦裹上“抗日”外衣,就立马被拉升到民族情怀的高度,至于历史观混乱,那都不是事儿。可问题是,若不为荧屏作品注入些基本公共理性,那情爱跟色情、武打和暴力又怎么区隔?
影视作品虚构再正常不过了。可编造也得有度:它终究不能成为性、攻击等原欲的赤裸宣泄;更何况它枕藉的,是那段沉重的历史疮疤。若抗战史动辄在轻佻戏说中沦为原欲刺激的掩体,那我们干吗还要尊重历史?
想起了前不久媒体报道的,抗战老兵们称最反感的就是“抗日神剧”:抗战极其残酷,哪里会有什么“神剧”?怕就怕,真实抗战的“残酷”,早已在商业算计的“包装”下沦为雷剧爆点,毕竟在某些人看来,只要噱头够劲,下一代人的抗战印象是否就是裤裆藏雷式荒诞,又有谁在乎呢?来源:新京报 □佘宗明(媒体人)